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機附墻架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6491
2023-07-10
13頁
108KB
1、目 錄 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施工升降機附墻件設置4四、附墻驗算4五、附墻架安裝的技術要求5六、附墻架拆卸的技術要求7七、安全措施8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9八、附墻架大樣圖11一、編制依據1、凱旋灣工程施工圖紙;2、凱旋灣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安全技術規范(JGJ33-20XX);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XX)5、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XX)6、施工升降機安全規則(GB/T10055-20XX)7、施工升降機技術條件(GB/T10054-20XX) 8、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XX) 9、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2、JGJ80-91)10、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XX) 11、特威公司SC200/200型施工升降機使用說明書;12、京龍公司SC200/200TD型施工升降機使用說明書;13、廣東省、湛江市下達的相關文件。二、工程概況1、建筑概況凱旋灣工程位于湛江市坡頭區旦黎南路1號,由湛江市金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上海都市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工程計劃于20XX年11月開工。旋灣工程一期包括3#8#樓、12#樓,地上部分總建筑面積175523平方米,主體結構為框-剪結構,設地下室一層,0.00以上為6棟住宅樓及1棟酒店,3#住宅樓層高為27層,4#樓8#樓層高均為31層,酒店層高為10層3、。地下室一層為地下停車場及設備用房,各棟住宅樓1層均設商鋪連通。總建筑面積約。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積,地上建筑面積。本工程為抗震設防工程,場地抗震設防烈度按7度取值。本工程結構為框-剪結構,建筑場地類別為類,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2、施工升降機概況(1)施工升降機選型根據實際施工需求,本工程一期7棟建筑物共選用9臺雙籠施工升降機,3#樓及4#樓每個塔樓各安裝一臺施工升降機,5#8#樓及12#樓各安裝一臺施工升降機,擬采用特威公司生產的SC200/200型施工升降機及京龍機械工程有限公司所生產的SC200/200TD型施工升降機。建筑棟號升降機編號升降機型號搭設高度(m)34、#3-A3-B京龍SC200/200TD904#4-A4-B京龍SC200/200TD1025#5京龍SC200/200TD1026#6京龍SC200/200TD1027#7京龍SC200/200TD1028#8京龍SC200/200TD10212#12特威SC200/20048(2)施工升降機設備概況特威SC200/200施工升降機性能參數項目單位參數額定載重量kg22000額定提升速度m/min36最大提升高度m250自由端高度m7.5吊籠質量kg21380標準節質量kg170對重質量kg無對重吊籠凈空尺寸(長寬高)mm320014902500標準節尺寸(長寬高)mm6506501508整5、機質量kg37500京龍SC200/200TD施工升降機性能參數項目單位參數額定載重量kg22000額定提升速度m/min40最大提升高度m450吊籠質量kg22000標準節質量kg170對重質量kg無對重吊籠凈空尺寸(長寬高)mm300013002500(3)安裝位置施工升降機安裝位置:選擇安裝在塔樓陽臺位置處,施工升降機導軌與結構外墻之間凈空最大為3.6m,詳見附圖。3、施工升降機附墻架設概況施工升降機附墻架是按一定間距連接導軌架與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結構,從而支撐導軌架的構件。