專業性全面爆破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3707
2023-07-10
12頁
58.50KB
1、爆 破 工 程1、爆破器材制作和裝藥1 瞎炮(拒爆) 1,現象 爆破工程點火或通電引爆炸藥后,藥包出現不爆炸的現象。 2原因分析(1)爆破器材制造有毛病。如火雷管中加強帽裝反,容易產生半爆;或制造導火索時藥芯細、斷藥,油類或瀝青浸人藥芯,均會造成斷火現象,產生瞎炮。又如導火索燃速不穩定,易出現后點火的先爆,致使打斷或拉出先點火的導火索而產生瞎炮。又如電雷管制造中引火劑和橋線接觸不良,致使雷管不能發火;延期雷管中由于裝配不良,硫磺流入管內,使引火劑與導火索隔離,不能點燃導火索等。 (2)保管方法不當,或儲存期限過長,致使雷管、導火索、導爆索或炸藥過期,受潮變質失效。 (3)水眼裝藥,在水中或潮濕2、環境下爆破,炸藥包未采取防水或防潮措施,使炸藥浸水,受潮失效。(4)操作方法不當。裝藥密度過大,爆藥的敏感度不夠,或雷管導火索連接不牢,裝藥時將導火索拉出;點火時忙亂,將點炮次序搞錯或漏點;導火索切取長短不一致,難以控制起爆順序,使后爆的提前,而產生“帶炮”。(5)電爆網路敷設質量差,連接方法錯誤,漏接、連接不牢、輸電線或接觸電阻太大;線路絕緣不好,產生輸電線或接地局部漏電、短路;操作不慎,個別雷管腳線未接上,裝填不慎折斷腳線;或導火索、導爆索、電爆線路損傷、折斷。 (6)在炮孔裝藥或回填堵塞過程中,損壞了起爆線路,造成斷路、短路或接地,炸藥與雷管分離未被發現。(7)起爆網路設計不正確,電容量3、不夠,電源不可靠,起爆電流不足或電壓不穩;網路計算有錯誤,每組支線的電阻不平衡,其中一支路未達到所需的最小起爆電流。(8)在同一網路中采用了不同廠、不同批、不同品種的雷管,電阻差過大,由于雷管敏感度不一,造成部分拒爆。 (9)炮孔穿過很濕的巖層,或巖石內部有較大的裂隙,藥包和雷管受潮或引爆后漏 3預防措施(1) 雷管、導火索、導爆索和炸藥使用前,要進行嚴格認真的質量檢查,精心進行測定,過期、受潮和質量不合格的應予以報廢處理。(2) 在水眼、水中和潮濕環境中爆破,應采取防水、防潮措施。如使用防水雷管和炸藥,或用防水材料包扎炸藥,避免浸水和受潮。(3) 改善保管條件。庫房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0以下4、;不同類型、不同廠家產品應分類堆放,分批使用,防止受潮和混用。(4) 改善加工操作技術。導火索與雷管連接必須使用雷管鉗連接牢固;切割導火索的刀必須鋒利,避免切割不齊或有碎棉紗堵住噴火孔;裝炮應先裝干孔、后裝濕孔;裝藥密度應控制在最優密度范圍內,不使過于密實。(5) 起爆網路施工必須認真按操作規程進行,細致操作。避免漏接、搗斷腳線;爆破前要嚴格檢查爆破線路敷設質量,逐段檢測網路電阻是否平衡,網路是否完好,電流電壓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有元漏電現象。如發現異常情況應在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起爆。(6) 雷管和炸藥包要適當保護,防止導線損傷、折斷3在炮于L裝藥或回填堵塞中要細致操作,防止損壞線腳、電5、爆網路和使雷管與炸藥分離,并加強檢查。