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中心項目總承包工程測量與監測施工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08036
2023-07-11
24頁
9.71MB
1、XXX體育中心項目總承包工程測量與監測方案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目錄1.編制依據及工程概況41.1編制依據41.2.工程概況42.施工測量流程53.資源配置與職責63.1.人員配置63.2.儀器設備配置63.3職責74.平面控制網的建立及平面測量84.1.平面施工測量的總體思路84.2.施工測量的準備工作94.3.首級平面控制網94.4.二級平面控制網124.5.三級平面控制網134.6.垂直控制網的建立164.7.施工平面測量164.7.1建筑物的施工測量164.7.2.垂直控制網分段投測174.7.3軸線及細部放線205. 高程控制網的建立及高程測量215.1高程控制網的建立215.2.2、高程測測量225.2.1地下標高引測225.2.2.地上標高引測246.工程監測246.1.使用儀器256.2、沉降觀測基準點及沉降觀測點的布設256.3、沉降觀測方法256.4、沉降觀測周期266.5.內業計算266.6.資料成果整理277.測量精度保證措施277.1.測量管理組織機構277.2.測量施工質量保證措施:277.3對分包單位測量的協調控制287.4建筑工程測量誤差理論分析288.附圖309.附表321.編制依據及工程概況1.1編制依據(1)xx市XX區XXX體育中心項目施工總承包工程施工合同(2)xx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的xx市XX區XXX體育中心施工圖紙(3)xx市XX區XX3、X體育中心施工控制點測量技術報告規范圖集及標準:(4)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XX)(5)城市測量規范(CJJ8-99)(6)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XX)(7)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8-20XX(8)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7-20XX(9)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規范JSB304(10)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XX)(1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XX)(12)業主和設計所指定的其他技術要求和標準1.2.工程概況xx市XX區XXX體育中心位于XXX濱海休閑帶中段,南山XX中心區東北角,XXXXX填海區內,緊4、鄰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國際金融商務區。XXX體育中心在20XX年將作為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分會場,承擔足球預賽、乒乓球決賽、游泳訓練等訓練與比賽功能。賽后主要作為全民健身場所服務于周邊群眾,同時承擔部分國內綜合賽事、專項賽事及體育訓練功能。本中心包括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熱身館、運動員接待中心、體育主題公園及商業運營設施,工程建筑概況特征如下表:建 筑 面 積總用地面積307740m2各層建筑面積地下一層(占地面積)93859m2總建筑面積256520m2一層90410m2綠化面積92335m2二層41560m2建筑基底面積90410m2三層7800m2建 筑 高 度體育場整體屋面,建筑5、高度35m-52m四層4450m2體育館五層(看臺,觀景臺)16320m2游泳館六十五層12420m2運動員接待中心62m看臺層(樓座看臺及看臺后部用房)6060m2建 筑 層 數體育場局部四層看臺防水等級地下工程一級體育館局部四層看臺平屋面二級游泳館局部為一層看臺,地上三層水池防水一級金屬屋面一級熱身館地上一層車行坡道一級運動員接待中心十五層管廊四級2.