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成孔灌注樁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11290
2023-07-17
17頁
158.24KB
1、機械成孔灌注樁施工專項方案xx股份有限公司xx項目經理部xx年5月2日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內容及工程量1三、施工目標及組織管理機構2四、施工方案3五、 樁成孔施工中事故的預防及處理措施8六、施工現場布置10七、施工進度計劃10八、施工機械設備11九、進度計劃保證措施11十、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2十一、雨季施工技術措施14十二、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4一、編制依據1、建設部頒布的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和國家其他相關現行施工規范;2、設計施工圖要求;3、該項工程的工作量;4、場地地質情況及施工條件(現場已有的地質勘查資料)。二、工程內容及工程量根據設計圖紙要求,該項工2、程為中鐵共青湖A-20#展示區機械鉆孔灌注樁,樁徑為600mm,800mm,1000mm共計74根,深度為保證進入持力層500mm。工程量以建設、施工、監理三方認定的孔深(從自然地面到終孔的深度)進行計量。三、施工目標及組織管理機構1、項目施工目標本樁基施工為專業分包,專業分包隊伍納入項目部統一管理。專業分包施工工程管理形式為專業分包項目經理責任制,樁基工程項目經理部實行崗位責任制,責任到人。施工工期目標:日歷工期20天,開工日期以開工令下達的日期為準。工程質量目標:達到國家現行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標準。工程安全目標:無重大人員傷亡事故,做到安全、文明施工。2、施工組織管理機構針對該工程的特點,為3、確保工程質量、進度及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決定成立施工現場項目經理部,對該工程進行全面控制管理。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生產負責人人人材料員測量員資料員安全員質檢員質檢員 鋼筋班組普工班組灌孔班組水電班組鉆機班組成孔班組3、樁基礎專業分包單位人員組織計劃(見表一、表二) 主要施工管理人員一覽表(表一)職 務姓 名學 歷職 稱年 齡施工年限現場負責人姚建軍本 科工程師5030技術負責人潘福焱本 科工程師5332生產負責人王清貴本 科 工程師3715安全員劉大彬本 科工程師3816質檢員劉忠仁專 科助 工245測量員史一海本 科工程師4522材料員呂茂華本 科工程師4925機 電姚 金專 科兼 職40164、4、主要機械設備本工程樁基礎施工成孔采用GQ-15型工程鉆機,投入設備4臺進行施工。5、施工人力計劃 主要施工人力計劃(表二)序 號分項工程名稱單 位數 量1鉆 工人162安全員人13材料員人14管理人員人25機 電 人16炊事員人17鋼筋加工制作人員人88挖土人員人89合 計人38四、施工方案(一)鉆孔灌注樁1、鉆孔灌注樁施工流程圖:定位放線鉆機開孔引孔護壁回填黃泥鉆機就位技術交底引孔開挖安全交底安放鋼筋籠鉆孔取芯成孔終 孔清 孔驗 孔破除樁頭灌注混凝土 2、施工方法根據現有地勘資料及設計要求,并結合以往的施工經驗,針對本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采取以下方法進行施工。(1)、樁位測放由專門的測量5、技術人員,根據業主或施工圖提供的坐標高程系統,用全站儀將建筑物的輪廓線及方位在地表定出來,然后逐一測定樁位,放出的樁位中心點打入鋼筋,并用混凝土固定,同時還要進行統一編號,以便檢查復測,其樁位測放允許偏差必須小于20mm,在形成測放成果后,經測量技術負責人審核,交付甲方和有關部門審查,審查合格后方能進行施工。(2)、開挖引孔為防止孔口垮塌和孔位偏移及保證孔樁垂直度,并最大限度地控制開孔時泥漿滿地流淌,減少對場地造成污染,同時為確??