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層住宅主體結構及裝修階段施工升降機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17945
2023-07-26
20頁
466.41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龍門架升降機施工方案資料合集打包下載
1、目 錄1.編制依據22.分項工程概況23.基礎設計荷載取值34.基礎施工要求35.安裝安全要求36.安裝前的準備工作47.升降機的安裝47.1外籠和吊籠的安裝:57.2電纜的安裝:57.3電氣裝置檢查:67.4吊桿安裝:67.5導軌架的安裝:67.6附墻架安裝:77.7對重安裝:77.8天輪和鋼絲繩安裝:77.9電纜保護架的安裝:77.10限位開關及極限開關碰鐵的安裝:88.平臺腳手架、施工通道、結構加固88.1平臺腳手架88.2施工通道腳手架129.安裝及安全使用1410.升降機的拆除1511.驗收1512.附圖1612.1升降機平面圖:1612.2升降機基礎圖:1712.3升降機平臺圖:12、812.4升降機立面圖:1912.5施工通道平面圖:201.編制依據1.1施工組織總設計1.2施工圖紙1.3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XX1.4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XX1.5 SC(IL)系列施工升降機安裝說明書2.分項工程概況工程,結構形式為全現澆框架、剪力墻結構,抗震等級二級,設防烈度8度。由1#、2#、3#樓及A區、B區、C區組成,總建筑面積為109271m2。其中3#樓建筑面積35209m2,地上結構層次為20層,非標準層(首層)層高4800mm,標準層(二層及其以上)層高2900mm,建筑物總高度61.40m。主體結構及裝修階段施工時,垂直運輸機3、械采用SCD200/200施工升降機一臺配合施工,計劃安裝時間為結構8層開始。根據施工現場的場地情況及建筑物的平面位置,確定施工升降機安裝于建筑物南側3-283-30軸之間,距3-B軸3600mm,由建筑外窗洞口C3325(寬度1800mm)進入室內,升降機安裝高度為72.38m(-4. 0068.38m,計48節標準節)。基礎平面尺寸為41004200mm,在地下二層頂板做完防水層后,回填土至梁面,上做100mm厚C20混凝土基礎,預埋螺栓處為330mm厚,基礎四周砌240厚砌體高400mm(采用低于地面的方案,入口地面與吊籠面相平,基礎頂面與入口地面低400mm)。在基礎底邊一角做一個504、0500mm深400mm的積水坑?;A底標高為-4.00m,由于底板上回填土厚度僅400厚,地面壓力達到0.15mpa的要求。由于升降機基礎位于地下二層結構頂板上,并有沉降后澆帶從基礎中通過,該部位沉降后澆帶提前澆筑混凝土,根據荷載要求對升降機及進料平臺采用159鋼管進行加固,不考慮結構板受力。3.基礎設計荷載取值施工升降機自重:安全系數K=2.1, SCD200/200型施工升降機按高度72.38m時的重量:P1=(吊籠重+外籠重+導軌架總重+對重重+載重量)2.1。吊籠重32 KN,外籠重16KN,導軌架總重=(每節重1.61KN,每節高1.508m)1.61KN48節=77.27KN,載5、重40KN,對重32KN。P1=(32+16+77.28+40+32)2.1=414.30KN?;A自重:P2=1.24.14.20.4m16(kN)=132.25KN。荷載總重P=414.30+132.25=546.55KN。此值為結構加固計算值。4.基礎施工要求基礎施工前由施工員進行現場定位,在做好的防水保護層上先用磚砌好預埋螺栓孔、積水井,對回填土進行夯實至密實處,控制好標高后綁扎鋼筋網(8200)澆筑C20厚100mm厚混凝土墊層。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升降機的定位安裝。