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施工節能減排施工方案(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4784
2023-07-10
13頁
684.54KB
1、1工程概況本工程屬哈密東南部山口區域項目,該區域采用集中區域化開發建設模式,共規劃實施項目容量為500MWp,總規劃占地面積約17km。其位于哈密東南部120km處,東側緊鄰蘭新鐵路,東南方向20km為山口火車站。該規劃區域包括綜合服務區、光伏電站、220kV升壓站、道路等.綜合服務區位于山口區域東側中部,布置山口區域管理用房等公共服務設施,220kV升壓站緊鄰綜合服務區布置。經對外道路與G312國道相接,交通便利,山口區域項目建成后通過哈密南鄭州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采用風光互補并與火電機組打捆外送的方式外送至華中電網.本項目設計裝機容量50MWp,由50個1MWp的光伏發電單元組成.2、每500kWp光伏組件匯流設備與一臺500kW逆變器構成一個光伏發電單元,每個光伏發電單元經逆變器將直流電轉換為低壓交流電,兩個光伏發電單元經1臺1000kVA雙分裂繞組升壓變壓器,將逆變器輸出的交流電升壓至35kV,通過采用2回35kV出線接入哈密東南部山口光伏發電區域新建的220kV升壓站。2編制依據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GB156031995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20XX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2800120XX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20XX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建設安全3、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國家電網工20XX16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電力建設安全健康環境評價標準 國家電網工20XX488號國家電網公司環境保護監督規定(試行) 國家電網安監20XX450號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 ILOOHS20XX3施工部署3。1綠色施工方案的原則與意義3.1.1.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能源,減少污染、保證施工安全,減少施工活動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實現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發展,是我們的責任。3。1.2.貫徹落實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和保護環境的技術經濟政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通過采用先進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節約資4、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施工活動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3.1。3.施工企業建立綠色施工管理,實施綠色施工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性工作;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環節,對造福子孫后代具有長遠的重要意義.3。2綠色施工小組組成及工作分工序號姓名項目部職務綠色分工職務分工情況1李玉祥項目經理組長綠色施工的全面管理工作,組織制定綠色施工方案、措施2焦樹建生產經理副組長協助項目經理制定綠色施工方案、措施,負責全面執行綠色施工方案及相關措施;3王新執行經理副組長助項目經理制定綠色施工方案、措施及全面監督綠色施工方案執行情況4焦剛項5、目總工副組長協助項目經理制定綠色施工方案、措施,推廣新工藝新材料,提供綠色施工中的技術支持5祝智材料經理副組長協助項目經理制定綠色施工方案、措施,負責監督綠色施工中資源節約的執行情況6徐忠祥安監部副組長協助項目經理制定綠色施工方案、措施,負責監督綠色施工中安全方面的執行情況7工程部1。負責揚塵污染控制;2.負責有害氣體排放控制、固體廢棄物控制;3.負責水土污染控制,日間噪音控制及光污染控制;4。夜間噪音控制及光污染控制、地下設施及文物的保護;5。避免鋼筋浪費、砼浪費、模板浪費;6.節能;7。依據規范、標準及組長、副組長的意見編制綠色施工方案,提供技術支持;8。推廣新工藝、新材料,提供技術支持;6、9.負責綠色施工中節電的執行與監督;10.負責用電計量管理;11.負責綠色施工中節水的執行與監督;12.負責用水計量管理.注:1、各組員應依據綠色規范及相關標準執行綠色施工管理,職責不限于上表所列,各組長、副組長也應依據規范、標準進行監督、檢查;2、 綠色施工相關規范、標準可到工程部及安監部查詢。4主要施工方案4。1資源節約4。1。1節約土地(1) 施工現場的臨時設施建設禁止使用黏土轉;(2) 土方開挖施工采取先進的技術措施,減少土方的開挖量,最大限度的減少對土地的擾動.4。