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油輸氣管道線路項目清管、試壓、干燥工程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11022
2023-07-14
18頁
168.54KB
1、清管、試壓、干燥施工方案目 錄1 編制依據32 工程概況32.1概述32.2線路走向分布示意圖43 施工順序及實驗參數43.1施工順序43.2實驗參數44 施工組織44.1組織機構44.2人員組織54.3重要施工用設備、機具、材料65 計劃工期76 站間清管、試壓、干燥施工準備76.1施工前應具有的條件86.2施工前的準備87站間清管87.1 方案選擇87.2 清管器的選擇87.3采用空壓機97.4 清管流程平面示意圖:97.5操作方法及環節107.6安全技術規定107.7 清管運營時間估算118 站間試壓118.1試壓前的準備118.2選擇設備、儀表118.3操作方法及環節128.4安全技術2、規定129 站間管線干燥129.1干燥概述139.2干燥設備選擇139.3干燥施工工藝流程149.4干燥施工順序159.5操作方法及環節159.6安全技術規定210、安全措施21 編制依據1.1輸油輸氣管道線路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YJ040198)1.2長輸天然氣管道作業規程(SY/T63831999)1.3天然氣管道運營規范(SY/T59222023)1.4公司ISO9002:2023質量管理體系規定標準編寫的質量手冊及程序文獻。1.5目前資源狀況及同類工程的施工經驗2 工程概況2.1概述本方案重要為集氣干線工程及東干線工程兩部分的站間清管、試壓、干燥施工。集氣干線工程起點為E1集氣站,途3、經E2集氣站,終點為E3集氣站,全長18.6Km,管材規格為2736.3,材質為L290,普通級3層PE外防腐,線路起點設有正式發球筒,終點設有正式收球筒;東干線工程起點為E3集氣站,終點為塔榆外輸首站,全長39Km,管材規格為5087.1,材質為L360,普通級3層PE外防腐,線路起點設有正式發球筒,終點設有正式收球筒。由于上述兩條線路均設立有正式收、發球筒裝置,因此,清管、試壓干燥均可運用此設備上的閥件,只是增設部分臨時打壓線及排放線等。根據設計規定, 集氣干線和東干線分別進行站間清管和站間嚴密性試壓,其中東干線(508)還需作干燥解決。2.2線路走向分布示意圖50839.0Km273184、.6KmE1站E2站E3站E4站E5站1#站塔堬首站3 施工順序及實驗參數3.1施工順序站間清管 -站間(嚴密性)試壓-508管線干燥3.2實驗參數序號規格長度Km容積m3實驗壓力MPa穩壓時間h實驗介質備注12736.318.69906.34壓縮空氣不干燥25087.139.074656.34壓縮空氣干燥4 施工組織4.1組織機構4.1.1項目部組織機構領導小組:專業施工組安全負責人:物資供應負責人: 技術質量負責人項目經理4.1.2各施工組人員安排:專業施工隊;(現場負責)空壓機組:干燥機組:電焊組:裝球組:檢測組:收球組:記錄組:巡線組4.2人員組織領導小組組長: 張 華領導小組副長: 5、李義宏 馮東升技術質量負責人:趙 峰安全負責人: 楚延坤材料負責人: 洪福全4.2.1崗位職責4.2.1.1組長:全面負責工程的技術、質量、安全、協調及施工進度情況。 4.2.1.2技術質量負責人:(1) 負責該項目工程中所應用的技術工藝、手段;(2) 對工程過程中的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3) 負責做好對操作人員的技術交底。(4) 負責該項工程中所用監測檢查設備、儀表的運營檢查;(5) 對施工過程中所采集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保存;(6) 提供完整技術資料。