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花崗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3(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5644
2023-07-10
14頁
51KB
1、東花崗地塊經濟適用住房項目二組團2-7棟、2-8棟、2-9棟、地下車庫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 胡勇 審核人: 批準人: 南京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XX年5月17日東花崗地塊經濟適用住房項目二組團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東花崗地塊經濟適用住房二組團項目土方開挖施工方案編制依據: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XX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2-20XX3、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XX4、江蘇建材地質工程勘察院東花崗地塊經濟適用住房二組團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東花崗地塊經濟適用住房二組團住宅樓,幼兒園及地下車庫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勘察工程編號2、分別是:20XX0046A-1、20XX0046A-25、二組團2-7棟、2-8棟、2-9棟、地下車庫圖紙及施工資料2、工程概況東花崗地塊經濟適用住房項目位于倉波門與麒麟門之間的棲霞區(qū)馬群街道蛇盤村,土城頭路以南,東至運糧河,西至繞城公路。該項目主要結構類型為2-7棟2-9棟共計3棟住宅樓為18層框剪結構,負一層地下車室框剪結構,基坑開挖面積約3萬m2。基坑開挖采用放坡,初定放坡系數為1:0.67,根據施工時現場情況可做適當調整。3、場地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本工程地質情況詳見江蘇省建材地質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東花崗地塊經濟適用住房二組團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東花崗地塊經濟適用住房二組團住宅樓,幼兒園3、及地下車庫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勘察工程編號分別是:20XX0046A-1、20XX0046A-2。 場地內整體地勢為北高南低,其中北部為崗地現地面標高一般在15m17m之間,南側地勢較平緩,現地面標高在11m-12m之間,全場地內地面高差最大約6m。根據勘察報告結果,擬建場地自然條件下是穩(wěn)定的。場區(qū)周邊無大型污染企業(yè),場地內崗丘坡度較緩,無影響工程穩(wěn)定性的環(huán)境地質條件。擬建工程區(qū)及周圍,主要工程活動為鄉(xiāng)村公路工程,無集中開采地下水、采礦等人類工程活動,地質環(huán)境條件良好,現狀條件下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huán)境破壞程度一般。根據本場地水文地質資料,潛水水位升降幅度在0.5m-1m左右,潛水的穩(wěn)定水位標高為4、9.8 m16.92m。其主要來源為大氣降水及和地表水為主,排水以蒸發(fā)為主。水位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穩(wěn)定水位埋深約0.45m2.85m。4、施工準備4.1施工手續(xù)準備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土方基本進行場內倒運(回填)。4.2施工場地的準備使用場內臨時施工道路運土,整平施工區(qū)域,做好場地表面積水的排除工作,在軟土區(qū)域插上紅旗等醒目標志,做好出入口處的硬地坪和沖洗區(qū)。