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配電臺區施工組織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18556
2023-07-26
16頁
182.37KB
1、xx農網改造升級工程xx鄉xx村xx二隊等8個配電臺區施工組織方案 批準: 審核: 編寫:一 、工程概況及特點1、工程概況城農網改造工程是xx集團XX年的重要項目,主要是針對臺區供電負荷增長,供電半徑大,電壓質量低而進行的建設改造,以達到保證供電安全、提高供電可靠率和電壓合格率的建設目的.本工程項目設計工作已完成,工程項目規模如下:改造配電變壓器8臺,容量為:880KVA。改造10KV線路0.26km;0.4kv線路6.98km;0。23kv線路20。916km。二、 施工組織管理機構(一)、現場管理為強化現場管理,確保施工安全、質量及工期,經研究實行項目部管理模式,現場管理網絡圖如下: 施工2、單位:漢江水利水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xx項目部 項目部經理: 周 武 工作簽發人:何樂清 工作負責人:譚添雄 技術質量負責人:黃先輝 安全負責人:許顯露 物資管理及地方協調:駱建昱 工作班成員:黃宏科、黃宏寧、林玉全、黃海平、 林偉鋒 、林遠軍、黃先輝(二)、各崗位主要職責1、項目經理:負責整個施工的具體組織管理工作。負責審查本施工“三措”,檢查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監督、檢查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對現場安全和質量進行抽查和指導。 2、工作簽發人:負責審核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符合技術要求,負責審核工作班成員安排是否滿足工程需要. 3、工作負責人:對本施工小組的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組織全體施工人員學習本3、施工“三措”,督促落實現場安全工器具配備使用符合要求,督促檢查班組召開安全技術交底會和班前班后會,跟班深入施工現場檢查安全生產和遵章守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技術質量負責人:負責整個施工的安全技術管理工作.負責審查本施工“三措”,監督、檢查規章制度執行情況,檢查規章制度執行情況,重點對施工現場的安全和質量進行檢查和指導。 5、安全監察:負責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網組織,負責審查本施工“三措”。督促落實現場安全工器具配備使用符合要求,督促檢查班組召開安全技術交底會和班前班后會,深入施工現場檢查安全生產和遵章守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物資管理及地方協調:負責本工程物資、設備的見證及取樣。4、嚴防劣質物資進工地和上設備,杜絕物資質量引起的事故;對工程施工中遇見的糾紛進行協調。7、 工作本成員:認真學習本施工三措及施工方案,嚴格按照方案所列出的措施執行。三、施工進度計劃及方案(一)、工期規劃工期規劃為,自XX年5月31日至XX年7月31日。 (二)、計劃安排(若因雨天及其他特殊原因耽誤,工期順延。) 施工規劃是整個施工的關鍵環節,要在施工的前期就針對配電線路和配電臺區作出有針對性的標準建設規劃,避免因施工規劃不能符合現場情況,延誤工程進度的情況發生。