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擊碾壓施工方案123(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5335
2023-07-10
14頁
142.50KB
1、 目 錄1、編制依據22、適用范圍23、工程概況2 3.1工程概況 23.2設計標準33.3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34、施工部署34.1資源配置35、主要施工標準46施工方法4 6.1作業準備5 6.2工藝框圖6 6.3試驗段布置6 6.4施工工藝87、質量控制及檢驗 117.1質量控制117.2質量檢驗138、安全及環保要求138.1安全要求13 8.2環保要求14 沖擊碾壓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設計圖紙、文件;失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 GB J25-90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 JTJ 017-96交通部頒發的公路工程施工規范、規程、驗收標準及相關文件;2.適用范圍沖擊碾壓的適用范圍: 2、對填方段路基的原地面清表后填前處理; 填方高度小于1.57m及挖方段路基路床開挖后回填前; 凡大于100m的段落須進行沖擊碾壓。3.工程概況3.1工程概況新區緯十八路以1湖濱區為界,分為東、西兩段,西段起于經七路,交叉樁號為緯十八西K0+000,路線由西向東沿規劃線位布設,西段終點與經十路T型平交,樁號為緯十八西K1+073.6;東段起于經十二路,交叉樁號為緯十八東K0+000,終點與規劃東繞城快速路輔道T型平交,設計終點樁號為緯十八東K2+170.454,道路全長3.244km,路幅寬度60。 本合同段主要特殊路基為濕陷性黃土路基,其處理形式主要有強夯、沖擊碾壓兩種壓實方式。3.2設計標準本3、項目為城市級主干路,設計速度60km/h。 3.3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標段位于永登縣秦王川盆地的中部,盆地內主要為洪積平原所占據,地形較為平坦,地表高程介于19451955m,屬于沖積平原地貌區,東段路線中心地面高程基本在1952.0-1955.0m之間,微地貌主要為草地、田地、道路等,田間小路多為填筑沙石料層,顆粒不均。西段路線中心地面高程基本在1951.0-1956.0m之間,微地貌主要為草地、田地、道路以及水塘等。其中K0+250-K0+300段為甘肅省農科院的用水水塘,為引大入秦的水。但本區地下水位較低,從橋梁鉆孔的水位測量看,地下水在地面30m以下。項目區屬典型的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4、四季分明,陽光充足,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風少雨,夏無酷暑,秋季溫涼。年平均氣溫6.9,一月平均氣溫-7.3,七月平均氣溫20.5;年平均降雨量300-350,降水量年內分布不均勻,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多以大雨、暴雨的形式出現;年蒸發量1880;全年平均無霜期139天,年日照量17442659小時,日照率60%;地表有季節性凍土,最大凍土深度約1.1m,;農作物一年一熟;夏秋多東南風,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年平均風速2.3m/s.4.