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接料平臺安裝及拆卸工程施工方案(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20369
2023-08-04
25頁
334.70KB
1、xx(二期)配套商品房2標段接料平臺施工方案編制單位:xx建工(集團)有限公司xx(二期)配套商品房2標段項目部編制日期:xx年十二月十日目 錄1.工程概況12.編制依據13.接料臺搭設24.技術要求25.搭設材料要求36.施工要求37.施工程序48.防護門的使用59.具體做法參下圖510.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計算書9接料平臺施工方案1. 工程概況1.1 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奉賢現代農業園區嘉園路東側、廣豐路北側、匯豐東路西側。1.2 結構建筑概況結構類型、層數及建筑面積:主要單位工程名稱結構類型單幢建筑面積()層數檐口高度(m)垂直運輸方式23#樓磚混結構3041.4地上6層16.1+0.452、=16.55井架24#樓磚混結構1608.1地上6層16.8+0.45=17.25井架25#樓磚混結構3176.9地上6層16.1+0.45=16.55井架26#樓磚混結構2763.1地上6層16.8+0.45=17.25井架27#樓磚混結構2763.1地上6層16.8+0.45=17.25井架28#樓磚混結構3462.8地上6層16.8+0.45=17.25井架29#樓框剪結構5285.5地上12層地下1層33.6+1=34.6塔吊、人貨電梯30#樓框剪結構5220.6地上12層地下1層33.6+1=34.6塔吊、人貨電梯1#地下車庫框剪結構11757地下1層無無合計39078.52. 編制3、依據(1) 設計圖紙(2)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3)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4)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5)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6) 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7) 建筑施工手冊;(8) 建筑結構靜力計算手冊;(9) 其它有關安全技術規定。3. 接料臺搭設接料臺設置采用48X3.6mm鋼管前排為雙立桿,后排為單立桿搭設方式,接料臺大小具體根據施工電梯使用位置搭設,每層接料臺與結構面平齊,外側略高內側5cm,接料臺與電梯籠正對面設置外開閉安全防護門。平臺上鋪50mm松木板,平臺鋪板與電梯吊籠間的水平距離為50mm120mm。電梯防護門材料應為方管,高度為18004、mm,插銷在電梯側,門的里側用鋼絲網片封閉,字體為“注意安全,隨手關門”。4. 技術要求4.1本工程采用落地式接料平臺,其中23#28#樓平臺總搭設高度最高均為24米,采用單立桿;23#28#樓平臺總搭設高度為28.8米,一二層采用雙立桿,三層以上采用單立桿。故搭設方案采用雙排鋼管腳手架卸料平臺架。4.2卸料平臺基礎澆注200mm厚的C15砼墊層。4.3卸料平臺對應的每層樓面處必須設置連墻桿,連墻桿預埋插管埋深不得小于250mm。4.4卸料平臺卸米層應滿鋪木腳手板,腳手板應與架體綁扎牢固,且靠近降機側應高于靠近建筑物側2030mm。4.5卸料平臺在架體兩側及正面外側兩立桿之間應按標準設置扶手、5、靠近欄桿及擋腳板。5. 搭設材料要求5.1卸料平臺架、連墻桿、卸荷拉桿及預埋插管均應采用483.6mm的鋼管。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其質量應符合國家標準碳結構鋼中Q235A級鋼的規定。5.2卸料平臺架應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的規定。5.3卸料平臺架木腳手板應符合JGJ130中的材質要求。6. 施工要求6.1搭設要求6.1.1 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其在高度方向上錯開的距離不得小于500mm,對接扣件開口應朝內。當平臺架搭至連墻件的構造點時,應及時作連墻拉結。除立桿外,其余桿件應采用整根鋼管6、搭設,嚴禁對接使用。6.1.2縱向水平桿應設置在立桿內側,橫向水平桿內端頭距離墻面為50mm。6.1.3縱向掃地桿應固定在距底座上方200 mm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固定在緊靠縱向地桿下方的立桿上。6.1.4連墻桿應設置于平臺架沿建筑物側立桿豎直距離主節點不大于200 mm處,連墻桿應水平設置,或稍向下斜,要求傾斜角度不得大于10度。6.1.5卸荷拉桿應與平臺架外側立桿連接。卸荷拉桿上端應與參埋桿連接牢固。卸荷拉桿與立桿連接處應靠近主節點,平臺架卸荷層應加設水平斜桿,形成幾何不變體系。6.1.6之字型橫向斜撐的旋轉扣件距離主節點不大于100 mm。6.1.7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符。螺栓擰進7、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邊緣的長度為100mm。6.1.8擋腳板應鋪設在立柱內。6.2拆除要求6.2.1拆除作業必須按先搭后拆原則由上而下逐層拆除,嚴禁上下同時作業。6.2.2連墻桿及卸荷拉桿必須隨架體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桿或卸荷拉桿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架體。6.2.3當拆除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桿高度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6.2.4拆除時,各構配件應通過人工傳遞或運輸至地面,嚴禁將構配件拋至地面。7. 施工程序7.1施工前的準備7.1.1卸料平臺搭設及拆除前應編制施工方案,并對搭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7.1.2應對鋼管、8、扣件、腳手板進行檢進驗收,嚴禁使用不合格產品。7.2地基與基礎7.2.1按施工方案做好卸平臺架基礎砼墊層,并做好排水措施,防止積水。7.2.2按照卸料平臺架設計的立桿縱向距、橫向距進行放線、定位。7.2.3放置墊板共兩塊,每塊為2M0.2M0.05M。7.2.4將底座準確地安放在定位線上。7.3.卸料平臺架的搭設:7.3.1架體搭設順序如下:立桿縱向掃地桿橫向掃地桿第一步縱向水平桿第一步橫向水平桿第二步縱向水平桿第二步橫向水平桿連墻桿(每樓層設置一組)第三步縱向水平桿依以上順序直至施工需要高度。之字型斜撐、扶手、中欄桿及八字撐應隨架體的升高同步搭設。需要設卸荷拉桿的架體應同步搭設卸荷拉桿。7.9、3.2腳手板的鋪設在卸料平臺架每層沿縱向鋪設腳手板,用5cm腳手板與平臺架體綁扎牢固。7.3.3擋腳板及防護網的鋪設在平臺架卸料層兩側面及防護門間的空檔處設置擋腳板各和防護網,并與平臺架體綁扎牢固。7.3.4防護門的安裝 將防護門安裝在靠近施工電梯或施工電梯側的立柱上。7.4卸料平臺架的拆除7.4.1拆除平臺架應全面檢查架體的扣件連接、連墻件、卸荷拉桿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并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7.4.2清除架體上的雜物及地面的障礙物。