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項目基坑工程止水帷幕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20371
2023-08-04
18頁
945.75KB
1、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施工方案5四、工程難點6五、施工前準備6六、場地布置7七、主要工作量7八、MJS工法與SMW工法主要技術參數8九、MJS工法與SMW工法施工工藝流程9十、質量保證措施10十一、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11十二、主要機具設備11十三、用電用水計劃、材料計劃12十四、勞動力計劃12十五、施工進度13十六、工程風險預案13十七、節能降耗措施15十八、附圖15一、 編制依據1、xx市軌道交通13號線二期工程成山路站附屬結構施工圖2、xx市軌道交通13號線二期工程(長清路站(不含)華夏中路站)地下障礙物探查成果報告(2013。4。20)3、xx市軌道交通13號線二期工程成2、山路站地下綜合管線探查成果報告(2013.3。13)4、xx市工程建設標準地基處理技術規范DG/TJ084020105、xx市工程建設標準基坑工程施工監測規程DG/TJ08-2001-20066、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137、xx地鐵基坑工程施工規程SZ-0820008、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10、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JGJ46-200511、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12、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JGJ8091二、 工程概況1、工程簡介本工程為13號線二期工程(長3、清路站-華夏中路站)成山路站南側附屬結構,南側附屬結構主要包括2號出入口,2號出入口與無障礙電梯結合設置在上南路與成山路路口,接入原8號線成山路站出入口改造擴建出來的小站廳,該出入口作為13號線與8號線共用的出入口。本附屬結構的南側為上南九村,距離附屬結構基坑約7。0m,其下部為條形基礎,附屬結構南側小站廳圍護結構采用800950鉆孔灌注樁,外側緊貼小區圍墻,因此采用MJS工法施工止水帷幕.圖1:工程總平面圖2、工程地質情況成山路站擬建場地在深度80.44m范圍內主要由飽和粘性土、粉性土、砂土等組成,按其沉積時代、成因類型及其物理力學性質的差異可劃分為7個主要層次。其中第層可分為2個亞層,第層4、可分為3個亞層,而第層又可分為2個次亞層,此外,第層一般可劃分出第3層粘質粉土。擬建場地缺失xx統編地層第層暗綠色硬土層和第層灰色粘性土層。根據成山路站詳勘報告,擬建場地地基土分布有以下特點:1)、第1層填土,松散,層厚1。40m3。70m,上部以雜填土為主,混夾多量碎磚、碎石、混凝土碎塊等建筑垃圾,下部約1。3m以下以粘性土為主,夾少量碎石等雜質;表層一般為道磚、混凝土地坪等。第2層浜填土,松散,層厚1.70m1。80m,含多量黑色有機質及腐植物,夾少量碎石等。2)、第層褐黃灰黃色粉質粘土,可塑軟塑,層厚0.70m2。00m,含氧化鐵條紋和鐵錳質結核,土質自上而下逐漸變軟。局部缺失。3)、第5、1層灰色淤泥質粉質粘土,流塑,層厚2。70m4。70m,含云母、有機質,夾薄層粉性土,土質不均;該層中局部夾有第夾層粘質粉土,厚約0。50m1。60m,呈松散狀。4)、第1層灰色淤泥質粘土,流塑,層面埋深約7。50m8。30m,層厚8.00m10。