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后重建項目腳手架安裝工程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17463
2023-07-26
13頁
117.04KB
1、*直屬隊災后重建項目工程腳手架施工方案一、編制說明*及直屬隊災后重建項目工程土方施工方案編制的主要依據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施工圖,*及直屬隊災后重建項目工程施工合同、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國家現行的施工驗收規范、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安全操作規程、擬建建筑物施工場地內的施工條件、周圍環境及勘察設計部門提供的地勘資料、*及直屬隊災后重建項目工程總平面布置圖、國家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及四川省*市規劃和建設局關于建筑施工質量、職業健康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和文明施工等有關要求和規定。2、本施工方案未盡事宜,請遵照現行施工驗收規范和標準及有關規定組織施工。二、工程概況本子項2、為*及直屬隊災后重建項目總建筑面積:5237.19.33,總建筑高度:綜合樓19.95M(五層),公寓樓18.8M(六層)。建筑耐久年限:二級(50年)。建筑耐火等級:二級。建筑工程設計等級為三級,屋面防水等級為三級。結構形式:框架結構,建筑物抗震設防烈度:7度。三、施工準備工作計劃施工準備是一項細致而較為復雜的工作,它包括各個方面。建筑有句行話“七分準備,三分施工,不打無準備之仗”,因此,施工準備工作是整個工程的關鍵,它的好壞直接影響施工進度、質量、安全與環境保護。因此各業務部門務必做好各項施工準備工作。1、在施工圖紙已經會審的基礎上,由項目技術人員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和工長進一步熟悉圖紙,了解3、設計意圖,學習施工組織設計,熟悉有關規范、規程、規定及操作規程,使各專業技術人員和工長能根據設計意圖熟悉施工圖,科學組織施工。2、做好逐級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底。3、檢查上道工序已施工完畢并辦理交接驗收手續。4、勞動組織準備根據該工程特點,腳手架施工需配備經行業培訓合格持有架子工特種操作證的架子工。勞動力安排:架子工10人,普工6人。新工人進場前,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安全施工生產,施工前由工長、安全員對班組長、新工人逐級進行技術交底、安全技術安底,交底內容包括:工程進度計劃、分項工程的施工工藝標準及安全技術措施、安全操作規程,降低成本和質量保證措施,質量標4、準和驗收規范等。5、建筑材料準備:據施工進度計劃的要求,編制建筑材料需用計劃。并根據材料計劃組織建筑材料、周轉材料分批進場。四、主要施工方法本工程各單位工程主體及裝飾階段均采用雙排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架體隨主體上升而搭設,隨外墻飾面完成而拆除,腳手架外側掛綠色2000目密目安全網。1、 雙排腳手架的搭設參數本工程檐口高度為21.3m,綜合考慮外腳手架安全圍護和外架剛度和穩定性,其主要搭設參數如下:(1)外腳手架總高22.8m,步高1.8m,共12步架。操作層上圍護攔桿高1.2m,并按要求設踢腳板,踢腳板高20cm。(2)立桿橫距1.2m,縱距1.8m,大橫桿步距1.8m,小橫桿伸出大橫桿大于0.5、15m,內立桿距墻0.3m,小橫桿距墻0.2m。(3)按外架搭設要求在建筑物轉角處及縱向方向上每隔15m,沿架體豎直方向上連續設置一道剪刀撐,拉墻桿利用構造柱、門窗洞口及墻體設置,按二步二跨設置,水平間距小于6m。2、 立桿基礎要求 立桿基礎先鋪5cm厚的腳手板。腳手板要求平穩。未鋪平的腳手板要求墊平。腳手板要求通長設置,大于2m的平行于墻面設置,短于2m垂直于墻面設置。鋼管立于墊木中間,底座墊2002005mm厚鋼板一塊。增強底板承載力。3、 架子的搭設要求(1)架子所選用的材料為:鋼管483.5規格管材,架子扣件必須選瑪鋼扣件,要求所用材料無銹蝕、裂紋、變形的現象,否則嚴禁使用。(2)所有6、的腳手架材料必須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穩定性,扣件應有足夠的韌性、抗扭和抗剪能力。(3)搭設的腳手架必須牢固穩定,做到不斜、不搖晃、不變形。架子搭設應嚴格。做到桿件橫平豎直,立桿的傾斜度應控制在立桿高度的1/500范圍內。(4)扣件聯接應按擰緊螺栓的控制扭力進行扣件鎖緊操作,操作扭力矩按40-50Nm,不得發生過擰造成扣件裂紋和扭緊不足造成滑移松動。(5)腳手板是腳手架工程的重要部分,必須在操作層鋪設足夠的架板,不漏空、不撓頭,禁止探頭板。腳手板離墻面距離不大于200mm。操作層下一步架應鋪一層水平安全網。(6)腳手架斜道必須綁1.2m高的護身欄桿和18cm高的檔腳板及掛防護欄網,且同時隨7、施工高度的升高而提升。4、 桿件搭設要求(1)掃地桿離地20cm。掃地桿處,小橫桿立桿連接,且位于掃地桿下部。(2)連墻桿應靠近節點從底層第一步大橫處開始設置。(3)連接桿宜靠近主節點設置,距主節點不應大于300mm。(4)剪刀撐跨躍5根立桿,與地面成45度角,架體兩端各設置一組剪刀撐,由底部至頂部隨腳手架的搭設連續設置。中間部份可間斷設置,各級剪刀撐間距不大于15m。(5)剪刀撐斜桿應與立桿和伸出的小橫桿連接,底部斜桿的下端應置于墊板上。剪刀撐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000mm,設置2個旋轉扣件。(6)小橫桿間距1m一道,兩端與內外兩根大橫桿扣牢。(7)鋼管腳手架立桿和大橫桿的對接接頭,相8、鄰兩根立桿的接頭應錯開,并不在同一步架內。同一步架內外和上下的接頭應錯開,并不在同一跨間和同一步內。(8)為增加腳手架的穩定性,要求大橫桿交圈,在搭設腳手架時,大橫桿應搭在立桿的里邊。(9)腳手架各桿件用扣件,互相連接伸出的端頭均應大于100mm,防止桿件滑脫,扣件螺栓的松緊必須適度。(10)腳手架周圍應滿掛2000目安全立網,合封閉施工,立網從第一步開始掛。(11)腳手架必須按規定在操作層、一層、頂層及中間間隔不超過10m或三層設置水平安全網。(12)腳手架高出建筑物的部份要設兩道護身攔,并立掛安全網,安全網必須封綁牢固。5、交底驗收(1)腳手架搭設前,施工負責人應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結合施工9、現場作業條件和隊伍情況,做詳細的交底,并有專人指揮。(2)腳手架應按下列標準進行檢查與驗收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每搭設完10-13m高度后;達到設計高度后;遇有六級大風與大雨后;寒冷地區開凍后;停用超過一個月。(3)驗收標準鋼管立桿縱距偏差為50mm。鋼管立桿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H,且不大于10cm(H為總高度)。扣件緊固力矩為40-50Nm,不大于65Nm。檢查不合格的項,應立即整改。6、腳手架管理 腳手架搭設完后,應派專人進行管理。應隨時檢查墻體拉桿,水平兜網,立面防護網是否完好。木工在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拆除以上防護措施。如因施工需要拆除安全網,水平網、立網10、拆除后應立即復原。7、腳手架的拆除(1)審批手續拆架應經施工現場負責人簽字同意并作專門技術、安全交底后,才能進行。(2)設置警戒拆架操作處的四周,應設有圍攔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一切非操作者進入。(3)清除架上雜物 架上留存的材料、電線等障礙物,均應在拆架前清除干凈。