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水電站上游圍堰基礎防滲工程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14898
2023-07-20
18頁
231.90KB
1、目 錄1概述31.1工程概況31.2交通條件41.2.1對外交通條件41.2.2場內交通41.3工程特性52現場布置52.1施工現場平面布置52.2施工混凝土拌和系統布置52.3施工供水、供電、供漿布置53施工程序63.1施工技術交底63.2施工測量放線63.3施工導向槽及施工平臺修建63.4施工槽段劃分73.5輔助設施建造及設備調試84.施工方法和技術標準104. 1 施工造孔104.1.1造孔設備104.1.2造孔方法104.1.3造孔的技術要求104.2泥漿制備114.2.1制漿材料的選用114.2.2泥漿制備、檢驗114.2.3泥漿制備和回收114.3清孔施工124.4預埋灌漿管施工方2、法124.4.1鋼筋桁架設計124.4.2鋼筋籠及桁架制作124.4.3預埋灌漿鋼管134.4.4吊裝入槽134.5墻體混凝土澆筑134.6墻段連接144.7特殊情況的處理154.7.1漏漿、塌孔處理154.7.2掉鉆、埋鉆處理154.7.3砂層處理154.7.4漂、孤石處理154.8水下聚能爆破164.9澆筑事故處理164.9.1導管脫出砼面164.9.2斷墻174.10完工后場地清理175施工進度計劃及強度分析175.1施工進度計劃175.2強度分析176資源配置計劃186.1施工人員配置186.2施工設備配置186.3主要施工材料計劃197質量控制技術措施197.1 槽孔建造技術控制措施3、197.2 槽孔清孔質量控制技術措施207.3 混凝土及其澆筑質量控制技術措施208安全控制技術措施218.1現場施工安全控制技術措施218.2施工用電控制技術措施22xx電站上游圍堰基礎防滲工程施工方案1概述1.1工程概況xx一級水電站以發電為主,裝機6臺,單機容量600MW。上游圍堰區河床沖積堆積覆蓋層一般厚約25.00m35.00m,按物質組成、顆粒大小及結構特征由下至上大致可分為三層。第層為含塊卵(碎)砂礫石層,厚度變化較大,一般厚約4.08.0m;第層為含卵(碎)礫石粉土層,顆粒較細,厚度變化較大,一般厚約10.014.0m;第層為含塊碎(卵)砂礫石層,粒徑不均勻,混雜分布,厚度變化4、大,一般厚約8.013.0m?;鶐r巖性為第二段大理巖,其中左岸分別為第5層厚層狀大理巖、第6層中厚層狀大理巖,河床及右岸為第3層厚層狀大理巖、角礫狀條帶狀大理巖、局部為粗晶大理巖,第4層厚巨厚層角礫狀大理巖、夾綠片巖及粗晶狀大理巖透鏡體。圍堰防滲墻穿越的地層情況見下圖。本項目柔性連續墻防滲面積為4800m2,混凝土終澆高程為1648.5m。1.2交通條件1.2.1對外交通條件從壩址至西昌的交通路線有:西昌-漫水灣-瀘沽-冕寧-江口-九龍河-壩址。其中西昌至瀘沽已建有高速公路,瀘沽至九龍河為山嶺重丘三、四級公路標準,瀝青路面,因山勢陡峻,每逢雨季,常發生邊坡坍塌;九龍河至大沱營地為輔助道路改建段5、,全長約37KM,道路等級為礦山三、四級,現已基本完成,具備通車條件;大沱營至壩址為場內公路,全長約14KM,公路等級以礦山二級為主,現已具備通車條件。1.2.2場內交通xx西橋、解放溝1#、2#索橋、景峰臨時鋼橋、上游圍堰至肖廠溝渣場公路已建成通車;左岸導流洞出口鋼筋混凝土橋、右岸過導流洞連接洞、右岸進場交通洞、右岸尾水渠交通洞至下游圍堰正在施工;1#-10#公路現已具備通車條件。1.3工程特性本標段柔性防滲墻軸線長度為127.87m,最大深度為53.50m,墻厚為1.0m,工程量為4800m2。