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商住樓土方回填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14805
2023-07-20
14頁
95.76KB
1、目 錄1 工程概況32 施工安排32。1 施工順序及流水段32。3 重點及難點42.4 組織機構及崗位職責43 施工進度計劃54 施工準備與資源配置計劃64。1 施工準備64。1.1 技術準備64。1。2 現場準備74。1。3 資金準備74.2 資源配置計劃85 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85。1 施工方法85。1.1 技術方案85.1.2 工藝流程95.1。3 組織措施125.1.4 檢驗手段125。2 重點說明135.2.1 質量通病135。2。2 安全文明施工135.3 雨期施工措施141 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東莞市xx鎮,是綜合性商住樓.工程占地8909。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9751.4萬平方2、米,建筑高度73。45m,功能為商業和住宅用房。地下一層,地上21層.其中,住宅面積為15629.5平方米,商業面積為6518。3平方米。結構類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基坑開挖深度4。5m,整體土方回填量約7500m3,基坑降水采用輕型井點降水,待土方回填完畢且結構施工至設計要求的4層時,降水設施方可停止拆除。主要涉及的土方回填分項工程內容包括:基坑土方回填、場地平整填方、管溝回填。本工程地處鬧市區,施工場地狹小,土方開挖階段現場無儲土區供挖填平衡所需。經與業主、監理單位協商,由建設單位額外指定區域進行土方儲備,經三方共同認證.2 施工安排2。1 施工順序及流水段1、施工順序基坑土方3、回填:地下室外墻防水及防水保護墻施工完畢后,即行回填。室內首層地面回填:基礎部分施工完畢后,立即組織室內首層地面回填,然后進行首層結構施工。場地平整填方:地下室頂板各構造層施工完畢后,立即組織場地平整填方。管溝填方:外網管線敷設完畢,打壓、保溫、防腐及檢修井等施工結束,驗收合格后,即行回填。填土從場地最低部分開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層鋪填.2、流水段劃分本工程為減免回填搭接處的階梯狀處理,不進行流水段劃分,按回填類別劃分作業區塊,采用“全面分層填夯”作業.每層回填的高度不大于0。8米,采用機械運土人工填土的方式,回填土用壓路機夯實,每層壓實遍數不小于4 次。有擋土墻的位置,先砌筑擋土墻,4、然后分層回填.3、施工要點基坑(槽)回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填土前應將基坑(槽)底上的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肥槽回填前,必須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將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漿、石子等雜物清除干凈.檢驗回填土的質量有無雜物,粒徑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回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一般電動立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回填上每層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窮夯相接,行行5、相連,縱橫交叉。并且嚴禁采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深淺兩基坑(槽)相連時,應先填夯深基礎;填至淺基坑相同的標高時,再與淺基礎一起填夯。如必須分段填夯時,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梯形的高寬比一般為12.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于1。0m。修整找干:填土全部完成后,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2.3 重點及難點1、室內首層地面土方回填受空間限制,無法采用大型機械壓實,人工輔以小型夯實機具效率較低。2、部分區域在回填階段正值雨季,土體含水量控制難度增大.2。4 組織機構及崗位職責1、組織機構項目經理部質 量 管 理 科技 術 管 理 科施 工6、 管 理 科安 全 保 衛 科設 備 材 料 科綜 合 后 勤 科圖1 項目組織機構圖2、崗位職責項目經理:負責土方回填施工所需資源的整合與組織,包括人、財、物、機、法。