7.4.3按拆除方案拆除平臺架,在拆除作業中應嚴格遵循拆除要求中的規定。8. 防護門的使用只有當吊籃到達卸料層時,卸料人員才能打開防護門,進行卸料工作,卸10、料完成后,卸料人員應及時關閉防護門,扣好防護門銷后,方可啟動施工電梯。9. 具體做法參下圖:9.1落地正面構造詳圖9.2落地側面構造詳圖9.3安全防護門構造示意圖10. 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計算書 鋼管腳手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XX)。 計算參數: 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28.8米,6.0米以下采用雙管立桿,6.0米以上采用單管立桿。 立桿的縱距1.20米,立桿的橫距1.05米,內排架距離結構0.30米,立桿的步距2.00米。 鋼管類型為連墻件采用2步2跨,豎向間距4.00米,水平間距2.40米。 施工活荷載為3.0kN/m2,同時考慮2層施工。 腳11、手板采用木板,荷載為0.35kN/m2,按照鋪設13層計算。 欄桿采用竹笆片,荷載為0.17kN/m,安全網荷載取0.0100kN/m2。 腳手板下大橫桿在小橫桿上面,且主結點間增加一根大橫桿。 基本風壓0.40kN/m2,高度變化系數1.2500,體型系數0.8720。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170kN/m2,基礎底面擴展面積0.250m2,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0.40。 一、大橫桿的計算: 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 按照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均布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40kN/m 腳手板的12、荷載標準值 P2=0.3501.050/2=0.184kN/m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2=1.575kN/m 靜荷載的計算值 q1=1.20.040+1.20.184=0.268kN/m 活荷載的計算值 q2=1.41.575=2.205kN/m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 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矩為 M1=(0.080.268+0.102.205)1.20XX=0.348kN.m 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矩為 M2=13、-(0.100.268+0.1172.205)1.20XX=-0.410kN.m 我們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 =0.410106/5260.0=77.968N/mm2 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標準值q1=0.040+0.184=0.223kN/m 活荷載標準值q2=1.575kN/m 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0.6770.223+0.9901.575)1200.04/(1002.06105127100.0)=1.355mm 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4、12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二、小橫桿的計算: 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 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401.200=0.048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501.0501.200/2=0.220kN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1.200/2=1.890kN 荷載的計算值 P=1.20.048+1.20.220+1.41.890=2.968kN 小橫桿計算簡圖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15、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1.20.040)1.0502/8+2.9681.050/4=0.786kN.m =0.786106/5260.0=149.354N/mm2 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 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 V1=5.00.0401050.004/(3842.060105127100.000)=0.02mm 集中荷載標準值P=0.048+0.216、20+1.890=2.158kN 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 V2=2158.1401050.01050.01050.0/(482.06105127100.0)=1.988mm 最大撓度和 V=V1+V2=2.012mm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05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1.荷載值計算 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401.050=0.042kN 腳手板的荷17、載標準值 P2=0.3501.0501.200/2=0.220kN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1.200/2=1.890kN 荷載的計算值 R=1.20.042+1.20.220+1.41.890=2.961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 四、腳手架荷載標準值: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本例為0.18、1134 NG1 = 0.11328.800=3.266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例采用木腳手板,標準值為0.35 NG2 = 0.350131.200(1.050+0.300)/2=3.685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例采用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7 NG3 = 0.1701.20013/2=1.326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10 NG4 = 0.0101.20028.800=0.346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8.623kN。 