4.2.1.3安全負責人:(1) 負責對上崗人員的安全教育及考核;(2) 檢查操作前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防護設施、通訊設備、車輛的貫徹到6、位情況;(3) 對各作業人員明確安全規定;(4) 做好各項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貫徹檢查工作;(5)及時進行安全檢測,防患于未然。4.2.1.4物資供應負責人:負責施工所用物資的及時供應,保證工程順利進行。4.3重要施工用設備、機具、材料施工用基本設備、材料配備一覽表序號名 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螺桿式壓風機V=20 m3/minP=1.6 MPa臺42高壓風機10 m3/minP=25.0 MPa臺73無熱再生干燥機100m3/min套14發電、電焊兩用機HONDA臺15氣焊工具套26發電機80kw臺17皮碗清管器508(帶電子跟蹤)個4備皮碗8個8直板清管器508(帶電子跟蹤)個3備直板8片97、泡沫清管器508個5010尼龍刷508片411甲醇儲罐臥式20 m3臺1配甲醇12 m312注醇泵臺113氮氣車.臺1注氮氣216 m314氮氣瓶臺4氮氣量約20 m315防毒服套216壓力表01.6MPa塊6配壓力表接頭17壓力表010.0MPa塊4配壓力表接頭18針形閥DN15PN10.0只419鋼閘閥DN100PN1.6只2附法蘭、螺栓20鋼閘閥DN50PN1.6只1附法蘭、螺栓21無縫鋼管1146m10022無縫鋼管605m10023夾布耐油膠管DN50m6024防水塑料布m 210025指揮車輛126巡線車輛227工程車輛輛228施工工具套229氣焊工具套25 計劃工期(1) 計劃總8、工期: 清管、試壓、干燥施工計劃從2023年9月1日開始2023年9月20日結束,歷時工期20天。(2) 計劃各工序工期: 站間清管計劃從2023年9月1日開始2023年9月3日結束,歷時工期3天。站間試壓計劃從2023年9月4日開始2023年9月8日結束,歷時工期5天。508管線干燥計劃從2023年9月9日開始2023年9月20日結束,歷時工期12天。6 站間清管、試壓、干燥施工準備為了高標準、高質量地按期完畢清管、試壓、干燥施工,我們將充足發揮公司的專業優勢,結合我們以往在“濟青天然氣管道工程”、“洑臨天然氣管道工程”等管線的干燥施工經驗,擬對本工程除清管、試壓按常規方法施工外,508管線9、分別采用橡膠球掃水-海綿球吸水-甲醇吸濕-干燥空氣吹干等方法干燥,達成設計-15水露點規定,其中甲醇吸濕工序操作復雜,安全規定高,是施工過程的關鍵,但也是提高干燥質量,加快干燥速度的最佳方法。6.1施工前應具有的條件6.1.1508、273管線均分段吹掃、試壓完畢,并分段連通;6.1.2508、273管線分別將兩端的收、發球筒安裝完,并試壓合格;6.1.3508、273管線線路上的支線接口及閥組閥件安裝完畢,達成清管、試壓條件,所有支線接口三通均應設立掃球蓖子;6.1.4 關閉或切斷與本清管、試壓系統無關的閥門和管段。6.2施工前的準備6.2.1對線路首、末端收、發球筒的管配件進行全面檢查,必10、須安裝齊全牢固;5.2.2 對線路沿線的支線接口和閥組管件進行檢查,規定安裝齊全牢固,并開關靈活可靠,特別是主線上的截斷閥必須能達成全啟動狀態;6.2.3施工前組織有經驗的人員,組成專項施工領導小組和專業施工作業隊,并明確分工負責;6.2.4 貫徹所有涉及施工用的設備、機具及材料,并能根據施工需要及時拉至現場;6.2.5根據施工特點,對施工中的關鍵工序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編制作業指導書,特別是安全作業措施;6.2.6 施工涉及用的儀表應校驗合格;6.2.7施工過程中需填寫的登記表格齊備,以便及時填寫和辦理簽字手續。7站間清管7.1 方案選擇7.1.1根據設計規定和現場實際情況,273管線發、收球11、分別在E1集氣站(發球)、E3集氣站(收球);508管線發、收球分別在E3集氣站(發球)、塔榆首站(收球)。