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慶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版)(4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19196
2023-08-04
40頁
10.97MB
1、目錄CONTENTSCONTENTS一一、落實國家戰略落實國家戰略,錨定目標定位錨定目標定位二二、統籌空間要素統籌空間要素,構建總體格局構建總體格局三三、豐富人文景觀內涵豐富人文景觀內涵,塑造蒲門魅力空間塑造蒲門魅力空間四四、完善基礎支撐體系完善基礎支撐體系,保障重大設施建設保障重大設施建設五五、提升城區空間品質提升城區空間品質,建設幸福宜居之城建設幸福宜居之城六六、加強國土綜合整治加強國土綜合整治,提升生態修復能力提升生態修復能力七七、強化規劃實施保障強化規劃實施保障,健全規劃治理體系健全規劃治理體系目標定位目標定位1.1 戰略定位1.2 規劃目標1.3 規劃策略1.1 1.1 戰略定位戰略2、定位落實國家戰略落實省、市要求6優化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提高國土開發利用效率,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全面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形成的國土空間1.2 1.2 規劃目標規劃目標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基本建立,糧食安全實現基本保障,生態底線得到加強鞏固、城鄉發展逐步平衡、瀾滄江流域保護利用取得明顯成效,生態安全屏障持續筑牢。至2025年基本形成集約高效、宜居適度、山清水秀,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建成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中國紅茶第一縣、鄉村振興示范縣。至2035年全面形成具有鳳慶特色的“安全、開放、綠色、繁榮、魅力”的高品質國土空間,實現全面開放協同格局,國土空間更加集約、高效3、有序,自然和人文魅力不斷彰顯。至2050年1.3 1.3 規劃策略規劃策略策策略略一一嚴守耕地保護紅線鞏固高原特色農業策策略略二二筑牢綠色生態屏障保育瀾滄江多樣性策策略略三三優化城鄉空間布局創建宜居康養之城嚴守耕地紅線,適當挖掘耕地后備資源,鞏固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守住綠色生態,保護好瀾滄江上游生態屏障,實現生態經濟協調發展主動融入“滇西城鎮群”,強化區域協調發展,增強自身輻射力。總體格局總體格局2.1 統籌劃定“三區三線”2.2 內外聯動,區域協調發展2.3 構建保護開發總體格局2.4 保障安全穩固的農業空間2.5 維育綠色永續的生態空間2.6 營造集約高效的城鄉空間2.7 統籌鄉村發展4、格局充分尊重自然地理格局,統籌農業、生態、城鎮空間布局,避讓資源環境底線、災害風險、歷史文化保護等限制性因素,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推動城鎮緊湊發展和節約集約用地在2021年6月上報國務院的鳳慶縣生態保護紅線方案上,以鳳慶縣林草部門劃定的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方案為基礎,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將集中連片、長期穩定、優質耕地優先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確保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質量不降,布局穩定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合理確定城鎮開發邊界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將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5、。2.1 2.1 統籌劃定“三區三線”統籌劃定“三區三線”生態環境共治共保產業發展協作互補區域交通設施互聯互通推進瀾滄江流域、怒江流域生態協同治理,推動萬明山、五道河等石漠化、水土流失、地質災害重點區域生態修復協同治理借助云南省“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臨滄“鳳云臨雙一體化”等發展機遇,優化自身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促進區域產業發展協作互補緊抓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機遇,重點完善鳳慶至巍山、鳳慶至永德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推進鳳慶機場、云保鐵路、犀牛大橋等區域交通設施建設區域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打破地區、體制及行業的界限,從整合區域內資源的角度出發,構建符合區域社會經濟整體發展規劃、多種基礎設施協調發展的綜合6、基礎設施體系 加強對外協同發展,提升對內協同效率 區域協調策略融入“滇西城鎮群”推進“云鳳一體”與保山、永德協調發展縣城、鄉鎮良性互動2.2 2.2 內外聯動,區域協調發展內外聯動,區域協調發展0構建鳳慶“兩屏五廊”“一核兩軸”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總體格局“兩屏”:江北云嶺山系、南面怒山山系天然生態屏障“五廊”:北部瀾滄江、黑惠江、中部的迎春河、南部的羅閘河、勐統河“一核”:以鳳山鎮為主的縣域發展核心,協調洛黨鎮、勐佑鎮一體化發展“兩軸”:云保高速公路、巍山鳳慶永德高速公路十字路網主軸“兩屏五廊”的保護格局“一核兩軸”的開發格局2.3 2.3 