本工程施工升降機導軌與結構外墻處間距最大為3.6m,采用II型附墻桿。三、施工升降機附墻件設置(一)附墻件安裝布置施6、工升降機采用型附墻,見后圖。根據使用手冊所示,導軌與結構外墻之間間距最大為3.6m,導軌架的自由高度不大于 7.5m,根據以上原則再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得出各棟附墻位置如下:1、3#8#升降機:(1)首層層高為6.0m,首層處設置第一道附墻;(2)標準層高為3.0m,每隔2層設置一道附墻;(3)頂層設置一道附墻。2、12#升降機:(1)首層層高為6.0m,24層層高為4.5m,首層4層均設置一道附墻;(2)510層高為3.6m,每隔2層設置一道附墻;(3)頂層設置一道附墻。(二)附墻架設的作用施工升降機附墻架的作用有兩種,一是保證導軌架的穩定性,二是調整導軌架的垂直度。四、附墻驗算附墻架采用說7、明書中的型附墻架,根據SC 型升降機使用手冊中4(附墻架)所示,附墻架對墻面的作用力P 計算如下:P=60L/2.05B式中B為附墻寬度,B=1.43m;L為導架中心與墻面間的垂直距離,L=3.6mP=603.6/(2.051.43)=73.682KN1、附墻連接驗算附墻架與砼結構之間采用2根M24穿墻螺栓連接,采用說明書中的2用穿墻螺栓固定;根椐螺栓受力方式,需對M24螺栓進行抗剪連接驗算及抗拉連接驗算。根椐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XX)中所示,普通螺栓的承載力設計值公式:螺栓上承受的剪力:故螺栓的抗剪承載力滿足要求。2、抗拉連接驗算根椐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XX)8、中-5所示,普通螺栓的受拉承載力設計值公式:一根M24螺栓的抗拉承載力設計值:故螺栓的抗拉承載力滿足要求。五、附墻架安裝的技術要求(一)附墻架安裝技術1、在結構施工過程中,對需預埋附墻埋件的樓層,必須在砼澆筑前進行埋件預埋。2、附墻架的安裝,應與導架的加高安裝同步進行,附墻架縱向間距不得超過7.5m。3、每安裝一道附墻架,應用經緯儀測量其垂直度。架設高度為100m時,垂直度偏差保持在30之內。4、附墻架支架允許的最大水平偏角為8。5、將圓管與埋件進行焊接。6、在標準節上安裝兩根方管,用螺栓緊固。7、將兩根管與附墻座連接。8、用螺栓及銷子將其余部分連接起來,調節好各方向的距離,并同時校正導軌架的9、垂直度。9、緊固所有螺栓,慢慢啟動升降機,確保吊籠不與附墻架相碰。(二)注意事項1、安裝場地應清理干凈,并有標志桿圍起來,禁止非工作人員入內。2、安裝過程中必須有專人負責統一指揮。3、吊籠上的零件必須放置平穩,不得露出安全欄外。4、如果有人在導軌架或附墻架上工作時,絕對不允許開動升降機,當吊籠運行時嚴禁進入外籠內。5、雷雨天、雪天或風速超過13m/s的惡劣天氣下不能進行安裝作業。6、切勿忘記擰緊標準節及附墻架的聯接螺栓。7、每安裝一次附墻必須按說明書表中要求檢測并調整導軌架的垂直度。8、安裝完畢應按說明書中潤滑一章要求潤滑。六、附墻架拆卸的技術要求(一)附墻架拆卸技術1、先將吊桿安裝在吊籠定的10、吊桿孔內。2、利用吊桿將標準節逐節提起,從上往下逐節拆卸附墻架及導軌架,直至中間挑線架處。3、拆卸中間挑線架。4、按上述方式拆除其余導軌架、附墻架,直至僅剩34節標準節。5、拆卸現場如有起重設備配合,可先拆下最頂一道附墻,再用起重設備將頂部標準節吊住,每46節標準節為一體拆掉。(二)注意事項1、拆卸場地應清理干凈,并有標志桿圍起來,禁止非工作人員入內。2、防止拆卸地點上方掉落物體,必要時加安全網。3、拆卸過程中必需有專人統一指揮。4、在拆除上限位碰鐵和上極限限位碰鐵后,每次將吊籠開至接近導軌架頂上時,要減慢速度,注意不能讓吊籠超出導軌架。5、拆卸時,每次用吊車吊起的標準節不超過6節。6、從吊籠11、上平面到最頂部未拆下的附墻的距離不得大于7.5m。7、拆卸時的載重量不得大于該升降機額定拆卸載重量。8、拆卸時必須隨時注意電纜,防止電纜掛在別的零件上而拉斷電纜。七、安全措施1、安裝作業人員應按高空中作業的要求操作: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2、安裝場地應清理干凈,并有標志桿圍起來,禁止非工作人員入內。3、防止安裝、拆卸地點上方掉落物體,必要時加安全網。4、安裝過程中必須有專人負責統一指揮。5、安裝作業時,必須按額定載荷重量下進行安裝,不許超載。6、雷雨天、雪天或風速超過13m/s的惡劣天氣下不能進行安裝作業。7、安裝作業時,應防止安裝地點上方掉落物體,避免高空多層次作業。8、地面操作人12、員,應盡量避免在高空作業面的正下方停留或通過,也不得在起重機的起重臂或正在安裝的構件下停留或通過。