1.2節能(1)優先使用國家、行業推薦的節能、高效、環保的施工設備和機具,如選用變頻技術的節能施工設備等;(2)冬季采用7、集中供暖,減少粉塵排放。冬季用塑料布將窗戶密封減少屋內熱量流失。室外照明采用強度氣體放電燈;(3)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管理應滿足下列要求:1)施工機械設備應建立按時保養、保修、檢驗制度;2)施工機械選用高效節能電動機;3)220V單相用電設備接入220V三相系統時,使用三相平衡;4)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種機械的使用率和滿載率。(4) 實行用電計量管理,嚴格控制施工階段的用電量.必須裝設電表,生活區與施工區分別計量。用電電源處應設置明顯的節約用電標識,同時施工現場應建立照明運行維護和管理制度,及時收集用電資料,提高節電率。施工現場分別設定生產、生活、辦公和施工設備的用電控制指標,定期進行計量、核算8、對比分析,并有預防和糾正措施.(5) 充分利用太陽能,現場淋浴設置太陽能淋浴,減少用電量.(6) 建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制度,開展用電、用油計量,完善設備檔案,及時做好維修保養工作,使機械設備保持低耗、高效狀態。選擇功率與負載相匹配的機械設備,避免大功率施工機械設備低負載長時間運行。機電安裝采用節電型機械設備,如逆變式電焊機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式電動工具等,以利節電。4.1.3節水(1)實行用水計量管理,嚴格控制施工階段的用水量.施工用水必須裝設水表,生活區與施工區分別計量;及時收集施工現場的用水資料,提高節水率;(2)施工現場生產、生活用水使用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處應設置明顯的節約用水9、標識;(3)施工現場設置廢水回收設施,對廢水進行回收后循環利用。(4)施工工藝采取節水措施,如下圖墻體采用混凝土養護劑或噴水養護,節約施工用水。4.1。4節約材料與資源利用(1) 選用綠色材料,積極推廣新材料、新工藝,促進材料的合理使用,節省實際施工材料消耗量;(2) 施工現場實行限額領料,統計分析實際施工材料消耗量與預算材料的消耗量,有針對性的制定并實施關鍵點控制措施,提高節材率;鋼筋損耗率不宜高于預算量的2.5,混凝土實際使用量不宜高于圖紙預算量.利用短的廢舊鋼筋焊接馬凳(3) 根據施工進度、材料周轉時間、庫存情況等制定采購計劃并合理確定采購數量,避免采購過多,造成積壓或浪費;(4) 施工10、現場應建立可回收再利用回收物資清單,制定并實施可回收廢料的回收管理辦法;(5) 材料運輸工具事宜,裝卸方法得當,防止損壞和灑落,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就近卸貨,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6) 帖面類材料在施工前,應進行總體排版策劃,減少非整塊材的數量;(7) 對周轉材料進行保養維護,維護其質量狀態,延長使用壽命;按照材料存放要求進行材料裝卸和臨時保管,避免因現場存放條件不合理而導致浪費;選用耐用,維護與拆卸方便的周轉材料好機具;(8) 優先選用制作、裝、拆除一體化的專業隊伍進行模板工程施工;模板應以節約自然資源為原則,推廣使用定型剛模、鋼框竹模、竹膠板。施工前應對模板工程的方案進行優化;(9) 在非傳統11、水源和現場循環再利用水的使用過程中,用指定有效的水質檢驗與衛生保障措施,確保避免對人體健康、工程質量以及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4。2環境保護4.2。1揚塵污染控制(1) 施工現場主要道路根據用途進行硬化處理;(2) 從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運輸必須使用密閉式運輸車輛,現場出入口設置出入口處設置沖洗車輛,出場時必須將車輛沖洗干凈,不得將泥沙帶出現場;(3) 施工現場易飛揚、細顆粒散體材料應密閉存放;(4) 遇有四級以上大風天氣,不得進行土方回填、轉運以及其它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施工;(5) 施工現場辦公區和生活區的裸露場地進行綠化、美化;(6) 施工現場材料存放區、加工區及大模板存放地平整堅實;12、(7) 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時應采取有效的降塵措施;(8) 混凝土使用集中攪拌站攪拌混凝土,對工程剩余的預拌混凝土要進行妥善再利用,嚴禁隨意丟棄;(9) 施工現場進行機械剔鑿作業時,作業面局部遮擋、掩蓋或采取水淋等降塵措施;(10) 施工現場監利封閉式垃圾站.建筑物內施工垃圾的清運,必須采用相應的容器或管道運輸,嚴禁凌空拋擲;(11) 辦公區、生活區垃圾:施工現場統一購買垃圾桶,分類存放,由專人負責每天清運;(12) 灑水設施:依據現場施工情況配置灑水車。4.2.2有害氣體排放控制(1)施工現場嚴禁焚燒各類廢棄物;(2)施工車輛、機械設備等應定期維護保養,使其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采取有效措施減少車13、輛尾氣中有害物質成分的含量(如:選用清潔燃油、代用燃料、或安裝尾氣凈化裝置和高效燃料添加劑)。施工車輛、機械設備的尾氣排放應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3)根據民用建筑工程室內裝修嚴禁采用瀝青、煤焦油類防腐、防潮處理劑。