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醫院項目潔凈空調專項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14108
2023-07-20
17頁
189.38KB
1、目 錄一、 工程概況-2二、 編制依據-2三、 凈化空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4 1、凈化空調工程流程圖-4 2、風管及部件的制作及安裝-5 3、風管及部件保溫-12 4、空調機組安裝-12 5、空調系統調試-13四、 通風空調技術措施及質量空調-19五、安全施工保證措施-20一、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xx綜合醫院項目(2)建設單位:(3)管理單位:(4)總承包單位:(5)空調系統內容:2醫技樓二層設置3間III級手術室,潔凈手術室每間設一個凈化空調系統。III級手術室送風量按照22次/h計算,氣流組織為手術室專用送風單元集中上送,雙側連續單層豎向百葉下回。手術部潔凈走廊及輔助用房按級潔凈輔助用2、房設計,設一個凈化空調系統,送風量為13次/小時,氣流組織為高效送風口均勻上送,單層百葉上回.手術部清潔走廊按IV級潔凈輔助用房設計,設一個凈化空調系統,送風量為10次/小時,氣流組織為高效送風口均勻上送,單層豎向百葉下回.全空氣凈化空調系統空氣處理過程:新回風混合后,空氣經過變頻風機段、中效過濾段、直膨段、電加熱段、電極加濕段、送風段進行空氣的熱、濕及過濾處理后通過室內的帶高效過濾的手術室專用送風裝置或高效過濾送風口送入室內.凈化新風系統在混合以前經過粗、中、亞高效三級過濾;回風口均配中效過濾器。所有設凈化空調系統的房間均設排風機,排風機后均設高中效過濾器,排風口均配中效過濾器.潔凈手術部采3、用直膨式醫用凈化空調機組,凈化空調機組放置于設備層內,室外機置于屋頂上。直膨式醫用凈化空調機組采用電極加濕.本工程不設樓控系統,各凈化單元均自帶配電箱及自動控制系統。二、編制依據(1)本方案根據xx綜合醫院項目醫療圖紙、合同、施工組織設計以及相關國家規范標準進行編制。(2)主要規范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 GB5033320XX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43-20XX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59120XX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 GB5103920XX凈化空調系統表系統編號系統風量 (m3/h)新風量 (m3/h)機外余壓排風量 (m3/h)服務對象安裝 地點KJJ13504、010007004001# III級手術室設備層KJJ224008007004002# III級手術室設備層KJJ324008007004003 III級手術室設備層KJJ-41200400700200清潔走廊設備層KJJ-565001500700600潔凈走廊+輔房設備層三、凈化空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 凈化空調工程流程圖測量定位材料、部件、設備、附件、風道、管道、工具、器具檢查施工準備圖紙 確認管道安裝配合土建預留預埋制定各管口防堵措施隱蔽工程驗收隱蔽工程安裝透光、透風檢測保溫支吊托架安裝主干風管及部件安裝風管預制涂 膠料檢 驗料組 立料清 洗料密 封料下 