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站大壩基坑開挖及填筑工程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14748
2023-07-20
20頁
139.72KB
1、xx河大壩樞紐工程大壩基坑開挖及填筑工程施工方案批準: 審核: 校核: 編寫: 1 工程概況xx水電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壩頂高程2528.60m,最大壩高93.60m,壩頂寬8.0m,壩頂長148m,大壩基坑開挖總長約270m,平均寬度50m,河床含漂石砂卵礫石層厚13.6m。壩體上游壩坡1:1.45,在高程2527.00m接防浪墻,防浪墻斷面為“L”型重力式擋墻型式,墻頂高程為2529.80m,高出壩頂1.2m,上游河床段趾板采用砼高趾墻結構形式,高趾墻為重力式,最大高度為11.4m,在其底部進行帷幕灌漿,同左右岸趾板防滲帷幕連接,形成封閉的垂直防滲體系,壩體下游壩坡在高程2497.00m和高程2、2467.00m處各設立一級2.5m寬的馬道,高程2497.00m以上的壩坡為1:1.5,以下的壩坡為1:1.4。后壩坡采用干砌塊石護坡(3D)。壩體上游側設水平寬度分別為2.0m和4.0m的墊層料(2A)和過渡料(3A)。其后為堆石區(3B)。壩前砼面板采用C30砼,面板底部最大厚度為56cm,頂部最大厚度為30cm;在面板上游側2480.0m高程以下設立上游鋪蓋。壩體底部最大寬度為253.24m。壩體填筑工程總量117.28萬m3(其中上游鋪蓋6.6萬m3,后壩坡護坡干砌石8260 m3)。重要工程量見表1表1 重要工程量表序號部位及名稱單位工程量備 注1 大壩工程基坑開挖m31137503、1上游碎石蓋重m3557932上游粉細沙鋪蓋m3106453墊層料m3221094過渡料m3678675社區料填筑m336006主堆石區填筑m310044847塊石護坡m382602編制依據(1) xx水電站面板堆石壩開挖總平面圖(GSY-1007-0945-42-2-01);(2) xx水電站面板堆石壩開挖橫剖面圖(1/77/7);(3) xx水電站面板堆石壩開挖縱剖面圖(1/55/5);(4) 混凝土面板 堆石壩施工規范(SL 49-94);碾壓土石壩施工規范(DL/T 5129-xx);(5) 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3編制原則(1) 充足運用我局現有的機械設備,配備滿足施工強度規定的壩料開4、采、壩料運送、平整碾壓、擠壓邊墻等所需要的施工設備,并考慮設備的備用和有一定的富裕量;(2) 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案與工藝,滿足規范規定的質量標準;(3) 配備滿足現場工藝實驗和材料實驗的實驗儀器、設備,配備相應資質的實驗人員,以滿足現場實驗與質量控制規定。4施工布置4.1施工用水本工程用水重要為堆石料碾壓前灑水,根據填筑高峰強度計算,用水量約為174m3/d。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在右壩肩設20 m3水箱,左壩肩設50m3水池,填筑時根據需要再沿左右側山坡鋪設100 P VC管,每20m左右設接口,以滿足壩體不同高程用水。此外,配備1臺8t灑水車結合施工道路除塵灑水。4.2施工用電本工程用電重要為照5、明用電和小型碾壓機具用電,可以直接從左壩肩供電點引至用電部位。4.3施工用風本工程用風重要為前期基坑開挖孤石解爆及壩基缺陷解決時清理基礎,可采用1臺21m3油動空壓機進行供風。4.4施工道路施工道路的布置與基坑開挖及填筑施工方案是相輔相成的,合理布置施工道路是保證基坑開挖和壩體填筑強度的前提,也是充足發揮機械效率的關鍵。