4.2。3水土污染控制(1)施工現場攪拌機前臺、混凝土輸送泵及運輸車輛清洗處應當設置沉淀池。廢水不得直接排入四周空地。可經二次沉淀后循環使用或用于灑水降塵;(2)施工現場存放的油料和化學溶劑等物品應設有專門的庫房,地面應做防滲漏處理。廢棄的油料和化學溶劑應集中處理,不得隨意傾倒;(3)食堂應設隔油池,池上設蓋板.蓋板要方便開啟,便于隔油池的清掏;(4)施工現場設置的臨時廁所化糞池14、應做抗滲處理.4.2。4噪聲污染控制一般噪聲源:土方階段: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運輸車輛、破碎鉆等。結構階段:汽車泵、振搗器、混凝土罐車、空壓機、支拆模板與修理、支拆腳手架、鋼筋加工、電刨、電鋸、人為喊叫、攪拌機等.(1)施工時間應安排在06:00-22:00進行;(2)施工場地的強噪聲設備宜設置在遠離生活區的一側。盡量選用環保型低噪聲振搗器,振搗器使用完畢后及時清理與保養。振搗混凝土時禁止接觸模板與鋼筋,并做到快插慢拔,應配備相應人員控制電源線的開關,防止振搗器空轉;(3)人為噪聲的控制措施1)提倡文明施工,加強人為噪聲的管理,進行進場培訓,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生產人員防噪擾意15、識;2)合理安排施工生產時間,使產生噪聲大的工序盡量在白天進行;3)清理維修模板時禁止猛烈敲打。(4)腳手架支拆、搬運、修理等必須輕拿輕放,上下左右有人傳遞,減少人為噪聲.(5)夜間施工時盡量采用隔音布、低噪聲震搗棒等方法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噪聲;材料運輸車輛進入現場嚴禁鳴笛,裝卸材料必須輕拿輕放。 減少施工噪聲影響,應從噪聲傳播途徑、噪聲源入手,減輕噪聲對施工現場地外的影響。切斷施工噪聲的傳播途徑,可以對施工現場采取遮擋、封閉、綠化等吸聲、隔聲措施,從噪聲源減少噪聲。對機械設備采取必要的消聲、隔振和減振措施,同時做好機械設備日常維護工作。施工現場場界噪聲應符合下表規定:施工階段主要噪聲源噪聲限值16、(dB)晝間夜間土石方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等7555結構混凝土攪拌機、振搗棒、電鋸等705506:0022:00為晝間、22:00次日06:00為夜間。4。2。5光污染的控制(1)夜間施工,要合理布置現場照明,合理調整燈光照射方向,照明燈必須有定型燈罩,能有效控制燈光方向和范圍,關并盡量選用節能型燈具.在保證施工現場施工作業面有足夠光照的條件下,減少對生活區的干擾;(2)在高處進行電焊作業時應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電弧光外泄。4。2.6施工固體廢棄物控制(1)危險固體廢棄物1)施工現場危險固體廢棄物(包括廢化工材料及其包裝物、電焊條、廢玻璃絲布、廢鋁箔紙、聚胺脂夾芯板廢料、工業棉布、油手套、含油17、棉紗棉布、油漆刷、廢瀝青路面、廢舊測溫計等);2)清洗工具廢渣、機械維修保養液廢渣;3)辦公區廢復寫紙、復印機廢墨盒、打印機廢墨盒、廢硒鼓、廢色帶、廢電池、廢磁盤、廢計算機、廢日光燈管、廢涂改液。(2)一般固體廢物(可回收、不可回收)。1)可回收辦公垃圾:廢報紙、廢紙張、廢包裝箱、木箱;建筑垃圾:廢金屬、包裝箱、空材料桶、鋼筋頭、焊條頭;2)不可回收施工垃圾:瓦礫、混凝土、砼試塊、廢石膏制品、沉淀物生活垃圾:食物加工廢料;(3) 固體廢棄物應分類堆放,并有明顯的標識(如有毒有害、可回收、不可回收等);(4) 危險固體廢棄物必須分類收集,封閉存放,積攢一定數量后由各單位委托當地有資質的環衛部門統18、一處理并留存委托書;(5)對打印機墨盒、復印機墨盒、硒鼓、色帶、電池、涂改液等辦公用品應實現以舊換新,以便于廢棄物的回收,并盡可能由廠家回收處。應建立保持回收處置記錄;(6)可回收再用的一般廢棄物須分類收集,并交給廢品回收單位。如能重復使用的盡量重復使用(如雙面使用廢舊紙張、鋼筋頭再利用等)。對鉆頭、刀片、焊條頭等一些五金工具應實現以舊換新;(7)加強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對于碎石、土方類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鋪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施工垃圾按指定地點堆放,不得露天存放.應及時收集、清理,采用袋裝、灰斗或其它容器集中后進行運輸,嚴禁從建筑物上向地面直接拋撒垃圾。生活垃圾應及時清理。垃圾清運過程19、中,易產生揚塵的垃圾,應先適量灑水后再清運。4.2。7地下設施、文物和資源保護(1)施工前應調查清楚地下各種設施,做好保護計劃,保證施工場地周邊的各類管道、管線、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全運行;(2)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現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護現場并通報文物部門并協助做好工作。4.3職業健康與安全4.3。1場地布置及臨時設施建設(1)辦公室受現場場地條件所限設置在離升壓站的西北方向;(2)施工現場設置辦公室、宿舍、食堂、廁所、淋浴間、開水房、文體活動室、吸煙室、密閉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設施等臨時設施;(3)施工現場臨時搭建的建筑物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現場使用的裝配式活動房屋具有產品合格證書。