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框架模板專項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5522
2023-07-10
10頁
110.50KB
1、中國化學工程第三建設有限公司安徽華塑100萬噸/年聚氯乙烯及配套項目一期工程合成框架梁、板承重架 施工方案(措施)方案類別 會簽:批準:審定:審核:編制:中國化學工程第三建設有限公司建筑一公司 2010年 10 月 15 日目 錄1工程概況2編制依據3施工程序4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5主要危害因素及辨識評價6施工安全措施變電所及換熱站梁、板承重架專項施工方案1 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安徽華塑100萬噸/年PVC項目一期工程VCM裝置變電所及換熱站,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爐橋鎮。該工程軸線尺寸為:48m(長)*19m(寬)。層數每層標高(m)層高(m)備注0EL100. 0002EL103.3603.362、0梁最大截面350mm1000mm,凈跨9.00m,最大板厚120mm。3EL108.5005.140梁最大截面350mm900mm,凈跨9.00m,最大板厚120mm。2 編制依據的規范2.1此施工方案根據業主下發的施工圖編制;2.2企業工藝標準;2.3國家有關施工技術、安全規范、規程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特殊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XX)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XX)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程(JGJ162-20XX)3. 施工程序3.1 柱模板:柱軸線投點、放支模線搭設柱四周井字架3、抄測量控制標高綁扎柱鋼筋、安放埋件、鋼筋保護層墊塊拼裝柱模板柱模板校正并加固3.2梁、板模板:抄測量控制標高搭梁底模雙排架及板底滿堂腳手架安裝梁底模、梁底埋件綁扎梁鋼筋、安放梁側埋件、鋼筋保護層墊塊安裝梁側模校正加固模板拼裝板底模綁扎板鋼筋、板頂埋件4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4.1 施工準備4.1.1 施工場地:基坑已回填夯實至EL100.400,具備主體施工條件。4.1.2 施工材料:模板、木方、鋼管、扣件等已到場。4.1.3施工道路:現場臨時道路已用毛石墊平,可以臨時通行。4.1.4施工用水:采用引至裝置內的自來水。施工用電:現場臨時用電用75m2電纜線接至施工和臨設區域,分別設置二級配電盤,4、各施工用電機械等各設置開關箱,滿足現場施工用電。臨時設施:詳見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4.2 主要施工措施模板采用13mm厚膠合板模板,模板背楞采用50mm70mm木方,模板使用前應滿刷脫模劑。模板支架主要采用483.0鋼管扣件進行搭設。材料運輸:模板等材料及施工機具水平、垂直運輸主要采用25t履帶吊運輸。4.3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柱模板:采用13mm厚膠合板,50mm70mm木方背楞,柱截面650mm650mm,每側模板豎向均勻布置4根木方,采用雙鋼管柱箍固定。a 將柱軸線、標高線復測投點,每根柱周圍搭設井字架,在井字架上抄測標高控制線。b 綁扎柱筋,墊保護層墊塊,安放埋件。c 經檢查合格并5、辦理隱蔽檢查記錄后拼裝柱模,柱模包住下部已澆筑部分50mm,粘雙面膠防止漏漿,柱根部留設清掃口,澆筑砼前清掃后封堵。d 雙鋼管柱箍間距500mm。e 柱模安裝基本完畢應對斷面尺寸、軸線、標高、垂直度等進行全面檢查校正后再進行固定,并將各柱井字架與滿堂架連成一體,形成穩定整體結構。4.3.2 梁、板模板:采用13mm厚膠合板,50mm70mm木方背楞,梁底模木方背楞間距不大于200mm,梁側模木方背楞間距不大于300mm,板底模木方背楞間距不大于200mm。高度1400mm的梁沿梁高設置2道對拉螺栓,高度800mm的梁,在梁高中部設一道12對拉螺栓,螺栓間距500mm。高度800mm的梁,采用斜6、撐支撐側模,斜撐間距500mm。a在梁模下搭設雙排鋼管承重架,雙排架立桿縱向間距為1200mm,梁底立桿橫向間距800mm, 步距1.5m。b按控制標高綁梁下承重水平順桿(梁長L4000mm時應按0.2-0.3%起拱)備雙卡,鋪鋼管底楞間距400mm,梁底模鋪放并固定。高度為1400mm的梁底加設2排承重立桿,高度大于等于800mm的在梁底加設1排承重立桿,用雙扣件或可調支托頂緊梁底模。c綁扎梁筋,墊保護層墊塊,安放埋件、插筋、預留孔胎模等,經檢查合格后扣梁側模。d梁與柱、梁交接處用50mm厚木板制成“凹”形,以保證接頭處模板平整。f板底搭設滿堂腳手架,立桿縱距、橫距均為800mm,步距為1.7、5m。a 梁、板承重架應設置剪刀撐和縱、橫向掃地桿,立桿下墊50mm木墊板。預埋件安裝:梁側、柱側預埋件鋼板外側焊12錨栓,穿出模板后錨緊,防止埋件凹陷入砼中。梁、板底預埋件鋼板四角用鐵釘彎曲錨固,防止移位。樓板面預埋件將位置及標高確定后,與鋼筋焊接牢固。預埋螺栓安裝:先確定圓設備基礎的圓心,用全站儀或電子經緯儀投測出設備基礎的十字中心線,將定位板的0度對準方向北,調整定位板的平整度并固定牢固,將螺栓穿出定位板調整垂直度及外露長度,然后將螺栓根部同梁筋焊接牢固。