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萬m2科技大廈安全防護外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11429
2023-07-19
21頁
105.40KB
1、工程外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批準日期:xx年12月12日工程有限公司項目部施 工 方 案 審 批 表分部/分項工程名稱:工程名稱結構形式面 積層 數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編制部門編 制 人編制時間報批時間審 核 人審核時間審批部門審 批 人審批意見:(填寫討論的主要結論包括應修改的部分)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的確定.1三、外防護腳手架施工方案確定的參數依據.4四、構造設計.7五、設計計算.7六、材料要求.14七、各部件的規范要求.14八、搭設順序和要領.16九、安全技術要求.17十、腳手架的驗收要求.18十一、拆除要求及注意事項.18十二、安全通道、洞口、臨2、邊防護.19十三、附圖 20*科技大廈外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為了確保本項目在施工中安全生產,高處作業安全可靠,滿足施工進度及作業需要,認真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法規,做到施工現場防護要求明確,技術經濟合理,并根據本項目的結構及造型而編制外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科技大廈位于xx市*中路*號,總建筑面積65630m2,占地面積5903m2,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下二層,基底標高為-9.20m,地上二十六層,建筑物地下室東西長102.40m,南北最寬74.60m;一至五層建筑呈方型,寬長為78.8m,檐高為23.40m;主樓南北寬31.9m,東西長51.5m,檐高為99.85m,屋頂鋼構架總高度為153、.8m。二、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的確定1.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XX)之規定要求。2.本工程由于工期緊,結合結構和外裝飾的特點,外墻立面均為玻璃幕墻。主體工程施工時腳手架僅考慮作為安全防護。外裝工程施工時六層以下外墻范圍施工操作架重新搭設雙排鋼管腳手架(檐高23.40m),主樓外墻部位施工時采用電動吊籃。腳手架選擇扣件式雙排鋼管腳手架,選擇壁厚3.5mm、48mm的鋼管,瑪鋼扣件、密目網及平網、木腳手板及竹笆作為腳手架的主要材料。3.腳手架材料鋼管選用外徑48mm壁厚3.5mm的焊管。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損傷和裂紋的不得使用。扣件符合JGJ22-85鋼管4、腳手架扣件的規定,發現有脆裂、變形、滑絲的禁止使用。扣件的擰緊扭力矩4050Nm,最大不超過60Nm。腳手板選用竹笆片,規格為1000x1200mm,凡是腐朽、扭曲的不得使用。安全網的規格、材質等符合GB5725-1997安全網和GB16909-1997 密目式安全網標準要求,且密目式安全網每l00cm2面積的網目數不少于2000目。4.依據建筑物造型及工程周轉材料投入的實際情況,又考慮到能滿足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XX)規定要求,保證施工期間在所規定的荷載作用下和在氣候條件影響下不變形、不搖晃、不傾斜,確保安全。外防5、護腳手架設計施工分成八次搭設至所需建筑物檐口高度,主樓分次懸挑卸荷逐次分離,外觀保持統一整體。所使材料進行中轉,外觀整體始終保持兩次的搭設高度。分次搭設的高度劃分:地下室部分為一次搭設高度9.0m;首層至結構六層樓面是二次搭設,高度為23.40m。在結構七層樓面開始懸挑卸荷逐次分離腳手架,即在結構7層(27.15m)、12層(46.15m)、17層(65.15m)、22層(84.15m)樓面時分別是三至六次,搭設高度為19m;在結構屋頂層(95.35m)是七次搭設,搭設高度為14.85m,采用落地式;各次搭設的方案:一次搭設采用扣件式落地單排腳手架,總高度9.0m,距外墻300mm,立桿間距16、.2m,步距1.6m。地下結構及首層完成后,將其全部拆除。二次搭設在地下室外壁防水、回填土施工完畢。沿建筑物外圍自-0.45m重新搭設落地雙排腳手架(見附圖一),距外墻250mm,立桿縱向間距為1.8m,橫向間距為1.0m,步距1.80m,總高度23.40m。