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基床表層級配碎石試驗段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13731
2023-07-20
11頁
181.90KB
1、目 錄1.編制依據和原則- 1 -1.1.編制依據- 1 -1.2.編制原則- 1 -2.工程概況- 1 -2.1.基本概況- 1 -2.2.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概況- 2 -2.3.材料加工- 2 -3.試驗段目的- 2 -4.試驗段總體方案- 2 -4.1. 施工準備- 2 -4.2試驗段施工現場組織機構及人員分工- 3 -4.3. 施工工藝流程- 4 -5. 控制參數- 7 -6.試驗段填筑時間- 7 -7.質量保證措施- 8 -8.安全保證措施- 9 -9.環保、水保措施- 10 -DK8+382.72DK11+561.87段路基基床表層級配碎石試驗段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和原則1.12、.編制依據xx擴能施(路)-JWSG1-1DK8+382.72DK11+561.87路基設計圖; 路基工程設計與施工參考圖集; 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1-20XX);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10102-20XX)。1.2.編制原則施工組織機構精干高效,施工部署合理、可靠。質量目標明確,管理體系健全,保證措施完善。安全目標明確,保證體系健全,安全措施可靠。工期目標明確,計劃安排合理,保證工期措施得力,確保工程工期。2.工程概況2.1.基本概況本段路基全長3179.15m,最大開挖深度11.45m,最大填土高度16.25m。本段路堤基床表層填筑厚0.7m的級配碎石,基床底3、層填筑厚2.3mA、B組填料。路塹基床表層填筑厚0.6m的級配碎石,下部換填0.1m的中粗砂內夾鋪一層復合土工膜,土層及全風化巖層基床底層換填0.9m改良路土拌改良,強風化及弱風化巖層基床不換填。半堤半塹地段基床表層填筑厚0.7m的級配碎石;做成由中間向外的4%雙向排水坡,并于坡腳外設置排水溝。本段路基工需要填筑級配碎石2.67萬m。根據目前圖紙到位、征地拆遷情況、路基段落的代表性、并考慮交通條件、地理環境等因素,擬定DK11+080DK11+280段作為路基填筑試驗段。2.2.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概況本試驗段位于金華市xx鎮,附近主要交通道路為330國道和部分鄉村公路。地形地貌:丘間谷地和4、剝蝕低丘,區地勢較為平緩,呈狹長條帶,多辟為農田,水塘零星分布,剝蝕低丘地勢起伏,自然坡度較緩。水文地質條件:丘陵區地下水不發育,地下水無侵蝕性物理地質條件: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g。本方案適用于DK8+382.72DK11+561.87段內DK11+080DK11+280處路基試驗段施工的相關內容。2.3.材料加工本段路基所需級配碎石擬定采用金華市金東區嶺下朱材料廠級配碎石生產廠進行廠拌施工,平均運距8km。3.試驗段目的根據圖紙要求,在路基基床表層正式填筑前應進行不小于100m的工藝試驗,以確定填料施工的含水率、適宜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的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4.試驗段總體方案5、4.1. 施工準備基床底層施工完成后,根據沉降觀測數據分析,確認剩余沉降滿足工后沉降要求且沉降穩定,驗收基床底層的幾何尺寸,核對壓實標準,對不符合標準的基床底層進行休整,達到驗收標準。進行基床表層填筑施工,及時引入水準點,測量組按10m一個點放出中線和填筑邊線,設置鋼絲繩基準線。施工前做好級配碎石的備料工作。拌和場內不同粒徑的碎石、石屑等集料應隔離,分別堆放。對所需的材料作全面的檢查,具有足夠的材料和儲料場,保證基床表層的正常攤鋪。正式拌和前,應先調試所用拌和設備,混合料的顆粒組成及含水率應符合設計及工藝試驗確定的參數要求。4.2試驗段施工現場組織機構及人員分工根據級配碎石填筑施工的需要,結合6、項目部實際情況,設置如下部門:現場總指揮:黎詠泉,全面負責施工現場管理工作。生產負責人:易里鵬,負責現場施工生產組織與協調。技術負責人:吳曄,負責施工現場的技術工作。現場安全負責人:谷永習,負責現場級配碎石填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信息采集員:王永飛,對施工現場的信息進行收集。路基填筑時控制好每層的松鋪厚度,每碾壓完一遍及時報檢,記錄好碾壓后的壓實厚度,并及時把施工中掌握的數據反映給現場總指揮和技術負責人。測量組:孫一琳、宋國龍,負責測量場地填筑邊線及高程、填筑范圍。