施工部署4.1資源配置(1) 人員配置表: 人員情況匯總表序號人員類別人數姓名職責、職務1質檢負責人1總質檢負責人2分項工程負責人1施工組織3路5、基工程師1現場技術工作4試驗工程師1試驗5測量工程師1測量工作6機械工程師1機械設備管理7安全員1專職安全員(2) 機械配置機械配置一覽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沖擊壓路機25KJ1灑水車東風10m25.主要施工標準填挖類別路床頂面以下深度(m)道路路基壓實度(%)零填及挖方00.30960.300.8096填方00.80960.801.50941.50936.施工方法6.1作業準備1、沖擊碾壓前需清表,及進行場地平整,墓穴、水井按要求處理完畢,地理管線做出明確標識或進行加固處理,以免損壞,導致不必要的糾紛和經濟損失。2、場地平整,清除表層土,進行表面松散碾壓,修筑機械設備進出口道路,排除地表6、水,施工區周邊作排水溝以確保場地排水暢通防止積水。3、測量放線,定出控制軸線、沖擊碾壓場地邊線。4、根據設計要求的壓實度及沉降量,初步確定沖擊碾壓參數,在大面積沖擊碾壓施工前選擇有代表性的路段進行碾壓試驗,通過試驗,總結出人員安排、采用的機械設備的規格及性能,確定沖擊碾壓的遍數,沖擊能等參數,確定質量檢測方法及評價標準。沖擊碾壓試驗檢測項目、方法及頻率一覽表 時段檢測項目方法、儀器取 樣 方 法頻 率碾壓前天然含水量挖坑、環刀法從原地面開始向下20、70、120、150cm1處/200m天然密度高程水準儀每個斷面5個點20m/斷面濕陷系數挖坑、固結儀從原地面開始向下20、70、120、150 7、cm1處/200m 碾壓后含水量挖坑、環刀法從原地面開始向下20、70、120、150 cm1處/200m密實度高程水準儀每個斷面5個點20m/斷面濕陷系數挖坑、固結儀從原地面開始向下20、70、120、150 cm1處/200m6.2 沖擊碾壓處理路基施工工藝框圖沖壓場地平整檢測含水量量和密實度合格埋設高程測點沖擊碾壓5遍檢測沉降量沖擊碾壓至第N遍檢測壓實度及其他參數繼續沖壓,是否至設計遍數是檢測壓實度及其他參數檢測結束振動壓路機碾壓實驗結束埋設高程測點平地機、灑水車配合繼續按設計遍數沖壓否6.3試驗段布置 根據路基填土沖擊碾壓工作段的長度不同,按以下要求布設沉降和壓實度檢測斷面。沖擊碾壓工8、作段長度100m,并設置五個檢測斷面,20米一個斷面。沉降檢測每個斷面布置3個檢測點, 檢測點標志采用埋設18鋼筋頭,埋設位置如下所示: 路基沖擊碾壓沉降觀測斷面注:1、圖中“”為高程檢測點,“”為高程和距離固定樁; 2、測量時,各點位置準確量取,壓實度檢測在圖中各點周圍2m內檢測。壓實度檢測斷面與沉降檢測斷面相同,每斷面僅檢測路中線左右各一點。在碾壓過程中按照檢測方法每5遍檢測一次壓實度及沉降,并詳細記錄數據,待碾壓完畢后對檢測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確定最佳碾壓數據以指導沖擊碾壓施工。6.4施工工藝1、清表后用平地機對沖壓工作面進行清理,整平,壓路機進行碾壓。2、埋設觀測點標志,沖擊前觀測沉降標9、志的標高,并做好記錄。3、檢測沖擊碾壓前的路基含水量,并保證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4%范圍內,要根據情況適時灑水。4、沖擊碾壓前對檢測點進行壓實度檢測,經檢測壓實度達到90%后方可進行沖碾施工。5、沖擊壓路機進行沖擊碾壓,機械行進速度在1015km/h之間,從路基的一側向另一側轉圈沖碾。6、沖碾前測量一次埋設鋼筋頂的標高,以后每沖碾5次測量一遍標高,以計算沉降量,直至沖碾20遍。7、沖擊碾壓施工過程中,施工場地寬度大于沖擊壓路機轉彎半徑的四倍時,以道路中心線對稱地將場地分成兩半,壓實行駛路線如下所示:沖碾順序應符合“先兩邊,后中間”錯輪進行,輪跡覆蓋整個路基表面為沖碾一遍。6號窄道5號4號3號210、號1號窄道 沖擊碾壓路線示意圖(a) 如圖,將路面沿行進方向分成多個平行的窄道并依次編號。