30m,含云母、有機質,夾少量薄層粉砂,一般在底部夾較多貝殼碎屑.5)、第11層灰色粘土,軟塑,層面埋深約16.00m18。30m,層厚4。10m7。00m,含云母、少量鈣質結核、半腐植質、有機質,夾少量薄層粉砂,夾粉質粘土。 第12層灰色粉質粘土,軟塑可塑,層面埋深約22。00m23。40m,層厚6。00m8。40m,含云母、鈣質結核、半腐植質、有6、機質,夾薄層粉性土,土質不均。 第3層灰色粉質粘土,可塑軟塑,層面埋深約29.30m30.80m,層厚12。60m16。80m,含云母、有機質和少量鈣質結核、半腐植質,夾薄層粉性土,土質不均。 第4層暗綠灰綠色粉質粘土(俗稱次生硬土層),可塑硬塑,層面埋深約43。00m46.30m,層厚1。10m2。90m,含氧化鐵條紋及鐵錳質結核,局部夾薄層粉性土。6)、第2層灰黃灰色粉砂,中密密實,層面埋深約45。40m47。20m,層厚23。90m24.60m,含云母,顆粒組成成分以長石、石英為主,夾薄層粉性土,局部夾少量薄層粘性土,夾細砂。7)、第層層灰色粉砂,密實,層面埋深約69。60m71.30m7、,至80。44m未鉆穿,含云母,顆粒組成成分以長石、石英為主,夾薄層粉性土,夾細砂.從地質剖面圖可知,13號線成山路車站附屬結構底板位于1層,圍護結構墻趾出入口插入11層灰色粘土中。本工程MJS工法樁對應地層關系見圖2。圖2:MJS工法樁及SMW工法樁與地質關系剖面圖3、工程水文成山路站擬建場地地下水類型主要為松散巖類孔隙水.孔隙水按形成時代、成因和水理特征可劃分為潛水含水層、微承壓含水層、承壓含水層,對本工程有影響的地下水類型可分為潛水和微承壓水.a、潛水:淺部土層中的潛水位埋深,一般離地表面0。3m1.5m,年平均地下水水位埋深離地表面0。5m0。7m。由于潛水與大氣降水和地表水的關系十分8、密切,故水位呈季節性波動。勘察期間測得的地下水靜止水位埋深一般為1.001.75m(相應標高為3。34m2。47m).b、承壓水:本工程場地內承壓水分布于第2層.根據xx地區的區域資料,承壓水水位埋深一般在3m12m,低于潛水水位,并呈周期性變化。本次勘察期間測量得第2層承壓水的水位埋深為10.22m(相應標高約5。60m).4、周邊環境1)、周邊環境:本附屬結構的南側為上南九村,距離南側附屬結構基坑約7。0m,為6層磚混結構;北側附屬結構北側為上南四村,距離北側附屬結構基坑約13.5m,其下部均為基礎為條形基礎。三、 施工方案根據現場條件情況,施工方案如下:1、本工程止水帷幕采用樁徑24009、mmMJS工法施工,樁間距1600mm,樁長17m,采用P。O 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確保樁體強度滿足施工要求.原8號線東側圍護結構鉆孔灌注樁與三軸攪拌樁中間采用半圓形2400mmMJS工法進行加固,樁長11。57m(地面下1m至坑底以下4m)。具體樁位圖詳見附圖;2、附屬結構北側新地墻與原8號線圍護結構(鉆孔灌注樁)接頭處采用2根MJS工法樁進行加固施工,內側采用注漿方式進行填充加固.加固施工順序按照樁號進行跳孔施工; 3、施工時,采用工程鉆機預先在地面上鉆直徑為200mm的孔,然后通過這個孔進行旋噴作業,同時對吸漿量進行監控,防止過量吸漿(MJS工法可通過地層壓力控制吸漿量);4、本次工10、程因涉及周邊民用建筑,施工區域距周邊房屋只有10多米,在施工過程中,須在施工區域附近布置監測點,應時刻對房屋沉降進行觀測,所得監測數據為施工進行指導,一旦出現報警,及時停工處理,必要時對施工技術方案進行調整;5、施工時倒吸出的泥漿,由返漿管送入臨時泥漿箱,再從臨時泥漿箱排入漿池,由泥漿處理系統進行泥水分離后,土方夜間出土外運.四、 工程難點1、周邊環境復雜,監測單位需針對施工現場附近已知管線、周邊建筑物等易受影響點,先布置監測點,為施工進行參考指導,保證施工安全;2、施工區域緊鄰周邊房屋建筑,進場后需要在對房屋建筑進行沉降監測后,確定初始值,并結合施工時的變化量,24h跟蹤保護。