安全員:宋時普,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及各類警示標志、宣傳牌的擺放。試驗員:葉榮、徐厚德,負責進行現場路基壓實度實驗,并對試驗數據7、及時處理并做到及時上報,為確定適宜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提供數據支持。質檢員:劉海通,負責施工現場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作業隊:按照現場實際情況組織勞動力及機械進場,并嚴格按照技術交底進行施工,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施工工藝。4.3. 施工工藝流程4.3.1原材料質量控制對購進的粗集料按規定頻度、方法取樣進行試驗,確認其級配、壓碎值、有機物和硫酸鹽含量是否滿足技術規范要求。基床表層級配碎石顆粒粒徑級配應符合表4.3.1-1的規定。表4.3.1-1 基床表層級配碎石粒徑級配表通過方孔篩孔邊長(mm) 過篩質量百分率(%)4531.522.47.11.70.50.10.07510082-10067-8、9141-7513-467-320-110-74.3.2級配碎石加工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現場試驗時,按照試配改進確定的程序進行配合比試驗,并最終確定合理的級配碎石配合比。試拌和根據試驗室確定的級配碎石配合比進行試拌。試拌前檢驗確認拌和站計量設備的精度和可靠性,并進行歸零較核;檢測集料實際含水量。在混合料拌和過程中嚴格按照試驗配合比投料,以便驗證配合比的可靠性。試拌混合料作一組試件,以檢驗試驗室配合比的可行性。此項工作在正式拌和前1014d完成。正式拌和在試拌后修正配合比,確定正式的施工配合比,接著進行正式拌和生產。在正式拌和生產過程中,按規定頻度檢測集料的級配和含水量,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為補償混9、合料在運輸、攤鋪、碾壓過程中的水分損失,正式施工拌和的含水量可比最佳含水量高0.51.0%。4.3.3運輸裝料時,車要有規律的移動,使混合料在裝車時不致產生離析。采用大對噸位自卸車運輸。并保證足夠的運輸車輛,確保攤鋪機能夠不間斷的連續攤鋪。車輛運輸過程中用防水蓬布覆蓋。運料汽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汽車掛空擋,靠攤鋪機推動前進,以確保攤鋪層的平整度。4.3.4攤鋪基床表層按路基橫斷面左右幅拉開距離(一般不超過100m)填筑,有碴軌道路段的路基基床表層分三層填筑。為保證基床表層施工質量,嚴格按“四區段、八流程”施工工藝組織施工,其施工工藝流程見圖4.3.4-110、。 圖4.3.4-1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藝流程圖。基床表層的級配碎石的攤鋪可采用攤鋪機進行攤鋪。每層的攤鋪厚度按參數進行試驗。攤鋪機攤鋪時,根據攤鋪機的攤鋪能力及拌和廠的拌和能力配置運輸車輛,使攤鋪機的攤鋪作業能夠不間斷的連續進行。4.3.5碾壓采用重型光輪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按試驗段確定的碾壓遍數和程序進行壓實,使其達到規定壓實度,且表面須平整,各項指標符合設計要求。直線地段,應由兩側路肩開始向路中心碾壓;曲線地段,應由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則。各區段交接處應相互重疊壓實,縱向搭接壓實長度不小于2.0m,縱向行與行之間的輪跡重疊不小于40cm,上下兩11、層填筑接頭應錯開不小于3.0m。4.3.6檢測每層施工完成后進行自檢,合格后報驗監理工程師抽檢的質量檢測系統,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的試驗方法、試驗點數、檢驗頻次,逐層分段、分部進行試驗檢測。拌和、運輸、攤鋪、碾壓、檢測這一系列作業,需要在工藝性試驗中確定工藝流程,這之中要根據混合料的初凝時間,組織好一個作業段的施工,并制定相關標準,如碾壓遍數,作到達到要求的遍數,經一次檢驗能夠合格。各類填料及壓實標準應符合規定,凡檢驗不合格者,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5. 控制參數序號攤鋪厚度振動頻率備注128cm強振3遍+靜壓1遍1-1強振2遍+弱振2遍+靜壓1遍1-2弱振1遍+強振2遍+弱振1遍+靜壓1遍1-12、3靜壓1遍+強振3遍+靜壓1遍1-4靜壓1遍+強振2遍+弱振1遍+靜壓1遍1-5靜壓1遍+強振1遍+弱振2遍+靜壓1遍1-6230cm強振3遍+靜壓1遍2-1強振2遍+弱振2遍+靜壓1遍2-2弱振1遍+強振2遍+弱振1遍+靜壓1遍2-3靜壓1遍+強振3遍+靜壓1遍2-4靜壓1遍+強振2遍+弱振1遍+靜壓1遍2-5靜壓1遍+強振1遍+弱振2遍+靜壓1遍2-6332cm強振3遍+靜壓1遍3-1強振2遍+弱振2遍+靜壓1遍3-2弱振1遍+強振2遍+弱振1遍+靜壓1遍3-3靜壓1遍+強振3遍+靜壓1遍3-4靜壓1遍+強振2遍+弱振1遍+靜壓1遍3-5靜壓1遍+強振1遍+弱振2遍+靜壓1遍3-66.