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0MW燃煤鍋爐煙氣脫硫工程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17146
2023-07-26
16頁
98.54KB
1、目錄1 工程項目概況2 編制依據3 施工條件和施工準備工作4 施工技術方案及施工技術措施5 質量標準和質量保證措施6 安全管理措施7 文明施工、成品保護管理措施1、工程項目概況1.1、*有限公司2330MW燃煤鍋爐煙氣脫硫工程是由北京*公司總承包,建設一個投資低、運行維護經濟合理、運行方便的副產品利用型煙氣脫硫系統。大部分設備采用國產化設備,部分設備及部件采用進口。1.2、該工程包含煙氣主流程系統和石灰乳制備系統及石膏處理系統兩個輔助系統,共三個系統。其中煙氣主流程系統從爐后引風機出來的未處理煙氣升壓風機升壓GGH加熱器吸收塔脫硫處理GGH加熱器加熱煙囪。1.3、本次安裝的吸收塔為整個脫硫工程2、的核心設備,是煙氣脫硫反應的場所,整個吸收塔高度為:38.506m,內徑為:13.100m,由底板梁、底板、21層圍板、頂板加固筋、進出口煙道及內部噴淋、噴嘴、除霧器等構成。2、編制依據2.1、*有限公司脫硫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2、圖紙:2.2.1、吸收塔制作安裝圖:T050S-J0501;2.2.2、*有限公司煙氣脫硫工程初步設計工藝部分;2.3、引用技術規范及標準:2.3.1、FGD制造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2000年A版)北京*工程有限公司企業標準;2.3.2、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鍋爐機組篇(DL/T5047-95);2.3.3、火力發電廠焊接技術規程DL/T869-20XX;2.3、3.4、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火電發電廠部分(DL/5009.1-20XX);2.3.5、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XX)。2.3.6、(83)水電基火字第137號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加工配置篇。3、施工條件和施工準備工作3.1施工條件3.1.1待裝設備運至現場,且設備經開箱、清點、驗證確認完好。3.1.2施工機具、施工人員到位,具備安裝能力。3.1.3凡影響設備安裝的建筑施工應完工,施工現場清潔無雜物,并做好土建交付安裝中間驗收交接書。3.1.4設備基礎上已做好了安裝基準線與基準標高。 3.2主要施工機械及工器具配備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單位數量1塔吊150T/M臺22汽4、車吊50噸輛13汽車吊16輛14電焊機臺205卷尺50米把16卷尺30米把17角向磨150把48水平尺300mm、500mm把各一只9常用工具若干3.3勞動力組織3.3.1安裝和起重工班(組)長各2名安裝作業 20名電焊工 16名起重作業 6名電工 1名架子工 8名3.4主要工作量(單臺)吸收塔底板梁 15152kg 圍板 155778kg 塔頂板 15296kg 吸收塔平臺扶梯 80000kg 吸收塔漿池攪拌器 6臺吸收塔除霧器 2級吸收塔噴淋層 4層3.5工期安排3.5.1計劃開工日期:20XX年8月17日;3.5.2計劃結束日期:20XX年3月15日(內部防腐結束,吸收塔封閉)。4、施工5、方案及技術措施4.1 設備清點與檢查:4.1.1 根據設備開箱檢驗及缺陷處理制度,按照設計圖紙、裝箱清單和技術文件對開箱的設備進行外觀質量檢查和數量清點,并做好開箱記錄,及時請參加開箱各單位的代表在開箱檢查記錄上簽字,對設備缺陷、運輸過程中造成的設備損壞做好詳細記錄(必要時拍照),并及時填好設備缺陷通知單,報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檢查設備到貨是否齊備,保管好設備中的小件,并標記好安裝位置,確保設備安裝的隨用隨有。