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溝專項施工方案7.1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5005
2023-07-10
6頁
67.50KB
1、排水工程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本工程路線總長4.675Km,起點樁號K0+000,終點樁號K4+675.00。本工程邊溝、排水溝為矩形排水溝和梯形排水溝,共4303m長;急流槽共長220m,截水溝1545m.梯形排水溝底部M7。5的漿砌片石,兩邊30cmM7。5的漿砌片石。急流槽斷面和截水溝與矩形排水溝相似.三個棄土場為梯形排水溝,其中1#棄土場排水溝為c20片石混泥土.二、 編制依據本施工技術方案的編制以下列文件和資料為依據:1、設計圖紙和合同文件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XX)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程(JTJ07695)三、 工程機械、人員配置根據工程量、工期2、及現場情況,擬配備的施工機械表及施工人員表如下表所示:排水溝施工資源計劃安排表 序號項目名稱規(guī)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勞動力技工人5普工人302機械設備空壓機3m3臺6手推車輛6裝載機ZL50臺3攪拌機Js20型臺1振搗棒50臺3排水溝施工主要管理人員配備表 序號職務姓名職稱備注1現場負責人2施工員 技術員3質檢負責人工程師4試驗負責人工程師5測量工程師工程師6安全負責人工程師四、 工程進度計劃 邊溝、排水溝計劃2012年07月01日開工, 2014年8月10日全部完成排水溝施工;急流槽計劃2012年8月20日開工,2014年8月10日完成.五、 施工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基坑開挖基底檢驗測量放樣排水3、溝底部砌筑(c20片石混泥土澆筑)排水溝兩邊砌筑(c20片石混泥土澆筑)。六、 施工方法 1、施工準備1)組織相應的材料、配套施工機械進場,并進行進場報驗;砂漿配合比為M7。5號砂漿,混泥土配合比為c20。2)對參與排水工程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工作,詳細的講解砌筑和澆筑施工過程中的各項要點與難點.2、測量放樣按圖紙設計標注的平面位置、標高及幾何尺寸,放好邊溝溝底溝沿邊線,并用白灰在地上畫出。進行施工放樣,并與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核對,如有不符,立即上報監(jiān)理工程師,按監(jiān)理工程師的指示辦理。3、 基坑開挖1)放完線后,利用人工配合挖掘機械開挖,自卸汽車運輸,開挖至距設計尺寸1015cm時,改以人工挖掘4、。人工修整至設計尺寸,不能擾動溝底及坡面原土層,不允許超挖。開挖清理完畢后,然后請監(jiān)理檢驗.(基坑開挖后,準備好抽水機,保證基坑不受水浸泡)2)基坑在開挖前應做好場地臨時排水措施,并保證流水通暢,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4、基坑開挖完成后,請測量監(jiān)理驗收基坑。5、排水溝砌筑1)根據設計要求的幾何尺寸、高程等進行測量放樣,根據排水溝形狀加工一個坡架,砌筑表面拉線砌筑,確認正確無誤后進行報驗,經測量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現場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排水溝砌筑;2)砌筑排水溝基礎時,選用無風化,表面干凈的片石直接坐漿砌筑,砌筑每分層高度1015cm(2層臥片石)分層與分層間的砌筑砌縫應大致找平,各工作層應相互錯開,不5、得貫通。待砌平排水溝底部后再砌排水溝兩邊,砌筑底部時注意留出一些片石伸入排水溝兩邊作為拉結石,保證整個排水溝形成一個整體;3)分層砌筑時,應先鋪一層坐漿,然后將石塊安放在砂漿上,用手推緊,空隙處先填滿砂漿,用灰刀或者搗棒插實,再用小石塊填塞緊密;然后再鋪上層坐漿,以相同的方法繼續(xù)砌筑;砌筑時,應長短相間并與里層石塊緊咬,石塊應交錯、坐實擠緊,尖銳凸出部分應清理敲除;4)片石砌筑時,應設置拉結石,并均勻分布,一般每0.7至少設置一塊;5)砂漿凝固前應將外露縫勾好;6)注意砌筑整個過程中不允許水浸泡剛砌的砂漿,保證基坑內無水作業(yè);7) 必須做好新砌砌體養(yǎng)生工作:在砂漿尚未凝結的砌體,不可使其承受荷6、載;如發(fā)現砌體在砂漿凝結后有松動現象時,應拆除、洗凈,重新砌筑;8)砌體冬季施工時,砂漿強度應以在標準條件下養(yǎng)護28天的試件試驗結果為準。試件制取組數不應少于常溫下施工的試件組數。每一單元砌體應同時制取與砌體同條件養(yǎng)護的試件,以檢查砂漿強度實際增長情況.砂漿強度的評定方法與常溫施工的砂漿相同。為保證砂漿的強度,砂漿配制時必須按配合比進行,砌筑中每工作班應至少配制試塊1組,每組6塊。9) 已加水拌和的砂漿,應于開始凝結前全部用完,一般宜在34小時用完,氣溫超過30C時,宜在23小時內用完。在運輸過程中或在貯存中發(fā)生離析,泌水的砂漿,砌筑前應重新拌種。凝結的砂漿禁止再使用。10) 片石與片石之間均7、應有砂漿隔開,不得直接接觸。