5.安裝安全要求5.1安裝場地應清理干凈,并用標志桿等圍起來,禁止非工作人員入內。防止安裝上方掉落物體,必要6、時應加安全網。安裝過程中,必須由專人負責,統一指揮。5.2利用吊桿進行安裝時,不允許超載,吊桿最大起重量為2000N,吊桿只用來安裝或拆卸升降機零部件,不得用作其它起重用途。吊桿上有懸掛物時,不得開動吊籠。5.3升降機運行時,施工人員的頭、手絕對不可露出安全欄以外。如果有人在導軌架上或附墻架上工作時,絕對不允許開動升降機,當吊籠升起時嚴禁進入外籠內。吊籠上的所有零部件,必須放置平穩,不得露出安全欄外。5.4安裝作業人員應按空中作業的安全要求,包括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等,不要穿過于寬松的衣服,應穿工作服,以免被卷入運動部件中發生安全事故。5.5操縱升降機,必須將操縱盒拿到吊籠頂部,不7、允許在吊籠內操作。吊籠起動前,應先進行全面檢查,消除所有不安全隱患。安裝運行時,必須按升降機額定安裝載重裝載,不允許超載運行。雷雨天、雪天或風速超過13m/s的惡劣天氣不能進行安裝作業。6.安裝前的準備工作安裝工地應具備合適的電源,并必須配備一個專供升降機用的電源箱,每個吊籠均應由一個開關箱控制,供電熔斷器的電流為額定電流的1.52倍。應具備合適的起重設備及安裝工具。應具備運輸和堆置升降機零部件的道路及場地。應按要求制作基礎,自備好地腳螺栓,確定附墻架與建筑物連接的方案,準備好予埋件或固定件等。根據需要,自備站臺附件,如:過橋板,安全欄桿等。7.升降機的安裝在安裝升降之前必須熟悉“安裝安全要求8、”。深刻了解升降機的機械和電氣性能,并對有待安裝的各個零、部件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7.1外籠和吊籠的安裝:將基礎表面清掃干凈,用起重設備吊住吊籠上的吊點將主機吊起就位,將地腳螺栓安裝好,在地腳螺栓處的底盤和基礎間墊入不同的調整鋼板,用以調整導軌的垂直度。用混凝土將地腳螺栓澆灌在基礎上。用水平儀或線墜測量導軌架的垂直度,保證導軌架的各個立管在兩個方向上的垂直度1/1500。當導軌調整到垂直時用700Nm的力矩壓緊4個地腳螺栓。用同樣的方法調整外籠門框的垂直度,使外籠門框的垂直度在兩個方向1/1000。壓緊其余地腳螺栓,安裝好吊籠頂上的護身欄桿。用上述方法安裝吊籠的另一部分。將外籠左右兩9、部分用螺栓連接起來,用同樣的方法調整外籠門框的垂直度并壓緊地腳螺栓。松開吊籠內電動機上的制動器用起重設備吊起吊籠后標準節上準確就位,將制動器就位。檢查所有用于運輸的墊木或螺栓等是否全部折除,齒輪與齒條的齒合側縫、導軌與齒條背面的間隙滾輪與標準節立管的間隙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所有門開啟應靈活。7.2電纜的安裝:現場供電箱距升降機電源箱的距離應在20米以內,以保證供電質量,滿載運行中,電壓波動不得大于5%。將供電電纜從升降機上電源箱內的總電源開關接入現場供電箱,將電纜隨線以自由狀態盤入電纜籠內。電纜隨線一端從電纜籠底部引出接入電源箱。另一端通過電纜托架引到吊籠內裝入電控箱并固定。電纜籠裝在電纜托架10、下方,使電纜隨線在其中心并可自由的曳出或盤入電纜籠內。7.3電氣裝置檢查:在調試前,先用起重設備安裝一、二節標準節,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升降機鋼結構及電器設備金屬外殼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用500V兆歐表測量電動機及電器元件的對地絕緣電阻應不小于1M。檢查各安全開關、限位開關、極限開關均應能夠起作用。校核電動機接線,吊籠上下運行方向與操縱盒上所示的方向一致。電器裝置檢查完畢后,升降機方可進入安裝運行。7.4吊桿安裝:吊桿應安裝在吊籠頂部吊桿安裝孔內,將推力軸承裝在吊桿底部,將吊桿放入安裝孔內。在吊籠內安裝向心軸承,安裝壓墊并用螺栓固定。7.5導軌架的安裝:將標準節兩端管子接頭處及齒條銷子處擦11、試干凈,并加少量潤滑脂。