料料支干風管及部件安裝制定材料和5、產品保護措施空調機安裝空調基礎復測空調機房接管清掃風口安裝配合裝修頂預留預埋供冷、供熱測試吹掃、試壓、檢漏系統調試測定聯動試車供電單機試車裝擴散板掃描裝高效空吹供電單機試車試運行圖中有 者為關鍵工序2、風管及部件的制作及安裝金屬風管加工制作的工藝流程如下:展開畫線剪切下料倒角咬口制作風管折方成型法蘭下料焊接打眼沖孔鉚法蘭翻邊檢驗清洗封口防腐刷油領料脫脂清 洗潔凈空調區室內設計參數表房間名稱換氣次數(次/時)干球 溫度()相對 濕度(%)最小 新風量m3/h.m2 (次/時)正壓差Pa噪聲dB(A)級手術室222450201049潔凈走廊82660(2)1052潔凈輔助房間132660(2)106、52清潔走廊102660(2)1052注:1.手術室正壓差為與相鄰的低級別潔凈區壓差。2。潔凈走廊、潔凈輔助房間與清潔走廊正壓差為與相鄰的非潔凈區壓差。2.1制作材料制作風管的鍍鋅鋼管的規格性能和厚度等應符合設計和現行國家產品標準的規定。鍍鋅鋼板風管板材厚度(mm)類別風管直徑D或長邊尺寸b圓形風管矩形風管除塵系統風管中低壓系統高壓系統D(d)3200.50.50。751.5320D(d)3200.600.600。751。5450D(d)6300。750。60。752。0630D(d)10000.750.751。02.01000D(d)12501。01。01.02。01250D(d)200017、.21.01。2按設計風管法蘭及螺栓規格也應符合規范.法蘭、螺栓材質應與風管材質相適應。矩形風管法蘭及螺栓規格(mm)風管長邊尺寸b法蘭材料規格(角鋼)螺栓規格b630253M6630D(d)1500303M815003000,-22矩形風管大邊3000,1尺量檢查3000,-23圓形法蘭直徑13用尺量互成90度的直徑4矩形法蘭邊長13尺量四邊5矩形法蘭兩對角線之差3尺量檢查6法蘭平整度2法蘭放在平臺上用塞尺7法蘭焊縫對接處的平整度12.3風管的安裝對凈化空調風管系統的安裝,應在建筑物內部安裝部位的地面做好,在墻面已抹灰完畢,室內無灰塵飛揚,或有防塵措施的條件下進行.對安裝使用的工具應徹底清除8、灰塵,施工人員需穿干凈的工作服及鞋進行施工。檢查現場結構預留洞的位置、尺寸是否符合圖紙要求,預留的孔洞應比風管實際截面尺寸大100mm。按照設計圖紙并參照土建基準確定風管的標高位置并放線。2。3.1 施工工藝 風管吊裝應根據施工現場情況而定.風管可以在地面連成一定的長度,然后采用吊裝的方法就位(整體吊裝);也可以一節一節放在支架上逐節連接(分節吊裝),一般安裝順序是先干管后支管。豎風管的安裝一般由下至上進行.起吊時,當風管離地200300mm時,應停止起吊,仔細檢查倒鏈或滑輪受力點和捆綁風管的繩索、繩扣是否牢靠,風管的重心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后,在繼續起吊。2。3.2支、托吊架制作安裝方法按照風9、管系統所在的空間位置,確定風管支、托吊架的形式,按照采暖與通風設計手冊的用料規格和做法制作,吊桿采用絲桿,扁鐵用于制作抱箍。除銹后刷防銹漆一道。吊桿應平直,不得扭曲,螺紋應完整、光潔.吊桿連接可采用螺紋連接或焊接連接。螺紋連接任一端的連接螺紋均應長于吊桿直徑,并有防松動措施;焊接連接宜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吊桿直徑的6倍,并與兩側焊接。風管吊架的露出部分應考慮調節余地,且不得大于30mm.保溫風管的長邊尺寸大于或等于1250mm,應配帶兩個螺母。風管支、吊架的吊點均采用預膨脹螺栓法安裝形式。按風管的中心線找出吊桿敷設位置,單吊桿在風管的中心線上,雙吊桿可以按橫擔的螺孔間距或風管的中心線對稱安10、裝。