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商品住宅區外腳手架施工方案(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08078
2023-07-11
26頁
145.54KB
1、外腳手架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A3、A7區由*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興建,xx*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設計,xx*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監理,中國*企業有限公司承建的高尚商品住宅區。本工程位于xx省*中心南側。總建筑面積10.55萬平米,其中A3區設計有10棟11層塔樓,并設置有一個半敞開式地下室車庫;A7區設計為商業建筑,地上三層,地下設計有一人防地下室兼作車庫。A3住宅塔樓下采用高強預應力管樁基礎、地下車庫大部分采用柱下獨立基礎,A7基礎形式為筏板基礎。主體結構形式,A3住宅部分采用框支剪力墻結構,車庫采用框架結構;A7會所采用框架結構。本工程A3區共計設置有10棟塔樓,塔樓均為112、層,塔樓首層高度設計為3.95m4.25m不等,上部標準層層高為3m,自構筑物+0.00起至塔樓屋頂檐口位置,高度多為34.15m左右。屋頂設計為掛瓦斜屋面,自+0.00起至塔樓斜屋面最高屋脊處高度多為38m左右。二、施工方案確定結合本工程具體情況,本工程外腳手架采用如下方案:1、 A7會所及A3-110樓地下室、一層和樓梯間、屋架等的施工用外腳手架采用落地架。A3-4樓考慮到二層設置樣板房二層位置處也采用雙排落地腳手架施工。本工程總單棟總建筑高度未超過40米,完全可以采用雙排落地腳手架,但是考慮到配合甲方提前售樓及為后續室外管網及園林綠化施工盡早提供工作面,本工程各棟塔樓地上二層屋面檐口上方3、的施工用外腳手架主要采用懸挑式外腳手架,若上部塔樓架體投影完全落在二層頂板板面上時,采用落地架(此類位置主要集中在北側A3-1、2、3樓處),架體立桿支設于二層頂板上,若架體投影在二層頂板板面之外的部分采用懸挑架。2、 主樓外腳手架應在七層樓板位置頂拉卸載一次。3、 為保證施工進度及增加施工過程中的建筑立面美觀,工程材料運輸考慮采用卸料平臺。 三、落地腳手架的搭設要求(一)、落地架設計1、落地架采用 483.5 鋼管搭設成雙排腳手架。內、外排立桿均為單桿,立桿橫距b=0.8m,立桿縱距L1.5m,內排立桿距結構面b1=0.20m;掃地大橫桿距地面0.2m,上部大橫桿步距h=1.8m;小橫桿間距4、l10.75m,端頭距結構b20.1m。2、落地架與結構拉結:水平間距L1=3h4.5m,豎向間距H1=2h=3.6m(現場宜取層高3m設置)。3、在落地架外立面轉角、端頭及沿大橫桿方向每隔15m設置剪刀撐,每道剪刀撐從底到頂連續布置,寬度4倍跨距且6m,剪刀撐斜桿與水平方向夾角呈4560,剪刀撐斜桿兩端及夾角處采用旋轉扣件與架體連接,并在其中間增加24個扣結點。4、本工程落地架按外墻裝飾裝修架進行設計,其施工荷載應嚴格控制在2KN/m2以內,不得在落地架上堆碼任何建筑材料。5、主體結構施工時,所有外模和邊梁底模支撐均不得依附于落地架上;外墻裝修時,應限制在兩步架內同時操作,計算荷載值取兩步架5、操作荷載。 6、落地架有效搭設高度為3m/F10F=30m,考慮到上部女兒墻及圍護高度,架體有效搭設高度選取為33m,由于架體搭設高度較大,而且塔樓落地架立桿支撐在裙樓頂板上,為減小外架立桿對裙樓頂板加載的集中荷載,計劃在七層樓板位置處采用鋼管頂拉卸荷體系進行卸荷,頂拉卸荷體系構造詳圖見附圖1。(二)、落地架的搭設1、落地架搭設順序:地基處理擺放掃地大橫桿樹立桿裝掃地小橫桿搭第一步小橫桿搭第一步大橫桿逐步搭設。