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6332
2023-07-10
8頁
86.50KB
1、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一、 人員及機械1、主要設備投入:在瀝青砼路面施工前,項目部對所有施工機具做全面檢查,并經調試處于良好的性能狀態,機械數量足夠,施工能力配套。主要機具配置如下表:機具名稱數量用途ABG423攤鋪機1攤鋪瀝青混合料日本田中TAP-3000瀝青拌和樓1拌和瀝青砼ZL-40裝載機3后場上料東風自卸載重車10運輸混合料鋼輪振動壓路機2碾壓混合料膠輪壓路機1碾壓混合料鐵篩1篩分混合料,灑布細料煤爐1烘烤鐵鍬鋼樁托架及配套鋼絲線1000m掛線用竹耙子2人工平整補料手推車2運送局部補料2、人員配置試驗段共投入技術人員8人,人員及分工安排如下:二、 施工方案(一)施工前準備工作:1、應提2、前做好路肩培土的壓實工作,壓實必須在瀝青砼路面施工前完成,壓實機具一是采用壓路機,二是采用平板振動器,同時按設計要求鋪筑防滲土工布和碎石層。2、在瀝青砼攤鋪之前,應對灑布的透層、封層表面的雜物、塵土以及浮動石屑,清掃干凈,如在封層表面通車后,有泥土可以用人工掃除干凈,或用肩扛式森林滅火機進行清掃。在鋪筑搭板及水泥砼橋面鋪裝時要清洗干凈后,灑布粘層油。3、試驗室的準備工作 拌和站試驗室由 xxx或指定專人負責,保持試驗設備隨時處于良好狀態,經常清洗、維修、保養,并按上級批準的生產配合比給操作室下配料通知單,并要簽字齊全。配合比按每鍋料3000kg的重量比輸入拌和樓控制室計算機內 ,在每天瀝青砼施3、工前,應在出料后的第三車料中取料做試驗,檢測其各項技術指標,并以最快的速度檢測出油石比,反饋給操作室或現場指揮員,同時檢查拌和樓操作平臺的打印結果是否與試驗室檢測結果相吻和。4、測繪準備工作測繪人員在開工前一天,恢復了中線,并用水泥釘放出瀝青砼路面11.25m的寬度線,每10m釘樁控制高程,按照松鋪系數1.15進行掛線,同時檢查鋼絲線的松緊程度,其拉力不得小于800KN。對掛完線的段落用拉線檢查瀝青砼的松鋪厚度,對局部厚度不足的采用適當調整高程的方法以保證下面層的厚度。(二)瀝青混合料的拌和在瀝青砼拌和之前,提前對瀝青材料采用導熱油加熱。拌和前,要調整好冷料倉各種材料的進料比例,以保證熱料倉供4、料均衡。瀝青混合料拌和時間應以混合料拌和均勻,所有礦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為度,每鍋料拌和時間一般在50s左右 (其中干拌時間為5s,濕拌時間為45s左右),拌和好的瀝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塊或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象。要求試驗員在開拌之前必須到達拌和站現場,在拌第一鍋和第二鍋料時,拌和時間相應延長到一分鐘左右,并用肉眼觀察、記錄好拌和時間,通知操作室操作人員。如第三鍋料正常后,調到正常拌和時間。在拌制時,瀝青與礦料的加熱溫度及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必須符合以下要求:1、瀝青加熱溫度:150170 (不能使用正在起泡或加熱超過170的瀝青)2、礦料溫度:比瀝青加熱溫度高1020,一5、般為170180(礦粉不加熱);3、混合料出廠溫度:155165;當溫度超過180時,為廢棄料。(在后場出料后由專人逐車量測,并簽發由監理工程師認可的混合料出廠溫度通知單方可出廠)4、運輸到現場溫度:不低于135155;5、攤鋪溫度:正常氣溫時不低于125135,不超過165,低溫時不低于125135,最高溫度不得超過175;6、碾壓溫度:溫度正常施工低溫施工初壓溫度125145,不低于115135155,不低于115復壓溫度115135,不低于105125145,不低于105終壓溫度105125,不低于105115135,不低于95(三)熱拌瀝青混合料的運輸1、運輸車輛的準備用10輛東風自卸6、翻斗車運輸。在接料之前,每個駕駛員應將車廂升起,檢查是否有雜物,將雜物清掃干凈后,按順序停在礦粉罐旁邊,為防止瀝青與車廂板粘結,由刷油工刷油,要求刷油工上到車廂內,用布拖把粘上油水涂抹(油水是用柴油與水比例為1:3的混合液),但不得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如有余液,應通知駕駛員將車廂升起,倒凈為止。2、運輸車輛在拌和站的路線走向,應沿進試驗室的路口,進入接料區。在接料時,應按劃出的紅線區停車,并服從管理人員的指揮。接料上路后,應嚴格按指定的路線行駛,不得到處橫穿中央分隔帶。到達攤鋪地點后,在倒車時,應前后觀察,注意不要把定位樁和鋼絲線碰倒或撞斷。3、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運量,應較拌和能力或攤鋪速度7、有所富余,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應有運料車在等候卸料;開始攤鋪時,在施工現場等候卸料的運料車不宜少于45輛,并保證出廠的第五輛車第一個向攤鋪機卸料。4、在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倒車應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應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5、運料車的保溫措施:在低溫施工和運距較遠時,在運料車上用蓬布覆蓋。