施工道路以結合現有施工干道為主,同時必須滿足施工需要,并盡也許形成循環道路為原則進行布置,基坑開挖及大壩填筑施工道路見附圖1 。具體如下:(1) 基坑開挖施工道路1) 1施工道路:以現有右岸上下游圍堰施工道路為依托,在基坑內統籌布置施工便道,重要承擔基坑初期排水前的基坑開挖施工6、,后期隨上游圍堰加高,施工道路跨上游圍堰進入基坑,進行基開挖。(2) 大壩填筑施工道路1) 3施工道路:從大壩下游左岸修筑一條過導流洞出口橋的填筑施工道路,并隨壩體填筑高度的上升,逐漸進行抬高,重要承擔壩后上料,滿足大壩EL2485.0高程以下填筑施工需求;2) 4施工道路:前期以1施工道路為依托,重要承擔壩上0+100.0下游EL2460.0高程以下壩體填筑施工,后期待壩體填筑至上游坡面EL2460.0高程時,將1施工道路改至壓右岸趾板施工道路,并隨大壩填筑高度上升逐漸進行抬高,作為壩前上料的重要施工道路,重要承擔壩體EL2510EL2460高程段填筑施工;3) 5施工道路:前期以2施工道路7、為依托,重要承擔壩上0+100.0下游EL2460.0高程以下壩體填筑施工,后期待壩體填筑至上游坡面EL2460.0高程時,將2施工道路改至壓左岸趾板施工道路,并隨大壩填筑高度上升逐漸進行抬高,作為壩前上料的重要施工道路,重要承擔壩體EL2500EL2460高程段填筑施工;4) 6施工道路:修筑一條從上壩公路交通洞上游洞口至溢洪道閘室段(EL2505.0)的填筑施工道路,重要承擔壩體EL2500.0高程以上填筑施工;5) 7施工道路:現有右岸生活營區至大壩上游交通橋施工道路,根據生活營區社區料、墊層料、過渡料堆放區位置,統籌布置施工便道與5施工道路連接,滿足社區料、墊層料、過渡料上壩需求;6)8、 8施工道路:從大壩下游堆料場至導流洞出口橋的施工道路,重要承擔壩后上料運送;7) 8施工道路:修筑一條右岸上游料場至上游交通橋右端頭的施工道路,重要承擔料場開挖料運送。5施工進度計劃根據施工總進度計劃規定,結合與現場實際情況、施工項目、施工工藝、設備性能及人員設備配置情況,本工程的具體進度計劃安排如下。 (1) 基坑開挖進度計劃安排1) 計劃xx年5月11日xx年5月22日進行基坑EL2453.0EL2450.0高程段開挖施工;2) 計劃xx年5月23日xx年6月26日進行基坑EL2450.0EL2446.0高程段開挖施工;3) 計劃xx年5月24日xx年6月26日進行高趾墻(EL2446.9、0EL2435.1)開挖施工;(2) 大壩填筑進度計劃安排xx年6月27日開始河床覆蓋層平整碾壓;xx年7月5日大壩填筑開始,先由河床下游區局部開始填筑。具體分期填筑計劃安排如下:1) I區壩體填筑為2460m高程以下下游側的填筑,重要為堆石區填筑。在壩基開挖完畢并驗收合格后,開始進行施工,I區填筑總量126467m3, 壩體I區填筑施工時段為xx年7月5日xx年7月30日,工期為26天,平均填筑月強度15.1萬m3;2) II區在高趾墻施工完畢后,開始進行填筑,II區填筑的范圍為2480.0m高程以下除I區外的所有工作內容。本區壩體填筑總量491378m3,II區填筑施工時段為xx年7月3110、日xx年10月28日,工期90天,平均填筑月強度16.24萬m3;3) III區填筑范圍為壩體24802500m高程段下游側,填筑總量166130m3,III區填筑施工時段為xx年10月29日xx年12月2日,工期35天,平均填筑月強度14.0萬m3;4) IV區填筑范圍為壩體24802500m高程段上游側,填筑總量125319m3,IV區壩體填筑施工時段為xx年12月3日xx年1月4日,工期32天,平均填筑月強度11.74萬m3;5) V區填筑范圍為壩體2500m高程以上全斷面填筑,填筑總量197026m3,V區壩體填筑施工時段為xx年1月5日xx年2月28日,工期54天,平均填筑月強度1011、.53萬m3;6) VI區填筑范圍為壩前2480.0m高程以下鋪蓋填筑,填筑總量66430m3,V區壩體填筑施工在面板張拉完畢后開始施工;7) 壩頂2527m高程以上過渡料的回填在壩頂防浪墻施工完畢后進行施工;8) 擠壓墻于高趾墻完畢后連續施工,隨壩體填筑同步上升。