2、由于本工程落地架主要集中設置在樓板上,因此搭設前要保證下部樓板砼強度達到100,若樓板砼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則在搭設時樓板下部的支撐體系不能夠拆除,須待樓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拆除6、。3、落地架立桿腳部加設30030018膠合板,全部墊塊需拉線、拉尺按規定間距尺寸擺放,鋪設平穩。落地架底部要求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積水浸泡立桿基礎及腳部。4、內、外立桿采取對接接長,內、外大橫桿采取雙扣件搭接接長,有變形的桿件和不合格的扣件不能使用,扣件擰緊程度要適當,隨時校正桿件垂直度和水平度偏差,避免誤差過大。5、相鄰立桿接頭位置應錯開布置在不同步距內,且與相近大橫桿距離不宜大于步距三分之一,立桿與大橫桿必須用直角扣件扣緊,不得隔步設置或遺漏;立桿垂直度偏差不大于架高1/200。6、每步架上、下大橫桿接頭位置應錯開布置在不同立桿縱距內,且與相近立桿距離不宜大于縱距三分之一;每步架上、下7、大橫桿應錯開布置在立桿內、外側,以減少立桿偏心受載情況;每一面架內大橫桿縱向水平高低差不應超過50。7、小橫桿置于大橫桿之上用直角扣件扣緊,在使用過程中不得拆除緊貼立桿的小橫桿。8、設置防雷接地裝置,接地電阻30。9、搭設工人必須佩掛安全帶和穿膠鞋,禁止穿皮鞋和拖鞋。10、及時與結構拉結或者采取臨時支撐,確保搭設安全。11、未搭設完成的腳手架,在每天收工時一定要確保架子的穩定,避免發生意外事故。12、每步架外側設置1.2m高的防護欄桿,每六步架以及操作層必須滿鋪腳手板(進出建筑物的通道處采用18厚膠合板全封閉,其余采用鋼筋跳板)和設置0.15m高的踢腳板(采用18厚膠合板或薄鐵皮加工),腳手板8、內側距結構0.1m。同時,在落地架外立面采用符合安檢標準的密目式安全網進行全封閉。13、在落地架搭拆、使用與維護過程中,專職質安員應跟班檢查、驗收,發現問題及時返工、整改,合格后方可使用。(三)、落地架的計算本工程主體塔樓外腳手架7層處頂拉卸荷,在架體計算單元選取中考慮在7層頂拉卸荷體系將7層及其以上部分的架體荷載全部傳遞至主體結構上,因此落地外腳手架底部立桿只是將二層至6層及以下部分的荷載傳至裙樓頂板上。對于計算單元的選取,以頂拉卸荷體系為分界,將架體劃分為兩個計算單元分別為2層6層(計算高度15m),7層屋面(計算高度為15m,考慮圍護高度,實際取值為18m)。對計算單元的選取,簡化計算單9、元,設七層頂拉卸荷體系將上部全部荷載傳至主體結構上,頂拉卸荷體系的驗算,計算單元選取7F及上部架體鋼管頂撐、鋼絲繩斜拉體系的強度及穩定性驗算。A3-1、2、3樓陽臺外邊緣至主體距離為1500,選取此處頂拉卸荷體系作為驗算單元。(1)、計算單元選取及計算架體計算單元內力示意圖如右示:搭設模型為:架體下方鋼管頂撐,水平連墻桿頂撐,各立桿用鋼絲繩斜拉。計算考慮模型為:水平方向力由水平連墻桿承受,豎向荷載由斜拉鋼絲繩承受,計算時不考慮下方斜頂撐的作用力,其作用為構造措施考慮。一步一跨架荷載計算如下:構件名稱單位重量計算式荷載(N)1:雙排立桿38.4N/m1.8238.4138.342:大橫桿38.410、N/m1.5438.4230.43:剪刀撐38.4N/m2.738.42207.364:小橫桿38.4N/m1.2238.492.165:扣 件15N/只14152106:鋼跳板50N/m21.50.850607:安全網5N/m21.51.8513.58:連墻桿38.4N/m1.138.442.24合計:994N7F處頂拉卸荷體系計算高度為18m,共計10步架高,所挑10步腳手架高度內全部自重:99410=9940N=9.94KN活載:因在此部分落地架是整個懸挑外架的組成部分,懸挑架中允許兩層架施工荷載(2000N/m2),本落地架體活載取值同懸挑架。