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市政檢查井蓋新建和維護技術指南(試行)(2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19442
2023-08-04
22頁
5.37MB
1、湖北省市政檢查井蓋新建和維護技術指南(試行)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湖北省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2023.04適用范圍本指南適用于湖北省行政區域內新建、改建、擴建和大中修工程的城鎮道路車行道路面上、人行道路面上及綠化帶內排水管道檢查井蓋。其他專業領域(燃氣、供水、供熱等)在相似條件下可參考使用。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的檢查井蓋原則上須按照本指南進行設計、施工和維護。01車行道檢查井蓋設置02人行道檢查井蓋設置綠化帶檢查井蓋設置03巡查及維護04目 錄01車行道檢查井蓋設置(一)城鎮(一)城鎮車行道車行道優先優先使用使用球墨鑄鐵寬邊防沉降檢查井蓋球墨鑄鐵寬邊防沉降檢查井蓋1.井蓋、井座及調2、節環均應采用球墨鑄鐵材質,球化率應達到80%以上,球化等級不低于三級,牌號滿足QT500-7級別要求。其它指標應符合球墨鑄鐵件(GB/T 1348)的規定。(三三)標識和圖案標識和圖案1.井蓋正面應設防滑花紋,凸起高度為3-8mm。2.井座法蘭盤正面靠下位置應設置檢查井類型標識,如“污水井”、“雨水井”、“燃氣井”等。3.檢查井圖案在井座、井蓋生產時同步鑄造,圖案必須清晰、耐磨、易辨識。4.在不影響結構和功能前提下,檢查井圖案可根據城市特點設定。1.1 一般規定(二)材質及荷載(二)材質及荷載混凝土路面檢查井蓋(參考)瀝青路面檢查井蓋(參考)2.井座重量不低于70kg,井蓋重量不低于60kg,3、調節環重量不低于15kg。3.井座應預留3-4個安裝孔,便于吊裝。4.不同的使用場所下,檢查井蓋的承載能力應滿足如下表1-1所示要求:表1-1 檢查井蓋使用場景荷載要求使用場所最低承載等級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城鎮公路D400貨運站、碼頭、機場E600城市名稱蓋面、井底規格檢查井類型承載強度吊裝環1.井蓋直徑為700mm,井座承載面150mm,厚10mm,外緣圈厚20mm,井座面盤外徑為1000mm。2.井座高度不低于190mm,井座承插口外徑為680mm。3.井蓋落座面寬度28mm,井座支撐面寬度30mm,嵌入深度50mm。4.井座支撐面上梯形凹槽底寬14mm,頂寬12mm,槽深4、8mm,槽壁兩側厚8mm。(四四)結構尺寸)結構尺寸1.1 一般規定5.橡膠墊圈的材質要求符合HG/T 3080的規定,拉伸強度12Mpa,壓縮永久變形(10022h)35%,硬度(紹爾A型)75。橡膠墊圈頂寬12mm,底寬14mm,高10mm。橡膠墊圈檢查井蓋平面圖檢查井蓋剖面圖梯形凹槽及橡膠圈橫斷面(五)調節環(五)調節環1.調節環材質同井蓋一致,內徑為690mm,外徑為890mm。2.截面呈“L”形,高度50mm,寬度100mm,厚度不小于5mm。3.底座預留4個14圓孔用于膨脹螺栓安裝固定。4.調節環內壁與井座底部外沿總間隙不應大于6mm。球墨鑄鐵調節環球墨鑄鐵調節環(六(六)其他要求5、)其他要求1.防墜落裝置井座應設有防墜子蓋防止行人意外落井;防墜子蓋材料應采用球墨鑄鐵(QT500-7或QT600-3),承重不應低于3KN,子蓋不應采用密閉式結構,且應采用旋轉式嵌入固定。