吊桿根據吊件形式可以焊在吊件上,也可以掛在吊件上,焊接后應涂防銹漆.立管管卡安裝時,應先把最上面的一個管件固定好,再用線錘在中心處吊線,下面的管卡可按線進行固定。當風管較長,需要安排一排支架時,可先把兩端的安裝好,然后以二端的支架為基準,用拉線法找出中間支架的標高進行安裝。風管水平安裝,直徑或長邊尺寸小于或等于400mm,支吊架間距不應大于4m;大于400mm,不應大于3m。當水平懸吊的主、干風管長度超過20m時,應設置防止擺動的固定點,每個系統不少于1個。支、吊架的預埋件或膨脹螺栓埋入部分不得油漆,并應去除油污支、吊架不得安裝在風口、閥門、檢查孔等處。吊架不得直接吊在法蘭上。2。3.3法11、蘭連接方法:為保證法蘭接口的嚴密性,法蘭之間應有墊料,凈化空調系統法蘭墊料采用閉孔海棉橡膠,其厚度不能小于5mm。法蘭墊料不能擠入或凸入管內。法蘭墊料應盡量減少接頭,接頭應采用梯形或榫形連接,并涂膠粘牢。法蘭連接后嚴禁向法蘭縫隙填塞墊料。法蘭連接時,按設計要求規定墊料,把二個法蘭先對正,穿上幾個螺栓并載上螺母,暫時不要上緊,然后用尖沖塞進穿不上螺栓的螺孔中,把二個螺孔撬正,直到所有螺栓都穿上后,再把螺栓擰緊。為避免螺栓滑扣,緊螺栓時應按十字交叉均勻擰緊,連接法蘭的螺母應在同一側,連接好的風管,應以二端法蘭為準,拉線檢查風管連接是否平直. 經清洗密封的凈化風管安裝前不得拆卸,安裝時打開端口封膜后12、,立即接上接頭;若中途停頓,應把端口重新封好.風管靜壓箱安裝后內壁必須進行清洗,無浮塵、油污、銹蝕、雜物等。暫時安裝完畢的風管系統,其系統兩端口或分支口,要用塑料布封口,防止環境中的灰塵污染風管內部。風管與潔凈室吊頂、隔墻等圍護結構穿越處應嚴密,可設密封填料或密封膠,不得有漏風或有滲漏現象發生.2.3。4注意事項預制加工后的風管,其內部應保持清潔,塑料封口應保持密封狀態。如塑料封口已損壞,應再作一次清洗干凈,在與其他風管連接。為避免風管在吊裝過程中發生變形而降低其嚴密性,每次吊裝的風管總長度應在68m的范圍。 風管在地面組裝后,必須在兩端用塑料布封口,待與系統進行連接時再拆除。凈化空調系統管徑13、大于500mm的風管應設清掃孔及風量、風壓測定孔,過濾器前后設測塵、測壓孔,孔口安裝時應除去塵土與油污,安裝后必須將孔口封閉。風管系統的嚴密性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低壓系統風管的嚴密性檢驗應采用抽檢,抽檢率為5%,且不得少于1個系統。在加工工藝得到保證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檢測。檢測不合格時,應按規定的抽檢率做漏風量測試。漏光檢測法:檢測應采用有一定強度的安全光源,手持移動光源不低于100W帶保護罩的低壓照明燈,或其他低壓光源。系統風管漏光檢測時,光源可置于風管內側或外側,但其相對側應為暗黑環境,檢測光源應沿著被檢測接口部位與接縫做緩慢移動,在另一側進行觀察,當發現有光線射出,則說明查到明顯漏風14、處,并應做好記錄.對系統風管的檢測,宜采用分段檢測、匯總分析的辦法。在嚴格安裝管理的基礎上,系統風管的檢測以總管和干管為主,低壓系統風管以每10m接縫漏光點不大于2處,且100m接縫平均不大于16處為合格。中壓系統風管每10m接縫漏光點不大于1處,且100m接縫平均不大于8處為合格。中壓系統風管的嚴密性檢驗,應在漏光法檢測合格后,對系統漏風量測試進行抽檢,抽檢率為20%,且不得少于1個系統.高壓系統風管的嚴密性檢驗,為全數進行漏風量測試。系統風管嚴密性檢驗的被抽檢系統,應全數合格,則視為通過;如有不合格時,則應再加倍抽檢,直至全數合格。凈化空調系統風管的嚴密性檢驗,15級的系統按高壓系統風管的15、規定執行;69級的系統按按中壓系統風管的規定執行。