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銀行綜合辦公樓砌體工程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09208
2023-07-14
15頁
167.69KB
1、xxxx農村合作銀行綜合辦公樓工程砌體工程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目錄第一章編制依據1第二章工程概況2第三章施工部署33。1 施工布置原則33。2 工程任務劃分33.3 施工組織管理機構3第四章施工方法44.1 施工準備44。2工藝流程54.3操作工藝6第五章質量標準及保證措施115。1一般規定115。2主控項目115。3一般項目115.4資料核查項目115.5觀感檢查項目125.6成品保護措施12第六章安全環保措施136。1安全施工措施136.2臨時用電安全136。3施工現場的料具136.4施工現場的環境、衛生保護136。5施工現場的消防保衛措施13第七章季節性施工措施147.1雨期2、施工措施147。2冬期施工措施14第一章 編制依據1。1本項目施工組織設計1.2規范、圖集表1 施工規范圖集表序號名稱標準號(圖集)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XX2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XX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XX4建筑物抗震構造詳圖蘇G02-20XX5建筑結構常用節點圖集蘇G0120XX6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XX7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GB11968-20XX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第二章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xx省xx市地稅局南側。工程總建筑面積為26068m2,現澆框架剪力墻結構。砌筑工程的主3、要部位為內、外隔墻,砂漿強度等級為M5.設計要求:墻身位于室內地坪-0。06m標高處設置鋼筋混凝土防潮層,做法:60厚C15混凝土配26。凡有水房間隔墻在根部澆筑200高C20混凝土,厚度與墻同。當墻高超過4m時,在墻中部或門窗頂部加設一道通長的鋼筋砼圈梁,梁高200寬同墻厚,配筋412,6200;當墻長超過5m時,增加構造柱200墻寬,配筋412,6200,另墻頂與梁(板)應有拉結.后砌填充墻內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按下列原則設置:大的門洞、窗洞(1。5m以上)兩側及“L”、“T、“”形墻相交處、端墻處,或當墻長超過5m時,在墻角、中間部位與端部設置鋼筋砼構造柱,構造柱中距不大于墻高,構造柱尺寸4、200墻厚。構造柱施工必須先砌墻后澆柱。墻與框架柱與構造柱的連接,砌墻時沿墻每隔500(或砌體皮數)設26拉結鋼筋,拉結筋宜沿墻全長貫通,錨入砼柱內不小于15d,不得漏留。構造柱砼的強度等級為C20,除注明者外,配筋均為410,6200。構造柱的主筋應在梁(板)上下預留,當漏留、填充墻變更時,構造柱的頂部筋可用結構膠植入梁(板)內10d;下部可用植筋。墻內鋼筋砼圈梁,圖中未標注配筋者,縱筋均為412,箍筋為6200,縱筋搭接長度為450。當門洞寬度大于1800(含1800)時,門洞兩側均應設置構造柱,尺寸為200墻厚,配筋410,8150。第三章 施工部署3.1施工布置原則(1)貫徹執行各項建5、設方針、政策、法規和規程,遵照合理的施工順序,做好施工準備、協調工作,盡量減少施工過程中不必要的損害。(2)本工程首先砌筑地下室,待主體驗收合格后,砌筑裙房13層、主樓119層。材料進場布置在施工電梯口兩側,方便運輸.砂漿配比單由當地試驗室提供;在正式砌筑前,應先砌筑樣板間引路,作為日后砌筑標準.