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組織課程設計任務書和指導書(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6506
2023-07-10
13頁
99KB
1、施工組織課程設計任務書適用專業:11級建筑工程技術一、課程設計目的通過本次課程設計,使學生掌握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方法和編制步驟,能正確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獨立完成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二、課程設計題目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框架結構)1、工程概況建筑概況:某四層學生公寓,底層為商業用房,上部為學生公寓,建筑面積3277。96m2, 基礎為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主體工程為全現澆框架結構,膠合板門,鋁合金窗,外墻貼面磚,內墻為中級抹灰,普通涂料刷白,底層頂棚吊頂,樓地面貼地板磚,屋面用200mm厚的加起混凝土塊做保溫層,上做SBS改性瀝青防水層,其勞動量見附表:2、施工條件:本工程位于2、該市東郊山坡地段,三面均有公路,交通便利,東面及南面為已建工程:廠內舊房、墳墓已由建設單位拆除,平整場地已在準備工作階段完成,場地平整均按平均施工高度為0.5米.(1)開竣工時間:由當年9月1日開工至次年2月1日竣工,施工時間145天左右控制(2)氣象條件:施工期間最低氣溫4C,最高氣溫30C,施工開始氣溫較高,以后逐月降低,春節以后有回升,施工期間很少有雨,主導風向為東偏南(3)土壤及地下水:土為二類土,地下水位-3。0米(4)抗震要求:7度抗震烈度設防(5)技術經濟條件:全部預制構件。各類鋼窗、飾面材料等均有相關專業廠家生產,分批成套運至工地,三大建材由建設單位提供,運距1015千米,地方3、性材料(磚砂石等)就地取材,可按計劃運到現場.施工承包公司專業工種齊全,各類施工機具型號數量較齊備,施工時可選用。施工工地距公司生產生活基地較近,現場不舍臨時住房及食堂。施工前已做好三通。(6)工程特點分析:本工程為一般框架結構,無特殊裝飾要求,工期較短,為確保按期竣工,必須組織好各項施工項目相互交叉配合及流水施工,并采用生產率較高的塔式起重機,已減少二次運輸和不必要的返工和窩工現象.三、課程設計任務 1、施工組織設計的任務(1)編寫施工方法與施工方案內容包括擬定施工方案、技術組織措施勞動量、工作持續時間的計算書、 主要機具和材料計劃等、編寫各項技術組織措施與各項技術經濟指標。(2)繪制施工進4、度計劃表。(橫道圖一張)(3)繪制施工平面布置圖。(3#圖一張)2、施工組織設計的主要內容(1)工程概況。主要內容:建筑特點,結構特點簡介,以及裝修特點,施工條件,地形,地貌,特點簡介,以及工程所在處的社會,經濟環境。(2)施工方法與施工方案。主要內容:施工程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機械的選用;施工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的運用。(3)施工準備工作與施工進度計劃表。主要內容:施工準備工作計劃表,分部分項工程的劃分;進度控制的計劃系統,進度控制實施計劃,編制橫道圖。(4)各項資源需要量計劃表。主要內容:水泥、砂、石磚、鋼材以及各構配件需要計劃表.(5)施工平面圖.主要內容5、:水平及垂直運輸機械的布置,主要材料及構配件的堆放,倉庫,攪拌站的布置,臨時設施的布置,施工現場道路,給排水,供電網絡布置。(6)各項技術組織措施與各項技術經濟指標。主要內容:文明施工各項措施、安全、質量措施,節約材料措施,各級技術管理人員職責等。四、課程設計要求1、書寫的清晰,條理清楚,內容符合實施施工要求,用A4紙書寫.2、進度計劃表要用2坐標紙繪制;橫道圖一張。3、施工平面圖用3圖紙繪制,應用標準圖例繪制.4、按設計內容順序裝訂成冊。5、獨立完成,如發現有抄襲現象,當零分處理。