20000.851.52=5100N5.111、KN考慮風荷載影響,荷載組合為(恒載1.2+活載1.40.85),兩排立桿所受荷載近似相等,則每根立桿所受荷載N為:N=(99401.251001.40.85)/2=89985N=9.00KN由力矩平衡得T1=N/sin60.40=9.00/0.869=10.36KNT2=N/ sin49.60=9.00/0.762=11.81KN(2)、風荷載計算:由于7F及以上的這段架體所處位置標高最高,受風荷載影響力最為不利,所以以此段懸挑架為校驗考慮風荷載時的架體穩定性的驗算單元。根據結構設計總說明,本地區基本風壓為0.70KN/M2,地形類別為類場地。外立桿下端標高在8m左右,查規范GB50009-12、20XX中的風壓高度變化系數表得風壓變化值取為Z =1.14,密目式安全網的擋風系數取0.5,查規范JGJ130-20XX中的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表的本架體風載體型系數為1.3。則腳手架上的水平風荷載標準值為:WK=0.7zsWo0.70.701.141.30.50.363KN/M2由風荷載產生的彎矩為:MW=0.851.4WKLaH2/10=0.851.40.3631.51.81.8/10 0.210KN.M2、立桿穩定性驗算單根立桿穩定性驗算公式,N/A+M/Wf0穩定性系數,由計算長細比=h0/I查表得,式中取值1.50(立桿計算長度系數),H=1.8M,i1.578。則1.5180/113、.578171,查表得0.243N=9940/(0.243489)+210/5.08124.99N/mm2f0205N/mm2驗算通過,穩定性滿足要求。、鋼絲繩強度驗算鋼絲繩強度驗算公式:T2Pg/KT2鋼絲繩的最大計算拉力,本工程T211.81KN;考慮鋼絲受力不均的鋼絲繩破斷拉力換算系數,查表得0.85;Pg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本工程鋼絲繩選用17, Pg200KN;K鋼絲繩使用的安全系數,查表得K8。PX11.81KNPg/K=0.85200/8=21.25KN,安全。鋼絲繩預埋吊環鋼絲繩上端栓拉在預埋吊環上,吊環采用20鋼筋制作,吊環埋入深度不應小于30d,并應焊接或鉤住結構主筋14、。、水平撐桿驗算水平撐桿布置間距同架體立桿間距,水平桿與砼墻水平接觸或與預埋件焊接牢固。焊接的預埋鋼筋不應小于16,焊縫長度不小于7cm。水平桿強度驗算公式:N1/(A)KA KH fN1水平撐桿軸向壓力,水平撐桿穩定系數,由計算長細比L0/i查表得,1500/15.78=95.1小于其允許長細比=150,查表得0.626; N1=T1cos60.40+T2cos49.60=10.36cos60.40+11.81cos49.60=12.77KNA內斜桿的毛截面積;KA與立桿截面有關的調整系數,取KA0.85;KH與腳手架高度有關的調整系數,取KB0.8;f鋼管的抗彎、抗壓強度設計值,取f20515、N/mm2。所以N1/(A)=22.81103/(0.626489)=74.51N/mm2KAKHf=0.850.8205=139.4N/ mm2。水平撐桿滿足要求,可以采用。、連墻件計算 連墻桿件每層設置,水平間距取3跨,則連墻件所受的軸力NlNl=Nw+NsNw-風荷載引起的連墻桿壓力設計值-作用在外架立面上風荷載比例系數,取0.5。Nw=1.4wkAw1.434.50.3636.86KNNs-由腳手架平面外變形在連墻桿件中引起的軸壓力,取5KNNl=Nw+Ns=11.86kn28.0=16.0KN(2個扣件抗滑承載力), 驗算通過,連墻件荷載滿足要求。連墻桿與預埋件焊接或用扣件連接。(316、)、水平橫桿的承載力驗算、抗彎強度驗算(1.2MGK+1.4MQK)/Wff=205n/mm2MG由腳手板自重產生的彎矩MQK由施工荷載產生的彎矩MG =0.1ql2=0.10.201.52=0.045kn.mMQK=0.1 ql2=0.111.52=0.225kn.mW=5000mm3(1.2MGK+1.4MQK)/W(1.20.045+1.40.225)106/5000 =73.8 N/mm2f =205N/mm2 可以水平橫桿驗算通過,可以采用。