7.1.2508管線在原建1#集氣站處設有DN500主線截斷閥,因此,在投球運營之前,應將此閥打開,并保證其為全開狀態。7.2 清管器的選擇采用適合線路彎管半徑規定的清管器,擬采用碗狀聚氨酯球;此球具有耐磨、封閉性好的特點,適合于長距離清管, 其形狀簡圖如下:“皮碗”清管器7.3采用空壓機移動式螺桿空氣壓縮機:壓力:01.6MPa排風量:20m3/min使用數量:4臺7.4 清管流程平面示意圖:發球端平面圖收球端平面圖7.5操作方法及環節7.5.1首端發送清管器(1)檢查發送裝置上各連通12、閥門是否關嚴,站內與清管無關的工藝管線是否完全隔離,首端至末端線路上的截斷閥是否處在全開狀態。 (2)打開發球筒上的放空閥進行放空,確認發球筒內壓力為零。(3)打開快開盲板,把清管器送至發球筒的大小頭處,并將清管器緊頂大小頭,以防串氣。(4)關閉快開盲板。(5)關閉發球筒上的放空閥,打開首末端壓力表閥門,打開收球筒前的主線閥。(6)通過發球筒上的進氣閥注入壓縮空氣,發送清管器,當清管器運營一段距離后,打開發球筒上的放空閥進行泄壓,當確認筒內壓力為零后發射第二枚清管器,方法同上。(7)當兩個清管器到達末端后,關閉主線閥,打開發球筒上的放空閥進行泄壓,確認筒內壓力為零后,再打開快開盲板,取出清管器13、,關閉快開盲板。(8)全過程操作應由發球組組長統一指揮。7.5.2末端接受清管器(1)檢查收球筒上各連接閥門是否關嚴。(2)首站清管器發出后,打開末端排污閥。(3)確認清管器進入收球筒后,關閉主線閥,打開筒體上的放空閥使內壓力為零。(4)打開快開盲板,取出清管器,并做好檢查、記錄。(5)清除收球筒內的雜物和污垢。(6)全過程操作應由收球組組長統一現場指揮。7.6安全技術規定7.6.1采用壓風機排出的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推動清管器運營清管。7.6.2發球筒首端應裝有壓力表,每間隔15min記錄一次壓力,以便在出現問題及時分析解決。7.6.3通常清管運營壓力在0.050.7MPa之間,當碰到彎頭、穿14、越爬坡等地方時,管內壓力會暫時升高,但最高壓力不得超過發球筒的額定壓力。假如壓力升高清管器仍然不能行走時,應當分析和查找因素,確認為是卡球時,應對此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7.6.4當在進氣量沒有減小的情況下,較長時間不形成壓力,并且按進氣量計算清管器應當運營的距離遠大于實際運營距離時,可視為清管器漏氣。此時一般采用再投入一個過盈量更大的清管器的辦法解決,也可采用增大進氣量的方法解決。7.6.5在線路上設立多個監控點,以及時、準確地掌握清管器的行走情況。7.6.6 當清管器到達末端后,檢查清管器主體沒有嚴重刮傷和變形,無雜物、視為合格。7.7 清管運營時間估算由于線路地形起伏高差(508管線高差為15、78m,273管線高差為30m)較大,管內積水也許會形成一定的水頭壓力,加上沿線采用冷、熱彎管較多,彎管與直管壁厚不一致,管內雜物、泥、沙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清管器不能勻速前進,因此根據以往施工經驗,結合508管線的地形高差情況,508管線第一次通球最長時間估算如下:T=Q.P/V=74655/3600=10(h)8 站間試壓站間試壓是進一步檢查管道整體的嚴密性,因此,本實驗壓力為管線的設計壓力(6.3MPa),介質采用壓縮空氣,穩壓4小時,目測檢查系統中的各連接部位無滲漏,即為合格.8.1試壓前的準備8.1.1對線路進行系統檢查,重要對收、發球裝置及線路中支線閥組的耐壓管件進行全面檢查。8.16、1.2關閉與試壓系統無關的支線閥門,并保證其關閉嚴密不滲漏,必要時可采用封堵措施;8.1.3對與試壓系統相連的低壓支線和容器,應將其斷開,防止意外;8.1.4根據線路分布情況,508管線的發球端和273管線的收球端均在E3集氣站區內,因此,根據其閥組的工藝流程設立,擬定將空壓機組設在E3集氣站收、發球區內,并將空壓機組送風匯管接至閥組DN200預留閥上,運用其閥組的匯管向508管線送風。