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層住宅及地下室項目快拆架樣本支撐系統施工方案(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14109
2023-07-20
26頁
182.50KB
1、目錄一、編制根據2二、工程概況2三、施工準備2四、施工辦法3五、質量保證辦法15六、安全辦法15七、環保辦法16八、梁、板荷載驗算17一、編制根據1. 混凝土構造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J50204-)2.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 3. 建筑構造荷載規范(GB50009-)4. 建筑工程質量驗收統一原則(GB50300-)5. 建筑施工高空作業安全技術規程 (JGJ33-91)6.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原則JGJ59- 7. 本工程相應設計圖紙等有關資料二、工程概況工程概況:號樓位于,本工程為地下四層、地上28層??偨ㄖ娣e。m2,總高。米,車庫建筑面積。平方米,總高。米,地下14層2、為車庫,地上28層,1層為架空層、物管用房和社區活動用房,2到28層為住宅建筑。車庫和主樓為。構造,別的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構造形式,基本采用條形基本和獨立基本;所有模板均采用木模板,由構造圖提供本工程墻、柱、梁截面尺寸分別為剪力墻最大厚度為500mm,柱最大截面為12001200mm(高度48005100mm),梁500500,最大梁凈跨為8m,板厚100160mm不等。此方案針對本工程原則層模板支撐系統使用。別的模板工程均按照原模板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內容執行。三、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1)樓層控制線、軸線、墻身線、標高線等已復核,均與設計圖紙相吻合;2) 項目部及勞務隊管理人員在仔細熟悉圖3、紙狀況下,對現場需要搭設腳手架以及防護架部位進行掌握,針對不同部位擬定相應腳手架類型,并提前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及安全交底,做到搭設規范,一次成型。3)地坪已澆筑150mm厚C30混凝土墊層并清理完現場;2、材料準備鋼管采用483.0鋼管,進場時嚴格檢查材料質量,壁厚不夠禁止用于現場施工。扣件采用1kg/個原則扣件,十字扣件、旋轉扣件和直接扣件合理搭配。墊木:可采用40mm厚木跳板通長設立,或面積不不大于0.15,厚度不不大于50mm木板進行鋪墊。局部地方可采用地坪硬化辦法,立桿于硬化地坪上方。密目網:應使用新購進綠色安全立網,對于破損、雜物殘留或顏色不一致密目網禁止用于外架立面防護。安全兜網:4、用于操作面下層安全兜網,規格為必要可以承受100kg重物10m高沖擊荷載,出場合格證和質保證書齊全,并在進場后進行沖擊實驗,報監理業主審核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其他機具材料準備如切割機、鐵絲、扎絲、扳手、工具包等合理配備。3、人力準備每個勞務隊必要配備專業架子工,用于腳手架搭設,規定操作純熟、持證上崗、入場教誨、安全技術交底齊全。架子工數量不少于20人,以滿足現場施工需求。同步,配備足夠數量普工,用于材料傳遞、清理等輔助工作。 四、施工辦法(一)支模順序(1) 按照快拆架原則層支模圖備齊所需構配件 (本工程支模所需構配件涉及2.6m立桿,U型可調頂托,1.2m、1.0m、0.8m、0.6m橫桿)5、。(2)按照快拆架原則層支模圖在樓板上彈模板支撐位置線,按模板支撐位置線支一種立方體支撐格構,并在立桿底部墊上木板(如圖):(3)沿已支成立方體支承格構,嚴格按照原則層支模圖完畢剩余搭設。搭設過程中,同一種插座上橫桿與其搭接立桿要互相垂直,同一方向內搭接橫桿要順直并且與模板支撐位置線保持平行。(4)按橫桿步距規定搭設橫桿,在立桿頂部安裝U型可調頂托,安放龍骨通過調節U型頂托調平到所需標高。(5)木龍骨懸臂端用鋼管、扣件、U形可調頂托或可調底座支頂加固,施工方依照現場實際狀況加設剪刀撐。(6)鋪模板,模板縫貼膠帶紙或刮模板膩子,刷脫模劑,模板預檢。