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所改建工程測量專項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06911
2023-07-10
18頁
106.54KB
1、目 錄1 編制依據32 工程概況42.1 現場情況53 施工準備 53.1 測量及驗線人員 53.2 測量驗線人員的要求53.3 測器具準備63.4現場準備73.5技術準備84.1測量依據復核84.2建筑物復測104.2.1建筑物復測104.3 高程點布設124.4土方施工標高傳遞及抄平124.5施工中的測量放線與抄平124.5.1墊層、底板平面位置放線124.5.2豎向軸線投測及樓層(施工層)平面位置定位放線124.5.3施工層平面位置定位放線135.質量要求176.保證措施186.1技術措施186.2豎向軸線投測注意事項196.3檢查與驗收 196.4其他措施196.5安全環保措施206.2、5.1安全206.5.2環保21附:工程軸線復測示意圖*招待所改建工程測量工程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1施工圖紙:北京*建筑設計有限公司20XX年3月設計,工程編號:*。1.2國家及地方有關的規范、規程、標準及法規:名稱編號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BJ 01-21-95)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BJ01-51-20XX)1.3 *招待所改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4 北京*測繪院2004年6月29日20XX普測1405號導線點成果報告書、20XX普測0011工程水準測量成果。1.5 主要法規: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我國現行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環保及消防等有關文件和規定。 1.6其他: 公司三3、合一管理體系文件及現場周邊場地條件等。2.工程概況序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招待所改建工程2工程地點3招標單位4設計單位5監理單位6工期及進度要求452日歷天開工日期2004年7月1日,竣工日期2005年9月25日7工程質量等級確保建筑“長城杯”,力爭魯班獎8建筑面積29973 m29層數地下二層,地上十二層。10層高地下二層4.800、5.100m、5.300地下一層4.500m首層5.400m、9.600m二層4.200m三層6.020m四層(設備層)2.180m五層3.600m六十二層3.400m11設計標高0.000標高相當于絕對標高為47.00m,建筑地下深度 -9.8,建筑檐口高4、度為46.7m 。12建筑檐高46.700m13建筑總高55.800m14底板底標高11.400m、11.900m15結構形式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2.1現場情況2.1.1本工程建筑物定位是由北京市*測繪所測定,并于2004年6月16日進行復測(見20XX年檢測0224普通測量成果表)。2.1.2土方開挖前由北京*工程公司依據北京市*測繪所測定1軸、11軸、L軸、H軸、A軸線樁。2.1.3我方進入施工現場時,土方施工已接近槽底標高,由于土方施工測繪所測定的建筑物定位樁均被挖掉,現場只有地質公司測定的軸線樁。2.1.4我方應依據北京市*測繪所2004年6月29日在現場測定的151617三5、個坐標導線點(20XX普測1405測量成果表),對現場軸線進行復測,復測后如有問題及時上報給甲方、監理及有關技術人員。