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注漿施工方案模板范本(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5383
2023-07-10
5頁
88KB
1、地表注漿施工方案一、 變形設計原因:吉青嶺隧道左進口洞口段為V級圍巖偏壓淺埋地段.經現場實際查看隧道左線左側、隧道右線右側地表覆蓋層比較薄,地表土體松散(種植土加風化砂),開挖跨度大,成洞困難,如不采取加強措施,開挖后,覆蓋層薄的一側極易引起大范圍的半幅滑塌。管棚不足以支承上部圍巖土體,而使洞身受壓變形嚴重,直至將管棚壓榻,出現洞身塌方。鑒于此,需對洞口偏壓淺埋段半側山體進行地表注漿處理.二、加固方案:由于進口地層風化嚴重,隧道地質除地表2030cm地表種植土外,全風化層左幅進口27m左右,其下為強風化層。左幅進出口地段偏壓嚴重,這種地形地質,在施工過程中極易失穩,滑塌,鑒于此,通過地表注漿加2、固巖體,使其板結,從而增強拱圈周邊土體的強度及拉力。地表注漿采用42mm熱壓無縫鋼花管垂直地表坡面打入土體,并壓注水泥漿液,水泥漿液向周圍土體擴散,達到加固和板結土體的目的。鋼花管梅花型布置,間距為100cm.加固范圍:左幅左側邊坡坡體縱向長度25米,豎向為斜坡長度(從地表至坡頂)面積: 750 m2 。后附吉青嶺隧道進口左線地表注漿小導管斷面布置。三、施工方案:地表注漿施工工藝見下圖所示:地表清理確定注漿范圍布孔/施鉆兩次掃孔安設送漿管/止漿塞注漿注漿檢查:至設計壓力結束安裝調試注漿泵制備漿液配合比設計地表預注漿施工工藝框圖施工工序說明:1)、施工準備:1、標注注漿加固范圍.在左幅左幅山體、3、右幅右側山體坡面上打設間距離35m的木樁圈定注漿范圍.2、清理注漿地表。清除注漿坡面上的妨礙注漿的雜物,清理中盡量不破壞地表植被,保持山體的自然風貌。3、地注漿坡面上按間距1米,進行注漿布點。布點按梅花型布置,并在各注漿點釘設小木樁.4、計算各點的打設角度和深度。測量注漿范圍內的各注漿點的坐標及高程,按比例繪制該斷面的橫斷面的CAD剖面圖,計算該注漿點的角度,確定注漿深度。注漿鋼花管采用8米的42mm的鋼花管,對于鋼花管與管棚間有沖突的地方,實際打入深度控制開挖輪廓外60cm,防止鋼花管與管棚鋼管沖突。2)、地表注漿1、鉆孔:采用風槍在注漿點位鉆孔,鉆進設前調整好鉆入角度,鉆孔過程中經常檢查鉆4、入角度,以防偏孔.2、掃孔為保證注漿效果,地表注漿采用兩次掃孔分段注漿的方式.鉆孔完畢后,采用后退式方式掃孔一遍,清孔完畢后,再將鉆桿插入孔底,重復掃孔一次即可。 3、注漿管注漿管用外徑 42mm,壁厚 3.5mm熱軋無縫鋼管加工制成,注漿管大樣見注漿管大樣圖。鋼管尾部焊上6鋼筋勁箍,導管長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前端加工成錐形。加固范圍內注漿管四周鉆四排 8mm的注漿孔,加固范圍以外管段不鉆孔,作為注漿用導漿管.注漿管大樣圖4、制漿:(1)預注漿采用 P.O42。5水泥單液漿,小導管注漿注漿參數如下:a 水泥漿水灰比:1:1b 注漿壓力: 0。51.0 Mpac 注漿參數應通過現場試驗按實際情5、況確定,注漿量按施工實際情況作相應調整。d配制時先在攪拌機內放入定量清水進行攪拌,水泥漿宜邊拌邊用,停留時間不多于半小時以內,超過半小時,重新拌漿使用。5、注漿注漿方式采用分段注漿,開泵前旋轉壓力調節旋鈕將油壓調在要求的油壓刻度上,隨注漿阻力的增大,泵壓隨之升高,當達到調定值時,會自動停機,不致于產生超壓注漿的危險。注漿泵流量大小由注漿泵的排量調節控制鈕和排量記錄儀加以控制。注漿按從低至高的順序進行注漿。注漿過程時刻觀注注漿情況,觀察注漿地表的變化,并根據注漿情況調整注漿的漿液濃度。三、質量控制:1、基本要求 1) 鋼管的型號、規格、質量等應符合規范要求。 2) 鉆孔角度與坡面垂直。3) 小導管不侵入管棚鋼管的位置.2、實測項目 超前鋼管實測項目項次檢 查 項 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長度(m)不小于設計尺量:檢查 10 2孔位(mm)50尺量:檢查 103鉆孔深度(mm)50尺量:檢查 104孔徑(mm)大于桿體直徑+20尺量:檢查 10%四、安全與環保措施:1、鉆孔過程中,鉆機固定牢固,防止機械滑下坡體傷及其他施工人員;2、注漿作業過程中,壓力連接管路應連接牢固,防止漿液噴出傷人。3、注漿作業過程中,應盡量減少對地表植被的破壞,防止漿液外溢。4、整個施工過程,施工現場設專人統一指揮,調度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