施工測量流程測量前的工作準備人員儀器設備到場甲方移交原始控制點復核原始測量控制點布設導線、水準網點導線、水準控制測量導線、水準測量技術報告甲方或監理確認導線、水準測量成果細部測量變形觀測及塔吊沉降觀測+0以上豎向點位梁、板、柱、墻測量+0以下6、槽基底板梁、柱、墻測量導線、水準復測測甲方或監理測量驗收加密控制點整體測量測量驗收3.資源配置與職責為確保本次測量項目能夠有計劃、有步驟、優質高效地順利實施,專門設置測量組,組長1人,測量工程師13人,對人員、儀器設備進行合理分工,優化配置,加強施工中的組織協調和各道工序的監督檢查。3.1.人員配置(1)平面、高程控制測量、現場施工測量由三個作業小組承測,該項目擬投入的主要工作人員共14人(名單見附表2)。(2)加強作業組內外業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反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3.2.儀器設備配置(1)本工程投入的主要儀器設備:全站儀三臺,DSZ2型自動安平精密水準儀三臺、FS1型平板測微儀一臺、DZJ7、2型激光垂準儀1臺、標準精度為1/4萬、銦鋼條碼尺1對、FX-4500P計算器1臺。主要測量設備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型 號數量用 途精度指標1全站儀瑞士徠卡LeicaTCR4021臺平面控制網的測設、高程傳遞22mm+3ppm2全站儀日本賓得PENXR-1001臺平面控制網的測設、高程傳遞22mm+3ppm3全站儀科力達KTS-4421臺平面控制網的測設、高程傳遞22mm+3ppm4激光鉛 直儀DZJ21臺1/40000控制點豎向投遞5水準儀DSZ23臺標高測量控制0.7mm/km6標尺3米2把高程測量7對講機鍵伍6臺3km8塔尺5m2把標高測量9水平尺8002把預埋件測量10鋼卷尺5m5把測量8、放線11大盤尺50m1把測量放線(2)作業人員應加強儀器的維護保養。在作業過程中發生的儀器損壞或故障,需經檢修并檢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儀器性能不穩定時,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使用。(3)平面和高程控制測量的平差計算,可采用南方測繪公司商業平差軟件“南方平差易2005”進行平差。使用南方“cass6.1”專業成圖軟件,進行電腦成圖。3.3職責(1)測量組組長:控制本項目質量保證體系的正常運行;針對本項目控制好技術培訓工作,審定儀器設備的檢驗與鑒定資料是否合格,技術力量配置是否合理;負責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對成果成圖進行最終審定,對該項目的綜合質量負有全面領導責任。(2)測量組副9、組長:負責主管本項目的技術審核工作,對工程質量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審核本項目的技術設計方案,負責生產中的事前指導、中間檢查和成品審核驗收工作,行使產品質量否決權。深入生產實際,了解作業情況,對工程質量進行跟蹤管理,監督作業人員嚴格執行本項目技術施測綱要及有關文件的各項技術規定,解決工程生產中的技術難題。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品(項)的發生,做好質量信息反饋工作,對工程質量負直接責任。