孜痪?,在鉆孔之前對孔口(地面往下2.0米左右)采取人工挖孔護壁進行加固處理,開挖孔徑(內徑)不小于設計孔徑,護壁(C20素砼)厚度10cm。(3)、鉆孔 本次成孔6、采用的是回旋鉆進用泥漿護壁進行成孔,采取隔孔施工的程序。成樁初始,樁身混凝土的強度很低,且混凝土灌注樁的成孔是依靠泥漿來平衡的,故采取較適應的樁距對防止坍孔和縮徑是一項穩妥的技術措施。 (4)、溶洞處理措施A、對于埋深較淺的溶洞,可采取開挖或用爆破方法使頂板塌陷回填后再進行鉆孔施工;B、對于高度較小或有充填物的溶洞一般采用沖擊鉆成孔; C、當溶洞內充填物較少或洞高在3m以內時可采用直接回填粘土、水泥、片石反復沖砸形成封閉環孔壁穿過。當鉆頭擊穿溶洞時,應迅速提取鉆頭,并向孔內多層多次投入袋裝粘土、水泥和片石混合物回旋鉆進泥漿護壁成孔施工流程:鉆機就位 泥漿護壁鉆進至設計深度 終孔驗收 第一次清孔7、 安放鋼筋籠和導管 第二次清孔 測量沉渣厚度(50mm) 灌注混凝土成樁。開孔前鉆機必須安放平整、穩固,并用水平儀測定鉆機處于水平,鉆具與鉆機垂直。根據貴陽建筑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提供的地勘報告由于該場地地下水位較高、水量較大,巖石破碎穿層較多,人工挖孔難度大,因此只能選用GQ-15型工程鉆機成孔,前期投入設備2臺進行施工,后期根據施工進度增加2臺鉆機。首先放好孔位再用人工挖孔護壁深度12米,具體深度時現場挖掘出土質而定。鑒于展示區地下車庫位置靠近湖邊孔位場平回填較高且未壓實。如不采用人工挖孔護壁極易在鉆孔開始放水之后出現垮塌,不利于鉆孔正常鉆進。然后再用人工回填壓實,在鉆進過程中,首先利用原生紅8、粘土和水拌合的泥漿,同時鉆削下來的粘土與水混合能自造部分泥漿,以上兩部分泥漿都會對孔壁起到保護作用。如遇砂礫石層結構松散,易產生垮孔時,可加大泥漿的比重、粘度(在泥漿中加入適量的水泥等)來增加泥漿柱的壓力,或者直接向孔內(垮孔部位)投入粘土,搗實后重鉆以保護孔壁。如果上述方法還不能解決問題,則可采取下放鋼護筒進行處理,即將制作好的鋼護筒用鉆機壓入孔內易產生垮塌的部位,當護筒長度過大時則采取分段壓入,在孔口進行焊接。進入持力層后,因該場地持力層為石灰巖系,硬度比較大,在鉆進地過程中,鉆進速度要比在上部地層中鉆進慢,鉆壓也不能過大,否則,會造成偏孔或扭斷鉆桿等到事故。如發生偏孔,可采取加長粗徑導向9、鉆具,把鉆頭提至傾斜孔段的直孔孔段,吊住鉆具在偏斜孔段反復掃孔糾偏。鉆孔鉆進泥漿護壁成孔施工流程:開挖引孔(或設置護筒) 鉆機就位 泥漿護壁鉆進至設計深度 清孔換漿 終孔驗收 下安放鋼筋籠和導管 二次清孔 測量沉渣厚度(50mm) 灌注混凝土成樁。開孔前鉆機必須安放平整、穩固,并用水平儀測定鉆機處于水平,錘頭與鉆機垂直。由于該場地上部均為紅粘土,在開始進行鉆進時,應低轉速鉆進,使孔內紅粘土攪拌均勻,通過反復鉆擴孔壁,對孔壁起到擠密穩定的作用。如遇砂礫石層結構松散,易產生垮孔,則可采取向孔內投放片石的方法進行處理,即通過邊沖出邊向孔內投放沙袋黃泥、片石、鋼護桶及水下灌注砼,反復多次,同時在拌制的10、泥漿中加入適量的水泥,增加泥漿的粘稠度,這樣就能起到擠密加固的作用,從而防止垮孔。進入持力層后,因該場地持力層為石灰巖系,硬度比較大,在鉆進地過程中,應低轉速鉆進,如鉆進過快,易造成垮孔或偏孔等事故。如發生偏孔,應立即回填沙袋、片石、水泥或砼至偏孔上方300500mm米處,然后重新鉆孔進行糾偏。施工過程中,對樁號、施工日期、孔深和巖面深度要做好記錄,對孔內異常情況(如掉塊、孔壁垮塌、巖溶和漏水、漏漿)要記錄清楚,以便能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在終孔時請地勘、監理、設計代表、甲方到場進行檢查。(5)、清孔清孔應按下列規定進行:回旋鉆進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利用泥漿泵向鉆桿內或導管內注入泥漿送到孔底,11、然后該泥漿將孔底沉渣經孔壁循環上來,再流到泥漿池,如此循環清孔直至符合有關要求。在清孔過程中,應不斷置換泥漿,直至澆注水下混凝土;清孔后澆注混凝土之前的泥漿指標為孔底500 mm以內泥漿比重小于1.25,含砂率8%,粘度28s;清孔時孔內泥漿面應高出最高水位1.50米以上;澆注混凝土前,孔底沉碴允許厚度應:A、端承樁:50mm,(6)、孔內泥漿的循環處理在離樁孔位置較合適的地方設置10m3(3m2.5 m1.5 m)的泥漿池3-5個,孔內溢出的泥漿通過地面排水溝流入泥漿池內,孔內泥漿不夠時,由泥漿池抽入孔中,循環使用。