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2km高架快速路橋面水性環氧瀝青防水層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16603
2023-07-26
16頁
118.87KB
1、xx股份有限公司xx市三環北路高架快速路工程04標橋面水性環氧瀝青防水層施工方案批 準:審 核:編 制:目錄一、編制依據3二、適用范圍3三、工程概況3四、施工計劃安排3五、施工方案35.1材料技術要求35.2橋面基層技術要求55.3基層打磨處理55.4總體施工流程圖65.5橋面拋丸施工方法65.6橋面防水層施工方法10六、質量控制措施13七、安全保障措施13八、文明施工保障措施14九、施工人員及機械配置149.1施工人員配置159.2施工機械配置15橋面水性環氧瀝青防水層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xx市三環北路高架快速路工程橋梁施工圖紙;2)xx市三環北路高架快速路工程04標總體施工進度計劃;3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 );4)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F50- );5)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市政工程部分);6)道橋用防水涂料(JC/T975- )7)城市橋梁橋面防水工程技術規范(CJJ139- )8)水泥混凝土橋面水性環氧瀝青防水粘結層施工技術規范(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DB32-2285- );9)業主及監理相關文件;二、適用范圍本施工方案適用于橋面防水層施工。(不包括PM第三聯鋼箱梁)三、 工程概況xx市三環北路高架快速路工程NS-LQ04標,起訖里程NK8+777.259NK10+099.359,主路全長1.322km,被交道平山北路改造全長3、1.122km。主要工程規模包括:主路高架全長1.322km,RU-4、LD-4上下匝道橋,平山北路互通PM、PN匝道橋。本標段橋面拋丸施工50100m2,防水層施工50100m2。防水層首件工程為86聯,橋面鋪裝結構層為:7cmC40砼調平層+防水層+10cm瀝青砼。四、 施工計劃安排首件防水層施工計劃于 6月10日開始施工。五、施工方案5.1材料技術要求水性環氧瀝青水泥砼橋面防水粘結層材料為褐色液體,主要采用噴涂法施工。材料采用鐵桶包裝,每桶200kg。該材料無腐蝕性,對人體無害,不會對空氣造成污染。水性環氧瀝青防水粘結層材料是一種環氧瀝青高分子材料。主要技術指標如下表主要技術指標要求序號4、項目指標1外觀黑色或褐色均勻液體,無明顯顆粒2蒸發殘留物含量,433粘度(C40,4mm),s5504比重(20)實測5pH值(10%水溶液)7116柔韌性 (-202)無裂紋7耐熱性 (1602) 不流淌,不滑動8不透水性0.3MPa,30min不滲水9復合件剪切強度,MPa250.50400.3510復合件拉拔強度,MPa250.40400.3011附著力拉拔強度,MPa251.20400.7012抗凍性(-20)20次不開裂13耐腐蝕性耐堿(20)Ca(OH)2中浸泡15d無異常耐鹽水(20)3%鹽水中浸泡15d無異常14干燥性(25)(日光照)表干3h實干10h15抗硌破及滲水重錘(55、00g,300mm高)自由下落后,不穿孔,不滲水1、 材料進場后,每批產品中按GB/T 3186的規定取樣,總共取不少于2Kg樣品,放入不與涂料發生反應干燥潔凈的密閉容器中,送去第三方檢測單位進行檢測,符合規范技術性能指標為合格。2、 材料運輸和貯存時嚴防日光暴曬和寒凍,勿接近熱源,應防止碰撞,保持包裝完整3、 在正常運輸、常溫貯存條件下,貯存期為自生產之日起至少為 60 天。5.2橋面基層技術要求防水層施工時,箱梁混凝土鋪裝層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80%以上。