(二)模板安裝1、柱模板安裝:一方面彈出柱中心線6、及四周邊線;依照測量標高進行柱周邊找平;依照設計圖規定,事先用18mm厚高強復合九層板制成定型柱模板并編號堆碼;搭設模板架子,其立桿和水平桿間距應按照模板架子設計規定,縱橫桿排列整潔;模板吊裝就位,各塊組合連接,模板下腳內口應與底部墨線對齊,然后校正吊垂直,通排柱在下腳進位,吊直后上口拉通線校正中間各柱模板。柱腳應預留200200清掃口,保證在澆筑混凝土前能清理出模板內雜物。柱子較高時應預留灌溉口,高度不得高于柱腳2m。柱模應依照柱斷面尺寸和砼灌溉速度加設柱箍或對拉絲桿。柱子支模示意圖如下:2、安裝梁模板先在柱上彈出軸線、梁位置線和水平控制標高線,按設計標高調節腳手架可調頂托標高,可調頂托外露7、部份不應超過200mm。在可調頂托托板上安放50mm100mm木方或48雙鋼管作主龍骨,在主龍骨上安裝梁底次龍骨(50mm100mm木方) 250mm。次龍骨安裝完畢后,用膠合板安裝梁底模板,并拉線找平。當梁跨度在不不大于或等于4m時,起拱高度為全跨長度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裝后,再安裝側模及對拉高強螺栓。3、安裝樓面模板通線調節腳手架頂托標高,將其調到預定高度。在可調頂托托板上架設50mm100mm木方或48鋼管作主龍骨,主龍骨固定后架設次龍骨(50mm100mm木方)350mm,然后在次龍骨上安裝膠合板模板。鋪膠合板時,可從四周鋪起,在8、中間收口。(三)腳手架和模板拆除1、拆除側模時應能保證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規定,以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實驗報告為根據。拆模前應經監理工程師批準。構造類型構造跨度按設計混凝土強度原則值百分率表達(%)板2502,8758100梁、拱8758100懸壁構件-1002、拆模前可先拆除梁底一道水平拉桿,以滿足施工人員站立作業,用木方和模板搭設作業平臺,檢查周邊安全網與否完好,經項目部或專職安全員檢查安全后才干進行拆模施工。 3、拆模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某些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側向支撐,后拆豎向支撐等原則。4、拆除頂板模板時應將可9、調螺旋向下退100mm,使龍骨與板脫離,先拆主龍骨,再拆次龍骨,最后取頂板模。拆除時人站在鋼管架下,待頂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鋼管架。5、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時,宜先從跨中開始,分別拆向兩端。當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時,可在模板下口接點處用撬棍松動模板,以便人員拆除。6、拆模時不要用力過猛,拆下來材料要必要及時從架體內運走,不得堆積在支架內,整頓拆下后模板及時清理干凈,板模應涂刷水性脫模劑,按規格分類堆放整潔。 7、禁止站在懸臂構造上面敲拆底模。禁止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8、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四)模板、腳手架維護和管理1、在使用過程中要及時清理10、附著在模板上混凝土,刷脫模劑。2、模板、腳手架拆除至存儲點時,模板保持平放,腳手架要堆碼整潔。3、拆下模板應急時清除灰漿,難以清除時,可采用模板除垢劑解決,不準敲砸,拆下來腳手架要清理架體上附著混凝土塊等。拆下來模板、腳手架,如發現翹曲、變形、應及時修理,損壞板面應及時進行修補。4、暫時不用材料應入庫保存,分類管理。(五)立面、節點示意圖正立面圖 俯視圖插座示意圖插頭示意圖施工要點1、施工前必要熟悉設計方案,進行技術交底。嚴格按照設計規定進行支模,禁止隨意支搭。2、支立模板支架時,立桿位置要精確,立桿、橫桿形成支承格構要方正。3、立方體支承格構調方正后來同步敲擊4根或3根橫桿,不能裝一根敲擊一11、根,橫桿插頭插入立桿插座后,要兩頭同步均勻敲擊,不能猛敲一頭,再敲另一頭。4、按圖示進行水平桿(橫桿)安裝,禁止擅自調換不同長度橫桿。