打開一扇護身欄桿,將吊桿上的吊鉤放下,并鉤住標準節吊具,將標準節吊具鉤住一節標準節,搖動手搖卷揚機,將標準節吊至吊籠頂部并放穩。關上護身欄桿,起動升降機當吊籠升至接近導軌架頂時,應點動行駛,直至吊籠頂部距導軌架頂部大約為300mm左右時停止,用吊桿吊起標準節,對準下面標準節立管和齒條上的銷孔放下吊鉤,用螺絲固定。松開吊鉤,將吊桿轉回,用350Nm的擰緊力矩緊固全部螺栓。按上述方法將標準節依次相連直至達到所需要的高度為止。隨著導軌架的不斷加高,應同時安裝附墻架,并檢查導軌架安裝的垂直度。( 20M 10mm ; 40M 20mm; 60M 25mm; 80M30mm;1012、0M 35mm ; 150M 40mm)。本工程控制30mm。7.6附墻架安裝:隨著導軌的升高,應按每不大于6米安裝一個附墻架,建筑物上的附墻座應先安裝好支架,其允許最大水平傾角為100以內,每個??空颈仨氃O過橋平臺。采用型附墻架,聯接尺寸L=30543671mm,附墻架寬度B=1420mm。當需要計算附墻架作用于建筑物上力時,P=。本工程為P=74.20KN。7.7對重安裝:在正常時必須安裝對重,對重在吊籠和外籠安裝完畢后未加高標準節前就應吊裝就位。在基礎的對重位置上安裝好緩沖彈簧,用起重裝置將對重放入對重滑道,檢查對重導向輪與滑道的間隙0.5mm確保每個輪轉動靈活。7.8天輪和鋼絲繩安裝:13、當導軌架安裝到要求的高度后帶對重的升降機要將天輪安裝好,并用鋼絲繩懸掛好對重。將天輪、繩輪、鋼絲繩及鋼絲繩架吊到吊籠頂部,并備好繩卡螺栓等。將鋼絲繩架用M830的螺栓固定在吊籠上,將吊籠升至距導軌架頂端500mm處,用吊桿將天輪安裝到導軌架頂部,用M24螺栓固定。安裝繩輪;將鋼絲繩穿過繩輪和天輪放至地面的對重上,并用三個繩卡固定于對重上,用同樣的方法將鋼絲繩的另一端用三個繩卡固定在繩輪上。7.9電纜保護架的安裝:在電纜加高過程中,要同時安裝電纜保護架。從地面起每6米左右安裝一個電纜保護架,用帶卡子的一端固定在51的立管上。調整電纜保護架以及電纜托架的位置,確保電纜在電纜保護架“U”形中心。7.14、10限位開關及極限開關碰鐵的安裝:下限碰鐵的位置,應調整在吊籠滿載下行時,自動停止在碰到緩沖簧100-200mm處。下極限碰鐵應安裝在吊籠在碰到緩沖彈簧之前制動。上限位碰鐵調整到使吊籠自動停止在上終端站平臺位置,要確保此時吊籠與導軌架頂部的安全距離符合當地的安全規定。上極限碰鐵應安裝在吊籠越過上平臺150mm處。必須保證極限開關觸柄與上下極限碰鐵的距離,在極限開關斷開位置時,其觸柄距碰鐵0.5-2之內,緊固所有碰鐵上的螺栓,保證碰鐵不移動。8.平臺腳手架、施工通道、結構加固8.1平臺腳手架 升降機平臺腳手架見本方案附圖12.3和附圖12.4,腳手架為扣件式鋼管落地式雙排腳手架,立桿縱距為15015、0、700、1500mm,立桿橫距為1000、750mm,步距4.7米以下為1450mm,4.7米以上為1800(穩定性計算值)mm、1100mm,連墻桿間距為2900mm(每根連墻桿有效面積為5.5平方米),兩側面按要求設置剪刀撐、擋腳板、欄桿、密目網。平臺與結構挑板間距50mm,保證施工時由腳手架平臺承受荷載,保證結構平臺板的安全。腳手架平臺的搭設高度(含屋面層防護1500mm)為65.40米,腳手板鋪設的層數為19層(0.35KN/m2),每米立桿結構自重取0.1291KN/m,施工正常荷載取2層(6KN/m2)。由于腳手架的立桿縱、橫距、大小橫桿步距、連墻桿的面積等構造要求不大于常用腳16、手架的設計尺寸,而高度大于常用腳手架的設計尺寸,所以僅對立桿穩定性進行驗算。驗算時單根中立桿取1100880mm面積計算,不考慮欄桿、擋腳板、密目網等防護設施。經驗算下部32米采用雙管立桿。1.