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項目道岔大機搗固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20116
2023-08-04
17頁
313.20KB
1、xx線道岔大機搗固施工組織方案依據集團企業總體布署xx線道岔大機搗固施工計劃,定于12月1日-1月31日對我段管內進行一次道岔大機搗固施工,為順利完成此次施工任務,切實提升道岔區大機搗固質量,確保施工安全、正點、高效,嚴格落實集團xx工發16號xx集團普鐵線路設備維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要求,特制訂本施工組織方案。一、施工概況1、施工地點:xx縣南、臨澧、盤塘、常德、常德東、德山、漢壽、桃花江、益陽西、益陽、益陽東、寧鄉、望城、長沙西站,共14站215組。2、大機作業方向:自西向東,岔一隊(停xx縣南站)、岔三隊(停益陽站)、岔四隊(停漢壽站)。3、封鎖時間300分鐘,封鎖前后不限速。 二、施2、工組織1、成立施工領導小組。施工領導:李鯤鵬施工總牽頭協調責任人:唐明施工技術責任人:馬仁建、陳偉強、蘇子白、甘甜、劉建民、路順、張猛工地施工責任人:周潘、瞿杰、李文雄、倪鐵、李濤(線路車間主任)施工安全責任人:陶躍剛、袁光輝負責組織對道岔大機搗固施工進行現場組織、全程安全質量盯控,合理安排好線路工區施工任務,確保足夠施工力量。2、勞力及機工具配置、駐站聯絡員:施工所在線路工區安排。、工地防護員:設工地主防1名,工地配合防護2名,上、下行遠方防護各1名。、搗固車跟車責任人:第一臺搗固車責任人:施工所在線路車間主任;第二臺搗固車責任人:馬仁建、陳偉強、蘇子白;、負責機后水平、高低、方向檢驗(攜帶3、油漆、現場標識,并統計在檢驗本上):第一臺搗固車:職員2名;第二臺搗固車:職員2名。、施工過程中跟機進行道岔直基礎軌軌向(每根岔枕一檢)及道岔框架尺寸檢驗人員:班長1名負責測量,職員2人(工具:小鋼尺、5m卷尺、道尺、80米弦線、統計本、油漆桶)。、跟機收碴及覆蓋鎬窩:第一臺搗固車:職員1名負責,鐵建/雙峰隊5人;第二臺搗固車:職員1名負責,鐵建/雙峰隊5人;工具安排:大耙2把,小耙10把。、實時復查抬道數據(水準儀、L型水平道尺):水準儀復查:路順負責(攜帶對講機);L型水平道尺復查:周全(攜帶對講機)。帶班順撬人員:所在地工區或工隊工長負責,內燃鎬手:鐵建/雙峰隊5人,壓機手:鐵建/雙峰隊4、5人;機工具安排:道尺1把、內燃鎬5把、壓機5臺。以上累計:干部7人,職員18人,施工隊伍勞力20人;機工具由所在地車間統一調配。各線路車間必需制訂本車間具體道岔大機搗固施工細化方法和明確到人頭作業人員分工明細安排,于開工前七日報線路技術科和段副段長審核。三、施工作業內容、組織步驟及相關要求施工作業內容:工務作業內容:施工區段道岔和線路采取大機全方面激光撥道、起道搗固,改善岔區平、縱斷面。整改道岔尖軌頂鐵不密貼問題。全方面更正線路、道岔區段軌距和軌距改變率。整修、更換失效膠墊、扣板,并使整組道岔螺栓扭力矩達標。補充和整理道床。更換失效枕木,緊固扣件或消亡浮釘。拆除影響搗固工務設備等。電務作業內5、容:岔搗封鎖時間結束前10分鐘,電務調整檢驗道岔各點密貼、缺口和各部螺栓緊固情況,道岔各部位尺寸、參數須符合設備基礎技術條件,扳動轉換順暢無卡阻。施工組織步驟及相關要求施工準備工作及預評定。工務部分:技術資料準備。對計劃施工地段進行全方面測量,重新設計道岔及道岔前后100米搗固范圍內線路平、縱斷面,并計算出起撥道量,按起道5米一點、撥道10米一點用白油標識于軌枕面上,同時將撥道量每10米、起道量每5米一點用白油控制在相鄰固定位置上(設測控樁)。選擇合理激光點,岔搗車對點位置和激光點距離小于500米,用白油標識于軌枕面上。岔區前后有連接曲線要對曲線一并測設,并以切線方向作為激光校直方向。工作量調6、查。a.全方面檢驗道岔軌道幾何尺寸,關鍵是軌距、軌距遞減率、高低、水平、三角坑、軌向、大長平長直。