(7) 在同一電爆網路中避免使用不同廠、不同批、不同品種的雷管、導火索、導爆索。在同一條串聯線路中,不同時段的電雷管不能使用同一批時,但必須同廠,且橋線材料必須相同。(8) 爆破線路適當提高電流強度,一般將串聯電路的電流提高到4A以上,用以克服因敏感雷管先爆而造成的拒爆。經常檢查插銷、開關、線路接頭,以防損壞。點火應做到不錯不漏。(9)炮孔穿過潮濕巖層或較大裂隙,要作防水和防漏氣處理。 4治理方法(1) 瞎炮如系由開炮孔外的電線、電阻、導火索或電爆網路不合要求造成,經檢查可燃性和導電性能完好,糾正后,可以重新接線起爆。(1) 當炮孔不深(在50cm以內),6、可用裸露爆破法炸毀;當炮孔較深(在50cm以上)時,(2)可在距炮孔近旁的cm處,鉆(打)一與原炮孔平行的新炮孔,再重新裝藥起爆,將原瞎炮銷毀。鉆平行炮孔時應將瞎炮的堵塞物掏出,插人一木樁作為鉆(打)孔的導向標志。 (3)當打孔困難,亦可采取將鹽水注入炮孔中,使炸藥雷管失效,再用高壓水沖掉炸藥,重新裝藥引爆。 (4)對于較深炮孔亦可采用聚能誘爆法,用聚能裝藥,如圖4-1所示,取銨銻炸藥一管,圓錐高h與底徑d的比值為1520的聚能藥卷一個,以提高誘爆度及穿透介質的力量,裝入瞎炮孔內爆炸,它能在50cm長的炮泥(堵塞物)之外誘爆其中的瞎炮。 (5)在處理瞎炮時,嚴禁把帶有雷管的藥包從炮孔內拉出來,7、或者拉動電雷管上的導火索或雷管腳線,把電雷管從藥包內拔出來,或掏動藥包內的雷管。2 早爆 1現象 點火或通電引爆炸藥時,出現有的藥包比預定時間提前爆炸的現象。 2原因分析 (1)導火索燃速不穩定,或采用了不同燃速的導火索,燃速快的就早爆。 (2)不同廠家生產的電雷管混用,易點燃的雷管先爆。 (3)電爆網中雷管分組不均,易引起電流分配不均,雷管數少的組,因電流充足而先爆。 (4)爆破區存在雜散電流、靜電、感應電或高頻電磁波等,引起電雷管早爆。 3防治措施 (1)選擇燃速穩定的導火索進行爆破。 (2)同一電爆網中選用同廠、同批、同品種的電雷管。 (3)電爆網設計盡量使電雷管分組均勻,使各組電流強度8、基本一致。(4)用電設備較復雜的場所,應對爆破范圍的雜散電流進行檢測,有可能引起早爆的改用導爆索、火雷管起爆。 3 沖天炮 1現象 (1)、爆破時,爆破氣體從炮孔中沖出,使爆破失效,被爆破體不出現開裂和解體的現象。 2原因分析 (1)采用堵塞材料不合適,使用了光滑、不易于密實和易漏氣的堵塞材料。 (2)炮孔堵塞長度不夠,使爆炸氣體從孔口沖出。 (3)裝藥密度不夠;或孔壁上裂縫較多,造成漏氣。 (4)炮孔方向與臨空面垂直形成“旱地拔蔥”。 3防治措施(1)堵塞材料應選用內摩擦力較大、易于密實、不漏氣的材料。一般用粘土及砂加水拌和而成,采用比例為1:21:3,水用量為1520。 (2)炮孔堵塞應保9、證足夠的堵塞長度,一般應大于抵抗線長的1020。(3)提高墻塞質量,堵塞時,堵塞物之間必須密實,防止空段。一般當藥卷裝到規定的位置后,應先用炮棍把填塞物輕輕推入藥孔,使填塞物與藥卷充分接觸,然后逐段裝入填塞物,裝一段搗一段。起初用力輕,以后逐漸加力,接近孔口時用力搗實。分層裝藥時,填塞物僅起固定藥卷位置的作用,一般不需要密實。當兩層藥卷之間孔壁上裂縫較多時,為防止爆炸氣體逸散過多,其間的填塞層應壓實。分層裝藥的藥卷之間最好用砂泥條或鉆孔粉屑填充,上層藥卷至孔口之間必須填塞密實。4炮孔方向盡量使與臨空面平行或與水平臨空面成45o角,與垂直臨空面成30o角。