(4)拆架程序拆架必須嚴格按以下程序進行,按搭架的相反程序拆除。安全網腳手板攔桿剪刀撐連墻件小橫桿大橫桿立桿。(5)拆架方式 拆架應自上而下,一步一清逐步進行,嚴禁上下同時拆除,亦不得采用踏步式拆法,嚴禁采用推倒、拉倒或連拉帶推的蠻干方法。(6)剪刀撐、大橫桿拆除 拆架工作應安排3人配合,先拆中間扣,后拆兩端扣,并應由中間11、操作者往下傳遞架桿。(7)鋼管架拆除拆除鋼管扣件式腳手架,除應遵守第條至第條的規定外,尚應按以下要求進行:傳遞方法:拆下架管、架板時,應采取向下傳遞或繩子捆牢向下吊運的方法。禁碰電路:當拆架附近有高壓線時,嚴禁鋼管碰線。忌落扣件:拆卸的扣件應裝箱集中吊下,必須嚴防失手下落或向下投擲。(8)架料拆運的“三不打”,“四不放”原則操作人員應協調一致、緊密配合,應堅持“三不打”、“四不放”的原則:拆除的“三不打”:不得打傷人,不得打壞建筑物,不得打壞設備材料。架桿的“四不放”:未站穩不得放,看不清下邊不得放,下邊有人不得放,上喊下不應不得放。8、腳手架施工安全注意事項(1)操作工人進場前應接受本項目的12、安全技術,熟悉本工程的操作規程。(2)上架前班組長應對組員進行口頭交底,讓組員隨時提高安全防護意識。(3)上架前,操作人員應仔細檢查操作面下部架安全水平防護網是否掛牢,掛穩。(4)工人應正確佩帶安全帽、系好安全帶、攜帶好操作工具。工具應妥善保管,以防掉下傷人。(5)架上操作人應作好配合工作,協調一致,相互照顧。(6)架上施工所需材料應通過繩索起吊,嚴禁隨意拋扔或不正當輸送。(7)架上施工不能隨意扔東西,以防掉下傷人。(8)嚴禁穿硬底鞋上架施工;嚴禁酒后上班。五、安全保證措施1、建立和健全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建立完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把安全生產責任13、落實到每個部門、班組,每個班組發動全員關心安全生產,提高安全意識。2、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誰組織施工,誰負責安全”的崗位責任制,加強全員安全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活動,時刻敲響安全生產的警鐘。3、各種防護用品按規定發放,進入現場操作時,應正確使用。如有不正確使用或不戴安全帽應予制止,并按規定給予罰款。4、認真貫徹安全生產“三級”教育,建立安全活動日,安全技術交底,班前班后交底檢查制度,安全生產定期檢查制度教育職工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遵守企業各項規章制度,文明生產,不違章作業。5、嚴禁高空往下拋扔任何物體。并對違章作業者,立即停止操作,進行教育。6、暴雨和大風大霧,停止高空作業。7、發現14、有不安全因素或安全隱患,必須立即停工整改,待安全檢查員認可隱患已消除后方可繼續。8、腳手架的搭設人員必須經過國家標準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9、搭設人員必須配戴好合格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10、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的縱橫水平桿,掃地桿、連接件。11、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12、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護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六、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計算書(附后)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計算書鋼管腳手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15、JGJ130-20XX)。計算的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15.0米,立桿采用單立管。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1.50米,立桿的橫距1.20米,立桿的步距1.50米。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連墻件采用2步2跨,豎向間距3.00米,水平間距3.00米。施工均布荷載為2.0kN/m2,同時施工2層,腳手板共鋪設4層。一、小橫桿的計算: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按照小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均布荷載值計算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kN/m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500/3=0.075kN/m16、活荷載標準值 Q=2.0001.500/3=1.000kN/m荷載的計算值 q=1.20.038+1.20.075+1.41.000=1.536kN/m小橫桿計算簡圖 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1.5361.20XX/8=0.276kN.m=0.276106/5080.0=54.428N/mm2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荷載標準值q=0.038+0.075+1.000=1.113kN/m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5.01.1131200.0417、/(3842.06105121900.0)=1.197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2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二、大橫桿的計算: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用小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荷載值計算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200=0.046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2001.500/3=0.090kN活荷載標準值 Q=2.0001.2001.500/3=1.200kN荷載的計算值 P=(1.20.046+1.20.090+1.41.200)/2=0.922kN大橫桿計18、算簡圖 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0.08(1.20.038)1.5002+0.2670.9221.500=0.377kN.m=0.377106/5080.0=74.294N/mm2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 V1=0.6770.0381500.004/(1002.06010512119、900.000)=0.05mm集中荷載標準值P=(0.046+0.090+1.200)/2=0.668kN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 V1=1.883668.0401500.003/(1002.060105121900.000)=1.69mm最大撓度和 V=V1+V2=1.743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1.