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平工程強夯加固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16883
2023-07-26
11頁
56.22KB
1、xx片區場平工程(標段)強夯加固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審批:八月十四日目錄第一章工程概述2第二章強夯施工7第三章質量控制要點13第四章工期計劃14第五章勞動力計劃14第六章機具計劃14第七章雨期施工措施15第八章成品保護15第九章安全環保措施15第一章 工程概述(一)工程概況(二)工程地質條件7-3 弱風化凝灰巖:灰白夾褐色,巖芯呈塊狀及短柱狀,柱長510cm,強度較高,錘擊不易擊斷,裂隙發育,巖體較破碎,較軟巖。揭露層厚1.7m13.1m。(三)強夯加固設計參數及控制標準用50t的強夯機械,錘徑可用直徑2.5m,重150KN的鋼錘,提高7m進行夯擊。在每四個相切的夯坑中間再疊加一個夯點,其行接2、的重疊率20%,每個夯點夯擊23擊;第二章 強夯施工一、施工準備工作(1)熟悉施工圖紙和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理解設計意圖,掌握各項參數。(2)場地和坐標網移交,進行測量基準交底,復測及驗收工作。(3)制定施工方案和擬定強夯參數,定位放線。(3)場地平整,修筑設備進場道路,在強夯范圍預留夯沉量需要的土厚。(4)選擇有代表性的區域作強夯實驗,跟據實驗結果修正強夯施工方案和強夯參數、錘擊數。(5)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專業工種進行短期專業培訓。二、施工的環節、方法及要點(一)施工環節修建道路平整場地場地強夯方案方案試夯修正方案 第一遍強夯 場地間歇7天第二遍強夯 場地低能量滿夯 間歇7天天 載荷3、實驗 天 1、每遍夯擊的環節為:標出第一遍夯點位置、測量場地高程起重機就位測量夯前錘頂高程夯錘吊到預定高度自由下落夯擊,測量錘頂高程按規定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完畢一個夯點的夯擊完畢第一遍所有夯點的夯擊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測量場地高程間隔7天后,按上述程序完畢第二遍夯擊用低能量滿夯,測量夯后場地高程。2、強夯區域順序:(二)施工方法1機具設備(1)夯錘:采用150KN夯錘,用鋼板作成組合成的夯錘(如下圖)。夯錘底面為圓形,錘底直徑為2.5m。夯錘中設2個直徑250mm上下貫通的排氣孔,減小錘底與土面間形成真空產生的強吸附力和夯錘下落時的空氣阻力。裝配式鋼夯錘圖1-50mm厚鋼板底盤;2-15mm4、厚鋼板外殼;3-30mm厚鋼板頂板;4-中間塊(50mm厚鋼板);5-50mm吊環;6-200mm排氣孔;7-M48mm螺栓(2)起重設備:由于履帶式起重機重心低,穩定性好,行走方便,使用起重量為50t的履帶式起重機(帶摩擦離合器)(如下圖)。用履帶式起重機強夯圖1-夯錘;2-自動脫鉤裝置;3=起重臂桿;4-拉繩;5-錨繩;6-廢輪胎(3)脫鉤裝置:通過動滑輪組用脫鉤裝置來起落夯錘。自動脫鉤器由吊環、耳板、銷環、吊鉤等組成(如下圖)。拉繩一端固定在銷柄上,另一端穿過轉向滑輪,固定在懸臂桿底部橫軸上,當夯錘起吊到規定高度,升鉤拉繩隨即拉開銷柄,夯錘便自動脫鉤下落,同時可控制每次夯擊落距一致。強夯5、自動脫鉤器圖1-吊環;2-耳板;3-銷環軸輥;4-銷柄;5-拉繩(4)錨系設備:當用起重機起吊夯錘時,為防止夯錘忽然脫鉤使起重臂后傾和減小對臂桿的振動,應用T1-100型推土機一臺設在起重機的前方作地錨(如上圖),在起重機臂桿的頂部與推土機之間用兩根鋼絲繩連接,推土機還可用于夯完后作表土推平、壓實工作。2施工技術參數1)點夯1、夯錘自由落距8-14m。2、夯擊方式:夯擊2遍,每遍單點夯擊6-9擊,兩遍點夯不少于16擊。第一遍夯坑控制在2m,即停止夯擊,推平場地后重新布置夯點進行第二遍強夯。