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基礎承臺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3793
2023-07-10
10頁
95KB
1、水中基礎承臺施工方案一、概況鄭西鐵路客運專線KHZQ11標灞河特大橋和渭河特大橋主要跨越灞河、灃河和渭河,其中灞河特大橋跨越灞河河堤及主河槽時采用(32.7+48+32。7)m、(1321-241032)m和(40.8+64+40.8)m連續梁;渭河特大橋跨越灃河河堤及主河槽時采用2(32.7+48+48+32.7)m連續梁,跨越渭河河堤及主河槽時采用(75。85+120+75.85)m、2(75。85+120+120+75。85)m和(75。85+120+75。85)m連續梁。1、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質情況(1)灞河橋址處灞河上游400m左右為1號橡膠壩,下游約2km左右為0號橡膠壩,壩址接近灞2、河、渭河交匯處;灞河斷面為U形斷面,兩側大堤頂寬為:6m(綠地)8m(水泥路面)6m(綠地),大堤頂高出地面13m左右,邊坡系數1:2,中間修建有5。5m的平臺。橋址處縱斷面圖見附圖1。水文:灞河為季節性河流,河床平均比降1左右,平時流量較小,水質清澈,汛期時,水流兇猛而急速,為時甚短,洪水陡漲陡落,洪水期間,水流含沙量大;灞河洪水補給主要為暴雨,汛期為79月份,徑流量占33%左右;Q13300m,H1367.79m,常年水深24m.場地地下水主要為第四系潛水,地下水埋深:灞河河漫灘13m,灞河兩岸一級階地1012m。地質:灞河內10m以上為松散的粉細砂、中砂。(2)灃河灃河為常年流水河流,水3、位隨季節漲落,兩側防洪堤高5m左右,橋址處灃河中河草茂密,部分河段有較大灌木,由于河道取砂現象嚴重,河槽凹凸不平,河床變化劇烈,河堤防洪標準為五十年一遇洪水,橋址處灃河流量采用Q1%1850m3/s。橋址處縱斷面圖見附圖2。(3)渭河橋址處屬渭河下游,上游主河槽距離隴海鐵路橋約350m,下游距渭河灃河交匯處2.5km左右,流量采用 Q19920m3/s。橋址處渭河兩岸修建有防洪大堤:左側為耕地,頂寬5m,防洪標準為五十年一遇洪水;右側緊臨市區,頂寬不小于10m,防洪標準為一百年一遇洪水。橋址處縱斷面圖見附圖3。2、基礎、承臺設計情況(1)灞河連續梁跨:主墩樁基設計為3412根,邊墩設計為33=4、9根,樁長3663m;承臺厚度均為3m;簡支梁跨:樁基設計為3排共8根,樁長約50m;承臺厚度均為2。5m。(2)灃河連續梁跨:主墩樁基設計為339根,邊墩設計為32+2=8根,樁長4856m;承臺厚度均為2。5m;簡支梁跨:樁基設計為3排共8根,樁長約48m;承臺厚度均為2.5m。(3)渭河連續梁跨:主墩樁基設計為4520根,邊墩設計為35=15根,樁長4875m;承臺厚度均為4m;簡支梁跨:樁基設計為33=9根,樁長4860m;承臺厚度均為2。5m.二、總體施工方案水中樁基礎采用草袋圍堰筑島施工,筑島的大小、標高要和施工便橋、鉆孔設備、吊裝設備等相匹配;樁長55m以下的樁基采用旋挖鉆機鉆孔5、,樁長55m以上的樁基采用回旋鉆機鉆孔;鋼筋籠在堤壩外綁扎成型,炮車運輸,吊車安裝;在河灘上設置泥漿循環系統;主河槽內承臺采用鋼板樁或鋼筋混凝土圍堰施工,河灘地段承臺采用木板樁或型鋼打入樁施工;采用泥沙泵配合開挖,主河槽內承臺開挖后先進行混凝土封底,封底厚度為0.51.0m,然后綁扎鋼筋,澆注砼,對大體積承臺采取冷卻降溫措施;河灘地段承臺開挖后,設置積水井集中排水,然后鋪設墊層、綁扎鋼筋、澆注砼;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站拌合,罐車運輸,河灘地段樁基和承臺采用輸送泵直接澆注,主河槽內樁基和承臺通過施工便橋埋設泵管到澆筑地點。三、樁基礎施工方案1、圍堰類型主河槽采用草袋圍堰筑島,河灘地段采用土圍堰筑島6、。2、圍堰結構、尺寸及標高渭河常水位標高為379.65m,計劃渭河主河槽中的橋墩基礎在汛期前完成,所以確定圍堰頂標高高出常水位0。5m,標高定為380。15m; 圍堰外側采用草袋堆碼,中間填筑粘土,圍堰頂面尺寸為2030m.土袋上、下層和內、外層應相互錯縫,堰頂寬12m,迎水面坡度1:1。5,背水面邊坡1:1,內側邊坡1:0。51:0.2。