當泥漿池內的泥漿過多時,應及時清運,確保施工良性循環。(7)、對場地內泥漿的12、處理孔樁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泥漿,故必須進行及時清排處理,不得使其滯留在施工區內,否則,將嚴重阻礙施工,帶來諸多后患。泥漿的處理按如下方案施工:、溝渠排放:即將場地內施工中所產生的泥漿,通過泥漿泵和場地內的排污溝進行排放到指定的囤泥池。為防止堵塞,在排放過程中由人工對水溝進行疏通;、外運:即采用泥漿罐車將場地內沉淀池里的泥漿運到場地外空礦閑置的場地進行處理,泥漿必須外運經當地環保部門同意的棄渣場,絕不能排入共青湖。(8)、鋼筋籠制作及安放鋼筋籠制作和安裝, 用500mm的電動切割機于地面按設計下料,由鋼筋調直機將鋼筋調直,再用電焊機將鋼筋籠焊接成形,最后由人工將鋼筋籠運送到孔口邊,再通過鉆機13、用鋼繩將鋼筋籠吊放入孔內并校正固定,當鋼筋籠過長(9米)時,則在孔口進行焊接。(9)、混凝土澆注鋼筋籠吊裝后在孔內下入導管,用泵車將混凝土運至井口,采用導管進行水下砼灌注,邊灌邊采用導管振動搗實,并上拔逐漸取出導管,砼樁頂部高出設計標高0.501.00m(浮漿和泥漿層待后破除)。3、質量控制要求(1)、鉆具與樁孔中心線的偏差,根據樁基技術規范不得大于20mm。鉆孔完成后,提升鉆具,然后讓其慢慢自由落下,能落入孔底,垂直度滿足規范要求,可進入下道工序。(2)、鋼筋籠制作安裝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 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表(三)項 目允許偏差(mm)項 目允許偏差(mm)主筋 間距10加強箍筋間14、距10箍筋 間距20鋼筋籠直徑10鋼筋籠長度100主筋彎曲度1%鋼筋籠彎曲度1%分段制作的鋼筋籠,每節(9-12米)鋼筋籠的保護層墊塊不得少于兩組,每組3-4個,在鋼筋同一截面的園周上對稱分布。鋼筋保護層厚度為50mm,誤差為20mm。主筋焊接時, 在同一截面內的鋼筋接頭數不得多于主筋總數的50%,兩個接頭間的距離0.50米。主筋的焊接長度應為主筋直徑的10倍。樁頭主筋的預留長度(伸入承臺長度)根據圖紙進行預留,應為主筋直徑的40倍。 其他未說明的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進行施工。鋼筋籠吊放時應根據塔高設置恰當的起吊點,鋼筋籠長度大于10m時,不允許使用鉆機上升降機直接吊放,必須采用分節吊放,在孔15、口焊接放入孔內。分節長度應按孔深、起吊高度和孔口焊接時間合理選定。孔口焊接時,上、下主筋位置應對正,保持鋼筋籠上、下軸線一致。鋼筋籠吊放入孔位置允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鋼筋籠吊入鉆孔后,底端直插孔底,上端應采取措施加以固定,以免灌注混凝土時導管提升和抖動時使鋼筋籠產生偏移。鋼筋籠頂端標高:偏差50mm;鋼筋籠與樁孔中心:偏移10mm。(3)、混凝土嚴格采用設計指定的品種和強度等級,澆筑方法程序嚴格執行施工規范規定要求。施工單位負責提出計劃和現場計量,混凝土的坍落度為18-22cm,水灰比為0.5-0.65,由現場取樣在28天后送試驗室進行試驗。(4)、導管的型號規格應根據樁徑、孔深及灌注量合理16、選擇。導管安裝前應檢查絲扣,密封圈是否完好,以確保安裝后無漏水現象。下初灌時導管底部距孔底高度為300-500mm,同時導管必須作試水試驗,確保不漏。(5)、樁身混凝土灌注鉆孔樁開始灌注混凝土前必須備足初灌需用量,為保證水下混凝土的質量,貯料斗內混凝土的初存量必須滿足首次灌注時導管底端能埋入混凝土中0.8m,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最小為300mm,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應少于0.8m,即首次灌注量為孔深向上1.1m高。達到此高度后方下入止水栓開始灌注。