序 號工作內容計劃工作時間工作班組1xx鄉xx村xx二隊XX年6月26日一XX年7月2日施工一隊2xx鄉那陶村那吞屯XX年7月3日一XX5、年7月15日施工二隊3xx鄉駝象村上巴里屯XX年6月15日一XX年6月25日施工二隊4xx鄉駝象村先別屯XX年6月15日一XX年6月25日施工一隊5桐棉鄉那卜村馗禽屯XX年6月8日一XX年6月14日施工二隊6桐棉鄉那卜村那卜屯XX年6月8日一XX年6月14日施工一隊7桐棉鄉那卜村汪布屯XX年5月31日一XX年6月7日施工二隊8桐棉鄉那斗村那斗屯XX年5月31日一XX年6月7日施工一隊 (三)、準備工作: 1、停電計劃 開工前派專人深入現場調查通道內各種交叉跨越線路的情況,依據不同施工現場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制定出各個工程的改造、規劃方案,并按照規劃方案編制相應的停電方案(停電方案提前上報xx水利6、水電公司)。序 號工作內容停電時間1xx鄉xx村xx二隊停電接火XX年7月2日08:00分18:30分2xx鄉那陶村那吞屯停電接火XX年7月15日08:00分-18:30分3xx鄉駝象村上巴里屯停電接火XX年6月25日08:00分18:30分4xx鄉駝象村先別屯停電接火XX年6月25日08:00分18:30分5桐棉鄉那卜村馗禽屯停電接火XX年6月14日08:00分-18:30分6桐棉鄉那卜村那卜屯停電接火XX年6月14日08:00分18:30分7桐棉鄉那卜村汪布屯停電接火XX年6月7日08:00分18:30分8桐棉鄉那斗村那斗屯停電接火XX年6月7日08:00分-18:30分 2、開工前準備好7、相應的施工工器具及材料.序號名稱規格單 位數 量備注1叉桿4米、5米付各1杉樹(叉桿稍部直徑100mm)距桿根0.6米處安裝有穿芯手把.2臨時幌繩20m根4白棕繩(30mm)3牽引繩30m根14角樁1.5m根45頂板1.5m塊16滑板2m塊1鋼質7登高板 付8應有試驗合格標簽8安全帶付8應有試驗合格標簽9安全帽個20應有試驗合格標簽10吊線砣50個211鐵鍬把412挖鍬把213夯錘150根214鋤頭把215鋼卷尺5m支116大錘8磅把417老虎鉗8把1518尖嘴鉗6把1519活動扳手8、10、1215把15各120牽引設備套1人工、機動絞磨21趴桿8m套1帶鎖腳22臨時拉繩(綱絲繩)30m根48、23主牽引繩(綱絲繩)100m根124角樁1.5m根625地錨2-4T根426后控制1016m套1根據電桿高度決定27鋼釬2。5m根128梅花扳手824套2 29呆扳手8-19套230牽引設備套131角樁1。5m根1032臨時拉繩(鋼絲繩)30m根433吊繩(白棕繩)30m根534地錨24T根1035鎖腳套136雙鉤1.5T個1037收線鉗1。5T個43810KV驗電器10KV支1應有試驗合格標簽3910KV短路接地線10KV組3應有試驗合格標簽40個人保安線付2應有試驗合格標簽41380V驗電器380V支1應有試驗合格標簽42攜帶型短路接地線380V組3應有試驗合格標簽43鐵滑輪2T個2走29、44鐵滑輪2T個1走145鋼滑輪4T個446鋁滑輪1T個1547絕緣操作桿4節套1應有試驗合格標簽48標示牌塊2“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49安全圍欄盤350絕緣手套雙2應有試驗合格標簽51對講機HX26030臺52載重汽車5t4輛53絕緣膠布卷20自購材料54焊條袋25自購材料55鐵絲12#Kg 5(三)、施工工序總體安排勘察現場現場施工準備施工規劃物資供應部署實施物資采購加工配電線路建設臺區建設恢復供電停電搭火xx水利水電公司檢查驗收施工單位 自檢消缺資料移交 (四)、施工操作流程:序號現場作業步驟具 體 情 況1提前辦理工作許可手續辦理申請票和工作票、技術交底單、危險點控制卡2開工前的準10、備工程施工材料、工器具應齊全、合格3基坑開挖1、基坑開挖時,應在地面上做出標志,做好防護措施,加強監護;在居民區及交通道路附近挖的坑,應設坑蓋或可靠圍欄,夜間應掛紅燈,防止行人陷入坑內。