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4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19254
2023-08-04
47頁
34.16MB
1、公眾征求意見稿工布江達縣人民政府2023年4月前 言PREFACE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全域旅游規劃、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等專項規劃的融合,充分實現了“多規合一”,是2021-2035年縣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行動綱領;同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也落實了國家、自治區、市級總規的重大戰略和空間部署,為未來編制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供了基本依據。規劃范圍與期限縣域:規劃范圍總面積12960平方公里(1.296萬平方公里),包括工布江達鎮、巴河鎮2、金達鎮、江達鄉、錯高鄉、朱拉鄉、娘蒲鄉、加興鄉、仲莎鄉9個鄉(鎮),共82個村居。中心城區:包括北至結底崗村南面山腳,南至林拉高速,西至江達鄉吾路崗村、朗村東側,東至工布江達縣拌合站,規劃區面積約7.85平方公里。規劃范圍規劃期限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目標年為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01 目標戰略戰略定位規劃目標區域協同 02 嚴守生態空間筑牢全域生態安全格局堅守自然生態保護底線強化自然資源保護綜合推進生態修復03 保障農牧空間構建高原特色農牧格局嚴守耕地糧食安全底線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積極推進鄉村振興04 優化城鎮空間構建城鎮發展格局集約統籌城鎮開發邊界推進城鎮體系建3、設05 綠色高效產業空間構建產業發展體系產業空間總體布局全域旅游(旅游名縣)發展規劃06 完善支撐體系構建高效便捷綜合交通系統完善優質共享公共服務設施打造綠色安全市政設施系統建設完善韌性防災減災體系07 打造高原特色魅力空間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加強自然景觀資源保護塑造特色城鄉魅力風貌08 優化中心城區國土空間格局優化中心城區功能布局結構綠地與開敞空間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有序推進城市更新09 強化實施保障加強規劃體系傳導完善規劃實施保障體制建立規劃“一張圖”目 錄 01目標戰略p 戰略定位p 規劃目標p 區域協同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1 戰略定位01工布江達縣生態優越4、,屬于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屬于“藏東南高原邊緣森林生態修復重要區”。國家級高原生態保護區向西積極融入拉薩三小時經濟圈建設,向東充分借用林芝市建設區域次中心城市的契機,加快高原特色產業和特色城鎮發展,促進區域要素流動,成為拉薩三小時經濟圈重要支點縣。拉薩三小時經濟圈重要支點縣巴松措是自然風景類國家5A級旅游景區,是工布江達縣重要的生態資源聚集核心區。結合生態資源,依托巴松措5A級景區品牌優勢,打造巴松措自然風光旅游勝地。巴松措自然風光旅游勝地工布江達縣是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屬于藏豬核心產區,是“中國藏豬之鄉”,依托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把工布江達縣建設成為藏豬原種保護區及農牧全產業鏈服務示范縣5、。藏豬原種保護區及農牧全產業鏈服務示范縣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2 規劃目標022025年2035年2050年n全面鞏固提升小康社會建設成果,在生態文明建設、區域協調、城鄉統籌、鄉村振興、民生福祉、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等方面取得新成效。n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形成,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成效顯著,基本建成較高水平的小康社會。n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全面優化,發展質量明顯提升。n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高原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成,智慧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全面建成。n生態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土空間格局基本形成6、。n全面實現高水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全面建成,城鄉居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n建成青藏高原乃至全國的生態文明高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全面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高質量、高品質綠色國土空間。