4.1.2 檢查到貨設備外觀質量,如設備尺寸是否正確,在運輸和放置過程中,有沒有因碰撞、堆壓和墊置部位不當等而引起的彎曲和扭曲變形,若有變形,應做好記錄并進行現場校正。檢查設備是否存在重6、皮或銹蝕現象等。4.2 吸收塔基礎劃線:4.2.1 基礎交安應由龍源公司項目部、土建及安裝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確認合格后進行。對基礎主要檢查其澆灌質量、基礎的位置、軸線的標示、標高、孔距和外形尺寸,應符合圖紙、規范要求,并作好記錄。 4.2.2 劃線以標準柱為基礎,劃出基礎中心線,標出中心點,并用墨線清楚的標記出來。4.2.3 檢查基礎預埋件的中心偏差、表面平整度、表面標高值,其應符合規范要求,同時用水平儀記錄下每塊預埋件的表面標高值。4.2.4 采用拉鋼絲法,在基礎上清晰地標出底板環形梁的就位位置以及0o、90o、180o、270o方位。4.3 底板梁安裝:4.3.1 在底板環形梁的底部預7、埋上調整螺栓并墊好墊板,以調整到標準標高。對于此施工方法,詳見附錄二。4.3.2 將底板環形梁與格柵支撐梁吊放至安裝位置,調整環形梁位置,使其與基礎中心距離誤差在2mm范圍內,并調整環形的標高與水平度,使其標高在3mm范圍內,水平度在2mm范圍內。4.3.3 調整完畢后,將環形梁與底部預埋件及墊板點焊,各環形梁間點焊并焊接。焊接完畢后,復核尺寸是否變化,若變化,并將其調整在范圍內。關于環形梁的焊接工藝見吸收塔焊接作業指導書。4.3.4 在底板環形梁上表面畫出筒內壁直徑13100mm,并用洋沖沖銃眼以標出0o、90o、180o、270o方位。4.3.5 在環形梁上標出南北向格柵梁的安裝位置,并用8、鋼絲線拉出,以作南北向格柵梁安裝的參考,進行南北向格柵梁的安裝,并臨時點焊。4.3.6 將南北向格柵梁調整至標準標高,然后將預埋件、墊板、格柵梁焊接在一起。4.3.7 在環形梁上標出東西向格柵梁的安裝位置,并用鋼絲拉出,以作東西向格柵梁安裝的參考,進行東西向格柵梁的安裝,并臨時點焊。4.3.8 整體復核格柵安裝尺寸后,即進行格柵梁的焊接工作。格柵梁焊接結束后,將基礎埋筋按圖J0501-03彎曲,并與底板梁焊接,焊接工藝應保證底板梁不產生變形。4 .3.9 底板梁安裝結束后,用洋沖沖銃眼作出底板梁中心、0o、90o、180o、270o位置標記。4.3.10 對底板梁進行二次灌漿及三次灌漿料表面處9、理,三次灌漿抹面結束后,應立刻清理底板梁的上表面,以避免底板梁上表面濺落的混凝土砂漿凝固后難以清理。4.4 底板安裝:4.4.1 檢查基礎三次澆灌層上表面平整度,其偏差值應為2m范圍內1mm。4.4.2 清理格柵梁上表面,不允許有砂漿及其它雜物沾于其上。4.4.3 用墨線在底板梁上彈出底板的安裝位置。4.4.4 將底板吊放在底板梁上,并按位置線放好,留好焊接間隙,將底板壓實,與混凝土表面密實結合,不得有起弓突起現象,底板與混凝土表面不準出現空隙。在格柵支撐梁方框內,底板平整度3mm/m。4.4.5 將底板與底板梁點焊,點焊后,進行焊接,為防止底板產生焊接變形,焊接順序須按J0501的要求。焊接10、過程中須進行清根處理,應處理干凈,關于底板焊接工藝另見吸收塔焊接作業指導書。4.4.6 在底板未全部焊接完畢之前,雨天及夜晚時須有防雨油布罩住底板,以防止水進入到底板與基礎間及霧氣銹腐焊接坡口。4.4.7 底板焊接結束后,底板對接焊縫須磨平。4.4.8 用洋沖在底板上沖出中心點、0o、90o、180o、270o位置標記。4.5 吸收塔圍板加固筋安裝4.5.1 吸收塔圍板共21層,除第一層在環形梁上組合及安裝,其它各層圍板在吸收塔西側組合平臺上組合后吊裝就位、并依照標記進行高空對口工作。4.5.2 底板安裝完畢后,在環形梁上畫筒體內壁直徑,并在殼板就位位置的內側焊上臨時限位。4.5.3 吊裝第一11、層圍板,按圖紙位置排列在吸收塔環形梁上,并在圍板與圍板間、圍板與環形梁間按圖紙留好焊接間隙,排列好后,進行點焊,留一道立焊暫不點焊,立焊縫點焊好后,利用模形板校正圍板立焊縫處的圓弧度,符合圖紙要求弧度后,方可進行焊接,先焊內側后焊外側,內側焊接完畢后,對外側焊縫進行清根后,再進行焊接直到焊接完畢。