基層要求:橋面基層表面平整度應符合規范要求(基層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應為0.5-1.0mm),基層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處理根據城市橋梁橋面防水6、工程技術規程CJJ139- 中5.1.5條,宜采用拋丸打磨,含水率小于4%,橋面不得有塵土、浮灰、油漬等,鋪防水層前應用空壓機、凈水、去油劑等將表面處理干凈,如有混凝土、砂漿等凝固物,應將其打磨掉。5.3基層打磨處理基層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處理采用拋丸打磨:其工作原理是經過機械的方法把丸料(鋼丸或沙粒)以很高的速度和一定的角度拋射到工作表面上,讓丸料沖擊工作表面,然后在機器內部經過配套的吸塵器的氣流清洗作用,將丸料和清理下來的雜質分別回收,而且使丸料能夠再次利用的技術。機器配有除塵器,做到無塵、無污染施工,既提高效率,又保護環境。經過拋丸處理的混凝土橋面達到如下要求:均勻地去除表面浮漿和起砂層,形7、成良好、均勻的表面粗糙度為SP3的輕度拋丸創面;不會破壞基層或在原基層造成骨料松動,達到100%的創面,完全達到露骨率的要求,提高黏結強度。拋丸裝置的吸塵設備,在拋丸處理過程中沒有任何的粉塵和揚灰,滿足施工過程中的環保要求,拋丸處理產生的灰塵全部收集在設備配套的吸塵裝置中,能夠集中處理。水泥混凝土橋面板界面要求檢查項目單位界面要求檢查方法和率平整度mm沒有明顯突起或下凹,三米直尺最大間隙不大于5、高程偏差不大于 153 個斷/100m表觀/表面應牢固、結實、無浮漿,指觸無明顯灰塵,不能有鋼筋、骨料等尖銳突出物。隨機檢測構造深度(噴砂處理)mm鋪砂法實測構造深度 不小于 0.303 個斷/1008、m干燥度%表面無水印,水痕3 個斷/100m5.4總體施工流程圖檢測、驗收水性環氧瀝青防水層噴灑橋面面層施工補灑邊角處噴灑一遍邊角處修補噴砂拋丸施工橋面清理橋面驗收橋面標高、平整度測量控制局部突凸處人工鑿除廢料清理、鋼筋頭清除施工準備拋丸后裂縫處理5.5橋面拋丸施工方法1、橋面拋丸目的橋梁橋面處理采用拋丸工藝,即利用拋丸機,拋除橋面鋪裝層表面的浮漿,使拋丸處理后的表面粗糙均勻。該工藝不會破壞原鋪裝結構和平整度,而且能夠完全去除浮漿和起砂,100%“創面”,露骨;也不會造成骨料的松動和微裂紋,為增強防水材料在表面的附著力并提供一定的滲透效果。2、橋面拋丸工藝流程拋丸施工工藝流程圖3、橋面拋丸施工9、順序大面積拋丸展開之前應進行拋丸工藝試驗,確定最佳丸料規格、丸料流量即最佳電機負載、拋丸設備行走速度等關鍵工藝參數。拋丸工藝參數確定后,按照下圖順序進行大面積拋丸處理,處理完成后注意保潔。拋丸施工順序圖4、橋面拋丸粗糙度拋丸處理粗糙度應符合規定。如果粗糙度過大,會帶來大量的底涂和修復工作量,同時也不利于粘結強度;如果粗糙底過小,會導致粘結力不夠。拋丸的控制標準以目測無浮漿為準,粗糙度控制在SP3為宜。粗糙度對照圖5、橋面拋丸操作要點(1)施工準備a、在混凝土橋面板進行噴砂拋丸處理前,將作業區域內橋面上堆放的小型機具和其它雜物清理干凈,清理橋面堆積物,保持橋面無雜物和其它設備、輔料堆放,并對橋面10、上外露的鋼筋頭進行割除,對凸起的混凝土包塊予以鑿除或采取打磨,保持橋面整體平順。b、環境條件:環境溫度-535,空氣相對濕度應小于或等于90%,且橋面需保持干燥狀態,遇下雨等氣候時,嚴禁進行橋面拋丸作業。c、進行技術交底:實行三級技術交底制度,先由項目總工對項目部技術人員進行交底,后由項目部對作業隊主要技術人員進行交底,再由項目部和作業隊主要技術人員對該工班組全員進行交底。(2)橋面混凝土平整度要滿足要求,路面無空鼓、無油污、無化學污染而且干燥,以保證噴砂設備能正常行走;對部分凹凸比較嚴重,造成噴砂機無法經過的地方,應盡早進行及時的處理。(3)在拋丸機起步階段時,操作手應先按拋丸機的行走開關,11、讓拋丸機先處于行走狀態下,再打開放砂閥門,以防止在起步位置拋丸時形成凹坑。 (4)采用自動拋丸機進行打砂,以清除路面的輕質浮漿和松散的混凝土,使用的磨料為鋼丸,丸料規格采用S390。可根據橋面打磨的厚度和效果確定鋼丸大小,使路面清潔度及粗糙度達到標準。(5)自動拋丸機行程控制。一般是沿著橋面縱向往復進行,由于吸塵機的功率是恒定的,單次行走工作距離受限,也受吸塵管限制,吸塵管越長,對吸塵機所要形成的真空壓就要求越高,一般縱向噴砂長度不宜超過35m。(6)拋丸機吸塵器功率滿足要求即可,不宜太遠距離地來回操作設備,否則很難控制行走路線,也容易產生重疊噴砂區或出現漏噴區。