其中混凝土設計指標為:28d抗壓強度5.0Mpa,28d彈性模量1500Mpa,28d抗滲等級W6、8。2現場布置2.1施工現場平面布置防滲墻施工現場平面布置見附圖1、圖2.1-1。2.2施工混凝土拌和系統布置本標混凝土方量約為4800m3,結合混凝土施工要求和場內交通情況,準備將混凝土拌和系統設置在左岸交通橋上游側的空地上,然后用混凝土輸送車將攪拌好的混凝土輸送至防滲墻施工現場。2.3施工供水、供電、供漿布置本標施工用水準備施工用水,由清水泵直接從上游河道中抽取?;炷翑嚢栌盟?,根據水質情況可從河道或蓄水池抽取。本工程施工用電從左岸35KV變電站接入,在現場設置一臺1250KVA的變壓器,從變壓器的電源接線點,引至施工現場的配電柜,由配電柜再引至各用電點。施工供漿:在右岸導流洞北側的空地上7、砌池建立泥漿攪拌站,設一臺高速制漿機,施工所用泥漿用泥漿泵和設在施工平臺的供漿管路輸送至工地現場。3施工程序3.1施工技術交底施工管理人員首先進場,由項目總工和工程技術部參加與業主代表、設計代表及監理工程師進行的技術交底,然后項目部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研討,真正領會業主要求和設計要求。最后由工程技術部負責向施工班組長和技術工人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保證人人明白施工程序和技術要求以及質量保證措施。3.2施工測量放線根據監理提供的測量基準點及其基本資料和數據,準確的測放防滲墻軸線和施工控制網點,并將測放結果報送監理。同時對施工沿線的控制點進行復查核實,以確保準確無誤,同時在施工沿線加密控制點,并做好記錄8、及維護工作。3.3施工導向槽及施工平臺修建根據現場提供的施工工作面,導向槽和施工平臺分兩期修建。導向槽開挖利用反鏟沿防滲墻軸線開挖斷面為寬深=3.6m1.2m的深槽,并將導墻基礎用振動碾壓密實,再布筋立模澆筑導墻,導墻修建必須滿足下列技術要求:(1)導墻應平行于防滲墻中心線,其允許偏差為1cm;(2)導墻頂面高程(整體)允許偏差為1cm;(3)導墻頂面高程(單幅)允許偏差為0.5cm;(4)導墻間凈距允許偏差為0.5cm;導墻和施工平臺均采用C20混凝土。(5)導墻內墻垂直度允許偏差為0.2%。導墻配筋圖見圖3.3-1。施工平臺修建利用反鏟和裝載機先將平臺鏟平,后碾壓密實,并將多余的土石方運走9、。其中鉆機施工平臺要求平整,然后鋪設枕木、鉆機軌道。在各個施工平臺上游挖設排污溝和沉淀池,將污水匯入沉淀池,使用排污泵集中抽排到監理人指定位置。防滲墻施工中產生的廢渣用裝載機運至監理人指定堆放地點集中堆放,定期用20t自卸翻斗車運送至監理工程師指定棄料場。施工現場隨時進行清理,以保持工作場面的清潔。廢漿處理及凈化回收系統:在造孔過程中,由于抽出的泥漿含砂量較大,可回收再利用的價值不大,直接將其通過排污溝匯入一級沉淀池,經初步沉淀后,再流入二級沉淀池,經一、二級沉淀池沉淀后達到排放標準才直接排入河中。在廢漿沉渣中加入泥漿固化劑,將沉渣固化后用自卸汽車運至監理人指定的棄渣場。3.4施工槽段劃分根據10、設計圖紙提供的軸線長度對導墻進行槽段劃分,用油漆在導墻兩側頂部標記出槽段號,及每個槽段施工的槽孔號。槽段的長度宜盡量加長,以減少槽段之間接頭數目,提高墻體的整體性。但是,受墻基地質條件限制及成槽深度等因素影響,槽段又不宜過長。綜合考慮地層特性、施工工期、造孔方法、砼澆筑強度和墻深等因素。槽段劃分見圖3.4-1。