活荷載為施19、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3.00021.2001.050/2=3.780kN 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0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XX)附錄表D.4的規定采用:W0 = 0.400 Uz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XX)附錄表7.2.1的規定采用:Uz = 1.250 Us 風荷載體型系數:Us = 0.872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Wk = 0.4001.2500.872 = 0.436kN/m2。 考慮風荷20、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0.91.4NQ 經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8.623+0.91.43.780=15.110kN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 經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8.623+1.43.780=15.640kN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 MW = 0.91.4Wklah2/10 其中 Wk 風荷載標準值(kN/m2); la 立桿的縱距 (m); h 立桿的步距 (m)。 經過計算得到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91.40.4361.221、002.0002.000/10=0.264kN.m 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1.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5.640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9c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500;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5002.000=3.465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5.060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5.260cm3; 由長細比,為3465/16=218;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22、 的結果查表得到0.155;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計算得到 =15640/(0.16506)=199.838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不滿足要求! 六、最大搭設高度的計算: 不考慮風荷載時,采用單立管的敞開式、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 NG2K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 = 5.357kN; NQ 活荷載標準值,NQ = 3.780kN; gk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gk = 0.113kN/m; 經計算得到,不考慮風荷載時,按照穩定性計算23、的搭設高度 H = 31.768米。 考慮風荷載時,采用單立管的敞開式、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 NG2K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 = 5.357kN; NQ 活荷載標準值,NQ = 3.780kN; gk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gk = 0.113kN/m; Mwk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標準值產生的彎矩,Mwk = 0.209kN.m; 經計算得到,考慮風荷載時,按照穩定性計算的搭設高度 H = 6.826米。 七、連墻件的計算: 連墻件的軸向力計算值應按照下式計算: Nl = Nlw + No 其中 Nlw 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24、kN),應按照下式計算: Nlw = 1.4 wk Aw wk 風荷載標準值,wk = 0.436kN/m2; Aw 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Aw = 4.002.40 = 9.600m2; No 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No = 3.000 經計算得到 Nlw = 5.860kN,連墻件軸向力計算值 Nl = 8.860kN 根據連墻件桿件強度要求,軸向力設計值 Nf1 = 0.85Acf 根據連墻件桿件穩定性要求,軸向力設計值 Nf2 = 0.85Af 其中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i=30.00/1.59的結果查表得到=0.9525、; 凈截面面積 Ac = 5.06cm2;毛截面面積 A = 18.32cm2;f = 205.00N/mm2。 經過計算得到 Nf1 = 88.171kN Nf1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強度設計要求! 經過計算得到 Nf2 = 303.873kN Nf2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穩定性設計要求! 連墻件雙扣件連接示意圖 八、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其中 p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kN/m2),p = N/A;p = 62.56 N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kN);N = 15.64 A 基礎底面面積 (m2);A = 0.25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kN/m2);fg = 68.00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fg = kc fgk 其中 kc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0.40 fgk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 170.00 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7
1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