灌注過程應連續不斷進行,并適時提升和抖動導管,導管提升高度應根據灌入量確定,以保證導管底部埋入混凝土面2-6m。導管提升速度宜緩慢且一次提17、升不能超過30cm。鉆孔樁混凝土灌注即將完畢時必須探測管外混凝土面高度(高出設計樁頂標高不低于0.5米)以確保樁頂標高滿足設計要求。五、 樁成孔施工中事故的預防及處理措施(一)、 塌孔: (A)、預防: 1、在進入砂質土等易坍地層時,使用優質泥漿,并適當放慢成孔速度,以確保泥漿的形成,使之具有良好的護壁功能。 2、盡量縮短二次清孔與灌注砼的時間間隔。 3、合理安排施工間距,在灌注砼時,保證相鄰樁施工距離不小于2m。 (B)、處理: 1、在成孔中發生垮孔時,如程度較輕可適當加大泥漿比重,保持孔內水頭高度,提高靜水壓力,及時平衡地層;情況嚴重時,可用粘土夾小碎石快速回填,讓其自然沉降密實后,再重新18、鉆進。 2、在灌注過程中發生跨孔,程度較輕的在該段灌注時提高砼標號,嚴重的重新進行清孔處理。(二)、孔斜: (A)預防: 1、鉆進前應選擇導向性能良好的鉆頭、檢查周邊保徑數據,發現偏差及時鑲補合金防止成孔偏心而造成孔斜。 2、保證鉆機安裝的水平。 3、對鉆具進行校直檢查,不合格鉆具不得下入孔內。 4、通過樁位檢測數據(孔斜、孔徑),及時調整鉆進成孔技術參數。 (B)、處理: 1、孔斜的發生會影響鋼筋籠、導管的下放,甚至對灌注砼造成影響,在易造成孔斜處,采用懸吊慢鉆進行鉆進。 2、孔斜較大時,先進行樁孔斜度的檢測,根據實測數據,對鉆孔實行定向糾斜,再恢復正常鉆進。(三)、孔徑達不到設計要求(擴大19、部分)及縮徑 (A)預防: 1、根據設計要求、地層情況選擇鉆頭尺寸,施工中經常檢查鉆頭尺寸,如磨損嚴重要及時補焊; 2、采用優質泥漿護壁,要較高泥漿比重,易縮徑段要分段掃孔; 3、施工人員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現場配備鉆孔事故處理工具,及時處理。 4、擴底鉆頭在使用前,都必須做張、收試驗,并準確測量有關數據,作為控制擴底直徑的依據。 (B)、處理: 1、調整泥漿比重,提高泥漿性能。 2、采用孔徑儀或探孔器測量樁孔縮徑程度及部位。 3、縮徑段分段上下掃孔。(四)、孔深達不到設計要求 (A) 主要原因: 1、鉆具長度丈量錯誤; 2、持力層判斷失誤,達不到設計要求。 (B)、預防措施: 1、認真、準確20、地測量地面標高、護筒標高和丈量鉆具長度并校核,終孔前準確丈量機上余尺; 2、根據地質情況、鉆進進尺、泥漿返漿顏色、巖屑樣正確判斷持力層深度。六、施工現場布置施工現場按以下原則進行布置:1、臨時設施、生活用地、設備材料庫房、半成品加工場地、場內交通布置等施工所需地盤的布置不相互干擾,場地選擇應綜合考慮地形、地質條件,現場施工條件等要求,盡量選擇地形比較平坦靠近施工線、條件好的場地。2、各種設施的布置,應能滿足主體工程施工工藝要求,避免和減少料場的重復和往返運輸,并為均衡生產創造條件。3、臨時系統應能保證施工場地的有效利用和施工設計的安全。4、布置應符合相應的防火、衛生、環境保護等規定。七、施工進21、度計劃1、施工進度計劃根據本工程的特點,按照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工藝流程,將其劃分為九個施工過程數,分別為臨時設施、測量放孔、鉆機就位、成孔、鋼筋籠制作、鋼筋籠安裝、安裝導管、澆注混凝土和退場。2、根據現場踏勘后了解的工程施工條件和特點,施工進度計劃按以下原則編制:全面考慮,合理安排,積極穩妥,留有余地,確保工程按期或提前完成;分清主次,保證關鍵項目,兼顧次要及一般項目,次要項目配合關鍵項目相應進行,并為關鍵項目施工創造有利的施工條件;組織平行流水作業,盡量做到均衡與連續施工;關鍵項目按高峰強度配置,并使設備配套使用;重視各項目準備工作和施工技術方案,開工前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措施;施工技術難度大的22、部位,應安排足夠的時間進行安全處理,確保施工安全;危險部位應考慮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安全處理,確保施工安全。 