2 藥 包 爆 破21 起爆 1現象巖土10、和建筑物拆除爆破,破碎面出現超過要求爆破界線的現象。2原因分析(1)未按邊線或拆除控制爆破方法布孔和裝藥。 (2)一次爆破用藥量過大,超出了預定爆破作用范圍。 3防治措施 (1)在邊線部位采取密孔法、護層法和拆除控制爆破方法進行布孔。(2)控制一次起爆炸藥用量,采取較密布孔,較少裝藥,依次起爆的方法,使爆裂面板規則整齊的出現在預定設計位置。 22煤渣塊過大 1現象 被爆破碎的巖石或建(構)筑物爆渣塊度過大,清理困難,需進行二次爆破破碎處理。 2原因分析(1)炮孔間距過大,臨空面太少,抵抗線長度過長,致使各炮孔單獨向的自由面爆成漏斗,留下未爆破的硬塊,而使爆落的爆渣塊過大。 (2)炸藥用量過小,11、破碎力度不夠,不能使被爆破體都粉碎成碎塊;而使部分爆渣過大。 (3)采用集中藥包爆破,各部分受力不勻,位爆渣塊度大小不勻,產生部分大塊。(4)在長條形爆破體上進行單排布孔,炮孔過小時,爆炸能主要消耗于相鄰炮孔間的破裂上,從而減弱了向自由面方向推移介質的能量,亦會產生爆渣過大的現象。 3,預防措施 (1)按破碎塊度要求,設計和布置炮孔:選取適當的臨空面和抵抗線長度。 (2)合理裝藥,炸藥用量控計算和通過試爆確定。 (3)盡可能采用延長藥包,分散布孔,少裝藥,使爆渣大小均勻。 (4)在長條形爆破體上進行單排布孔,炮孔間距宜取1o一15倍抵抗線長度。 4治理方法將大塊爆渣根據破碎塊度要求鉆孔、裝藥,12、或采取裸露爆破法進行二次破碎解體,使其達到要求的塊度。 2,3爆面不規整 1現象 爆破后 要求爆裂面規整的巖坡,臺階或拆除爆破的切割面,出現凸洼不平或在兩端頭的轉角形成缺角等缺陷。 2原因分析 (1)在爆裂或切割面部位未采取多布孔,少裝藥或間隔裝藥的控制爆破方法進行施爆。(2)炮孔未沿設計爆裂面頂線(即切割線)布置,鉆孔深淺不一,相互不平行,左右前后偏離過大。 (3)切割面上未設導向空子L(不裝藥),或雖設導向空孔,但深度未達到破裂切割深度。(4)炮孔采取密裝裝藥(即偶合裝藥)方式(圖42“),使爆轟壓力過大,而損壞爆裂面。3,防治措施(1) 對要求切割面規整的爆破,宜采取控制爆破方法,多鉆子13、L,少裝藥或間隔裝藥;或采用護層法施爆。基本點是:創造較多的臨空面,采取較密的布孔,群炮齊爆,或依次起爆,使裂縫沿著炮孔連線裂開,形成比較整齊的爆裂面。(2) 炮孔應沿設計爆裂面頂線布置,炮孔做到深淺一致,相互平行,使爆轟力基本均勻,不使前后偏離過大。 (3)在爆破或切割面兩端設導向空孔,并使其深度與爆破、切割深度一致。(3) 靠爆裂、切割面炮孔采取非密裝裝藥(即不偶合裝藥)方式(圖4-26),以減弱爆轟力和爆破振動,保護爆裂面盡量少受損傷。 24爆破振動過大 1現象爆破時,振動強度過大,造成鄰近建(構1筑物不同程度的損壞,儀器失靈,或對人體造成傷害。 2,原因分析(1)采用了爆速高、猛度大、14、沖擊作用強的炸藥,作用于爆破體上的炮轟壓力大,因而使爆破振動過大。 (2)在控制爆破中,采用了密裝裝藥方式,爆炸能量大,易使介質粉碎,振動亦相應加大。 (3)爆炸一次裝藥量過大,使爆破振動強度(爆速)超過允許界限。 3防治措施(1)選擇適當的爆破能源,如在控制爆破中選用低爆速炸藥或燃燒劑,以降低地震波、沖擊波的作用。(2)采用適當的裝藥方式,如在控制爆破中,采取分散裝藥,減少爆破振動強度;或采取裝藥與孔壁問預留一定環形空隙的裝藥方式,可緩沖和降低爆破對介質的沖擊作用,因而可減少振動程度。