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溝槽回填專項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5439
2023-07-10
11頁
30KB
1、河南省南水北調受水區周口供水配套工程施工五標(合同編號:NSBD-ZKPT/SG-05)管溝回填方案編制單位:南京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周口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施工五標項目部編制日期:二一三年三月十八日管溝回填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本項目招標文件、技術規范、施工設計圖紙等;2、本項目工程現場考察情況;3、我公司現有現有的技術裝備力量、管理水平和多年積累的工程施工經驗;4、現行的排水規范、規程、標準等。5、編制采用的規范及標準: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20XX)等.二、編制原則、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建設程序,遵照招標文件要求和各項標準;、明確各主要工2、程項目間的相互關系,科學地安排施工順序,做到保證重點,統籌兼顧。盡可能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組織施工,確保本項目有節奏、均衡、連續地進行;、施工方案選擇上重點突出技術措施的合理性、先進性、科學性、安全性、經濟性; 、在滿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合理規劃施工便道等臨時設施,少占土地;三、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工程名稱:河南省南水北調受水區周口供水配套工程施工五標建設單位:周口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管理局設計單位:河南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河南省山河建設工程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單位:南京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本標段位于周口商水縣境內,起點為商水縣張莊鄉大郭莊、干線樁號116+060.000處,終3、點為商水縣張莊鄉雙廟、干線樁號122+170。000處。該標段管線長6。11km,管徑為DN2400,管材為PCCP。標段內有建筑物6座,分別為穿枯河倒虹吸1座;穿越跨高速引道及立交橋頂管工程5處;閥井、鎮墩及設備安裝等.2、水文氣象和工程地質2.1水文氣象本區域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風較多,夏季炎熱雨集中,秒秋溫和日照長,冬季寒冷雨雪少。氣溫、降水受季風影響而變化,多年平均氣溫14.6攝氏度,歷年最大氣溫42。2攝氏度,最低氣溫15。9攝氏度,多年平均降水量804.2mm,降水量年際變化大,年內分布不均,6至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4。4。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為1100mm,4、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年平均風速為2。8m/s,最大風速為25m/s。2.2工程地質施工05標段屬于葉縣辛莊口門(口門編號10號)向周口市、商水縣輸水管線的一部分,位于商水縣黃莊商水縣董莊,主線樁號116+060122+170,長度6。11km。沿途經過小黃莊、郭莊、任橋、小莊、董莊,先后穿越枯河、主線119+850穿高速引道、商周高速公路、主線120+270穿高速引道、主線120+390穿高速引道橋、主線121+230穿高速引道。2.3地質概況2.3.1地形地貌管道沿線場內屬沖積傾斜平原,地勢較為平坦,總體趨勢由西至東緩慢降低,高程46。4m48。0m。該段沖溝發育,多呈近南北走向,與5、管線斜交或垂直.沖溝寬度一般524m,溝深一般12。5m.2。3。2地層巖性工程場區揭露地層為主要為第四系全新統沖積成因的重粉質壤(alQ14)、上更新統沖積成因的重粉質壤土、粉細砂(alQ3)。共分為5個土巖體單元:第四系(Q)。2.4地下水條件主線樁號116+060122+170段:該段地下水主要為第四系松散土類孔隙潛水,含水層主要為第層重粉質壤土、第層重粉質壤土第層重粉質壤土、第層重粉質壤土和第層重粉質壤土,勘察期間水位埋深一般1。354。70m。2.5施工條件該段供水工程主要涉及商水縣張莊鄉大郭莊、姜莊、劉村、河灣、雙廟等村。工程主線穿老枯河、主線119+850穿高速引道、主線穿商周高6、速公路、主線120+270穿高速引道公路、主線120+390穿高速引道橋、主線121+230穿高速引道公路,工程沿線圍道、省道、縣道及鄉級公路和村村通公路發達,對外交通運輸條件便利。由于輸水工程線路較長,每條輸水線路與現有公路交叉點的分布也存在著不均勻性,為了方便對外交通運輸,可利用沿管線施工道路與國道、省道、縣道等公路連接。為了方便施工機械、材料以及管材運輸,輸水管道場內臨時施工道路沿各條輸水線路一側布置,均按輸水線路長度計算,未考慮道路轉彎和上下坡折算長度,同時也未扣除穿越河、渠、溝、鐵路、公路長度,設計路基寬7m、路面寬度6m,簡易路面.本標段管材為PCCP管道,管徑最大為DN2400,7、管道單節長6m,重約24噸。四、施工方案1、回填總則(1)管道及附件安裝完成經驗收合格后抓緊進行管溝的回填工作。不允許已完成安裝的管道長期外露,更不允許使其跨越汛期和冬季,以免發生管道損壞和汛期漂管事故。(2)回填前,應清理并確認溝槽邊壁無松散土體和坍滑體,當回填過程中發生塌方時,應將塌方和已松散材料全部清出。(3)回填前,應沿溝槽壁下料、鋪料。不得在管道上方高處向下集中傾倒回填料。