荷載值計算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20、P1=0.0381.500=0.058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2001.500/2=0.135kN活荷載標準值 Q=2.0001.2001.500/2=1.800kN荷載的計算值 R=1.20.058+1.20.135+1.41.800=2.751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四、腳手架荷載標準值: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21、構自重標準值(kN/m);本例為0.1394 NG1 = 0.13915.000=2.091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例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15 NG2 = 0.15041.500(1.200+0.300)/2=0.675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例采用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5 NG3 = 0.1501.5004/2=0.450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05 NG4 = 0.0051.50015.000=0.112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22、 = 3.329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2.00021.5001.200/2=3.600kN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其中 W0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XX)附錄表D.4的規定采用:W0 = 0.300 Uz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XX)附錄表7.2.1的規定采用:Uz = 1.250 Us 風荷載體型系數:Us = 0.600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Wk = 0.70.3001.2500.600 = 023、.158kN/m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0.851.4NQ經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3.329+0.851.43.600=8.278kN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經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3.329+1.43.600=9.034kN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 MW = 0.851.4Wklah2/10其中 Wk 風荷載標準值(kN/m2); la 立桿的縱距 (m); h 立桿的步距 (m)。經過計算得到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85124、.40.1581.5001.5001.500/10=0.063kN.m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1.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9.034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c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550;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5501.500=2.685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890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0cm3; 由長細比,為2685/16=170;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25、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248;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計算得到=9034/(0.25489)=74.495N/mm2;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8.278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c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550;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5501.500=2.685m; A 26、立桿凈截面面積,A=4.890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0cm3; 由長細比,為2685/16=170;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248; MW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MW=0.063kN.m;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計算得到=8278/(0.25489)+63000/5080=80.713N/mm2;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連墻件采用扣件與墻體連接。經過計算得到 Nl = 6.984kN小于扣件的抗滑力8.0kN,滿足要求!連墻件扣件連接示意圖八、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其中 p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kN/m2),p = N/A;p = 36.14 N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kN);N = 9.03 A 基礎底面面積 (m2);A = 0.25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kN/m2);fg = 58.00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fg = kc fgk其中 kc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0.40 fgk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 145.00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