工期一覽表(表五)序號分項工程名稱工程量假定開工日期計劃竣工日期施工時間(日歷天)一臨時設施100xx年5月14日xx年5月15日2二測量放孔74點xx年5月16日xx年5月17日2三成樁39根xx年5月18日xx年5月27日1035根xx年5月28日xx年6月7日10四退場xx年6月8日xx年6月9日2八、施工機械設備施工投入的機械設備情況一覽表(表四)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產 地制造年份額定功率(KW)備 注1鉆 機GQ-15型4臺重慶45/臺2電焊機2臺上海17.5/臺33P型水泵23、2臺株州22/臺4鋼筋切斷機2臺5鋼筋彎曲機2臺6鋼筋調直機1臺7合 計169KW九、進度計劃保證措施1、早準備、早進場、早開工,一旦具備施工條件,立即組織機械設備進場。做到進場快,開工快,壓縮施工準備時間,上足勞動力和機械設備,為工程施工創造有利條件。2、加強組織管理,科學安排施工選用會管理、懂技術,年富力強的骨干擔任項目主要負責人,嚴格各方面規章制度,上令下行。成立高質量、高效率的各級組織機構,科學地安排施工,使各工序環環相扣,有條不紊。3、工程任務層層分解制定日、旬進度計劃及總進度計劃,以日進度保旬進度,確保各項工作按計劃完成。4、抓好關鍵線路,控制節點工期根據進度計劃要求,抓好關鍵線路24、上的關鍵工作的施工,控制好節點工期。如因特殊情況對某一關鍵工作延誤,要及時做人力,物力調整,并拿出切實可行的趕工方案和措施。5、加強全體施工人員的思想教育及時掌握全體施工人員的思想狀況,做到有情緒及時解決疏通,樹立“好中求優”的戰略思想,使每個施工人員以飽滿的熱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工程施工中。6、加強領導檢查的落實責任制工作 建立健全各級崗位責任制,制定具體工作目標,明確任務,責任到班組,責任到個人,并加強檢查督促工作。實行獎懲制度,落實“按勞分配,效益優先”的分配原則。本工程擬實施在技術員質量監督下的計件工資制度。7、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優勢在施工中要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對所揭示的不同的地質條件25、,研究不同的處理辦法,使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在生產中不斷總結,不斷探索。8、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協調工作根據施工進度計劃情況,隨時做好人、財、物的合理配置,力求各施工線路資源配置最佳,確保工程總體有序實施。9、加強質量控管工作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圖,有關工程規程、規范進行施工,根據工程不同部位、結構,研究其施工方案,科學制定施工程序、施工方法,通過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確保工程質量,并且工程技術人員必須旁站監督,嚴禁出現因工程質量問題而返工的情況。10、搞好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文明施工是安全生產的保證,而安全生產是保證工程進度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須牢固樹立“安全才能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思想。施工人26、員一定要配戴好安全防護用品,預先作好安全防范。確保施工安全,杜絕人生安全事故發生。11、堅持工程例會制度根據工程實際,定期舉行工程例會,各施工班組通過總結,發現問題后可以及時加以解決。十、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方針與目標 以“嚴格執行標準,爭創行業一流,堅持優質服務,建造滿意工程”為質量宗旨,以爭創“符合設計文件、國家現行施工規范和工程質量標準,工程一次性驗收合格率達100%”為質量目標。