2、 挖坑時,應及時清除坑口附近浮土、石塊,坑邊禁止外人逗留。在超過15m深的基坑內作業時,向坑外拋擲土石應防止土石回落坑內,作業人員不得在坑內休息。3、基坑深度不小于電桿長度的1/6。4桿(塔)運輸1、裝運電桿時應綁扎牢固,并用繩索絞緊;混凝土泥桿的周圍應塞牢,防止滾動、移動傷人。運載時,電桿重心應與車廂承重中心基本一致,超長部分應設標志。嚴禁客貨混裝。2、裝卸電桿應采取措施,防止散堆傷人。分散卸車時,每卸一11、根之前,應防止其余桿件滾動,電桿應緩慢落地;每卸完一處,應將車上其余的桿件綁扎牢固后,方可繼續運送。3、凡使用機械牽引電桿上山,應將桿身綁牢,鋼絲繩不得觸磨巖石或堅硬地面,爬山路線左右兩側5m以內,不得有人停留或通過.4、多人抬杠電桿時應同肩,步調一致,起放電桿時應相互呼應協調.雨、雪后抬運物件時應有防滑措施。3、根據工作需要合理進行人員分工。5叉桿立桿1、立桿要設專人統一指揮。開工前應講明施工方法及信號。工作人員要明確分工、密切配合、服從指揮。在居民區和交通道路上立桿時,應設專人看守,防止行人接近;立桿要使用合格的起重、支撐設備和拉繩,使用前應仔細檢查,必要時要進行試驗。使用方法應正確,嚴禁12、過載使用;立桿過程中,桿坑和桿下禁止有人走動,除指揮人員外,其他人員必須離開1。2倍桿高的距離。2、使用叉桿人工立桿時,首先要把電桿移至開好馬槽的桿坑旁,系好臨時拉繩,將滑板放在桿坑內桿根的前面。然后眾人合力扛起桿梢,由一人員用頂板做好頂撐,逐步抬高頂撐,直到叉桿可以叉住桿梢.此時要注意叉桿角度,叉桿一定要成八字型(叉桿的夾角約為600700),作業人員應均勻的分配在電桿兩旁,不得站在電桿下,起立時二付叉桿輪流頂起電桿。電桿起立到800時,應緩慢起立電桿,臨時拉繩應向起立反方向做好控制,防止電桿因推桿力量過度,造成倒桿事故。3、上桿塔作業前,應檢查根部、基礎和拉線是否牢固。新立桿塔在桿基未完全13、牢固或做好臨時拉線前,嚴禁攀登。遇有沖刷、起土、上拔或導地線、拉線松動的桿塔,應先培土加固,打好臨時拉線或支好桿架后,在行登桿.4、拉線坑、桿坑的回填土,應每填0.15m夯實一次;最后培起高出地面0.3m的防沉土臺。5、桿塔位移與傾斜的允許范圍:桿塔偏離線路中心線不應大于0.1M。轉角桿、直線桿傾斜度不應大于15IO00,轉角桿不應向內角傾斜,終端桿不應向導線側傾斜,向拉線側傾斜應小于200mm。6金具組裝1.低壓與低壓間橫擔間垂直距離:多回路、分支桿橫擔與橫擔距離為0.3 m;2。高壓與低壓間橫擔間垂直距離:直線桿:1.2m;分支和轉角桿:1.0m3、單橫擔的組裝位置,直線桿應裝于受電側;分14、支桿、轉角桿及終端桿應裝于拉線側。橫擔組裝應平整,端部上、下和左右斜扭不得大于25mm.3、橫擔上下傾斜、左右偏歪不得大于橫擔長度的2%4、二合抱箍:安裝應與電桿緊密吻合5、連接金具:根據導線型號配置相應型號的金具6、螺栓安裝:螺母緊好后,露出的螺桿長度,單螺母不應少于兩個螺距;雙螺母可與螺母相平,當必須加墊圈時,每端墊圈不應超過兩個。螺栓穿入方向:順線路者從電源測穿入,橫線路者面向受電側由左向右穿入;垂直地面者由下向上穿入。7絕緣子及電表安裝1. 按設計圖紙進行安裝2. 電表及電表箱安裝應牢固8柱上、變壓器及配電柜(箱)安裝1、室外配電箱應牢固的安裝在支架或基礎上,箱底距地面高度為1.01.15、2m。落地式配電箱的底部宜抬高,室內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室外應高出地面200mm以上.2、底座周圍應采取封閉措施,并應能防止鼠、蛇類等小動物進入箱內.3、安裝牢固,水平傾斜不應大于托架長度的1/100。