(7)拋丸機行走速度要調節適當12、,以保證在條件允許的工期內達到粗糙度和清潔度要求。采用多臺拋丸機并行直線連續拋丸的方式,根據施工工藝試驗確定工藝參數(如磨料的配比、機器的行走速度等)進行拋丸處理施工;拋丸機噴砂過程中,保持勻速的速度行走,而拋丸機的行走速度與混凝土的表面硬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具體行走速度根據現場的試驗結果而定,一般控制在712m/min,拋丸后的界面能符合要求。(8)邊角位置采用角磨機做打磨處理,確保清除拋丸機不能到達位置的浮漿,角磨機安裝4寸磨具,磨具(如鋼絲刷、磨盤)的選擇可根據混凝土基面來決定,混凝土基面質地越硬,所選擇的打磨磨具要求硬度也越高。打磨的速度一方面根據基面的好壞來決定,另一方面也取決于磨具打13、磨效果,對邊角和凹坑的侵入度較好,在處理邊角時要求沒有死角位置,從而達到對邊角的灰塵處理比較干凈、徹底。(9)拋丸完一個工作段后由清理人員及時的用吸砂設備回收散落在噴砂面上的鋼丸,并用吹風機將已經拋丸的表面的灰塵清理干凈。為保證工作面上不遺留鋼丸,清理的鋼丸重新放進噴砂機的料斗中重新使用。使用吸砂設備時應縱向橫向交叉多次回收,避免遺漏,盡量回收干凈。吹風時,如果條件允許時,應盡量采取順風工作,以避免吹風時揚起的灰塵對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同時提高工作效率。(10)拋丸清理施工a、拋丸設備兩次施工行車道之間需要搭接35cm,根據工程的具體特點和施工需要,合理調節設備,使搭接的部分與整體拋丸處理后的14、效果一致,無明顯結痕,保證拋丸處理后的表面平整度,以防出現高低差等缺陷。b、根據待處理表面不同區域的不同狀況及浮漿層的厚度,確定拋丸處理的深度,一般將處理去除深度控制在13mm內。 c、廢料處理。在吸塵器中積滿廢料后,將廢料倒入蛇皮袋中,在橋面上設置一個區域集中堆放。待廢料較多時,利用吊車將廢料吊放至自卸車上,運輸至指定地點掩埋。清掃橋面圖,見圖1;拋丸前后對比圖,見圖2。 圖1 清掃橋面圖 圖2拋丸前后對比圖拋丸/銑刨預處理檢測項目及技術要求序號檢查項目拋丸規定值銑刨規定值檢測方法及頻率1污漿及雜物無油污、銹跡、雜物、塵土目測2去除深度13mm15mm目測3露骨率2080目測4粗糙度表面粗糙15、均勻構造深度不小于0.4mm目測5.6橋面防水層施工方法1、噴灑水性環氧瀝青防水層施工水性環氧瀝青水泥混凝土橋面防水粘結層施工主要流程如下:水泥混凝土橋面板界面要求確定灑布量水性環氧瀝青防水層施工養生瀝青混凝土鋪裝。(1)橋面板的界面要求橋面板應干燥、潔凈,不得有可見灰塵、油污和其它污物的二次污染。(2)確定灑布量在灑布防水粘結層材料之前,在現場先人工刷涂一定面積試驗塊,檢測在當時當地的氣溫、濕度、地面溫度、日照、橫坡、縱坡、混凝土橋面的縫隙率、吸水性等現場條件下,確定橋面防水粘結層材料的精確用量、灑布方法和干燥時間,如橋面坡度較大,為防止流淌,應分層灑布,為隨后進行的專業的防水涂料噴涂設備提16、供參考依據。水性環氧瀝青防水粘結層材料用量暫定為0.70.9kg/m2。(3)噴灑防水粘結層橋面板按要求處理后,即可用采用灑布車噴灑防水粘結層材料。噴涂施工前必須做好防撞墻的防護工作,防撞墻全部采用塑料薄膜進行防護。噴灑時在橋面上放置方盤,以測量灑布量;方盤取走后面下空白橋面應用人工補灑。施工過程中,注意縱向銜接與已灑布部分重疊10cm。(4)防水粘結層養生施工過程中,嚴禁亂踩未干涂層作業面,嚴防釘子、木棍、鋼筋等尖銳物人為破壞涂層。防水粘結材料灑布后需進行封閉交通自然養護,材料干燥后不粘車輪和攤鋪機履帶。防水粘結層干燥后,應盡快進行瀝青混合料攤鋪。為保證水性環氧瀝青防水粘結層固化效果,要求確17、保瀝青混合料溫度不低于170。 防水層噴灑施工照片2、施工注意事項(1)防水涂料嚴禁在雨天、風力大于或等于5級時施工。(2)拋丸完成后,橋面混凝土鋪裝出現裂縫和缺陷,根據城市橋梁橋面防水工程技術規程CJJ139- 中表5.2.4規定,應采用涂刷兩層無溶劑的雙組分環氧樹脂防水層進行處理,涂刷完成24小時后方可進行防水層施工。 (3)防水層的收頭應再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采用密封材料封嚴。(4)防水層施工應先做好節點處理,然后再進行大面積涂布。轉角及里面按要求做細部增強處理,不得有削弱、斷開、流淌和堆積現象。3、成品檢測橋面防水粘結層施工質量技術要求列于表3.1。