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運通道重點控制工程單洞雙線隧道斜井用電專項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14367
2023-07-20
17頁
148.11KB
1、目 錄1.編制依據12.編制原則13.編制范圍24.工程設計概況25、用電施工方案25.1、施工人員組成25.2、作業區工程工期計劃35.3、確定用電布置原則66、缺電應對方案77、安全用電措施77.1 安全用電技術措施77.2安全用電組織措施108、電氣防火措施118.1電氣防火技術措施118.2 電氣防火組織措施129、成立XX隧道3#斜井施工安全應急小組129.1施工安全應急小組:129.2應急安全小組職責:1310.成立施工風險管理組織機構及制定相應的職責1310.1施工風險管理職責1310.2施工風險管理組織機構1411. 安全應急預案1411.1 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1411.2 2、危險源分析1511.3 應急方案1511.3.1高處墜落1511.3.2觸電傷害1511.4應急電話15xx隧道3#斜井用電專項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國家、鐵道部現行的鐵路工程建設施工規范、驗收標準、安全規程等。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規范 TB10210-20XX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鐵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TB10304-20XX鐵路隧道施工機械配置的指導意見 鐵建設【20XX】777號國家及當地相關法律、法規及條例等。現場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質、氣象和其它地區性條件等資料。施工圖紙等相關設計文件。集團公司近年來鐵路客運專線等施工經驗、施工工法、科技成果。集團公司3、為完成本工程投入的施工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及機械設備等資源。xx隧道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2.編制原則遵循設計文件的原則。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遵循節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遵循科學、經濟、合理的原則。遵循引進、創新、發展的原則。遵循“六位一體”管理的原則。遵循施工生產與環境保護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發展原則。3.編制范圍新建xx地區煤運通道重點控制工程xx-7標段xx隧道3#斜井施工工程。4.工程設計概況新建xx地區鐵路煤運通道重點控制工程xx-7標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境內,起止里程DK1680+552.49DK1696+200,正線長度15.648公里。線路為東南走向。其4、中xx隧道設計為單洞雙線隧道。進口位于銅鼓縣永寧鎮小水村附近,出口位于宜豐縣黃崗鎮坳溪村附近,進出口里程分別為DK1680+696、DK1696+086,全長15390m。xx隧道3#斜井位于線路前進方向左側,斜井采用雙車道斷面。斜井與隧道正洞交于DK1691+600里程處,斜井在與線線路中線大里程方向交角為60的直線上延伸45.012米后,經圓弧順接至與線路中線大里程方向交角為44332.23的直線上,圓弧半徑為150米,弧長144.78米,在直線前進1217.28米至井口,斜井綜合坡度為9.15%,井口里程為X3DK1+607。5、用電施工方案5.1、施工人員組成組長:龍國剛副組長:支曉東5、王日高組員:崇志高、呂金換、5.2、作業區工程工期計劃(1)工程工期計劃安排及任務劃分本隧道工程總工期為40個月,3#斜井從20XX年6月1日開工,計劃到20XX年4月2日結束。