穩定性驗算:+fN=1.2(NG1K+NG2K)+0.851.4NQK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1K=0.129165.4=8.44KN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0.351.100.8819=6.44KN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NQK=61.100.88=5.81KNN=1.2(NG1K+NG2K)+0.851.4NQKN=1.2(8.44+6.44)+0.851.45.817、1=24.77KNl=Lo/i Lo=kh=1.1551.501.80 =3.12m i=15.8mml=3.12103/15.8=197 查表得=0.186 A=489mm2+MW=0.851.4 MWk=wk=0.7 zsw0式中: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取1.40 s風荷載體型系數,取1.3(=0.5)=0.65 w0基本風壓,北京地區取0.35KN/m2wk =0.71.400.650.35=0.22 KN/m2MW =0.127KNm (MWk=0.107 KNm)+=+=272.34+25=297.34N/mm2f=205N/mm2。結論:(采用單立桿時)立桿穩定性不符合要求。當32米18、以下采用雙管立桿時,驗算33米時單立桿的穩定性: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1K=0.129132=4.13KN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0.351.100.8810=3.39KN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NQK=61.100.88=5.81KNN=1.2(NG1K+NG2K)+0.851.4NQKN=1.2(4.13+3.39)+0.851.45.81=15.94KN+=+=175.25+25=200.25N/mm2=205N/mm2。2.搭設高度驗算:按組合風荷載時考慮2.1單管立桿驗算Hs=40413mm=40.41m32m。H=HS/1+0.001HS=38.19、84m。2.2雙管立桿驗算每米立桿結構自重取0.1291KN/m+0.052=0.1811 KN/m。Hs=83240mm=83.24m33m。H=HS/1+0.001HS=76.84m。3.結論:架手架底部32米采用雙管立桿,上部33.4米采用單管立桿,能滿足施工安全要求。附:整體平臺架自重為:P=1.2(0.129165.410+3.701.750.3519)+1.43.701.756.0=427+55=482KN,當32米以下采用雙立桿時,增加12.29KN(321038.4/1000),P=482+12.29=494.29KN此值為結構加固計算值。8.2施工通道腳手架施工通道腳手架見本20、方案附圖12.5(3-11/3-J處為反方向),位于3-11/3-J、3-40/3-J處,施工通道腳手架為扣件式鋼管落地式雙排腳手架,立桿縱距為700、1200mm,立桿橫距為1200、700mm,步距為1800、1100mm,連墻桿間距為2900mm(每根連墻桿有效面積為6.3平方米),外側面按要求設置剪刀撐、擋腳板、欄桿、密目網。平臺與結構挑板間距50mm,保證施工時由腳手架平臺承受荷載,保證結構平臺板的安全。腳手架平臺的搭設高度為53.8米,腳手板鋪設的層數為18層(0.35KN/m2),每米立桿結構自重取0.1291KN/m,施工正常荷載取2層(6KN/m2)。由于腳手架的構造要求基本21、同平臺腳手架,而高度小于平臺腳手架,所以取平臺腳手架計算值,底部20米采用雙管立桿。由于腳手架底面(一層頂板)為框架梁板(板厚160mm),地下一層頂板厚200mm,在腳手架立桿對應的下面采用碗扣架支撐到地下一層平面,由二層結構承擔此腳手架荷,后澆帶處設雙排支撐到基礎底板。平臺及施工通道的搭設、使用、拆除等安全技術要求按腳手架安全技術要求執行。