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布置現場照明,確保夜間施工的順利進行。4.3開挖土方派專人負責,每天巡回檢查不得少于46次,發(fā)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處理。5、施工機械配置施工機械配置表序號名稱型號數量產地1挖掘機1.1m33德國2破碎機0.6m32韓5、國3運輸車輛斯太爾20國產5壓路機CA251徐州6推土機1601日本7抽水泵6國產6、施工管理及人員(勞動力)配置6.1施工管理項目負責人:王恒林技術負責人:何衛(wèi)平項目副經理:王興化應急搶險隊道路清潔隊棄土場管理修理班駕駛班機械班6.2人員(勞動力)配置人 員 配 置 表名 稱人 數(人)挖機駕駛員6汽車駕駛員24工人每班50人(共100人)7、施工測量請業(yè)主與監(jiān)理單位進行施工圖技術交底,對施工要點、現場地下管線圖、控制點、水準點、降水標高、基坑支護監(jiān)測點等進行介紹和核驗;共同測量原地面標高,并做出方格網。根據勘察院提供的水準點及設計院提供的設計圖紙,控制土方開挖深度,人工清底,土方開挖接近坑6、底標高時,將水準點引至坑底,控制預留30土層,由人工清理整平,嚴禁挖土機、破碎機擾動底板下土層,人工修整地梁時,現場用石灰放線;開挖承臺時,邊線、邊坡要嚴格放線,現場有專人指揮,邊坡多留10-20的土,采用人工修整,確保不超挖,測量誤差控制在規(guī)范允許范圍內。8、主要施工方法8.1施工程序前道工序 硬地坪、施工驗收施工準備復測原地形標高 第一層土方開挖 大面積土方開挖 樁頭破除、承臺、地梁人工開挖配合基坑監(jiān)測單位做好檢測收尾、驗收8.2施工方法8.2.1排、降水該工程挖土較深,土層含水量較小,地下水位較低,但為了保證土方開挖施工及基礎施工干作業(yè),盡量降低土層含水量,根據設計圖紙及地勘報告采用明溝7、和集水井組成的降水體系來疏干土體水份。在土方開挖過程中,如遇明排水效果不理想,地下水位高于設計要求,影響土方開挖及施工,將根據地下水的具體情況調整排水方案。地下室首層土方開挖后,為防止地表水進入坑內,在基坑外側四周設置地面排水溝,杜絕生活水排入基坑,抽排基坑內滲水、雨水。在基底基礎邊設置300*600明排水溝,(排水溝具體做法見附圖1),然后用污水泵連續(xù)不斷進行抽水,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局部井點降水,以保證滿足水位低于基礎地板50CM的設計抗浮要求。 8.2.2土方開挖原則土方開挖按分層、分塊、對稱開挖的原則開挖,嚴禁一挖到底,以使支護外側土的應力均勻、對稱釋放,同時應按先撐后挖的原則進行。8、8.2.3施工方法(1)第一層土方開挖:第一層土方開挖深度以施工現場實際土質強度決定。第一層土方開挖完畢,將由破碎機進場進行破碎作業(yè),方可進行下一層深度的開挖。(2) 大面積土方開挖: 根據現場道路情況,自地下室北部依次向南逐層開挖,直至挖到圖紙設計標高處,預留30采用人工修整,如有承臺將采用小型挖機和人工輔助的方法逐個進行開挖,并注意斜坡角度的控制。施工中應嚴格控制開挖深度,挖土不宜超挖,每次開挖深度不得大于2.0m,針對2-07#樁基礎,為保證開挖過程中不損壞樁體,擬采用1.1 m3挖機分層開挖至樁頂標高(每層開挖深度不超過1m),然后采用小型機械人工配合開挖承臺及基礎梁。挖土機在土方開挖9、中,嚴禁挖斗野蠻碰撞、扒挖樁頭,嚴禁挖機手幫助破樁工人推倒未完全破完的樁頭。對于樁處的土方由小挖機及人工進行掏挖、轉運,再由大挖機裝車、運走。土方應隨挖隨運,嚴禁堆放在基坑邊,盡量減少對坑邊的地面堆載。嚴禁重載車輛的行走路線靠近開挖邊緣。地下室開挖土方時,應沿基坑四周開挖一條寬1m1.5m,深1m1.5m的應力釋放溝,待應力逐步釋放后方可大面積開挖,大面積開挖時一次控制標高。基坑一般應預留30厚,采用人工一次性挖清,原則上以不挖動原狀土為宜。基坑開挖經驗收后,應立即進行墊層和基礎施工,防止太陽曝曬和雨水浸濕基底土原狀結構。土方開挖過程中,應加強基坑排水工作,基坑內需設排水溝和集水井,集水井的周10、圍略低于排水溝,用水泵抽除積水,以保證地下水位低于基底50CM,滿足地下室施工期間抗浮要求。 (3)降水井、靜壓樁的保護基坑內降水應插上紅旗,作為警戒標志,嚴禁挖土機碰撞、擠壓;開挖井四周土方要沿其四周均勻開挖。采用靜壓樁的各棟,挖土機應從樁四周均勻開挖,以免在一邊開挖后,另一邊土側壓力造成樁體受損。挖土機在土方開挖中,嚴禁挖斗野蠻碰撞靜壓樁。