(3)測量技術員:負責場地的現有資料的收集,編制技術設計方案和測繪技術報告;開工前,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學習施測綱要和有關的技術標準、操作規程;嚴格按照技術設計方案和有關文件的要求,督促檢查作業小組10、工作情況,糾正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負責向技術負責人匯報生產質量狀況,負責本項目的成果成圖的檢查驗收工作,對所完成的工程質量負全面責任。(4)作業員:認真完成組長分配的生產任務。嚴格執行技術設計方案和有關文件的要求,嚴把一手資料質量關。負責儀器、設備的保管使用,保證人身、設備安全。對完成的產品負有長期責任。4.平面控制網的建立及平面測量4.1.平面施工測量的總體思路進場后,在業主、監理的指引下,對首級測量控制網辦理正式的書面移交手續,實地踏勘點位,對已經損壞的點位作出標記說明。平面控制測量應嚴格遵循從整體到局部,由高級到低級、由高精度控制到低精度控制的原則。平面控制網是土建、鋼結構、幕墻裝修、機電11、安裝、沉降及變形觀測施工測量的依據,也是監理等各檢測單位復查的基準。布網要求:各級平面控制點可靠、穩定、使用方便;通視條件好,檢校方便,滿足施工精度要求。由于該工程量巨大,而且工況復雜,因而必須設置多級平面控制網,而且各級控制網之間必須形成有機的整體。本工程建立三級平面控制網。垂直控制網采用天頂法、坐標法對各施工階段進行針對性的設置。運動員接待中心擬在中間層增加垂直控制網傳遞層,減小結構自振、風振對施工測量精度的影響。根據設計要求,以業主提供的高程水準點為基準,在場地建立高程控制網。土建、鋼結構、幕墻、機電、裝修等以此網為依據進行樓層標高控制。4.2.施工測量的準備工作施工測量的準備工作是保證12、施工測量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包括圖紙、施工流程和測量規范的熟悉,測量方案的確定,對業主提供的測量基準點進行交接和校核,并做好記錄。針對該工程測量難度及工程量安排測量人員數量及分工,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均按照國家規定檢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內。在使用過程中,隨時檢查儀器的常用指標,一旦偏差超過允許范圍,將及時校正以保證儀器的使用精度。4.3.首級平面控制網首級平面控制網是在業主提供的等導線點S1、S2、S3、S4(高程為四等水準,其坐標見下表)基礎上,根據建筑物的總平面定位圖,建立一個穩定可靠,不受施工影響的首級施工控制網。業主提供的等導線點的坐標如下表:點號XYZS117402.2241013、3166.14110.828S217193.776103867.8336.541S316868.472103456.1334.551S417030.913103131.9774.532根據甲方提供的該工程已有控制點作為本次平面控制的起算數據,對所提供的坐標按規范要求進行方向值,邊長等各項要素檢測,對檢測成果數據進行精度分析,成果符合規范要求后,再按施工現場的條件情況布設一條一級閉合導線。一級導線點應選在穩定,安全、通視條件良好,易于長期保存,便于使用及發展下一級控制的地方。該控制網作為首級平面控制網,它是二級平面控制網建立和復核的唯一依據,也是幕墻裝修測量、機電安裝測量、沉降及變形觀測的唯一依14、據,在整個工程施工期間,必須保證這個控制網的穩定可靠。該控制點的設置位置選擇在穩定可靠處,且設置保護裝置。根據總平面定位圖及現場場地實際情況,我們在工地周圍加密了Z1、Z2ZN個控制點,與S1、S2、S3、S4聯測形成一個閉合導線作為首級平面控制網。依據工程進度定期(結構施工階段每月一次)對該控制網點進行觀測比較,并及時對破壞的控制點進行修復。