4、配電柜(箱)及變壓器身要用夾件固定。9接地體安裝1、接地引線圓鋼不小于8毫米,扁鐵不小于440毫米,中間不能有接頭。接地樁不得少于2根,之間距離不得大于5m2、“TT”網絡配電變壓器接地系統應形成“三位一體”形式。既變壓器和配電柜(箱)箱體、避雷器接地線、零線分別安裝在同一接地裝置上。3、接地電阻小于或等于4歐。4、接地體埋入深度必須使土壤的干燥及凍結程度不會增加接地體的接地電阻值,且不16、應小于0。6m。10絕緣子安裝按設計圖紙進行安裝11停電工作1. 履行工作許可許可手續,只有得到工作許可人命令后方可施工。2. 按照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驗電、接地、懸掛標示牌。12放、緊線1、放、緊線、撤線工作均應有專人指揮、統一信號,并做到通信暢通、加強監護。工作前應檢查放線、緊線和撤線工具及設備是否良好。2、交叉跨越各種線路、鐵路、公路、河流等,應先取得主管部門同意,做好安全措施,如搭好可靠的跨越架、封航、封路、在路口設專人持信號旗看守等。3、同一檔距內,每根導線只允許一個接頭,接頭距導線固定點不應小于0.5m4、線路導線每相的過引線、引下線與鄰相的過引線、引下線或導線之間的凈空距離不應小于17、150mm;導線與拉線、電桿間的凈空距離不應小于50mm;5、導線水平線間距離,不應小于下列數值:鋁絞線:檔距50m及以下為0。4m;檔距70m及以下為0.5m;靠近電桿的兩導線間距離不應小于0。5m;架空絕緣線:檔距40m及以下為0。3m;檔距50m及以下為0.35m;靠近電桿的兩導線間距離不應小于0.4m;6、架線時將鋁絞線的設計弧垂減少20;架線時將絕緣電線的設計弧垂減少14%;7、緊線前,撤線中,應檢查導線有無障礙物掛住,緊線時,應檢查接線頭以及過滑輪、橫擔、樹枝、房屋等處有無卡住現象。如遇導、地線有卡、掛住現象,應松線后處理.處理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卡線處外側,采用工具、大繩等撬、拉導線18、。嚴禁用手直接拉、推導線。8、放線、緊線和撤線工作時,人員不得站在或跨在己受力的牽引繩、導線的內角側和展放的導線圈內以及牽引繩或架空線的垂直下方,防止意外跑線時抽傷。9、緊線和撤線前,應檢查拉線、樁錨和桿塔。必要時,應加固樁錨或加設臨時拉繩10.架線后,桿身傾斜不應大于桿長的1%;轉角桿應向外傾斜;終端桿應向拉線側傾斜。13交叉跨越架設線路與弱電線路、1 kV以下電力線路、610kV電力線路的距離:2m;與35110kV電力線路距離:3m;與220kV電力線路距離:4m;10kV絕緣線與絕緣線之間交叉跨越最小距離:10kV 1。0m,0.4kV 1.0m.14工作終結制度1.檢查確認接地拆除,19、工作人員離開現場。2。相工作許可人匯報工作完畢,并帶領工作人員撤離現場 (五)、施工安全措施1、基礎工程1.1土石方的人工開挖1.1。1人工開挖基坑時,現場應設明顯的警示牌或圍欄,應先清除坑口的浮石及浮土等.向坑外拋扔土石時,應防止土石回落傷人。1。1.2坑底面積超過0.8m時,可由2人同時挖掘,但不得面對面作業.坑上應設一人監護并負責將土石運到距坑口邊0。5m以外的場地。坑深超過1.5米時,坑下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線帽帶.1.1.3為防止坑壁塌方,應設開挖坡度.坡度大小應視土質類別、地下水位和坑深確定.1。1.4施工人員不得在坑內或陡坡上休息或用餐。1.1.5嚴禁上、下坡同時挖方,土、石滾落20、下方不得有人,并設專人警戒.作業人員之間保持適當安全距離。1、 桿塔工程2.1參加人員必須做到熟悉立桿方法,熟悉安全措施.2。