2.彈性鎖定裝置井蓋背面應設置三條剛性的彈性鎖定裝置,當井蓋閉合時可使之與井座卡口緊扣,防止井蓋脫離井座產生跳響,彈性鎖定裝置應采用整體鑄造。防墜子蓋3.連接裝置井蓋與井座應采用滑槽連接,連接處鉸接軸銷和螺栓應為不銹鋼材質,鉸鏈寬度不小于65mm,開啟角度為180度。連接裝置防墜子蓋彈性鎖定裝置1.1 一般規定1.2 維修道路檢查井蓋設置要點常規情況下使用熱瀝青混合料,禁止使用冷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不低于16、30;特殊情況可采用快干水泥,但應添加鋼纖維、炭黑等確保施工效果,完工后1-2小時內強度達到80%以上,以滿足通車條件。(一)(一)施工準備施工準備除常用機具外,還需配備限位井筒、沖擊夯、圓形切割機、破碎鎬、壓路機等;沖擊夯圓形切割機限位井筒破碎鎬1.施工材料1.路面要切圓一律使用圓形切割機,切圓中心和舊井蓋中心重合,切圓直徑根據井周破壞范圍確定,最小直徑為1200mm;禁止切成四邊形、六邊形等形狀。2.深度要控制破除時應注意切割面的保護,不得破壞切割邊緣;基坑破除深度宜為舊路面以下13-20cm,坑面應清潔,平整度較好。(二)基坑開挖(二)基坑開挖路面圓切(三)基底處理(三)基底處理1.井筒7、頂部存在局部破損時應先對破損的井筒進行修復。2.井筒頂面不平時應先用1:2的水泥砂漿調平,調平砂漿厚度不應大于20mm。3.井筒距現有路面標高大于20cm時應先用C30混凝土提升井筒。4.原井圈為磚砌結構時應先拆除破損磚后放置預制井圈或現澆C30鋼筋混凝土井圈壓頂修復。5.開挖基坑周邊舊路面存在沉陷、不密實的情況時應注漿加固處理。1.調節環應安裝在混凝土井圈頂面,安裝必須平整、穩固。2.調節環的中心與切圓中心一致,調節環安裝的坡度與道路坡度一致。3.復核無誤后應及時用膨脹螺栓將調節環固定,其高程應保證調節環頂面與井座下緣重疊30mm以上。(四)安裝調節環(四)安裝調節環(五)安裝限位井筒(五)8、安裝限位井筒1.限位井筒應制作成圓筒狀,其外徑和調節環內徑相匹配。2.限位井筒安裝前應涂刷防粘結劑。3.限位井筒垂直插入調節環內安放,并確保穩固。1.2 維修道路檢查井蓋設置要點1.分層回填,分層夯實(每層不超過10cm),上面層預留高度8cm為宜。2.下層用小型夯擊設備夯實,密實度不小于90%。3.上層虛鋪系數為1.3,限位井筒周邊瀝青混凝土采用小型夯擊設備初步夯實。(六)分層回填(六)分層回填(七)安裝井蓋(七)安裝井蓋1.對好位:確保井座垂直插入調節環中,并確保孔位周邊瀝青混合料不受外力變形、垮塌。2.選好向:調整檢查井蓋鉸鏈軸與行車方向相同,并安裝在來車方向。(八八)碾壓密實碾壓密實19、.檢查井蓋就位后,先用沖擊夯初夯。2.采用小型壓路機將井蓋板及周邊瀝青混合料來回振壓2-3遍,最后靜壓一遍,及時檢測平整度。(九)開放交通(九)開放交通1.完成振壓瀝青及井蓋板后,應及時將井蓋表面及周邊清掃干凈。2.灑水降溫養護,待瀝青混凝土溫度低于50時拆除圍擋開放交通。3.振壓過程中局部缺料處采用人工補料,接縫處用細料找補,補料過程應及時清理井蓋上的瀝青和雜物。1.2 維修道路檢查井蓋設置要點1.檢查井的結構施工完畢,應檢查驗收合格后再開始安裝施工。2.調節環安裝:將調節環安裝在加固處理后的井座基礎上,調節環與基礎之間用水泥砂漿調平。3.安裝承插盤式檢查井蓋:將承插盤式檢查井蓋放至調節環上10、,使井蓋座框底部套入調節環深度不小于20mm,且其外壁與調節環內壁的徑向總間隙不大于6mm。井蓋頂面與路面平齊。4.水泥混凝土施工:同路面混凝土一起澆筑施工。