、扣件抗滑移承載力計算: RRC R=(0.20.81.5+10.81.5)/2=0.72KN RC=8.0KN 故水平橫桿的扣件抗滑承載力滿足17、要求。綜上,在14F及以上處的頂拉體系計算單元符合驗算要求,措施安全。四、型鋼懸挑架的設計與搭設(一)型鋼懸挑架的設計對斜拉懸挑腳手架受力體系進行計算。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工字鋼外挑3100(具體位于A3-69樓外挑陽臺位置)為懸挑長度最大值,以此處作為最不利的腳手架位置進行結構計算,腳手架選用工字型鋼梁懸挑,鋼絲繩斜拉的受力體系。工字型鋼梁的最大間距為1500,同樣立桿最大間距1500,步距1800,腳手架寬850,腳手架內邊距主體邊200。選取荷載計算單元,根據方案布置,本工程外懸跳架自2層至11層與自3層至11層搭設及設置方法一樣,因此主要計算單元選取高度較高的2層至11層外懸挑架,本工18、程懸挑架搭設計劃自2F處使用工字鋼懸挑,在7F處采用鋼管頂撐、鋼絲繩斜拉的卸荷方式,一次搭設到頂。對于架體的驗算,7F處卸荷體系將7F及以上架體的荷載全部傳遞至結構主體,計算單元有效高度為5F3m/F15m,考慮上部女兒墻及圍護高度,此計算單元有效高度確定為18m。2F處工字鋼懸挑體系計算單元為將2F6F處全部架體荷載通過工字鋼及斜拉鋼絲繩傳遞至結構主體,有效計算高度為5F3m/F15m。考慮到7F及上部架體高度較大且由于架體所處位置最高,所受風荷載最大,因此架體穩定性驗算單元選取7F及以上架體;對于鋼管頂撐、鋼絲繩斜拉的卸荷體系的驗算選取計算高度較高的單元7F及以上部分的頂拉卸荷體系;還需驗19、算在2F處的工字鋼懸挑體系。懸挑架搭設要求除架體支撐點位于外挑工字鋼上以外,其余均同落地架,此處不再表述。(二)、懸挑外架的驗算1、7F及上部架體鋼管頂撐、鋼絲繩斜拉體系的強度及穩定性驗算(1)、計算單元選取及計算架體計算單元內力示意圖如右示:搭設模型為:架體下方鋼管頂撐,水平連墻桿頂撐,各立桿用鋼絲繩斜拉。計算考慮模型為:水平方向力由水平連墻桿承受,豎向荷載由斜拉鋼絲繩承受,計算時不考慮下方斜頂撐的作用力,其作用為構造措施考慮。一步一跨架荷載計算如下:構件名稱單位重量計算式荷載(N)1:雙排立桿38.4N/m1.8238.4138.342:大橫桿38.4N/m1.5438.4230.43:剪20、刀撐38.4N/m2.738.42207.364:小橫桿38.4N/m1.2238.492.165:扣 件15N/只14152106:鋼跳板50N/m21.50.850607:安全網5N/m21.51.8513.58:連墻桿38.4N/m1.138.442.24合計:994N7F處頂拉卸荷體系計算高度為18m,共計10步架高,所挑10步腳手架高度內全部自重:99410=9940N=9.94KN活載:因在此部分落地架是整個懸挑外架的組成部分,懸挑架中允許兩層架施工荷載(2000N/m2),本落地架體活載取值同懸挑架。20000.851.52=5100N5.1KN考慮風荷載影響,荷載組合為(恒載121、.2+活載1.40.85),兩排立桿所受荷載近似相等,則每根立桿所受荷載N為:N=(99401.251001.40.85)/2=89985N=9.00KN由力矩平衡得T1=N/sin42.30=9.00/0.673=13.37KNT2=N/ sin35.90=9.00/0.586=15.35KN(2)、風荷載計算:由上部計算過程可知,1F處腳手架上的水平風荷載標準值為:WK=0.363KN/M2由風荷載產生的彎矩為:MW0.210KN.M2、立桿穩定性驗算單根立桿穩定性驗算公式,N/A+M/Wf0N=9940/(0.243489)+210/5.08124.99N/mm2f0205N/mm2驗算22、通過,穩定性滿足要求。