4.5.4 進行預留立焊縫的焊接,在點焊前,復核整圈圍板的上邊周長與下邊周長,若大于設計周長則進行圍板的修割處理,再進行點焊,點焊與焊縫校正完畢,再次復檢上下邊的周長應在設計周長允許偏差范圍內(5mm的圓弧過渡,需作內襯的表面應平整,凹坑應補焊打磨平整,凸出處應打磨平,有棱角處應打磨成R5mm的圓弧過12、渡。4.11吸收塔安裝起重設備布置方案4.11.1 1、2脫硫島吸收塔側各安裝一臺150噸/米塔吊(見附圖),起吊負荷幅度2.516.9米時,可起吊10噸重物,基本能滿足吸收塔5層以上本體安裝需要,5層以下可考慮用50噸汽車吊配合塔吊起吊。4.11.2 150噸/米塔吊起吊幅度為2.545米,幅度45米時起吊2.95噸4.11.3 50噸汽車吊協助塔吊完成施工起吊任務(50噸汽車吊性能:汽車吊在通道3米寬時能滿足行走,幅度在7.5米,起吊高度22米時,最大起吊負荷12噸)。4.11.4 增壓風機及部分煙道基礎做至標高-650mm時停止繼續向上做,回土填平,做汽車吊通道用,待吸收塔、GGH安裝就13、位后再行施工。起吊設備性能表見下圖,布置位置見附圖:臂40米R2.516.9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Q(4)100009391882583187862744970736729641461245856560853785163R31323334353637383940Q(4)4962477545994434427841313993386237373619臂45米R2.516.2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Q(4)100009594898384407953751571186757642761245846558853505129R303132333414、353637383940414245Q(4)49234730455043814223407339323799367335543441333332312951注:1、R米 2、Q公斤 3、倍率,起重鋼絲繩根數5 質量標準和質量保證措施5.1質量保證措施5.1.1安裝是設備制造的延續,設備的質量對安裝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必須加強對設備的進貨檢驗,把問題消除在安裝工作之前。5.1.2對于外委加工件及外購件要進行嚴格的檢查驗收,各種資料及證明材料必須齊全,發現缺陷必須作好記錄,并報監理。5.1.3嚴格資料管理,確保工程資料與施工同步,保證資料齊全、規范、準確。5.1.4制定各專業的驗評項目劃分表15、,明確檢驗的等級,做好每級的檢查驗收工作,認真辦理工序交接手續,上道工序未完不得進入下道工序。5.1.5施工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圖紙、規程規范、施工作業指導書的要求,不得擅自降低標準或更改設計。5.1.6施工班組要做好自檢記錄,要求完整、準確、及時。5.1.7技術員、質量員要對施工過程進行指導、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要高標準嚴要求,對重復發生的質量問題要專題研究,并制定相應的措施。對關鍵工序要親自落實、檢查。5.1.8服從業主及監理的指導和監督,及時解決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和工藝問題。5.2 質量要求附錄一:吸收塔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龍源企業標準)6 安全管理措施6.1所有施工人員進入現場應嚴格16、遵守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中有關規定。6.2起重工器具應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6.3吊裝應有專人統一指揮,指揮信號明確。6.4 起吊構件有棱角處,應加以包墊。6.5 殼體板吊裝時應設置溜繩。6.6 吊物下方嚴禁有人工作或走動。6.7 高空作業人員身體應經檢查合格后方可登高作業,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帶、安全帽。