五、時間安排:1周六、成績評定總成績=出勤成績20%+評閱成績80,具體標準如下:1)優秀標準: 90分100分6、2)良好標準: 80分89分3)中等標準: 70分79分4)及格標準: 60分69分5)不及格標準:1分59分分部分項工程工程量一覽表序號分項工程名稱勞動量(工日或臺班)基礎工程1機械開挖基礎土方6臺班2混凝土墊層303綁扎基礎鋼筋594基礎模板735基礎混凝土876回填土150主體工程7腳手架3138柱筋1359柱、梁、板模板(含樓梯)226310柱混凝土20411梁、板筋(含樓梯)80112梁板混凝土(含樓梯)93913拆模39814砌空心磚墻(含門窗框)1095屋面工程15加氣混凝土保溫熱層(含找坡)23616屋面找平層5217屋面防水層49裝飾工程18頂層墻面中級抹灰164819外墻面7、磚95720樓地面及樓梯地磚92921底層龍骨吊頂14822鋁合金窗扇安裝6823膠合板門8124頂層墻面涂料38025油漆6926室外27水、電施工組織課程設計指導書適用專業:11級建筑工程技術一、課程設計目的與任務通過本次課程設計,使學生掌握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方法和編制步驟,能正確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獨立完成完整的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二、課程設計題目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三、時間安排1、收集資料及準備工作 0.5天2、選擇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1天3、編制施工進度計劃表;2天4、編制機具、設備;材料構件;勞動力需要量計劃表;0.5天5、設計施工平面圖、主要技術組織措施、主要技8、術經濟指標。1天四、編制步驟1、熟悉審查圖紙,進行調查研究;2、計算工程量;3、選擇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4、編制施工進度計劃表;5、編制機具、設備;材料構件;勞動力需要量計劃表;6、確定臨時生產和生活設施;7、確定臨時供水、供電管線;8、編制運輸計劃;9、編制施工準備工作計劃;10、設計施工平面圖;11、主要技術組織措施;12、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五、課程設計的具體內容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概念:單位工程組織設計是規劃和指導擬建工程從施工準備到竣工驗收全過程施工活動的技術經濟組織文件.它是施工前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也是施工企業實現生產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既要體現擬建工程的設計和使用要求,又要符9、合建筑施工的客觀規律。對施工的全過程起戰略部署或技術安排作用。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程序:1、熟悉審查圖紙,進行調查研究;2、計算工程量;3、選擇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4、編制施工進度計劃表;5、編制機具、設備;材料構件;勞動力需要量計劃表;6、確定臨時生產和生活設施;7、確定臨時供水、供電管線;8、編制運輸計劃;9、編制施工準備工作計劃;10、設計施工平面圖;11、主要技術組織措施;12、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內容提要:工程概況1、工程特點:a、工程建設:擬建工程的建設單位、工程性質、名稱、用途、資金來源及工程造價,開竣工日期、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施工圖紙情況(是否出齊、會10、審等)施工合同是否簽訂,上級有關文件或要求等。