圖3.4-1 槽孔劃分示意圖防滲墻槽段劃分:一期槽孔采用“三主二副”,主孔間距為2.50 m,副孔長為1.50 m,槽段長6.0 m;二期槽段2、4、16、18、20、22共計6個槽段采用“四主三副”,主孔間距為2.33 m,副孔長為1.33 m,槽段長8.0 m(有效長度),二期槽段611、8、10、12、14共計5個槽段采用“三主二副”,主孔間距為2.5 m,副孔長為1.5 m,槽段長6.0 m(有效長度)。3.5輔助設施建造及設備調試(1)供漿系統泥漿池將建在右岸導流洞的北側空地處,容積為600m 3,漿砌石結構。泥漿的攪拌由一臺高速制漿機完成,泥漿用泥漿泵送至各施工槽段。(2)供水系統施工用水由清水泵直接從上游河道中抽取,混凝土攪拌用水從河道或蓄水池抽取。(2)鉆機組裝調試。設備運至現場后,首先檢查設備是否在運輸和吊運過程中受到損壞,檢查無損后,檢查設備的保養情況。等電源接至現場后,帶電運轉,檢查電機和其他部件的運轉和連接情況。正式施工情況見圖3.5-1。施工工藝流程圖平12、整場地測量放線導墻施工、槽段劃分施工成槽設備組裝調試就位構筑泥漿站制備新泥漿槽寬、槽深、垂直度檢查驗收泥漿性能檢測吊裝安置接頭管(一期)接頭清理(二期)砼拌合站安裝、調試泥漿回收池清孔換漿、檢測、驗收回收、凈化、處理吊裝安置灌注導管和灌漿管廢漿渣排放灌注至最后2米的泥漿灌注混凝土制備運送砼現場實驗砼坍落度試件制作、養護、送檢提出清洗灌筑導管提出接頭管(一期)整理匯總資料、提交報告 圖3.5-1 施工工藝流程圖4.施工方法和技術標準4. 1 施工造孔4.1.1造孔設備根據本工程地層特點,防滲墻鉆孔設備主要選用CZ-30型沖擊鉆機,根據同類型工程施工經驗,該鉆機對本工程漂石、孤石及其他地層有較好的13、適應性,同時也便于操作和維護,同時為了保證連續墻的施工進度,在保證沖擊鉆機數量的同時,進場一臺液壓抓斗。4.1.2造孔方法防滲墻成槽施工擬采用“兩鉆一抓”法,先施工期槽孔,后施工期槽孔,施工期槽孔遵循先主孔鉆進,后抓副孔。孔底鉆渣清除采用抽桶出渣。為了保證孔壁穩定,回填部分主副孔全部用鉆機施工,砂礫層采用“兩鉆一抓”法。根據該工程地層特點,結合類似工程施工經驗,造孔施工過程中,采用在沖擊鉆鉆頭刃部加焊特殊的耐磨鋼的方法,以減少鉆頭的維護時間,延長鉆頭的大修周期和鉆頭的使用壽命,提高造孔的功效。4.1.3造孔的技術要求(1)開孔時單孔中心線上下游允許偏差不大于3cm。保證槽孔壁平整垂直,槽孔兩端14、主孔孔斜率不大于0.3%,其它槽孔的孔斜率不大于0.4%,遇有含孤石、漂石的地層及基巖面傾斜度較大等特殊情況時,其孔斜率不大于0.6%,。對于槽孔套接在任意深度的套接厚度不小于施工圖紙規定墻厚的95%。(2)孔斜控制,主副孔施工過程中每進尺2 m進行一次孔斜測試,發現孔斜超出規范或設計要求及時糾偏。鑿劈小墻時,根據孔斜情況及時調整鉆機位置,確保把小墻劈凈。(3)在槽孔鉆進時,如遇孤石或漂石,可采用重鑿沖砸或孔內聚能爆破的方法處理。但是爆破必須保證槽壁安全,并在相鄰墻段墻體材料具有足夠強度以后進行。在造孔施工過程中,孔內泥漿面應始終保持在導墻頂面以下3050cm內,嚴防漏漿塌孔。 4.2泥漿制備15、固壁泥漿用于支承孔壁,穩定地層,懸浮、攜帶鉆渣和冷卻鉆具。新制的泥漿應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流動性能、化學穩定性能以及較高的抗水泥污染能力。4.2.1制漿材料的選用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和設計要求,本工程擬主要采用大沱產優質粘土泥漿進行護壁,以湖南省醴縣產的優質級鈣基膨潤土泥漿護壁為輔。膨潤土或優質粘土進場前應對料源和生產廠家進行考察,對相應指標進行檢測。