2、質量意識為確保項目部各級人員理解并貫徹執行,認真進行質量意識教育,繼續保持和發揚重合同、守信譽、抓質量、創精品的優良傳統,本著對業主高度負責,誠懇接受監理工程師、業主、現場代表監督與指導的態度,采用針對27、性的先進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從組織機構、管理手段、監測設施抓起,實行全面質量第一;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質量監控,確保工程質量等級達到國家現行驗收標準。3、質量控制工程質量管理程序圖: 單位自檢施工作業定位放線材料檢驗監理復檢下一道工序施工在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嚴格按照上述程序執行,施工定位必須準確,放線后要進行復檢;上一道工序完成后,首先進行自檢,不合格的立即進行整改,直到自檢合格后,請監理工程師進行復檢,不合格的立即進行整改,直到復檢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為了確保工程質量,我方建立了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從思想上、組織上和施工過程中層層把關。4、質檢員職責負責本項目全部質量管28、理工作,直接對項目經理負責,行使監督權、檢查權和質量否決權。(1)、協助項目經理制定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工作程序,及時收集數據,并用軟件進行處理。(2)、對質量保證計劃的貫徹實施定期檢查和監督。(3)、編制施工方案及保證質量的技術措施是否符合規范標準和技術要求。(4)、主持質量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5)、收集文件,準備質量保證記錄資料。(6)、內部質量評價,質量動態分析。(7)、負責與有關部門一道,參與隱蔽工程的驗收工作。(8)、對質檢報告進行復核、檢查;對試驗、測量、施工質量、原材料進行檢查、鑒定;對監理工程師發出的指令及時通知有關部門進行處理。十一、雨季施工技術措施1、在進行總體布置時,要29、考慮施工區域排水問題,主要通道要略低于場地,保持現場無積水,做到排水暢通。2、混凝土澆注站邊要設排水溝,防止清洗設備的污水隨意排放。3、機電設備必須加防水罩,以免漏水而損壞電器,作好保護接地以防漏電傷人,雨后使用時要先對設備檢查試運行。4、澆灌混凝土前要了解氣象情況,盡量避開大雨天澆灌。5、泥漿循環溝應保持隨時通暢,避免雨天造成污水漫流。十二、施工安全保證措施(一)、樁基礎工程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安全第一責任人項目負責人:王武斌3#機長(兼職安全員)陳中軍2#機長(兼職安全員)劉彪現場負責人:羅再明安全員:姚建軍、黃維1#機長(兼職安全員)方永成 (二)安全管理措施始終堅持“質量第一,30、安全第一”的方針,通過對施工中每個環節的監督管理,消除各種安全隱患,杜絕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本工程保質保量、按期完成任務。 為強化安全監督和管理,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第一安全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生產負責人和各機臺機長為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管理機構,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進行監督和檢查,嚴把質量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1、進場前,首先要對工人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要經常提醒操作者注意安全。每周星期一以班組為單位進行安全活動,班前班后開展安全自檢,發現問題及時解決。2、特殊工種工人要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后發給操作證,并要求持證上崗。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3、加強安全常識教育,樹立人人31、保護自己,自己保護別人的思想,分析事故苗頭,清除事故隱患。