(3)各單位要相互協調好工作,一切按規范、制度辦事,并保證高質量、快進度的完成施工任務,力爭達到xx省優質工程。3.2工程任務劃分施工方案的編制由項目部統一完成,施工員負責對工人作技術交底。3。3施工組織管理機構表2 項目人員分工表項 目負責人任務分工項目負責人張興龍項目施工生產全面管理技術負責人張磊6、項目技術質量全面管理生產負責人穆瑞寶項目直接生產管理合約負責人韓向勤合約管理安全主管時成久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材料主管周中強現場材料管理施工員顧宇華施工進度、質量施工員錢磊施工進度、質量質檢員劉瑞清施工現場的質量檢查、監督試驗員孔祥爭材料、成品實驗、見證取樣第四章 施工方法4。1 施工準備4.1.1 技術準備(1)砌筑前,應認真熟悉圖紙,核實門窗洞口位置及洞口尺寸,明確預埋、預留位置,算出窗臺及過梁頂部標高,熟悉相關構造及材料要求。(2)已審核完建筑施工圖紙,并確保填充墻、門窗洞口的位置、軸線尺寸準確無誤,確保圈梁、過梁的標高正確.(3)使用經過校驗合格的監視和測量工具.(4)施工前,工程技術人員7、應結合設計圖紙及實際情況,編制出專項施工技術交底和作業指導書等技術性文件。(5)制定該分項工程的質量目標、檢查驗收制度等保證工程質量的措施.4。1。2 材料要求(1)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干密度為小于800kg/m,選擇砌塊時必須具有出場合格證,其強度等級及干表觀密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的規定。(2)施工用水泥采用強度等級為3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需新鮮、無結塊。(3)施工用砂宜采用中砂,砂中泥土含量不應超過5%.(4)摻合料:選用石灰膏等。也可采用保水增稠材料,代替傳統的石灰膏等。4。1。3 機具準備(1)機械:塔式起重機、卷揚機、井架、切割機、砂漿攪拌機等。(2)工具8、:瓦刀、夾具、手鋸、小推車、灰斗、灰鐵鍬、小撬棍、小木錘、線垂、皮數桿等。4。1。4 作業條件準備(1)砌筑前,將樓、地面基層水泥浮漿及施工垃圾清理干凈。(2)彈出樓層軸線及墻身邊線,經復核,辦理相關手續.(3)根據標高控制線及窗臺、窗頂標高,預排出磚砌塊的皮數線,皮數線可劃在框架柱上,并標明拉結筋、圈梁、過梁的尺寸、標高,皮數線經技術質檢部門復核,辦理相關手續。(4)根據最下面第一皮磚的標高,拉通線檢查,如水平灰縫厚度超過20mm,先用C15以上細石混凝土找平。嚴禁用砂漿或砂漿包碎磚找平,更不允許采用兩側砌磚,中間填芯找平。(5)構造柱鋼筋綁扎,隱檢驗收完畢。(6)砌筑砂漿配合比經有資質的試9、驗部門試配確定,有書面配合比試驗單。在施工現場根據砌體方量準備好取樣砂漿試模。(7)做好水電管線的預留預埋工作。(8)“三寶”(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配備齊全,“四口(通道口、預留口、電梯井口、樓梯口)和臨邊做好防護。(9)外墻施工時,外防護腳手架應隨著樓層搭設完畢,墻體距外架間的間隙應水平防護,防止高空墜物。內墻已準備好工具式腳手架.基層驗收、墻體彈線復 驗見證取樣、拌制(混凝土)砂漿復 驗砌筑坎臺、排塊撂底檢查立桿掛線、砌墻構造柱、拉筋、澆筑混凝土檢查7d塞縫、收尾驗收、養護并轉入下一循環不合格驗線記錄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留制試塊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辦理驗收記錄4。2工藝流程4.3操作工藝10、4.3.1砌筑前,將樓地面的浮漿殘渣清理干凈并進行彈線,填充墻的邊線、門窗洞口位置線盡可能準確,偏差控制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4。3。2拌制砂漿(1)砂漿配合比采用重量比,水泥計量精度為2,砂控制在5以內。(2)配制水泥石灰砂漿時,不得采用脫水硬化的石灰膏.(3)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于砌筑砂漿中。