8.3 基坑支護 (1)基坑邊坡土層分布(自上而下)地下室北邊邊坡土層分布為0.6-2.5米素填土,0-1.4米-1粉質粘土,0-3.8米粉質粘土,0-2.4米粉質粘土(殘積土),0-2.95米-1強風化砂巖;地下室東邊邊坡土層分布為0.6-4.5米素填11、土,0-2.0米-1粉質粘土,0-2.3米粉質粘土;地下室東南邊邊坡土層分布為2米左右素填土,0.5-1米-1粉質粘土;地下室南邊邊坡土層分布為0.6-5.5米素填土,0-4.15米-1粉質粘土;地下室西邊邊坡土層分布為0.5-1.5米素填土,0-3.5米-1粉質粘土,0-4.2米粉質粘土。因本工程布局緊湊,各棟號與地下室間距過近,故在各棟號與地下室相鄰部位采取臺階狀放坡,即各棟號與地下室之間土方以各棟號基礎墊層底標高挖平,并根據土層情況采取不同的護坡方式。其中2-2棟、2-3棟、2-4棟基礎與地下室基礎之間最小距離為7.5米,墊層底高差為2.6米。高差范圍內2-4棟為0.4米素填土,2.2米12、-1層粉質粘土;2-2棟、2-3棟 為2.6米素填土,故在2-4#采取外掛4300雙向鋼筋網,14鋼筋1000梅花形布置錨入土層500mm固定,50mm厚1:3水泥砂漿粉刷,其具體范圍以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具體做法見附圖2);2-2棟、2-3棟采用300厚混凝土板墻護坡,趾板長度500,厚度300,內配6.5200雙向鋼筋網,20鋼筋600梅花形布置錨入土層1000mm固定,其具體范圍以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具體做法見附圖3);2-14棟護坡具體做法見人防地下室及14#樓擋土墻護坡專項施工方案;地下室北邊軸交1/軸邊坡做法見軸交1/軸邊坡做法專項施工方案;地下室南邊及東南邊因存在3-5米厚的新近填土13、,不利于坑壁穩(wěn)定,在開挖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實際范圍按附圖3施工。8.4基坑監(jiān)測監(jiān)測的數據直接指導土方開挖的施工順序和進度,土方開挖初期(應力變化較大期間),每天監(jiān)測的數據必須及時通報。土方開挖過程中,配合支護監(jiān)測單位做好支護及周邊建筑物的沉降、位移、應力的監(jiān)測,并根據監(jiān)測結果調整土方開挖的進度、順序(方向),必要時應暫停挖土,待位移穩(wěn)定后方可繼續(xù)開挖。同時也要密切注意坑壁滲漏及坑底隆起、管涌現象,發(fā)現情況應及時匯報處理,必要時應立即回填土方,待補救措施落實后方可繼續(xù)施工。9、施工進度控制基坑土方開挖預計施工進度為22個工作日(不含雨天),該工期的安排以排除非施工單位原因,如不可抗力等引14、起的等工、停工等影響,如發(fā)生將影響挖土的進度,工期相應順延。10、質量控制開工前要做好各級技術準備和物資準備工作。明確質量要求及保證措施,確保質量目標的實現。10.1施工中對靜壓樁、觀測點、管網加以保護。施工時配備專職測量人員進行質量控制。及時復撒灰線,將基坑開挖下口線測放到基坑底。及時控制開挖標高,做到5m扇形挖土工作面內,標高控制點不少于2個。10.2挖土過程中,加強對基坑位移、沉降、周邊建筑物的沉降、位移等方面的監(jiān)測,以監(jiān)測單位的監(jiān)測數據來指導土方開挖。配合監(jiān)測單位做好監(jiān)測工作,發(fā)現情況后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必要的保證措施后方可繼續(xù)施工。10.3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建立現場質量管理網絡。15、10.4挖土過程中,出現邊坡滲漏、管涌、坑底隆起等現象,應及時反映并配合支護施工單位進行堵漏、搶險。11、季節(jié)施工措施本工程施工期間歷經夏季,陣雨較多。施工應遵守技術規(guī)程以及當地的一些規(guī)定。主要有以下幾點:11.1施工現場應有排水系統(tǒng)和措施,道路保持暢通、平整。11.2雨天施工要注意用電安全,電纜線要架空,要有一定的防雨措施,防止漏電事故發(fā)生,以保證正常工作。11.3雨天運輸時,應加以遮蓋,斜坡、運輸道路應采取一定的防滑措施。11.4場地臨時路硬化,不得有積水,保證道路暢通。11.5棄土場臨時道路鋪設建筑垃圾或石子,確保雨天正常棄土。11.6針對可能出現塌方情況,及時進行卸載處理。12、安全生16、產及文明施工措施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是工程各方的一致要求,也是實現項目目標的重要保證措施。