搭設構造要求必須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XX)。三六次搭設依結構的變化情況采用雙排扣件式懸挑腳手架(見附圖三)。自結構七層(標高27.15m)采用14b號槽鋼懸挑雙排鋼管腳手架,內立桿距梁外皮0.25m,外立桿距梁外皮1.25m,立桿間距1.0m。在結構7層(27.15m)、12層(46.15m)、177、層(65.15m)、22層(84.15m)樓面相對立桿位置距梁邊200mm、1200mm、2100mm處預埋16鋼筋環,用于錨扣固定懸挑槽鋼,并在各層面設置一道安全攔桿。每次底部槽鋼部位均加設斜拉14#鋼絲繩3600,拐角柱部位無法懸挑槽鋼處,采用14#鋼絲繩斜拉。七次搭設沿建筑物外圍自99.35m重新搭設落地雙排腳手架,距外墻250mm,立桿縱向間距為1.8m,橫向間距為1.0m,步距1.80m,總高度14.85m。搭設構造要求必須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XX)。5、防護用腳手架跟隨樓層施工逐步搭設完成,高出作業面1.2m,構造要求說明如下:對腳手架材料的8、要求a.使用前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XX)第8.1.18.1.5條的規定和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對鋼管、扣件、竹笆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b.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c.落地式腳手架對底座的要求,搭設前應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場地,并使排水暢通。腳手架底座面標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經驗收合格后,按施工方案要求放線定位,墊板均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墊板長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懸挑小橫桿:每樓層設置懸挑桿,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為滿足每層防護要求,懸挑桿間距1.8m,沿樓層面均勻9、布置,同大橫桿連成整體,伸出內立面端頭長短一致。立桿:間距及與墻面距離要求嚴格按上述各次搭設方案,外立桿高出作業面1.2m。立桿接頭必須使用對接扣件進行對接,在立桿的底部分別設置掃地桿。大橫桿:大橫桿必須連續設置中間不間斷,其長度不小于3跨,大橫桿接頭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兩根大橫桿的接頭最少錯開一跨,立桿與大橫桿的交點處必須設置一根小橫桿。剪刀撐:剪刀撐斜桿與水平面呈4560夾角。剪刀撐與立桿相交處,與立桿扣接,與大橫桿相交處與伸出的小橫桿端頭扣接牢固。水平方向連續設置剪刀撐,在整個長度和高度方向上連續設置。若采用搭接其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0mm,且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10、板邊緣至搭接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連柱固定件:按三步三跨布置與主體結構連接,采用剛性固定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用鋼管扣件抱柱),保持足夠的剛度承受壓力和拉力,防止防護腳手架內外傾覆。并應符合JGJ130-20XX第6.4.26.4.7條的構造規定。安全網:在外立桿外側連續橫向設置密目式安全網封閉,密目式安全網每個環扣用纖維繩綁在大橫桿上,應打結方便,連接牢固。在每施工層設固定安全平網,應封閉嚴密,平網系結點沿網邊均勻分布,每個系點用一根獨立的系繩連接,密目式安全網和平網平面將施工作業面間封閉嚴密。立桿、縱橫向水平桿搭設符合下列規定:a.嚴禁將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混合使用,相鄰立11、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相鄰兩根立桿的接頭最少錯開一步架,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b.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桿。c.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且符合JGJ130-20XX第6.2.1條的構造規定。