構建保護開發總體格局構建保護開發總體格局中心城區洛黨7、鎮勐佑鎮云嶺生態屏障瀾滄江生態廊道黑廊惠江生態道羅廊河生態道閘勐廊河生態道統城鎮發展軸怒山生態屏障城鎮發展軸結合資源本底、農業生產適宜性評價結果,落實上位規劃要求構建鳳慶“一園、四區”農業空間格局一園:勐佑現代農業產業園依托勐佑壩子、羅閘河河谷農業基礎、打造高品質的勐佑現代農業產業園四區:北部高山經濟作物區、中部中山綜合種植區、西南低山經濟作物區、瀾滄江峽谷林茶風景旅游區2.4 2.4 保障安全穩固的農業空間保障安全穩固的農業空間北部高山經濟區中部中山綜合種植區勐佑現代農業產業園西南低山經濟作物區瀾滄江峽谷林茶風景旅游區瀾滄江生態廊道黑廊惠江生態道羅廊河生態道閘勐廊河生態統道嚴守耕地保護紅線,8、鞏固高原特色農業2.4 2.4 保障安全穩固的農業空間保障安全穩固的農業空間嚴格落實耕地用途管制耕地保護目標下達至各鄉鎮,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全面實施耕地“進出平衡”加強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規劃期內必須最嚴舉措保護永久基本農田,確保完成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嚴禁擅自調整糧食生產功能區加強古茶樹資源的保護利用劃定古茶樹(園)保護區等級,根據保護等級進行保護結合資源本底,生態保護重要性評價結果,銜接上位規劃構筑鳳慶“兩屏”“五廊”“多點”生態空間格局兩屏:江北云嶺山系、南面怒山山系天然生態屏障五廊:瀾滄江、黑惠江、迎春河、羅閘河、勐統河多點:水源保護地及其他9、生態功能重要區2.5 2.5 維育綠色永續的生態空間維育綠色永續的生態空間云嶺生態屏障勐統河生態廊道怒山生態屏障羅閘河生態廊道瀾滄江生態廊道黑惠江生態廊道詩禮箐河沿河村石灰窯河民安村大灣箐回龍村高橋河頭道河水庫綠蔭塘水庫柏木河水庫大風口忙萊河萬明山黑龍塘紫薇村紙廠河魚塘村菜籽地河永和村燕子巖河巖蜂窩統籌自然資源保護強化全域水、林、田等資源的保護利用,全面提升生態系統功能與生態環境質量,確保自然資源總量穩定、質量提升2.5 2.5 維育綠色永續的生態空間維育綠色永續的生態空間水資源保護利用提升水源涵養功能,完善河湖水系保護格局,加強水源地安全保障強化河湖管理保護林地資源保護利用加強森林資源保護,10、實施林地分級保護管理,繼續推進國士綠化行動,有序安排年度造林任務,合理利用林地資源草地資源保護利用實施基本草原保護,嚴格執行基本草原用途管制制度落實草蓄平衡制度,嚴查超載過牧和禁牧休牧期違規放牧行為濕地資源保護利用強化濕地資源保護,對河流兩側灘涂低洼地蓄水造濕,合理利用濕地資源,加強濕地公園建設生物多樣性重要保護和利用強化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強化五道河、萬明山等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2.6 2.6 營造集約高效的城鄉空間營造集約高效的城鄉空間一主中心城區兩次勐佑鎮、洛黨鎮三支點魯史鎮、小灣鎮、營盤鎮多節點三岔河鎮、雪山鎮、郭大寨鄉、腰街鄉、大寺鄉、新華鄉、詩禮鄉構建“中心城11、區次中心城鎮重點城鎮一般鄉鎮”四級城鎮等級形成“一主兩次兩軸三支點多節點”的城鄉空間格局2.7 2.7 統籌鄉村發展格局統籌鄉村發展格局城郊融合類42個,緊鄰城鎮建成區邊緣,中心城區、工業園區、各鄉鎮駐地周邊村莊集聚發展類76個,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對周邊村莊人口有較強集聚作用特色保護類47個,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特色文化村、整治提升類18個,環境短板弱項多、村莊建筑風貌零亂 村莊規劃原則 村莊分類布局魅力空間魅力空間3.1 自然與歷史文化資源保護3.2 自然與歷史文化資源利用3.3 塑造蒲門特色魅力空間3.1 3.1 自然與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自然與歷史文化資源保護1個歷史文化名鎮13個中國傳12、統村落國家級村落1個自然保護區瀾滄江自然保護區魯史鎮國家級2個少數民族特色村落國家級村落44個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3個,省級2個、市級19個、縣級20個168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1個、省級1個、市級19個、縣級147個1個百萬級水電站小灣水電站3.2 3.2 自然與歷史文化資源利用自然與歷史文化資源利用魯史古鎮文筆塔古墨村鳳慶文廟石洞寺文昌閣朝天門安石村中心文化場地歷史文化片區鳳慶文廟文昌閣滇紅茶博物館魯史古鎮詩禮古墨洛黨石洞寺依托中心文化場地和打造鳳慶歷史文旅品牌,系統活化利用自然與歷史文化資源。3.3 3.3 塑造蒲門特色魅力空間塑造蒲門特色魅力空間【兩環】【四片】鳳北茶馬古韻觀光環鳳南多13、姿民俗觀光環滇紅故里旅游核心區百里長湖水電工業游覽區魯史茶馬文化區鳳南民俗觀光區恒春鳳慶綜合生態旅游軸以茶馬文化驅動、恒春主題吸引、山水資源聯動,共同構筑鳳慶縣“一軸、兩環、四片”的魅力空間格局。【一軸】基礎支撐基礎支撐4.1 優化產業空間布局4.2 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4.3 提升公共設施保障水平4.4 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4.5 增強城市韌性建設4.1 4.1 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構建“一主兩次兩帶四片區”的產業空間結構一主兩次兩帶鳳慶縣城、勐佑、洛黨形成的縣域產業發展核心營盤鎮,魯史鎮為縣域產業發展的次核瀾滄江產業發展帶,以縣城、勐佑、洛黨形成的產業綜合服務發展帶四片區以縣城14、為核心的產業綜合服務片區;以魯史為核心的歷史文化產業片區;以營盤鎮為核心的糖業產業片區;以小灣鎮為核心的茶葉產業片區4.2 4.2 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五橫五縱九連接”綜合交通路網公路鐵路構建鳳慶縣域內“十”字型鐵路新建五個碼頭、改建三個碼頭新建通用機場1處港口機場五橫云保高速公路、耇街至碧溪、漭水至腰街、鳳慶至腰街、營盤至云縣。