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新城商業樓測量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5671
2023-07-10
11頁
98.50KB
1、目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3施工部署24施工測量的基本要求25工程定位與控制網測設36基礎測量57主體結構施工測量78工程重點部位的測量控制方法89質量保證措施1010施測安全及儀器管理101編制依據類別名 稱編 號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國家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891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國家工程測量資料整理規定YSY21789國家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地方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11/T446-20XX)工程資料朝陽新城非配套公建項目施工圖紙20XX-1041S-D建設工程測量成果報告書20XX 測075號2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東壩鄉,東壩2、南四街、鋼窗廠北路及F、G組團圍成的方形地塊內.2。1項目概況序號項目內容1工程名稱北京朝陽新城非配套公建項目(D地塊)2工程地址朝陽區東壩鄉,東壩南四街、鋼窗廠北路及F、G組團圍成的方形地塊內3建設單位北京金隅嘉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4設計單位環洋世紀國際建筑顧問有限公司5勘察單位北京航天勘察設計研究院6監督單位朝陽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7監理單位北京帕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8施工單位北京住總第二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第六項目部2。2建筑概況:序號項目內容2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18728.44占地面積9990.2873建筑層數地上三層,局部地下一層4建筑外形呈長方形5平面尺寸30.1284。68m6檐高3、12m3施工部署3。1施測程序準備工作測量作業自檢報驗合格進入下道工序3。2施工測量組織工作3。2.1由項目技術部專業測量人員成立測量小組,測量小組共五人,設組長一人,全體人員都具備測量員上崗證. 按規定程序檢查驗收,對施測組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圖紙交底及方案交底。3。2.3所有施測的工作進度及逐日安排,由組長根據項目的總體進度計劃進行安排.4施工測量的基本要求4。1施測原則4。1.1 嚴格執行測量規范;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后以控制網為依據,進行各局部軸線的定位放線.4。1。2 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堅持測量放線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4.1。3 定位4、工作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 4.1。4 測量方法要簡捷,儀器使用要熟練,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4。1。5 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緊密配合施工,發揚團結協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4.2準備工作4。2。1 全面了解設計意圖,認真熟悉與審核圖紙。施測人員通過對總平面圖和設計說明的學習,了解工程總體布局,工程特點,周圍環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標,其次了解現場測量座標與建筑物的關系,水準點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層0。000的絕對標高.在了解總圖后認真學習建筑施工圖,及時校對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狀、構造,它是整個工程放線的依據5、,在熟悉圖紙時,著重掌握軸線的尺寸、層高,對比基礎,樓層平面,建筑、結構幾者之間軸線的尺寸,查看其相關之間的軸線及標高是否吻合,有無矛盾存在。4。2。2 測量儀器的選用。測量中所用的儀器和鋼尺等器具,根據有關規定,送具有北京市儀器校驗資質的檢測廠家進行校驗,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現場測量儀器一覽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檢定日期1經緯儀TDJ2E3625311臺2009-6-152水準儀AL332-4104761臺2008-9233大鋼尺50m1把/4鋁合金塔尺5m1套自檢2009-6-154。3測量的基本要求測量記錄必須原始真實、數字正確、內容完整、字體工整;測量精度要滿足要求。根據現行測量6、規范和有關規程進行精度控制。5工程定位與控制網測設5.1工程定位 根據北京航天勘察設計研究院提供的定位樁、紅線樁和水準點(朝陽新城D地塊非配套商業樓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詳勘,工程編號:勘02-20XX0061)。按照建筑物外墻邊線座標點進行軸線定位。進行定位放線前,要對測繪院提供的定位樁及水準點進行校核,檢測紅線樁的允許誤差:角度誤差為60,邊長相對誤差為1/2500,點位誤差為50mm.若其誤差在規范允許范圍以內,方可進行下一步作業。5.1。