風管必須通過工藝性的檢測或驗證,其強度和嚴密性要求應符合設計或下列規定:風管的強度應能滿足在1。5倍工作壓力下接縫處無開裂;矩形風管的允許漏風量應符合以下規定:低壓系統風管 QL0。1056P0。65中壓系統風管 QM0。0352P0.65高壓系統風管 QH0。0117 P0。65式中 QL、QM、QH-系統風管在相應工作壓力下,單位面積風管單位時間內允許的漏風量m3/(hm2);P指風管系統的工作壓力(Pa).風管漏風測試儀主要有高速風機、變頻器、流量管及傾斜微壓計等部分組成。將測試的風管段密封,將高速風機連接到風管上,風管與測試儀用軟管連接16、,啟動測試儀風機,調節變頻器,使風機轉速由低到高,風管測試段壓力由低到高,當壓力升高到測試所需的壓力時,使之穩定,這時測試段的漏風量等于風機的補充風量,在傾斜壓力計上直接顯示負壓的讀數。漏風量的計算Q表示漏風量P表示工作壓力(本工程設計的風管工作壓力500Pa)計算公式為:Q=0。0352P0.65代入:Q=0。0352*5000。65=0.035256。8=1.9993m3/(h。m2)漏風檢查方法和評定標準潔凈度風管部位檢查方法漏風指標任意級別送、回風支管漏光法無漏光低于1000級送、回風支管漏光法無漏光1000級到低于100級送、回風總管和支干管漏風法2等于或高于100級送、回風總管和支17、干管漏風法1風管安裝時應注意的安全問題:起吊時,嚴禁人員在被吊風管下方,風管上嚴禁站人。應檢查風管內、上表面有無重物,以防起吊時,墜物傷人。對于較長風管,起吊速度應同步進行,首尾呼應,防止由于一頭過高,中段風管法蘭受力大而造成風管變形.抬到支架上的風管應及時安裝,不能放置太久。對于暫時不安裝的孔洞不要提前打開;暫停施工時,應加蓋板,以防墜人墜物事故發生.使用梯子不得缺擋,不得墊高使用。使用梯子的上端要扎牢,下端采取防滑措施。送風支管與總管采用直管形式連接時,插管接口處應設導流裝置。2。3。5部件安裝:風管各類調節裝置應安裝在便于操作的部位。防火閥安裝,方向位置應正確,易熔件應迎氣流方向。排煙閥18、手動裝置(預埋導管)不得出現死彎及癟管現象。止回閥宜安裝在風機壓出端,開啟方向必須與氣流方向一致。變風量末端裝置安裝,應設獨立支吊架,與風管接前應做動作試驗。各類排氣罩安裝宜在設備就位后進行.風帽滴水盤或槽安裝要牢固、不得滲漏。凝結水應引流到指定位置.手動密閉閥安裝時閥門上標志的箭頭方向應與受沖擊波方向一致。3、風管及部件保溫工程按照設計要求保溫材料。對潔凈風管一般采用難燃橡塑海綿保溫材料,工藝如下:保溫材料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并具有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文件.下料要準確.切割面要平齊。涂膠厚度要均勻,不得堆積、流淌.保溫材料鋪覆粘接緊密,無空鼓,接縫緊密無裸露.3。1 工藝流程首先將風管表面擦拭干19、凈,擦去表面的灰塵和積水并使其干燥。根據風管尺寸裁剪保溫材料。溫材料下料時,要注意使其兩個長邊夾住短邊,對正方形的風管要使其上下邊夾住兩個立邊。裁剪閉孔橡塑海綿板時可以使用壁紙刀,刀片的長度要合適并使其保持鋒利,裁割時用力要適度均勻,斷面要平整。對明露風管,為確保切割斷面光潔美觀,裁剪聚乙烯板時可使用手持砂輪切割機.在管外壁和閉孔橡塑海綿板上分別均勻刷上專用膠,稍候片刻待其微干后將其粘合上。用橡膠錘輕打閉孔橡塑海綿板,尤其是風管四角處,使其與風管粘牢。對保溫外觀進行檢查,如有不合適之處及時修補.4、凈化空調機組安裝(1)工藝流程:設備開箱檢查設備現場運輸空調機組分段組對安裝空調機組安裝安裝減震20、器找平找正質量檢驗(2)設備開箱檢查:會同管理組共同進行開箱檢查。開箱前先核對箱號、箱數量是否與單據提供的相符。