3施工準備3.1測量及驗線人員姓 名崗位名稱資格朱寶利驗線員持證張勇華放線工持證測量及驗線人員均經過北京市測繪學會、北京市建委等組織的培訓、考核,持證上崗,持證率100%。掌握并運用國家、地方有關現行標準規范,熟悉施工現場各種測量工作和熟練使用測量儀器。隨工程進度在完成施工測量方案、紅線樁校核成果、水準點引測成果及施工過程中各種測量、記錄后,填寫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B2-2監)報監理單位審核并驗線。施工測量管理主要內容包括:編制施工測量方案、定位依據樁校核成果、水準點引測成果復6、查及施工過程中各種測量、填寫記錄(含定位測量、高程引測、基槽驗線、軸線豎向投測控制線、各層墻柱軸線、墻柱邊線、門窗洞口位置線、垂直度偏差、樓層+0.5m水平控制線等)。3.2測量放線人員的要求3.2.1全體測量放線人員,應明確為施工服務的工作意圖,服從指揮,按規定精度、進度完成任務。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人員匯報。3.2.2了解儀器的構造,熟練掌握儀器的使用。3.2.3儀器安置時,測量放線人員不準離開儀器。3.2.4儀器按期校對檢查,發現問題或偏差過大,不得隨意拆卸調線儀器的各部件,以防損傷、損壞,有問題應急時上報,由專業人員進行校正維修。3.2.5在施工中儀器要防止碰撞,正確保養,做到防潮、防震7、,保護物、目鏡。由于儀器使用不當,造成儀器損傷、損壞,因而影響工程進度,根據情況罰款處理。3.2.6未經技術部門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圖紙,洽商,嚴格按圖施工。3.2.7每次抄平放線后,應進行自檢、互檢,再提請有關部門進行驗線后,只有確定測量放線成果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經有關部門簽定后,方可進行政道工序,并填寫各種測量放線記錄。3.3測量器具準備本工程配備測量器具及器具周檢情況表:器具名稱型號編號周期(自檢)經緯儀J2-2107160一年水準儀AL22402782一年鋼尺50m5764一年水準標尺5m085一年測量儀器管理:嚴格執行公司管理手冊、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控制管理程序及本方案,根8、據本工程測量性質、特點及工程任務,選擇配備適宜的測量儀器,保證測量精度、允許偏差均在規定范圍內。儀器均在檢定周期內,校準狀態標識明確,有完整的計量檢定檔案資料(如顧客需要可予以提供)。儀器的使用、維護和保管指定專人負責,過程控制嚴格按管理程序和作業指導書執行。填寫運行自檢記錄,發現偏離校準狀態及時檢修,檢定合格后予以使用。儀器做到“三防、兩護”,在專用房間儲存,保證完好狀態。儀器的降級使用或報廢同管理程序有關規定。3.4現場準備北京市測繪所給定測繪依據點為5、 6、 7點,導線點成果單上坐標進行計算校核。根據計算校核數據,對5、 6、 7點進行實測,實測結果與計算校核數據比較是否符合北京市建筑9、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 01-21-95)的要求。3.5技術準備認真組織技術、放線人員進行圖紙審核,首先對總平面圖與結構底板圖紙進行校對,出現不交圈現象時及時與設計院溝通,進行調整;同時審核正式圖紙與定位樁點坐標、高程、建筑物本身各軸線關系,幾何尺寸關系,出現問題均以洽商變更的形式形成文字記錄,作為測量放線的依據。4測量方法4.1測量依據復核對給定的建筑物定位樁點、高程依據圖紙進行室內校算和室外校測,本工程施工現場由甲方、測繪院給定已知樁點為導線點。因此要結合本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抄測,確認無誤后與甲方辦理交接樁手續后方可施測。甲方測繪院給定的已知定位平面控制已知坐標點點3個,符合規范對定位依據10、不少于3個的規定,抄測時,測量允許誤差:角度60、邊長1/2500、點位相對誤差5cm。