11) 使用片石應有計劃,角石和面石應首先選出備用,砌體下層應選用較大石塊,向上逐漸用較小尺寸石塊。石塊應大小搭配,相互錯疊,咬接緊密,并備有各種尺寸的小石塊,作擠漿填縫用。6、排水溝澆筑1)、砼澆筑1.1、砼澆筑作業(yè)應連續(xù)進行,如發(fā)生中斷,立即報告監(jiān)理工程師。1.2、砼由高處自由落下的高度不得超過2m,當采用導管式溜槽時應保持干凈, 使用過程要避免砼發(fā)生離析。1。3、砼按水平層次澆注,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搗實厚度不得超過30cm,同時要避免兩層砼表面脫開。當分層澆注時,應在下層砼初凝前完成上層砼的澆注。2)、砼振搗2.1、振搗器根據實際情況,采用50振動棒(直徑d=8、51mm,有效振動半徑為直徑的89倍),且工地配有足夠數量良好狀態(tài)的振搗器,以使發(fā)生損壞時備用。2。2、振搗器插入砼或拔出時速度要快插慢拔以免產生空洞。2。3、振搗器要垂直插入混凝土內,并要插入前一層混凝土里,進入底層深度50mm100mm。2.4、振搗器移動距離不得超過60cm(有效振動半徑的1.5 倍)。2.5、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處砼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表面呈平坦、泛漿,注意嚴禁過振或欠振。3)、砼養(yǎng)護3。1、混凝土澆筑后應在裸露混凝土表面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蓋并進行保溫。對邊、棱角部位的保溫厚度應增大到面部位的23倍。 3.2、砼澆筑完后盡量晚拆模,9、拆模后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如溫度低于0再用麻袋或棉被覆蓋的方法進行養(yǎng)護.并嚴禁向砼及覆蓋物上灑水。3.3、現場備好防風用彩條布、加熱燈管等,必要時施工完后即用彩條布將結構物周圍密封搭成簡易暖棚進行養(yǎng)護。4)、結構物砼試驗4.1、試驗取樣每組三塊,任從一盤砼中取試樣,以28天強度為依據。4。2、試件應按規(guī)定制作,養(yǎng)護和實驗,試驗中試件抗壓強度在中心試驗室進行試驗.4.3、現場試件的養(yǎng)護:當需要附加試件進行試驗以確定結構混凝土養(yǎng)護方法的效果,決定可以拆模和投入使用的時間,這些試件養(yǎng)護采用和結構砼同步養(yǎng)護方法.4.4、質量要求:混凝土外露面應表面光潔、線性順直、外觀整齊,沒有蜂窩露筋及空洞。4。5、表10、面缺陷修補:當有可能影響砼性能的缺陷時,采用的方法應經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7、質量控制1、石料要求1)石料立方體的極限抗壓強度不小于20Mpa。2)石料應堅韌、密實、耐久、表面無水銹,無風化剝落、裂紋以及結構缺陷.3)石料不得含有妨礙砂漿的正常粘結或有損于外露外觀的污泥、油質或其它有害物質。2、砂漿和砼要求所用水泥采用P.032.5R水泥,砂采用中砂或粗砂,要求顆粒潔凈,碎石級配良好。3、片石質量要求片石的厚度不應小于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鑲面石料應選擇尺寸稍大并具有較平整表面,且應稍加粗鑿。在角隅處應使用較大石料,大致粗鑿方正。4、所有新進場的原材料必須進行報驗,經抽樣檢驗合格后方可11、使用;對于不合格材料堅決清理出施工場外。嚴格按照砂漿配合比拌制砂漿.七、 安全管理及環(huán)境保護 施工中應加強各工序、施工人員、施工機械的安全監(jiān)控,檢查安全設施,進行安全教育,檢查機械設備的完好情況,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必須立即整改。1. 施工用電1)現場發(fā)電和用電必須按國家建筑企業(yè)施工用電和核電施工用電 管理程序要求進行;2)所有用電設備均采用一機一閘制,漏電保護不少于2級;3)漏電開關必須保護有效性,且每月建立檢查機制;4)電箱應采用防水電箱,并且每個電箱處應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2、 車輛通行1)參與本工程施工的所有車輛,必須遵守交通法規(guī); 2)通過村莊路段應減速慢行,避讓行人;3)通過有限載標志的橋梁、涵洞,應注意限載重量,如超過其限載要求,不得通過;4)施工現場內行車時,應放慢行駛速度,經減少飛塵。3、 施工安全1)嚴禁酒后作業(yè)、帶病作業(yè)、疲勞作業(yè)、穿拖鞋、赤腳上班,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2)下石塊時,下方砌筑工人停止施工并讓開,待石塊下完后再回施工。3)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加強其安全意識;4)定期對施工車輛、機械進行檢查,杜絕安全隱患;5)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施工用電線路、設施、設備的安全性;6)施工現場設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時刻檢查、監(jiān)督施工人員、機械、施工用電的安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