2現場所有起重工具、繩索應經試驗合格,使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鋼絲繩銹蝕嚴重、斷股嚴重者嚴禁代入現場,嚴禁以小代大超載使用;2.3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明確工作任務,聽從統一指揮;2、 架線工程3。1對被跨越的房屋、河塘、裸露巖石及人畜較多處均應派專人監護,對被跨越的公路應在公路兩端放置“電力施工、車輛慢行”警示牌,并安排專人手持信號旗監護.導地線被跨越物卡住時,作業人員必須站在線彎的外側,并使用棍棒處理,不得直接用手推拉。3。2拉線人員應走在同一直線上,相互間保持21、適當距離,相互關心,發現異常問題及時提醒,防止隱患擴大成為事故。3。3緊線前,應在緊線耐張段兩側打好反向臨時拉線,并在緊線的過程中設專人看護地錨的變化.3。4緊線前應通信暢通.在緊線過程中,不得站在導地線的垂直下方。3.5所使用的工器具都經試驗合格,嚴禁以小代大。3.5緊線時,操作塔橫擔頭上嚴禁站人,桿上人員應遠離橫擔。待弧垂收好后,再到橫擔頭上畫印及掛線。(四)、現場主要安全技術防范措施、全體施工人員應嚴格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以及本施工措施,現場安全負責人應嚴格把關,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施工人員應互相監督、互相關心。確保人身和設備事故為零。、 施工前,施工人員應認真組織學習電業安全工作規22、程(配電設備上的工作)、電力建設安全規程(配電設備)以及本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施工前施工人員應組織學習本工程有關資料,講明工程任務及要求,使每個職工心中有數。、所有工器具應經試驗合格,使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鋼絲繩銹蝕嚴重、斷股嚴重者嚴禁帶入現場,嚴禁以小代大,超載使用。5、現場所有工作人員應戴安全帽,明確工作任務、施工方法、施工技術措施和統一指揮的信號,工作中要聽從統一指揮、密切配合、互相關心施工安全.工作日內嚴禁飲酒。、人力搬運工具、材料時不要載荷太重,行走及上山時要防止滑倒。兩人或多人抬東西時,要防止載荷集中傷人,上下肩前要前后呼應,同起同落。7、在立桿、放線、緊線施工前,各班應摸清施工段23、的交駐遺址的電力線路名稱及有專人聯系停電,在得到有關供電部門的工作許可命令后方能到現場進行驗電,掛接地線,然后才能開展線路施工工作。8起重工作應由有經驗的人統一指揮,指揮信號應簡明,統一,暢通,分工明確。參加起重工作的人員應熟悉起重搬運方案和安全措施.在起吊,牽引過程中,受力鋼絲周圍,上下方,內角側和起吊物的下面,嚴禁有人逗留和通過。吊運重物不得從人頭頂通過,吊臂下嚴禁站人.起重車及鋼絲繩,吊鉤應完好,并符合相關技術具體規定。9、放線時,各跨越點及交通道口應設專人負責挨近路過的車輛和行人,遇害有房屋和樹木時應先與戶主取得聯系,得到戶主同意及通道內的樹木砍伐后才能放線.在導線易被掛住的地方應用拉24、繩控制導線,控制人員不得站在內角側。 10、緊線前應對所有桿塔和構件的螺栓堅固一遍,上緊每個塔腳螺帽。在耐張塔上掛線點處的另一側先打好臨時拉線,拉線對地夾角應小于30度,拉盤的埋設深度不得小于1。5米拉盤上若聯接兩根鋼絲繩時拉盤的埋設深度不得小于1。8米。緊線時,各跨越點應設專人防止導線掛住或損傷,緊線時掛線瞇處的滑車并靠近掛線點,避免掛線時過牽引太大。11、桿塔上需用的工具、材料必須用吊繩傳遞,不得隨便拋擲.應盡可能不掉東西,工作時必須在牢固的構件上打好安全帶,換位時不得失去保護繩的保護。