一級導線測量觀測精度執行標準詳見下表:電磁波測距導線的主要技術要求等 級導線長度(km)平均邊長(m)測角中誤差()測邊誤差(mm)相對精度一級6.05005141/17000水平角觀測的技術要求等級測回數(DJ2)方位角閉合差()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15、內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測回互差()一級210N121812電磁波測距的各項限差等級一測回讀數較差(mm)單程測回間較差(mm)往返或不同時間段較差一級10152(a+b+D)垂直角觀測的各項限差等級一級對向中絲法(測回)1D=SCOS垂直角互差()15指標差互差()154.4.二級平面控制網二級平面控制網的布網以首級平面控制網為依據,布置在施工現場以內相對可靠處,用于為受破壞可能性較大的下一級平面控制網的恢復提供基準,同時也可直接運用該級平面控制網中的控制點進行測量。二級平面控制網應包括建筑物的主要軸線區域,編號為II-1、II-2II-N、并組成封閉圖形。由于部分點布設在基坑附近,且有施16、工車輛通過,每次使用時要檢測二級控制點的坐標,確保二級控制點的準確性。地下結構施工測量時,根據二級平面控制網中的控制點,用坐標法、極坐標法直接測出軸線控制線,并以此為基準,依據圖紙放出細部軸線。根據二級平面控制網放軸線示意圖如下:每一施工階段測量工作完成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填寫報驗單及測量成果記錄報監理單位復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4.5.三級平面控制網地上結構施工時,在首層樓板上,三級平面控制網的布置以二級平面控制網為依據,依據圖紙設計在建筑物各系統定位區域內布設小十字軸線網,其點為T1T5,十字軸線端點延長,根據建筑物各系統定位區域大小形成田字形網。距離建筑物外墻100017、mm的角點布設一個矩形控制網,其點為T6T9,即可用于控制墻體和爬模的施工,又可用于塔樓外框架的施工測量。三級平面控制網布置示意圖如下:4.6.垂直控制網的建立為了保證建筑物垂直度、幾何形狀和截面尺寸達到設計要求,該工程的垂直控制采用天頂法、坐標法相結合的方法來控制。由于該工程的垂直測量控制比一般工程精度要求高,擬采用垂直精度為1/40000的激光鉛直儀。依據二級平面控制網在首層樓面上建立的垂直控制網,在首層垂直基準點上架設激光鉛直儀,將垂直控制基準點逐個投測至施工樓層面,放出控制軸線。機電安裝、幕墻裝修施工根據樓層控制軸線測放出其施工控制線。4.7.施工平面測量4.7.1建筑物的施工測量建筑18、物的垂直控制基準點T1T5組成一個小十字軸線網,十字軸線端點延長交于四邊形,形成一個田字形網。在首層架設激光鉛直儀將垂直控制點T1T5投測到施工樓層,對垂直投測在施工樓層上的T1T5點進行距離、角度檢查合格后,按設計尺寸放出建筑物施工控制線,并以此為依據,控制和調整模板的垂直度,滿足工程施工要求。 施工樓層測量放樣示意圖如下:施工樓層測量放樣示意圖4.7.2.垂直控制網分段投測為減小高層施工測量精度受結構自振、風振、日照,以及測量儀器精度影響,采用分段投測和分段控制。底層建筑方格網不斷向上投測就是控制網的豎向傳遞。網格的豎向傳遞根據它的功能,可劃分為階段性傳遞和工作層傳遞兩種??刂凭W的階段性傳19、遞和工作層傳遞是高層建筑測量中不可缺少的兩項控制工作。階段性傳遞是有計劃地將控制網逐級投測到某幾個層面,以作為某一階段的控制網基點。工作層傳遞是根據底層控制網或階段性控制網基點投測到各工作層上,以形成工作層的控制網。它們相互依托,層層相扣。階段性控制網是本工程的傳遞基礎,又可用來檢驗前一工作段工作層控制網的傳遞狀況,是工程整體垂直度控制的基礎。工作層控制網是本工作層各柱軸線控制的依據,又可用來驗證前一工作層各柱軸線位置和垂直度控制的狀況,是對工程每一節柱垂直度控制的保證。在運動員接待中心中間層八層(8F)增加垂直控制網轉換層。,將第一階段控制網升至第二段起始樓面,作為第二段樓面的控制。F1以下20、根據二級控制網直接測放,F1F8樓層控制軸線網根據1F控制網測放,F8F15樓層控制軸線網根據8F控制網測放,垂直控制網分段投測示意圖如下:在F1樓層面布置激光放測點。