五縱巍山-永德、勐佑鎮至亞練、勐佑鎮至烏木龍、鳳慶至犀牛碼頭、鳳慶至腰街。九連接連接漭水、耇街、碧溪、愛華、幸福、烏木龍、亞練、勐統、溫泉。新建碼頭新街碼頭、二基渡碼頭、孟畢碼頭、平河碼頭、明通碼頭;改建碼頭犀牛碼頭、漾江碼頭,小灣碼頭。4.3 15、4.3 提升公共設施保障水平提升公共設施保障水平建立“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公共服務體系縣級公共服務體系鄉鎮公共服務體系社區(村委會)公共服務體系 以中心城區為重點區域,打造高質量、高等級的公共服務設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構建一小時生活圈。以15分鐘社區(鄉村)生活圈為單元進行,鼓勵通過合并設置、開放共享等方式,促進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布局。以各鎮鎮區和鄉駐地為中心區,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務,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4.4 4.4 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合理利用水資源,改善城市人居環境保障城鄉供水平衡,按照“量質兼顧、安全智慧”的總體思路,建設資16、源節約、水質優良、安全可靠、智慧低碳、服務高效的供水體系。規劃至2035年,鳳慶縣集中供水普及率達到100%,供水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加快排水防澇和污水配套管網設施建設全面建設覆蓋城鄉的污水處理系統,按照“適度集中、合理分散”的原則,統籌布局、高標準建設污水處理廠與污水處理設施。推進電網建設與網絡全覆蓋工程對現狀存在問題的電力設施進行全面改造,優化電網結構,全面完善網絡覆蓋工程;構建更加智能、高效的電力電信系統。完善環衛設施布局,推進垃圾分類收運處置按照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與減量化要求,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4.5 4.5 增強城市韌性建設增強城市韌性建設防洪根據防洪標準,縣城517、0年一遇、建制鎮及鄉集鎮的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主要河流防洪按50年一遇的標準設防。縣城和鄉鎮駐地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規劃一般建筑物按 8度抗震設防,重要建筑、大型公建及生命線工程按9度抗震設防。抗震中心城區規劃消防站2處,各鄉鎮應至少配置1處消防站,各村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設消防水池,儲量不低于50m。消防結合廣場、公園、綠地等建設室外避難場所。規劃2035年可滿足城區70%人口到避難場所避難。人防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和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地質災害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密防范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面推進平安鳳慶建設。合理布局公安設施和警力,加強重點單位、重18、要公共空間和人流密集場所防控,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公共安全保障中心城區中心城區5.1 用地空間結構5.2 用地布局5.3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5.4 綜合交通布局鳳慶中心城區將形成“一核一軸五片區多組團”的空間結構。5.1 5.1 用地空間結構用地空間結構【一核】綜合服務核心【一軸】城市主要發展軸【五片區】北部商貿宜居片區順寧老城文旅宜居片區中部綜合服務片區滇紅茶產業集聚片區南部核桃產業集聚片區【多組團】各片區中形成的多個功能組團5.2 5.2 用地布局用地布局居住用地面積387.79公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面積91.16公頃商業服務業用地面積106.59公頃工礦用地面積156.11公頃規劃總用地19、面積11.1676平方千米倉儲用地面積11.91公頃交通運輸用地面積183.78公頃公用設施用地面積5.46公頃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面積156.61公頃陸地水域面積8.86公頃5.3 5.3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01配置完善的公共教育體系02打造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03健全層次分明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04構建全民共享的體育設施體系05建立健全的社會福利體系本次規劃中學按2-4萬人/所的標準配置;小學按1-2萬人/所的標準配置;幼兒園按0.5-1萬人/所的標準配置,規劃保留現狀8處醫療衛生設施,新增醫療衛生設施1處,同步結合社區服務中心,合理配置社區級衛生服務設施。本次規劃保留現狀20、13處文化設施,規劃文化用地2.2公頃,滿足遠期城市發展需要。根據標準要求鳳慶縣中心城區需配置體育用地面積為1.04公頃,本次規劃體育用地2.2公頃,能夠滿足遠期城市發展需要。根據標準要求鳳慶縣中心城區需配置社會福利用地面積為4.17公頃,滿足遠期城市發展需要。5.4 5.4 綜合交通布局綜合交通布局【兩環】【三縱】【四橫】內環經一路、福廣路、書院路和鳳梧路形成內環;外環西環路和國道G357形成外環。