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3 區位協同03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和推動“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建設協調加快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建設“銜東接西”對接拉薩三小時經濟圈構建藏川云旅游大環線以G318、G317、G109、G214、青藏鐵路等線路為聯系紐帶,串聯起巴松措、林芝大峽谷、布達拉宮、香格里拉、稻城等旅游景點,構建藏川云旅游大環線,推動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7、。充分利用林拉高等級公路及沿線豐富的產業資源,主動協同拉薩與林芝兩地,與之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工布江達縣需全面保護草原、河湖、濕地、冰川、荒漠等生態系統,實施一系列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點項目,提升高原生態系統結構完整性和功能穩定性,積極推進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建設。全面落實國家對外開放總體戰略,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推動“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建設,構建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通道,形成擴大開放、合作共贏的新格局。02嚴守生態空間p 筑牢全域生態安全格局p 堅守自然生態保護底線p 強化自然資源保護p 綜合推進生態修復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1 筑牢全域生態安全格局048、構建工布江達縣“一帶一廊二屏”的生態安全總體格局一帶沿尼洋河流域生態景觀帶一廊沿娘曲周邊的生態極重要區,以生物多樣性、水源涵養功能為主的西藏林芝白唇鹿生態廊道二屏巴松措國家級森林自然公園生態屏障、西藏工布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生態屏障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2 堅守自然生態保護底線05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按照“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的原則,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工布江達縣生態保護紅線占全縣國土面積約76.15%。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3 強化自然資源保護06草地資源耕地資源森林資源濕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冰川資源完善保護和管9、控體系,落實草原保護要求;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治理退化草原;在縣域西部三鄉(鎮)地區建立土地沙化治理重點地區;對草地面積總量進行管控。加強耕地保護,提升耕地質量;合理控制耕地后備資源開發,加強撂荒耕地復耕復墾;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落實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分區布局優化;加大林地分級保護規劃;加大林地利用結構優化,對林地資源進行分類經營區劃。完善縣域濕地保護管理體系,加強濕地保護區建設;重點加強朱拉河國家濕地公園的規劃保護與利用;加強濕地資源合理規劃利用;實施重點河湖濕地保護修復工程。提出礦山廢棄地開發利用可能與方向;加大礦山生態修復重點區域,積極推進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加強污水處置的監管,定期10、開展水質監測;建設“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水生態大環境;主要河湖水質達到或優于類水體的比例保持在100%。逐步探索和建立完善的冰川保護管控體系;加大冰川變化監測與氣候波動的研究,探究工布江達縣域冰川變化背后的影響機制。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4 綜合推進生態修復07p 加強森林、濕地功能修復與生態治理p 系統開展水土流失綜合防治p 保護生物多樣性p 系統治理江河湖庫水系p 推進礦山綜合治理 03保障農牧空間p 構建高原特色農牧格局p 嚴守耕地糧食安全底線p 促進現代農業發展p 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1 構建11、高原特色農牧格局08“一帶一支”:“一區”:“多點”:依托尼洋河和巴河-朱拉曲河谷的條帶狀種植業適宜區為主的兩條發展軸線,打造現代型農業復合種養殖空間,重點推進農牧業現代化發展,拓展農業休閑游等服務業。做優西部特色牧業發展區,發展特色畜牧養殖業。優化特色種植空間,提高本縣糧油果蔬自給率。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2 嚴守耕地糧食安全底線09u 全域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8.271萬畝。