一旦監測點報警11、,馬上停止施工,調整施工參數或工藝;3、由于施工區域離附近居民樓較近,施工前應做好隔音降噪處理,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五、 施工前準備1、工程放樣,根據施工圖紙在現場確定軸線和孔位,做好標記并請監理現場復核,復核合格后方可施工。2、設備進場前,需在MJS工法樁施工孔位上鉆好直徑200mm的孔(12個孔),鉆孔垂直度誤差控制在1%內.3、設備進場:設備的堆放場地要合理選擇,既要考慮施工車輛出入和材料進場的方便,又要考慮堆放場地不影響自己和其他單位的施工,還要充分考慮接電、接水的方便性。4、接受甲方“三通一平”交底,按施工要求布置好供水、供電、排水、排漿設施.5、按施工平面圖要求做好施工區域的清理12、工作,保持場內外道路清潔.6、搭建臨時泥漿池,以便于旋噴樁正常施工后泥漿、泥土的堆放和外運。7、做好設備安裝及調試工作,確保機械在開工后能正常運轉。8、做好原材料復試.9、提供甲方需要的一切(包括機械設備、材料等)資料。10、對所有參加施工作業的人員進行技術、質量及安全的交底工作。六、 場地布置1、水泥桶倉和自動拌漿系統應盡量靠近大門,方便散裝水泥車運輸水泥;2、合理選擇后臺和施工區域的距離,避免遠距離傳輸時的能力損耗;3、后臺設備安放應盡量遠離居民樓,且搭設封閉式臨時棚,以便降低噪音影響周邊居民.七、 主要工作量根據設計圖紙,主要工作量如下:施工工藝樁號數量(根)樁徑(m)樁長(m)方量(m13、)備注MJS1#21212.4171614.21 全圓2263#422。411。571098.61半圓632712。82注漿以實際注漿工作量計算八、 MJS工法及SMW工法主要技術參數1、MJS工法樁施工參數1)、樁徑:2400mm2)、漿壓力:40MPa3)、空氣壓力:0。50。7 MPa4)、空氣流量:1。02。0Nm/min5)、地內壓力:1。31。6的系數(視地質情況適當進行調節和控制)6)、成樁垂直度誤差:1/1007)、水泥用量:約3。3噸/米(全圓),約1。65噸/米(半圓);8)、提升速度:40min/m(全圓),20min/m(半圓)9)、漿液流量: 85100L/min 114、0)、漿液配比:材 料水水泥規 格自來水P.O42。5重量比11九、 MJS工法施工工藝流程1、MJS工法施工工藝流程1)、采用工程鉆機施工導孔;2)、連接電源,數據線,開啟油泵,樁機就位;3)、鉆頭和地內壓力監測顯示器連接,確認在鉆頭無荷載的情況下清零;4)、對接鉆桿和鉆頭,對接時,認真檢查密封圈情況,看是否缺失或損壞, 地內壓力是否顯示正常;5)、動力頭360轉動,將鉆桿鉆入土體.如土質較硬時,可將水龍頭和鉆管連接,打開削孔水,用削孔水切割土體,然后動力頭360轉動;6)、鉆頭到達設計標高后,開回流氣和回流高壓泵,再確認排漿正常后,打開排泥閥門,開啟高壓水泥漿泵和主空壓機,確認各項參數正常15、后,在底部噴漿不少于2分鐘后提升鉆桿;8)、施工時密切監測地內壓力,壓力不正常時,必須及時調整;9)、當提升一根鉆桿后,對鉆桿進行拆卸,注意在拆卸鉆桿的過程中,認真檢查密封圈和數據線的情況,看是否損壞,地內壓力顯示是否正常.如有問題及時排除。拆卸鉆桿后,需及時對鉆桿進行沖洗及保養;10)、重復89步驟,直到施工結束;12)、施工結束后,對設備進行沖洗和保養;施工監測:雖然采用MJS工法施工,但總包方必須加強現場周邊環境的監測,為我方施工進行指導。2、垂直MJS工法施工順序圖十、 質量保證措施1、 在施工過程中使用過程質量控制表對整個施工過程、每一道工序實施過程控制,做到每一道工序責任落實到人;16、2、 施工過程中控制孔位誤差必須小于50mm,把鉆桿垂直度誤差控制在1內;3、 施工過程中檢查機具設備是否正常,盡量保證連續不中斷,如果因特殊原因導致噴漿中斷的,在恢復噴漿時將鉆桿下放500mm以避免出現斷樁;對于分段提升的搭接長度宜大于100mm;4、 漿液配比必須嚴格控制,安排專人負責抽查漿液質量,對不合格的漿液作為廢漿處理;5、 在施工過程中,應跳孔施工,滿足24h單樁成樁時間;6、 詳細做好施工過程記錄、各項技術參數和工程以外情況等;7、 施工過程中地內壓力實時監測,根據專業監測單位的監測報表,調整地內壓力調整系數;8、 施工過程中發現冒漿、不反漿等不正常情況下,應及時處理,調整至正常17、情況,方可繼續施工。