“安全生產、預防為主“,在施工過程中,首先要保證防護設施的到位,在防護不到位的或不符合要求的情況下,作業人員有權對施工的作業條件、作業程序和作業方式中存在的安全問題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8.3結構加固由于升降機、平臺腳手架22、基礎底面為地下二層結構頂板,且有沉降、施工后澆帶,為了保證結構的安全,采用鋼管支撐加固的方法,由鋼管支撐承擔升降機、平臺腳手架的全部荷載,通過鋼管支撐將荷載傳至基礎底板。鋼管支撐平面位置及立面形式見附圖12.4,加固采用4根1594.5的鋼管(上下端用10厚250250鋼板封底),中間加設二道483.5的鋼管拉桿,間距1500mm,水平面設一根橫撐和二根斜撐,保證其整體的穩定。支撐加固時立桿與墊板之間必須焊牢,立桿與拉桿之間必須焊牢,施工時先按實際高度量好立桿長度(減去墊板厚度并留3mm余量),將下墊板與立桿焊好后立豎桿,四根豎桿校正后拉水平桿,再將上墊板安裝到相應位置,墊板與立桿之間的間隙用23、四個鋼楔打緊,用電弧焊將間隙周圈滿焊牢固。必須采用先支撐后回填土做基礎的施工方法,嚴禁先施工基礎后支撐,后澆帶的支撐按模板方案的要求不拆除,混凝土的強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基礎施工。設計驗算:1.已知條件:施工升降機荷載總重P=414.30+132.25=546.55KN(計算值)。整體平臺架自重為:P=494.29KN。1594.5的鋼管;截面面積An=21.84cm2 ; 理論重量G=17.15Kg/m;慣性距I=652.27cm4 ; 截面模量W=80.05 cm3 ; 回轉半徑i=5.46cm;鋼材強度設計值=205N/mm2;2.強度驗算:單根立桿軸向力N=546.55 KN24、 /2=274KN=N/An=274000/2184=125.46 N/mm2f=205N/mm2滿足要求。3.穩定性驗算: N/An L0=15001.1551.5=2600mml= L0/i=2600/54.6=47.62=0.859 =146.06 N/mm2=205N/mm2滿足要求。4.混凝土強度驗算:混凝土強度等級C40=40N/mm2 混凝土受壓面積S=250250400.5=1250KN274KN滿足要求。9.安裝及安全使用升降機的安裝必須由具有相應安裝資質的安裝單位進行,安裝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施工前由安全員按特種作業的要求,進行現場安全交底工作。明確分工及責任,統一思想,統一25、指揮,確保安裝中的安全。升降機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悉各個部件的性能及操作技術,當風速超過20M/S時,以及惡劣氣候下,不得開動升降機。當導軌架及電纜上結冰時,不得開動升降機。經常的觀察吊籠運行通道有無障礙物。升降機的基礎不允許有積水。保持籠內的整潔,確保吊籠裝載未超過其核定載重量,升降機在下班后應停靠在地面站臺,將極限開關鎖住并切斷電源。升降機必須保持始終所有的零部件齊全、完整,按要求定期進行檢查、保養及做墜落試驗。10.升降機的拆除在拆除之前必須對升降機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其中電磁制動器的間隙是否符合要求,主傳動機構的運行是否正常,兩項檢查尤為重要。在檢查調整之后,吊籠可升至導軌架頂端,再上升500mm左右停止,吊籠應不發生下滑現象方可進行拆卸,其步驟按安裝的順序倒行即可。11.驗收施工升降機的安裝及拆卸必須經過上級主管部門的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安全負責人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操作運行中必須做好相關的記錄,項目部應定期進行檢查,消除不安全隱患,確保施工生產的安全。12.附圖12.1升降機平面圖:12.2升降機基礎圖:12.3升降機平臺圖:12.4升降機立面圖:12.5施工通道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