在施工中,采用振動棒進行振實,避免振動棒直接碰到井蓋。最后進行表面收光壓紋。新建水泥、瀝青混凝土路面檢查井安裝圖承插承插式球墨鑄鐵井座式球墨鑄鐵井座(二)(二)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承插盤式檢查井蓋的安裝施工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承插盤式檢查井蓋的安裝施工1.檢查井的結構施工完畢,應檢查驗收合格后再開始安裝施工。2.井位處混合料清除:待中層瀝青混凝土攤鋪完后,面層攤鋪施工前,以井筒中心為圓心,切除直徑1400-1600mm范圍內的瀝青混合料,深度11、為180-200mm,并將基礎面清理干凈。3.調節環安裝:瀝青面層施工前,放置調節環,調節環與井筒間采用水泥砂漿調平,同時安裝限位井圈。限位井圈的上沿口高度與路面設計高度一致,分層回填夯實AC-13細粒式瀝青混凝土至面層底面標高,保證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4.將井蓋表面清理干凈,待瀝青冷卻至50以下后開放交通。(三)(三)新建瀝青混凝土路面承插盤式檢查井蓋的安裝施工新建瀝青混凝土路面承插盤式檢查井蓋的安裝施工1.3 新建道路檢查井蓋設置要點(一一)在在滿足規范的前提下盡量滿足規范的前提下盡量將將檢查檢查井井蓋布置在人行道內側或綠化帶內蓋布置在人行道內側或綠化帶內,確需布置在車行道上的宜布置在慢車12、道范圍內確需布置在車行道上的宜布置在慢車道范圍內,且且設置的具體位置應在車輪輪跡中間設置的具體位置應在車輪輪跡中間,避免車輪避免車輪碾壓碾壓。02人行道檢查井蓋設置2.1 一般規定1.各類井蓋應統籌考慮,綜合協調,統籌規劃設計,科學布點設置,減少占用公共空間。2.新建道路管線布置宜與路面一次成型,盡量減少路面開挖次數。3.井蓋設置應不影響行人通行安全順暢,易于識別、便于維護。4.井蓋不得壓占無障礙設施、盲道及兩側各0.4m的人行道。5.公共設施帶內檢查井,外緣不應超出設施帶的范圍。6.井蓋的外廓距路緣石外沿的最小距離為0.3m。7.巿政管線檢查井應留出管線維修的合理空間,同時要滿足環境衛生和園13、林綠化的作業要求。8.井蓋設施不應壓占設施帶內綠化樹池,不影響行道樹的生長環境。9.井蓋設施應安裝牢固,安裝后地面應平整,基礎部分不得裸露出路面。10.人行道出入口應設置車擋,禁止機動車行駛或臨停在人行道上。11.各類井蓋設施的標識應符合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1部分:通用符號)GB/T 10001.1及相關標準的要求。(一(一)公園)公園廣場和中心城區城市道路人行道優先使用隱形井蓋,其它人行道優先使用球墨鑄鐵承插式檢查井廣場和中心城區城市道路人行道優先使用隱形井蓋,其它人行道優先使用球墨鑄鐵承插式檢查井蓋蓋;鋪裝路面宜使用方形井蓋,非鋪裝路面宜使用圓形井蓋鋪裝路面宜使用方形井蓋,非鋪裝路面14、宜使用圓形井蓋。(二)(二)基本基本設置要求設置要求透水混凝土人行道鋪裝人行道2.2 人行道檢查井蓋設置要點3.安裝要求安裝時需按照周邊鋪裝材質及紋理進行鋪設,延續周邊人行道原有鋪裝樣式;井蓋表面應與人行道鋪裝面高度一致,表面平整,留縫均勻。2.荷載要求人行道路面上檢查井蓋的承載能力應滿足如下表2-1所示要求:1.適用范圍中心城區石材鋪裝地面優先采用隱形無邊框井蓋,可有效減少井蓋邊框對鋪裝板材的切割、干擾,實現鋪裝板材高度完整無破損的視覺效果;隱形無邊框井蓋包括鋪裝蓋板、底托、基座、套筒和法蘭吊扣等。