然后對包裝情況進行檢查,有無損壞與受潮等。開箱后認真檢查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是否符合設計圖紙要求.產品說明書、合格證是否齊全。按裝箱清單和設備技術文件,檢查主機附件、專用工具等是否齊全,設備表面有無缺陷、損壞、銹蝕、受潮等現象。將檢驗結果做好記錄,參與開箱檢查責任人員簽字蓋章,作為交接資料和設備技術檔案依據。(3)設備現場運輸:設備水平搬運時應盡量采用小拖車運輸。設備起吊時,應在設備的起吊點著力,吊裝無吊點時,起吊點起應設在金屬空調箱的基座主梁上。(4)空調機組分段組對安裝:安裝時按21、下列步驟進行:安裝時首先檢查金屬空調箱各段體與設計圖紙是否相符,各段體內所安裝的設備、部件是否完備無損,配件必須齊全.準備好安裝所用的螺栓、襯墊等材料和必需的工具。安裝現場必須平整,加工好的空調箱底座就位(或澆注的混凝土墩)并找正找平.當現場有幾臺空調箱安裝時,注意不要將段位拉錯,分清左式、右式(視線順氣流方向觀察或按廠家說明書)。段體的排列順序必須與圖紙相符。安裝前對各段體進行偏號。從空調設備上的一端開始,逐一將段體抬上底座校正位置后,加上襯墊將相鄰的兩個段體用螺栓連接嚴密牢固。每連接一個段體前,將內部清除干凈.與加熱段相連接的段體,應采用耐熱片作襯墊,表面式換熱器之間的縫隙應用耐熱材料堵嚴22、。用于冷卻空氣用的表面式換熱器,在下部應設排水裝置。安裝完的組合式空調機組,其各功能段之間的連接應嚴密、整體平直。檢查門開啟靈活水路暢通。現場組裝的空氣調節機組,應做漏風量測試。(5)空調機組如需安裝減震器,應嚴格按設計要求的減震器型號、數量和位置進行安裝、找平找正.空調機組的冷卻水系統、蒸汽、熱水管道及電氣動力與控制線路,由管道工和電工安裝。空調機組制冷機如果沒有充注氟利昂,應在高級工或廠家指導下,按產品使用說明書要求進行充注。其它類設備安裝中效或高效過濾器安裝必須在潔凈室全部完工,清掃完試車12h后才能開箱檢查,合格后立即安裝。過濾器與框架之間須加密封墊料,厚度為68mm。安裝后墊料壓縮率23、應大于50。采用液槽密封,槽架安裝應水平,槽內密封液不少于2/3槽深。安裝時,外框上箭頭應與氣流方向一致,波紋板組合的過濾器在豎向安裝時波紋必須垂直于地面,不得反向。多個過濾器組合安裝時,要根據各臺過濾器初阻力大小合理配置,每臺額定阻力和各臺平均阻力相差應小于5%。5、凈化空調系統調試5.1調試工藝程序如下:準備工作系統運轉前的檢查系統的風量測定與調整空調器設備性能測定與調整空調自動調節系統控制線路檢查調節器及檢測儀表單體性能校驗自動調節系統及檢測儀表聯動校驗系統綜合效果測定資料整理編制交工調試報告5。2準備工作:熟悉空調系統設計圖紙和有關技術文件,室內、外空氣計算參數,風量、冷熱負荷、恒溫精24、度要求等,弄清送(回)風系統、供冷和供熱系統、自動調節系統的全過程。繪制通風空調系統的透視示意圖。調試人員會同設計、施工和建設單位深入現場,查清空調系統安裝質量不合格的地方,查清施工與設計不符的地方,記錄在缺陷明細表中,限期修改完.備好調試所需的儀器儀表和必要工具,消除缺陷明細表中的各種毛病。電源、水源、冷、熱源準備就緒后,即可按計劃進行運轉和調試。5。3通風空調系統運轉前的檢查:核對通風機、電動機的型號、規格是否與設計相符。檢查地腳螺栓是否擰緊、減振臺座是否平,皮帶輪或聯軸器是否找正.檢查軸承處是否有足夠的潤滑油,加注潤滑油的種類和數量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檢查電機及有接地要求的風機、風25、管接地線連接是否可靠。檢查風機調節閥門,開啟應靈活、定位裝置可靠。風機啟動可連續運轉,運轉應不少于兩個小時。通風空調設備單機試運轉和風管系統漏風量測定合格后,方可進行系統聯動試運轉,并不少于8h時.5。