壩體填筑總工期8個月,高峰強度為16.24萬m3,發生在II區壩體填筑時的xx年的8、9、10月份。6施工方案為了滿足施工總進度計劃規定,根據本工程有關資料與現場實際情況,基坑開挖完畢并平整碾壓后,開始進行壩體填筑施工,基坑開挖直接采用液壓反鏟配合20T自卸汽車運至指定渣場,大壩填筑先由河床下游區局部開始填筑,墊層料(2A)、社區料12、均由摻配料場提供,20T自卸汽車運送至壩面,按設計厚度攤鋪并整平,振動碾碾壓至設計規定,主堆石料(3B)、過渡料(3A)均由上下游堆料場及上游開采料場提供,液壓反鏟挖裝,20T自卸汽車運送至壩面,按設計厚度攤鋪并整平,振動碾碾壓至設計規定。以上壩體填筑根據壩面面積大小及各類壩料分區、分期、分段的不同,提成若干個單元。各單元依次完畢填筑的各道工序,使各單元上所有工序可以連續流水作業,各單元之間進行鮮明標記,標明攤鋪、碾壓、檢查等工作狀態,以避免漏壓或超壓。壩體填筑各工序施工平面圖見附圖27施工方法大壩基坑開挖及填筑工程重要施工項目為基坑開挖及壩體填筑,重要施工程序如下:基坑開挖 基坑覆蓋層平整碾13、壓測量放樣壩體I區填筑施工 高趾墻及左右岸趾板砼澆筑施工 、壩體II區填筑施工壩體III區填筑施工壩體IV區填筑施工壩體V區填筑施工面板張拉壩體VI區填筑施工。壩體分區、分期、分段圖見附圖37.1基坑開挖7.1.1施工準備測量人員根據設計提供的控制坐標點坐標,測放出高趾墻及基坑開挖范圍,并進行標記。7.1.2施工方法基坑開挖分兩步進行施工,第一步,在圍堰防滲墻施工期間先進行基坑EL2453.0EL2450.0高程段開挖施工,第二步,在基坑初期抽水完畢后,進行基坑EL2450.0EL2435.1高程段開挖施工,基坑開挖直接采用液壓反鏟配合20T自卸汽車運至指定渣場,對于超大塊石,挖裝設備無法直接14、挖裝的,需進行二次解爆;在施工過程中根據現場具體情況,修筑施工便道,以滿足人員、挖運設備進入施工工作面。7.2壩體填筑7.2.1施工工藝流程壩體填筑的工藝流程見圖1。7.2.2壩體填筑施工方法7.2.2.1基礎面清理及驗收各部位正式填筑前,基礎開挖及地質缺陷解決完畢后,先進行覆蓋開挖面的碾壓解決,其碾壓參數通過現場生產性實驗擬定。基礎面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開始填筑施工。測量放樣各類壩料分界線混凝土擠壓墻與墊層料施工壩料開采、運送、卸料、攤鋪、灑水壩料碾壓各類壩料中超徑石解決及界面分離料解決、坑檢取樣基礎面清理與驗收圖1 壩體填筑工藝流程圖7.2.2.2測量放樣各類壩料分界線壩基及岸坡解決完15、畢后,按設計圖紙的規定運用萊卡全站儀測量放樣擬定各填筑料區的交界線,白灰撒線并插標志牌進行標記,并在兩岸岸坡基巖面上標寫高程及樁號。在壩體填筑過程中,每填筑一層,按設計圖紙的規定運用萊卡全站儀測量放樣擬定各填筑料區的交界線及定點測量每層的填筑高度,白灰撒線并插標志牌進行標記,高程及樁號在壩面合適的位置設立高程樁號標記牌。壩體填筑過程中各填筑料區的標志牌及高程樁號標記牌等。7.2.2.3壩料開采、運送、卸料、攤鋪(1) 墊層料、過渡料填筑與相鄰的主堆石平起均衡上升,填筑采用“先粗后細”法施 工。對墊層、過渡層與主堆石連接時,應先填主堆石,再填過渡層和墊層,即一層主堆石、兩層墊層和過渡層平起作業。16、“先粗后細”法填筑施工示意圖見附圖4(2) 墊層料和過渡層料采用進占法卸料,鋪料時避免分離,交界處避免大石集中。對嚴重分離的墊層料和過渡層料予以挖除解決。