0.000m層由于人員走動較頻繁,激光點測放到樓面后需進行特殊的保護,激光點穿過樓層時,需在組合樓板上預留150x150的孔洞,澆注砼后將點位引線測放在各樓層上。做法示意如下:0.000m樓面點位做法及保護穿過樓層做法說明:在砼樓面上預埋鋼板埋件,然后打上陽沖眼標示中心點位置。說明:澆注砼后木盒不拆除。對點時用麻線繃緊在小鐵釘上以便找準中心點。使用激光鉛垂儀,標準精度為1/40000mm?,F以其中一次階段性傳遞為例敘述工作過程。21、在1FL各控制網點分別架設垂直儀,精密整平對中后向上投測,由控制網點預留孔(150mm150mm)處設置的一塊有機玻璃光靶接收。每個基點上分別架設激光鉛垂儀于首層油漆標示的主軸線控制點上,將主軸線點逐一垂直引測至同一目標高度,以便上一層的建筑軸線測放。內控點豎向傳遞示意圖:, 投點取值采用以下方式進行:1.透明塑料薄片,中間空洞便于點位標示。雕刻環形刻度。2.第一次接收激光點3.蒙上薄片使環形刻度與光斑吻合4.通過塑料薄片中間空洞捕捉第一個激光點在激光接收靶上。5.旋轉鉛直儀90、180、270分別捕捉到四個激光點6.取四次激光點的幾何中心即為本次投測的真正點位位置??刂泣c接收完成后,在措施底22、板上彈上十字中心線,用油漆涂上測量對中三角標志,方便日后對中。如下圖:標記示意圖彈好中心線后,架設全站儀與大菱鏡進行控制點閉合檢查,主要檢查角度與邊長關系,如誤差較大,需重新投測;誤差較小,則進行平差處理。通過自檢對閉合誤差調整完后。報監理驗收,合格后作為上部樓層控制網的基準,以提高平面控制網經傳遞后的測量精度。4.7.3軸線及細部放線因本工程造型獨特,內有大面積的斜軸線、圓曲線,為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放線質量,須要預先了解各曲線要素及斜線與主軸夾角等數據,用專業FX-4500P計算器編好程序,根據設計提供的各項參數,計算出各需放樣點的坐標,經檢查、驗算坐標無誤后,采用全站儀極坐標法直接放線。詳23、細的方法為:對于斜軸線,在控制點上設站,選取其線上的兩點作為檢查點,檢查其點位相對于控制點的距離和角度偏差是否在規范的允許范圍內,經校核無誤后,使用FX-4500P計算器對其它軸線上的點位坐標或角度進行計算,采用極坐標法或邊角法對需施放的點位和軸線進行測量。對于圓曲線和弧線的放樣作業方法與上述方法相同,但其點位的密度越大,那么圓曲線和弧線的放樣精度就越高,圓曲線和弧線的點位密度取決于半徑的長度、軸線控制點的精度和距圓心的距離。5. 高程控制網的建立及高程測量本工程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7.500.000m。5.1高程控制網的建立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現場建立高程控制網。根據業主24、提供的水準點S1、S2、S3、S4,使用DSZ2精密水準儀對所提供的水準基點按四等水準進行復測檢查,校測合格后,根據設計要求采用四等水準的精度觀測,測設一條閉合水準路線,四等水準觀測的施測方法主要技術要求如下:(1)四等水準觀測采用三絲讀數法,直讀視距,觀測順序為“后-后-前-前”。(2)測站設置及觀測限差需滿足“規范”要求,水準記錄需由水準測量外業記錄程序控制。(3)水準路線采用往測一次單程測量法測定,觀測時兩水準點間為偶數站。(4)主要技術要求詳見 “四等水準測量精度指標”及“四等水準測量的測站觀測限差”。四等水準測量精度指標項目等級路線最大長度(km)儀器類型視距前后視距前后視距累計差視25、線高度標尺類型四等16DSZ2100510三絲能讀數雙面四等水準測量的測站觀測限差項目 等級黑紅面讀數的差黑紅面兩次高差的差單程雙轉點觀測左右路線轉點差檢測間歇點高差四等3.05.04.05.0現場一、二級平面控制點全部用四等水準連接,并各自組成閉合的水準路線,共同組成高程控制網,它不僅是土建、鋼結構、幕墻裝修、機電安裝標高控制的依據,還可以作為以后沉降觀測的基準點。5.2.高程測測量為保證豎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對每層所需的標高基準點,必須正確測設,在同一層上所引測的高程點,不得少于三個,并作相互校核,取平均值作為該平面施工中標高的基準點。