b.全方面檢驗道岔軌道結構:扣板、螺栓、螺帽缺乏、松動、失效情況,膠墊缺乏、壓潰、竄動或厚度不達標情況,岔枕失效、間距情況,道岔鋼軌磨耗和軌縫情況,道岔多種間隔尺寸情況,道岔尖軌密貼情況。c.全方面檢驗道岔標志缺乏、埋設位置、刷新情況。d.對道岔道砟缺乏、均勻、飽滿、堆高等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后,形成工作量調查匯總表。技術交底。施工前一天,施工總牽頭協調責任人組織所在地線路車間相關人員、線路技術科人員和廣州大機段隊長、機長、操作手等相關人員召開施工預備會,針對施工全過程進行預想,線路技術科負責提供多7、種技術資料,并共同到施工現場進行技術交底。廣州大機段要加強搗固車檢修保養,確保搗固車狀態良好,能夠正常連續進行搗固作業。組織嚴密、合理分配勞力。依據調查出來工作量,將能夠在施工前整改處所利用維修天窗時間提前進行全方面整修。a.補充道砟:道岔區內補充道砟一律使用24cm中碴,除連桿處外,岔區內其它枕盒內道砟全部填滿至枕面平齊,并不得有任何散亂道砟在軌枕面以上。b.調整幾何尺寸:依據工作量調查結果,將不符合標準幾何尺寸利用前日天窗全方面整修更正。c.更換、調整多種零配件:對變形膠墊、失效扣件、不合規格扣板等全部更換或調整。d.對調查出需要提前拆除工務設備在前一天天窗內拆除,需要在封鎖前拆除設備進行8、預拆、涂油,然后安裝完好,以確保封鎖前能順利拆除。e.方正軌枕:對軌枕位置不正確要利用前一日維修天窗進行方正。f.施工總牽頭協調責任人在施工前日天窗結束后組織參與施工車間人員、工班長等各小組責任人召開完工會。共同學習施工方案相關要求,并依據施工前準備工作完成情況,根據作業程序明確人員組織及具體分工,準備工機具、零配件等,提前做好每一個細節充足預想,提醒相關注意事項。各責任人在會后召集本小組人員部署具體工作,準備相關工具、材料等。依據施工調查工作量,做好施工材料、照明設備(夜間天窗時)、施工機具等準備工作。在大機岔搗開始前最少7天,由段線路技術科組織對計劃大機搗固岔區進行準備工作預評定,評定為不9、合格時,不予進行施工。施工組織步驟。搗固機組根據同意日計劃進行封鎖施工。廣州大機段負責將激光小車運至提前設置激光點位置并安設好激光小車。同時,開始對道岔前后線路進行搗固順坡。補充道砟工作完成后,全部些人員一律撤出線路,并不得在第一臺車前上道,以避免影響搗固車對準激光搗固效果。施工責任人和廣州大機段責任人要隨時保持聯絡,確保準備工作完成時,立即對準激光、開始搗固。安排專員隨機檢驗水平、高低等,另外安排人工采取起道機和內燃鎬配合進行曲股作業,確保曲股搗固密實。大機搗固結束后,線路車間安排人員調整頂鐵,頂鐵縫隙小于1毫米,整理補充道床,配合電務調試道岔。線路車間安排專員對施工地段道岔、線路進行自驗,10、施工責任人進行復驗,確定全部檢驗項目達成標準后,確定開通線路。施工后工作。回填道砟、整理道床。立即安裝好已拆除軌距桿、支距桿、防爬設備等。工完料清,清除雜草,各類標志刷新。安排人員次日添乘機車對作業地段線路道岔進行動態檢驗,掌握施工質量。施工后找細。線路車間要在道岔大機搗固施工后35天內安排足夠人員在天窗時間內對道岔進行綜合整修,確保道岔在短時間內穩定達標。四、作業標準及質量要求補碴工作。作業前要預卸、補充足夠道砟,避免搗固后缺碴;搗固后立即回填并清理道砟。施工搗固。此次岔搗一律實施循環式搗固,整組岔區實施全程插鎬2次插鎬搗固,岔心及以后長岔枕區域采取3次插鎬搗固,轉轍機處所、鋼岔枕或接頭等微11、弱處所采取4次加強插鎬搗固。1、搗固時以直股為基礎股,激光定方向,起道量不宜過大,控制在30毫米以內。2、線路搗固采取兩次搗固,激光撥道。插鎬次數:按“普二、長三、桿四”標準實施。3、搗固夾持標準。搗固插鎬深度大于560毫米(軌面)、夾持時間不少于1秒、夾實壓力大于90bar、鎬掌平均高度不少于56毫米。4、實際撥道量和設計撥道量誤差不得超出2毫米,且連續兩點撥道量不得出現2毫米以上遞變。