8.1.5本次試壓計劃先試508管線,待508管線穩壓合格后,再將氣通過閥組匯管放至273管線,局限性部分再作補充。8.2選擇設備、儀表8.2.1采用排氣量為10m3/min,壓力為16MPa高壓風機7臺;8.17、2.2采用010MPa(150mm)壓力表2塊,備用1塊,共計3塊,并規定校驗合格;8.3操作方法及環節8.3.1采用并聯方式將5臺高壓風車集中接于閥組DN200預留閥上,送風匯管選用1146無縫鋼管,其長度計劃50m,分機支管計劃為605無縫鋼管,長度約50m,送風管的分布視現場情況而定,接點均采用焊接或高壓卡箍連接;8.3.2首端及末端分別各安裝1塊壓力表;8.3.3倒通系統流程,關閉和封堵與其試壓無關的所有閥門,具有送風條件;8.3.4送風開始,首端、末端、巡線等崗位人員各自到位,升壓過程隨時檢查各連接點有無滲漏和異常變形情況,特別是壓力接近實驗壓力時,應增長檢查頻率;8.3.5升壓過程18、中應按三個階段進行,即當壓力升至實驗壓力1/3時停機,穩壓15min,檢查無異常后,再次升壓至2/3實驗壓力停機,穩壓15min,檢查無異常后,再升壓至實驗壓力即可;8.3.6在實驗壓力下穩壓4小時,作全面系統檢查,目測各連接部位無滲漏和異常即為合格;8.3.7檢查合格后,采用小排量方式緩慢泄壓,特別是高壓時排泄應注意安全。8.4安全技術規定8.4.1試壓操作前需由技術人員作技術交底,熟悉崗位職責;8.4.2首、末端及線路閥組現場,均應設立安全警戒線和警示標志;8.4.3涉及承壓的管件和接點,應保證其滿足強度規定和連接牢固;8.4.4負責壓力觀查記錄的人員,按規定注意觀查壓力變化,發現異常情況19、及時報告。特別高壓階段,應增長檢查頻率;8.4.5全過程記錄壓力變化,并做好試壓后的數據資料整理和簽字手續;8.4.6試壓全過程均由現場負責人統一指揮,特別是在意外情況下,作出對的果斷的解決措施;8.4.7配備足夠的通訊聯絡工具,如手機、對講機等。9 站間管線干燥 本工程設計規定只對508管線進行干燥,即做清掃管內殘水后,再做干燥熱空氣吹掃,水露點低于-15為合格。鑒于本工程規定工期短、管徑大的特點,本次干燥擬采用橡膠球掃水-海綿球吸水-甲醇吸濕-干燥空氣吹干等方法聯合實行,以提高干燥質量和縮短時間。9.1干燥概述干燥概述:管道通過清管后可以將管道內絕大部分的水清出管道,但是不可避免的管內會殘20、留少量的水氣(游離水存在),因天然氣中具有大量酸性化合物如、等在有水的條件下能生成酸性物質,使管道內部產生危害較大的應力腐蝕。內部腐蝕是影響管道系統使用壽命及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是導致管道事故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管道中液態水是形整天然氣水合物的必要條件之一。天然氣水合物是天然氣與水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一種類似冰雪的白色結晶體,俗稱“可燃冰”。形成水合物的條件第一必須是管道內有液態水或者天然氣處在水蒸氣的過飽和狀態,第二是管道內的天然氣要有足夠高的壓力和足夠低的溫度。天然氣水合物一旦形成后,會減少管道的流通面積,產生節流,加速水合物的進一步形成,進而導致管道、閥門和一些設備的堵塞,嚴重影響管道的21、安全運營。再有,管道中的液態水低溫時還會導致管道低洼處的冰堵,冰堵的產生也會影響管道的安全運營。管內積水假如形成冰堵,則影響輸氣量,嚴重時會導致停輸的重大事故。腐蝕則會導致大量的維修工作。由此可見,管道內的液態水及游離水的存在會減少天然氣的輸送能力,導致管道輸送能力下降。管道中液態水還會使天然氣的含水量升高,從而導致供氣品質下降,影響對供氣品質規定嚴格的用戶的正常使用。綜上所述,天然氣長輸管道中的液態水的危害性極大,在管道投入運營之前,必須進行除水、干燥解決,使管道內空氣露點達成規定的規定。