5.2.1地下標高引測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26、制網的基準點,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引測標高精度要求高的用水平儀,精度要求底或不便用水平儀的用全站儀。水平儀引測標高示意圖采用全站儀測量標高,根據三角測距原理,將全站儀架設到1F地面,將反射片置于高程控制點上,垂直放置,用底部十字絲中絲對準預埋樁陽沖頂部中點,將儀器內部高程參數設置為零,然后照準反射片底部中線,進行測設。假設測設出數據為A,即用預埋樁陽沖頂部實際高程加上儀器與水準點預埋樁之間高差A值,將總和輸入到高程參數中,然后將反射貼片置于地下室墻面,用鉛筆在反射貼片中線對準的墻面處做點,用儀器對準反射貼片與墻面接觸的中線處,進行觀測,所顯示的數據即為標高,然后在該點27、處做上標高標記,標明此處標高讀數。全站儀引測標高示意圖5.2.2.地上標高引測首層樓面上,根據高程控制網水準點將結構標高+1.000m引測至建筑物墻壁,用紅三角標志,作為向上引測標高的基準點。采用鋼卷尺沿垂直墻壁向上引測,然后架水準儀將樓層結構標高引測在墻壁上,以紅三角標志標定,并標明標高值,作為該樓層高程基準標高線。樓層土建、鋼結構、幕墻、機電、裝修等施工標高根據樓層控制基準標高點測放?;鶞蕵烁呔€標識示例如下所示:基準標高線標識示例標高的豎向傳遞,用50米大盤尺從基準標高線豎直量取。將大盤尺零刻度對好1米水準線,從每控制層直接引測到施工層,在墻壁三個面將標高控制點分階段向上轉移。采用往返引測28、法,引測到同一目標高度,引測完成后,先校測傳遞上來3個標高控制點,當閉合差小于3mm 時,取其平均高程引測水平線,建立水準點標志。6.工程監測變形監測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建筑物在施工過程中的實際變形程度和變形趨勢,預防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不均勻沉降,及時反饋信息為設計、施工部門提供詳盡的第一手測量資料,有效監視在施工期間建筑物的安全,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體結構的破壞,或產生影響結構功能的使用,需利用高精度測量儀器對建筑物沉降進行觀測,以指導施工或施工方案修改等,確保施工順利進行。本工程變形監測按規范要求擬按二級進行觀測。6.1.使用儀器沉降監測采用DSZ2型自動安平精密水準儀加FS1平板測微29、器,配2m銦鋼條碼尺。儀器詳細情況如下表所示:名 稱型 號編 號精度數 量產 地精密水準儀加測微器DSZ22242420.7 mm1臺蘇州銦鋼尺2m21、220.01mm2把南京6.2、沉降觀測基準點及沉降觀測點的布設(1)沉降觀測起始點沉降觀測起始點將采用甲方提供的該工程已有等級水準點。這些水準點經使用前進行檢查無誤后,可作為本次沉降觀測起始點。(2)沉降觀測基準點的布設沉降觀測基準點擬根據實地的地形情況設立,在距觀測對象變形影響較小、地基穩固、不易破壞的位置布設3個沉降觀測基準點,編號為G1、G2、G3具體埋設的規格如附圖3。(3)沉降觀測點的布設觀測點應設置在能反映出沉降特征的位置,如建30、筑物的受力柱,伸縮縫兩側等,具體埋設位置可由設計院設計或由施工單位自行設計,經由甲方、監理批準后實施,其編號為“C1、C2”。沉降觀測點標志埋設離地面高度為30cm以上。標志頭上空的凈空高度應大于2.2m。以便豎立標尺觀測。觀測點與建筑物的聯結要結實穩固。具體的埋設方法如附圖4。6.3、沉降觀測方法(1)待點位穩固后,根據甲方的要求開始第一次觀測,首次觀測聯測全部的沉降觀測基準點及沉降觀測點,采用往返觀測,形成水準閉合環線,整條線路閉合差不得大于1.0mm(n為測站數)。經平差計算求得的高程作為各沉降觀測點高程的最或是值。沉降觀測起始點與沉降觀測基準點聯測,采用往返觀測,取中數作為各沉降觀測基31、準點高程的最或是值。