施工完成后進行附著力拉拔實驗施工過程18、中應進行自檢,隨時進行外觀檢查,發現噴涂達不到要求,應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改進措施后再恢復施工,對噴涂達不到要求的部分應及時修補。表3.1 防水粘結層施工技術要求檢測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查頻率噴灑量0.70.9 kg/m2單位面積稱重法200m2一組(每組3個點,取平均值),每座橋至少2組。外觀無露白,不破損目測全橋行車檢測無粘輪破壞運料車停車、起步及攤鋪機行走試驗段檢驗強度檢測(Mpa)常溫(25)1.2高溫(40)0.7附著力拉拔實驗100m2一組(每組3個點,取平均值),每座橋至少2組。六、質量控制措施(1)進行技術交底及安全施工交底召開交底會議,按照規范要求和安全生產要求向參加施工的技19、術人員、管理人員、機械操作人員、輔助施工人員、安全管理人員進行施工和安全技術交底,并以書面形式發到各部門、施工班組、施工操作人員。(2)防水涂料嚴禁在雨天、風力大于或等于5級時施工。(3)防水層的收頭,應采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采用密封材料封嚴;(4)防水層鋪設完畢24小時內及在鋪設橋面瀝青混凝土之前,嚴禁車輛在其上行駛和人員踩踏,并應對防水層進行保護,防止潮濕和污染;(5)防水層在未采取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不得在防水層上進行其它施工作業或直接堆放物品;(6)橋面防水層施工,對縱向邊緣與構造物連接處進行涂刷時,用塑料薄膜遮擋,防止污染。(7)成立質量質量檢查驗收小組組長:范鐵軍副組長:袁寶華、張雷20、組員:張延鵬、陳伯元、劉智涵七、安全保障措施拋丸機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確保安全。(1)工作人員正確穿戴好安全防護用品。(2)檢查拋丸量時,停機及打開倉門限位。(3)施工前檢查電機皮帶防護殼,檢查外圍橡皮完整。(4)拋丸彈出倉外及時停機。 (5)施工時不得在設備下掃丸。(6)非操作人員不得隨意操作或觸摸電氣開關,以免發生意外。(7)工作結束后立即切斷電源開關并將機械移至護欄內側,不得停放在橋中央位置。八、文明施工保障措施(1)文明責任區劃分明確,并有明顯標記。同時設置明顯的標牌,標明施工內容、開工日期及計劃交工日期。(2)施工現場所有管理人員必須佩帶胸卡(上崗證),21、同時按照管理處的有關要求統一著裝。(3)施工現場(工地)作業道路應保持平整,設有路標。機具和材料應做到“二整”:機械設備保持狀態良好、整潔、停置整齊;施工材料堆放有序、存儲規整合理,并插置標示牌。(4)工地現場外觀應做到“三潔”:施工場地整潔、生活環境清潔、施工產品美觀潔凈。(5)施工現場每個施工點,均應有負責人現場指揮施工,主要部位應有技術人員在崗,現場指揮和技術要熟悉操作工藝要求和質量標準。(6)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可能對路面造成污染的附屬工序要提前進行或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有礙于層間結合的工序不準在路面上施工或堆放材料。(7)施工中產生的廢料不可亂棄亂放,應按要求運往指定地點進行處理存放:對易于造成環境污染的施工材料,在運輸、存放及使用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使之污染或將污染降到最小限度。(8)現場進行的各項施工操作,必須按施工前的施工操作安排,或按相應的有關規定進行做到層次清楚,緊張有序,杜絕違章操作和野蠻施工。九、施工人員及機械配置9.1施工人員配置序號工種數量(人)備注1普工102生產負責人13質檢員24實驗員1小計141個隊伍9.2施工機械配置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備注1WC-300噴涂機WC-3003臺2清掃機WA-202臺3拋丸機PW2550DA2臺4高壓吹塵器EZ 2部5角磨機/6臺6灑布車1臺小計15臺1個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