每批膨潤土進場之后,取樣進行配漿試驗,如達不到護壁標準,則應根據現場試驗結果和監理人的指示處理或適當調整泥漿拌制時的材料用量。4.2.2泥漿制備、檢驗(1)泥漿拌制選用LJ400高速制漿機。(2)每次泥漿的攪拌時間為35min,實際攪拌時間可通過試驗16、確定后適當調整。(3)應按規定的配合比配制泥漿,各種材料的加量誤差不得大于5%。(4)新制膨潤土泥漿性能指標見表4.2.2-1。4.2-1 新制膨潤土泥漿性能指標項目單位性能指標試驗儀器備 注濃 度%4.5100g水所用膨潤土重量密 度g/m31.1泥漿比重秤漏斗黏度S3090946/1500ml馬氏漏斗塑性黏度Cp20旋轉黏度計10min靜切力N/m21.410靜切力記PH值9.512PH試紙或電子PH計4.2.3泥漿制備和回收新制膨潤土泥漿需存放24 h,經充分水化溶脹、膨化后方能使用。儲漿池內的泥漿應經常攪動,防止離析沉淀,保持泥漿性能指標均一。泥漿攪拌站制備的泥漿通過供漿管路輸送至各施17、工槽孔。在施工中,不得向孔內泥漿中傾注清水和廢漿、廢渣等雜物。長時間停鉆時,應經常攪拌孔內泥漿。使用后的泥漿采取凈化回收,重復使用。但回收的泥漿性能必須在性能檢驗合格后才能重復使用。對廢漿應集中儲存,排放至監理指定的廢漿排放地點。4.3清孔施工清孔方法:清孔方法采用抽桶出渣的方法。清孔同時,向槽內不斷補充新鮮泥漿。清孔時還可以下入鉆頭不斷攪動孔底沉積物,以徹底清除沉碴。一個單孔清孔完畢后,移動鉆機逐孔進行清孔,有效地對孔內泥砂進行清除。如果單元槽段內各孔孔深不同時,清孔次序為先淺后深。期槽在清孔換漿結束之前,用刷子鉆頭清除二期槽孔端頭混凝土孔壁上的泥皮。結束標準為刷子鉆頭上不再帶有泥屑,刷洗過18、程中,孔底淤積不再增加為準。在清孔驗收合格后4h內澆筑混凝土,如因埋設設施不能按時澆筑,則重新按上述規定進行檢測,如不達要求可重新換漿清孔。4.4預埋灌漿管施工方法防滲墻厚1.0m,在墻體內預埋一排直徑為110mm的鋼管作為墻底帷幕灌漿鉆孔,間距為2m。 4.4.1鋼筋桁架設計初步設計鋼筋桁架上下兩端內框寬度為0.8m,預埋灌漿管電焊固定在鋼筋桁架內中心線上,保證預埋灌漿管居防滲墻軸線上,中間采用鋼筋籠架連接。為使灌漿管呈直線連接,灌漿管采取絲口進行連接。第一節鋼筋桁架下入孔內后,第二節鋼筋籠桁架連接前先連接好灌漿管后,再將灌漿管焊牢在第二節鋼筋籠桁架上并進行上下鋼筋籠的焊接,依此完成全部預埋19、灌漿管及鋼筋籠沉放工作。4.4.2鋼筋籠及桁架制作鋼筋表面應清潔,使用前將表面泥皮、油漬、銹皮清除干凈。按照設計圖紙,在鋼筋籠制作場地分節制作鋼筋籠,節長10m,上下兩節鋼筋籠用鋼筋桁架及預埋灌漿管連接,鋼筋桁架長度不大于20m,桁架間連接采用電焊搭接形式。4.4.3預埋灌漿鋼管孔底和孔頂的預埋管固定在鋼筋籠內鋼筋骨架上,中間部分預埋管固定在骨架鋼筋上。在焊接平臺上將灌漿鋼管固定在鋼筋骨架上。鋼筋桁架寬度根據防滲墻槽段長度及管距決定。桁架及預埋管在綜合場加工下料,現場拼裝焊接成排架,每節長度20m左右。現場孔口對接成整體。預埋灌漿管結構見附圖3。4.4.4吊裝入槽為防止鋼筋籠彎曲變形,采用起吊20、架吊裝,雙吊點法安裝,在孔口對孔入槽。鋼筋籠在槽口用型鋼電焊法固定,防止砼澆注時上浮。 安裝吊架作用是桁架吊起后,桁架只受到垂直向的作用力,而不受到或少受到橫向作用力,避免桁架變形。吊架由10#工字鋼焊制而成,配四組鋼絲繩及U型環組成的繩套。4.5墻體混凝土澆筑(1)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防滲墻混凝土為標號5Mpa混凝土,同時還應根據混凝土抗壓強度、抗滲標號、彈性模量及現場材料確定混凝土配合比。