(2)沉降觀測點及沉降基準點按建筑變形測量規程中二級精度要求進行,首次須往返觀測。每次觀測前應進行i角檢查。具體執行的各項規定和限差如下:測站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視線高度按下表規定執行。等級儀器類型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差累積視線高度 (下絲讀數)二級DSZ250 m2.0m3.0 m0.2 m測站觀測限差應不得超過下表規定: 項目等級基、輔分劃讀數差基、輔分劃所測高差的差二級0.5mm0.7mm6.4、沉降觀測周期主體施工完一層觀測一次,竣工驗收后,第一年不少于4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直到下沉穩定為止。當沉降變化量符合規范規定的建筑物穩定標準(即沉降速率小于0.0132、0.04mm/d)時即可結束觀測。觀測過程中,如有基礎周圍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雨及地下水位有較大變化等情況,均應及時增加觀測次數。6.5.內業計算沉降觀測的平差計算采用電子計算機進行(平差前應進行各項改正、驗算各項限差、列表計算往返高差較差、限差并計算每公里水準測量的高差偶然中誤差,以便檢查),觀測成果表按附表1整理。6.6.資料成果整理(1)每次沉降觀測結束后提交沉降觀測成果表;(見附表1)(2)從第五次開始,提交沉降觀測“沉降量-時間曲線圖”。(3)沉降觀測技術說明;(4)沉降監測點位布置圖。每次沉降觀測后向建設單位提供監測成果報告,項目觀測完成后提供總結報告。由于沉降觀測是一項長期而系33、統的觀測工作,為了確保成果的可靠性,應做到四定;固定觀測人員,固定儀器,固定水準點、水準路線及觀測方法,固定觀測周期及日期。每次沉降觀測后,及時整理分析觀測數據,繪制沉降量分布曲線圖,編寫沉降觀測分析報告,并將觀測結果報總承包技術管理部,同時作為竣工資料的一部分。對于突然發生的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監理、設計院及業主。7.測量精度保證措施7.1.測量管理組織機構7.2.測量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為保證測量工程的施工質量,所有測量技術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嚴格按照測量規范進行操作。(2)測量儀器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年檢鑒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內使用。在使用過程中,隨時檢查儀器的常用指標。一旦偏差超過允許范34、圍,應當及時校正以保證測量精度。(3)設置的測量控制點、標高控制點要設置保護裝置,確保測點不被損壞;測點附近嚴禁堆放材料,避免影響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4)為了保證測量精度,土建和鋼結構等主控軸線及標高控制點的測量時間盡量安排在每天的上午進行。(5)控制網定期進行復核及其復核精度要求:級別精度要求復核周期方法角度邊長首級平面控制網91/240001次/每月導線測量二級平面控制網151/150002次/每月導線測量三級平面控制網51/200001次/3層邊角測量首級高程網4L(L為往返水準路線長度,單位km)1次/每月往返附合閉合差樓層基準標高網3mm1次/每層環線閉合差7.3對分包單位測量的協35、調控制除自身的施工測量工作以外,我們還將對分包工程的施工測量進行控制。分包工程開工前,我單位移交測量控制線給分包單位,由移交雙方進行相互交接檢查無誤后方可使用。在分包工程施工過程中,將對分包工程重點部位的施工測量進行跟蹤復核。