3#斜井作業區工程工期計劃如下:工期計劃及任務劃分作業隊隧道作業面長度(m)計劃工期(開挖)開工日期節點貫通日期作業三隊3#斜井斜井井深160720XX年6月1日20XX年3月14日小里程方向340020XX年5月20日20XX年4月2日大里程方向198220XX年6月10日20XX年8月23日(2)主要用電設備清單3#斜井小里程主要用電設備清單如下:用電設備名稱數量(臺)功 率(KW)合計功率(Pe)KW備注軸流通6、風機2185370洞外變壓器供射流風機15555小型機具7.57.5鑿巖臺車1300300砼輸送泵17575注漿泵41144濕噴機械手17070電焊機47.530照明7070含臺車照明反坡排水250250空壓機5132660洞外變壓器供合 計900.5 KW3#斜井大里程主要用電設備清單如下:用電設備名稱數量(臺)功 率(KW)合計功率(Pe)KW備注軸流通風機2185370洞外變壓器供射流風機15555小型機具7.57.5鑿巖臺車1300300砼輸送泵19090注漿泵41144濕噴機械手17070電焊機47.530照明7070含臺車照明反坡排水250250合 計666.5 KW(3)配電電壓7、器及用電線路導線截面選擇配電電壓器:S=KXPsCosKX=設備同時使用系數Cos=功率因數3#斜井大里程:S=0.70666.5/0.9=518.4KVA(選取630 KVA)3#斜井小里程:S=0.70900.5/0.9=700.4KVA(選取800 KVA)導線截面選擇,按導線長期應許電流應大等于線路工作電流:I線=P計/(3* U線*cos)I線 線路工作電流(A);U線 線路工作電壓(KV);cos用電設備功率系數。取0.9。I線=1567/3* 10*0.9)=1567/15.59=100.51A根據導線計算電流應選用8.710KV-70鎧裝鋁電纜(4)變壓器布置計劃3#斜井及正線8、內計劃總共設置4臺變壓器,其中:斜井X3DK0+060左側開挖寬5m深6m3m配電洞室一處,設置800KVA+630KVA變壓器2臺;800KVA專供正線小里程使用,630KVA專供正線大里程使用;當大小里程各自開挖長度超過1200m后,在掌子面附近各自設置500KVA移動箱變1臺。(5)線路配置變壓器間采用截面50的8.7/10KV的鎧裝鋁電纜進行連接;隧道內動力線嚴格按照三相五線制進行配置,主線采用三條截面240鋁芯線,零線及保護線采用截面50鋁芯線。長度按現場實際情況進行配置。(6)變壓器平面布置圖洞內施工電源進線由3#斜井架子隊負責從洞口的主變壓器接引至隧道內,施工臨時用電通過總配電箱9、架空或采用地下電纜引入各分配電箱內,再接至各設備,現場的變壓器及箱變位置見下圖。變壓器及箱變位置示意圖5.3、確定用電布置原則 供電源位置電源進線由作業3隊安排專業電力工程師由洞外主變壓器接至斜井及主洞的配電室內,配電室應符合以下要求:成排配電柜兩端與重復接地線及保護零線做電氣連接。配電室自然通風良好,并采取防雨和防動物出入措施。配電柜采用單列布置,操作通道寬度應不小于1.5m,配電柜后面的維護通道寬度應不小于0.8m,側面的維護通道寬度應不小于1m,配電室天棚距地面應不低于3m。配電室的門向外開,并配鎖。配電室內裸母線與地面垂直距離小于2.5m時,采用遮攔隔離,配電裝置的上端距天棚不小于0.10、5m。配電室要配置砂箱和絕緣滅火器。配電柜應設有功、無功電度表,并分路裝設電流、電壓表,計數電度表的電流互感器與電流表的互感器應分開,單獨安裝。配電屏應按要求裝設短路、過負荷保護裝置和漏電保護器。各回路應編號,并標明用途。配電屏或配電線路維修時,應懸掛停電標志牌。停、送電由專人負責。 線路敷設路走向按以下原則主變壓器室斜井變壓器室正線變壓器室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用電設備采用放射型配電線路。敷設方式根據施工現場情況,為確保安全,由配電室至開關箱段電纜的敷設方式盡量采用埋地敷設,防止因機械等的損傷。沿墻部分可架空明敷。電纜埋地敷設時,埋地深度不小于0.6m,并應在電纜上下各鋪設不小于50mm厚的11、細砂,然后覆蓋磚等硬質保護層。電纜在穿越道路、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應加設防護套管。6、缺電應對方案3#斜井作業區施工場地主要配置了1座空壓機房(5臺空壓機組)、2臺砼輸送泵(150kw)、洞口通風機(740 kw)及射流風機2臺(110 kw)、洞內施工照明含臺車(140 kw)等,配備800KVA變壓器1臺,630KVA變壓器1臺,500KVA箱變2臺、配備2臺300KW發電機組備用。以上配置的設備在大電停運期間,在保證工地部分工序正常運轉的情況下,配備的發電機組可以滿足施工需求。7、安全用電措施7.1 安全用電技術措施接地與接零在施工現場專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線路中,必須采用TN-S12、 接零保護系統。保護零線應由工作接地線或配電室的零線或第一級漏電保護器電源側的零線引出。保護零線應與工作零線分開單獨敷設,不作他用,保護零線PE 必須采用黃/綠雙色線。保護零線必須在總配電室配電線路中間和末端至少三處作重復接地,重復接地應與保護零線相連接。保護零線的截面應不小于工作零線的截面,同時必須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其中,架空敷設間距大于12 米時,采用絕緣銅線截面不小于10mm2,采用絕緣鋁線截面不小于16mm2;與電氣設備相連接的保護零線為截面不小于2.5 mm2 的絕緣多股銅線。電氣設備的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外殼、框架、部件、管道、軌道、金屬操作臺以及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圍欄、金屬門13、等均應作保護接零。