5、抬道量依據給定設計抬道量和道床情況,在操作過程中合理設置起道量,確保在設計標高加5毫米(預留下沉量)基礎上不得出現2毫米誤差。6、起車搗固時,要嚴格根據1順坡,確保起車點順坡標準。7、大機激光撥道時,在大12、機作業前方激光范圍內不準站人,以免影響大機作業質量。其它相關作業標準1、搗固時搗鎬下插深度至鎬掌上沿距離軌枕下沿不得小于15mm。岔枕高度為220mm,即下插后和軌枕面齊平位置必需在鎬掌上沿235mm以上。夾持時間0.6秒或以上,夾持油缸伸出量必需達成50mm以上。 2、操作人員需正確對準下鎬位置,確保搗鎬下插夾持時不打、夾軌枕,作業后軌枕要沒有插痕。3、搗固作業中整個岔區實施插鎬2次搗固,岔心及以后長岔枕區域采取3次插鎬,轉轍機處所、鋼岔枕或接頭等微弱處所采取4次加強搗固。4、尖軌轉轍器部分4根軌枕(6#、7#、14#、15#枕)在轉轍器拉桿未拆除情況下無法搗固時,應安排人工使用內燃鎬進行搗13、固。5、大機搗固岔心后長岔枕(64#-74#枕)時,側股應同時安排人工起道并扎撬,應配置兩臺內燃鎬、兩臺液壓起道機。(以下圖所表示)64。74側股起道扎撬、內燃鎬搗固6、岔心前后大機搗固死角(48#、49#、50#、51#、64#、65#、66#、67#枕),在大機起道后,使用內燃鎬進行搗固。(以下圖所表示)內燃鎬搗固內燃鎬搗固。67646566515049487、交叉渡線道岔搗固應采取兩臺搗固車分別在交叉渡線道岔兩條線上搗固作業,進入岔前第一根長枕開始到岔后最終一根長枕之間每一空,兩臺車應同時作業,同時起道、撥道和搗固作業,無法下插區域和菱形部分采取人工搗固作業,交渡岔搗固時,兩條線道岔必需14、在同一平面上。搗固起道起道量不宜過大,通常小于20mm。8、道岔大機搗固時,必需將岔區前后100m線路一并搗固,避免線路搗固車和道岔搗固車結合部產生大高低、大方向。施工技術責任人負責在現場用白油漆標識岔搗起止點位置。道岔驗收。根據鐵路線路修理規則道岔綜合維修驗收評分標準。五、安全保障方法施工作業:1、現場防護人員必需身穿專職防護服,佩戴好對講機,口笛,袖標,茶水,持證上崗。2、工點、工地主防護:需帶紅、黃旗各一面,火炬2根,響墩6個,短路銅線1根,防護聯絡日志一本;其它防護攜帶紅、黃旗各一面。3、工地防護必需立崗接車,和聯絡員、遠方防護保持35分鐘通話一次,并做好車次統計,其它防護員保持對講機15、靜默仔細聆聽車次信息。4、盯控關鍵:封鎖前嚴禁全部些人員上線作業,封鎖后兩線間嚴禁站人和擺放工機具。六、應急安全保障方法1、當大機發生作業故障時,施工責任人要立即和廣州大機段責任人溝通,必需立即組織將故障機具撤離施工現場進行搶修,同時安排另一臺大機進行搗固順坡。2、看成業大機不能完成故障處理時,施工現場要組織采取人工起道、搗固方法進行搶修處理,確保施工正點開通。3、當人工作業后線路不能滿足作業質量要求時,現場施工責任人請示施工領導后,應依據具體情況進行限速,嚴禁冒險放行列車。 附件1:大機搗固作業配合工作檢驗扣分表附件2:xx線K16x+xxx-K16x+xxx平縱斷面測量數據附件3:道岔大機16、搗固工作量調查及完成表附件4:道岔大機搗固施工工地防護體系附件1:大機搗固作業配合工作檢驗扣分表項目次序檢驗扣分項目扣分標準扣分扣分原因大機搗固前期準備工作1未安排測量/車間或大機無測量資料/ 測量資料有誤(處)20/10/102未進行前期工作量調查。段無調查資料/車間無調查資料/現場工區無調查符號(處)10/20/403段未制訂施工組織方案及安全方法(次)404未立即上報月度施工計劃或數次上報月度補充施工計劃或日、月施工計劃不完善影響到施工(次)105未和相關單位進行技術交底(每缺乏1個單位)(次)106施工前三天未組織召開施工預備會、動員會。段未召開/車間未召開(次)20/207缺砟/未按17、要求補充石砟。(全方面檢驗,缺砟或超出50m,按要求補充石砟每50m)(處)40/108未處理翻漿。(全方面檢驗,每處)59未拆除墊片(線路許可保留1塊2mm竹墊片,道岔全部拆除)。未拆除/墊片兩塊以上/拆除墊片后未加保養,造成晃車(墊片抽查1km,每頭;晃車為施工地段,每處)1/5/2010未方正偏斜軌枕,更換失效軌枕。