4通風空調系統的風量測定與調整:按工程實際情況,繪制系統單線透視圖、應標明風管尺寸,測點截面位置,送(回)風口的位置,同時標明設計風量、風速、截面面積及風口外框面積。開風機之前,將風道和風口本身的調節閥門,放在全開位置,三通調節閥門放在中間位置。空氣處理室中的各種調節門也應放在實際運行位置。開啟風機進行風量測定與調整,先粗測總風量是否滿足設計風量(機組循環風量5540m3/h、新風量2000m326、/h、機外壓力700Pa)要求,做到心中有數,有利于下步調試工作。系統風量測定與調整,干管和支管的風量可用皮托管、微壓計儀器進行測試。對送(回)風系統調整采用“流量等比分配法或“基準風口調整法”等,從系統的最遠最不利的環路開始,逐步調向通風機.風口風量測試可用熱電風速儀、葉輪風速儀或轉杯風速儀,用定點法或勻速移動法測出平均風速,計算出風量。測試次數不少于35次.測試段的漏風量:Q=F*a*Pp F-送風管截面積a- 流量系數(取0。97-0。98)P-傾斜壓力計顯示的負壓p空氣密度(取1。293)再根據測試風管的面積,計算出單位面積的漏風量。系統風量調整平衡后,應達到:風口的風量、新風量、排風27、量,回風量的實測值與設計風量的允許值不大于10。新風量與回風量之和應近似等于總的送風量,或各送風量之和。總的送風量應略大于回風量與排風量之和。系統風量測定包括風量及風壓測定,系統總風壓以測量風機前后的全壓差為準;系統總風量以風機的總風量或總風的風量為準。系統風量測試調整時應注意的問題。測定點截面位置選擇應在氣流比較均勻穩定的地方,一般選在產生局部阻力之后45倍管徑(或風管長邊尺寸)以及局部阻力之前約1。52倍管徑(或風管長邊尺寸)的直風管段上.在矩形風管內測定平均風速時,應將風管測定截面劃分若干個相等的小截面使其盡可能接近于正方形;在圓形風管內測定平均風速時,應根據管徑大小,將截面分成若干個面28、積相等的同心圓環,每個圓環應測量四個點.沒有調節閥的風道,如果要調節風量,可在風道法蘭處臨時加插板進行調節,風量調好后,插板留在其中并密封不漏。5.5空調器設備性能測定與調整。過濾器阻力的測定、表冷器阻力的測定、冷卻能力和加熱能力的測定等應計算出阻力值及空氣失去的熱量值和吸收的熱量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在測定過程中,保證供水、供冷、供熱源,作好詳細記錄,與設計數據進行核對是否有出入,如有出入時應進行調整.5。6空調自動調節系統控制線路檢查:核實敏感元件、調節儀表或檢測儀表和調節執行機構的型號、規格和安裝的部位是否與設計圖紙要求相符。根據接線圖紙,對控制盤下端子的接線(或接管)進行核對。根據控制原29、理圖和盤內接線圖,對上端子的盤內接線進行核對。對自調節系統的聯鎖,信號,遠距離檢測和控制等裝置及調節環節核對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敏感元件和測量元件的裝設地點,應符合下列要求:要求全室性控制時,應放在不受局部熱源影響的區域內;局部區域要求嚴格時,應放在要求嚴格的地點;室溫元件應放在空氣流通的地點。在風管內,宜放在氣流穩定的管段中心。“露點”溫度的敏感元件和測量元件宜放在擋水板后有代表性的位置,并應盡量避免回風的影響。不應受輻射熱、振動或水滴的直接影響。5。7調節器及檢測儀表單體性能校驗:敏感元件的性能試驗,根據控制系統所選用的調節器或檢測儀表所要求的分度號必須配套,應進行刻度誤差校驗和支30、特性校驗,均應達到設計精度要求。調節儀表和檢測儀表,應作刻度特性校驗,調節特性的校驗及動作試驗與調整,均應達到設計精度要求。調節閥和其他執行機構的調節性能,全行程距離,全行程時間的測定,限位開關位置的調整,標出滿行程的分度值等均應達到設計精度要求。