9.2干燥設備選擇9.2.1采用排氣量為20m3/min,壓力為1.6MPa移動螺桿空氣壓縮機4臺,作為22、通球、干燥的氣源;9.2.2采用100Nm3/min解決量的空氣干燥裝置1套,其原理是將空壓機提供的氣體通過除油、除水解決后,氣體再通過干燥器與氧化鋁吸附劑互換,水分被吸取后變成低露點的干燥氣體,氣體再通過電加加熱器,最終形成30左右的干燥氣體,其設備參數如下: 產品型號:ADL-100/8 成品氣露點:40 最大氣體解決量:100Nm3/min 工作壓力:0.8MPa氣體壓降: 0.02MPa含油量:0.1mg/m3 過濾精度:0.1m9.2.3采用露點檢測儀1臺,即檢測氣體露點,參數如下: 型號規格:DM70 制造商:VAISALA 測量精度:0.2測量范圍:6060(露點溫度)9.2.423、為了進一步提高干燥氣體溫度,擬在干燥裝置出口處,增長一臺管式電加熱器(自制),作為二級加熱。9.3干燥施工工藝流程9.3.1干燥流程圖9.3.2水膜質量計算標準狀態下,30時飽和空氣含水量為30.38g/m3, 0為4.847 g/m3,15為1.605g/m3,由于管道通過了水壓實驗,雖然通過掃水和泡沫球吸水,收但管壁還將附著一層水膜,水膜厚度按0.05mm計算,管內含水量理論計算見下式: m=(dee2)L m質量,單位為kg-圓周率,取3.14 d管道內徑,單位m e水膜厚度,單位m水密度,取1.0103kg/m3 以上為理論計算,實際含水量遠大于此計算量,因此需要采用甲醇吸濕,方能較徹24、底的去除水汽。9.4干燥施工順序橡膠球掃水-海綿球吸水-甲醇吸濕-干燥空氣吹干9.5操作方法及環節9.5.1橡膠球掃水9.5.1.1按常規通球清管方式從發球筒端投入聚氨脂橡膠(皮碗)清管器一個,采用空壓機供應壓縮風,推動清管器行走至末端(收球筒)收球;9.5.1.2投球、送風、收球等過程操作參照7.57.6規定。9.5.2海綿球吸水9.5.2.1根據管徑大、距離長的特點,選用品有超強耐磨性的聚氨酯泡沫清管器,該清管器由聚氨酯發泡成型,具有較強的韌性和抗磨性,具有多孔吸水量大的特點,見下圖:9.5.2.2考慮泡沫清管器有透氣的特點,擬采用橡膠直板清管器作為助推器,以便使泡沫球更好地吸取水份,詳見25、下圖:泡沫清管器34只, 直板清管器1只9.5.2.3操作環節(1)檢查發送裝置上各連通閥門是否關嚴,與清管無關的工藝管線是否完全隔離,首端至末端的截斷閥是否處在全開狀態。 (2)打開發球筒上的放空閥進行放空,確認發球筒內壓力為零。(3)打開快開盲板,先投放34只泡沫清管器,然后再投入一個直板清管器,直板清管器應推入到大小頭內塞緊,以防串氣。(4)關閉快開盲板。(5)關閉發球筒上的放空閥,打開首、末端的壓力表閥門,打開收、發球筒上的主線閥及排污閥。(6)通過發球筒上的進氣閥注入壓縮空氣推動清管器行走。(7)當清管器到達末端后,當關閉主干線閥,打開發球筒上的放空閥進行泄壓,當確認筒內壓力為零時,26、再打開快開盲板,取出清管器。(8)根據取出球的含水情況,當含水量大時,可用同樣的方法再次發射一組吸水清管器。(9)收、發全過程均由收、發球組組長現場統一指揮操作。9.5.3甲醇吸濕9.5.3.1采用甲醇作為吸濕劑,氮氣作為護送介質,壓縮空氣作為運走動力源.9.5.3.3氮氣、甲醇加注操作方法運用發球筒裝置上的P3閥作為注氮、注醇進口管,分別操作環節如下:(1)關閉P2閥,啟動P3、P7、P8、P9、P10閥向管線內注氮氣10 