葛洲壩xx施工局中心試驗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如下:材料水水泥膨潤土粉煤灰砂石子外加劑(JG3)每m3用量(kg)31020711691137573289(2)對混凝土材料要求: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其標號不21、低于P.O32.5,粉煤灰不低于二級;骨料采用發包人供應的滿足性能要求的人工骨料,最大粒徑40mm;砂選用細度模數2.43.0范圍的人工砂,其含泥量不大于3%,粘粒含量不大于1.0%,石子和砂選用xx電站料場的料;外加劑(減水劑、防水劑、加氣劑等)的質量和摻量經試驗及相關規定確定。(3)混凝土的性能指標滿足:入槽塌落度1822cm,保持15cm以上時間應不小于1h。擴散度3440cm?;炷脸跄龝r間6h,終凝時間24h。混凝土的密度2.1g/cm3。(4)槽孔清孔驗收合格后下設混凝土澆筑導管,混凝土導管為絲扣連接,管徑250mm。一期槽孔兩端的導管距孔端應小于1.5m,二期槽孔兩端的導管距孔端22、小于1.0m,導管間距不大于3.5m,當孔底高差大于25 cm時,導管中心放置在該導管控制范圍的最低處。(5)導管下設完畢后及時下設預埋灌漿鋼管,灌漿管每隔5m下設一固定支架,防止灌漿管彎曲和移動,灌漿管的頂部要固定住,防止其上浮。在混凝土澆筑完畢混凝土達到初凝時用振動拔管機將預埋鋼管分節分批提出。(6)混凝土開澆時每個導管下入隔離球塞。要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筑,槽孔內混凝土上升速度不應小于2m/h。澆筑時導管埋入砼深度不小于1.0m,不大于6.0m ;保持槽孔內砼面均勻上升,每30min測定一次砼面的深度,保證砼面高差控制在0.5 m范圍內;澆筑砼時,孔口設蓋板,以防雜物掉入槽孔內。(7)混凝土23、澆筑方式:采用直升導管法(250mm)澆筑水下混凝土。采用6m3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送到槽口儲料槽,由分料斗進導管入槽孔或者直接進入分料斗進行澆筑施工?;炷两K澆高程為1648.5m。4.6墻段連接槽段連接采用“接頭管法”。(1)對一期槽兩個端孔的施工過程嚴格控制,對孔斜進行勤測勤修,確保在3范圍內。 (2)一期槽孔清孔換漿結束后,在槽孔端頭下設接頭管,采取措施保證接頭管的下設垂直度。接頭管法安設流程見圖4.6-1。(3)澆筑完成一定時段之內,根據槽內混凝土初凝情況逐漸起拔接頭管,在一期槽孔端頭形成接頭孔。(4)拔管采用全液壓拔管機,下管采用25t吊車配合拔管機下設。接頭管場地平整吊車、拔管機就位24、下節接頭管吊裝就位首節接頭管下設用拔管機鎖定定位銷連接上下兩節接頭管接頭管下到位用拔管機重新鎖定末節接頭管就位、安裝、下設完 工 4.6-1 接頭管安設程序圖4.7特殊情況的處理4.7.1漏漿、塌孔處理施工中將儲備足夠的堵漏材料以備用。在造孔過程中,如遇漏漿、塌孔等事故,則采用改善泥漿性能、加大泥漿比重、向孔內加入粘土、水泥等措施,確??妆诜€定和槽孔安全。4.7.2掉鉆、埋鉆處理掉鉆、埋鉆等孔內事故,在防滲墻施工中經常發生,若不能及時正確處理,將直接影響到工程施工,施工過程中若出現掉鉆或埋鉆時,將及時組織人員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采取“繩套法”、“打撈法”、或“埋鉆移位處理法”等方式進行處理,可25、充分保證工程施工順利進行。4.7.3砂層處理鉆進中若遇砂質地層,將采取如下特殊措施:(1)嚴格控制抽渣次數和時間,加大泥漿比重。(2)向孔內投入大量粘土和塊碎石,反復沖擊加固孔壁。