、鋼絲繩強度驗算鋼絲繩強度驗算公式:T2Pg/KT215.35KNPg/K=0.85200/8=21.25KN,安全。鋼絲繩預埋吊環鋼絲繩上端栓拉在預埋吊環上,吊環采用20鋼筋制作,吊環埋入深度不應小于30d,并應焊接或鉤住結構主筋。、水平撐桿驗算水平撐桿布置間距同架體立桿間距,水平桿與砼墻水平接觸或與預埋件焊接牢固。焊接的預埋鋼筋不應小于16,焊縫長度不小于7cm。水平桿強度驗算公式:N1/(A)KA KH fN1=T1cos42.30+T2cos35.90=13.37cos42.30+15.35cos35.90=22.32KN所以N1/(A)=22.32103/(0.23、626489)=72.91N/mm2KAKHf=0.850.8205=139.4N/ mm2。水平撐桿滿足要求,可以采用。、連墻件計算 連墻桿件每層設置,水平間距取3跨,則連墻件所受的軸力NlNl=Nw+NsNw=1.4*wk*Aw1.434.50.3636.86KNNl=Nw+Ns=11.86kn28.0=16.0KN(2個扣件抗滑承載力), 驗算通過,連墻件荷載滿足要求。連墻桿與預埋件焊接或用扣件連接。(3)、水平橫桿的承載力驗算懸挑架上水平橫桿與落地架水平橫桿搭設及受力分析一致,可不再驗算,滿足要求。綜上,在14F及以上處的頂拉體系計算單元符合驗算要求,措施安全。2、2F處型鋼懸挑架的搭24、設與驗算2F處工字鋼懸挑體系計算單元為將2F6F處全部架體荷載通過工字鋼及斜拉鋼絲繩傳遞至結構主體,有效計算高度為5F3m/F15m,架體搭設以1.8m為一步架高,則此計算單元內的有效步高為8.3步架高,實際計算中取值為9步架高。(1)、型鋼選擇及荷載計算一步一跨架荷載計算如下:構件名稱單位重量計算式荷載(N)1:雙排立桿38.4N/m1.8238.4138.342:大橫桿38.4N/m1.5438.4230.43:剪刀撐38.4N/m2.738.42207.364:小橫桿38.4N/m1.2138.446.15:扣 件15N/只14152106:鋼跳板50N/m21.50.850607:安全25、網5N/m21.81.5513.58:連墻桿38.4N/m138.438.4合計:994N所挑9步腳手架高度內全部自重:9994=8946N活載:在懸挑高度內允許兩步架施工荷載(2000N/m2)且動力系數取1.520000.851.52=5100N荷載組合(恒載1.2+活載1.3) 在計算中活荷載大于4時分項系數取1.3。兩排立桿所受荷載近似相等,則每根立桿所受荷載P1為:P1=(89461.251001.3)/2=N=8.68KN選用I16進行驗算:經查表,I16型鋼有關參數:Ix=1127cm4 Wx=141cm3 Ix/Sx=13.9cm tw=6mm自重:q=20.5kg/m=20526、.0N/m其結構形式見附圖1其計算圖如下(P1=PC=PB):PB=8.68KNT()PC=8.68KN35.9q=0.205KN/mACB8503300以B為支點,則由力矩平衡得:RA4.15=0.2054.22.1+8.680.85 RA=2.20KN以A點為支點,則力矩平衡得:Tsin35.54.15=PB4.15+PC3.30+Q4.152.075=8.684.15+8.683.30+0.2054.152.075=66.43KN.M則T=66.43KN/(sin35.54.15)27.30則彎矩圖、剪力圖如下所示:M=(1/8)qL20.441KN.m分布荷載彎矩圖850mm3300m27、m7.38KN.m集中荷載彎矩圖850mm3300mmMmax=7.82KN.m組合彎矩圖2.2KN7.33KN3300mm850mm剪力圖因P2集中力直接作用在支點上,不考慮其對工字鋼的剪力作用。