5、立桿下需鋪設木板,木板可采用300mm寬4m長木跳板通長設立,或面積不不大于0.15厚度不不大于50mm木板鋪墊,并且上下樓層立桿對齊,保證荷載有效通過立柱進行傳遞。6、U型托安裝完畢后,進行調平??缍炔徊淮笥?m按2起拱,避免虛支。7、U型托調節絲桿插入立桿孔內安全長度不不大于200mm,禁止任意上調。8、木龍骨要支撐平穩,受力方向一致。9、上層豎向構件模板拆除運走后,在施層無過量堆積荷載方可進行下層模板拆除。10、模板拆除前應辦理拆模申請,經項目技術負責12、人批準后方可進行第一次模板拆除。11、模板及其支架拆除順序嚴格執行原則層支模圖進行,禁止擅自亂拆。12、模架拆除應符合混凝土構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規定。質量監測模板支撐采用插槽式快拆架支撐體系,在搭設和鋼筋安裝、砼澆搗施工過程中,必要隨時監測。本方案采用如下監測辦法:1、班組尋常進行安全檢查,項目每天進行安全檢查,所有安全檢查記錄必要形成書面材料。2、尋常檢查、巡邏重點部位: 桿件設立和連接、掃地桿、支撐、剪力撐等構件與否符合規定。 地基與否積水,底座與否松動,立桿與否符合規定。 快拆架插頭、插座連接與否松動,普管連接扣件與否松動。 架體與否不均勻沉降、垂直度。 施工過程中與13、否有超載現象。 安全防護辦法與否符合規范規定。 快拆架架體和快拆架橫桿與否有變形現象。3、快拆架在承受六級大風或大暴雨后必要進行全面檢查。4、澆砼過程中,由質安員、施工員對架體進行檢查,隨時觀測架體變形。發現隱患,及時停止施工,采用辦法保證安全后再施工。5、變形監測辦法監測項目:支架沉降、位移和變形。測點布設:每1015m布設一種監測剖面,每個監測剖面布設不少于2個支架水平位移監測點,3個支架沉降觀測點。監測頻率: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實行實時觀測,普通監測頻率不超過20-30分鐘一次,澆筑完后不少于2小時再觀測一次。監測成果接近或達到材料容許變形值時立即啟用應急預案,同步必要向市建筑工程安全督14、促站等有關部門報告。五、質量保證辦法1、質量保證體系建立由項目經理領導,由總工程師策劃、組織實行,現場經理和施工員中間控制,現場技術支持、指引及區域和專業責任工程師檢查監督管理系統,形成項目經理部、分包商/專業化公司和施工作業班組質量管理網絡。2、模板工程質量控制程序模板成型檢查班組內實行 “三檢制”,合格后報工長檢查,合格后依次報項目部、質量總監進行核定,并填寫預檢登記表格、質量評估表格和報驗單,對于模板成型過程中要點真實記載,并向監理報驗。每個環節檢查出質量問題(不符合本方案質量、技術原則及有關規范),視性質、輕重等查處上一環節責任,并由上一環節負責人負責改正問題。六、安全辦法1、工人須經15、三級安全教誨,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2、特殊工種持證上崗,關于證件須符合北京市關于規定。3、裝拆模板,必要有穩固登高設備。高度超過2米時,必要搭設腳手架。安裝梁模板及梁、柱接頭模板支撐架或操作平臺必要支搭牢固。4、模板預留孔洞、電梯井口等處,應加設防護網,防止人員或物體墜落。 5、在腳手架或操作臺上堆放模板時,應按規定碼放平穩,防止脫落并不得超載。操作工具及模板連接件要隨手放入工具袋內,禁止放在腳手架或操作臺上。6、支模必要按照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禁止運用拉桿、支撐攀登上下。7、澆筑砼時,應設專人看護模板,如發現模板傾斜、位移、局部鼓脹時,應及時采用緊固辦法,方可繼續施工16、。8、頂板拆模時,應逐塊拆卸。拆下模板,禁止向下拋擲。如有間歇,亦應將已拆下模板配件及時運走,防止墜落傷人。9、施工中禁止吸煙,禁止酒后作業,不許在支撐體系上追逐打鬧。10、施工中作業工人必要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上班。七、環保辦法1、施工中必要注意控制噪音,依照規定在都市建成區內,禁止夜間進行生產噪音建筑施工(22時至次日6時)。由于施工不能中斷技術因素和其她特殊狀況,確需中午或夜間持續施工作業,應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申請。2、加強對作業人員環保意識教誨,模板支撐體系搭拆和鋼筋運送、裝卸、加工防止不必要噪音產生,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噪音污染。