6.8 腳手架應由專業工種人員搭設,腳手架經驗收合格后,掛牌使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及時處理檢查出的影響安全的問題。6.9 必須做好防火工作,施工區域應設置適當的消防滅火器材,并保持消防水暢通。6.10 做到安全用電,非電工不得從事電氣作業,在吸收塔內施工需要使用照明時,按規定應使17、用電壓不超過12V的行燈。6.11平臺孔洞處應設蓋板、安全網或安全圍欄。6.12 施工現場設備應堆放整齊,安裝場地應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6.13吊車軌道應做好接地保護。6.14 冬季施工時,應及時清除基礎及設備、腳手架上的積水,防止發生滑倒摔傷、滑倒墜落的人身事故。6.15危險點控制序號危險點危險點控制責任人1在施工時高空交叉作業較多起重班長站班時要求注意與安全班聯系,盡量錯開上下交叉作業施工班組長2吊裝時的吊裝用具選擇,以及吊點位置選擇技術員在交底時,將各組件統計給班組,使施工人員了解所吊物件的重量技術員3在封閉容器施工要注意通風,夏季注意防暑降溫及設監護人,做好防觸電措施施工負責人4使用角18、磨戴好防護眼鏡施工負責人5對于高空腳手高空腳手架必須由專業架子工搭設,并經常檢查、維護架子工施工負責人6使用手拉葫蘆經常檢查手拉葫蘆剎車是否可靠,鏈條是否有損傷,并不得超負荷使用施工負責人6.1.6施工人員上下腳手架要走“馬道”,其規格應合乎規程要求。6.17施工現場設專職安全員一名。7文明施工、成品保護管理措施7.1在已施工好成品、半成品附近起吊物體時,應輕吊輕放,不得碰撞已施工完的成品、半成品。7.2設備開箱清點后,箱體要做到防雨、防潮、防銹蝕、防丟失,工地領用后要采取同樣的措施。7.3文明施工注意事項7.3.1材料、設備堆放合理,各種物資標識清楚,擺放有序并符合安全防火標準。7.3.2焊19、接場地地面無焊條或焊條頭,焊接設備集中布置,統一布線,完工后焊接線、氧、乙炔皮帶全部收回。焊條頭、油棉紗放入危險廢棄物存放處。7.3.3嚴禁將施工用氧、乙炔隨意對空排放,氧、乙炔表應經校核合格,氧、乙炔瓶要擺放合理并采取防曬措施。7.3.4合理選擇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它資源,采用先進生產工藝和設備,減少固體廢物產生量。 7.4.5杜絕在設備上亂點亂焊,嚴格按照施工作業指導書規定及技術人員要求進行臨時加固或找平、找正件的焊接。 7.3.6嚴禁施工人員在未得到批準,擅自在建筑樓板上打孔,切割欄桿,步道等行為。附錄附錄一、吸收塔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北京*工程有限公司企業標準(LY03020301-020、01A)1、基礎劃線與預埋墊鐵埋設1.1、 土建交安裝的復驗:1.1.1、基礎混凝土表面強度達到設計標號要求。1.1.2、基礎中心距誤差10mm。1.1.3、基礎外形尺寸誤差+8mm-5mm。1.1.4、基礎上平面標高與設計要求誤差+5mm-10mm。1.1.5、埋筋頂部標高誤差10mm。1.1.6、預埋件埋設后中心位置允許誤差3mm;標高允許誤差+0.00mm-5mm;表面平整度2mm。1.2、基礎劃線1.2.1、以標準樁為基準,可能根據基礎外形及內部埋筋實際情況調整基礎中心,以控制在10mm為宜,并劃出基礎十字墨線,標記清晰。1.2.2、以基礎中心為基準,劃出圈梁中心線及圓周等分線,且標記21、清晰。1.2.3、格柵底板支撐梁中心劃線誤差1mm,標記清晰。2、底部支撐梁和塔底板安裝2.1、底部環形梁安裝:2.1.1、底部環形支撐梁就位位置與基礎中心距離誤差2mm。2.1.2、底部環形支撐梁標高誤差3mm。2.1.3、底部環形支撐梁水平允許誤差2mm。2.2、格柵支撐梁安裝:2.2.1、格柵支撐梁就位位置與十字中心線距離誤差3mm。2.2.2、格柵支撐梁標高與底部環形支撐梁標高間距離誤差1mm。2.3、基礎二次澆灌:2.3.1、預埋的基礎墊鐵與環形支撐梁、格柵支撐梁必須焊接牢固,且調整墊片不準超過三塊,并點焊固定。2.3.2、二次澆灌的混凝土標號要符合設計圖紙要求,一般都高于基礎混凝土22、標號,灌注要密實。2.3.3、二次澆灌抹面層平整度為2m范圍內1mm。2.4、底板安裝:2.4.1、底板與混凝土表面應密實貼合,不準有起弓突起,底板與混凝土表面不準出現空隙。