u 全域劃定耕地保護目標10.4024萬畝。嚴守耕地紅線,保障糧食安全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耕地質量與產能,確12、保糧食安全。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從嚴管控非農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一經劃定,不得擅自占用和改變用途。建立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堅持以補定占、先補后占,堅持占優補優、占補平衡。實行分區差異化保護,完善監督管理機制重點保護尼洋河干流沿岸的耕地規模,加強尼洋河支流河谷地區耕地保護;加強耕地質量保護,提升隊伍建設,改善設施設備,提高耕地質量監督管理水平。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3 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10重點保障青稞種植面積,確保青稞口糧安全基礎優勢特色持續推進青稞標準化生產工作,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支持青稞加工轉化,提高青稞產品附加值,加13、大營銷力度,在林芝市乃至自治區范圍內創建工布江達縣青稞品牌。打造工布江達縣優勢畜牧產業新格局依托加興、娘蒲、金達三個鄉(鎮)地區資源優勢,重點推進工布牦牛養殖優勢產區;依托仲莎鄉畜牧業發展現狀及資源稟賦,重點發展犏奶牛養殖產業;結合全縣農牧空間與生態空間的有機整體性,新增牧草種植基地。合理布局特色種養殖產業空間,支撐現代養殖體系建設加快巴河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推進工布藏豬產業強鎮建設;加快推動形成以江達鄉為核心,輻射金達鎮、工布江達鎮的藏雞養殖優勢產區;加快推進以工布江達鎮、仲莎鄉北部為核心的蔬菜種植產業發展。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4 積極推進鄉村振興1114、 構建縣域鄉村振興大格局 分類推進鄉村發展一心兩翼一軸兩環四區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護保留改善村莊類型 04優化城鎮空間p 構建城鎮發展格局p 集約統籌城鎮開發邊界p 推進城鎮體系建設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1 構建城鎮發展格局12“一核”:“兩翼”:“三帶”:即中部綜合服務核,以工布江達鎮為核心,協同江達鄉、仲莎鄉,完善公共服務配置,構建縣域綜合服務核心;u 規劃構建“一核兩翼三帶”的城鎮發展格局即“東部集聚提升城鎮群”和“西部優化發展城鎮群”即“林拉城鎮發展帶”、“茶馬古道城鎮發展帶”和“娘朱錯城鎮發展帶”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15、2 集約統籌城鎮開發邊界13u 全域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面積402.57公頃 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是在一定時期內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以城鎮功能為主的區域邊界。統籌劃定中心城區城鎮開發邊界230.97公頃,巴河鎮150.47公頃,金達鎮21.13公頃。分類保障建設用地需求在城鎮開發邊界內合理保障各類開發建設用地需求,完善城鎮功能、優化用地結構、提升空間品質。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3 推進城鎮體系建設14u 構建“縣城中心鎮重點鎮一般鄉(鎮)中心村”的四級城鎮村體系。第一級:縣域中心城鎮(1個)縣城駐地(工布江達鎮),全縣的政治、經濟、16、文化中心;第二級:重點城鎮(3個)巴河鎮、金達鎮、錯高鄉,城鎮化重點培育發展區,利用各自區位、交通和資源優勢,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吸引力的副中心;第三級:一般城鎮(5個)加興鄉、娘蒲鄉、江達鄉、仲莎鄉、朱拉鄉;第四級:中心村(13個)太昭村、羅馬林村、嘎木村、朗色村、吾路崗村、阿沛村、結定村、林則村、仲當村、東瑪村、孜牧宗村、錯高村、波村。05綠色高效產業空間p 構建產業發展體系p 產業空間總體布局p 全域旅游(旅游名縣)發展規劃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1 構建產業發展體系15構建“銜東接西、一帶三區”發展格局,貫徹“壯黑強綠”發展思路,按照“高質量、高品質、高標準17、高融合”四大要求,促進第一產業“增效調優”、第二產業“集中做強”、第三產業“轉型跨越”,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以重點發展產業、重點培育產業、保護發展產業為主的產業發展體系重點發展產業全域旅游業特色養殖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重點培育產業特色種植業民族特色產業高原特色采集業現代服務業保護發展產業礦產探采業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2 產業空間總體布局16形成“一心、一帶、三區”的產業空間發展格局,實現有差異、有重點的協調發展,通過產業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推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助力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一心縣城產業綜合服務中心一帶林拉產18、業創新協同發展帶三區東部農旅融合發展區:巴河鎮、朱拉鄉、錯高鄉中部現代服務發展區:工布江達鎮、仲莎鄉、江達鄉西部高原牧業發展區:娘蒲鄉、金達鎮、加興鄉5.3 全域旅游(旅游名縣)發展規劃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7融入新資源觀、新市場觀、新產品觀,綜合工布江達旅游資源集聚的空間特征、地形地貌以及區位條件及交通條件,總體形成“一心、一核、兩帶、五區”的全域旅游空間格局。