9、高處操作人員使用的工具、零配件等,應放在隨身佩帶的工具袋內,不可隨意向下丟擲。10、構件安裝后,必須檢查連接質量,只有連接確實安全可靠,才能松鉤或拆除臨時固定工具。11、雨天和霧天不安排高空作業,必須進行時一定要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墜措施;遇到六級及以上大風時,必須停止高空作業。惡劣天氣后要對高空作業設施進行全面的檢查、修復和完善。12、重點把好高空作業安全關,有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經過體檢合格,工作期間,嚴禁喝酒、打鬧。小型工具、焊條頭子等放在專門工具袋內。使用工具時,要握持牢固。手持工具應系安全13、繩,應避免直線垂直交叉作業。13、禁止在高空拋擲任何物件,傳遞物件用繩拴牢。14、統一高空、地面通迅、聯絡一律用對講機,嚴禁在高空和地面互相直接喊話。15、拆卸運行時,絕對不允許超過額定拆卸載重量。16、嚴禁夜間進行安裝、拆卸作業。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制定目的為了貫徹實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應根據危險性較大的現場環境、設計要求及施工方法等工程特點進行危險源辨識,以及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及救援方案,提高整個項目部對事故的整體應急能力,確保發生意外事故時能有序地應急指揮,有效地保護員工的生命、企業財產的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特制定本預案。(二)應急領導小14、組附墻架安裝前應成立專門的應急領導小組,來確保發生意外事故時能有序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成員如下:組長:黎文(項目經理)副組長:張建明(技術負責)、李日富(總施工)組員:安全員小組、電工、機械班長(三)應急領導小組職責1、領導各單位應急小組的培訓和學習工作,提高其應變能力。2、當施工現場發生突發事件時,負責救險的人員、器材、車輛、通信聯絡和組織指揮協調。3、負責配備好各種應急物資和消防器材、救生設備和其他應急設備。4、發生事故要及時趕到現場組織指揮,控制事故的擴大和連續發生,并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5、負責組織搶險、疏散、救助及通信聯絡。6、組織應急檢查,保證現場道路暢通,對危險大的施工項目應與15、當地醫院取得聯系,做好救護準備。(三)應急反應預案1、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發生后,作業人員、班組長、現場負責人、項目部安全主管領導應及時逐級上報,并聯絡報警,組織搶救。2、事故報告:事故發生后應逐級上報,一般為現場事故知情人員、作業隊、班組安全員、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發生重大事故(包括人員傷亡、重傷及財產損失等嚴重事故)時,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在24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作出書面匯報。3、現場事故應急處理: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主要有機具傷人、高溫中暑、高空墜落、落物傷人等事故。4、其他人身傷害事故處理:當發生如高空附落、被高空墜物擊中和機具傷人等而造成人身傷害時。(四)應急培訓和演練1、應急反應組織和預案確定后,施工單位應急組長組織所有應急人員進行應急培訓。2、組長按照有關預案進行分項演練,對演練效果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進行完善。3、在確認險情和事故處置妥當后,應急反應小組應進行現場拍照、繪圖,收集證據,保留物證。(五)應急通信聯絡遇到緊急情況要首先向項目部匯報。項目部利用電話或傳真向上級部門匯報并采取相應救援措施。各施工班組應制定詳細的應急反應計劃,列明各營地及相關人員通信聯系方式,并在施工現場、營地的顯要位置張貼,以便緊急情況下使用。八、附墻架大樣圖青山埋白骨,綠水吊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