外部資源、關系、手續的協調者。項目技術負責人(本工程為項目經理兼任):土方回填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優化討論的組織者,確保方案與設計文件及現行規范、規程的符合性,確保方案的可行性與科學性.組織土方回填技術交底工作,組織土方回填施工的樣板制作與驗收工作。生產經理:調動和組織各類資源服務于進度計劃目標.確保現場施工作業與施工方案的符合性與一致性。商務經理:做好合約交底,使施工管理人員明確合約要求。做好土方回填成本核算,為項目盈虧分析7、做好基礎鋪墊。安全總監:監督好安全專項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組織好日常安全巡查和整改工作.責任工程師:土方回填施工過程組織的直接操作者.土方回填施工質量驗收和整改的直接實施者。施工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的貫徹落實者。3 施工進度計劃 本工程工期緊、任務重,土方回填分項工程按預定進度計劃如期完成是確保總進度計劃目標順利實現的必要條件之一。土方回填分項工程進度計劃的編制依據為施工組織設計的總體要求,要確保該計劃順利推進,重點關注如下事項:交通線路暢通,通行手續完備,運土車輛通行自由。施工機具、設備維護到位,運行良好.各工種配備齊全,人員充分;回填設備種類齊全、數量充足.土方回填進度配合主體結構8、施工進度調整4 施工準備與資源配置計劃4.1 施工準備4。1.1 技術準備1、技術資料組織相關技術人員認真學習設計藍圖、設計交底、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規范規程、施工合同、施工方案、技術交底、檔案編制規程等技術資料,為施工管理做好全面鋪墊。2、技術交底技術交底由責任工程師負責編制,項目總工負責審核把關,合格后予以下發。交底內容要求通俗易懂、簡潔明了、有的放矢、操作性強。交底安排在回填施工作業面,主要參加人員為項目部全體工程技術人員、土方回填全體作業人員,所有參加人員對交底內容進行逐個簽名確認.除此之外,還要針對現場實際情況舉行不定期交底,交底的內容主要針對:對技術交底的理解和執行偏差、現存質9、量缺陷、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等等。3、試驗計劃為方便試驗管理有針對性和條理性,編制砼試驗計劃進行日常試驗管理工作的規范。針對試驗管理,著重注意以下幾點:(1)試驗委托單填寫科學合理,針對部分試驗員在委托單填寫時隨意率性,導致試驗室出具的正式報告中,關于“工程名稱、施工部位、施工單位”等信息花樣百出,缺乏嚴肅性和規范性.解決措施:在正式委托之前,先行制作試驗委托單范本,規范各類信息的填寫要求,將范本張貼至試驗員辦公桌前。(2)在夯實或壓實之后,要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檢驗,采用環刀法取樣測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實度,或用小輕便觸探儀直接通過錘擊數來檢驗干密度和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10、層。(3)基坑和室內填土,每層按100500m2取樣1組;場地平整填方,每層按400900取樣1 組;基坑和管溝回填每2050m取樣1 組,但每層均不少于1組,取樣部位在每層壓實后的下半部,用灌砂法取樣應為每層壓實后的全部深度。(4)填土壓實后的干密度應有90以上符合設計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與設計值之差,不得大于0.08t/m3,且不應集中。4、樣板計劃技術交底結束后,選定回填區域,由土方作業單位依據交底要求先行施工樣板,并由建設、監理、施工三方驗收合格后,方可作為樣板標準,作為大面積施工和驗收的依據。4。1。2 現場準備1、認真進行現場總平面布置的規劃和研討,做好辦公、住宿、庫房等臨建工作11、,做好土方回填車輛通行道路的規劃設置工作。2、各參建單位依據總承包單位的現場總平面布置要求進行施工部署,嚴禁亂堆亂放和私自占用場地,以免影響交通通行、物資進出場或消防通道。3、對于土方運輸過程中通行公共交通道路需辦理環保手續的,提前安排妥善,在運輸過程中嚴禁超載,并予以覆蓋避免揚塵。4、認真排查回填區域,將鋼管、扣件等周轉料具和物資進行整理、清退,為回填工作創造便利。4.1.3 資金準備表1 土方回填工程資金計劃表序號月份計劃回填量(m)資金需求量(萬元)備注12合 計4。2 資源配置計劃1、勞動力配置計劃表2 土方回填各工種配置計劃表序 號崗位工種數 量備 注1技術員2交通指揮員3自卸車司機12、4裝載機司機5挖掘機司機6推土機司機7力工2、物資配置計劃表3 施工機具配置計劃表序 號機具設備規 格數 量備 注1自卸車2裝載機3挖掘機4推土機5打夯機5 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5。