工作前嚴禁飲酒。12、汽車司機出車前必須檢查好車況,在雨天或不平的道路上行車時要防止車輛打滑或 車上人員25、撞傷.車上人員在汽車行駛中不要打盹或坐在車頭上,車上有易滑動的貨物時必須在行車前綁牢,除特殊情況外,司機在駕駛過程中嚴禁緊急剎車.嚴禁人與貨物同車運送.13、在平行、交叉有電線路導線上進行夾線夾和安裝防振錘工作時,工作人員應穿絕緣鞋,使用個人便攜式接地線,各班應在工作地段的兩側導線上先掛上接地線,防止感應電傷人。14、在需要全部停電和部分停電的線路上工作時間,應辦理相關的手續,嚴格執行安規的各項制度,并應在作業范圍內設護欄和防護網。15、緊線時牽引錨樁距緊線桿塔的水平距離應滿足安全施工的技術規定;16、上變壓器臺上工作前,認真檢查梯子是否牢固,觀察是否有馬蜂,防蟄傷,臺架上作業人員應戴好安全帽26、,系好安全帶和保護繩子,安全帶和保護繩應分別在電桿或臺架上長度要適合。17、吊、放配變和配電柜時,應放專人指揮和監護,吊放前應仔細檢查起吊工具和各受力點是否符合承重標準,檢查配變是否正確掛好,配變和配電柜就位時,工作人員應打好安全帶和保險繩,站在適宜的位置防止就位過程中擠壓受傷。18、現場施工必須按要求正確填寫施工作業票,由工作負責人向施工人員宣講施工作業票的內容,使參加施工的每位成員都知道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內容、現場安全措施、注意事項、分工和責任后,方可開始工作。無論作業時間長短,參加作業人員多少,作業的難易程度如何,都必須針對作業現場的實際進行分析,查找危險點,并制定可靠的控制措施。27、危險點分析必須詳細、具體有針對性.每項施工作業完工后,工作負責人要組織作業人員進行全面的總結,檢查分析危險點的控制,是否還有未受控的危險點等,用以補充完善此類作業項目的危險點預控措施。19、所有停電工作應嚴格執行工作許可制度,到現場后先驗電,然后掛好接地線,嚴禁用絕緣繩將線路短接的方式驗電接地。20、裝設接地裝置應遵守下列規定:(1)各種設備及作業人員的保安接地線的截面不得小于16MM2;停電線路的工作接地線的截面不得小于25MM2.(2)接地線應采用編織軟銅線,不得使用其它導線。(3)接地線不得用纏繞法,應使用專用夾具,連接應可靠。(4)接地棒宜鍍鋅,截面不得小于16MM2,插入地下的深度應28、大于0.6m。(5)裝設接地線時,必須先接接地端,后接導線端,拆除時的順序相反.(6)掛接地線或拆除接地線時必須設專人監護;操作人員應使用絕緣棒(繩)或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21、附件安裝時應在附件安裝作業區間兩端裝設保安接地線。22、 停電、送電工作應由專人負責,嚴禁采用約時停電、送電的方式進行工作。停電作業前,施工單位應向線路管理單位提出申請,并辦理工作票。施工班組負責人在未接到停電負責人的停電工作許可命令前,嚴禁安排任何人接近帶電體。23、驗電工作必須使用相應電壓等級的合格的驗電器,在監護人的監護下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工作負責人完成此工作,驗電應逐相進行。同桿塔設有電力線路時,應先驗低壓、后29、驗高壓;先驗下層、后驗上層.24、驗明線路確無電壓后,必須立即在作業范圍的兩端掛工作接地線,同時將三相短路;凡有可能送電到停電線路的分支線也必須掛工作接地線.同桿塔搭設有多層電力線時,應先掛低壓、后掛高壓,先掛下層、后掛上層。25施工結束后,現場作業負責人必須對現場進行全面檢查,等全部作業人員(包括工具、材料)撤離桿塔后方可命令拆除停電線路上的工作接地線,接地線一經拆除,該線路即為帶電,嚴禁任何人進入帶電區. (五) 危險點分析與控制措施一 搬運及牽引工作 工作危險點:砸傷、擠傷 控制措施:1。 