嚴禁單側回填或用推土機從一側向溝內推埋,造成漏夯以及導致管道軸線位移和接口變形。(4)回填時,應從管道兩側均勻下料,每側回填高度差不應超過一層填筑厚度。分層回填的每層鋪料厚度一般為150300mm,可根據土質情況和8、壓實機械、壓實方法,經過試驗確定。壓實過程中,不得造成管線位移和管道損傷。(5)分層回填、壓實時,相鄰的接茬應為梯形,其階差不得超過1個填筑段;接茬處的碾壓應相互重疊至少1。0m,不得漏碾。(6)在管溝回填過程中,應保護管道免受下落土石塊沖擊、壓實設備直接相撞和避免其他有潛在破壞的危險。(7)每回填一層后都要檢查管道的涂層或密封套是否出現損傷,如果發現,立即修補。(8)每回填一層并按規定的壓實參數施工完畢后,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才能繼續鋪填新土,經驗收合格后的填筑層因故未繼續施工,復工前應進行刨面,并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才能繼續鋪填新土,以使層間結合緊密。(9)設計提出的壓實指標必須經現場9、碾壓試驗確定,并有業主、設計、監理單位共同確認填筑參數后方可進行填筑施工.(10)在同一天填筑的回填材料,應在當天工作結束前壓實.(11)土質溝槽鎮墩澆筑后的沉降可能使此段管道低于預定的安裝高程,宜留有適宜的預留量,以減少鎮墩上、下游接口的變形.(12)回填土的含水量,宜按土類和采用的壓實工具控制的最佳含水量附近。管頂覆土高程根據設計回填至地面線.(13)閥井井室周圍的回填,應符合下列規定:現場澆筑混凝土或砌體水泥砂漿強度應達到設計規定。井室及支墩周圍回填,應與管道溝槽同時進行;當不便同時進行時,應留臺階形接茬;井室及支墩周圍回填壓實時應沿井室中心對稱進行,且不得漏夯;回填材料壓實后應與井壁緊10、貼。(14)新建管道與其他管道或地下建筑物的交叉部位回填應符合要求的壓實度,并應使回填材料與被支承管道緊貼。(15)未及時回填的管道,特別的跨溝、跨河流段的管道在汛期必須采取有效的防洪措施,防止洪水進入溝槽,造成管道漂移。(16)管道敷設完畢后,在地面上設置標志。2、管溝回填PCCP回填應遵守從下而上逐層分區控制的原則.其回填有下到上可分為:墊層區(管下腋角)、管基區回填、管身區回填、緩沖覆蓋層區回填、管頂區回填、復耕區區回填。3、管身回填(1)回填材料不應含有樹根、樹枝、草等有機物質,也不準有施工廢渣。可采用原土回填,回填材料的最大粒徑為50mm.(2)回填的墊層材料應均勻散布的管溝內,沿管11、道兩側同時均勻回填,每層回填的虛鋪厚度小于250mm,不擾動管位.管道兩側的回填高程差不應超過一層填筑厚度。管基區回填材料的最小壓實度為90.4、管頂回填指管頂500mm到回填地面高程以下500mm范圍內的回填區域。(1)回填材料采用原土回填,回填材料的最大粒徑為500mm。(2)回填的管基區材料應均勻散布的管溝內,每層回填虛鋪厚度根據壓實機具的現場碾壓試驗確定.5、建筑物基坑回填(1)建筑物基坑回填必須采用經監理人批準的能夠充分壓實的材料,不得用草皮土、垃圾和有機土風回填,嚴禁建筑物基礎超挖回填需土。(2)未經監理人許可,不得對建筑物基坑回填。建筑物回填土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12、以后進行,建筑物頂部土方回填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以后方可進行回填,如果混凝土的養護條件不正常,應按監理人的指示延長養護時間。(3)在建筑物頂部填土時,第一層的最小攤鋪厚度不少于300mm,并防止劇烈的沖擊,不得使用大型的碾壓機械。(4)建筑物周圍的回填,應兩側同步均勻上升,其兩側回填土的高差不應大于0。5m,防止對結構物形成單側施壓.(5)回填材料應分層攤鋪,并用符合要求的設備壓實.每層都應壓實到圖紙或監理人要求的壓實度標準?;靥钣猛恋暮繎泬簩嵲囼灤_定,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6)需回填的基坑應及時排水。五、安全文明施工1、安全施工措施(1)溝槽頂周邊設置連續封閉的安全13、護欄,防止人員墜落。 (2)為切實保證施工人員安全,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根據國家建設部頒發的安全檢查評分標準制訂具體措施。 (3)建立安全保證體系,除企業已有的機構外,工地設立安全管理機構,工程項目設立安全小組、班組設安全員,形成一個健全的安全保證體系,工地的安全管理機構負責工地日常的安全工作,定期組織安全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時發出整改通知,指導工程項目部和班組安全員的工作,對違章作業者進行批評教育和處罰. (4)優化安全技術組織措施,包括以改善施工勞動條件,防止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為目的的一切技術措施,如積極改進施工工藝和操作方法,改善勞動條件,減輕勞動強度,消除危險因素,機械設14、備應設有安全裝置.(5)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各種作業人員應配帶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具及勞保用品,嚴禁操作人員違章作業,管理人員違章指揮。 (6)施工中所有機械、電器設備必須達到國家安全防護標準,自制設備、設施應通過安全檢驗,一切設備應經過工前性能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并由專人負責,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并按規定定期檢查保養。 (7)凡進入現場的一切人員,均要戴安全帽,正確使用“三寶”。要配合公司安全月檢工作,工程項目部要實行周檢,項目點要日檢,施工中應抽檢,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8)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操作規程,施工前要進行安全交底,每月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工人的安全意識教育. (9)在主要入口處15、掛醒目的安全防火宣傳語牌。 (10)現場施工用高低壓設備及線路,嚴禁電線隨地走,所有配電箱應有門、有鎖,有危險標志。嚴格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現場執行“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開關”制度.所有電器設備及金屬構架均應按規定設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護,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必須按規定設置漏電保護裝置,要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1)加強安全教育和監督,堅持經常性的安全交底制度,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12)所有施工人員均應掌握安全用電基本知識和設備性能,用電人員各自保護好自用設備的負荷、地線和開關箱,發現問題及時找電工解決,嚴禁非專業電氣操作人員亂動電器16、設備。(13)配電系統分級配電,配電箱、開關箱外觀必須完整、牢固,防雨防塵。 (14)多機作業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機和一閘多用,施工現場電纜、電線必須按規定架設,嚴禁拖地和亂拉亂搭。 (15)各種機械要有專人負責維修、保養,并經常對機械運行的關鍵部位進行檢查。 (16)使用機械時,操作員要密切注意機上的儀器、儀表、指針是否超出安全范圍,機體是否有異常振動及發出異響,出現問題應進行停電關機處理,不得擅離職守,隱瞞不報。 2、文明施工措施(1)施工現場內應有完整的排水措施。 (2)場內道路要平整、堅實、暢通.(3)施工時不得妨礙周圍居民的工作、生活和休息,在夜間(晚11時至早上6時)施工時需辦17、理好有關手續,并做好周圍居民的思想工作盡量不使用超聲標準的機械設備施工。 (4)施工現場配備專職保衛人員,晝夜值班,建立健全施工現場保衛制度外來人員和所有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前要登記,在場內要服從人員的調配和安排。 (5)施工要利用黑板報和其它形式對員工進行法紀宣傳教育工作,使施工現場各類施工人員知法、懂法并自覺遵守和維護國家的法律、法令,提高員工的法紀觀念,防止和杜絕盜竊和斗毆的發生.(6)進入現場的所有人員要帶好安全帽。 (7)嚴禁工人赤膊上陣,注意安全和形象。 (8)標準化管理圖要齊全、清晰、實用、漂亮。 (9)注意搞好環保工作。 (10)強化廚房、衛生間的衛生及消防管理. (11)廚房工作18、人員必須持有健康證上崗。 (12)辦公室配置保健醫藥箱. (13)安置完善的消防系統。六、雨季施工施工安排1、掌握天氣預報的氣象趨勢及動態,做好預防的準備工作.2、合理安排施工。對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項目和施工進度要根據預報作出合理安排。3、現場做好排水設施,使排水通暢并不得造成水土流失和環境污染。4、加強道路養護,保障運輸通暢無阻。5、做好物資、設備的防濕防潮工作,確保雨季正常施工.6、混凝土工程,施工完畢及時覆蓋養護,終凝前避免受雨水沖刷。7、備好防雨物品和施工人員的雨衣和雨靴。8、雨季施工前,我們將根據現場和工程進展情況制定雨季施工階段性計劃,并提交監理工程師審批后實施.9、做好防雷19、防電、防漏工作,保證施工正常進行.10、雨季前應組織有關人員對現場臨設、機電設備、臨時線路等進行檢查,針對檢查出的具體問題,應采取相應措施,及時整改。11、機電設備做好防雷電、雨水浸泡措施。七、救援預案施工現場一旦發生事故,將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為了爭取在第一時間內搶救傷員,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經濟損失,特制定本項目部應急救援預案。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人員組成情況:組長: 李后善副組長:陳偉成員:陳波、盛爾勤、葛楠楠1:不論任何人,一旦發現有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應立即呼叫在場全體人員進行避讓。2:現場人員應迅速通知項目經理或安全員,并打電話及時向公司應急搶救搶險領導20、小組領導報告事故的發生情況,請求公司應急搶救小組的支援。3:根據現場情況,若有人員受傷,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向急救中心求救,應務必講清受傷人數、地點和人員受傷情況,并派專人到主要路口引導急救車盡快趕到事故現場,,同時,現場急救人員在急救車到來之前,應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本項目部配備應急急救藥箱一只,藥箱存放在現場辦公室.4: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5:現場安全員應對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認真填寫傷亡事故報表,事故調查等有關處理報告,并上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6:救援車輛:工地貨車一輛,項目部轎車一輛7:救援物資:鐵鏟15把,醫療箱一只8:救援電話:醫院急救:120南京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周口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施工五標項目部二一三年三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