在進行施工交底的同時,應進行安全交底,各工種人員必須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每年對上崗進行復驗和培訓。4、根據國家頒布的各種安全規程,結合本單位實踐,編制通俗易懂,適合本工程使用的安全防護手冊,頒發給工人并報相關部門備案。5、在施工中,嚴防重大傷人事故、設備事故和火災事故的發生,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防火方面的有關規定。6、現場動火須經有關部門批準,使用電焊時必須設專人觀察、保護現場,尤其在平臺上焊接鋼筋時,更應注意檢查。7、定期組織職工進行安全活動,每周一次,加強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8、施工現場用電要設漏電保護裝置,一箱32、一保,并要上鎖,要明確安全責任制,使每臺機電設備都有專人負責使用和維護,以防事故發生。9、作好施工人員安全宣傳工作,不準穿高跟鞋、拖鞋或赤腳作業,不準攀爬腳手架,不戴安全帽不準進入施工現場。10、高空作業人員使用的工具,應隨手裝入工具袋內,不得隨便扔放。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癲癇病患者和酒后人員不得高空作業。11、在施工現場范圍外,掛上醒目的安全標志牌,做好安全防范、宣傳工作。12、特制定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援應急救援預案(1)、根據工程施工需要,專業分包單位項目部成立以分包工程項目經理為主的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援應急救援小組,組成人員及其分工如下:姓名和職務職責分工聯系電話組長:羅再明全面指揮33、管理事故應急救援工作1390852506908528972229副組長:姚建軍、劉大彬負責事故應急救援日常管理工作1388571265718285273706成員:冉從寧事故的預防和處理15085139583成員:羅再清事故的預防和處理18982932675成員:王清貴搶險用車15186714941成員:張小兵組織搶險13511871264成員:李 兵現場保護15180751352(2)、抓好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措施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紗布。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34、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公司及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同時通知生產負責人組織緊急救援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緊急救援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施工員協助送外搶救工作,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3)、抓好觸電事故應急措施當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首先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迅速急救,關鍵是“快”。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捎糜薪^緣手柄的電工鉗、干燥木柄的斧頭、干燥木把的鐵鍬等切斷電源線,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離電源。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提高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