(3) 在過渡層料與基礎和岸邊及混凝土建筑物的接觸處填料時,不允許因顆粒分離而導致粗料集中和架空現象。(4) 墊層、過渡層與相鄰層次之間的材料界線應分明,不可混淆。分段鋪筑時,必須做好接縫處各層之間的連接,防止產生層間錯動或折斷混淆現象,在斜面上的橫向接縫應收成緩于1:2的斜坡。(5) 壩料運至壩面卸料后,及時平整,并保持填筑面平整,每層鋪料后用水準儀檢查鋪料厚度,超厚時及時解決。(6) 過渡料與岸邊接觸處用振動平碾順岸邊進行壓實。壓不到的邊17、角部位,采用液壓振動夯板壓實,其壓實遍數根據現場生產實驗進行調整。(7) 主堆石料:主堆石區的壩料中不允許夾雜粘土、草、木等有害物質。在裝卸時避免分離,不允許高從坡向下卸料,靠近岸邊地帶在主堆石填筑之前沿接觸帶回填水平寬度2.5m寬的過渡料,嚴防架空現象并注意邊角部位的壓實。(8) 壓實堆石料的振動平碾行駛方向平行于壩軸線,靠岸邊處可順岸行駛。振動平碾難于碾及的地方,用小型振動碾壓實。(9) 岸邊地形突變及坡度過陡而振動碾碾壓不到的部位,適當修整地形使振動碾到位,局部采用振動夯壓實。7.2.2.4各類壩料碾壓重要壩體填筑料碾壓的施工參數見表2。表2 重要壩體填筑料碾壓施工參數表序號分區名稱干密18、度(g/cm)空隙率()滲透系數(cm/s)相對密度最大粒徑(mm)鋪層厚度(mm)加水量()碾壓遍數碾重12B特殊墊層區2.3519.2410-30.8540200適量81022A墊層區2.3519.2410-30.85100400適量81033A過度區2.3319.9310-20.833004002081043B主堆石區2.3020.9610-10.8060080020681853D干砌塊石護坡30061A上游鋪蓋區1.671B上游蓋重區1.85備注具體參數按照壩料碾壓實驗成果進行調整。7.2.2.5特殊墊層料(2B)填筑碾壓趾板后特殊墊層料,20T自卸汽車由摻配料場運送上壩,進占法卸料,19、人工配合1.2m3反鏟挖掘機攤鋪整平,其攤鋪厚度為22cm(根據施工情況調整,保證壓實厚度為20cm),并由10t液壓振動夯板夯實,對振動夯板無法到達的邊角部位,由人工配合30KN平板夯夯實。7.2.2.6 墊層料(2A)填筑碾壓墊層料(2A)在面板后,水平寬度為2.0m,其填筑滯后相應區段擠壓墻混凝土作業完畢(施工過程中根據擠壓砼的凝固時間擬定)后進行。(1) 擠壓墻形成后,采用萊卡全站儀測放墊層料與過渡料交線,并白灰撒線標記。(2) 墊層料拉運、攤鋪(粗平):墊層料由發包人負責運送上壩,進占法卸料,1.2m3液壓反鏟粗平,平地機整平,人工輔助,松鋪厚度控制在44cm左右,即高于已成型擠壓墻20、4cm。在卸料及粗平過程中,采用“先粗后細”的原則,即先填筑過渡料,后填筑墊層料的施工方法。為防止擠壓墻附近發生塊石集中架空的現象,由人工剔除其附近接縫處的集中大塊石料或者超徑料。 (3) 墊層料精平、灑水:粗平完畢后,由測量隊在粗平的墊層料表面按25m的網格測設高程網,并掛網格邊線及對角線,人工按線精平。精平結束后,墊層料表面含水較低時,灑水車補充灑水,灑水1020min后進行碾壓。(4) 墊層料碾壓:碾壓采用20t自行式平面振動碾沿壩軸線方向采用搭接法碾壓(過渡料隨同碾壓),并距擠壓墻1020cm。碾壓一方面靜壓兩遍,然后恢復25m高程控制方格網,人工對靜壓后墊層料表面采用“高挖低補”的方21、法找平,直至表面平整,最后振動碾壓8遍。對碾壓后不平整部位進行補料補壓,直至高差控制在1.5cm以內。對混凝土擠壓墻內側1020cm部位和邊角部位采用手扶式振動夯板夯壓密實。為防止在碾壓過程中,壓壞趾板及銅止水,在左右岸趾板部位設立專人指揮攤鋪、碾壓,以提醒作業人員。7.2.2.7過渡料(3A)填筑碾壓墊層料后過渡料3A,水平寬度為4.0m,攤鋪厚度為44cm(根據施工情況調整,保證壓實厚度為40cm),壩基、陡坎的過渡區過渡料3A,分布在壩基和邊坡兩岸,水平寬度為2.5m。