根據上圖及計算結果求得Mmax=7.82KN.mVmax=7.33KN彎曲應力:Mmax/1.05Wx=7.82106/(1.05141103)=52.82N/mm2f=205N/mm2最大剪應力:max=VmaxSx/Ixtw =7.33103/(13.9710)=7.53N/mm2 fv=125N/mm2撓度:max=P1b(a2 +2ab) 3 /3 1/2 /(9EI1)其中a=3.30m 28、b=0.85m 1=4.2m則max=8.68103850(33002+23300850)3/3 1/2 /(92061031127104 4200)=3.25mmT=27.30KN ,可以。吊環選用20的圓鋼=F/nAs=100028.52/(2314)=45.41205 N/mm2,可以。(3)、懸挑架整體穩定驗算:2F6F計算單元與7F及以上部分計算單元相比較,有效高度相等,但是所受風荷載要小于7F及以上部分計算單元的風荷載,本外架方案需考慮風荷載作用,因此若7F及以上部分計算單元懸挑架整體穩定性驗算通過后,2F6F計算單元整體穩定性必然滿足要求,可不作驗算。五、材料選用要求1、立桿、斜29、桿、橫桿均采用483.5的合格鋼管,不得使用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損傷和裂紋的鋼管。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及深的劃道。鋼管表面應刷有防銹漆。2、對有脆裂、變形、滑絲等現象的扣件不允許使用。3、鋼絲繩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購買,鋼絲繩進場前,應認真核實其產品合格證。4、鋼絲繩附件U型環夾頭內側凈距須大于24mm26mm。六、施工技術要求1、立桿:橫距850,縱距1500,離墻面距離為200mm,控制立桿高度應高于屋面檐口位置1500。2、掃地桿:腳手架必須在底部縱橫向設置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30、也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2、小橫桿:步距高度為1800,小橫桿伸出外立面200,伸出內立面100。3、大橫桿:上下橫桿的接頭位置應錯開布置在不同的立桿縱距內,與相鄰立桿距離不大于500。4、連墻桿:隨搭隨設連墻桿,豎向距離3000,水平方向每隔4500設一點。其連墻方法為:直接利用預埋澆筑在混凝土里的鋼管,用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拉筋與鋼管頂撐共同作用的連墻件,嚴禁采用僅有拉筋的柔性連墻件。連墻件布置宜采用菱形布置。5、剪刀撐:沿腳手架兩端和轉角處起,整個墻面滿設剪刀撐,斜桿與水平桿的交角宜在4560之間,每道剪刀撐跨越不少于4跨立桿間距,且不小于6m。剪刀撐斜桿的接長采31、用搭接方式,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0,且必須在搭接區域兩端設置旋轉扣件連接。剪刀撐將一根斜桿扣在立桿上,另一根扣在小橫桿伸出部分,斜桿兩端扣件與立桿節點距離150,最下面的斜桿的連接離地面500。高度在24m以下的外架均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24m以上側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6、以樓板為承重點的腳手架,立桿底部應加設18厚300300的七層板或其它剛性墊塊。在腳手架立桿底端以上200處一律遍設縱橫向掃地桿,并與立桿連接牢固。7、密目式安全網的設置:從腳手架底部起開始全部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安全網要設置在外排立桿的里側,使用鐵絲綁扎,安全32、網綁扎時要保證平面平展,無翹邊及卷曲。施工層要設置擋腳板,擋腳板采用鍍鋅鐵皮制作,踢腳板高度不小于150,外側刷藍白相間油漆作醒目用,擋腳板需要用鐵絲綁扎在立桿上。