4.7.4漂、孤石處理在造孔過程中,如遇孤石、漂石以及膠結卵礫石層等,采用正常手段難以快速成槽影響鉆進工效時,則在確保孔壁安全的前提下,采用重錘法處理,也可采用孔內定向聚能爆破措施,或在漂、孤石比較富集的部位,采取水下聚能爆破等措施來提高鉆進工效。4.8水下聚能爆破在鉆進過程中遇到巨型塊石或懸于孔內的探頭石,使用特制的爆破筒置于塊石表面,進行爆破,為了減少對孔壁穩定的影響,并使炸藥爆破的能量集中對準塊石,爆破筒設計成26、如圖4.8-1所示形式。爆破筒外殼采用鋼管,壁厚3.05.0mm,鋼管直徑20cm,長度50cm,聚能穴采用厚度1.0mm鐵皮卷焊的鐵筒,聚能穴高度10cm。4.9澆筑事故處理4.9.1導管脫出砼面導管脫出砼面事故處理成敗的關鍵是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當發現導管內砼面過低,突然大幅度下降或有泥漿由管底進入管內時,應立即下放導管,增加管底的插入深度,直至管內情況恢復正常。如果導管拔出砼面被及時發現,除管內進入較多的泥漿外,已澆筑的砼無嚴重混漿的跡象,可在下放導管的同時用小抽筒抽出管內泥漿,然后繼續澆筑。如果長時間和反復處于脫管狀態澆筑,經查對澆筑和砼面上升的記錄,確認槽內澆筑的砼已發生大范圍嚴重混27、漿,則應果斷決定停止澆筑,盡快挖出全部已澆砼,重新清孔,重新澆筑。4.9.2斷墻在澆筑過程中如出現斷墻事故,則優先考慮選用:清除孔內混凝土,重新澆筑混凝土的方法;如清除困難則在上游側補一道防滲墻,并要保證心墻與舊墻的可靠連接,或用灌漿、高噴等方法處理。無論采用何種處理措施,都需取得監理人的同意,并確保墻體的質量。4.10完工后場地清理在整個防滲墻施工完成后,及時對該工作面進行清理,主要是清除施工平臺混凝土和廢渣,利用ZL30C裝載機和自卸式載重汽車進行清理,施工棄渣用自卸汽車運至監理人指定的棄渣場。整個防滲墻施工竣工后,將施工工作面恢復和清理,經監理人驗收合格后移交給下一個工序。5施工進度計劃28、及強度分析5.1施工進度計劃本標防滲墻工程施工工期為2006年12月11日至2007年3月31日(1)2006年11月15日-2006年12月10日,進場準備并完成導墻、施工平臺、枕木導軌鋪設、泥漿池修建、設備組裝調試以及槽段劃分和混凝土攪拌站的安裝和調試等工作;(2)2006年12月11日-2007年03月25日,防滲墻工程施工;(3)2007年03月26日-2007年03月31日,完工場地清理。槽段的施工進度計劃見附表。5.2強度分析上游圍堰防滲墻面積4800m2。沖擊鉆機配合鋼絲繩抓斗施工,施工日歷天數105天,施工強度45m2/日。沖擊鉆機16臺,抓斗1臺,設備生產能力滿足施工強度的需29、要。根據以往工程相似地層的鉆機配合抓斗的鉆進生產能力,每一臺鉆機每天的鉆進能力在4.0m左右,因此,需要的鉆機總數為12臺(4800米/105天/4米/天/臺=11.1臺)。根據這種情況,按照16臺鉆機完好率75%計算,可以滿足生產強度要求。表5.2-1主要勞動強度分析表 類別時間人員設備材料管理人員技工普工臺套功率水泥砂石子膨潤土鋼筋20XX.1284833291000Kw1704104901002.8T20XX.0184833291000Kw35086098020020XX.0284833291000Kw35086098030020XX.0384833291000Kw2305706502030、06資源配置計劃6.1施工人員配置本項目防滲墻施工總人數89人,其中專業管理人員8人,技工48人,普工33人,見表5.2-1。6.2施工設備配置本項目防滲墻工程投入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見表6.2-1。