過渡料(3A)均由塊石料場運送上壩,進占法卸料,SD22推土機攤鋪,攤鋪厚度為44cm(根據施工情況調整,保證壓實厚度為22、40cm),20t自行式振動碾壓實。與基巖邊坡接觸部位,鋪筑成斜坡狀,采用自行式振動碾沿垂直坡面方向上坡碾壓,局部不能到達的邊角,采用夯板壓實,保證填筑質量。對于超徑石采用人工剔除,將剔除的超徑石均勻摻入在3B料內或運往壩后,進行壩后砌體護坡施工。7.2.2.8主堆石料(3B)填筑碾壓主堆石料及下游堆石料由1.6-2.0m3液壓反鏟裝料,20t自卸汽車運送上壩,進占法結合后退法卸料,SD22推土機攤鋪,攤鋪厚度為88cm(根據施工情況調整,保證壓實厚度為80cm),26t自行式振動碾平行于壩軸線方向碾壓密實。7.2.2.9壩前鋪蓋和蓋重填筑鋪蓋料的填筑是在面板砼及表面止水施工完畢后才進行的。一23、方面清除殘留石塊等雜物后才干進行粉細砂料的填筑。粉細砂區和石渣區同時近似水平(向上游方向0.5%的坡度以利于向上游排水)地連續分層平起填筑,同一平面上按粉細砂料區石渣區的先后順序填筑。粉細砂料在料場調節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優含水量,11.2m3液壓反鏟裝料,20t自卸汽車運料,進占法卸料、鋪料,SD22推土機鋪料、平料,鋪層厚度300mm,在距面板1.5m范圍內150mm。 石渣區運用開挖的石渣棄料,在1#堆渣場1.2m3反鏟裝料,20t自卸汽車運料,進占法卸料、鋪料,SD22推土機鋪料、平料,鋪層厚度30cm。鋪蓋區平料完畢后灑水車灑水,自行振動碾進退錯距法碾壓,碾壓4遍。岸坡接合部位不能碾24、壓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專用振動碾碾壓。距面板1.5m范圍內采用人工平整振動板夯實。7.2.2.10壩下護坡干砌石砌筑下游壩坡塊石護坡隨壩體上升逐層砌筑,砌筑前,由人工配合反鏟將壩體未壓實的堆石料清除。塊石料由石料場挑選,最大尺寸為500mm,沿下游壩坡邊沿呈條帶狀卸料,經測量放樣打樁掛線后,由人工砌筑平整。各層的護坡塊石、壩后墊層與同層的堆石料交替鋪筑,規定塊石大面朝外,錯縫砌筑,其外緣與設計壩坡線的誤差不超過10cm,外表美觀。7.2.2.11壩體特殊部位填筑(1) 各類壩料接合部位解決(界面解決)各類壩料接合部位(界面),由人工配合1.2m3反鏟挖掘機對大料集中區進行解決,特別是主堆石料(325、B)與過渡料(3A)、過渡料(3A)與墊層料(2A)之間的界面,采用1.2m3反鏟配合人工清除界面上的集中大塊石或者超徑塊石,并將其運至壩后壩面作為砌體材料。壩體填筑過程中,允許細料占壓粗料區,嚴禁粗料占壓細料區。(2) 壩體與岸坡接合部的填筑壩體與岸坡接合部位涉及壩體與原壩坡、壩體與補坡混凝土等,其接合部位填筑時,對自卸汽車卸料及推土機平料,容易發生超徑石集中和架空現象,且局部區域碾壓機械不易碾壓。對該部位填筑采用如下技術措施:1) 對岸坡倒懸部位進行削坡、回填混凝土(漿砌石)予以解決。2) 對接合部位按設計規定鋪填寬度不小于2.5m 過渡料(3A),并由振動碾盡也許沿岸坡方向碾壓密實。3)26、 對岸坡接合處的樞紐建筑物及補坡混凝土,在寬2m范圍內,采用減薄鋪料厚度至30cm,增長碾壓遍數及振動碾靜壓等方式進行碾壓。對振動碾不易壓實的邊角部位,采用液壓夯板夯實。(3) 混凝土趾板與特殊墊層料接縫處施工對混凝土趾板與特殊墊層料接縫處施工,因考慮后期面板混凝土施工需挖除趾板與面板混凝土接縫處特殊墊層料換墊M10水泥砂漿,在特殊墊層料與擠壓墻施工期間,對該部位進行人工回填水泥砂漿解決,以避免人工二次小斷面開挖。7.2.2.12混凝土擠壓墻砼擠壓墻邊墻外側坡比1:1.4,內側坡比8:1,頂寬10cm,底寬71cm,墻高40cm,與碾壓后的墊層料厚度一致。