建設20、工程竣工一個月內,臨建設施全部拆除;(4)嚴禁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4.3.2作業條件及環境安全。(1) 施工現場采用方鋼為骨架的鋼板圍擋,高度4m;(2) 在施工現場設置五牌和一圖,企業標識;(3)施工現場腳手架、吊車等大型機械設備應與架空輸電導線保持安全距離,高壓線路應采用絕緣材料進行安全防護;(4)對建設工程車輛出入口采取硬質安全防護措施,夜間應設置照明指示裝置;(5)施工現場出入口、施工起重機械、臨時用電設施、腳手架、出入通道口、基坑邊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險氣體和液體存放處等危險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6)在不同的施工階段及施工季節、氣候和周邊環境發生變化時,施工21、現場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達到文明安全施工條件。施工現場應按照公司程序文件的具體要求,完善各項安全防護措施,確保施工生產安全.4.3.3職業健康(1) 施工現場應在易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和設備、場所設置警示標識或警示說明;(2) 定期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進行職業健康培訓和體檢,指導操作人員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按規定著裝,并佩戴相應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對施工過程中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或具有刺激性氣味可被人體吸入的粉塵、纖維,以及進行強噪聲、強光作業的施工人員,應佩戴相應的防護器具(如護目鏡、面罩、耳塞等)。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應符合勞動22、防護用品選用規則規定。施工人員配備安全帽、安全帶及與所從事工種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個人勞動防護用品;(4)施工現場采用低噪聲設備,推廣使用自動化、密閉化施工工藝,降低機械噪聲。作業時,操作人員應戴耳塞進行聽力保護;(5)在粉塵作業場所,應采取噴淋等設施降低粉塵濃度,操作人員應佩戴防塵口罩;焊接作業時,操作人員應佩戴防護面罩、護目鏡及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6)高溫作業時,施工現場配備防暑降溫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4。3.4衛生防疫(1)施工現場員工膳食、飲水、休息場所應符合衛生標準;(2)宿舍、食堂、浴室、廁所應有通風、照明設施,日常維護應有專人負責(勞務隊設專人負責);(3)食堂應有相關23、部門發放的有效衛生許可證,各類器具規范清潔。炊事員應持有效健康證;(4)廁所、衛生設施、排水溝及陰暗潮濕地帶定期(每周)消毒;(5)生活區應設置密閉式容器,垃圾分類存放,定期滅蠅,及時清運;(6)施工現場應設立醫務室,配備保健藥箱、常用藥品及繃帶、止血帶、頸托、擔架等急救器材;(7)施工人員發生傳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職業中毒時,應及時向發生地的衛生防疫部門和建設主管部門報告,并按照衛生防疫部門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置.5.保證措施5.1定期組織綠色施工教育培訓,增強施工人員綠色施工意識;定期對施工現場綠色施工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做好檢查記錄。項目部由勞資部門組織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進行綠色施工知識24、及有關規定、標準、文件和其它要求的培訓并進行考核,特別注重對環境影響大(如產生強噪聲、產生揚塵、產生污水、固體廢棄物等)的崗位操作人員的培訓,以保證這些操作人員具有相應的環保意識和工作能力,未通過考核者不得上崗。5.2在施工現場的辦公區和生活區應設置明顯的有節水、節能、節約材料等具體內容的警示標識,并按規定設置安全警示標志。5。3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除按綠色規程組織和進行綠色施工外,還應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和公司的相關文件等。5.4公司負責每季度一次的綠色施工實施情況大檢查和績效的監測工作,及時收集整理匯總各種上報資料,督促各分公司、項目部綠色施工的正常運轉.5。5項目經理是項目環境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各管理人員負責實施、檢查、監督本項目部的施工全過程的綠色施工管理,每月開展一次大檢查,每半月一次的綠色管理實施情況檢查和績效的測量、監測工作,同時做好相關記錄.5.6做好與甲方、監理等相關方面溝通回訪工作,根據調查匯總分析結果制定相應的糾正與預防措施。5。7凡違反環保制度屢教不改的視情節輕重給予200-2000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