3工程定位放線完成經自檢合格后,再向監理部門報驗,待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5。2平面控制網測設5.2。1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1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7、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5.2。1。2平面控制網的坐標系統與工程設計所采用的坐標系統一致。布設呈矩形。5。2.1.3布設平面控制網首先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5.2。1.4選點應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5樁位必須進行保護,磚砌或用鋼管進行圍護,并用紅油漆作好標記(詳見控制樁點埋設示意圖,見附圖1)。5。2.2建筑平面控制網的布設,見附圖2。5。2。2。1依據平面布置與定位原則,考慮到該工程的具體情況,共設置十三橫五縱十八條主軸控制線,分別為D1軸軸線控制線,D7軸軸線控制線,D10軸軸線控制線,D-A軸軸線控制線,D-D軸軸線控制線,D-J8、軸軸線控制線,D-N軸軸線控制線, DT軸軸線控制線,DY軸軸線控制線,D-f軸軸線控制線,D-k軸軸線控制線, D-q軸軸線控制線,D-u軸軸線控制線,D-z軸軸線控制線。.2主控軸線定位時,均布置引線,各主控軸線均設置定位樁,如能投射到墻上或水泥地面上也可投射.墻上、地面引線均用紅三角標出,清晰明了。施測完成后報監理、建設單位確認后,加以妥善保護。定位樁的精度要符合下表要求:等級測角中誤差(”)邊長丈量相對中誤差二級121/150005.2。2.3樁位必須用砼保護,砌磚維護,并用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詳見附圖1:軸線、高程點控制樁埋設示意圖)。5。2.2。4控制線隨結構逐層彈在外墻或梁上,用9、以樓層放線及檢查復核樓層放線。5.3高程控制網的布設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1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建立高程控制網,以此作為保證施工豎向精度的首要條件。.2根據場區內勘察設計研究院給定的高程點GM1=28.784m、GM2=29。446m。3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先用水準儀進行復測檢查,校測合格后,測設一條閉合水準路線,聯測場區高程豎向控制點,即場區半永久性水準點29。500米,以此作為豎向標高傳遞的標準,該點也作為以后沉降觀測的基準點。5。3.2高程控制網的等級及技術要求.1高程控制網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準的精度。5.3。2.2半永久性水準點位處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10、律按測量規程規定的半永久.3樁的埋設方式嚴格執行方案要求,并妥善加以保護。.4引測的水準控制點,需經復測合格后方可使用。.5高程控制網技術要求高程控制網的等級擬布設三等附合水準,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下表:等級高差全中誤差(mm/km)路線長度(km)與已知點聯測次數附合或環線次數平地閉合差(mm)三等650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5。3.3水準點的埋設及技術要求水準點選取在土質堅硬,便于長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墻水準點應選設在穩定的建筑物上,點位應位于便于尋找、保存和引測.6士0.000以下測量6.1士0。000以下平面軸線投測方法土方開挖控制線6。1。1。1進行放線之前,必須依據有關規定確定11、土方的放坡系數,以此確定滿足基槽深度的水平長度.然后依據定位放線控制樁放出土方開挖外輪廓線。6。1.1.2土方開挖過程中,要保證開挖線的清晰.如發現開挖線被車輛碾壓消失后,要及時補上。6。1。2基槽放線6.1。2.1開挖到槽底標高30cm處,在基坑邊軸1.0米軸線控制樁處架設經緯儀,經對中、整平后、后視同一方向樁(軸線標志),向基坑投測主控線,在木樁上釘鐵釘,確定控制點,并用小白線拉通。然后,在基坑邊軸1。0米控制線處架設經緯儀,以同樣方法確定主控線.當縱橫主控線投測交叉后,檢查距槽邊尺寸,確定槽寬,修整槽邊。6。1.2。2隨挖土進度依次放出各主控線,消防水池等開挖邊線.6。1.3基礎放線。112、在墊層上進行基礎定位放線,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線為準,校測軸線控制樁無誤后,再用經緯儀以正倒鏡挑直法投測各主控線。6。1.3.2在墊層上閉合建筑物輪廓軸線,如誤差滿足規范規定,再進行細部放線。柱、暗柱、暗梁、洞口必須在相應邊角,用紅油漆以三角形式標注清楚.3墊層放線完成后,必須報請監理驗線.6。1.3。4基礎放線尺寸的允許偏差如下:L(B) 30m 允許偏差 5mm30L(B)60m 允許偏差 10mm60L(B)90m 允許偏差 15mm注:L為長度,B為寬度.軸線的對角線尺寸,允許誤差為邊長誤差的士倍,外廓軸線夾角的允許誤差為1。6。2士0.000以下標高控制6.2。1高程控制點的校驗在向基坑13、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以判斷場區內水準點是否被碰動,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6。2.2土方開挖標高測量方法6.2。2。1基坑開挖到一定面積時,可在基底設置臨時水準點,然后將水準儀移至基槽中作業,隨時校核槽底標高。臨時水準點不宜少于3個,并定時相互校驗。2基底清槽用的標高點間距不宜大于2米,并用小白線拉通.。墊層標高測量方法6。2.3。1挖土結束后,在土方護壁上建筑物四角的位置處各設置一個水準點,各水準點標高應一致,其相互高差不得超過3mm,以此作為墊層及基礎底板標高控制的依據。使用時至少要后視其中3個,取其平均值使用。2基層澆注標高采用做灰餅的方法控制。