上游坡面擠壓式混凝土邊墻設計底高程為227、446.0m,頂高程為2527.0m,擠壓式邊墻混凝土共202層(每層高40cm)。(1) 混凝土擠壓墻實驗先進行混凝土擠壓墻配合比實驗,再進行擠壓墻成型實驗,其內容涉及:混凝土配合比,擠壓機機械性能,擠壓墻成型體的力學指標與外觀質量及擠壓墻與墊層料碾壓施工等。(2) 混凝土擠壓墻與墊層料施工(3) 施工工藝流程混凝土擠壓墻與墊層料施工工藝流程,見圖2。(4) 混凝土擠壓墻施工方法測量放線:采用萊卡全站儀,由測量隊測放擠壓墻頂外邊線,按外邊線,根據底層已成型擠壓墻頂邊線作適當的調整,使壩體上游斜坡面的法線方向最大允許偏差控制在5cm之內。現場施工人員根據調整后的邊線及擠壓機的寬度尺寸分段掛線標28、記,即測放內側外沿軌跡線。擠壓機就位:由8t吊車吊運擠壓機就位,使其內側外邊沿緊貼掛線(繩)。人工調平內外側調節螺栓,查看水平尺,使其在同一高程,用鋼尺丈量擠壓機出口高度,使其保持在40cm,然后固定。混凝土施工工藝:A 混凝土運送、卸料:混凝土由8.0m3罐車運至現場,在開動擠壓機后,隨擠壓機同步前進。卸料應均勻連續,行走速度控制在4060m/h為宜,并同時摻加高效速凝劑(其摻量為水泥用量的4)。B 混凝土擠壓式邊墻成型:擠壓機行走以前沿內側掛線(繩)為準,并應根據后沿內側掛線(繩)情況作適當調整;在卸料行走的同時,根據水平尺、坡尺和擠壓墻結構尺寸的情況不斷調整內外側調平螺栓,使上游坡比及擠29、壓墻高度滿足規定。C 混凝土擠壓式邊墻缺陷解決:對擠壓墻兩端與趾板接口處,由于擠壓機不能到達,采用人工內側立模,澆筑與擠壓墻同標號混凝土。對施工中出現的錯臺(小于1cm)、鼓包、坍塌等現象,人工分別采用砂漿(M5)抹平、鑿除抹灰及立模補澆混凝土等措施進行解決,以免其對面板砼受力影響。解決完畢經驗收合格,待擠壓墻成型超過2h后,即可進行墊層料施工測量放線(墊料層)墊層料粗平、精平墊層料碾壓碾壓補料25m方格網測量平整度規定1.5cmN測量放線(擠壓墻)吊運擠壓機就位人工現場摻加外加劑擠壓墻澆筑混凝土拌制運送邊角部位混凝土拌制、澆筑人工立模缺陷解決保溫吊運擠壓機退場YY墊層料取樣坑檢NY轉入下一道30、工序圖2 混凝土擠壓墻與墊層料施工工藝流程圖8質量、安全、環境保障措施8.1質量控制措施建立以項目經理為質量第一負責人,在質量副經理的帶領下,質量管理部制定質量管理措施計劃,質量監督監測站監督,工程技術部配合,對技術方案進行優化,現場技術干部具體實行的質量保證措施體系。(1) 在壩體填筑前,質量管理部對現場技術干部進行施工質量交底,針對壩體填筑中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做到有預見性,并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止措施;不定期對壩體填筑質量進行抽查,制定出相應的質量獎懲制度;(2) 壩體填筑過程中,質量監督檢測站每班最少設1名現場監督員,對壩體填筑過程的質量全面監督,做好各單元的取樣檢測工作,并形成相應的文字記錄31、歸檔保存;(3) 現場技術干部嚴格按照施工規范、質量管理措施及大壩填筑作業指導書施工,管理機械操作人員,做到各工序符合行業規范規定;對已經運送至工作面得超徑料及時清除或破碎;及時清理壩料中夾雜枯的樹根、雜草等雜物并做到質量警示牌對的擺放;(4) 壩料開挖施工隊嚴格按照爆破設計施工,保證為大壩填筑提供合格壩料;(5) 工程技術部不定期現場監督施工方案的貫徹情況,并根據施工情況對施工方案進行優化;8.2安全保護措施(1) 大壩填筑施工前,安全環保部組織進行全體人員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并編印安全防護手冊發給全體員工,使全體參與施工的人員都有安全文明施工的意識;對從事高處作業的所有人員組織對其進行體檢,32、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及精神性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本項工作;每周召開一次安全例會,檢查安全生產措施的貫徹情況,研究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補充完善安全措施。