試驗13、段填筑時間計劃開工日期:20XX年05月01日20XX年05月15日7.質量保證措施必須作成向兩側的橫向排水坡,路基兩側臨時防排水措施必須到位。含水量適宜的填料必須及時碾壓,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氣中暴露時間過長,導致含水量損失難以壓實。含水量不適宜的填料應進行調整處理后方可碾壓。路基面的平整度必須滿足規范要求,嚴禁出現凹凸不平的現象。施工中必須堅持層層檢測、層層報檢,及時整理歸檔試驗數據,確保壓實度符合要求,以確定相應的碾壓遍數。建立建全質量保證體系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創優領導小組,把目標值層層分解到各部門、各作業隊、各班組直至各操作工人,建立健全創優保證體系,開展方針目標管理。表7-1 基14、床表層填筑壓實標準填料壓實標準地基系數K30(Mpa/m)動態變形模量Evd(Mpa)孔隙率n級配碎石或級配砂礫石1905518表7-2 基床表層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中線高程10mm沿線路縱向沿每100m抽樣檢驗5點水準儀測2路肩高程10mm沿線路縱向沿每100m抽樣檢驗5點水準儀測3中線至路肩邊緣+200 mm沿線路縱向沿每100m抽樣檢驗5處尺量4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沿線路縱向沿每100m抽樣檢驗5處尺量5橫坡0.5%沿線路縱向沿每100m抽樣檢驗5個斷坡度尺量6平整度不大于10mm沿線路縱向沿每100m抽樣檢驗10點2.5m長直尺量7級配碎石厚度-15、20mm沿線路縱向沿每100m抽樣檢驗3點水準儀測8砂墊層厚度不小于設計值沿線路縱向沿每100m抽樣檢驗3點水準儀測8.安全保證措施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和車輛取得操作合格證,不準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本機操作證的人員操作,對機械操作人員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操作人員按照機械說明規定,嚴格執行工作前的檢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觀察、工作后的檢查保養制度。保持機械操作室整潔,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酒后操作機械,機械不帶病運轉、超負荷運轉。起重作業嚴格按照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XX)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規定的要求執行。定期組織機電設備、車輛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查出的安全問題按照“四不16、放過”原則進行調查處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機械事故的發生。嚴格按照公路管理部門的規定,辦理相關的公路臨時改移,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確保安全暢通。9.環保、水保措施(1)臨時工程環境保護便道及施工營地的設置,做到合理、緊湊,嚴禁隨意搭建,盡量減少對植被的損壞,不占用鄉村道路、阻礙交通。施工場地周圍預先開挖排水溝,做到排水暢通,場內不得積水、積污,應充分考慮其對原地面排水的影響,以免阻擋地表徑流的排泄,影響當地生態環境。施工營地及施工現場設固定的垃圾桶或垃圾池盛放垃圾,分類標識存放,定期清理,運至指定的垃圾處理場或廢品回收利用,不得亂扔、亂倒垃圾。施工場地的遺棄物、廢油等集中進行預處理后,采用專用車輛運輸至指定的處理廠或存放點。污水排入當地的排污管道或經集中凈化處理后排出。施工場地和運輸道路定期灑水養護,避免產生揚塵。生活區及施工場地周圍的植物、植被,嚴禁隨意踐踏和破壞,并在生活區設立植被宣傳保護牌,告示參加施工人員對環境的保護人人有責。()施工中的環保措施在機械化施工過程中,要盡量減少噪音、廢氣、廢水及塵埃等的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運轉中塵埃大時要及時灑水。線路經由地區均為原生態區域,必須妥善處理好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施工中做好路基邊坡綠化及生活垃圾處理等,避免對地下、地表水、河流、環境造成影響。做好環保、水保工作是工程實施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