(一(一)隱形無邊框井蓋)隱形無邊框井蓋隱形無邊框井蓋效果圖表2-1 檢查井蓋使用場景荷載要求15、使用場所最低承載等級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市政廣場、小車停車場C2503.安裝要求安裝時需按照周邊鋪裝材質及紋理進行鋪設,延續周邊人行道原有鋪裝樣式;井蓋表面應與人行道鋪裝面高度一致,表面平整,留縫均勻。(二)隱形有邊框井蓋(二)隱形有邊框井蓋2.荷載要求承載能力滿足表2-1要求。1.適用范圍中心城區地磚鋪裝地面優先采用隱形有邊框井蓋;井蓋應使用標準規范的專業標識,并應在其上面鋪設與所在人行道統一協調的人行道磚。隱形有邊框井蓋效果圖4.結構尺寸方形井蓋1)井蓋直徑為700mm,井座承載面為50mm,厚8mm,外緣圈厚20mm,井座面盤外徑為800mm;2)井座高度不低于100mm,井座承插口外徑16、為680mm;3)井蓋落座面寬度22mm,井座支撐面寬度24mm,嵌入深度30mm;4)井座支撐面上梯形凹槽底寬14mm,頂寬12mm,槽深8mm,內外槽壁厚度均為5mm。圓形井蓋1)井蓋直徑為700mm,井座承載面100mm,厚8mm,外緣圈厚20mm,井座面盤外徑為900mm;2)井座高度不低于100mm,井座承插口外徑為680mm;3)井蓋落座面寬度22mm,井座支撐面寬度24mm,嵌入深度30mm;4)井座支撐面上梯形凹槽底寬14mm,頂寬12mm,槽深8mm,內外槽壁厚度均為5mm。2.2 人行道檢查井蓋設置要點3.標識和圖案井蓋正面應設防滑花紋,凸起高度為2-6mm;其余滿足1.117、球墨鑄鐵檢查井蓋一般規定。2.材質及荷載材質滿足1.1球墨鑄鐵檢查井蓋一般規定;檢查井蓋的承載能力滿足表2-1要求。1.適用范圍城區外圍、景觀要求不高的一般人行道優先采用球磨鑄鐵井蓋,其中鋪裝人行道采用方形井蓋,瀝青人行道(綠道)采用圓形井蓋。(三)球墨鑄鐵井蓋(三)球墨鑄鐵井蓋03綠化帶檢查井蓋設置3.1 綠化帶檢查井蓋設置要點3.安裝要求設計階段做好綜合管線統籌工作,井蓋位置優先設置在綠化草坪區;井蓋應使用標準規范的專業標識,并應在其上面鋪設與所在綠化統一協調的綠化表皮;井蓋應具備防盜功能;施工后井蓋標高與周圍草坪場地一致。2.荷載要求綠化帶內檢查井蓋的承載能力應滿足下表3-1所示要求:118、.適用范圍綠化草坪區、灌木區、道路分隔帶和時花區優先采用下沉式井蓋。(一(一)下沉式井蓋)下沉式井蓋表3-1 檢查井蓋使用場景荷載要求使用場所最低承載等級園林綠地、綠化帶等區域A1504巡查及維護4.1 巡查要求(一(一)日常維護)日常維護1.宜建立市政管線檢查井檔案,制定巡查制度,檢查井外部巡視每月不少于1次,開蓋內部檢查每年不少于2次。巡查應包括井蓋完整性、井蓋井座完好性、井周完好性、啟閉完好性、井座支承完好性、防墜落設施完好性等內容。2.應根據巡查結果,對疑似問題井蓋做進一步檢查,并按表4-1判定故障類型并采取對應的整改措施:表4-1 檢查井故障判定及修復措施表檢查方式檢查類別問題描述故19、障類型整改措施外觀檢查井蓋完整性井蓋或井座缺失、變形、斷裂、破洞井蓋破損、丟失補裝井蓋行人、車輛經過或管道內部水壓導致井蓋發生翹跛、翻跳井蓋移位更換井蓋井蓋、井座完好性車輛碾壓井蓋時震動聲音較大井座破損、拱起更換井座、井蓋井蓋或井座頂面低于四周表面超過15mm井座沉陷更換井座、井蓋井周完好性檢查井蓋邊沿向外1m范圍內路面發生碎裂、沉陷、坑洞井周破損修復井周開啟檢查啟閉完好性井蓋彈簧臂破損、井蓋難以正常開啟彈簧鎖定裝置故障更換彈簧鎖定裝置井蓋斷裂或發生嚴重磨損等鉸鏈斷裂更換鉸鏈井蓋支承面出現較大磨損致使井蓋出現下沉支撐面損壞更換支撐外圈井蓋與井座間出現較大間隙支撐面損壞更換支撐外圈井座支承完好性20、井蓋與井座間出現較大間隙支撐面老化更換支撐外圈防墜落設施完好性井內未按要求設置防墜子蓋、防墜設施已丟失等防墜缺失加裝防墜裝置4.1 巡查要求3.