3、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手電鉆等)切割機時,周邊設17、圍擋隔音,使用設備性能優良,并合理安排工序不集中使用。4、廢舊鋼筋頭、鐵釘、模板屑應及時收集清理,保持工完場清。5、樓層施工中產生建筑垃圾必要采用密閉容器調運至地面分類定點存儲,禁止直接向外揚棄。八、梁、板荷載驗算選用最大板厚150mm、原則板厚100mm分別驗算;模板采用15mm厚竹膠板;次龍骨采用50100木龍骨,中心間距350mm;主龍骨采用48*3.0mm鋼管;豎向支撐體系采用鍵連接腳手架;立桿最大間距12001200mm。采用48*3.0mm鋼管,驗算模板、次龍骨、主龍骨強度及剛度及立柱穩定性驗算與否滿足規定。(一)材料和力學性能模板性能(本方案模板參數依照施工現場常規套用,如有差別18、依照實際狀況調節)E=5000 N/mm2 f=13N/mm2次龍骨(50100mm木龍骨)力學性能:E=9000N/mm2 f= 1317 N/ mm2 W=83cm3I=1/12*bh3 417 cm 4主龍骨(48*3.0mm鋼管)力學性能:E=2.05*10 5 N/mm2 f壓拉彎= 205 N/ mm2 W=8.98cm3 A=4.24 cm2 I=21.56cm4 =N/A Mpa =175Mpa i= 1.59 cm2 = L/i=150/ 1.59= 94。3 查鋼構造設計規范附錄得值為0.634 立桿、頂托、橫桿力學性能:立桿上插座與焊管焊接強度檢查:200KN不破壞。橫桿19、上,插頭與焊管焊接強度檢查:25KN不破壞。頂托抗壓強度檢查100KN不破壞。(二)頂板模板驗算1、混凝土樓板150mm厚時設計荷載竹膠板自重: 0.31.2=0.36KN/m2 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51.2=4.518KN/m2 以上共計:q2=4.878KN/m2施工荷載: 2.51.4=3.5 KN/m2 共計荷載q1=8.378KN/m22、模板計算簡圖為3、抗彎強度驗算為安全起見按持續梁驗算,查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2 慣用構造計算”中關于“構造靜力計算表”內容。M=0.080ql2m=M/Wf計算如下:取1米寬面板進行驗算:q=8.3781=8.378KN20、/m。M=0.088.3780.352=0.08 KNM15mm厚面板凈截面抵抗矩W=(1/6)bh2=(1/6)1000152=3.75104mm3抗彎承載力m=M/W=8104/3.75104=2.13N/mm2f=13 N/mm2 滿足規定。4、撓度驗算 荷載不涉及施工荷載,則q= 4.878 KN/m2=0.677ql4/100EI=0.6774.8783504/(10050002.8105)=0.35mm=1mm 滿足規定。1米寬面板慣性矩I=(1/12)bh3=(1/12)1000153=2.8105mm4(三)次龍骨驗算(50100木龍骨)1、混凝土樓板150mm厚時設計荷載 竹21、膠板及次龍骨自重: 0.31.20.9=0.324KN/m2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51.20.9=4.07KN/m2 以上共計:q2=4.394KN/m2施工荷載: 2.51.40.9=3.15KN/m2 共計荷載q1=7.544KN/m22、次龍骨計算簡圖3、抗彎強度驗算按兩跨持續梁計算=M/W=4.75105/83=5.7N/mm2fm(1317 N/ mm2)滿足規定。q=7.5440.35=2.64KN/mM=1/8ql2=0.1252.641=4.75105Nmm4、撓度驗算=0.521ql4/100EI=0.521(4.3940.35)1.24/(10090022、0417)=0.443mm =L/500 滿足規定。