(3)控制爆破振動強度。一般多以垂直振速來衡量爆破振動強度,并作為劃分破壞程度的指標。對應各種影響程度的爆破15、振速限值參考資料見表41;根據大量實測資料統計,不同建筑物、構筑物地面質點爆破振動速度允許臨界值參考資料見表42。(4)控制和減少一次齊爆的最大用藥量來降低爆破能量,或采用分段微差控制爆破予以減振。為保護鄰近建筑物不受爆破振動的損害,在控制爆破中,一次起爆允許用藥量,可按下式計算:Q=R3(/K)3/a式中 Q一次起爆允許的總藥量(kg); R爆破中心點至被保護建筑物之間的距離(m); 被保護物地基允許振動速度(cm/s),一般取5cms; K與傳播地震波的介質等條件有關的系數,當介質為基巖時K=3070,平 均值K=50;當介質為土質時,K=150250;平均值K=200; a爆破振動(地震16、波)隨距離衰減系數,a=1020,近距a= 20,平均值 a =167o。各種影響程度的爆破振速限值參考表 表4-1級 別建筑物和巖土破壞狀況振 速(mm/s)67891012建筑物安全房屋墻壁抹灰有開裂、掉落一般房屋受到破壞;斜坡陡巖上的大石滾落,地表面出現細小裂縫建筑物受到嚴重破壞;松軟的巖石表面出現裂縫,干砌片石移動建筑物全部破壞,巖石崩裂,地形有明顯的變化50601201202002005001500建筑物、構筑物爆破振動速度允許界限 表4-2項 次建筑物和構筑物類別振速臨界值(mm/s)12345安裝有電子儀器設備的建筑物土質邊坡質量差的古、舊房屋質量較好的磚石建筑物堅固的混凝土建筑17、物 構筑物35505070100120200(5)增大爆破作用指數n值,使爆炸能量中一大部分形成空氣沖擊波,從而使轉化為地震波的能量相對減少,地震強度亦隨之減弱。(6)合理設計起爆順序,采取多段分次順序起爆,使每段時間間隔在20ms以上,使每次爆炸的地震波不重疊,形成獨立作用的波,因而可大大降低地震強度。(7)在建(構)筑物周圍設置減震溝,深度大于或等于基礎深度,可起一定的減震作用。3 控 制 爆 破31爆破體失控 1現象 控制爆破中,被爆破體未按預定設計解體,破碎或散架,甚至將保留部分破壞。 2原因分析(1) 爆破設計不合理,未按結構特點,爆破范圍、倒塌方向、解體破碎要求等確定爆破部位、爆破18、工藝、技術參數、單個構件的裝藥用量、裝藥方式及起爆次序等,致使爆破失去控制,不能按預定設計解體、破碎或散架。(2)用藥量過小,不能使被爆破結構自行解體、破碎,或爆破后材料不能離散原位。(3)對高大整體建筑物,當要求部分炸塌,部分保留時,未先留出隔離帶,致使保留部分炸壞。(4)要求整體塌落解體破碎的建筑物,未徹底爆破底層的支承結構(柱、梁及承重墻),以致爆破后不能使其散高原位,利用屋架自重,使整個結構塌落散架。 3防治措施(1)精心合理地進行爆破設計,應根據爆破目標的類型、結構特點、要求爆破的范圍(部位)、倒塌方向、塌落方式、要求解體破碎程度等,確定爆破部位、爆破參數、單個構件的裝藥用量、裝藥方19、式及起爆次序等,精心操作,使其按預定設計解體破碎或散架。(2)確定合理的單位用藥量系數。用藥量應根據計算并通過試驗確定,合理分配藥量,確保充分起爆,以達到預定解體破碎或散架的要求。(3)對要求部分炸塌、部分保留的建筑物,應先在分界處,用人工清出寬度大于1m的隔離帶,或采取先在保留面附近部位進行預裂爆破,以確保爆破不致損壞保留部分。