8、人行斜道的設置,人行斜道的設置寬度取850,斜道兩側及平臺的外圍需設置1.2m高的防護欄桿及設置踢腳板,人行斜道的腳手板采用鋼筋網片跳板綁扎,斜道腳手板應鋪平、鋪牢,腳手板上綁扎短木枋作為防滑條,間距不超過300。為保證斜道的穩固及安全,在斜道兩側、平臺外圍和端部應設置剪刀撐,并應加強腳手架的連墻桿的設置。9、扣件:對接扣件扣件應朝上或朝內;各個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七、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1、搭設順序:立33、桿小橫桿大橫桿鋼跳板剪刀撐安全網欄桿防護踢腳板2、拆除順序與搭設時正好相反,從上而下進行,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方法,連墻桿和拉結筋拆除亦隨架體一步一清地向下拆,縱向剪刀撐應先拆中間扣件,然后拆兩頭扣,由中間操作人員向下傳遞。3、拆除前應先將腳手架上存留的材料、雜物等清除干凈,拆除后鋼管扣件應按類分放,零配件裝入容器,然后用塔吊吊到地面,嚴禁高空拋擲。無論是搭設還是拆除,一個步架的工序未完成或鐵絲扣件已松動,不得中途停止,留下隱患。4、六級以上大風、雷雨時,不得搭拆腳手架。八、注意事項1、 工字型鋼務必置于邊梁上,不能置于板上,更不能置于陽臺板或陽臺邊梁上。2、 鋼絲繩穿陽臺板或型鋼串剪34、力墻等須先放樣預留洞口,防止事后打洞,且洞口按結構說明要求鋼筋加強。3、 預埋鐵件、預埋拉環須放線定位,嚴禁隨意定位。4、 焊件務必滿焊牢固,嚴禁出現假焊、漏焊、夾渣等。5、 外架安全網必須使用全新安全網,整齊美觀,安全網合格證及相關資料應齊備。6、 外腳手架鋼管必須刷新生油漆,以保證外架立面美觀。九、安全措施(一)搭設安全措施1、搭設前,務必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2、每層腳手架搭設完畢,應進行仔細的驗收工作。驗收工作應由項目經理組織工長、質安、技術、架工班人員進行觀察和實測。3、埋入混凝土中的鋼管及鐵件必須除銹、除漆,且均需在混凝土澆筑完畢七天后方可與外墻腳手架扣件相連。4、腳手架搭設要橫35、平豎直,立桿垂直度偏差小于1200架高,每個扣件要擰緊,對接扣件開口應朝架子內側,螺栓向下,避免開口向上。5、架體隨建筑物主體增高而增高,并超施工層一個步架高。6、防雷接地:在五層四角上鋼管立桿用扁鐵與建筑物避雷地線鋼筋連接。7、搭設腳手架時,操作人員腳下穿軟底防滑鞋,務必系好安全帶,不得拋擲物件,嚴格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8、現場應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及設計要求實施,施工中應由專人負責檢查落實。9、未搭設完成的腳手架,在每天收工時一定要確保架子的穩定,以免發生意外事故。10、外挑架在懸挑工字鋼處采用七層板全封閉,以上應每隔一步架密封跳板一層,施工層務必保證滿鋪。11、外挑架的外側采36、用符合安檢標準的密眼安全網封閉,避免因高空墜物而威脅施工人員及周圍行人、車輛的安全,確保安全生產。12、操作層鋼筋跳板里側距墻不大于0.2m。13、外挑架使用荷載限制和有關規定按照上述要求執行。14、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要鋪鐵皮接著火星或移去易燃物,以防火星點著易燃物。并應有防火措施。一旦著火時,及時予以撲滅。(二)拆除安全措施1在作業區劃出禁區,設置圍欄,禁止行人、閑人通行闖入。2嚴格遵守拆除順序,由上而下,后綁者先拆,先綁者后拆。一般是先拆除防護欄桿、擋腳板、跳板、剪刀撐,而后拆除小橫桿、大橫桿和立桿等。3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告知對方,以免墜37、落。4、腳手架拆除的高空作業人員需帶好安全帽,佩戴安全帶并需要正確使用,需要穿軟底防滑鞋。