表6.2-1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功率(KW)備注單機功率總功率1沖擊鉆CZ-30臺16508002沖擊鉆鉆頭個243地質鉆機臺222444抓斗BS650臺15高速制漿機LJ-400臺213266強制式攪拌機JS500臺235707配料機PLD800臺118.518.58分料機臺17.57.59電焊機BX-500臺143024010砼輸送車6m3臺411裝載機ZL-30輛212汽31、車吊25T輛113泥漿泵3PN臺3226614水泵臺47.53015導管250套3160m16拔管機200T臺117接頭管1.0m直徑m150m18砼輸送泵S60臺15519砼輸送管150mmm3506.3主要施工材料計劃主要施工材料計劃如下表表6.3-1。材料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水泥P.O32.5級噸1100砂FM=2.4-3.0噸2700石子0.5-2.0cm噸3100鋼筋12噸2.8粉煤灰二級灰噸400膨潤土200目噸800灌漿管110mmm24007質量控制技術措施對本標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實施有效的質量控制技術措施,保證施工全過程處于受控狀態。7.1 槽孔建造技術控制措施(1)孔位:首先32、將鉆機調平,并穩固;接著在每個槽段的單個槽孔開孔時,使用測量線在孔位中心拉出十字(平行方向和垂直方向),然后將鉆機鉆頭的中心對準十字的中心,使與設計防滲墻中心線在上、下游方向的誤差不能大于3cm;(2)孔深:在終孔時,使用細鋼絲繩(不變形)制作的測量繩量測孔深,使之符合設計要求的孔深;(3)孔斜:在造孔過程中,使用“重錘法”每進尺2.0m測一次孔斜。即把鉆頭提至孔口,在孔口設置兩根直尺(與防滲墻中心線距離相同,一根平行防滲墻中心線,一根垂直防滲墻中心線),將鉆頭下放,每兩米用鋼尺量鋼絲繩偏離兩根直尺的距離,然后對照孔斜率表即可算出該處的孔斜率。如測出的孔斜率不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則進行修孔;(33、4)槽寬:成孔后,先用鋼尺量測鉆頭直徑(不小于1.0m),然后將鉆頭下放入槽內任意深度或在槽內來回拖動,如鉆頭能輕松下放或任意拖動,則槽寬符合設計要求。(5)套接厚度:對一、二期槽的接頭,施工時,接頭管下設安裝要直,并使偏斜率控制在1%以內。7.2槽孔清孔質量控制技術措施(1)孔內泥漿性能和孔底淤積厚度:清孔換漿1h后,驗收的要求為泥漿比重1.30g/cm3,粘度30s,含砂量10%??椎子俜e厚度10cm,為確保驗收時達到此要求,清孔時采用抽桶出渣置換漿液,鉆頭不斷攪拌,并使用新鮮膨潤土泥漿對槽內泥漿進行不斷補充。(2)接頭刷洗質量:接頭孔刷洗首先要對鋼絲刷進行檢查,鋼絲刷的鋼絲應平直、堅硬,34、同時應有一定的柔韌性,鋼絲的長度要合適,這樣能保證在刷洗接頭時鋼絲刷有力,使附在孔壁上的泥皮能夠全部被清除。7.3混凝土及其澆筑質量控制技術措施(1)原材料:水泥、砂子、石子、膨潤土等原材料進場后必須請監理一起取樣送檢。水泥、膨潤土每200噸為一批取樣驗收一次,砂子、石子每400m3為一批取樣驗收一次?;炷撩恳恍r測量一次塌落度和擴散度,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如不合格立即清理出場。(2)導管間距:導管間距在下設時用鋼尺精確量出位置,然后下設完后再次量測,如無偏差則進入下步施工。