3、圍堰施工方案修筑圍堰前,先將河床雜質土和透水性較強的土用挖泥船挖除,用草袋或編織帶裝土七分滿,堆碼在兩邊,中間填粘土。水中堆碼草袋可用鋼筋焊制鐵鉤,將草袋送入水中,盡量錯縫堆碼,草袋間填土可人工用手推車從施工便橋斜向向水中送土至高出水面,逐漸向前推進。圍7、堰修好后,進行抽水,檢驗圍堰漏水情況,開始抽水速度要慢,使其逐漸承受水壓力完成預變形,防止抽水過快圍堰坍塌.抽水后,堰內填土筑島,與圍堰平齊。4、鉆機選型、數量渭河中共有樁基40根,長度均為75m以上,根據地層與長度情況,計劃采用QZ1500型的回旋鉆機2臺。施工順序:兩個墩同時施工。每個墩樁基施工順序如下圖。5、泥漿的制備、循環、沉淀及排放渭河主河槽中有兩個墩(即455和456墩),其中455#距東邊河岸約90m,456墩距西邊河岸約60m,施工樁基時,在河兩岸設置泥漿拌制、循環、沉淀池,沉淀后將沉渣運到指定地點排放。每個樁基配兩臺泥漿泵。6、鋼筋籠運輸、吊裝鋼筋籠在河堤外分節加工,炮車運輸8、,吊車在施工便橋平臺上吊裝鋼筋籠,鋼筋籠現場焊接.7、混凝土的運輸、灌注混凝土在4拌合站拌合,罐車運輸,通過設在施工便橋平臺上的混凝土輸送泵進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四、承臺施工方案 (一)鋼板樁1、圍堰結構、尺寸及標高鋼板樁圍堰尺寸為平面尺寸為16。6m20。6m=342m2,鋼板樁型號為:德國拉森LarssenIII型,單根鋼板樁長為9米,寬為0。6米。鋼板樁插打時頂標高為381。00m,底標高為372。00m。鋼板樁圍堰比承臺四周擴大一米,在承臺頂面以上設型鋼內支撐。2、鋼板樁圍堰施工方案(1)鋼板樁的選用根據工程所在地場地特點,結合鋼板樁的特性、施工方法等方面進行考慮,選用的拉森型鋼板樁,拉9、森型鋼板樁寬度適中,抗彎性能好,其主要技術參數為:W=1600cm3,g=6 0kg/m,依地質資料及作業條件決定選用鋼板樁長度912M長,要求鋼板樁入土深度達樁長0 。5倍以上。(2)打樁設備投入鋼板樁打拔樁機2臺用于施工.打拔樁機為挖掘機(KATO1250)加振動錘改裝而成 ,振動錘為日本產NPKHP7SXB型,激振力200kN。3、承臺基坑開挖方案開挖采用高壓水槍配合泥漿泵吸泥至設計標高。土方開挖應分層分區連續施工,并對稱開挖,土方開挖至板樁頂以下1米處,進行圍囹支撐施工。(共設兩道圍囹支撐)圍囹的安裝隨著抽水的深度逐層實施。4、封底封底施工前基坑底應平整,設集水坑,排出基坑內積水。然后10、澆筑C20混凝土封底,厚度為0.51m。5、鋼筋工程承臺基坑封底施工完成后.鋼筋綁扎應在底層砼達到設計強度75后進行。在底層面上彈出鋼筋的外圍輪廓線,并用油漆標出每根鋼筋的平面位置。承臺鋼筋在鋼筋加工廠集中加工,現場進行綁扎,底層承臺鋼筋網片與樁身鋼筋焊接牢固;搭設鋼管架綁扎、定好上層承臺鋼筋和預埋于承臺內的墩身鋼筋.6、混凝土的運輸、灌注混凝土在4拌合站拌合,罐車運輸,通過設在施工便橋平臺上的混凝土輸送泵進行混凝土灌注。7、混凝土養生在混凝土澆注完成并初凝后,予以灑水養護,保證混凝土表面經常處于濕潤狀態為準,養生期應符合規范要求。在混凝土表面蓋上保持濕潤的塑料薄膜等能延續保持濕潤的材料,養護11、用水及材料不能使混凝土產生不良質量影響。8、大體積混凝土冷卻降溫措施承臺尺寸為14.6m18.6m,承臺厚4.0m,混凝土方量1086m3。由于承臺直徑較大,在混凝土的凝結過程產生水化熱,易造成承臺混凝土表面溫度裂縫,導致抗氯離子滲透能力減弱,影響結構安全和混凝土的美觀。在施工過程中采取在承臺內部埋設降溫管路施工工藝,通過循環水以達到降溫防裂目的.冷卻水管路的布設:上、下兩層降溫循環回路,兩層間距110m,每個回路水平回轉間距按085m布設。冷卻水管路的固定:上層冷卻水管路采用8鉤固定,下層管路采用l6鋼筋支架,吊鉤和鋼筋支架間距暫按20m布置。為避免水平移動,利用鋼管腳手進行固定。澆注混凝土后拔除。混凝土澆注時避免混凝土直接沖擊上層鋼筋和冷卻水管路,防止變形。冷卻降溫: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對混凝土采用草柵覆蓋。并在24h后開始間隔23h通過測溫管測量混凝土內部溫度,并隨時做好記錄。當混凝土溫度達到25以上時開始采用自來水循環冷卻降溫。循環降溫可采用小型離心泵配合助力循環。當循環儲水池水溫超過20時,需及時更換循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