(2) 開工前,機械隊對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機電設備和施工設施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對參與施工的機械設備操作手上崗前進行安全操作的考試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崗;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保證機械正常運轉;天天對道路進行灑水除塵,將施工作業產生的揚塵減少至最低限度。(3) 安全環保隊在壩料運送道路邊的明顯位置設立施工標志牌、旗幟、防墜落危險源標記牌、安全警示牌、警告牌等,在高邊坡、開挖區周邊用活動圍欄,以防止有人、車跌落;施工道路邊,設漿砌石安全防護墩和限33、速、轉彎、陡坡警示牌,保證車輛行人安全;道路路面上的石渣、垃圾等由安全環保隊及時組織人員清理和養護。(4) 施工人員嚴格遵守勞動紀律,高處作業時嚴禁打鬧嬉笑,嚴禁在不安全的地點歇息。(5) 風水電隊保證夜間施工場地內照明,并在危險地段應設立反光標志。8.3環境保護措施(1) 加強現場巡查力度,及時疏導排水溝、截水溝等排水設施,防止因排水不暢引起堆體邊坡不穩定。對施工臨時道路及時加固和維護,保證運送車輛的安全和運送道路的暢通。加強供電設施的維護保養工作,保證夜間照明設施運營正常。保證渣場的空氣清新,減少粉塵對人體危害,做到渣場文明施工,對施工道路天天進行平常維護,采用5t灑水汽車灑水除塵。(2)34、 噪聲、粉塵污染控制,選用噪聲低的施工設備,或在施工機械上裝消聲裝置。邊坡石方方爆破開挖及拉運時,粉塵污染嚴重,屬不可避免現象,由于現場有山體阻擋,粉塵污染不易擴散,對周邊環境影響比較小,重要采用噴霧除塵。9施工人力、設備資源配置依據本工程填筑強度15.1萬m3/月,換算為25天,不均衡系數為1.25計算,最高日填筑強度為0.76萬 m3/日,每車按12m3計,每趟需0.5小時,天天工作16小時,則天天必須保證有20臺車正常運營,最少需配備7臺1.6m3反鏟挖裝,配備人力資源和機械設備資源滿足施工高峰需求,并有一部分富余。9.1人力配置施工現場人力資源配置情況見表38.2設備資源配置重要設備資35、源配置情況見表4表3 人力資源配置表 單位:人序號工 種人 數備 注1管理人員10涉及擠壓墻、墊層料整平、清坡、灑水、指揮、發票、質檢實驗及壩后砌石等2技術人員83質檢人員64測量人員45機械操作手1306安全員67電 工68修理工109輔助人員3010普 工80合 計290涉及壩料開采施工隊表4 重要設備資源配置表 序號機械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液壓反鏟1.2m32.0m3臺7壩體填筑機械設備2推土機320臺13推土機SD22臺24自行式振動碾26t臺15自行式振動碾20t臺16自行式振動碾18t臺17自卸汽車20t輛 358裝載機ZL-50C臺29手扶震動碾1t臺110灑水車8t輛 111砼罐車6m3輛 2擠壓墻設備12邊墻擠壓機BJY-40臺113履帶式全液壓鉆機臺3壩料開采施工隊14手風鉆TY28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