模板拆除1)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2)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混凝土強度應達到下表要求。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8、度要求構件類型構件跨度(m)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比(%)板2502,8758100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件-1003)拆模程序: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后拆承重。4)當上層混凝土正在施工時,下層不得拆除梁底模板及施工支架。5)模板拆除并清理后,材料應分類且按不同規格擺放整齊,并進行標識。6)模板拆除后應及時進行預埋件表面砂漿的清理,設備基礎表面應進行放線,螺栓頭上涂抹黃油,用塑料袋包裝好,預埋件滿涂紅丹防腐。模板支架搭設1) 材質要求a 租賃的鋼管、扣件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和法定檢測單位的檢測檢驗報告,沒有質量證明或質量證明材料不齊全的鋼管、扣件不得進入施工現9、場。b 鋼管外觀質量要求: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c 扣件外觀質量要求:有裂縫、變形或螺栓出現滑絲的扣件嚴禁使用。2) 搭設要求縱向水平桿:(1)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2)縱向水平桿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扣件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能大于 0.53m;(3)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橫向水平桿:(1)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10、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mm,內排腳手架的外伸長度 300mm;(2)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1/2;(3)當使用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均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立桿:(1)每根立桿底部設置50mm后木墊板;(2)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3)腳手架底層步距不大于2m;(4) 立桿必須用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連墻件布置方式柱箍剛性連接。(5)11、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a. 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在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 b.搭接長度不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距離不小于100mm。(6)立桿頂端高出結構上皮1.5m;腳手板:(1)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2)作業層小橫桿在上,大橫桿在下,中加增加2根大橫桿,竹笆腳手板應按其主筋垂直于縱向水平桿方向鋪設,且采用對接平鋪,四個角應用直徑1.2mm的12、鍍鋅鋼絲固定在縱向水平趕上;(3)作業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50mm,其板長兩端均應與支承桿可靠地固定;連墻件:(1)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300mm; (2)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3)外腳手架連墻件采用鋼管與建筑物上預埋的鋼板可靠焊接,預埋鋼板t=10mm,尺寸100mm100mm,414錨筋,長度300mm。連墻件設置按照2步3跨進行設置。(4)連墻件的構造要求:連墻件中的連墻桿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 (5) 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連墻件時可搭設拋撐。