d.橫向水平桿主節點處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符合JGJ130-20XX第6.2.2條的構造規定。剪力撐搭設隨立桿、縱、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各斜桿下端均須支承在墊板上,12、符合JGJ130-20XX第7.3.8條的規定。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48相同,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欄桿、擋腳板、腳手板的搭設符合下列要求:a.欄桿、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上欄桿上皮高度應為1.2m,中欄桿應居中設置,擋腳板高度不小于180mm。b.腳手板的鋪設,各次搭設第一步都用竹笆片鋪滿、鋪穩、離墻面120150mm,形成底部封閉。隨作業層位置再滿鋪竹笆片,下增設張掛安全網。自作業層往下計,每間隔兩步滿鋪一層竹13、笆片。c.竹笆片用18號鐵絲固定在支承桿件上,在拐角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三、外防護腳手架施工方案確定的參數依據1、腳手架用材及規格鋼管材質和規格其材質使用A3,并符合YB242-63標準,采用外徑48mm,壁厚3.5mm的焊接鋼管,用于立桿、大橫桿和斜桿的鋼管長度以46m為好,其重量在25Kg以內,用于小橫桿的鋼管長度以1.5m左右為宜,并適應腳手架的寬度變化。扣件扣件采用GB978-67可鍛鑄鐵分類及技術條件的規定,附件(T形螺栓、螺母、墊圈)所采用的材料符合GB700-79普通碳素結構鋼技術條件中A3的規定。扣件無裂紋、氣孔,也不應有疏松、砂眼或其影響使用性能的鑄造缺陷,扣件與鋼管的貼14、合面接觸良好,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要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動部位使其轉動靈活,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要小于lmm。2、腳手架的參數荷載腳手架上施工荷載的傳遞是由竹笆片傳遞給小橫桿,由小橫桿傳遞給大橫桿,再通過扣件傳遞給立桿,最后通過立桿底部傳遞到懸挑槽鋼或地基上。荷載值不得超過1KN/m2。恒、活荷載a、恒載包括立桿、大小橫桿、剪刀撐、腳手板、扣件等各構件的自重,在進行強度核算時,乘以1.2的系數。b.活載包括腳手板的堆物、作業人員、安全網和欄桿等荷載,在進行強度核算時,乘以1.4的系數。3、操作層允許荷載組合規定腳手架用途雙排腳手架立桿離墻間距荷載組合防護架內0.25m外1.2515、m注注:荷載表示縱向1.8m長范圍內允許操作。工人2人,加恒、活載,重2.0KN/m4、扣件等荷載的取值竹笆片荷載的取值竹笆片荷載計算,竹笆片上只允許堆放自重200N,每平方米均布荷載為q=3LF/0.055bKc(N/m2)式中L小橫桿間距(m) b腳手板寬(m)F自重(N) Kc沖擊系數取1.1架體荷載的取值參與計算時,腳手板重取值350N/m2,安全網自重取值5N/m2,小橫桿自重取值65N/m2,考慮操作人員自重、小橫桿間距為1.2m,取值為q3=1.728000/L-(0.73-d) (N/m)式中L從內支座反力處至外立桿中心的距離(m) d立桿半徑與大橫桿半徑之和(m)5、風荷載的16、取值作用在腳手架表面上的風荷載K按下式計算考慮K=UsUz0式中Us風載體型系統,采用0.30.35,另再乘以1.21.4的增大系數 U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0基本風壓值,以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9-20XX)規定為準,再乘0.75的調整系數,最終計算值不小于250N/m2。6、方案中所考慮的要求施工中不允許超過設計荷載采取懸挑結構的分段卸荷措施時,其懸挑的材料,腳手架的鋼管應符合GBJ18-87的規定。小橫桿、大橫桿和立桿是傳遞垂直荷載的主要構件,而剪刀撐、斜撐和連墻桿主要是保證腳手架整體剛度和穩定性的,并且有加強抵抗垂直和水平力作用的能力,而連墻桿則承受全部的風荷載。扣件則是架子組成整體17、的聯結件和傳力件。小橫桿受力按簡支梁計算,大橫桿受力按三跨連續梁計算立桿自重為軸心荷載,其它桿件自重和施工荷載均通過聯接扣件傳給立桿,荷載作用點與立桿軸線間具有約5.3mm的偏心,設計時考慮偏心距對立桿的影響。強度核算時,恒、活荷載應乘分項系數,核算變形時,則取標準值,大小橫桿的撓度不能大于L/200。立桿的垂直偏差,全高不大于60mm,大橫桿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該片架總長的1/300或不大于50mm。