(4)拌制砂漿用水,水質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的規定。(5)砌筑砂漿應通過試配確定配合比.當砌筑砂漿的組成材料有變更時,其配合比應重新確定。(6)每層樓且不超過250m3砌體的砂漿,每臺攪拌機至少應做一組試塊。(7)砌筑砂漿應采用機械攪拌,自投料完算起,攪拌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水11、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不得少于2min;水泥粉煤灰砂漿和摻用外加劑的砂漿不得少于3min;摻用有機塑化劑的砂漿,應為35min。(8)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分別在3h和4h內使用完畢;當施工期間最高氣溫超過30時,應分別在拌成后2h和3h內使用完畢。注:對摻用緩凝劑的砂漿,其使用時間可根據具體情況延長。(9)當施工中或驗收時出現下列情況,可采用現場檢驗方法對砂漿和砌體強度進行原位檢測或取樣檢測,并判定其強度: 砂漿試塊缺乏代表性或試塊數量不足;對砂漿試塊的試驗結果有懷疑或有爭議;砂漿試塊的試驗結果,不能滿足設計要求。4.3。3砌筑墻體(1)皮數桿盡可能立在填充墻的兩端或轉角處,12、并拉通線.(2)砌筑時,墻身位于室內地坪0。06m標高處設置鋼筋混凝土防潮層(做法:60厚C15混凝土配26),防潮層上砌2皮蒸壓粉煤灰磚;凡有水房間隔墻在根部澆筑200高C20混凝土,厚度與墻同。其余墻體底部砌3皮蒸壓粉煤灰磚。(3)砌筑時應預先試排砌塊,并優先使用整體砌塊。不得已須斷開砌塊時,應使用手鋸、切割機等工具鋸裁整齊,并保護好砌塊的棱角,鋸裁砌塊的長度不應小于砌塊總長度的1/3。長度小于等于150mm的砌塊不得上墻,缺邊掉角嚴重的砌塊不得使用.上下皮灰縫應錯開搭砌,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總長的1/3。當搭砌長度小于150mm時,即形成所謂的通縫,豎向通縫不應大于2皮砌塊.(4)加氣混13、凝土砌體的豎向灰縫寬度和水平灰縫厚度宜分別為20mm和15mm。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不得出現瞎縫、透明;正、反手墻面均宜進行勾縫。砂漿的飽滿度不得小于80。(5)不同干密度和強度等級的加氣混凝土砌塊不應混砌。加氣混凝土砌塊也不得與其它磚、砌塊混砌。但在墻底、墻頂及門窗洞口處局部采用蒸壓粉煤灰磚砌筑不視為混砌.(6)墻體砌筑時,專業管線(道)要及時配合施工,避免后鑿墻開洞,敷設在墻體里的管線,在墻上用切割工具割出槽,管線固定牢固后,用細石混凝土填塞與墻面平齊。4.3.4砌體與結構的連接(1)墻體拉結筋的設置:墻與框架柱與構造柱的連接,砌墻時沿墻每隔500(或砌體皮數)設26拉結鋼筋,拉結筋14、宜沿墻全長貫通。未注明拉結筋起始位置時,拉結筋從距基礎頂面500起留設。拉結筋可綁扎搭接,搭接長300.(2)構造柱的設置:后砌填充墻內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按下列原則設置:大的門洞(1。8m以上)、窗洞(1.5m以上)兩側及“L”、“T”、“”形墻相交處、端墻處,或當墻長超過5m時,在墻角、中間部位與端部設置鋼筋砼構造柱,構造柱中距不大于墻高,構造柱尺寸200墻厚,配筋412,6200。構造柱施工必須先砌墻后澆柱.構造柱砼的強度等級為C20。構造柱的主筋應在梁(板)上下預留,當漏留、填充墻變更時,構造柱的頂部筋可用結構膠植入梁(板)內10d。構造柱施工時按要求應留設馬牙槎,馬牙槎宜先退后進,進退15、尺寸不小于60mm,高度為200mm左右。詳見下圖:(3)圈梁的設置:當墻高超過4m時,在墻中部或門窗頂部加設一道通長的鋼筋砼圈梁,梁高200,寬同墻厚,配筋412,6200,縱筋搭接長度為450。(4)過梁的設置:凡在各層結構平面圖中非承重墻內門窗位置處未注明過梁GL時,均采用鋼筋混凝土過梁,過梁套用表3,其中梁長一項中的分子用于過梁一端為柱。