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噴專項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6579
2023-07-10
13頁
82KB
1、目 錄一、試驗目的、編制依據及工程概況1二、原材料選擇3三、配合比設計3四、噴射設備及勞動力配置4五、施工工藝5六、濕噴砼質量保證措施10七、噴砼質量的檢驗方法11八、安全環保措施11九、試驗總結12濕噴混凝土工藝試驗一、試驗目的、編制依據及工程概況1、試驗目的:明確隧道濕噴砼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規范隧道施工.2、編制依據(1)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規范(TB10210-20XX);(2)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0-20XX);(3)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5008620XX)(4)新建麗江至香格里拉鐵路LXZQ4標段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2、(5)現行的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及國家和原鐵道部有關標準。規范、驗標及施工指南等.(6)現有的施工技術水平和機械設備能力.3、工程概況及設計情況新建麗江至香格里拉鐵路站前工程線路四標主要位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內,所在地域屬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南東緣之橫斷山脈中段高原雪山地區。起訖里程為DK52+183DK79+405,線路長度線路長度27.222km。本標段包括橋梁3座共0.327km,隧道4座共27.182km,全線橋隧比100,全線最長隧道為園寶山隧道,長10606m,最長橋梁為海巴洛大橋,長200.6m,為連續梁+簡支T梁結構.本標段隧道按照新奧法設計初期支護,噴射砼采用濕噴工3、藝施工。4、施工機械設備施工采用設備主要有TK500噴砼機,SSP-6型噴射機,噴砼機械手,輪式噴砼支護臺架。實現濕噴工藝以提高噴射砼的施工質量,減少施工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改善了勞動環境.5、噴砼支護與開挖之間協調支護順序和支護時機與圍巖穩定時間有關,支護跟著開挖面進行;對穩定性很差的地段,應以最小的一個支護循環進尺,更要及時支護,爆破后立即噴混凝土封閉巖面,控制圍巖變形,待出碴后再立架掛網、噴混凝土,安裝錨桿,達到設計要求.對松散、破碎自穩能力很差的圍巖,采用超前錨管、小導管或預留注漿等方法加固巖體,再按短進尺、弱爆破、及時加強支護的原則進行開挖。噴錨支護跟隨開挖面進行,噴錨支4、護的效果與施工方法有很大關系,特別是開挖程序、爆破方法、掘進進尺,支護時機。噴錨支護噴射砼,分初噴和復噴二次進行。二、原材料選擇1、水泥:經試驗,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2、砂:中粗砂,模度細數大于2.5,用5mm篩網過篩。3、石:用5mm和12mm篩網分別篩去石粉和大骨料,且連續級配。4、復合纖維:經試驗,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5、速凝劑:液體,滿足初凝小于5min,終凝小于10min,28天強度保持率大于70.6、減水劑:高效減水劑。7、水:飲用水。三、配合比設計濕噴砼配合比設計,在滿足設計強度要求時,盡量使回彈量變小,不產生膠皮管的管路及噴嘴堆塞,且能向上噴射達到設計厚度。1、膠骨比:即水泥5、與骨料之比。水泥過少,回彈量較大,初期強度增長慢;水泥過多,水化不充分,而且硬化后砼收縮較大。經試驗選定,膠骨比為1:3.65。2、砂率:即砂子在整個粗細骨料中所占百分率,經試驗選定,砂率為54%。3、坍落度:控制在80120mm之間.4、水灰比:水灰比是影響噴砼強度的主要因素,水灰比適中時,水泥有適宜的水分與其水化、硬化后形成致密的水泥石結構,且砼表面平整,有光澤,回彈量較小,宜控制在0.450.55之間。5、復合纖維:復合纖維摻入量為1。2/m3。6、速凝劑:經試驗選定為4%的水泥用量.7、減水劑:經試驗,摻入水泥用量的1.5減水劑后,水泥與液態速凝劑相容性較好且回彈量相對減少。四、噴射設6、備及勞動力配置1、噴射設備(1)0.75m3容量槽四個(四邊焊50cm高檔邊1.510.5)5mm、15mm篩網各四個。