(4)對要求整體塌落解體、破碎的建筑物,應先將底層的支承柱、梁及承重墻結構炸毀,使爆破建筑能自動塌落解體,其爆破碎塊散離原位。32 未定向倒塌(塌落) 1現象 煙囪、框架等結構控制爆破后,未按要求定向倒塌(塌落)或原地倒塌。 2原因分析(1)爆裂口未設置在要求倒塌方向20、,或設置長度不夠,或未先炸毀主要支承部分,使爆破的構筑物不能按預定方向塌(塌落)。爆破的構筑物不能按預定方向倒塌(塌落)。 (2)炸藥用量不夠,不能位爆破后材料散離原位,促使爆裂口以上部位靠自重塌落。 (3)先后起爆順序不當,不能有效地控制倒塌(塌落)方向。 3防治措施 (1)煙囪、框架爆破應先在煙囪底部及柱根部先炸出爆裂口(切口),割裂上部結構與基礎的聯系,促使爆裂口以上部分自行坍落。當煙囪要求定向倒塌時,爆裂口應取在要求倒塌方向(圖4-3),其長度不小于目標周長的一半;當要求原地倒塌時,爆裂口應取目標周長。 (2)要求原地倒塌時,可炸斷底層全部承重柱墻,利用上部自重倒塌。 (3)確定合理的21、起爆順序,采用毫秒雷管分段逐次起爆,保證爆破的建(構)筑物按預定方向倒塌。4 爆破不良癥狀41 邊坡失穩 1現象 爆破后,邊坡出現裂縫、松動、滑移等現象,嚴重影響邊坡的穩定性。 2原因分析(1)未充分考慮爆破體的地質條件,采用了不當的爆破技術參數,如采用過大的爆破用指數,造成邊坡超爆、開裂、松動。 (2)采用了過大的爆破巖土單位體積消耗量系數g值,使一次爆破藥量過大,擴大了爆破作用范圍。 (3)沒有預留足夠的邊坡保護層厚度,將邊被面破壞。(4)不適于采用豎井、大爆破的地區,采用了大爆破,使邊坡受擾動,給邊坡穩定帶來嚴重損壞。(5)開坡放炮將邊腳松動破壞,或在坡腳坡面開成爆破漏斗坑,破壞了邊坡土22、體的內力平衡,使上部土體(或巖體)失去穩定。(6)邊坡部位巖土體本身存在傾向相近,層理發達,風化破碎嚴重的軟弱夾層或裂隙,內部夾有軟泥;或巖層中央有易滑動的巖層:或存在老滑坡體、巖堆體,受爆破振動,使邊坡松動、位移失穩。 3預防措施(1)爆破設計時,應在鄰近最終邊坡的爆破區考慮預留一定厚度的邊坡保護層,使邊坡處于爆破壓碎圈半徑范圍以外。(2)根據地質條件,通過計算選擇用藥量和適宜的藥包布置方式,相應的爆破參數;對不良地質、地段避免采用有影響邊坡穩定的爆破方法,如大爆破法、峒室法爆破等。 (3)為減輕爆破對邊坡的振動,應盡量采用分段延時起爆。 (4)為避免藥包過于集中,應盡量采用分集藥包或條形藥23、包布置形式。 (5)爆破時應防止松動坡腳,或在坡腳或坡面開成爆破漏斗坑。(6)在邊坡部位采用預裂爆破。方法是沿邊坡線鉆一排較深密孔,裝少量炸藥,在靠近邊坡的藥包未起爆前;預先起爆,形成一道沿炮孔連續的裂縫面,從而隔斷或減輕靠近邊坡藥包爆破時對邊坡的振動或破壞。邊坡預裂孔徑以80150mm為宜,有關參數見表 4-3,必要時應由試驗確定。預裂爆破參數 表43孔徑(mm)炸藥種類預裂孔間距(m)裝藥量(kgm)50801002號巖石或銨油炸藥2號巖石或銨油炸藥2號巖石或銨油炸藥0.50.80.61.00.71.20.200.350.250.500.300.704治理方法(1)對坡腳松動可用設擋土墻與24、巖石錨桿,或擋土板、柱與土層錨桿相結合的辦法來整治。錨樁、錨桿均應設在邊坡松動層以外的穩定巖(土)層內。(2)對坡面因振動出現較大的裂隙,可用砌石或砂漿封閉;對裂縫的懸石采用巖石錨桿與穩定巖層拉結。