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以項目經理為安全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12.1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條例施工,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12.2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建立現場安全管理網絡,逐級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12.3現場成立一支由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牽頭的基坑搶險隊,備足水泵、枕木、塊石、被胎、草袋、水管、水泥、水玻璃等搶險材料,現場備放一臺壓密注漿機設備。搶險隊在現場24小時待命,經過監(jiān)測,及時分析,及時反映,搶險隊隨時投入搶險。12.4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現場專職安全員每天必須17、進行例行安全檢查并做好記錄,對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現的隱患及時提出整改方案,整改措施落實后方可繼續(xù)施工。12.5挖土機離邊坡應有一定的安全距離,以防塌方,造成翻機事故。基坑上下應先搭好階梯或支撐靠梯,并采取防滑措施,坑四周應搭設安全防護欄桿。重物距土坡安全距離:汽車不小于1.5m;起重機不小于2.5m;材料堆放不小于0.5m。12.6嚴格按施工方案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開挖,不得隨意開挖,開挖過程中應根據監(jiān)測結果,適當調整開挖進度和方向,以避免位移的進一步擴大,以確保基坑安全。12.7按照南京市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施工,夜間施工應有管理人員值班檢查,做到盡可能減少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和破壞。對駕駛員進行教育,禁止18、夜間鳴笛。12.8在施工現場的主要道路做硬地坪,沿路做排水溝,挖土期間落實專人鋪設麻袋或草包,鏟除場內道路上散落的泥土,沖洗汽車輪胎和道路等。保證道路清潔和現場整潔,共同把保潔工作做好。13、應急方案及搶險措施13.1應急響應組織管理13.1.1應急響應小組組 長:王 恒 林副組長:王 興 化外部協調:王 興 化現場指揮:何 衛(wèi) 平 張 理 龍技術保障:何 衛(wèi) 平安全巡查:張 理 龍 王 東 林物資保障:梁 生 材 王 恒 軍質量控制:胡 勇13.1.2物資儲備根據施工進度、基坑檢測情況提前做好應急措施的機械設備、材料(水泥、土袋、木樁、型鋼等)儲備工作。在施工過程中,做好作業(yè)人員、機具、器材19、等方面的應急準備,如發(fā)生險情預兆,立即實施補強加固措施。13.2應急救援處置程序施工現場一旦發(fā)生事故時,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應根據當時的情況立即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或進行現場搶救,同時要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報警,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指揮搶救排險,并根據規(guī)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并迅速采取以下措施,盡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并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撤離、疏散事故可能波及區(qū)域內的其他人員。13.2.2清理路障,并保持場內外的道路暢通,并在路口為救護車或消防車指示最近的路線;若在夜間應在現場的設置足夠的臨時照明。