一心縣城旅游集散中心一核巴松措旅游引擎核兩帶318最美國道文化風光帶茶馬古道旅游產業聯動帶五區大巴松措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特色文化創意休閑集聚區娘蒲牧區文化體驗集聚區溫泉康養度假集聚區高原野生動物科普集聚區 19、06完善支撐體系p 構建高效便捷綜合交通系統p 完善優質共享公共服務設施p 打造綠色安全市政設施系統p 建設完善韌性防災減災體系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6.1 構建高效便捷綜合交通系統18構建通達互聯的交通體系,積極融入五城三小時經濟圈 形成兩橫五縱的交通格局向東融入林芝經濟圈,向西與拉薩一體化發展。強化全縣南北向連接,加速推進集散路網建設。構建全域旅游交通網絡接駁機場、火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具備通車條件的鄉(鎮)、村莊客運班線全覆蓋。觀景點、休閑驛站、服務點、停車場及沿線服務等。提高鄉村道路通暢率推動娘蒲鄉和工布江達鎮等多個自然村道路修建。積極推進加興鄉、娘蒲鄉、仲20、莎鄉、金達鎮、江達鄉等多個建制村的道路建設。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6.2 完善優質共享公共服務設施19建立覆蓋城鄉、協同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社區服務生活保障醫療衛生教育資源體育運動文化宣傳縣城重點鎮一般鎮中心村行政村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6.3 打造綠色安全市政設施系統20對受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的居民,實施有計劃的避險遷村并點。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6.4 建設完善韌性防災減災體系21對危及縣城、集鎮、學校、聚居點等人口相對密集區且難以實施搬遷避讓的地質災害進行工程治理。對于危險性較大的冰湖,采取必要的工程處置,21、有效降低冰湖潰決對高風險區威脅。開展冰川和冰緣區動態監測,強化冰凍、雪災搶險救援及救災物資儲備。加強縣域森林火災監測預警、通信體系、防護配套設施體系、消防專業隊基礎設施體系、防火應急道路體系建設。加強地震監測預警,落實交通設施抗震設防標準,提高基礎電信設施、水利水電工程等重大工程的抗震能力,防止地震引發次生災害。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目標,扎實推進災害防治任務 07打造高原特色魅力空間p 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p 加強自然景觀資源保護p 塑造特色城鄉魅力風貌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1 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22落實歷史文化保護法律法規1完善歷史文化資源的普查和建檔掛22、牌2推動歷史文化資源申報3做好歷史文化資源利用4文物保護保護對象: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古遺址、古墓群等,區級文物10個,市級文物2個,縣級文物12個,未評級文物42個。保護措施:劃定核心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地帶。核心保護區是文物本體向外延伸1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核心保護區外10-30米,并根據道路、河流、山體進行調整。歷史文化名村保護保護對象:錯高村、太昭村。保護措施:劃定核心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地帶。核心保護區是歷史建筑向外延伸1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核心保護區外擴30米,并根據道路、河流、山體進行調整。古樹名木保護保護對象:白樺、藏川楊、藏杏等。保護措施:按照樹齡分級保護;根據樹冠投影確定保護區;23、確定管護責任人;禁止砍伐古樹,移植古樹需要依法依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護對象:傳統技藝、傳統舞蹈、傳統服飾等,其中區級4個。保護措施:建立非遺信息庫;加強申遺力度;培育傳承人;加強宣傳推廣;探索“非遺+文化產品”開發。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2 加強自然景觀資源保護23高原湖泊保護:巴松措、新措溝、仲措、雜拉溝等。高原河流保護:尼洋河及其支流。雪山冰川保護:米拉山、巴嘎神山、拉扎巖、多吉扎森巖、帕拉冰川、神佛山等雪山冰川。高原野生動物保護:白唇鹿、野生獼猴、黑頸鶴、雪豹、西藏棕熊、巖羊、藏雪雞、林麝等。高原野生植物保護:保護野生植物287種、食用菌23種、藥材524、00余種。草原濕地保護:邦杰塘草原、朱拉國家濕地公園等草原濕地。草原濕地保護:松多溫泉、布如溝溫泉群、結牧溫泉。瀑布風光保護:扎拉溝瀑布群、朱拉大峽谷、新措溝、仲措溝、朱拉鄉白朗溝內瀑布景觀。