(3)澆筑砼面的上升速度及導管埋深:砼面的上升速度應在26m/h,并連續上升至施工平臺高程頂面以上0.5m。在澆筑砼時35、,要保證混凝土的供應及時連續。因此在澆筑之前,需檢查砼拌和系統等機械設備的性能是否良好,各種原材料是否齊備,一切妥當,才能進行澆筑。導管埋深在澆筑混凝土時要每隔0.5h測量一次,確保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保持在16m,尤其是拆卸導管之前。(4)終澆高程:在澆筑混凝土時,要嚴格按照規范和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終澆高程必須超出設計墻頂高程0.5m,以免在清除浮渣后,能在設計高程有新鮮的砼面。(5)混凝土試件取樣:混凝土取樣應隨機抽取,并且監理需在現場共同取樣?;炷恋目箟涸噳K每個槽段抽取一組,抗滲試塊每6個槽段成型一組,彈模試塊每12個槽段抽取一組。施工現場原材料試驗及砼試驗均由葛洲壩xx施工局中心試驗36、室承擔.8安全控制技術措施8.1現場施工安全控制技術措施(1)吊裝作業要指派專人統一指揮,參加吊裝的人員要明確分工、互相配合,并要掌握作業安全要求及技術情況。吊裝作業前嚴格檢查起重設備各部位及鋼絲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吊車工作時,要輕起輕放,嚴禁任何人在設備前或設備下工作或停留。在吊車工作期間,嚴禁人員在工作半徑內活動,保證人身安全。(2)已完成和施工中槽段及泥漿池周圍用繩網圍護并旋掛標志,與施工無關人員嚴禁靠近。砼澆筑時導槽兩側設置竹排以防滑,槽口設置蓋板防止人員滑入或雜物落入。(3)所有現場人員根據工種,按照國家勞動保護法,發給相應勞保用品。在施工作業時必須佩帶使用勞保用品。(4)設備拖運、37、平移、安拆必須有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墊設牢固,以防傾覆等事故發生。(5)在施工現場(泥漿攪拌站以及鉆機正在施工區域)和生活區設置達到要求的照明系統,并負責管理和維修。(6)施工期間,時刻關注水情和氣象預報,并準備好當險情來臨時的各種應急措施,確保工程和人身財產的安全,保障工程如期進行。(7)在現場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和各種工序的施工須知,設置標準的道路信號、報警信號、指示信號等,為工程提供便利,堅決杜絕違章現象。(8)加強檢查,加強對施工現場粉塵、噪聲、廢氣、廢水的控制和治理工作。對施工棄渣做好治理措施。配備灑水設備,防止揚塵,確保當地人民不會因施工帶來生活、生產上的不便。8.2施工用電控制技術38、措施(1)保證施工現場的供用電網絡完好無損,并注意用電安全,對各種設備,由專業人員操作,經常檢測,發現故障及時排除;凡可能漏電傷人或受雷擊的電器設備及建筑物均應設置漏電保護及接地或避雷裝置,并定期檢查這些裝置的效果。(2)施工現場各種配電箱、閘刀必須設有防雨措施,施工用線在配電箱引出必須做到專線專用,嚴禁一個空氣開關開控制2臺以上用電設備。保險絲不能用銅線或者鋁線代替,防止電氣火。(3)特殊作業人員作業應按規定配戴防護用品、電工、電氣焊工必須戴防觸電手套,穿絕緣膠鞋,高處作業時要系安全帶。(4)施工現場舊線路拆除,應將電源切斷,并且將線頭做好絕緣處理?,F場施工用電要實行“三級”漏電保護(即總配電、分配電、開關箱),所有漏電保護器應按期試驗,確保靈敏,并做好記錄。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