(四)瀝青混合料的攤鋪1、攤鋪前應檢查好攤鋪機的各部性能,使其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路面下面層設計寬度頂面為11.35m ,底面11.41m,即為攤鋪寬度。根據攤鋪機熨平板設置可裝成11.25m長。測繪人員放出瀝青路面寬度線并撒上白灰。2、攤鋪機料斗在受料前,應在料8、斗內涂刷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柴油。3、攤鋪機攤鋪前40分鐘,對熨平板系統進行加熱。加熱溫度不低于704、攤鋪機松鋪系數暫時采用1.17 ,待試驗段鋪筑完經檢測后再確定。5、瀝青混合料必須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地攤鋪。攤鋪過程中盡量不要停頓,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根據拌和樓生產能力、試驗段攤鋪速度初步確定為1.5m/min。6、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一般不用人工反復修整,當出現下列情況時,可用人工作局部修補,或更換混合料:橫斷面不符合要求;構造物為斜交時,接頭部位缺料;攤鋪帶邊緣局部缺料;表面明顯不平整;局部混合料明顯離析;攤鋪機后有明顯拖痕。7、人工補料必須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補料的方法:一是用鐵鍬或9、鐵篩,所用的鐵鍬或鐵篩等工具宜加熱使用,也可用柴油或油水混合液清洗,以防粘結混合料。8、要求技術員、試驗員、測繪員應緊隨攤鋪機后面檢測其攤鋪溫度、厚度,并用水準儀測定其松鋪系數。(五)瀝青混合料的碾壓1、在碾壓前,壓路機操作手應對輪胎進行清洗,保持輪胎干凈,無泥土等現象。2、在攤鋪機鋪筑3040m后,并保持在碾壓溫度范圍內,開始碾壓。碾壓分初壓、復壓、終壓。初壓:初壓應在混合料攤鋪后較高溫度下進行,用關閉振動的鋼輪壓路機(壓路機要打開水閥)碾壓。碾壓速度為1.52.0km/h。碾壓應遵循由外向內、由低到高的原則。相鄰碾壓段應重疊1/31/2輪寬,壓完全幅為一遍。由于兩側均未埋設路緣石,可用耙子10、將邊緣的混合料稍稍耙高,(此項工作應仔細操作,防止土路肩泥土混入)爾后將壓路機的外側輪伸出邊緣10cm以上碾壓,也可在邊緣先空出3040cm,待壓完第一遍后,將壓路機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壓實過的混合料面上再壓邊緣,以減少向外推移。初壓碾壓兩遍。碾壓路線及碾壓方向不應突然改變而導致混合料產生推移。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慢進行,碾壓至攤鋪機后停機時,每次應錯開或呈階梯狀,錯開距離為3050cm。復壓:復壓先采用另一臺鋼輪壓路機,并開啟振動進行強壓,碾壓遍數暫定3遍,后用輪胎壓路機碾壓3遍,達到要求壓實度96%(以馬歇爾試驗密度為標準密度)以上,并無明顯輪跡。碾壓的速度為2.53.5km/h。振動壓11、路機停車時應關閉振動,油門抬起,繼續向前滑動一段后再停車。終壓:用雙鋼輪壓路機(關閉振動)碾壓,不宜少于2遍,并無輪跡。碾壓速度為2.53.5km/h。3、在碾壓過程中壓路機不得隨意停頓,不得在未碾壓成型并冷卻的路段上轉向,調頭或停車等候。4、在壓路機壓不到邊的地方,應用人工夯錘進行夯實并達到要求的密實度。(六)接縫處理1、在施工縫及構造物兩端的連接處必須仔細操作,保證緊密、平順。2、橫向接縫主要采用平接縫,將端部切齊,并應做到緊密連接,充分壓實,連接平順。施工時采用下列方法:在施工結束時,攤鋪機在接近端部前約1m處將熨平板抬起駛離現場,用人工將混合料翻起,在末端處撒一薄層砂帶,然后再用人工將12、混合物料整平,稍比攤鋪的路面高出約1cm左右,同時進行碾壓,待碾壓至要求的密實度后,如施工停工后時間較富余,用5m直尺檢測其平整度,在不平整處沿橫向拉線切齊,再將其挖除,挖除后要將下面的砂子清洗干凈。如下班較晚,可留至下次施工時挖除,在下次施工時,接縫應涂上粘層瀝青或用加熱的瀝青涂抹。3、橫向接縫的碾壓應先用鋼輪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碾壓時壓路機應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層上,輪胎伸入新鋪層的寬度為15cm,然后每碾壓一遍向新鋪混合料移動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鋪層上為止,再改為縱向碾壓。三、 安全生產、環保及文明施工瀝青砼路面施工是在炎熱的夏季,瀝青混合料其本身溫度也較高,要防止施工人員中暑。各機械操作人員應高度重視施工安全,對運輸車輛接料、倒料應防止燙傷,注意機車保養及安全駕駛。瀝青拌和樓場地不得堆放任何廢棄料,各種碎石料應分開堆放,標識清楚。在施工現場應將廢棄的瀝青料及雜物清除,不得堆放在路面、路肩、邊坡或中央分隔帶上,對排除的粉塵和廢料集中倒入指定的廢料坑內,保證人走場清、路容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