(2)噴射機進料口的格柵應為條狀格柵,格柵間距不大于3cm。(3)皮管內徑至少為5cm,噴嘴直徑至少為3.2cm。2、噴射前準備工作(1)噴射混凝土前,應對受噴巖面進行處理后再噴射混凝土,一般巖面可用高壓水沖洗受噴面上的浮塵、巖屑,當巖面雨水潮解、泥化時,采用高壓吹凈巖面.(2)采用埋設鋼筋頭作為控制噴射混凝土厚度的標志。(3)檢查機具設備和風、水、電等管線路,并試運轉.3、勞動力配置(指每個作業面)勞動力配置表序號工 種人數職 責1班長1全面負責噴射作業2濕噴機司機3操作、7、維修濕噴機,需專門培訓3噴射手2輪換及輔助,掌握噴頭,檢查噴砼質量4攪拌站4給攪拌機上料,負責砼攪拌,包括司機5喂料工3給噴射擊機喂料,并清除超徑石子6空壓機司機2操作空壓機7砼運輸2砼運輸8電工1負責機、電維修合 計14五、施工工藝1、施工材料準備濕噴混凝土材料的進場必須進行檢驗,應符合國家、鐵道部現行的有關標準外,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水泥:選用P.0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檢驗合格。(2)細骨料:采用堅硬耐久的粗砂,細度模數3.1,表觀濃度2680kg/m3。檢驗合格。(3)粗骨料:采用堅硬鬧酒、級配良好的碎石,級配組成4。75-9.5mm,檢驗合格.(4)外加劑:應對混凝土的強度及與8、圍巖的粘結力基本影響;對混凝土個鋼材無腐蝕作用,易于存在;不污染環境,對人體無害。(5)速凝劑:采用濕噴專用液體速凝劑,使用前進行與水泥相容性和速凝效果試驗,并要求初凝不應大于5min,終凝不應大于12min,檢驗合格。2、濕噴工藝流程圖噴射混凝土作業,分初噴和復噴二次進行。初噴在開挖(或分部開挖)完成后立即進行,以盡早封閉暴露開挖面,防止表層風化剝落。復噴混凝土在系統錨桿、鋼筋網、鋼架安裝施作后進行,盡快閉合支護整體受力,以抑制圍巖變位。鋼架間用混凝土復噴平整,并有足夠的保護層。濕噴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篩網10mm(濾出超徑石子)混凝土噴射機械手水泥砂石子水拌合時間1min混凝土運輸車9、運送風壓控制在液體速凝劑(水泥用量4%)80-150cm受 噴圍巖面30cm復合纖維濕噴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圖3、噴射前的準備工作(1)噴射支護前撬去表面危石和欠挖部分 ,用高壓水、高壓風清除雜物,用高壓水沖洗巖面。(2)遇表面有少量水時,加速凝劑,減少摻水量或不加水,強制堵水;水量大時,增設排水管,連排水管一起噴進去,形成永久性排水孔。(3)控制噴層厚度標志的設置:按照設計厚度利用原有部件如錨桿外露長度等,也可在巖面上打入短鋼筋,標出刻度,做為標記。(4)骨料應防止雨淋,粗骨料和細骨料要分開保管.(5)在成套設備中,設置復合纖維漏斗和自動測量記錄裝置,測量誤差在3以內。(6)采用自動拌合站,先10、將骨料和水泥干拌23min,然后再加水濕拌,在濕拌的同時,用分散機將復合纖維按每方混凝土摻加1。2kg均勻分散到濕混合料中,攪拌12min,拌合總時間一般控制在45min。投料時防止在機內形成纖維球,攪拌機出口處堵塞。(7)根據噴射砼量在濕噴機速凝劑箱中添加液體速凝劑,并調節計量表盤,使速凝劑添加比例符合砼配合比設計范圍.(8)檢查電路開關及各管路接頭,連接是否良好。4、噴射方法及注意事項噴射方法:(1)上料速度要均勻、連續、適中,始終要保持濕噴機進料斗中有一定的貯存量,并及時清除振動篩上大粒徑粗骨料和雜物。(2)噴射過程中,噴射手后方的助手應及時協助噴射手理順砼管,避免噴射手在更換方向時,使11、砼管產生急拐彎憋勁現象,引起堵管。(3)噴射手在操作噴嘴中,應盡量使噴嘴與受噴面垂直,距離1。52m。噴射頭處的壓力應滿足0。1Mpa左右,才能保證有效施工。噴砼應分片自下往上噴射,噴嘴均勻地呈螺旋形轉動。噴射作業時,噴射手要時刻注意觀察噴嘴情況,一旦堵管,要讓助手立即與操作司機聯系,停機、關風,檢查管路是否暢通。(4)當巖面凹凸不平,噴射砼先噴射巖面上的凹坑處,此時砼中的水泥、砂漿首先粘在巖石裂隙、凹坑中,而粒徑較大(5mm)的石子都會被回彈落地,這時的回彈量最大,隨著噴射作業的延續和速凝劑的作業,在巖面上很快形成一層厚約5mm的砂漿墊層,噴向受噴面的砂漿墊層厚度不斷增加,回彈明顯減小,在高12、壓風的推動下,砂粒、石子象子彈一樣被“射”進不斷增加的砂漿層中,砼的附著力增加,回彈就更加減小。噴射時,液態速凝劑在噴嘴處被霧化后能與物粒混合并充分發生反應,噴在受噴面上的砼能在23min內初凝,10min終凝。(5)在噴射作業時,坍落度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噴拱時,坍落度控制在8cm,噴邊墻時,坍落度控制在12cm。