表3 門窗過梁表凈跨梁長斷面主筋架立筋箍筋或分布筋備注9001150/140060墻厚28-615010001250/150060墻厚28615012001450/1700120墻厚28-615015001750/2000120墻厚210615018016、02050/2300120墻厚21026615024002650/2900240墻厚21228815030003250/3500240墻厚21428815036003850/4100240墻厚21628815045004750/5000300墻厚218210815030003000200墻厚2162168150僅用于頂層電梯機房門洞(5)填充墻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時,應留一定的空隙,待填充墻砌筑完并至少間隔7d后,再將其補砌擠緊,防止上部砌體因砂漿收縮而開裂。方法為:當上部空隙小于等于20mm時,用1:2水泥砂漿嵌填密實;稍大的空隙用細石混凝土鑲填密實;大空隙用蒸壓粉煤灰磚宜成60角斜砌擠緊,但17、砌筑砂漿必須密實,不允許出現平砌、生擺(填充墻上部斜磚砌筑時出現的干擺或砌筑砂漿不密實形成孔洞等)等現象。如下圖所示:(6)框架柱或構造柱邊小墻肢做法見下圖:(7)大的門洞(1。8m以上)、窗洞(1.5m以上)兩側設置構造柱;小的門洞(1.8m)、窗洞(1。5m)兩側預埋混凝土塊,規格200240200,按洞口高度在2m以內每側砌置三塊,洞口高度大于2m時砌置四塊;原則是距門窗洞口上下200mm,混凝土塊中距不大于800mm,混凝土塊周圍的砂漿要飽滿密實。4。3。5墻體暗敷管線(1)水電管線的暗敷工作,必須待墻體完成并達到一定強度后方能進行.開槽時,應使用輕型電動切割機并輔以手工鏤槽器。鑿槽時18、與墻面夾角不得大于45。開槽的深度不宜超過墻厚的1/3。(2)預敷在樓地面中的管線露出地面部分的垂直段高度宜低于一皮砌體的高度.(3)敷設管線后的槽應用1:3水泥砂漿填實,宜比墻面微凹2mm,再用粘結劑補平,并沿槽長外貼大于等于100mm寬玻璃纖維網格布增強。第五章 質量標準及保證措施5.1一般規定(1)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時,其產品齡期應超過28d。(2)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在運輸、裝卸過程中,嚴禁拋擲和傾倒.進場后應按品種、規格分別堆放整齊,堆置高度不宜超過2m。加氣混凝土砌塊應防止雨淋。(3)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時,應向砌筑面適量澆水。(4)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墻體時,墻底部應砌蒸壓19、粉煤灰磚或現澆混凝土坎臺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5.2主控項目磚、砌塊和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檢查磚或砌塊的產品合格證書、產品性能檢測報告和砂漿試塊試驗報告.5。3一般項目(1)填充墻砌體一般尺寸的允許偏差宜符合表4的規定.表4 填充墻砌體一般尺寸允許偏差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軸線位移10用尺檢查垂直度小于或等于3m5用2m托線板或吊線、尺檢查大于3m102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3門窗洞口高、寬(后塞口)5用尺檢查4外墻上、下窗口偏移20用經緯儀或吊線檢查(2)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墻橫向和豎向灰縫砂漿飽滿度應大于等于80%,用百格網檢查。(320、)圈梁、構造柱及墻體拉結筋的位置、錨固及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的要求,并進行隱蔽驗收,填寫隱蔽驗收單.5。