在格柵支撐梁方框內,底板平整度3mm/m。2.4.2、底板的對接焊縫與塞孔焊接的焊縫必須磨平,搭接焊縫及角接焊縫必須打磨成R5mm的圓弧過渡。2.4.3、所有焊縫作100%抽真空檢查。2.4.4、所有焊縫作100%PT/MT檢查。3、殼體組合3.1、筒體組合:3.1.1、筒體圓周方向等分點測量垂直度允許誤差為測量高度H(mm)的0.7,且2mm。3.1.2、筒體圓周方向等分812點測量上口水平允許誤差1.5mm。3.1.323、筒體周長允許偏差是直徑(mm)的3,最大允許偏差30mm。3.1.4、筒體直徑最大允許誤差10mm。3.1.5、筒體相鄰層間連接組件相配尺寸誤差應趨向一致。其相配尺寸之間的誤差要求,直徑允許誤差2mm,周長允許誤差6mm。3.1.6、以圓周方向等分4點測量筒體圓弧曲率允許誤差5mm/m。3.1.7、筒體縱向的平直度4mm/m。3.2、塔頂組合:3.2.1、塔頂組合后直徑最大允許誤差12mm。3.2.2、組件圓弧曲率允許誤差10mm/1.5mm。3.2.3、組件平直度允許誤差4mm/m。3.2.4、拼板時,焊縫對口的錯邊量1mm。3.2.5、加強梁間的距離允許誤差5mm。(3.2.6、錐體的高24、度允許誤差20mm。4、殼體安裝4.1、筒體安裝:4.1.1、筒體安裝后以圓周等分812點測量,直徑最大允許誤差10mm。4.1.2、筒體周長允許偏差是直徑(mm)的3,最大允許偏差35mm。4.1.3、筒體安裝垂直度允許誤差,在筒體圓周方向等分點測量垂直度允許誤差為測量高度H(mm)的0.7,且25mm。4.1.4、筒體各層間對口錯邊量是壁厚的10%,且最大不超過1mm,內壁焊縫應打磨平整,外壁焊縫應滿足焊縫成形要求,不同板厚的接口,外壁焊縫要打磨成圓弧過渡。4.1.5、筒壁圓弧曲率允許誤差6mm/1.5m。4.1.6、筒壁縱向的平直度允許誤差4mm/m。4.1.7、筒體標高允許誤差+20/25、-10mm。4.2、環形加強筋的安裝:4.2.1、環形加強筋的標高允許誤差10mm。(圓周方向測812點)4.2.2、環形加強筋的水平度允許誤差5mm。(圓周方向測量812點)4.2.3、柱形加強筋的垂直度允許誤差3mm.4.2.4、柱形加強筋的位置允許誤差10mm。4.3、煙氣進口段組合、安裝4.3.1、煙氣進口段組合、安裝按FGD安裝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LY03020301-002A(潔凈煙道部分)執行。4.3.2、煙氣進口段安裝:4.3.2.1、煙氣進口段標高允許誤差5mm。4.3.2.2、煙氣進口煙道位置中心角允許誤差按線性量計10mm。4.3.2.3、煙氣進口煙道傾角允許誤差0.2。426、.3.2.4、加強筋的間距允許誤差5mm。4.3.3、采用鎳基合金壁板的,在施工過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鎳基合金表面,不能有劃痕或撞擊傷痕。4.4、煙氣出口段組合、安裝:4.4.1、煙氣出口段組合按FGD安裝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LY03020301-002A(潔凈煙道部分)執行。4.4.2、煙氣出口段安裝:4.4.2.1、煙氣出口段標高允許誤差5mm。4.4.2.2、煙氣出口段的位置中心角允許誤差按線性量計10mm。4.4.2.3、煙氣出口段的位置水平允許誤差10mm。5、內部裝置安裝5.1、噴淋層安裝:5.1.1、噴淋層支撐梁標高允許誤差3mm。5.1.2、支撐梁的位置中心角誤差按線性量計1027、mm。5.1.3、噴淋層支撐梁水平允許誤差3mm。5.1.4、噴淋層支撐梁在支撐板內與壁板預留間隙符合設計要求且不允許有負公差。5.1.5、各層支撐梁之間的垂直距離允許誤差2mm,標高允許誤差5mm。5.1.6、噴淋管道支座就位位置允許誤差3mm,標高允許誤差3mm。5.1.7、噴淋管道必須固定牢靠,噴淋管道連接符合樹脂粘接工藝要求,噴淋管道安裝后軸線位置允許偏差55mm。5.1.8、噴嘴應暢通無堵塞現象,其安裝方向及霧化角度符合設計要求。5.2、除霧器安裝5.2.1、除霧器支撐梁安裝標高允許誤差3mm,水平距離允許誤差+5/-0mm。