(3)加坡面局部出現凹坑,巖石邊坡可用漿砌塊石填砌;土坡用3:7灰土夯補;與原巖土坡接觸部位應做成臺階接槎,使牢固結合。 4,2 地基產生過大裂隙 l,現象 爆破后,地基受擠壓、振動產生過大的裂隙,降低地基的抗滲性和承裁能力。 2原因分析(1)爆破時,基底以上未預留保護層,基底處于爆破壓碎圈范圍內,使地基受到擾動破壞,出現大量裂隙。 (2)爆破用藥量過大,使地基受過大爆轟力,造成松動,出現較多過大的25、裂隙。 (3)地基本身存在很多裂隙,受爆破振動后使裂隙擴大加劇。 3預防措施(1)爆破時,基底以上應預留一定厚度的保護層,使基底處于爆破壓碎圈半徑范圍以 外。(2)根據地質情況,通過計算恰當的選擇用藥量和各項爆破工藝參數,使炮轟力和爆破振動不過大,以避免地基受到較大擾動而出現裂隙。 (3)對本身存在較多裂隙的地基,避免采用大爆破方法松動土石方開挖基坑。 4治理方法對有抗滲漏要求的地基,較大裂隙用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填補;較小裂隙采用水泥壓力 灌漿處理;對無抗滲要求的地基,清除松散碎塊后,用混凝土墊層找平即可;對原土地基清除松土后,用3:7灰土夯實找乎。 43 鄰近建筑物裂縫 1現象 爆破后,鄰近建26、筑物出現各種程度不同的裂縫。 2原因分析 (1)爆破單位用藥量過大,產生巨大的地震波、沖擊波,造成建筑物裂縫。(2)裝藥結構不合理,布孔少而集中,同時采用密裝裝藥方式,使爆轟能量大,振動大。(3)一次裝藥量大,未采取分段、分次微差起爆,使爆破振動強度超過建筑物的允許界限。 3防治措施同424“爆破振動過大”的防治措施。附錄 爆破工程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 1柱基、基坑、管溝和水下爆破后基底的巖土狀態,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爆破工程外形尺寸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附表4-l的規定。爆破工程外形尺寸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附表4-1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檢 驗 方 法柱基、基坑、基槽、管溝場地平整水下爆破1標高-200+100-300-400用水準儀檢查2長度、寬度(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200+400-100+1000用經緯儀、拉線和尺量檢查3邊坡坡度-0-0-0觀察或用坡度尺檢查注;1,柱基、基坑、基槽、管溝和水下爆破應將炸松的石渣清除后檢查。場地平整應在整完畢后檢查。 2,本表項次3的偏差系指邊坡坡度不應偏陡。 3檢查數量。標高:柱基抽查總數的10,但不少于5個,每個不少于2點;基坑每20m2取1點,每坑不少于2點:基槽、管溝每2Dm取l點,但不少于5點;場地平整每100400m2取1點,但不少于10點。長度、寬度和邊坡坡度均為每20m取1點,每邊不少于l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