灰餅14、的間距不得大于刮杠的長度。6。2。4基礎標高測量方法6.2。4。1當框架柱插筋綁扎固定完后,在其上抄測標高+1。000米或+0.5米(相對于基礎底板上表面)標高點。以此控制混凝土澆筑高度。6。2。4.2每個框架柱應在其對角鋼筋抄測2個標高點,所有墻角處鋼筋都應抄測標高點,澆筑混凝土時用白線拉通。 7施工測量7.1士0。000以上平面軸線豎向傳遞7。1。1測量方法的選擇由于建筑物地上部分為三層,建筑物檐高為12m,所以本工程0。000以上的軸線傳遞決定采用經緯儀外控法。7.1。2測量方法7。1.2。1將經緯儀架設在軸線控制樁上,嚴格對中、整平后,瞄準前一層放線時彈在梁、柱上的軸線控制線標志,采用15、盤左、盤右兩個位置投測取其中間位置為準,向上轉遞軸線控制線至混凝土樓面邊緣,并在建筑物外立面彈出軸線控制線。7。1.2.2控制線定位采用直角坐標法: 7.1。2。3在橫縱兩條軸線控制線的交匯處架設經緯儀,校驗橫縱兩線是否為90度,然后再校驗軸線間尺寸,校驗合格后方可進行細部放線.4依據軸線控制線,放出各條軸線、框架柱邊線、框架柱邊線300控制線,樓梯線、維護墻邊線、門窗線等。7。1。3注意事項7。1。3.1盡量避免在中午時間放線,高溫會使測量儀器誤差增大。7。1.3。2測量時應計算尺長、溫度和拉力誤差進行修正。7.1。3。3首層樓面的軸線網須認真校核,經復核驗收方可向上投測。 7.1。3.4測16、量人員施測前認真理解方案。7。1。4測量精度要求7.1。4.1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 項目允許誤差(mm)每層3總高(H)H 30m57。1。4。2各部位放線的允許誤差項目允許誤差(mm)主軸線長度(mm)L30m530m L60m1060m L90m1590H12020細部軸線2承重墻、梁、柱邊線3非承重墻邊線3門窗洞口線37.2士0.000以上標高豎測量方法7。2.1標高傳遞法依據現場內三個永久標高控制點,在首層外柱外側設置標高控制線,控制線絕對標高為+29.50米,以上各層均以此標高線直接用5米塔尺從樓梯間部位向上傳遞,框架柱外側均引測+1。000米水平控制線(相對于該層地面建筑標高),17、抄平時,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設范圍內中心位置,并進行精密安平。7。2.2注意事項7.2。2.1引測時都應以首層控制線為準,不得以前一層標高為準,避免累計誤差.7。2.2。2標高引至樓層后,進行閉合復測。7.2。3墻柱及頂板標高控制。1每層頂板模板完成后,在每個框架柱對角鋼筋抄測2個標高點,用于頂板模板校正、混凝土澆筑標高控制及上一層鋼筋綁扎標高控制。7.2。3。2 框架柱拆模后,在其上抄測+1。000米標高線,用以控制頂板支模標高.8工程重點部位的測量控制方法8.1 建筑物大角鉛直度的控制首層柱施工完成后,分別在角柱外側各彈出一條軸線,并涂上兩個紅色三角標記,作為上層墻支模板的控制線。上層柱支18、模板時,以此軸線校準模板邊緣位置,以保證柱角與下一層墻角在同一鉛直線上。以此層層傳遞,從而保證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8。2墻、柱施工精度測量控制方法為了保證、隔墻和柱子的位置正確以及后續裝飾施工的及時插入,放線時首先根據軸線放測出墻、柱位置,彈出墻柱邊線,然后放測出墻柱30cm的控制線,并和軸線一樣標記紅三角,每個房間內每條軸線紅三角的個數不少于兩個。在該層墻、柱施工完后要及時將控制線投測到墻、柱面上,以便用于檢查鋼筋和墻體偏差情況,以及滿足裝飾施工測量的需要。8.3 門、窗洞口測量控制方法每層墻體完成后,用經緯儀投測出洞口的豎向中心線及洞口兩邊線橫向控制線用鋼尺傳遞,并彈在墻體上。室內門窗洞口19、的豎直控制線由軸線關系彈出,門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據標高控制線由鋼尺傳遞彈出.以此檢查門、窗洞口的施工精度。8.4南北側弧型外墻的控制根據圖紙上軸線尺寸及所給圓弧角度在圓心點架設經緯儀,按圖紙上所給角度進行定位,每5度定一點,再用鋼尺以圓點為中心點按圖紙所給半徑測出距離予以標注定點。將各點弧線連接,將圓弧線標注在混凝土底板上,用以保證混凝土圓弧外墻及框架柱位置的準確性。詳見下圖:9質量保證措施9.1測量作業的各項技術按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進行。9。2測量人員全部持證上崗。9.3進場的測量儀器設備,必須檢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內,標識保存完好。9。4 施工圖、測量樁點,必須經過校算校測合格才能作為測量依據20、。9。5所有測量作業完后,測量作業人員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上質量總監和主任工程師核驗,最后向監理報驗.9.6自檢時,對作業成果進行全數檢查.9.7核驗時,要重點檢查軸線間距、縱橫軸線交角以及工程重點部位,保證幾何關系正確。9。8加強現場內的測量樁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和破壞。10施測安全及儀器管理10。1施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10.2在基坑邊投放基礎軸線時,確保架設的經緯儀穩定性。10。3引測標高時應注意高空墜物。10。4操作儀器時,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盡量避開。10。5施測人員在施測中應堅守崗位,雨天或強烈陽光下應打傘。儀器架設好,須有專人看護,不得只顧彈線或其他事情,忘記儀器不管。10。6施測過程中,要注意旁邊的模板或鋼管堆,以免儀器碰撞或傾倒。10。7儀器使用完畢后需立即入箱上鎖,由專人負責保管,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室內。10。8測量人員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儀器測量操作規程作業。10。9使用鋼尺測距須使尺帶平直,不能扭轉折壓,測量后應即卷起。10。10鋼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時擦凈,長期貯存時尺帶涂防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