對于巖面超挖凹坑處,要具體情況分別對待,拱部超挖處,第一次噴層約7cm,20min后進行二次補噴;邊墻超挖處,第一次噴約10cm,15min后進行二次補噴。(6)噴射混凝土的一次噴射設厚度在5cm以內。噴射混凝土緊跟開挖掌子面進行,當圍巖破碎、穩定性差時,一般采用小藥量的松動爆13、破,初噴(厚4cm以上)、錨桿、鋼筋網、鋼架、復噴(二噴、三噴)等作業可以連續進行,直到達到設計要求。架設好格柵鋼架后,迅速用噴射混凝土封填,使之發揮支護能力。圍巖較完整、穩定時間較長時,初噴、錨桿、鋼筋網等施工后即可進行開挖作業,待下一循環初期支護時間再復噴,可將設計厚度的噴層厚分兩、三次完成,由于每層間隔為一循環時間,每層因爆破產生的裂紋在下一次噴混凝土時被填充,而新噴層距掌子面漸遠,所受的爆破振動亦越小,使噴混凝土層的支護能力更強.(7)在第二次噴漿混凝土作業時,完全除去附著在第一次噴射混凝土面的異物.(8)噴射混凝土的操作人員要使用護具,注意安全。(9)在施工噴射混凝土時,側墻壁由下至14、上,頂拱部由一側末端開始向另一側延續。(10)在噴射混凝土時,鋼筋、鋼支撐及掛網的后部不留空隙。(11)反彈至在地上的噴漿混凝土,要在固結以前除去。(12)噴漿混凝土施工后,不應受到低溫、干燥、急劇的溫度變化等有害影響。(13)在使用復合纖維時,要特別注意復合纖維的成球現象和噴嘴堵塞。(14)噴射混凝土的連接部分應在需要連接的部分的13cm以前,厚度開始變薄。(15)在受噴面各種機械設備操作場所配備充足照明及通風設備.注意事項:(1)各項準備工作做好后,即可按照施工配合比拌料、進行濕噴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采用自動計量配料、強制攪拌機拌合;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2)噴射混凝土必須滿足設計的強度、15、厚度及其與巖面粘結力要求,噴射相關作業應連續進行。(3)噴射混凝土終凝2h后,應噴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噴水次數以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夠的濕潤狀態為度。(4)當圍巖條件不允許噴水養護時,以采用噴霧養護為宜,防止噴水過多軟化下部土層。5、管路堆塞及排除(1)堵管原因a、拌合料中有大粒徑石子、雜物.b、噴射機司機操作失誤;噴射砼完畢后未進行對料斗和砼管及時清洗,造成砼結塊.c、風壓偏小。d、噴射手更換時砼管產生急拐彎和憋勁現象等。(2)堵管的排除堵管后要立即停機、停風,檢查堵管原因,若由于風壓偏小,則要調整風壓;若由于混有大粒徑石子或異物,則要拆除管路清除堵塞物;若由于砼管打折憋勁,則要理順砼16、管后,用高壓風砍通.六、濕噴砼質量保證措施1、請按照施工工藝施工,嚴格執行操作規程.2、對于原材料進貨,由試驗部門進行進場前試驗,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得進場。3、制定質量保證體系,并責任到人,狠抓落實。4、每次噴射作業前,做好人員、機具、物資、技術、測量、試驗、運輸等準備工作。5、在噴射混凝土之前,沿巖面間距2m埋設長度滿足設計噴射厚度的鋼筋頭,以保證噴射混凝土厚度,同時也保證了噴射砼的平整度。6、施工技術人員對噴射作業環節進行認真檢查(內容包括:噴層厚度、噴層與受噴面粘結情況、噴射作業中各種參數、復合纖維物理力學性能),嚴格把關。七、噴砼質量的檢驗方法1、噴砼厚度檢驗的平均厚度要達到或超過設計厚17、度。檢測得到的最小厚度,要在設計厚度的75%以上。檢驗方法:鉆破檢測孔實行或用地質雷達檢測,用鉆破檢測孔對隧道每長10m,頂部5處,側壁部左右各1處。檢測孔:用沖擊式鑿巖機或鉆石鉆孔機鉆孔,鉆孔直徑應在32mm以上。2、受噴面粘結強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檢驗方法:錘擊法、砼硬化后鉆取巖蕊法、鉆取或鑿取試件劈裂法.3、噴混凝土平整度混凝土表面應平整,無空鼓、裂縫、松酥。平整度用2m靠尺檢查,允許偏差為100mm。八、安全環保措施1、加強作業區的通風、照明、采用防塵措施降低粉塵濃度。2、作業人員應佩戴必要的防護用品。3、機具設備應置于安全地段。噴射機、灌漿機、水箱必須裝置壓力表和安全閥,定期進行耐壓試壓,合格方可使用.4、突然斷水或斷料,噴頭應迅速移離受噴面。5、發生堵管時,應盡快疏通,處理堵管時噴嘴嚴禁站人。九、試驗總結根據濕噴混凝土現場試驗結果,獲取各種合理參數、合理的配合比、施工人員、施工機具的配備數量,用以指導混凝土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