拋撐應采用通長桿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度60度之間13、;連接點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拋撐應在連墻件搭設后方可拆除;剪刀撐與橫向斜撐:(1) 每道剪刀撐跨越6根立桿,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度60度之間;(2) 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3)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距離不應小于100mm;(4)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5)橫向斜撐的設置應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布置,斜撐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14、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 (6) 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中間宜每隔6跨設置一道;斜道: (1) 腳手架采用之字型斜道;(2)斜道宜附著外腳手架或建筑物設置;人行斜道寬度1m,坡度1:3;(3)拐彎處設置平臺,其寬度不應小于斜道寬度;(4)斜道兩側及平臺外圍均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為1.2m,擋腳板高度180mm;(5)斜道外側設置剪刀撐;(6)斜道腳手板橫鋪時,在橫向水平桿下增設縱向支托桿,縱向支托桿間距不應大于500mm;接頭采用搭接;下面的板頭應壓住上面的板頭,板頭的凸棱處宜采用三角木填順;(7)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250300mm15、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為2030mm。行斜道上應每隔250300mm設防滑條;作業層圍護:每道無板梁側均搭設操作平臺,滿鋪跳板,并設置圍護欄桿。作業層外側及平臺外圍均應設置欄桿及擋腳板;(2)欄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3)作業層設雙層欄桿,欄桿高度1.2m;(4)腳手架外側在施工層及自施工層一下一步架體掛密目網封閉圍護。.2腳手架拆除(1)腳手架拆除順序“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 (2)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拆連墻件整層或數層后再拆除腳手架,分層拆除,高度不應大于2步,如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3))在腳手架拆除前,應做好交底工作,拉好安全警戒繩,掛好警示16、牌,派專人看護;(4)拆除作業應由上而下逐層進行;(5)腳手架不得邊拆除邊清理,應在拆除后及時清理堆放整齊。(6)當拆至最后一根立桿高度時,應在適當位置加臨時拋撐后再拆除連墻件;(7)拆下的桿件應以安全方式運出吊下,嚴禁向下拋投。在拆除過程中,應做好配合、協調工作,嚴禁單人進行拆除作業。5. 主要危害因素及辨識評價序號危險源危 害可能發生的事故危險程度1腳手架為按規范進行搭設,結構尺寸不符合要求架體失穩、坍塌大基礎不符合要求下沉、坍塌大未滿鋪腳手板或未綁扎牢固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大材質不符合要求坍塌大超載或物體材料堆放不均勻坍塌大外側未滿掛安全網物體打擊大2高處作業作業面孔洞及臨邊無安全防護或不17、符合要求高處作業無可靠立足點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大未按規定設置警戒區域物體打擊大垂直交叉作業無隔離防護措施或不符合要求物體打擊大超載或材料堆放不符合要求倒塌、物體打擊大無上下通道或通道不符合要求高處墜落中6. 施工安全措施61安全/環境管理體系圖技術負責曹春紅項目經理龐輝施工經理耿開通項目總工邵新江安全負責人周偉項目隊長崔明輝材料機具員張寶鉞木工班瓦工班鋼筋工班水泥工班輔助班組安全負責劉 軍施工負責劉 坤 項目經理 龐輝大 6.2人員要求6.2.1支模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特殊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具備登高作業能力,必須接受腳手架搭設安全交底。6.2.218、所有人員必須遵守項目各項安全管理規定和制度。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正確配戴安全防護用品。嚴禁向下拋扔雜物,不得酒后作業,嚴禁嬉鬧。6.2.3必須負責搭設前和搭設后的日常檢查和修養,積極配合項目安全部門日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6.3搭設及使用過程中安全注意事項6.3.1支模架搭設過程中,必須正確系掛安全帶;6.3.2搭設過程中,必須按照規定的尺寸及搭設要求進行搭設,并注意各桿件的搭設順序;6.3.3搭設過程中,及時設置連墻桿、斜撐桿、剪刀撐以及必要的纜繩和吊索等,避免在搭設過程中發生偏斜和傾倒;6.3.4所有變形的桿件和不合格的扣件嚴禁使用;6.3.5沒有完成的架子在每日收工時,一定要確保架子穩定,以免發生意外;6.3.6模板支架投入使用前,應由項目部組織驗收,施工、監理、總包、業主參加驗收。6.3.7六級以上大風或大雨、大霧天氣應暫停在架上作業,雨后作業注意防滑; 6.3.8操作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在加上堆放模板、鋼管等大量材料,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施工荷載不得超過300kg/m2;6.3.9搭拆支模架時,地面應按規定設置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