甲方測繪院提供BM1、BM2、BM3,符合規范規定水準點不少于2個的規定,水準點用附合測法校測,允許閉合差為10 mmn (n為測站數)。導線點測量成果表點號距離橫坐標(m)縱坐標(m)5m499870.124304082.6488.4186499797.323304016.71973.6547499870.356304066.89756.8315499870.124304082.64設計坐標點號距離m橫坐標(m)縱坐標(m)備注1499801.117304058.152L軸以1軸交點64.8249986511、.917304058.152L軸以11軸交點3499857.817304000.652C軸以9軸交點高程測量成果點號高程(m)備注BM147.133北側欄桿下BM246.418北側變壓器下BM347.318西南平臺角4.2建筑物軸線樁的復測4.2.1 建筑物復測 測定平行建筑物的基準線,測定建筑物平面控制網。4.2.1.1現場情況:我方進入現場時土方已經施工,基坑深度挖至接近基坑底標高。現場有北京*測繪所2004年6月29日在基坑安全防護欄外測定了15、16、17三個坐標導線點,現場內有城測測繪所提供的2004年1月18日測定的BM1、BM2、BM3三個已知水準點。根據甲方要求將建筑物向北平移12、0.189m 。4.2.1.2用方向法測定平行建筑物的基準點:將經緯儀安置在已知坐標樁17點上,后視已知坐標樁16點,將度盤指標對準2272635”后,轉水平角00000”(或將度盤指標對準00000”,轉水平角823325”),并沿視線以已知17點為起點量距9.541,測定基準點1,在轉水平角1800000”(或轉水平角2623325”)測定基準點2,再轉水平角1801938”(或轉水平角2625303”)以已知15閉合。4.2.1.3將經緯儀安置在16坐標樁上,后視已知17點,將度盤指標對準972635”,轉水平角1243435”,校核已知17點后,轉水平角使經緯儀度盤指標對準,1800013、00”測定基準點3。4.2.1.4校測平行建筑物的基準點,經緯儀安置在基線上,后視基準點2,順時針轉水平角900000”閉合已知16點和基準點4。再將經緯儀在基準點3上后視已知16點,轉水平角900000”校測閉合已知樁點17和基準點。4.2.1.5當基準點經復測閉合合格后,根據現場情況測定建筑物平面控制網。4.2.1.6測定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用直角坐標法測定建筑物平面控制網,將經緯儀安置在基準點1上,后視基準點2,沿視線方向,以基準點1為起點,量距3.120m測定控制網1點,再以網1為起點,沿視線方向量距87.417m校核基準點2,基準點為控制網點2。再將經緯儀安置在控制網1上后視基準網2,14、轉水平角900000”并沿視線,以網1為起點量距74.033m校測基準點3即網3。在將經緯儀安置在網3上,后視網1點,轉水平角900000”,并沿視線方向,以網3為起點量距83.351m,測定網4,將經緯儀安置在基準網2上,后視基準點1,校核網1,轉水平角900000”并沿視線方向,以網3為起點量距(或2700000)并沿視線方向以基準網2為起點,量距73.033m測定網5,再將經緯儀安置在網5上,后視16并沿視線方向,以網5為起點量距4.120m測定距A軸1000m的標a并以網4量距校核。4.2.1.7當校核控制網合格后,在控制網周邊用直角坐標法校測1軸、11軸、L軸、H軸、A軸是否符合規程15、要求。見: 校測建筑物軸線樁示意圖(略)4.2.2高程點布設 根據場地實際情況,場地內高程控制點每棟與設置2個,根據給定的水準點BM1為起點,用復和法將已知標高引測到場地內,聯測各棟號水準點或0.000水平線附和到BM2、BM3、BM4。其閉合差應小于5mmn,閉合差合格后,應按測站數正比例分配。本工程0.000=47.00。4.3土方施工標高傳遞及抄平4.3.1向基槽內傳遞標高控制點,在坡道上,用復合法進行引測標高并在護坡樁護壁上抄測標高控制點,(或用鋼尺懸挑法,直接向下傳遞標高)作為槽底抄平的依據。