3、單點夯擊最大能量xxKN.m。4、起夯能量1500KN.m。5、夯點間距4m*4m,正方形布置。2)滿6、夯:1、滿夯用50T強夯機械。2、錘徑可用2.5m,重150KN的鋼錘。3、提高7m進行夯擊。4、滿夯能量均為1000KN.m。5、在每四個相切的夯坑中間再疊加一個夯實點,其夯擊的重疊率20%,每個夯點夯擊2-3擊。(3)單點的夯擊數與夯擊遍數單點夯擊數應按現場試夯得到的夯擊次數和夯沉量關系曲線擬定,且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1)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50mm;2)夯坑周邊地面不應發生過大的隆起;3)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起錘困難。每夯擊點之夯擊數一般為48擊。夯擊遍數采用3遍,最后一遍以低能量滿夯一遍,以加固前幾遍之間的松土和被振松的表土層。(4)兩遍間隔時間兩遍夯擊之間應有一定的時間間隔,以7、利于土中超靜孔隙水壓力的消散,待地基土穩定后再夯下遍,兩遍之間間隔采用7天。(5)解決范圍強夯解決范圍應大于建筑物基礎范圍,每邊超過基礎外緣的寬度宜為設計解決深度的1/22/3,并且不小于3m。三、施工方法要點(1)強夯前應平整場地,周邊作好排水溝,按夯點布置測量放線擬定夯位。地下水位較高時,應采用減少地下水位后再強夯。(2)墊層鋪設:強夯前需鋪墊一層稍硬的表層,使其能支撐起重設備,便于對所施工的夯擊能得到擴散,同時也可加大地下水位與地表的距離,并有助于雨天降水的集流排泄。強夯應分段進行,順序從邊沿夯向中央,先深后淺,即先加固深層土,再加固中層土,最后加固表層土。(3)夯擊時應按實驗和設計擬定8、的強夯參數進行,落錘應保持平穩,夯位應準確,夯擊坑內積水應及時排除。坑底上含水量過大時,可鋪砂石后再進行夯擊。在每一遍夯擊之后,要用新土或周邊的土將夯擊坑填平,再進行下一遍夯擊。強夯后,基坑應及時修整,澆筑混凝土墊層封閉。(4)對于高飽和度的粉土、粘性土和新飽和填土,采用將原土上的淤泥清除,挖縱橫盲溝,以排除土內的水分,同時在原土上鋪50cm的砂石混合料,以保證強夯時土內的水分排除,在夯坑內回填塊石、碎石等粗顆粒材料,進行強夯置換等措施。通過強夯將坑底軟土向四周擠出,使在夯點下形成塊(碎)石墩,并與四周軟土構成復合地基。(5)雨季填土區強夯,應在場地四周設排水溝、截洪溝,防止雨水流入場內;填土9、應使中間稍高;土料含水率應符合規定;認真分層回填,分層推平、碾壓,并使表面保持1%2%的排水坡度;雨后抓緊排除積水,推掉表面稀泥和軟土,再碾壓;夯后夯坑立即推平、壓實,使高于四周。(6)做好施工過程中的監測和記錄工作,涉及檢查夯錘重和落距,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檢查夯坑位置,按規定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和每擊的夯沉量等,并對各項參數及施工情況進行具體記錄,作為質量控制的根據。(7)標定夯點位置及測量場地標高:夯擊的位置應根據網點設計規定布設,施工場地四周及中間重要控制點應有明顯標志,測量站點應離夯擊點稍遠,最佳的施工場地處圍夯擊影響不到的地段設立多個固定觀測點。四、填方區域地基解決對于回填厚度小10、于3m的填筑區及開挖區采用機械碾壓法進行地基解決,碾壓機械采用15t振動碾壓機,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0.5m,碾壓遍數68遍。場地填土壓實度按以下規定執行:交工面以下0.01.5m:壓實度大于90%;交工面之下1.5m至填土地面:壓實度大于87%;第三章 質量控制要點(1)施工前應檢查夯錘重量、尺寸、落錘控制手段、排水設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質。(2)施工中應檢查落距、夯擊遍數、夯點位置、夯擊范圍。(3)施工結束后,檢查被夯地基的強度并進行承載力檢查,采用靜載壓板實驗。