b、建筑設計:建筑面積及平面組合情況、層數、層高、總寬、總高、總長等尺寸及平面形狀,室內外裝修的構造及做法等.c、結構設計:基礎類型、埋置深度;主體結構的類型,墻柱、梁、板的材料及截面尺寸,預制構件的類型、重量及安裝位置,樓梯構造及形式等.2、施工特點:說明工程重點所在。框架結構建筑的施工特點是:模板扎筋澆筑混凝土的工程量大、水平和垂直運輸量大等.。3、地點特征:位置、地形、地質、水位、水質、氣溫、冬雨期時間、主導風向、風力、地震裂度等。4、施工條件:三通一平情況,施工現場大小及周圍環境、施工單位機械、設備、勞動力落實情況;施工管理水平、現場臨時設11、施、供水供電問題的解決等。施工方案與施工方法1、施工方案:確定合理的施工順序和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機械的確定;確定工程施工的流水組織方法。a、確定展開程序、施工順序與施工合同,應遵守“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設備,先主體后圍護,先結構后裝修”的原則。b、擬定施工方法和施工機械的選擇:在擬定施工方法時,應突出重點。凡新技術新工藝和對本工程質量起關鍵作用的分部分項工程以及工人的操作上還不夠熟悉的分項工程,應詳細而具體;對常規做法和工人熟悉的分項工程,則不需詳細擬定,只提具體要求。施工機械的選擇:首先選擇主導工程的施工機械,各種輔助機械或運輸工具應與主導機械的生產能力相協調,以充12、分發揮主導機械效率,在同一工地上,應力求機械種類和型號盡可能少一些,以利于機械管理,應充分發揮施工單位現有機械的能力.c、確定工程施工的流水組織方法.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1、劃分施工過程一個單位工程的分部分項很多,在劃分施工過程時要詳細考慮,既不能漏項又要盡量減少項目數。一般民用建筑施工過程可確定2030個,工業建筑可確定為3040個。一般要求如下:應按施工的先后順序劃分.工作量大,占工期長的工序應單獨立項;穿插配合施工較復雜的施工過程要分細,不能漏項;為了減少項目有些次要施工過程可以并入主要施工過程,不單獨立項.如防潮層可以合并在基礎砌筑內,以簡化內容,突出重點;施工過程的劃分,宜與預算項目(13、或施工定額)對口;施工過程的劃分要結合具體的施工方法。例如:裝配式單層工業廠房的吊裝工程,如果采用分件吊裝法,則施工過程分為:吊裝柱、吊車梁、連系梁、屋架、屋面板等;若采用綜合吊裝法,則施工過程按節間來劃分;凡是在同一時期內由同一工作隊進行的施工過程可以合并在一起,否則應當分列。2、勞動量的計算(任務書已給出)P=QH=Q/S(工日或臺班)Q-工程量H-時間定額S產量定額3、確定施工過程的持續天數、流水節拍、流水步距的計算施工過程的持續天數(1)當知道或根據工作面計算出該施工過程每天按排的工人數時;該施工過程的勞動量(工日)某施工過程的持續天數=該施工過程每天按排的人數(2)當該施工過程每天按14、排的工人數無法確定時,則可參考下式粗略估算后,再進行適當的調整(調整到流水節拍是半天的整倍數)即可:該施工過程勞動量某施工過程持續天= 該工程總工期;該工程總勞動量流水節拍的確定該施工過程的持續時間某施工過程的流水節拍= 該施工過程所劃分的施工段數該過程該段的勞動量或某施工過程的流水節拍= ; 該過程該段工人數流水步距的確定(1)可用公式法來計算ti+(tjtd) (當titi+1時)Kii+1= ti+(titi+1)(m1)+(tjtd) (當titi+1時) 或mti(m1)ti+1+(titd)式中ti-第I個施工過程的流水節拍; ti+1第I+1個施工過程的流水節拍; m施工段數; 15、tj第i與I+1這兩個施工過程之間的技術與組織間歇時間; td前后兩施工過程同段允許搭接施工時間;(2)采用“取大差法”計算流水步距將每個施工過程的流水節拍逐段累加;錯位相減,差數大者為步距K1;若有間歇時間tj時,則 Kii+1=K1+tj;若有相鄰過程搭接施工時間td時,則Kii+1=K1+td;例如,已知:tj(AB)=2天,td(CD)=1天,各流水段節拍見下表,求流水步距和工期。