5.2.2、除霧器支撐梁在支撐板內與塔壁間預留的空隙應符合28、設計要求且不允許有負公差。5.2.3、除霧器支撐梁水平允許誤差3mm。5.2.4、除霧器擋板與支撐梁標高允許誤差為2mm,除霧器擋板水平允許誤差為3mm(圓周方向測812點)。5.2.5、除霧器支架應放置平整,除霧器擋板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與煙氣流向相反。5.2.6、吸收塔界面沖洗水管及除霧器沖冼水管,應與支架結合緊密,安裝角度及方向正確。5.2.7、沖洗水管需要焊接聯接時,參見“PP/PE管材焊接工藝要求”執行。6、塔頂安裝6.1、塔頂安裝標高允許誤差20mm。6.2、塔頂邊緣水平允許誤差10mm。6.3、塔頂坡度允許誤差10mm。6.4、塔頂中心漂移允許誤差20mm。7、殼體外部附件7.129、人孔、檢修門安裝:7.1.1、人孔、檢修門的位置尺寸誤差10mm。7.1.2、人孔、檢修門標高允許誤差10mm。7.1.3、檢修門開關靈活,滑道動作無卡澀現象。7.2、管接頭、測量孔安裝:7.2.1、管接頭、測量孔安裝位置尺寸允許誤差3mm。7.2.2、管接頭、測量孔安裝標高允許誤差3mm。7.2.3、管接頭、測量孔安裝傾角允許誤差0.5。7.2.4、噴淋管道接座中心位置、標高,必須與管道支架梁上的管道安裝孔一致,允許誤差+3/-0mm。7.2.5、攪拌器接管座中心位置、標高允許誤差5mm,角度允許誤差0.5。7.2.6、氧化空氣管接管座中心位置、標高允許誤差5mm,角度允許誤差0.57.230、.7、所有接管座內側焊縫100%PT檢查符合要求。7.3、梯子平臺7.3.1、梯子平臺安裝位置允許誤差10mm。7.3.2、梯子平臺安裝標高允許誤差10mm。7.3.3、平臺接口平整,無突起,格柵方向一致,固定牢靠。7.3.4、欄桿平整光滑無毛刺,聯接牢固可靠。7.4、循環漿液泵入口濾網安裝中心位置、標高允許誤差5mm。7.5、排空箱安裝7.5.1、安裝位置尺寸誤差10mm。7.5.2、安裝標高允許誤差3mm。7.6、噴淋管道、氧化空氣管、循環水管、沖洗水等管道安裝按“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管道篇)”與“DL/T5047-95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鍋爐篇)”執行。7.7、攪拌器安裝31、7.7.1、固定牢靠,聯結接口處嚴密無泄漏。7.7.2、轉動靈活,沒有卡澀現象。8、內襯8.1、內襯施工前必須具備的條件:8.1.1、焊接檢驗工作全部結束。8.1.2、敷設內襯的基體上不準再動用電、火焊接切割等其他加熱工作。8.1.3、對接焊縫必須磨平,搭接、角接的焊縫打磨成R5mm的圓弧過渡。8.1.4、要敷設內襯的表面應平整,凹坑應補焊打磨平整,凸出處應打磨平,有棱角處應打磨成R5mm的圓弧過渡。8.1.5、要敷設內襯的表面應清掃潔凈,不能有油污、雜質、銹斑,并要求表面的粗糙度達到sa2(1/2)級。附錄二、關于吸收塔底板梁增加調整螺栓及臨時埋板的施工方案一、目的在吸收塔底板梁布置圖紙中,32、關于底板梁標高及水平度的調整,圖中所示為用三塊平墊板進行調整。規范要求環形梁標高誤差3mm,水平允許誤差為2mm。若采用平墊板進行調整,且平墊板塊數不允許超過三塊,調整工作將有所困難,為了底板梁調整的方便,采用此施工方案。二、施工方案1、在吸收塔基礎進行第一次澆灌時,增加預埋螺栓,其中中間格柵梁的調整螺栓不用預埋。吸收塔基礎中間的凸起部分取消,澆灌成與基礎周邊一樣的標高。為了增加環形梁底部二次澆灌的空間,整個基礎一次澆灌面標高降低20mm,也即一次澆灌面標高為+210mm。2、環形梁調整螺栓用來進行環形梁標高及水平度的調整,而原先設計的三塊調整墊板取消。螺栓采用原預埋件25*1200改制,其螺紋長度為400mm。3、在底板梁安裝時,先用調整螺栓將墊板調至設計標高,然后將環形梁吊放于其上,對于環形梁的徑向變形,則在臨時預埋板上焊上限位或吊耳,用千斤頂或手拉葫蘆進行調整,直至達到要求,用肋板將環形梁與預埋板連接在一定以對環形梁進行固定,最后焊接環形梁,并安裝格柵梁。格柵梁的調整也如環形梁一樣,但其的調整螺栓不需預埋,最后用槽鋼及鋼板與21#埋件焊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