(四)主龍骨驗算1、混凝土樓板150mm厚時設計荷載竹膠板及次龍骨自重: 0.31.20.9=0.324KN/m2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51.20.9=4.06KN/m2 以上共計:q2=4.384KN/m2施工荷載: 1.51.40.9=1.89 KN/m2 共計荷載q1=6.274KN/m22、計算簡圖為3、抗彎強度驗算= M/W1.8/167=10.7fm(1317 N/ mm2) M=0.333pl=0.3331.21.26.274/21.21.8KNM滿足規定 4、撓度驗算=1.466pl3/100EI=1.423、663.151.23/(1009000833)=1.06mm= L/500 滿足規定 p= 1.21.24.384/2=3.15KN (五)立桿驗算混凝土樓板150mm厚時設計荷載竹膠板及次龍骨自重: 0.31.2=0.36KN/m2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51.2=4.518KN/m2 以上共計:q2=4.878KN/m2施工荷載: 1.01.4=1.4 KN/m2 共計荷載q1=6.278KN/m21、立桿強度驗算=N/A=9.04103/489=18.5Mpa=215Mpa 滿足規定每根立桿所承受荷載N為6.2781.21.2=9.04KN單根立桿截面面積為489mm24、2 2、立桿穩定性驗算=N/A=9.04103/0.634 424=33.6Mpa=175Mpa 滿足規定。= L/i=150/1.59=94.3 查鋼構造設計規范附錄得 值為0.634 結論:樓板厚150mm時,立桿1.21.2m;模板15mm厚;次龍骨中到中350間距;單主龍骨滿足規定。驗算100mm厚樓板:(一)頂板模板驗算1、混凝土樓板100mm厚時設計荷載竹膠板自重: 0.31.2=0.36KN/m2 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1.2=3.01KN/m2 以上共計:q2=3.37KN/m2施工荷載: 2.51.4=3.5 KN/m2 共計荷載q1=6.87KN/m225、2、 模板計算簡圖為3、抗彎強度驗算為安全起見按持續梁驗算,查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2 慣用構造計算”中關于“構造靜力計算表”內容。M=0.080ql2m=M/Wf計算如下:取1米寬面板進行驗算:q=6.871=6.87KN/m。M=0.086.870.352=0.067 KNM15mm厚面板凈截面抵抗矩W=(1/6)bh2=(1/6)1000152=3.75104mm3抗彎承載力m=M/W=6.7104/3.75104=1.79N/mm2f=13 N/mm2滿足規定。4、撓度驗算 荷載不涉及施工荷載,則q= 3.37 KN/m2=0.677ql4/100EI=0.6773.373504/(26、10050002.8105)=0.24mm=1mm 滿足規定。1米寬面板慣性矩I=(1/12)bh3=(1/12)1000153=2.8105mm4(二) 次龍骨(50100木龍骨)驗算1、混凝土樓板100mm厚時設計荷載竹膠板及次龍骨自重: 0.31.20.9=0.324KN/m2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1.20.9=2.7KN/m2 以上共計:q2=3.024KN/m2施工荷載: 2.51.40.9=3.15KN/m2 共計荷載q1=6.17KN/m22、次龍骨計算簡圖為3、抗彎強度驗算按兩跨持續梁計算=M/W=3.9105/83=4.7N/mm2fm(1317 N/ 27、mm2)滿足規定。q=6.170.35=2.16KN/mM=1/8ql2=0.1252.161=3.9105Nmm4、撓度驗算=0.521ql4/100EI=0.521(3.0240.35)1.24/(1009000417)=0.305mm =L/500 滿足規定。(三) 主龍骨驗算1、混凝土樓板100mm厚時設計荷載竹膠板及次龍骨自重: 0.31.20.9=0.324KN/m2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1.20.9=2.7KN/m2 以上共計:q2=3.024KN/m2施工荷載: 1.51.40.9=1.9 KN/m2 共計荷載q1=4.924KN/m22、計算簡圖為3、 28、抗彎強度驗算 = M/W1.42/8.98=158N/ mm2f(205 N/ mm2) M=0.333pl=0.3331.21.24.924/21.21.42KNM 滿足規定 4、撓度驗算=1.466pl3/100EI=1.4662.181.23/(1009000833)=0.74mm=1mm 滿足規定 p= 1.21.23.024/2=2.18KN (四) 立桿驗算混凝土樓板100mm厚時設計荷載竹膠板及次龍骨自重: 0.31.2=0.36KN/m2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1)0.11.2=3.012KN/m2 以上共計:q2=3.372KN/m2施工荷載: 1.01.4=1.429、 KN/m2 共計荷載q1=4.772KN/m21、立桿強度驗算=N/A=6.87103/489=14Mpa=215Mpa 滿足規定每根立桿所承受荷載N為4.7721.21.2=6.87KN單根立桿截面面積為489mm22、立桿穩定性驗算=N/A=6.87103/0.634 424=25.6Mpa=175Mpa 滿足規定。