1 施工方法5.1.1 技術方案本工程以“機械回填為主、人工回填為輔”,大面積回填以機械回填為主,局部機械不具備作業空間的區域采取人工回填。5.1.2 工藝流程1、土料要求與含水量控制 回填土采用粉質粘土,禁止使用富含植物根系等有機物的種植土。土料含水量大小,直接影響夯實質量,含水量過小,夯壓不實,含水量過大,易成橡皮土,粉質粘土的最優含水量控制在1215(重量比),施工含水量與最優含水量之差可控制在-42范圍內.土13、料最大干密度易控制在1.851。95t/m。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宜。若含水量過大,應采用翻松、晾干、風干、摻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若土料過干,應預先灑水濕潤。2、基底處理首先清除基底上垃圾、樹皮、草根,排除基底積水、淤泥和雜物,并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滯水流入填方區,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基底應充分夯實和碾壓密實。松散土地段,應根據情況采取排水疏干,使土壤固結硬化。3、填土(1)機械填土推土機填土填土應由下而上分層鋪填,每層虛鋪厚度不宜大于30cm.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臨下,不分層次,一次堆填。推土機運土回填,可采用分堆集中,一次運送方法,分段距離約為1015m,以減少運14、土漏失量.土方推至填方部位時,應提起一次鏟刀,成堆卸土,并向前行駛0.51。0m,利用推土機后退時將土刮平.用推土機來回行駛進行碾壓,履帶應重疊寬度的一半。填土程序宜采用縱向鋪填順序,從挖土區段至填土區段,以4060m距離為宜。挖掘機填土挖掘機鋪土應分層進行,每次鋪土厚度不大于3050cm,每層鋪土后,利用挖斗將地表面刮平.填土程序一般盡量采取橫向或縱向分層卸土,以利行駛時初步壓實。自卸車填土自卸汽車為成堆卸土,須配以推土機推土、攤平。每層的鋪土厚度不大于30cm。填土可利用汽車行駛作部分壓實工作,行車路線須均勻分布于填土層上。汽車不能在虛土上行駛,卸土推平和壓實工作須采取分段交叉進行。(2)15、人工填土挖掘機及自卸車配合將土料備至建筑物旁邊,采用小型挖掘機進行土方裝車,小推車作為水平運輸工具,向室內倒運土。由近及遠、分層鋪填、分層夯實,人工運土、人工平土、人工夯土。4、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填土每層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視土的性質、設計要求的壓實系數和使用的壓(夯)實機具性能而定,一般應進行現場碾(夯)壓試驗確定。現場按下表實施。表4 填土施工時的分層厚度及壓實遍數壓實機具分層厚度(mm)每層壓實遍數振動壓實機25035034柴油打夯機20025034人工打夯不大于200345、填土壓(夯)實方法(1)一般要求填土應盡量采用同類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優含水量范圍內。當采用不同的土填筑16、時,應按土類有規則地分層鋪填,將透水性大的土層置于透水性較小的土層之下,不得混雜使用,邊坡不得用透水性較小的土封閉,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穩定,并避免在填方內形成水囊和產生滑動現象.填土應從最低處開始,由下向上整個寬度分層鋪填碾壓或夯實。在地形起伏之處,應做好接搓,修筑1:2階梯形邊坡,每臺階高可取50cm、寬100cm.分段填筑時每層接縫處應作成大于1:1.5的斜坡,碾跡重疊0。51。0m,上下層錯縫距離不應小于1m。接縫部位不得在基礎、墻角、柱墩等重要部位.填土應預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備在行車、堆重或干濕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體逐漸沉落密實。預留沉降量根據工程性質、填方高度、填料種類、壓實系17、數和地基情況等因素確定。當土方用機械分層夯實時,其預留下沉高度(以填方高度的百分數計):對砂土為1。5;對粉質粘土為33。5。(2)人工夯實方法人力打夯前應將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兩遍縱橫交叉,分層夯打。用蛙式打夯機等小型機具夯實時,打夯之前對填土應初步平整,打夯機依次夯打,均勻分布,不留間隙。基坑(槽)回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回填與夯實。回填管溝時,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圍填土夯實,并應從管道兩邊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5m以上。