十一、 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1、 進場前應對每個人員進行三級教育,每天進行安全講評,加強對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文明施工的宣傳教育,提高其安全文明施工及自身保護意識;2、 進場后對特殊工種進行專項交底,對所有人員進行相關的管線交底、技術交底及安全交底;3、 施工現場應由專人負責清掃,不任意排污.加強現場泥水管理,指定專人負責及時開挖和回填各種排漿溝,杜絕泥水外溢,保持場地干燥、平整。事先筑好臨時施工便道和排水溝,保證陰雨天氣各種重型機械設備能正常作業。清除雜物路障,保持道路暢通、平整;4、 注意安全用電,工地內電線應理順,不得亂拉亂掛。嚴格按照三級配電制度,使用標準安全電箱,做18、好巡檢制度,教育工人自覺遵守安全用電制度和持證上崗制,防止用電事故發生;5、 針對施工所用的起重機械,挖土機及其他機械機具時,應具有相應的年檢合格證,指揮人員及操作人員須持證上崗,指揮人員應與操作人員密切配合,服從指揮人員信號進行施工作業;6、 嚴格按照安全生產的有關條例進行施工作業,正確操作使用機械設備。對機械操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教育,組織其熟悉設備性能、操作要點,規范操作,降低誤操作風險造成的各種影響;7、 專人負責現場安全值班,加強設備材料保管,水泥加強防雨防潮,保護水泥質量,減少水泥浪費;8、 施工現場必須做到安全生產,生產不忘安全。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戴好安全帽;施工現場要設有圍欄、19、隔離墻;加強消防管理,按規定布置消防器材,杜絕火災事故。十二、 主要機具設備MJS旋噴主要機具設備序號設備名稱規格數量用電量1MJS工法樁機CHV-651臺55kw2高壓泥漿泵GF-2001臺150kw3高壓水泵GF-751臺55 kw4空壓機12m32臺80kw5自動拌漿系統Z101臺35kw6拌漿桶SM-7001套7。5kw7貯漿桶SS-4001套7。5kw8泥漿處理系統20m31套30kw9工程鉆機MDL1601臺55kw10相關輔助設備若干現場辦公室用電取施工用電的1。十三、 用電用水計劃、材料計劃高峰時施工用電: MJS地基加固約475Kw;高峰時施工用水: MJS地基加固施工約2020、0m/天; 施工用水泥:散裝P。O 42.5水泥約1979.9t.十四、 勞動力計劃1、施工管理人員配備計劃:1崗位人數工作范圍備注2項目經理1負責施工組織與協調管理3項目副經理1全面負責施工管理4技術負責1全面負責施工技術管理5安全員1負責施工現場安全管理6質量員1負責施工質量管理7施工員1負責施工進度管理8材料員1負責施工材料驗收管理2、MJS工法勞動力配備計劃工種人數備注MJS工法樁樁機操作員2MJS工法樁系統操作員2MJS工法樁輔助人員19電工1吊車司機2起重指揮2挖機2累計29以上計劃為1臺MJS樁機每天24小時2班作業計劃。十五、 施工進度區域 時間(天)102030405060進21、場MJS加固退場 注:以上每天2班24小時1套MJS設備作業計劃。不包括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待工時間.