計算壓桿的長細比=150,拉桿的長細比300。核算壓桿穩定時,取無連墻桿的立桿為計算對象,當大橫桿間距為1.02.0m時,壓桿的長度系數U=1.41.7,其調整系數:a、本工程腳手架內、外排立桿采18、用單根鋼管,計算時乘以0.85的調整系數;b、由于腳手架愈高,初始彎曲和荷載偏心等變異性能的影響,按下式乘以一個高度調整系數:Kh=1/1H/100式中Kh高度調整系數H腳手架搭設或核算外的高度(m)本工程所采用的懸挑卸荷、逐次分離的扣件式防護腳手架,其各分次搭設高度均在允許范圍內,滿足要求。四、構造設計1、立桿縱距為1.8m,橫距為1.0m,縱向水平桿步距為1.8m,每步4根,橫向水平桿縱距為1.20m,操作層每步1.8m中加護欄桿上皮高1.20m和步架處0.20m高處加踢腳桿(見附圖五所示)。2、立桿與建筑物距離0.25m為宜,立桿與建筑物的連墻件按三步三跨布置與主體結構連接,上下左右采用19、菱形布置。剪刀撐起點從腳手架邊角開始,每6根立桿、4個步距設一組剪刀撐,成450到邊到角。3、竹笆的鋪設:每層操作面滿鋪竹笆片,并四角扎牢。4、底座100厚C20混凝土散水1600寬。五、設計計算(一)落地式腳手架驗算1、縱向水平桿驗算腳手板自重:0.35KN/,橫距1m內均勻設4根縱向水平桿。中間桿受腳手板線載:q1=0.351/31=0.117KN/m=0.117N/mm邊桿受腳手板線載:q2=0.351/61=0.058KN/m=0.058N/m腳手板自重產生彎矩:MGK=1/8q1l2=1/80.11715002=3.29104N.mm施工荷載標準值:3KN/,中間桿受線載:q=31/20、31=1KN/m施工荷載產生彎矩: M=1.2MQK=1/8q1l2=1/8115002=2.81105N.mm彎矩組合值:M=1.2MGK1.4 MQK=1.23.291041.42.81105=4.33105N.mm W=/4(R3r4/R)=/4(24320.54/24)=5078mm3M 4.33105= =85.3N/mm2=205 N/mm2W 5078滿足強度要求。 5ql4 5(0.1171.211.4)15004撓度= =4.04mm 384EJ 384206103121867L 1500= =10mm150 150其中J=(R4-r4)/4=(24420.54)/4=12121、867mm4滿足剛度變形要求。2、橫向水平桿驗算 同上,腳手板自重產生的彎矩: L01000MGK = qiln= 0.1171500=58500N.mm33施工荷載產生彎矩:MQK=(L0/3)q0la=1000/311500=5.0105m.MM彎矩組合值:M=1.2 MQK1.4 MQK=1.25.851041.45.0105=7.7105N.mmM 7.7105= = =151.7N/mm2=205 N/mm2W 5078滿足強度要求。3、驗算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扣件的抗滑承載力 R=(1.20.351.51.01.431.51.0)/2=3.465KNRC=8KN滿足抗滑移承載力要求22、。4、驗算立桿穩定性,以外立桿計算腳手架結構自重產生軸向力NGK1 立桿:39m38.4N/m=1497.6N大橫桿:1.8m222步38.4N/m=2534.4N 小橫桿:1.4m222步38.4N/m=591.4N 剪刀撐:0.3251.539m38.4N/m=730.1N 直角扣件:3只2213.2N/只=871.2N 對結扣件:(611)18.4 N/只=312.8N 旋轉扣件:5只14.6 N/只=73N則:NGK1=6610.5N構配件自重產生的軸向力NGK2腳手板(以鋪8層計):0.35KN/1.5m1.0m28=2.1KN=2100N 欄桿、踢腳桿:1.8m22238.4N/m23、=2534.4N 安全網:1.8m39m10N/=585N 則:NGK2=5219.4N施工荷載產生的軸向力NQK NQK=3.0KN/1.8m1.0m1/2=2.25KN=2250N 不組合風荷載時N=1.2(NGK1NGK2)1.4NQK=1.2(6610.55219.4)1.42250=1.73104N組合風荷載時 N=1.2(NGK1NGK2)0.851.4NQK =1.2(6610.55219.4)0.851.42250=1.69104N立桿計算長度L0= kh其中k為計算長度附加系數,規范JGJ130-20XX取值1.155為計算長度系數,查表雙排架、立桿橫距1.0m、連墻桿三步三24、跨設置,=1.50L0=1.1551.51.8m=3.12m由風荷栽設計值產生的立桿彎矩MW 0.851.4KLah2MW=0.851.4MWK =10風荷載標準值: K=0.7ZS0查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XX),P25表7.2.1,用插入法,H=22 