7.4建筑工程測量誤差理論分析(1)按照建筑工程測量分析理論,建筑物定位的點位中誤差“m”主要包括施工誤差“m施”和點位測量誤差“m測”共同影響,即:m=m施+m測通常取 m測:m施=1 則 m測=1/ m其中測量誤差又包括控制點起始誤差“m控”和點位放線誤差“m放”。即m測=m控+m放若取 m控 :m放=1: ,則m控=1/ m測故得 m控=1/3m=1/6,其中m=136、/2,為施工極限容許誤差根據施工測量規范要求:=1/5000m控=1/6=1/30000則測角中誤差: m= m控/D=206265/30000=6.9(2)測量精度保證措施從以上誤差理論分析可知欲提高施工測量精度,應從確保控制網點位元精度和采取合理施工放樣方法兩方面努力。主要措施為:1)、與施工要求相適應的施工控制網等級。結合以上誤差分析理論和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平面控制網按照一級導線精度要求布設,高程控制網按照四等水準精度要求布設,能夠確??刂凭W點位元精度要求。測量過程中嚴格按照GB50026-20XX工程測量規范中的相關規定進行測量,并實行復核制度,做到點點有復核,前一步末檢核合格,不進37、行后一步的測量。2)、須在測量前,對涉及的儀器,鋼卷尺等測量工具進行必要的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到測量施工中。購置相應精度等級的施工測量儀器,提高測量放線精度。擬采用徠卡全站儀,進行施工現場測量放線,該儀器測角標稱精度為:2,測距標稱精度:土(2mm2PPm),測設精度滿足施工定位要求。水準測量選用DSZ2型水準儀該儀器標稱精度為:1公里往返測標準差1.0mm。3)控制點測量作業要做好書面記錄,對施工過程中用到的全部測設數據,進行計算,并交由測量主管負責人復核。4) 每次放樣,放高程前必須與控制點進行復核無誤后才進行細部放樣、放高程工作。5) 需定期對軸線控制樁進行復核,防止因人為原因變動導致樁38、位位移或受破壞影響測量的精度。6)、控制測量內業計算引進測量平差軟件內業平差計算采用南方平差易測量平差軟件,該軟件經我司多個大型工程使用,對導線網可以計算指定路線(條數不限)的各項閉合差及限差,并根據檢查驗收標準評定統計觀測質量、平差及精度評定等。平差結果按測量生產慣用格式生成磁盤文件,便于保存、打印輸出,并將計算成果生成直接回送數據庫數據文件。輸出結果編排清晰明了、方便實用。測量內業計算引進測量平差軟件,能夠解決以往手工計算耗時久、效率低下、容易出錯等弊病,確保測量成果的高質量。8.附圖(1)一級導線點土質地面埋設規格:附圖1(2)一級導線點水泥地面埋設規格:附圖2(3)沉降觀測基準點埋設規39、格:附圖3(4)沉降觀測標志示意圖:附圖49.附表沉降觀測成果表 第次 日期: 年 月 日 附表1 項目點號第一次觀測值(m)上 次觀測值(m)本 次觀測值(m)本次沉降量(mm)總沉降 量(mm)沉降速率(mm/天)備注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14觀測日期制表:檢查:審核: 擬投入的主要工作人員表 附表2序號姓 名職 稱專 業擬在本項目擔任職務1李穎工程師工程測量測量組組長2尹治明工程師工程測量測量組副組長3王康技術員工程測量技術員4賴定方技術員工程測量技術員5劉斌技術員工程測量技術員6鄒力技術員工程測量技術員7賴定軍工程師工程測量技術員8蘇文倫工程師工程測量技術員9劉俊平工程師工程測量組員10謝明輝技術員工程測量組員11李吉忠測工工程測量組員12肖小鹿測工工程測量組員13鐘琪測工工程測量組員14楊太坤測工工程測量組員允許偏差表 附表3名 稱允許偏差(mm)建筑物傾斜H/2500+10.0)且50建筑總高度偏差eH/1000且-30e30單節柱傾斜H/1000且10層高偏差H5建筑物矢量彎曲eL/2500 且e25.上柱和下柱的扭轉e3同層柱頂標高差-5e5梁水平度eL/1000且e10地腳螺柱(錨栓)位移2.0基礎柱底標高-2e2建筑物定位軸線L/20000,且不應大于3.0底層柱底軸線對定位軸線偏移3.0柱子定位軸線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