= L/i=150/1.59=94.3 查鋼構造設計規范附錄得 值為0.634 結論:樓板厚100mm時,立桿1.21.2m;模板15mm厚;次龍骨中到中350間距;單主龍骨滿足規定。(五)粱荷載驗算梁截面200*600mm;梁底模板采用15mm厚竹膠板;次龍骨采用5010030、木龍骨4根,臺梁主龍骨間距1200mm;采用48*3.0鋼管;豎向支撐體系采用鍵連接腳手架;立柱最大間距12001200mm。梁下部支撐體系采用鋼管扣件腳手架,支撐鋼管1根。步距不1500,驗算、次龍骨、主龍骨強度及剛度及立柱穩定性。(一)材料和力學性能1、模板性能(本方案模板參數依照施工現場常規套用,如有差別依照實際狀況調節)E=5000 N/mm2 f=13N/mm22、次龍骨50*100方木力學性能E=9000N/mm2f= 1317 N/ mm2W=83cm3I=1/12*bh3 417 cm 43、主龍骨鋼管48*3.0力學性能E=2.06*10 5 N/mm2f壓拉彎= 205 N31、/ mm2W=4.49cm3 A=4.24 cm2 I=10.78cm4 =N/A Mpa =175Mpa i= 1。59 cm2 = L/i=150/ 1。59= 94。3 查鋼構造設計規范附錄得值為0.634 4、扣件力學性能直角扣件、旋轉扣件8kn(下滑)螺栓擰緊扭力矩達到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二)梁底龍骨驗算1、荷載混凝土梁400mm1200 mm時設計荷載竹膠板自重: 0.31.2=0.36KN/m混凝土及鋼筋自重:(24+1.5)0.41.21.2=14.688KN/m 以上共計:15.048KN/m施工荷載: 2.00.41.4=1.12 KN/m 共計荷載 16.168K32、N/m2、計算簡圖為3、抗彎強度驗算= M/W2.91/834=8.7fm(1317 N/ mm23根滿足規定= M/W2.91/833=11.68fm(1317 N/ mm24根滿足規定M=0.125pl2= 0.12516.168KN/m1.2m2 2.91KNM 4、撓度驗算龍骨4根=0.521ql4/100EI=0.52115.048/1.21.24/(10090001667)= 0.52115.048/1.21.24/(1009000 1667)= 0.9mm=1mm 龍骨4根 滿足規定 其中I=bh 3/12=5*4*10 3/12=1667cm 4龍骨3根 =0.521ql4/133、00EI=0.52115.048/1.21.24/(10090001250)= 0.521 15.048/1.21.24/(1009000 1250)= 1.2mm=1mm 不滿足規定 其中I=bh 3/12=5*3*10 3/12=1250cm 4(三) 抬梁支撐驗算1、荷載竹膠板自重: 0.31.2=0.36KN/m砼及鋼筋自重:(24+1.5)0.41.21.2=14.688KN/m 以上共計:15.048KN/m施工荷載: 2.00.41.4=1.4=1。12 KN/m 共計荷載16.168KN/m 2、計算簡圖為3、抬梁扣件受力分析(中部單管支撐時)400*Ra=( q/2-Ra)*100 q=16。168KN/m*1.2=19.4 KN400Ra=970 KN-100RaRa=1.94 KN 直角扣件、旋轉扣件8kn(下滑)滿足規定4、 抬梁中間支撐(立柱)Rz=( q/2-Ra) 2=19.4 KN/2-1.94 KN=15.52 KN20 KN(單管滿足規定) 5、抬梁中間支撐穩定性=N/A Mpa17.46 KN/0.6344.24 cm2 64。95 =175Mpa 滿足規定 其中 N17.46 KN 0.634A=4.24 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