m,地面粗糙度屬C類,Z=1.117查腳手架規范(JGJ130-20XX),表4.2.4,S=1.3,=1.2An/AW,采用綠色密目網,近似取An/AW=0.3,則S=1.31.20.3=0.468查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XX),P85頁,附表D.4,xx市0=0.4KN/則K=0.71.1170.4680.25、4=0.146KN/ 0.851.40.1461.51.82MW= =0.084KN.m 10以底層立桿段驗算,長細比=L0/i回轉半徑i取值,查腳手架規范(GB50009-20XX)附錄B表Bi=1.5則=3.12m/1.58=197.5查腳手架規范(JGJ130-20XX),附錄C表C,穩定系數=0.185 查腳手架規范(JGJ130-20XX),附錄B表BA=4.892,W=5.083N1.73104不組合風荷載時,= =191N/mm2=205 N/mm2A0.185489滿足強度要求。 N MW 1.691040.084106組合風荷載時,= =A W 0.185489 5080=226、03N/mm2=205 N/mm2滿足強度要求。5、連墻件計算每層每三跨設一只鋼管連墻件,即AW=4.8m(最大層高)1.83=21.6連墻件軸向力:N1=N1WN0,雙排架N0=5KN(規范取值)風荷載產生軸向力:N1W=1.4KAW=1.40.146(同前)21.6=4.42KN N1=4.425=9.42KN每個連墻點設置雙鋼管拉固,則N1,=N1/2=4.718KN小于單只直角扣件的抗滑承載力8KN,可以滿足要求。鋼管連墻件和砼中預埋鋼管的穩定性,由于構件較小且受力小,故忽略驗算。6、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立桿地基做法:基坑回填砂土夯實,表面澆100厚C20混凝土臨時散水1600寬,立桿下27、墊200200以上的膠合板15厚或木方子。立桿軸向力N=1.73104N驗算砼的抗壓,受力面積計算以450影響線計算。A=R2=(2415)2=47782砼面平均壓力值P=N/A=1.73104/4778=3.62N/2fg=kcfgk=1.020=20 N/2(其中,砼kc規范取值1.0)砼散水滿足承載力要求。驗算回填粘土的抗壓回填粘土必須充分夯實,取砼傳遞受壓面積A=R2=(2415300)2=3.611052回填土表面平均壓力值P=N/A=1.73104/3.61105=0.048N/2fg=kcfgk=0.50.130=0.065 N/2回填土滿足承載力要求。(二)懸挑式腳手架驗算(計28、算簡圖如下圖)本計算同落地式腳手架,在這只對14b號槽鋼懸挑進行計算。16單根鋼筋抗拉力KGJ=201.1300=6.033104N1、16鋼筋強度驗算:腳手架結構自重產生軸向力NGK1 立桿:15.2m38.4N/m2=1167.36N大橫桿:1.8m29步38.4N/m=1244.16N 小橫桿:1.4m9步38.4N/m=483.84N 剪刀撐:0.3251.530.4m38.4N/m=569.09N 直角扣件:3只913.2N/只=256.4N 對結扣件:(611)18.4 N/只=312.8N 旋轉扣件:5只14.6 N/只=73N則:NGK1=4106.65N構配件自重產生的軸向力29、NGK2腳手板(以鋪5步計):0.35103N/1.8m1.0m5=3150N 欄桿、踢腳桿:1.8m2938.4N/m=1244.16N 安全網:1.8m15.2m10N/=273.6N 則:NGK2=4667.76N施工荷載產生的軸向力NQK NQK=3000N/1.8m1.0m=5400N 不組合風荷載時N=1.2(NGK1NGK2)1.4NQK=1.2(4106.654667.76)1.45400=1.81104N組合風荷載時 N=1.2(NGK1NGK2)0.851.4NQK =1.2(4106.654667.76)0.851.42250=1.32104N以外梁外邊緣為基點考慮抗傾覆30、彎距;MGJ=6.0331042.1=1.27105N.mMLG=1.811041.25+1.811040.25=2.72104N.mMGJ槽鋼根部一根16固定環強度滿足要求;2、14b號槽鋼驗算:(其自重gk=167.3N/m)(1)正截面強度=Mmax/rxWx=2.72104103/(1.051.36105)=190.48N/mm2f=215N/mm2式中:rx-塑性發展系數,1.05Wx-截面抗彎模量,1.36105mm3(2)抗剪強度t=VmaxSx/IStW=1.8110422.4103/(609.41048.0)=1.78N/mm2fv=215N/mm2式中:Sx-半截面面積矩231、.4103mm3tw-腹板厚8.0mIx-截面慣性矩609.4104mm414b號槽鋼強度滿足要求。故,采用14b號槽鋼和16固定環懸挑滿足要求。六、材料要求外立桿、防護欄桿、踢腳桿顏色均為紅色,剪刀撐均為雙色管。采用外徑483.5的鋼管符合國家標準規格,扣件的螺栓擰緊扭力矩滿足40N.m65 N.m之間,螺絲必須是12螺桿,螺母是標準件產品。防護密目網是國家安檢合格產品。