沖擊壓路機開始時沿1號窄道沖碾,沖碾到該路段末尾后調頭,由距1號窄道半個路寬的4號窄道反方向沖碾,沖碾至該路段起點后,再次轉彎調頭,對與1號窄道相鄰的2號窄道進行沖碾。以此類推,采用上述循環方法,對各窄道進行沖碾施工。沖擊壓路機行駛路線及方向已在圖中標出。(b) 當施工場地寬度小于四倍轉彎半徑時,可按下圖的沖壓方式進行:沖擊壓路機由1號窄道駛入,沖碾到路段尾端后,直接調頭從2號窄道繼續沖碾,沖碾至路段另一端后,在調頭沖碾與之相鄰的3號窄道。以此類推,采用上述循環方法,對各窄道進行沖擊碾壓。(c) 根據實際11、情況在施工場地的兩端設置所需的轉彎場地。(d) 以上兩圖僅為示意圖,僅為說明沖擊壓路機的沖碾路線,具體窄道劃分要依據施工現場沖碾路段的具體情況。現場技術人員應提前測量需進行沖碾的路寬、路長,已提前確定沖擊壓路機行車路線,盡量避免影響施工進度的情況發生。 沖擊碾壓路線示意圖8、 沖碾結束,用平地機整平施工沖碾路段,然后采用振動壓路機將路基表面碾壓密實平整,若表土干燥,下道應適量灑水,以保證壓實效果。9、 本合同段的特殊路基處理 a、人工填土處理: 本工程范圍內局部段落存在人工填土層,填筑土多為建筑垃圾與黃土堆積成的小土堆,沒有經過壓實或壓實度達不到要求,這些段落內的人工填土需要進行翻挖換填,對滿12、足路基填料要求的部分可作為填料利用,對不滿足路基填料要求的建筑垃圾人工垃圾、腐殖土等棄往棄土場。 b、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 考慮到本項目地勢平坦、地層黃土深度不厚、填土高度不高,便于大面積施工,優先選擇沖擊碾壓+灰土換填、灰土墊層進行處理。 1)對于路基黃土厚度不大于3米的各類濕陷性黃土零填低填路段,對路床部分土開挖后先進行沖擊碾壓24遍,而后填筑40砂礫墊層和15厚10%的灰土。路床范圍內土的壓實度應96%;對于基底黃土厚度不大于3米的各類濕陷性黃土淺挖路段,對路床用沖擊式壓路機碾壓24遍,而后填筑2010%灰土墊層;碾壓后路面以下80內土的壓實度應96%。 2)對于基底黃土厚度不大于3米的13、各級濕陷性黃土一般路塹地段,對基底部分進行沖擊碾壓24遍,碾壓后路床底部以下1.5m范圍內壓實度要求不低于90%;對于路堤厚度不大于3米的各類濕陷性黃土一般路堤地段,清表后對路堤進行沖擊碾壓24遍,碾壓后壓實度要求不低于90%。地勢低洼、排水不良、路基附近有可能積水的地段增設隔水墻。 3)對于基底黃土厚度大于3米的一、二級濕陷性黃土路塹地段,路床超挖80后,對路床底部進行碾壓40遍,碾壓后路床底部土層壓實度不得低于90%,再對下路床50采用摻灰5%的石灰土回填,上路床30采用摻灰8%的石灰土回填,分層回填碾壓后壓實度要求不低于96%。 4)對于基底黃土厚度大于3米的零填低填濕陷性黃土路基,一、14、二級濕陷性黃土路塹路段,路床超挖80后,對路床底部進行碾壓40遍,碾壓后路床底部土層壓實度不得低于90%,再對下路床50采用摻灰5%的石灰土回填,上路床30采用摻灰8%的石灰土回填,分層回填碾壓后壓實度要求不低于96%。地勢低洼、排水不良、路基附近有可能積水的地段增設隔水墻。 5)對于基底黃土厚度大于3米,路堤填土高度1.6mH6m的各類濕陷性黃土場地上的路堤地段的一級、二級的濕陷性黃土場地,并且滿足沖擊碾壓條件的路段,清除表土后用沖擊式壓路機碾壓40遍,碾壓后的地面以下1.5m深度內土的壓實度最低應達到90%。再在碾壓后的地表加鋪30厚8%石灰土墊層;地勢低洼、排水不良、路基附近有可能積水的15、地段增設隔水墻。 c、軟弱路基 本項目軟弱路基主要是一處景觀水塘淤泥質粉質粘土,淤泥厚度變化較小,埋藏較深,對工程建設影響很小,只作清淤換填碎石土處理。7.質量控制及檢驗7.1 質量控制1、嚴格控制地基土的含水量,避免土層沖壓時形成彈簧土而無法壓實,施工時若出現“彈簧”現象,可暫停施工,將“彈簧土”全部挖走,調運符合要求的新土,整平后方可繼續施工。