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明溝排水施工方案模板范本(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6083
2023-07-10
4頁
14KB
1、二、三、四、五、六、施工現場降水及明溝排水簡介2.1施工現場降水情況 現場采用管井井點降水,基坑開挖后,表面有少量水,基坑上表面標高高于原設計基礎底標高200-300mm.2。2施工現場明溝排水設施計劃情況計劃基坑內基礎外圍采用開挖明排水溝,溝內用24cm石子滿填,集水井采用灰砂磚砌筑,以進一步降低地下水位,以及消除雨水對基礎施工的影響。七、 基坑明溝排水方案總述在開挖基坑過程中,預留出施工作業面的同時,對基坑邊坡進行加寬處理。沿基坑邊坡底根挖排水溝,并在排水溝內分層填充24cm石子,排水溝寬40cm,深于基坑底以下4050cm.約15-20米設置一個集水井,基坑邊坡土層中滲出的孔隙水及雨水將2、沿排水溝流向集水井,再由水泵將集水井內地下水通過降水干管排出。3。1明溝排水線路及集水井個數、位置的布置除南部1#、2塔吊南和北部有巖石部分未設排水溝,其余沿基坑邊坡底根貫通設置排水溝。按1520米設置一個集水井的原則,除避讓通風井特殊位置外,集水井均由排水溝外壁向邊坡方向砌筑,計劃南部設置6個集水井,東部設置6個集水井,北部設置6個集水井,西部設置5個集水井。3.2明排水溝的開挖 排水溝按寬40cm,深4050cm,溝外壁距邊坡根部30cm,采取人工開挖方法。排水溝上平為基底土平,底平取兩集水井之間距離中為最高點,按2坡向集水井,保證排水溝排水通暢。3。3集水井的開挖和砌筑按510米的原則設3、置一個集水井,集水井底低于排水溝底50cm,保證潛水泵能全部沒入水中,集水井開挖位置偏向邊坡,保證后期施工基礎筏板不受影響。基底土平以下部分集水井為倒棱臺樣式,上口內徑寬1m,下口內徑寬50cm,采用灰砂磚干鋪,利用排水溝及周邊土層孔隙水滲到坑內,基底土平以上部分集水井為80cm高,內徑為1m的方井,采用M5水泥砂漿砌MU7。5機制灰砂磚,此部分井作用為后期磚胎模砌好后,填土支撐胎模時,防止填土落入井中.3.4排水溝內石子的回填在排水溝挖完,經監理方確認后,立即采用2-4cm石子進行分層填充,防止溝壁坍塌,石子上平與水溝上平一齊,后期砌磚胎模回填土時,可鋪一層1m寬土工布,防止土堵塞排水溝,也4、利于上部水滲入排水井內。3.5排水用潛水泵的確定 由于集水井內水量有限,抽水采取間斷式抽水,即水滿則抽,無水則停的原則,這樣便可選用出水量不大的水泵,選用出水量為4m/h的水泵便可滿足使用要求.八、 基坑明溝排水設施的啟用原則4.1無雨期間,集水井內集水水位超過排水溝水位,應立即啟動潛水泵將井內積水抽出,一起并入降水干管內,直至井內水位低于排水溝溝底,方可停止抽水,防止水井內水位過高而侵漬地基土。4.2下雨期間,由于邊坡上雨水匯集流入集水井內的水量較大,應不間斷的進行抽水,保證井內水位始終低于排水溝水位,若排水不及時,可采用更換較大出水量的水泵。五、基坑明溝排水注意事項5.1明溝排水設施完成后5、,應安排專人管理排水設施。每天不間斷定時檢查各個集水井內水位情況,一旦水位超過規定限位,應立即開泵抽水,特別是下雨時,應全天巡查井內水位情況,及時開停潛水泵。5。2排水設施管理人員,也應定期對集水井內沉淀物進行清挖,保證潛水泵沉入水中的深度,避免因井內水位過淺而燒毀水泵。5。3集水井四周也應做防護設施,防止人員不慎墜入井中受傷.5.4明溝排水設施在基坑回填前,應保證良好運行,確保基礎筏板、地下室結構正常施工。六、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措施6.1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有關安全生產知識。6。2執行班前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制度,執行安全檢查。6.3進入施工現場要佩戴安全帽,嚴禁酗酒及酒后作業。6.4水泵等所有用電設施應每天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排除,附配件損壞應及時更換好方可施工。6。5執行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6。6施工現場的配電箱和開關箱至少配置兩級漏電保護器,漏電保護器應選用電流動作型。6。7配電箱、開關箱應配鎖,專人負責,定期檢修。6.8潛水泵工作期間應注意用電安全,經常檢查線路有無磨損及漏電情況,發現電纜有破壞應及時修補或更換電纜。6.9禁止違章作業,未經容許不得擅自脫離工作崗位。附圖基坑明溝排水布置示意圖、集水井剖面圖、基坑明溝排水剖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