嚴格檢查產品合格證、外觀質量和實際尺寸,有裂縫、變形、銹蝕嚴重的鋼管、扣件禁止使用,扣件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七、各部件的規范要求各構件布置見附圖二、四所示。(一)立桿1、距底座200設掃地桿。2、用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32、。3、對接扣件連接:相鄰兩根立桿的接頭不設置在同步內,相隔一根立桿的接頭在同步內須錯開500以上,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4、頂端高出女兒墻上口1m,高出檐口頂1.5m。(二)連墻件1、宜靠近主節點,偏離不應大于300。2、垂直間距不大于5.4m(3步)。3、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可承受拉力和壓力。4、水平設置,否則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5、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開始設置。(三)縱向水平桿1、設置在立桿內側,長度不宜小于3跨。2、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接頭交錯布置,相鄰兩根的接頭不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500以上,接頭中心至33、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縱距的1/3。3、采用搭接連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m,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的蓋板邊緣距縱桿端不小于100。4、使用竹笆片時,縱向水平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并等間距設置,間距不大于400。(四)橫向水平桿1、主節點處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2、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不大于150。3、雙排腳手架中,靠墻一端的外伸長度不大于0.4L,且不大于500。4、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大于縱距的1/2。5、使用竹笆片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五)腳手板134、竹笆片腳手板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縱向水平桿方向鋪設,且采用對接平鋪,四個角應用直徑1.2的鍍鋅鋼絲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六)剪刀撐與橫向斜撐1、雙排腳手架應設剪刀撐與橫向斜撐。2、每道剪刀撐的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3、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450時7根,600時5根。4、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0600之間。5、腳手架整個外側立面連續設置。6、剪刀撐斜桿的接頭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m,采用三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桿端不小于100。7、剪刀撐斜桿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8、橫向斜撐在同一接上,35、由底層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布置。9、架高24m以下的封閉型雙排腳手架可不設橫向斜撐。(七)斜道1、本工程裙樓部分采用之字型斜道,懸挑腳手架步設置斜道。2、斜道附著外腳手架設置,人行斜道寬度不宜小于1m,坡道采用1:3。3、拐角處設置平臺,寬度不小于斜道寬度。4、斜道兩側及平臺外圍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1.2m,擋腳板高度不小于180。5、腳手板橫鋪時,在橫向水平桿下增設縱向支托桿,間距不大于500。6、腳手板順鋪時,接頭搭接,下板頭壓上板頭。7、腳手板上每隔250300設置一根30厚的防滑木條。