m3后,關閉P3閥;(2)打開發球筒頭蓋,投放一只橡膠球,上好頭蓋后打開P6、P1、P2閥,向發球筒注氮氣,其壓力應能推動球行走為宜,一般在10.6MPa左右,控制進氮氣27、量,當球走過P3閥接口后,即可停止進(氮)氣,關閉P6閥和P2閥,打開P4閥和P3閥向管線內注氮氣,控制氮氣量,當注入59m3后,關閉P3閥;(3)打開發球筒頭蓋,投放一只橡膠球,上好頭蓋,打開P2、P6閥向發球筒注氮氣,推動球前行過P3閥接口后,關閉P2、P6、P4閥,打開P5、P3閥向管線內注入9.18m3甲醇后,關閉P3、P5閥;(4)打開發球筒蓋,投放一只橡膠球,為了防止甲醇倒流入發球筒,因此,需采用頂進法將球推過P1閥,然后關閉P1閥,上好頭蓋,打開P1、P2、P6閥向發球筒內注氮氣,推動球前行過P3閥接口后,關閉P2、P6、P5閥,打開P3、P4閥向管線內注氮氣157m3后,關閉P28、3閥(5)打開發球筒頭蓋,投放一只橡膠球,上好頭蓋,打開P2、P1、P6閥,向發球筒內注氮氣,當球過了P3閥接口后,即可拆除注氮車,改換接通空壓機(干燥機裝置)供氣管,關閉P2閥,打開P3閥,采用干燥空氣推著干燥“列車箱”前行至未端(收球裝置)。9.5.3.4接受操作環節(1)吸濕”列車箱”即將到達末端時,應注意觀測,當第一只球到達收球后,立即關閉P9閥,接著關閉P8閥后,再打開P9閥排放收球筒內壓力,取出第一只球,上好頭蓋,再用氮氣注入收球筒使筒內壓力升至與管線內壓力平衡后,啟動P8閥;(2)打開P9閥使第二只球進入收球筒,并排出所有甲醇液體,當第二只球到達收球筒后,首端應停止送氣,甲醇液體29、排放完氣后,第三只球也將靠近第二只球,因此,關閉P7閥或P8閥,取出第二只球和第三只球,上好頭蓋,并關閉P9閥,再次向收球筒注入氮氣,使之與管線壓力平衡后,打開P7、P8閥,而后打開P9閥繼續排(氮)氣,當第四只(最后一只)球到達收球筒后,關閉P8閥,取出第四只球后,上好頭蓋;(3)拆除P9閥至甲醇罐之間管線,并在P9閥出口端重新接一條排放管線,作為干燥風吹掃排放管線,打開P8閥,開始干燥氣吹干。9.5.4干燥氣吹干9.5.4.1在首端繼續向管內注入干燥空氣,末端(收球筒)P9閥排氣;9.5.4.2末端的排氣閥門不要啟動過大,應保持管內有0.05左右的壓力,讓干空氣在管內與濕空氣可以充足混合。30、9.5.4.3干燥標準:在管線內保持0.05Mpa的壓力,當用露點檢測儀檢測末端排出空氣的露點為-15時,關閉干線所有相關閥門,穩定12小時,讓干空氣充足吸附水份,然后用露點檢測儀復測空氣露點仍然為-15,即為合格,做好相應記錄,并經現場甲方和監理確認。9.5.4.3最后關閉所有閥門,使管道內的干燥空氣保持0.07Mpa的壓力,即干燥工作結束;9.5.4.5干燥機出口排出的干空氣水露點規定達成-40,否則應更換吸附劑。9.6安全技術規定9.6.1干燥操作前應進行技術交底,特別是甲醇吸濕操作的方法應純熟掌握;9.6.2干燥“列車箱”行走速度不宜大于10Km/h,因此要控制送風量;9.6.3加注和31、排泄甲醇液體時,應防泄漏,解決泄漏應穿防毒服,同時在操作現場周邊設隔離警戒線,并嚴禁煙火;9.6.4每次投球和取球前應確認收、發球筒內無壓時,方可打開頭蓋;9.6.5施工全過程應由現場負責人統一指揮,特別是加甲醇和收甲醇廢液的現場應有安全人員監護。10、安全措施10.1以項目經理為組長成立專門安全小組,負責對本工程存在的安全因素進行檢查,對施工過程中應實行安全保護而實際未實行的進行督促,甚至可以規定停止施工進行整改。10.2 進駐施工現場前由安全負責人組織全員進行安全教育,并記錄安全會議記錄。10.3 天天上工地前進行安全教育并記錄安全會議記錄。10.4嚴格遵守崗位職責,對于發現的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將事故發生降到最低點。10.5 危險操作必須有人監護,并且要派有經驗的人員監護。10.6 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對違反規定者將給予警告和處罰,對進入現場的其別人員也必須配戴安全帽,并經現場負責人確認安全后方可進入。10.7 操作工人要穿戴工作服、防護手套,接觸甲醇操作時應配戴專用防毒服。10.8夜間施工要有充足的照明設備,必須配備多盞應急燈或手電筒。10.9 施工現場必須有值班車輛,以應急意外情況。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4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