峽谷風光保護:尼洋河大峽谷、朱拉河大峽谷等峽谷風光。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3 塑造特色城鄉魅力風貌241培育魅力景觀區大巴松措國家級旅游度假魅力景觀區高原野生動物科普魅力景觀區特色文化創意魅力景觀區娘蒲牧區文化體驗魅力景觀區溫泉康養度假魅力景觀區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3 塑造特色城鄉魅力風貌252重點打造魅力城鎮綜合服務型魅力城鎮:工布江達鎮25、特色文化型魅力城鎮:娘蒲鄉、江達鄉旅游景觀型魅力城鎮:錯高鄉、朱拉鄉特色產業型魅力城鎮:巴河鎮、金達鎮、加興鄉、仲莎鄉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3 塑造特色城鄉魅力風貌263培育鄉村旅游節點景區服務型結巴村、林則村、四章村、白朗村文化度假型錯高村、歐巴村、結牧村民俗體驗型阿沛村、太昭村、新生村、秀巴村、仲榮村自然風光型羅池村、雜拉村產業帶動型拉如村、麥巴村城鎮集約型扎熱村 08優化中心城區國土空間格局p 優化中心城區功能布局結構p 綠地與開敞空間p 公共服務體系建設p 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8.1 優化中心城區功能布局結構26、27u 沿尼洋河兩岸形成“一帶四區”的發展格局“一帶”:即尼洋河濱河景觀帶?!八膮^”:分別是城北老城片區、城南新城片區、西片區、東片區。u 依托自然山水格局,塑造“一帶、三園、多點”的藍綠空間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8.2 綠地與開敞空間28一帶:依托尼洋河,打造濱河景觀帶。現狀泉州公園、新城文化廣場、老城西側新建濱河公園多點:三園:規劃社區公園。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8.3 公共服務體系建設29立足城市不同發展階段和土地供應情況,重點補充為當地居民提供服務的公共設施和旅游業發展的相關設施。u立足現實適度超前,為未來的設施擴建留有余地適度分27、散老城主城區的公共服務設施至外圍組團,結合城市空間組團格局考量公共服務設施的空間布局,并與各組團的主體功能相契合。u構建與組群城市空間形態相適應的公共設施格局u強化與城市發展定位相吻合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圍繞城市發展目標和城市職能,重點完善倉儲物流、商務辦公、交易展覽等公共服務設施。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8.4 有序推進城市更新30引導城鎮進行有序更新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升人居環境盤活存量用地,制定符合城市發展階段特征的城市更新目標、策略、重點區域及時序安排。改善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條件,營造舒適宜居、特色鮮明的環境風貌,實現城區功能和品質提升。09強化實28、施保障p 加強規劃體系傳導p 完善規劃實施保障體制p 建立規劃“一張圖”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9.1 加強規劃體系傳導31精確傳導鄉鎮規劃統籌落實詳細規劃指導約束專項規劃l落實縣級規劃的戰略定位和目標任務l落實縣級規劃各類指標l統籌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布局l統籌自然歷史文化傳承與保護l統籌國土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l城鎮開發邊界線內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l鄉村地區編制實用性村莊規劃l以本規劃確定的主體功能分區、生態空間布局、農業空間布局、分區規劃等為依據,落實生態保護類指標、資源安全類指標、邊境安全類指標、設施用地控制指標、城鎮開發邊界、公共服務配置、相關空間管控、線性廊29、道預控布局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9.2 完善規劃實施保障機制32指導約束專項規劃政策配套機制研究制定區域國土空間開發政策規定,加快國土空間規劃政策配套機制建設。規劃監督機制加強執法監督;強化監督考核;健全追責制度。技術保障機制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完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組織實施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部門協調機制。工布江達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9.3 建立規劃“一張圖”33指導約束專項規劃為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監督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監測監管、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等提供數據支撐和技術保障。為了引領全縣高質量、現代化發展,進一步優化工布江達縣規劃成果,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建議。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本次成果為公示稿,一切以最終批復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