向基槽傳遞標高控制點時均后視2個0.000標高起始點。基坑護坡樁上抄測標高控制點至少4個。 16、4.3.2 抄平:當挖土接近基槽底標高時,測量人員應及時做好抄平工作,為人工清槽提供施工依據。4.4施工中的測量放線與抄平4.4.1墊層、底板平面位置放線4.4.1.1根據基槽邊上的建筑物軸控制樁,用經緯儀向墊層上投測建筑物各大角和主要軸線,經閉合校核后,再詳細放出細部軸線。4.4.1.2根據底板施工圖以各軸線為準,用墨線彈出施工中所需要的邊界線、墻寬線、暗柱位線、集水坑和門窗洞口位置線等。4.4.1.3地下一層平面位置放線,操作方法同底板放線,但地下一層平面位置放線后,將建筑物周邊軸線延長到底板周邊,并在底板外立面上測定垂直軸線或控制線,作為基礎部分外墻施工豎向控制的依據。4.4.2豎向軸線17、投測及樓層(施工層)平面位置定位放線4.4.2.1豎向軸線投測:首層平面位置放線后,將建筑物的周邊軸線及主要軸線,精確的測定到0.00首層外墻立面上,作為向施工層上豎向軸線投測的基點(起點)。4.4.2.2軸線的豎向投測,應以建筑物的控制樁為測站,并事先進行校測,確保其位置正確。豎向軸線投測至施工層后應組成閉合圖形。控制軸線的位置為建筑物的外廓軸線、施工段分界軸線及樓梯間兩側。4.4.2.3豎向軸線的投測方法:本工程為地上十二層,故選用外控法進行豎向控制,投側時采用經緯儀施測。施測方法:延長軸線法;測向借線法;正倒鏡法。進行豎向軸線投測(用延長軸線法時,場地小時可將經緯儀加裝配90彎管目鏡)同18、時可使用吊線墜方法,逐層向上懸吊引法軸線軸、實測時防止風吹,吊線墜要求高差10m時用1kg,10m30m用5kg以保證精度。4.4.3施工層平面位置定位放線(樓層放線)在施工放線時,應先在結構面上校核由下面投測上來的軸線,閉合后測設細部軸線,閉合后測設細部軸線。再以細部軸線為準,以施工圖為依據用墨線彈出內外墻邊線、門窗洞口模板控制線等平面位置。標高傳遞及抄平:4.4.3.10.00以下標高傳遞(1)0.00以下標高傳遞均以現場的標高控制點為依據,向下傳遞標高,整個基槽內至少測定三個標高控制點,用復合法和閉合法進行驗收。(2)抄平:在地下一層、地下二層各施工段墻體、暗柱、鋼筋綁扎完畢后,在豎向主19、筋上抄測標高控制點,并用油漆標注,作為支模和澆筑頂板混凝土的施工依據。(3)地下室抄到50cm水平線以建筑標高為準,儀器盡量安置在抄測點范圍中間,抄平時點間距離不大于3m,兩點間高差不大于1mm, 層間高差不大于3mm ,抄平時彈水平線要水平。4.4.3.20.00以上的標高傳遞均由外墻、樓梯間等處向上傳遞(1)在首層外墻立面上,樓梯向外測設統一的標高控制點,或50cm水平線,作為向上傳遞標高的起始依據,每施工段至少有2個標高控制點。在施工層豎向傳遞標高時,應以首層統一的標高起始控制點依據,由兩處分別將標高用鋼尺沿鉛直方向直接量至施工層。(2)抄平:在結構施工中,墻體、暗柱鋼筋綁扎完畢后,應在20、豎向主筋上抄測標高控制點,并用油漆標注,作為支模和澆筑頂板混凝土的依據,抄平前檢查由下面傳遞上來的兩個標高控制點誤差小于3mm 時取平均值進行抄到標高。4.4.4在施工層頂板面上放線時,應彈出墻體的軸線,墻體厚度邊線,外墻應彈出墻的內邊線。4.4.5磚墻砌筑之前,應安有關施工圖繪制,皮數桿上應繪出0.000與整數標高線以及窗臺、過梁、圈梁、樓板、樓梯板木磚、墻拉筋、預留孔洞的豎向位置,且標出磚皮數。4.4.6水平灰縫厚度一般以10mm為宜,必要時可在2mm之間調整,磚厚的尺寸的確定,應現場隨機取樣,以10塊磚為一組,取三組的平均值。4.4.7設置皮數桿的位置應選擇在建筑物各大角,及施工流水線兩21、端,相鄰間距不大于15m ,砌體施工時,皮數桿應固定在預留鋼筋或木樁上。立桿之前,先用水平儀抄平,標高的允許誤差2mm。4.4.8各施工層磚墻砌筑一步架高度后,及時抄測交圈的50cm 水平線,作為結構、裝修施工的標高依據。相鄰標高點間距不宜大于4mm,彈水平線的允許誤差為3mm。5.