13.2.3協助、配合醫(yī)護人員搶救傷員,將傷20、員送上救護車;為消防隊員指出最近的消防水源。13.2.4加固有倒塌危險的設施及建筑物,用警戒旗、繩封閉事故可能波及區(qū)域,并豎起“此處危險、禁止入內”的警告標志,夜間應使用聲光報警設備發(fā)出信號;避免無關人員進入此區(qū)域。13.2.5為進行救治、處理事故等人員提供安全防護設備或工具。13.2.6事故處理結束后,應急救援組對事故區(qū)域進行必要的整理,消除事故遺留的材料對人員或環(huán)境造成的傷害可能性。13.2.7項目經理按事故調查程序規(guī)定,組織或協合上級主管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并對調查及處理情況作書面記錄備案,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及業(yè)主提交事故記錄或報告的復印件。一旦發(fā)生事故時,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在進行21、現場搶救、搶險的同時,要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電話進行報警,如有人員傷亡的,要撥打“120”急救電話;如果發(fā)生火災,應撥打“119”火警電話。13.3各類事故的應急處理措施13.3.1土方開挖至基底防治措施若土方開挖至基坑底標高時支護結構檢測數據已達報警值,應加快墊層混凝土及主體結構底板施工進度,并將墊層和底板混凝土澆筑至支護樁邊。13.3.2防止深層滑動措施考慮防止深層滑動及對于周圍環(huán)境保護,也應及時澆筑墊層,必要時也可加厚墊層,以形成下部水平支撐,必要時墊層采用配筋,使坑底形成可靠的支撐。13.3.3基坑壁滲漏排水措施若在坑壁或圈梁底部發(fā)生局部滲漏現象,應在滲漏點設置長度為1.52.0米的引流管22、,并將滲水集中至坑內排水溝或降水井內統(tǒng)一疏排,以減少坑壁水壓和保持坑壁干燥便于施工。13.3.4突涌處理措施若土方開挖至基坑底標高后發(fā)生突涌現象,應采取土袋反壓,及時澆筑墊層和底板。周圍建筑物及周邊地表不均勻沉降及塌陷處理措施按監(jiān)測數據反映的信息對沉降報警點進行分層注漿。注漿時應控制注漿壓力和速度,漿液為保證不離析,水泥漿液必須經配合后制作,為防止灰漿離析,放漿時必須攪拌后再掏入存漿桶。噴漿過程中應確保漿液連續(xù)輸送,不允許出現斷漿現象,如發(fā)生堵管,應立即停泵、處理,待處理結束后立即把攪拌鉆具上提或下沉1m后重新噴漿,防止斷樁。13.3.6監(jiān)測數值突變響應措施基坑環(huán)境監(jiān)測數值(圍護)水平位移、變23、形,當日內有一項或多項發(fā)生突變時:(1)當突變數值尚在受控時,迅速、及時將監(jiān)測數值傳真至圍護結構設計人員,經進行溝通后,制訂解決措施和預備方案;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請設計人員到施工現場共同分析原因,制訂解決措施,增調施工機械設備和施工人員,調整施工部署。(2)指派專職質量、安全人員對周邊馬路管線觀察并進行定時巡查,發(fā)現地面以及地面管線裂縫、下陷、滲漏等異常情況迅速向項目技術負責人匯報,以便及時迅速采取措施。環(huán)境保護方面應急處理措施(1)土方開挖前應按照設計要求預先設立觀測點,對周邊環(huán)境變形以及地下水位等內容進行觀測,并在施工過程中密切關注基坑監(jiān)測數據,切實做到信息化指導施工。(2)當通過沉降監(jiān)24、測發(fā)現地面建筑物沉降已達到預警標準時,應及時查明引起沉降的具體原因:如確認是因坑內降水所引起時,應立即采取回灌措施。回灌方案的具體設計根據構筑物沉降的情況確定。災害性天氣應急響應處理措施持續(xù)性下雨大風等災害性天氣等引起土方邊坡不穩(wěn)定造成基坑失穩(wěn)。當遇到該情況時,采取如下措施:對出現的淺層滑坡,滑坡土方量不大時,將滑坡體全部挖除。如土方量較大,不能全部挖除時,且表層破碎含有滑坡夾層時,可對滑坡體采取深翻、推壓、打亂滑坡夾層、表面壓實等措施,減少滑坡因素。對滑坡體的主滑地段可采取挖方卸載的措施,對抗滑地段采取砂袋堆方加重等輔助措施。如滑坡面土質松散或具有大量裂縫時,應進行填平、夯填,防止地表水下滲。對己滑坡部位,待穩(wěn)定后采取設置短木排樁阻止軟土向前位移,并在下段采取截水溝、排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