配置漏電保護器施工現場的配電箱(配電室)和開關箱至少配置兩級漏電保護器。漏電保護器應選用電流動作型,一般場合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30 毫安,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不大于0.1s;潮濕和有腐蝕介質場所的漏電保護器,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15 毫安,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不大于0.1s;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乘積的極限值為(不大于)30mAs。漏電保護器的使用接線應與基本保護系統相適應、相配合,在任何情況下,漏電保護器(其剩余電流互感器)只能通過工作線,而不能通過保護線。開關箱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制。外電防護施工現場的在建工程應按JGJ46-88施工現14、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保證與外電線路的安全距離或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配電系統配電系統除應符合“配電裝置設計”部分的要求外,還應達到以下要求:開關電器及電氣裝置必須完好、無損。開關電器及電氣裝置必須裝設端正、牢固,不得拖地放置。帶電導線與導線之間的接頭必須絕緣包扎。帶電導線必須絕緣良好。帶電導線上嚴禁搭、掛、壓其它物件。電氣裝置的電源進線端必須作固定連接。配電箱與開關相應作名稱、用途、分路標記。配電箱、開關箱應配鎖并由專人負責。電氣裝置內部及其周圍鄰近區域不得有雜物、灌木和雜草等。電氣裝置應定期檢修,檢修時必須做到:停電。懸掛停電標志牌,掛接必要的接地線。由相應級別的專業電工檢修。檢修人15、員應穿戴絕緣鞋和手套,使用電工絕緣工具。有統一組織和專人統一指揮。照明在夜間施工或自然采光差的場所、作業廠房、料具堆放場、道路、倉庫、辦公室、食堂、宿舍等設置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根據使用場所的環境條件選擇相應的照明器,如開啟式、防水型、防震或耐酸堿型。根據需要設置警衛照明、紅色信號照明和事故照明,其電源應設在施工現場電源總開關的前側,并配備應急電源。對各類用電人員進行安全用電基本知識培訓。7.2安全用電組織措施建立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用電技術措施的編制、審批制度、并建立相應的技術檔案。建立技術交底制度。向專業電工、各類用電人員介紹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用電技術措施的總體意圖16、技術內容和注意事項,并應在技術交底文字資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簽字手續,載明交底日期。建立安全檢測制度。從臨時用電工程竣工開始,定期對臨時用電工程進行檢測。主要內容是:接地電阻值,電氣設備絕緣電阻值,漏電保護器動作參數等,以觀察臨時用電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檢測記錄。建立電氣維修制度。加強日常和定期維修工作,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并建立維修工作記錄,記載維修時間、地點、設備、內容、技術措施、處理結果、維修人員、驗收人員等。建立工程拆除制度。建筑工程竣工后,臨時用電工程的拆除應有統一的組織和指揮,并須規定拆除時間、人員、程序、方法、注意事項和防護措施等。建立安全檢查和評估制度。施工管理部門17、和企業要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定期對現場用電安全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建立安全用電責任制。對臨時用電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監護、維修分片、分塊、分機落實到人,并輔以必要的獎懲。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訓制度。定期對專業電工和各類用電人員進行用電安全教育和培訓,經過考核合格者持證上崗,禁止無證上崗或隨意串崗。強化安全用電領導體制,改善電氣技術隊伍素質。8、電氣防火措施8.1電氣防火技術措施合理配置、整定、更換各種保護電器,對電路和設備的過載、短路故障進行可靠的保護。在電氣裝置和線路周圍不堆放易燃、易爆和強腐蝕介質,不使用火源。