質量要求5.1依據DBJ01-21-95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強制性地方標準,對測量放線成果進行檢查驗收。5.1.1質量標準:各部位放線的允許偏差(表7-1-5)規定:項 目允許誤差(mm)外框主軸線長度L30m允許誤差5mm30mL60m 允許誤差10mm60mL90m 允許誤差15mm90mL 允許誤差20mm細22、部軸線允許誤差2mm承重墻、柱、梁、邊線允許誤差3mm門窗洞口邊線允許誤差3mm豎向軸線投測允許誤差(表7-1-3)規定:項 目允許誤差(mm)層 間允許誤差3mmn30m允許誤差5mm30m h60允許誤差小于10mm本工程總高為55.80m 允許誤差小于10mm標高傳遞允許誤差 : 項 目允許誤差(mm)每層允許誤差3mmn30m允許誤差5mm30m h60允許誤差10mm本工程總高允許誤差10mm5.2依據DBJ01-21-95建筑施工測量規程7.1.9結構施工中測設的平面與標高線均以墨線標注,線跡清晰、準確,墨線寬應小于1mm。6.保證措施6.1技術措施為確保工程質量,提高放線精度,按23、期完成放線抄平工作,為施工創造按圖施工的依據,采取以下措施:6.1.1在放線過程中,應以較大的邊測定較小的邊,以長定短,以大定小,以精定粗。6.1.2在經緯儀測角及豎向觀測中,均采取盤左、盤右取平均值,以抵消由于儀器所產生的系統誤差。6.1.3在水準測量中,均采取前后視等長施工方法,以抵消儀器視水準軸不平行水準管軸的誤差(i 角誤差)。6.1.4在豎向傳遞標高中,主要沿結構外墻用鋼尺直接向上量取,所用鋼尺必須經過檢定,并進行尺長、溫度、拉力等改正。6.1.5用線墜豎向投測時,要保證線墜體型正,重量適中,每隔三層、四層放一次通線,以作校核。6.1.6經緯儀、水準儀在使用時要采用精密定平法。6.124、.7堅持測量作業、計算步步有校核。6.2豎向軸線投測注意事項6.2.1軸線控制點的測設要準確,首層放線后要對控制點及豎向控制點進行校測。6.2.2向上投測時,應始終以首層立面軸線基點為準,避免還層向先投測產生的誤差。6.2.3操作時要精密定平經緯儀度盤水準管,減少因豎軸不鉛直所產生的誤差。6.2.4施工層平面投點、畫線要準確,操作人員之間配合要默契。6.3檢查與驗收按照規范和公司三合一體系要求對測量放線進行質量預驗收。6.3.1班組對各測量部位進行自檢,合格后上報工長。6.3.2平面控制網和建筑物定位后,由技術負責人、工長組織質檢及有關下道工序工長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填寫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B25、2-2監)報監理單位審核并驗線。6.4其它措施6.4.1施工測量用具要由專人管理使用,嚴格遵守操作規程。6.4.2控制樁點要做圍欄加以保護,以防破壞,做到樁軸通視,并做定期檢查。6.4.3經理部、專業工長對施工人員做出詳細的技術安全交底。做到管理到位。6.4.4本工程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擅自動用測量設備和挪動測量的各種標志。6.5安全環保措施6.5.1安全6.5.1.1進行施工現場戴好安全帽,從事2m以上的高空作業系好安全帶。6.5.1.2在施工現場內禁止穿拖鞋。6.5.1.3在外墻吊線時,應檢查線墜是否牢固,以防線墜線斷,無意墜落傷人。6.5.1.4放線人員應配備工具袋,線墜,墨斗、鋼尺、錘子、斧子等工具,不用時裝進工具袋,不許在施工層隨便亂放,以防從高空墜下,以免發生意外事故,在腳手架上施工時,隨時注意抬頭板和腳下堆放的物品,以防絆倒,工作中應相互提醒注意安全。6.5.1.5所有放線人員在遵守上述安全規定的同時,應遵守施工現場的一切安全規定。6.5.2環保測量人員放線所用的墨斗、油漆等嚴禁隨意丟棄,廢棄不用的墨斗、油漆桶、刷子要集中回收,作為不可回收垃圾處理,以防造成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