4資料核查項目(1)砌塊出廠合格證及檢測報告;(2)水泥出廠合格證及復試報告;(3)砂檢測報告;(4)砂漿配合比試驗報告及砂漿試塊強度檢驗報告;(5)隱蔽工程驗收記錄;(6)砌體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5.5觀感檢查項目(1)砌體墻面應整潔,砌體灰縫橫平豎直,厚薄均勻。(2)砌體組砌方法正確,上下錯縫。(3)砌體頂面與梁板接觸面組砌緊密無裂縫。5。6成品保護措施(1)加氣混凝土砌塊運輸裝卸過程中,嚴禁拋擲和傾倒,防止損壞棱角邊。(2)搭、拆腳手架時,不得碰撞已砌墻體和門窗邊角。(3)21、在加氣混凝土墻上開洞、開槽時,應彈線切割,并保持塊體完整;如有活動或損壞,應進行補強處理。第六章安全環保措施6.1安全施工措施(1)進入現場施工必須佩帶安全帽,系好帽帶。不得穿拖鞋。(2)重視安全“三寶作用,做好臨邊洞口的防護工作。(3)外架上作業要系好安全帶,雨天要注意防滑,作業前檢查腳手架、腳手板是否具備安全作業條件。(4)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上不得留設架桿眼,高處作業搭設馬凳、腳手板。6.2臨時用電安全(1)施工用電必須由有上崗證的專業電工進行安裝、維修管理;電器設備金屬外殼必須接地或接零,施工用手持式電動工具應安裝防漏電保護裝置。(2)施工用的電線必須使用絕緣線,電線不得捆綁在腳手架管22、鋼筋等導電體上。(3)施工用配電箱箱體、箱門必須保持完好,停工時電箱必須拉閘加鎖。6。3施工現場的料具施工現場各種料具按指定位置存放,并分規格碼放整齊、穩固,做到一頭齊,一條線,磚成丁成行,高度不超過2m,砂、石和其它散料應成堆,界限清楚,不得混雜,標識明確。進、出場的材料必須有嚴格的檢驗制度和必要的登記記錄。6.4施工現場的環境、衛生保護(1)施工現場要經常保持整潔衛生,運輸車輛不帶泥沙出現場并做到沿途不遺撒。(2)施工道路要保持衛生,無污物和污水,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時清運.(3)砂石攪拌站應配備同等級的沉淀池,并安排專人清理。在大風季節,設專人灑水,以防現場塵土飛揚。6.5施工現場的消23、防保衛措施(1)施工現場禁止吸煙。定期組織防火工作檢查。(2)易燃材料入庫保存,有專人管理.現場動火開動火審批單,作業時配備滅火器。(3)施工現場設置明顯的防火消防宣傳,并定期對職工進行防火教育、防火演練.第七章季節性施工措施7.1雨期施工措施(1)雨期施工時,加氣混凝土砌塊應有防雨措施,砌塊嚴禁被雨淋.(2)雨天施工時,加氣混凝土砌塊砌體頂面應防止被雨水直接沖刷,雨后應檢查墻體灰縫砂漿和墻面垂直度等,整修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7.2冬期施工措施(1)室外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低于5時,砌體工程應采取冬期施工措施;當日最低氣溫低于0時,也應按冬期施工措施執行.(2)冬期施工所用的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24、: 砌筑前應清除砌塊表面的污物、冰霜、雪等,遭水浸泡受凍的砌塊不得使用。 砂漿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 石灰膏應有防凍措施,如遭凍結,融化后方可使用。 冬期施工不得使用無水泥拌制的砂漿,所用砂不得含有冰塊和大于10mm的凍結塊。 拌合砂漿宜采用兩步投料法,水的溫度不得超過80,砂的溫度不得超過40。 加氣混凝土砌塊在氣溫低于0條件下砌筑時,可不澆水,但必須增大砂漿的稠度。冬期施工每日砌筑后應及時在砌筑表面覆蓋保溫材料,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漿,在繼續砌筑前,應掃凈砌筑表面,然后再施工.(3)冬期施工砂漿砌塊的留置除應按常溫規定要求外,尚應增留不少于2組與砌體同條件養護的試塊,測試檢驗各齡期強度和轉入常溫28d強度。(4)冬期施工砂漿使用時的溫度不應低于5。(5)采用摻鹽砂漿法施工時,宜將砂漿強度等級按常溫施工的等級提高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