2、施工過程中須有專人負責記錄,記錄資料歸檔備案。3、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壓路機的行駛速度控制在1015km/h,如工作面起伏較大應停止沖壓工作,對工作面進行平整后再繼續工作。4、沖壓路基表層土的含水量應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的4%,施工過16、程中根據情況適時進行灑水濕潤;沖擊碾壓過程中,應注意沖擊波峰,錯峰壓實,距離保持錯位20-40cm;沖擊4-5遍應用刮平機或推土機整平,然后改變方向繼續沖壓。5、沖擊壓實時應均勻碾壓,相鄰兩段沖擊碾壓搭接長度不小于30-50cm。6、沖壓過程中應勻速沖擊壓實,變速時必須停機,在一個沖擊壓實行程中不得變速。沖壓過程中應保持正確的行駛方向,并保證不產生漏壓現象。上下坡時,應事先選好檔位,不得在坡頂上換擋,下坡時,不得使用空擋向下滑行。7、沖壓邊角及轉彎區域應采取其他措施壓實,以達到設計標準。8、沖碾過程中如果因輪跡過深而影響壓實進行時,可用平地機平整后再進行沖擊碾壓,若路基表面揚塵,可用灑水車適量17、均勻灑水繼續沖碾。9、正確理解沖擊碾壓有較寬的含水量范圍。由于沖擊壓路機具有高能量的壓實功能,相當于超重型擊實標準的擊實功,達到重型壓實度的含水量僅在小于最佳含水量范圍內擴大,其大于最佳含水量的范圍不會擴大。因此,含水量視土的塑性指數大小,宜控制稠度不小于1.11.2。否則土層沖壓會形成彈簧土,無法壓實。10、控制構造物的安全距離。為了避免結構物遭到損壞,必須制定相應的措施,嚴格控制沖擊碾壓的范圍。沖擊壓路機的輪邊與構造物應有至少1m的安全距離,橋涵構造物上填土厚度不得少于2.5m,明涵構造物上則不允許進行沖壓。7.2質量檢驗 沖擊碾壓施工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檢驗項目質量要求檢驗數量18、檢驗方法沉降量檢查符合施工圖要求檢測點數不少于20個水準儀測量壓實度檢測設計壓實標準要求不少于4點壓實度試驗8、安全及環保要求8.1安全要求1、進入施工現場所以人員必須統一著裝、戴安全帽,管理人員必須佩戴胸卡上崗。特殊工種應穿安全防護服裝以及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并持證上崗。2、夜間施工時,現場必須有符號操作要求的照明設備,施工場地要設置路燈,對于需要保護的結構物、施工中的小橋涵、兩側穿越路基的管線等臨時工程應設置圍欄,并懸掛紅燈警示標志,對于路堤邊坡等必須有夜間警示標志。3、施工現場無關不員不得私自動用施工設備、電力機械、不得擅自點火做飯,接線接燈,使用電熱器材具。4、進入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19、必須布局合理、安裝牢固,并配備必要的安全警示標志和設置操作規程牌。5、沖擊碾壓范圍內的出入口應有醒目的安全標記,禁止無關車輛與閑雜人員出入。6、場地內應在合適的地方設置一定數量的質量、安全標語、標牌、彩旗。8.2環保要求1、施工中產生的廢水、廢碴應根據當地的環保要求進行處理,不得隨意排放、堆棄,做到文明施工。2、施工過程中應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減少噪聲與振動對環境的影響。3、在場地規劃時就樹立好環境保護意識,并對施工過程環境因素進行識別,加以控制。4、場地、道路盡量采取硬化處理,加強養護,避免道路的揚塵對周邊農戶和農作物的污染。5、場內及周邊排水通暢,雨水不得集中沖刷周邊農田、農作物、農房等。6、砂漿、混凝土在攪拌、運輸、使用過程中,要做到不灑、不漏、不剩。7、施工現場清潔整齊,做到活完料清,工完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