八、搭設順序和要領落地腳手架搭設前對地基回填土認真夯實,立桿底座澆10厚素砼上墊木方子,支承于結構36、砼面上的腳手架的底座墊腳手板,分散立桿的壓力,懸挑腳手架的懸挑管滿足受力要求。順序為先放掃地桿 搭立桿 搭縱向水平桿 搭橫向水平桿,保持水平垂直,二步架要鋪竹笆,扣防護管、掃腳桿、剪力撐等起搭腳手架時同步跟上,剪力撐要求中心點設在立桿上,保證架體整體穩定。1、立桿、縱向水平桿的接頭要滿足規范要求,與建筑物的連墻桿要及時跟整體架體同步搭上,搭設的扣件要完好無損,螺母擰緊可靠。2、腳手架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二步。3、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按規范值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4、墊板的長度不少于2跨。5、開始搭設立桿時,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或臨時連墻件,直至連墻件37、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拋撐或臨時連墻件。6、搭設完連墻件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立即設置連墻件。7、縱向水平桿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部立桿固定。8、雙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的靠墻一端至墻裝飾面的距離不大于100。9、當腳手架施工操作層高出連墻件二步時,采取穩定措施。10、剪刀撐的搭設隨立桿、縱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且斜桿下端支承在墊板上。11、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大于150。12、對接扣件開口朝上或朝內。13、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的長度不小于100。14、欄桿、擋腳板均勻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欄桿38、上皮高度應為1.2m,擋腳板高度不小于180,中間桿應居中設置。15、搭設必須滿足各部件的規范要求。九、安全技術要求1.搭設人員是經過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定期檢查身體健康者持證上崗,業務素質強,具備專業搭設水平,并配帶安全防護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帶等,并正確使用,穿防滑鞋操作。2.搭設架體要保證施工的需要,保證架體安全穩固,按JGJ130-20XX規范標準執行。每步架搭設自己組織、自己驗收合格后,交有關安全部門、技術人員的驗收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3.架子工搭拆操作時,戴安全帽、系安全帶,不穿硬底鞋及滑底鞋,扎好褲腿、袖口,在腳手架上人員不過分集中,并且不得打鬧跑跳。4.雷電、大雨、大霧39、及雪天或六級以上大風時,不得進行高空作業,大風、大雨后檢查繩扣和架子有無松扣、下沉和歪斜現象,如有不牢應及時加固,雨雪后復工做好防滑處理,雨后必要時跳板上鋪草簾子,寒冬雪后及時清理架板上的霜雪。5.腳手架與架空敷設線路,保證有符合規定的安全距離,金屬腳手架上一律不準隨意掛電線,必須掛時,設絕緣支架。6.施工時,作業區域劃出標志,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該區域。7.每日施工前,進行施工任務、技術要求、安全標準的班前交底。8.腳手架使用過程中,嚴格控制施工荷載,不得超載。9.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的縱、橫水平桿、掃地桿以及連墻桿。10.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十、腳手架的驗收要求該40、腳手架搭設完畢后,對整個架體進行全面的穩定性、可靠性的安全驗收,并設置樓層標志,在四角設置防雷接地裝置,并設置上下斜道,實行封閉式搭設,設置樓層標志牌和雙道防護欄桿。構配件的檢查與驗收、架體的檢查與驗收均嚴格按照JGJ130-20XX規范標準執行。腳手架搭設完畢,在投入使用前應逐層、逐區段,由主管工長、架子工組長和專職安全員一起組織驗收,并填寫驗收單。檢查與驗收、安全管理應嚴格執行JGJ130-20XX第8、9章的規定要求。