5.8自動調節系統及檢測儀表聯動校驗:自動調節系統在未正式投入聯動之前,應進行模擬試驗,以校驗系統的動作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無誤時,可投入自動調節運行。自動調節系統投入運行后,應查明影響系統調節品質的因素,進行系統正常運行效果的分析,并判斷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自動調節系統各環節的運行調整,應使空調系統的“露點”、二次加熱器和室溫的各控制點經常31、保持所規定的空氣參數,符合設計精度要求。5.9空調系統綜合效果測定是在各分項調試完成后,測定系統聯動運行的綜合指標是否滿足設計與生產工藝要求,如果達不到規定要求時,應在測定中作進一步調整.確定經過空調節器處理后的空氣參數和空調房間工作區的空氣參數.檢驗自動調節系統的效果,各調節元件設備經長時間的考核,應達到系統安全可靠地運行。在自動調節系統投入運行條件下,確定空調房間工作區內可能維持的給定空氣參數的允許波動范圍和穩定性.空調系統連續運轉時間,一般舒適性空調系統不得少于8h;恒溫精度在1時,應在812h;恒溫精度在0.5時,應在1224h;恒溫精度在0。10.2時,應在2436h。空調系統帶生產32、負荷的綜合效能試驗的測定與調整,應由建設單位負責,施工和設計單位配合進行。5.10調試項目和程序檢查凈化空調機組、風機、通風管道、閥部件、消聲設備、風口等安裝完成情況,并逐個檢查其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及施工驗收規范;凈化空調機組、風機等設備的檢查;檢查各部位的設備是否安裝到位;檢查設備的清潔度是否合格;檢查與設備相接的電源、電氣安裝情況;檢查設備產品保護情況。通風管道檢查檢查通風管道安裝是否完成;檢查通風管道安裝是否與設計相符;檢查通風管道安裝質量是否滿足施工規范;檢查通風管道清潔度是否滿足要求;檢查通風管道密封性是否良好。閥部件、消聲設備、風口等檢查;檢查閥部件、消聲設備、風口等安裝完成情況;檢33、查閥部件、消聲設備、風口等安裝是否與設計相符;檢查閥部件、消聲設備、風口等安裝是否滿足施工驗收規范;檢查風口葉片角度是否滿足風量要求;檢查閥部件開閉是否靈活,并調節至開啟狀態;檢查閥部件的清潔程度是否滿足要求;通風空調設備的機械性能檢查與調整:檢查空調機組內部風機葉輪旋轉是否正常、軸承的潤滑情況、皮帶的松緊程度、風機軸與電機軸是否平行、過濾器的清潔程序等,并對以上各項進行調整與記錄;檢查離心風機、軸流風機葉輪是否正常、軸承的潤滑、皮帶的松緊程度、風機軸與電機軸是否平行等,并對以上各項進行調整與記錄;通風空調設備試運轉并測定和調整總風量:點動通風空調設備,檢查風機的正反轉并作調整;啟動通風空調設34、備,測定啟動電流并傾聽設備的聲音是否正常;測定通風空調設備的總風量,并調節閥門,使總風量達到(1.0-1。2)倍設計值。測定通風空調設備的運行電流,并與設備電機額定電流對照,檢查電流是否正常;測定正常運行時的風機轉速。通風空調系統風量的測定與調整:運用流量等比分配法,測定并調整各支管及各風口的風量;測定和調整通風空調設備風機的總風量、新風量,總風量為設計值的(1。0-1.2)倍,實測新風量與設計值之差不應超過設計值的10%。測定和調整各風口的風量,使其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過濾器的性能測定:檢查初、中效過濾器有無損壞。對高效過濾器進行檢漏檢測。對過濾器的邊框、封頭膠和表面進行檢漏測定;測定高效過35、濾器的粒子透過率,將之與過濾器的出廠合格透過率相比較.