失效(根)/偏斜(全方面檢驗,每根)10/511未整正大膠,更正軌距。大膠偏斜、失效/軌距超常常保養或遞變率大于2%(全方面檢驗,大膠每塊軌距每處)1/212扣件未達成三點密貼(抽查100個,密貼率低于92%,每低1%)113缺乏零配件(抽查1km,每個)314有縫線路未整改18、病害接頭(接頭拆膠),無縫線路未進行焊縫打磨。病害接頭(焊縫)(全方面檢驗,每個)515未矯正鋼軌硬彎,更換嚴重擦傷鋼軌。(全方面檢驗,每處)516施工前未拆除有礙搗固工務設備。(全方面檢驗,每處)10/517加強搗固處所、曲線四大樁位置、調整抬道處所、搗固起始位置未在枕木上標識。(處)1018施工前未緊固道岔螺栓。(每組)1019搗固前未拆除岔區全部墊片,更換失效膠墊/轉轍部位未拆除、更換(每塊)1/520施工前一天,配合單位未組織召開開工會。(次)20扣分累計搗固施工過程配合工作1現場未查對各項技術資料。(處)102未備足應急搶修工具(起撥道器、搗固機具),隨車運行。(次)203未安排跟車19、檢驗人員(檢驗水平、高低、軌向、曲線正矢、三角坑)。(每項)104未對受車輛、電務設備影響大機不能搗固地點(線路、道岔)進行人工起拔道、搗固。(處)205第一、二臺搗固車之間未安排人員立即進碴(起道量超40mm),當日作業地段未進行回填道床安全砟、鎬窩砟(有穩定車作業需在穩定前完成)。406未靜態驗收(無檢驗統計)。(處)10扣分累計 搗固后整理工作1一周內未整理道床外觀,確保石碴飽滿。(處)202人行過道步行板和平交道口鋪面未在封鎖點內恢復。(每處)103地錨拉桿、軌距桿等軌道加強設備未在三日內恢復(地錨拉桿可只恢復關鍵部位)。(每處)104橋梁、高路堤護軌未在一周內恢復。(每處)205搗固20、后線路出現晃車、軌檢車級及以上扣分及車載式線路檢驗儀級報警。(每處)206高溫季節(軌溫超50或氣溫超36),大機作業后3日內,未安排10:00-16:00間線路巡檢。(次)207在線路搗固完成后,一周內未對全部有改變曲線五大樁、測點、正矢、超高點進行油刷定樁。(處)58搗固次日,未復查前日搗固作業地段質量。(處)10扣分累計填表說明:1.大機搗固前期準備工作扣分達成40分及以上停止大機搗固施工或不派機組。2.搗固施工過程配合工作扣分達成40分及以上停止大機搗固施工。3.搗固后整理工作扣分達成40分及以上停止大機搗固施工。4.對于各項目扣分達成40分及以上全集團通報。5. 扣分項目應寫明扣分原21、因。檢驗人: 受檢單位:年 月 日年 月 日附件2:xx線K16x+xxx-K16x+xxx 斷面測量數據樁號里程距離現場高程設計高程抬道量軌間差撥移量(面向大里程,左+,右-)屬性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附件3:道岔大機搗固工作量調查表軌距(按軌枕位置填寫超限值)枕號123161718誤差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42工作量6枕號誤差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工作量軌距改變率(按軌枕位置填寫超限值)枕號誤差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工作量軌向高低枕號枕號誤差-誤差工作量工作量支距(2mm)頂鐵(和鋼軌間隙大于2mm)測點135679枕號誤差222-2-22誤差工作量33333岔枕位置(偏斜量超限值)枕號誤差道床(缺砟量按立方米統計)枕號15812151820252835384548535560626567707280缺砟量1.21.21.210.61.211.51.311.6零配件及需撤水平墊數量更換彈條數量限位器調整撤水平墊數量軌距塊離縫數量岔枕螺栓失效更換膠墊數量更換岔枕數量3左股右股312附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