強夯后的土體強度隨間歇時間的增長而增長,檢查強夯效果的測試工作,宜在強夯之后1周后進行,而不宜在強夯結束后立即進行測試工作,否則測得的11、強度偏低。(4)強夯地基質量檢查標準下如表所示。強夯地基質量檢查標準表項目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單位數值主控項目1地基強度設計規定按規定方法2地基承載力設計規定按規定方法一般項目1夯錘落距mm300鋼索設標志2錘重kg100稱重3夯擊遍數及順序設計規定計數法4夯點間距mm500用鋼尺量5夯擊范圍(超過基礎范圍距離)設計規定用鋼尺量6前后兩遍間歇時間設計規定(5)起錘至預定標高下落錘擊:落錘規定保持平穩,夯位應準確,夯擊坑內積水應及時排除,坑底含水量過大時,可鋪砂石后再進行夯擊。若發現坑底傾斜而導致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將坑底整平。第四章 工期計劃本工程工期為xx年8月20日xx年6月12、20日,工期合計300天,必須在xx年6月20日前完畢地基施工和檢測,施工難度大。因此盡量縮短強夯施工時間,把強夯純施工時間控制在270天以內。為加快地基靜載壓板實驗速度,加載可以運用起重機重量做加載配合。具體的工期計劃見進度計劃表。第五章 勞動力計劃每套夯機每臺班需起重司機2名,起重掛鉤員2名,測量員2名,共6人,工地采用3臺夯機總計需勞動力18人。第六章 機具計劃50t履帶式起重機:采用12小時工作制,每臺夯機天天可完畢350 m2以上的三遍強夯工作量,要在260天內完畢270000 m2的強夯任務,需要夯機2700003502603臺,共需履帶式起重強夯機3臺。推土機:JB/T7306型13、,1臺,用作回填、整平夯坑、平整場地。強夯機:QH3000C型,2臺、YTQH350B型,1臺。全站儀:1臺水準儀:3臺第七章 雨期施工措施1、雨季對強夯施工極為不利,由于雨天強夯施工達不到收錘標準,且容易產生吸錘現象,不能保證強夯的施工質量。應盡量避開下雨天氣強夯,假如下雨,必須停止施工,應通過增長強夯機數量和采用兩班工作制來趕工期。2、雨期施工時應做好排水系統,采用措施防止場地積水導致土質變軟,以致出現擠出現象,防止減少強夯效果。3、對強夯區域及時進行表面碾壓。4、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做到事前防止。5、履帶式起重機在雨后強夯時,嚴禁在未經夯實的虛土上作業,同時應進行 試吊,擬定穩妥后方可正式14、強夯。第八章 成品保護1、做好現場測量控制樁、控制網的保護工作。2、做好現場夯擊位置布點的保護工作。3、做好隔振溝,減小沖擊波,以做好對現場排水系統及圍墻、臨設的保護工作。第九章 安全環保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保證體系,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組織學習安全技術規范及施工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2、定期和不定期地組織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3、吊機起重臂活動范圍內嚴禁站人,非工作人員嚴禁進入強夯區域。4、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特殊工種應持證上崗。5、夯機駕駛室前應安裝安全防護網,測量儀器應架設在距夯機30米以外的地方,夯機下落位置與施工人員的安全距離為20米。6、施工時應隨時觀測機械的工作狀態,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解決。7、嚴禁雨天強夯,以避免泥土濺起傷人。8、施工就按計劃有序進行,保持現場安全文明施工。9、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應定期清理,以免污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