凈化空調系統綜合效果的檢查與測定:整理調試資料,提出發現問題,建議解決方法,最后編制和提交調試報告。四、凈化空調系統技術措施及質量控制醫院ICU的建設是一個高等級、高安全性、嚴肅、嚴格的項目建設,因此在項目建設中必然與其他機電安裝有所區別。建設的重點必須圍繞實驗室的安全性、穩定性、實驗操作性等特點,在建設中必須控制材料設備的選材、建設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建設完成后的質量檢測三個步驟進行全面控制,同時還需要考慮實際安裝中的難點制定嚴格的中間過程施工方案、進行驗證后實施。對于整個工程,公司設置項目技術負責人,質檢員、專業工程師作為現場質檢組,聯合36、公司質檢部及采購部進行全面的質量控制。1、空調設備安裝技術措施及質量控制空調系統中的通風空調設備除必須按照國家施工驗收規范中設備安裝部分的要求外,還必須做到:空調機組、風機在安裝前需檢查驗收合格進行清潔處理,要求達到無油污、無浮塵,并對所有孔、口進行封閉。設備與系統風管相接,應預先做好尺寸準確的配管,并按照凈化風管的制作方法做好封口,運至現場。安裝時開封敞口時間不得太長,以確保灰塵、污物不得侵入風管及空調設備內,與設備相接的軟管其制作與安裝要求應遵守圖紙設計及國家驗收規范,其潔凈處理參照風管處理方法。 2、高效過濾器安裝技術措施及質量控制設備安裝后必須進行嚴格的在位檢測.設備未安裝高效過濾器前37、與管道一起進行漏風量檢測,檢測的目的是確認設備的安裝接管是否滿足標準漏風量的要求。檢查高效過濾器有無損壞.對過濾器的邊框、封頭膠和表面進行檢查;按照說明進行過濾器安裝及安全更換袋安裝并上蓋密封。系統綜合效果的檢查與測定:整理調試資料,提出發現問題,建議解決方法,最后編制和提交調試報告。五、安全施工保證措施1、安全管理目標杜絕不安全隱患,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2、安全管理要點本工程安全工作的重點是防止人員安全,現場防火,防觸電及機具傷害事故等,為此在工程技術交底的同時,應作好詳細的安全生產交底,并制定好安全措施。嚴格執行國家對安全生產的各項規定,堅持執行安38、全生產的十項技術措施,強化安全生產手段,明確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觀念,堅決做到遵守規章制度,杜絕章作業.現場工人必須服從安全負責人的管理,安全負責人有執法權,特殊情況下有決定臨時停工權。認真貫徹執行各項“安全生產條例”及公司的十項安全規定,嚴肅安全紀律堅決禁止酒后上崗,對違反安全規定的人和事按獎懲條例進行嚴肅處罰。施工組織建立后,以施工技術組組長為全權代表的現場安全生產負責人,各級施工負責人同時為安全生產負責人,并設專職安全員1名。建立安全生產例會制度和定期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做到有檢查、有記錄、有措施、有落實,有獎勵,對新進場的人員做好崗前安全教育。現場電氣設備由專職電工人員進行安裝、移位及拆除,所有電氣設備統一接零接地,每臺設備安裝漏電保護裝置,按用電規定確保安全用電。充分發揮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的作用,嚴格做好洞口的防護工作,并落實到人.發現隱患時,要及時采取措施或向上級立即報告(此時期施工人員暫時撤離危險施工區)做到防患于未然。危險性大的項目,安全措施及要求按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專項或專題安全方 案施工。所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