滇紅路、鳳梧路鳳平路胡廣路書院路、綠茗路平村大道、園區大道規劃形成“兩環三縱四橫”的主要干路交通網絡綜合整治綜合整治6.1 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6.2 全域國土綜合整治6.1 6.1 山水林田湖草21、系統修復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森林生態修復加強天然林保護,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開展退化林修復、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構建全方位、多角度、全天候的管護網絡水環境和水生態修復積極開展羅閘河、迎春河保護與修復工程,飲用水源地保護,河道生態修復等工程,改善水庫濕地及周邊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將生物多樣性極重要、生態保護極重要分布集中的區域劃為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重點區,對重點區進行 保護和修復水土流失治理持續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積極推進飲用水庫上游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形成多方位的水土流失綜合防護體系石漠化治理以石漠化區域脆弱生態系統及常綠闊葉林、石山灌叢生態系統為保護22、修復重點,強化石漠化綜合治理,優先保護好石漠化區域、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地質災害防治實施地質災害分類防治,加強監測預警網絡建設。針對地質災害規模較大、險情緊急的區域,實施削坡減載、地表及地下排水、坡面防護等工程防治1235466.2 6.2 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大力開展農用地整治,低效林草地和園地整理,深入推進建設用地整理,有序開展宅基地、工礦廢棄地及其他低效閑置用地整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適度開發耕地后備資源。鼓勵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從嚴落實占補平衡制度,實現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農用地整治積極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優化村莊建設用地布局。有效推動農村建設用地綜合整治,盤活閑置低效的農村建設23、用地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推進城鄉存量建設用地挖潛利用和高效配置,優化城市內部用地結構,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城鎮低效用地整治實施保障實施保障7.1 規劃空間傳導7.2 近期行動計劃7.3 規劃實施保障7.1 7.1 規劃空間傳導規劃空間傳導總體規劃縣級鄉鎮級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內特定領域城鎮開發邊界外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綜合交通規劃城鎮布局規劃特定總功能城市更新規劃國土綜合整治鄉鎮國土空間規劃詳細規劃傳導專項規劃指引落實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提出的傳導要求,制定鄉鎮的約束性指標分解方案,落實重要控制指標要求城鎮開發邊界內編制詳細規劃,城鎮開24、發邊界外編制村莊規劃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依據,編制各類專項規劃,對空間開發保護利用做出專項安排7.2 7.2 近期行動計劃近期行動計劃 充分銜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等相關規劃,對縣域、中心城區近期實施的重大項目布局和時序作出統籌安排,制定行動計劃,提出實施保障措施。推進實施國土綜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礦山生態修復重大工程實施。制定實施計劃制定實施計劃根據項目選址范圍,銜接國土空間規劃,保障重點項目建設訴求項目分級分類項目分級分類按照項目類別及實施時間,對重點項目進行分類分級,優先保障民生及基礎設施類項目梳理項目清單梳理項目清單梳理鳳慶縣十四五重點建設項目 清單,摸清各部門規劃期間重點訴求,合理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7.3 7.3 規劃實施保障規劃實施保障形成縣級總規數據庫,協助市級建設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形成全縣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管理,實現對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情況的動態監管。協助建設信息平臺建立國土空間現狀圖成果動態更新機制,以及“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規劃定期評估機制。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實施效果定期進行分析和評估。開展城市體檢評估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廣泛聽取社會公眾意見,將公眾參與貫穿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評估、修正的全過程。建立規劃督察員制度,以規劃底線性內容為重點,加強規劃實施監督,對違反規劃行為進行事前事中監督。健全規劃實施監督問責制度完善公眾參與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