十六、 工程風險預案1、風險源的確定本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必須確保安全施工;同時本工程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進度。為此特制定本項目風險規劃,確定本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風險源,并采取相應的施工對策加以避免和解決。根據以往施工的經驗,結合本工程的實際工況條件,綜合工程的總體施工籌劃,確定本工程的風險源如下:1)樁搭接不好,造成滲漏水;2)施工時,周邊建筑結構產生變形裂縫。2、處理措施我們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對策盡可能的降低施工風險,將事故發生的概率減小到零。具體措施如下:1)確保施工時放樣22、定位、垂直度、水泥摻入量、成樁深度的正確無誤。施工時,必須保證漿液流量及壓力、提升及旋轉速度.2)周邊存在建筑物時在專業監測隊的監測數據指導下施工.密切注意施工區域周邊的地面與結構,嚴格控制水壓、氣壓、漿壓等各項施工技術參數,派專人監測施工區域周邊的地面與結構變化情況,防止施工時的擠土對周邊的結構造成破壞。3、強化施工管理、確保施工質量1)建立健全的施工質量管理網絡,施工負責人為質量小組組長、設專職質量員,各班組長為質量小組成員;2)從進場開始,技術安全交底交到每個工人,讓每個人都明白: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觀念。并定期進行質量抽查;3) 各工作環節做到有專人紀錄,確保有問題早發現早解決.4、處23、置方案和處理程序1)處置方案:針對事故中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施工隊分別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事故發生后根據相應的事故處理方案進行處理。2)處理程序首先在保證人員安全的情況下搶救受傷人員及國家財產,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保護好現場,等待救援隊伍到來,直到險情得到控制.根據國家、地方、行業與上級規定確定事故分類及相應的報告程序,按照程序迅速、及時、準確地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經有關人員來現場驗證,發出指令后才可清理現場,恢復施工。根據國家、地方、行業和上級規定確定事故處理程序,組織專人調查事故產生的原因,記錄調查結果,經過分析找出主要原因,提出針對性的防止同類事故再發生的糾正措施.組織實施糾正措施并監督24、驗證其有效性.1) 事故上報程序發生工程事故及時上報項管部相關人員以及公司主管人員;發生火警事故及綜治事件上報項管部相關部門.2) 緊急安全疏散當事故發生后,事故情形可能對周邊建筑物、社會行人、施工人員以及施工區域建筑物有直接傷害時,必須對行人進行疏散,對施工區域內非事故處理人員同時進行疏散,并在事故區域外設置警戒線,并派相關人員幫助警戒和維持現場秩序,必要時請求上級部門批準啟動緊急預案,同時報警,實施社會人員疏散.十七、 節能降耗措施為創建節約型企業,本工程采取的節能降耗措施:1、 在施工時,注意節約用電,設備不需運行時,及時關閉;2、 在場地內有井點降水,則充分利用降水排出的水進行施工,減少施工時自來水的用量;3、 沖洗鉆桿時,沖洗完成后及時關閉水龍頭;4、 若場地允許,盡量采用散裝水泥,采用水泥桶倉存貯,減少采用包裝水泥而產生的遇水硬化的損失;5、 在民工宿舍內,采用節能燈進行照明,減少用電量。十八、 附圖1、 MJS加固平面圖2、 MJS加固剖面圖3、 MJS場地布置圖附圖1:MJS加固平面圖附圖2:MJS加固剖面圖附圖3:MJS場地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