驗收時,檢查架子所使用的各種材料、配件、工具是否符合現行國家和部頒標準及有關規范的規定,以及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驗收的具體內容:1、架子的布置、立桿、大小橫桿間距;2、41、連墻點與結構固定部分是否安全可靠,剪力撐、斜撐是否符合要求;3、架子的安全防護、密目網、平網、扣件和綁扎擰緊程度符合規定;4、懸挑桿逐根檢查,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和有關規定;5、定期檢查、清理安全網及架體上的雜物。十一、拆除要求及注意事項1、該架體拆除在主體結構工序結束并驗收合格后,經項目部批準,方可拆除。施工現場的防護設施未經批準,任何人不準隨便拆除及更改包括密目網的拆、解都經過批準方可更改。2、拆除前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是否符合構造要求,并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3、拆除前先把作業區域劃出標志,不準行人通行,并有專人監護,由上而下,按順序進行,信號指揮統一,要求后搭42、先拆,嚴禁高處投扔鋼管及扣件,上下串接落地堆放,拆前對作業人員進行施工前安全技術交底,并在班前檢查各作業人員的遵章守紀情況,保證安全生產工作無事故、無隱患。4、拆除的順序應自上而下逐步進行,后綁的先拆,先綁的后拆,嚴禁上下同時作業,嚴禁大片推倒或拉倒,懸挑式腳手架必須先拆室外后拆室內。連墻件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除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度不大于2步。5、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桿時,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及時清理,運至指定地點、存放。6、拆大橫桿及剪刀撐時,先解開中間扣,然后由一人在中間將桿抱住,并保持兩端平衡,再由其他人解開端扣。拆除作業43、中有需要加固的部位,先加固再拆除,拆下的桿件、零配件,分批運到地面。嚴禁拋、擲,并按規格、品種堆放整齊。7、架子工搭拆操作時,戴安全帽、系安全帶,不穿硬底鞋及滑底鞋,扎好褲腿、袖口,在腳手架上人員不得過分集中,并且不得打鬧跑跳。8、雷電、大雨、大霧及雪天或六級以上大風時,不進行高空作業,大風、大雨后應檢查繩扣和架子有無松扣、下沉和歪斜現象,如有不牢應及時加固,雨雪后復工應做好防滑處理,雨后必要時跳板上鋪草簾子,寒冬雪后及時清理架板上的霜雪。9、腳手架與架空敷設線路,保證有符合規定的安全距離,金屬腳手架上一律不準隨意掛電線,必須掛時,應設絕緣支架。10、運至地面的構配件及時檢查、整修與保養,并按44、品種、規格隨時碼堆存放。拆除架子時操作人員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帶,扎好袖口、褲口,操作人員互相呼應,動作協調。拆除過程中指定一名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的工人擔任指揮,并負責拆除撒料和防護全部操作人員的安全作業。嚴防拆錯繩扣或拆錯桿板,致使其他操作人員發生意外。十二、安全通道、洞口、臨邊防護在建筑物A/ 78軸、CD/ 9軸外設安全通道口,并搭設防護棚,防護棚高度為4.6m,寬度4m,長度6m,立桿間距1.2m,外側設剪刀撐與立桿扣接牢固,立面掛密目式安全網,用系繩與橫桿綁扎牢固,下設180mm高木擋腳板、棚頂采用雙層,層間相隔50cm,上、下兩層用不小于5cm厚的木板鋪滿鋪嚴,通道門口立面上下層間45、由多層板封嚴,張掛安全標志牌,兩側在60cm寬板面書寫安全標語,非出入口封嚴。外用電梯地面吊籠出入口防護棚的搭設,防護棚寬度大于吊籠出入口,長度不少于4m,頂部滿鋪不小于5cm厚腳手板,卸料口要搭卸料平臺,平臺寬度不小于0.8m,長度大于吊籠,兩側加設兩道護欄,并設180mm高木擋腳板,滿掛密目式安全網,卸料平臺口設1.2m高的工具式防護門,必須隨手開啟關閉,各層規格統一、層間設低壓指示燈及層次標識。建筑物內所有預留洞口統一編組、編號并建檔,設專人負責。結構施工中大于300的孔洞,鋼筋不斷,1.5m1.5m以下的孔洞再加設固定蓋板,各樓梯內的排風井口加焊鋼筋蓖子覆蓋,并在口邊再設鋼筋護身欄,各樓梯均焊制臨時欄桿,設低壓照明燈。自首層滿堂腳手架支撐模板拆除后,周邊均距梁邊400mm設1.2m高的防護欄桿,橫桿兩道,距地300mm、1150mm,立桿間距1.5m,兩側與柱可靠固定,并油刷標識,外觀整齊一致。電梯井口必須設置1.5m高的工具式防護門,并與墻體焊接牢固,電梯安裝未完成不得拆除,井內每兩層由不小于5cm厚腳手架封鋪嚴密,其橫桿與井墻固定,操作層支搭雙層接網,網內不準存有雜物,電梯井內不準做垂直運輸通道或垃圾通道,遇有特殊情況時,必須報安全、工程技術部門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