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采用機械填土回填夯實。3機械壓實方法為保證填土壓實的均勻性及密實度,避免碾輪下陷,提高碾壓效18、率,在碾壓機械碾壓之前,先用推土機推平,低速預壓45 遍,使表面平實。平碾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控制行駛速度不超過2km/h,并控制壓實遍數。碾壓機械與基礎或管道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將基礎或管道壓壞或使位移.用壓路機進行填方壓實,采用“薄填、慢駛、多次”的方法;碾壓方向從兩邊逐漸壓向中間,碾輪每次重疊寬度約1525cm,避免漏壓。運行中碾輪邊距填方邊緣應大于500mm,以防發生溜坡傾倒.邊角、邊坡邊緣壓實不到之處,輔以人力夯或小型夯實機具夯實。壓實密實度應壓至輪子下沉量不超過12cm 為度.平碾碾壓一層完后,用人工或推土機將表面拉毛.土層表面太干時,灑水濕潤后,繼續回填,保證上、下層接合良好。用19、挖掘機、推土機及運土工具進行壓實時,移動須均勻分布于填筑層的全面,逐次卸土碾壓。(4)壓實排水要求填土層如有地下水或滯水時,應在四周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將水位降低。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應把稀泥鏟除后,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填土區應保持一定橫坡,或中間稍高兩邊稍低,以利排水。當天填土,應在當天壓實.5。1.3 組織措施1、氣象信息加強對氣象部門預測預報的聯系工作,指派專人提前一天收聽天氣預報,并完成晴雨表的記錄,隨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盡量避開雨天,確保土方回填質量。2、工序交接基礎施工完畢,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基礎分部工程驗收合格,質量控制資料齊全。3、機具準備(1)回填機具機械回填部分:反鏟挖掘機20、進行土方裝車,自卸汽車成堆卸土,挖掘機或推土機進行推土、攤平,并做部分壓實工作。人工回填部分:小型挖掘機進行裝土,人工采用小推車倒運。(2)夯實機具 夯實機具采用平碾壓路機,輔以蛙式打夯機、平板式振動器,進行各種零星分散、邊角部位的填方的夯實,以及配合壓路機對邊緣或邊角碾壓不到之處的夯實。填土厚度不大于30cm。5。1.4 檢驗手段表5 填土工程質量檢驗標準(mm)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樁基、基坑、基槽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礎層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50-50水準儀2分層壓實系數設計要求按規定方法一般項目1回填土料設計要求取樣檢查或直觀鑒別2分層厚度及含水量設計要21、求水準儀及抽樣檢查3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用靠尺或水準儀5.2 重點說明5。2。1 質量通病1、帶水回填:因降排水效果較差或者雨后施工,回填部位存在一定積水,要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滯水流入填方區,或者將積水抽干,將土體晾曬,以免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2、一次性回填過厚:部分隊伍的作業習慣為“回填過程中一次性傾倒回填土過多”,導致壓實質量較差。旁站管理者應予以重點關注。3、回填土含水量不當:在土體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以及雨后階段,回填土含水量會發生大幅變化,不利于回填質量的保證,要認真做好含水量的測定和控制工作.4、雜填土:嚴禁將建筑垃圾、木方碎屑、大塊碎石等混合物作為回填材料。5.2.2 安全文明施工1、基坑槽和管溝回填土時,下方不得有人.2、所使用的打夯機等要檢查電器線路,防止漏電、觸電,停機時要關閉電閘.3、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作業.4、大型機械作業半徑范圍內嚴禁站人.5、車輛運輸過程中嚴禁超載.6、保持道路平整、暢通,存在障礙或凹凸不平,要及時修復。5.3 雨期施工措施1、認真做好氣象預報統計工作,避免雨天回填作業。2、回填場區做好降排水措施,避免雨水回灌基坑,浸泡基底,影響回填工作.3、系統做好回填土的含水量測試工作,嚴控含水量,確保回填壓實質量.4、雨天過后,嚴禁立即開展回填工作,迅速組織抽水,待基坑及回填土晾曬至符合要求的含水量時,再行組織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