使用車輛運輸,不得超載。搬運電桿、變壓器、線盤必須綁扎牢固,防止重物移動和滾動傷人.2。 裝卸電桿30、應防止散堆傷人,分散卸車時,每卸一處,必須將車上其余電桿綁扎牢固后方可繼續運送。3、多人抬桿必須同肩,步調一致,起放電桿時應互相呼應。4、凡用繩子牽引上山,必須將稈子綁牢,鋼絲繩不得觸磨地面,爬山線路兩側5米內不得有人逗留或通過。二、挖掘基坑工作工作危險點:砸傷及工器具傷人控制措施:1、 在超過1。5M的坑內工作時,坑邊的余土要清除,拋土要特別注意防止土回落坑內,砸傷挖坑人員。2、 在松軟土質挖坑時,應有防止塌方措施,如加檔板、撐木等,禁止由下部掏挖土層。3、 采用的擋土板、撐木強度要足夠,防止造成倒塌擠傷作業人員。4、 防止挖坑過程中使用的鍬、鎬磕手、刨腳。坑內外傳遞工具時不許亂扔,防止誤傷31、人. 三、桿塔組立工作 工作危險點:倒桿及砸傷 控制措施: 1、現場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 2、使用的抱桿不論采用何種材質,使用前均應根據起吊荷重進行驗算抱桿強度,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嚴禁超載使用。 3、為防止抱桿傾倒,在起吊時,抱桿各部拉線應調整好,工器具應正確使用,強度要足夠,拉線要受力均勻,各條拉線均應有專人看守,地錨牢固可靠。 4、起吊時應有專人統一指揮,信號暢通明確,牽引設備要有專人負責。 5、桿上作業人員必須使用工具袋. 6、利用鋼釬做地錨時,應檢查錘把、錘頭及鋼釬,打錘人應站在扶釬人的側面,嚴禁站在對面,并不準戴手套;扶纖人應戴安全帽.釬頭有開花現象時,應更換修理。 四、桿上作業工作32、 工作危險點:高空墜落及物體打擊傷人 控制措施: 1、登桿前應先檢查登高工具是否完好、桿根及拉線是否牢固。 2、桿上作業人員必須使用雙保險安全帶,將安全帶、保險繩系在不同位置牢固的構件上,轉位時不得失去保險繩的保護,安全帶不得低掛高用。 3、工作班成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桿上作業必須使用工具袋,工具、材料應使用繩索傳遞,地面應設圍欄。 五、放緊線工作 工作危險點:跑線傷人、倒斷桿、物體打擊、機械傷害 控制措施: 1、放、緊線工作應設專人指揮,統一信號,并保證通訊暢通。 2、放、緊線使用的工具設備強度應合格,應滿足荷重要求。 3、交叉跨越各種線路、公路,應先取得主管部門同意,并做好相應安全措施。33、 4、緊放線前應檢查拉線、桿根、橫柦、導線連接管、導線接頭、滑輪是否滿足緊、放線要求,工作人員不得跨在凹陷上或站在導線內角側。 5、當導線卡住時,應立即停止牽引并松線,不得直接用手處理,應在其無張力情況下處理。 6、線軸應放置牢固,放線速度要適度并有制動措施,設專人看守。 7、跨越交通道路時,應在兩端設警示牌,并派專人手持信號旗看守。 8、線盤應設專人負責,線盤即將拉空時要控制好轉速,防止線頭傷人。 9、牽引過程中,要有專人跟隨線頭,線頭過滑車時要密切監視,放慢牽引速度,出現卡掛現象要立即停止牽引,正確處理后方可繼續進行。 10、緊線前應打好耐張桿塔臨時拉線,拉線地錨應牢固可靠,并加強監視。 11、緊線時防止過牽引。 六、安裝變壓器工作 工作危險點:高空落物、變壓器脫落或移動變壓器擠壓傷人 控制措施: 1、吊放變壓器工作應設專人指揮和監護. 2、使用其他起重工具起吊時,桿上工具、材料應使用繩索傳遞。 3、吊放變壓器前,應對各受力點進行檢查,檢查變壓器是否確已掛好,檢查變壓器吊環無裂紋。 4、變壓器就位時,工作人員應打好安全帶及保護繩,站在合適的位置防止變壓器就位過程中擠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