檢查井蓋用于消聲減震的橡膠墊圈建議2年更換一次,防墜設施建議每2年至少更換1次,更換頻率視巡查過程中實際情況而定。4.經常性巡查或例行檢查中,當發現井蓋缺失或損壞后,應及時安放確保安全的護欄和警示標志,并應在6h內修復。(二)長效管理(二)長效管理1.按照“屬地屬事”原則,建立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井蓋長效管理與監督機制。2.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強化各類管線的規劃和建設管理,集約利用城市道路空間,在滿足規范的前提下盡量將檢21、查井布置在人行道內側或綠化帶內。3.按照“誰所有誰負責”的原則,各檢查井權屬單位負責檢查井井蓋的普查建檔和重大隱患排查工作,承擔各自檢查井的日常巡查、維護及安全隱患的應急處置工作。4.積極推進數字城管統一平臺建設,為各類管線檢查井蓋建立包括位置、規格、種類及完好性等信息在內的電子身份檔案,形成檢查井病害快速發現及快速處置的高效反應處理機制。4.2 維護內容1.更換鉸鏈軸應將檢查井蓋整體取出,更換鉸鏈軸后重新安裝檢查井蓋。2.鉸鏈軸更換后應啟閉一次,確保井蓋設施處于正常使用狀態。1.橡膠墊圈材料應符合HG/T 3080的規定。2.打開檢查井蓋,清理井蓋井座間縫隙的泥沙,取出橡膠墊圈。3.清理干凈22、井座支承面凹槽,將新橡膠墊圈嵌入凹槽內。4.橡膠墊圈嵌入井座支承面安裝應平順、穩固,高出井座支承面2mm。1.防墜落裝置采用子蓋時,材料應采用QT500-7或QT600-3牌號的球墨鑄鐵,承載能力不應低于3KN。采用防墜網時,井座內應鑄有與井座一體成型的防墜網安裝掛鉤,數量不應少于6個,承載能力不小于3KN,網孔形狀為菱形,其網目邊長不大于8cm,邊繩直徑不小于10mm,網繩直徑不小于6mm,繩斷裂強力、耐沖擊性能、耐候性應符合安全網(GB 5725-2009)的要求。2.打開檢查井蓋,檢查井座內部安裝掛鉤是否有缺損,如有缺損應先補裝安裝掛鉤。3.將防墜網安裝到掛鉤內,防墜網應自然垂落無扭結。23、4.用150千克重物置于網中2-3分鐘后取出。檢查井座、掛鉤和防護網,要求掛鉤無破損,掛鉤不松不折,防護網無破裂。防墜網加裝檢查井維護(一)鉸鏈軸更換(一)鉸鏈軸更換(二)橡膠(二)橡膠墊圈更換墊圈更換(三)防墜裝置加(三)防墜裝置加裝裝4.2 維護內容1.施工前,應對檢查井蓋做詳細的病害調查并依次編號上圖,調查內容包含井蓋編號、病害類型、井蓋材質和尺寸、權屬單位等。2.在正式施工之前,應到交警、城管等相關單位辦理登記備案手續,并且合理安排好施工組織,盡量避開早晚高峰期,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城市道路交通運行的影響。3.在正式施工之前,應先探明既有管線內是否有可燃氣體、有毒氣體,特別要注意燃氣管道和污水管道的通風和施工安全。4.舊井蓋拆除后應在井筒內設承渣盤,防止建渣掉入井內,破除后將基底及接觸清掃干凈。施工過程中注意井內管線保護,不得向井內丟棄雜物。5.施工現場要制定灑水降塵制度,配備專用灑水設備及指定專人負責,施工完畢后應對檢查井蓋及周邊區域灑水清洗,保證路面清潔。6.破除深度應為舊路面以下12-21cm,破除時應注意切割面保護,破除后將接觸面清掃干凈。(四)檢查井(四)檢查井蓋更換、重新安裝蓋更換、重新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