表2-13流水節拍施工段施工過程IIIIIIIVA2323B3434C2432D3232角(1)求KAB (2)求KBC2 5 7 10 3 7 10 14 03 7 10 14 02 6 9 11 2 2 16、0 0 3 5 4 5K1=2天,又tj(AB)=2天,K1=5天,故KBC=5(天)(3)求KCD2 5 7 10 03 7 10 142 2 0 0 K1=4(天),又td(CD)=1天故KCD=41=3(天);最后一個施工過程的工期TN=3+2+3+2=10(天)工期T=K+TN=(4+5+3)+10=22(天)4、編制施工進度計劃(1)編制進度計劃的基本原則a、在堅持合理施工順序的前提下,盡可能將各個施工階段搭接起來;b、盡可能使同一工種的施工班組能夠保持連續施工;c、要以主導施工過程為核心的安排進度,其余的施工過程盡可能配合主導過程進行安排。(2)橫道圖(水平圖表)的一般編制方法先畫17、橫道圖的表式,按施工順序,將各施工過程及根據以上計算出來的各自對應的工程量、定額、勞動量、工作天數、工人人數等,填入表的左邊部分;再根據計算出來的流水節拍、流水步距繪出右邊部分的條形進度圖形,最后在右邊部分的下方,將每天出勤人數迭加,繪出勞動力動態變化曲線形成初步方案,并做以下檢查和調整:a、工期是否符合要求施工順序應符合建筑施工的客觀規律。應從技術上、工藝上、組織上檢查各個施工項目的安排是否正確合理.b、工期是否符合要求工期首先應滿足上級規定或施工合同的要求,其次應具有較好的經濟效果,即安排工期要合理,但并不是越短越好。當工期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必要的調整。檢查時主要是看各施工項目的延續時間18、起止時間是否合理,特別應注意對工期控制作用的施工項目,即首先要縮短這些施工項目的時間,并注意施工人數、機械臺數的重新確定。c、各項資源的消耗是否均衡勞動力、材料、機械等供應與使用,應避免過分集中,應盡量做到均衡。勞動力消耗的均衡性,可用以下兩個指標表示:(1)勞動不均衡系數K1最大工人人數K1= (一般應控制在2以下)平均工人人數該工程總勞動量(工日)平均工人人數=圖上總工期(日)(2)勞動量分布系數K2超過平均部分的勞動量K2= (最好接近于零)勞動量的總消耗調整的方法是適當增減某一施工過程的作業時間(對應的勞動力則相應減增),或調整工程的開工時間.調整某一施工過程時要注意對其他施工過程的19、影響。發現問題,要進行調整,然后再檢查,再調整,反復進行多次,直到滿足各項條件為止,并要留有余地。各項資源需要量計劃表格施工平面圖1、施工平面圖設計的內容a、已建和擬建的地上和地下的房屋、構筑物、地下管道及其他設施的位置;b、運輸機械設備的位置;c、測量放線標樁的位置和取土棄土的位置;d、臨時設施:道路、鋼筋棚、木工棚、化灰池、砂漿、攪拌站、材料倉庫、堆場、行政管理及生活臨時建筑、臨時供水、供電線路、臨時圍墻及一切保安和消防設施等的位置和占地面積。2、施工平面圖設計的基本原則a、在滿足施工條件下,平面布置力求緊湊,以減少施工用地;b、最大限度地縮短工地內部運距,減少2次搬運;c、臨時設施布置應20、便于施工管理及工人生活,并且在保證施工的條件下使臨時設施工程量最小;d、符合勞動保護、安全技術、防火及環境保護等要求;e、為爭取成為文明工地和標準化工地創造條件,樹立企業形象。3、施工平面圖設計步驟:(1)確定起重運輸機械的位置;(2)確定攪拌站、加工棚、倉庫、材料及構件堆場的尺寸和位置;(3)布置運輸道路;(4)布置臨時設施;(5)布置安全消防設施;(6)調整優化。技術組織措施與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一)工程質量保證措施(二)施工安全保證措施(三)降低工程成本措施(四)現場文明施工措施(五)主要技術經濟指標1、工期指標(與國家工期定額比較)2、質量指標(優良品率)3、安全指標,用工傷事故頻率表示4、單位建筑面積造價單位建筑面積造價=施工實際費用建筑面積(元/m2)5、主要材料消耗指標6、降低成本指標降低成本額=預算成本計劃成本降低成本率=(降低成本額/預算成本)1007、機械化程度指標學生按照規定時間完成課程設計,裝訂成冊,形成完整的一份經濟文件。附表1:各施工過程流水節拍計算表序號施工過程項目名稱總勞動量層數每層施工段數每段勞動量班制每班工作人數每段施工天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