在電氣裝置相對集中的場所,如變電所、配電室、發電機室等配置絕緣滅18、火器材等,并禁止煙火。加強電氣設備相間和相-地間絕緣,防止閃爍。合理設置防雷裝置。在預留洞、孔或管道井口附近施焊時,要有防止火花順預留孔管道井濺下的措施。定期組織工人進行安全用電教育,組織工人認真學習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等規范、規程。8.2 電氣防火組織措施建立易燃、易爆物和強腐蝕介質管理制度。建立電氣防火責任制,加強電氣防火重點場所煙火管制,并設置禁止煙火標志。建立電氣防火教育制度,經常進行電氣防火知識教育和宣傳,提高各類用電人員電氣防火自覺性。建立電氣防火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強化電氣防火領導體制,建立電氣防火隊伍。9、成立xx隧道3#斜井施工19、安全應急小組9.1施工安全應急小組:組 長: 王振環、薛鳳武副組長:龍國剛、巴福隆、王盡山成 員: 肖宗榮、劉剛、支曉東、王日高、呂金煥9.2應急安全小組職責:(1)熟悉施工圖紙,核對圖紙與現場實際的相符情況。(2)對風險管理相關人員進行培訓。(3)進行施工階段的動態風險評估。(4)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報業主批準后實施。(5)在施工期間對風險實時監測,定期反饋,隨時與業主、設計、監理單位溝通。(6)根據風險監測結果,調整風險處理措施。10.成立施工風險管理組織機構及制定相應的職責10.1施工風險管理職責施工風險管理職責表序號機構施工風險管理職責1作業隊長全面負責本工程項目的施工20、風險管理工作,負責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規避和預防各種施工風險,主持召開施工風險分析會并作出相應處理方案,盡可能的降低施工風險。2安全總監負責對風險管理組和緊急救援組的管理,組織各項風險預防措施、緊急救援預案的實施,深入施工現場了解可能出現的施工風險問題,及時預防和消除。3副隊長負責對風險監測組、風險分析組、風險對策組的管理,配合項目經理做好風險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制定預防施工風險措施和緊急救援預案,提交風險分析會討論實施。4風險分析組負責收集各種施工風險的資料,包括施工進度、地質預測預報和監控量測結果;結合工程施工情況對其進行分析,提出風險預警報告。5風險對策組依據風險分析結果,及時制定相應的施工風21、險預防措施和緊急救援預案,規避各種施工風險。6風險管理組負責各項風險措施及緊急救援預案的實施。7風險監測組負責進行地質預測預報和監控量測工作,負責采集地質預測預報和監控量測數據,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并及時將結果報風險分析組。8緊急救援組負責發生施工風險后的緊急救援工作,各小組各負其責做好緊急救援工作。10.2施工風險管理組織機構作業隊長副隊長安全總監風險檢測組風險分析組風險管理組風險對策組緊急救援組行動小組報警小組通訊聯絡小組救護小組疏散引導小組各施工作業隊地質預報小組監控量測小組施工風險管理組織機構框圖11. 安全應急預案11.1 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護人員22、安全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方針,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11.2 危險源分析高處墜落、觸電傷害等。11.3 應急方案11.3.1高處墜落在洞外架線過程中,存在高處墜落的危險,當墜落事故發生時,在場人員應立即用洞內電話向現場負責人報告,并在離事故現23、場一定距離處設置警戒線,阻止無關人員靠近,并保護好現場,將傷者轉移至安全地帶,由專業醫護人員對傷員進行簡單救治后,盡快將其送往銅鼓縣醫院救治。傷員救助完畢后,安全應急小組成立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查明原因后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同時應盡早現場防護措施的安全狀態,必要時重新加固。11.3.2觸電傷害施工時存在觸電傷害的危險,如發生觸電傷害的情況,應及時關閉電源,在場人員立即口頭或用電話向現場負責人報告,并在離事故現場一定距離處設置警戒線,阻止無關人員靠近,并保護好現場,將傷者轉移至安全地帶,由專業醫護人員對傷員進行簡單救治后,盡快將其送往銅鼓縣醫院救治。傷員救助完畢后,安全領導小組成立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查明原因后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11.4應急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