5、拆除時嚴禁碰到架體附近的輸電線路,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6、腳手架拆除作業應自上而下依次進行,嚴禁上下層同時作業。7、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除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度必須控制在兩步架高的范圍內。8、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桿高度時,應先在適當位置加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行拆除連墻件十、職業健康及環境保護(1)在架上作業人員應穿防滑鞋和佩掛好安全帶。保證作業的安全,腳下應鋪設必要數量的腳手板,并應鋪設平穩,且不得有探頭板。當暫無法鋪設落腳板時,用于落腳或抓握、把(夾)持38、的桿件均應為穩定的構架部分,著力點與構架節點水平距離應不大于0.8m,垂直距離應不大于1.5m,位于立桿接頭之上的自由立桿(尚未與水平桿聯結者)不得用作把持桿。(2)架上作業人員應作好分工和配合,傳遞桿件應掌握好重心,平穩傳遞。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引起人身或桿件失衡。對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相互詢問并確認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3)作業人員應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裝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傷人。(4)架設材料要隨上隨用,以免放置不當時掉落。(5)每次收工以前,所有上架材料應全部搭設上,不要存留在架子上,而且一定要形成穩定的構架,不能形成穩定構架的部分應采取臨時撐位措施予以加固。(6)在搭設作39、業進行中,地面上的配合人員應避開可能落物的區域。(7)作業前應注意檢查作業環境是否可靠,安全防護設施是否齊全有效,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8)作業時就注意隨時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上規整清潔,不要亂放材料、工具,以免影響作業的安全和發生掉物傷人。(9)在進行撬、拉、推等操作時,要注意采取正確的姿勢,站穩腳要,或一手把持在穩固的結構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過猛身體失去平衡或把東西甩出。在腳手架上拆除模板時,應采取必要的支手托措施,以防拆下的模板材料掉落架外。(10)當架面高度不夠,需要墊高時,一定要采用穩定可靠的墊高辦法,且墊高不要超過50cm;超過50cm時,應按搭設規定升高鋪板層。在升高作業面時,應相應加高防護設施。(11)在架面上運送材料經過正在作業中的人員時,要及時發出“請注意”、“請讓一讓”的信號。材料要輕擱穩放,不許采用傾倒、猛磕或其它匆忙卸料方式。(12)嚴禁在架面上打鬧戲耍、退著行走和跨坐在外防護橫桿上休息。不要在架面上搶行、跳跑,相互避讓時應注意身體不要失衡。(13)夏季氣溫較高,應做好工人的防暑降溫工作,做好各類勞保用品的發放工作,氣溫超過35攝氏度時,后勤部門需要熬制綠豆湯等防暑飲品。(14)腳手架搭設及拆除過程中,對周圍環境造成的主要影響為噪聲污染,腳手架的搭拆不能超過夜間22:00,搭設拆除過程中要避免劇烈撞擊及拋擲鋼管,盡量避免大的噪聲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