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樞紐項目干渠土建及金屬結構制安工程專項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20778
2023-08-04
22頁
118.73KB
1、xx水利樞紐一期輸配水工程桂松干渠C2標土建及金屬結構制安工程合同編號:QZSLYQ-052-GSQC2(01)2010IV V類圍巖支護專項施工方案批準: 審核: 校核: 編制: xx建設工程有限公司xx年11月6日目 錄1、工程概述12、主要工程量93、施工布置94、進度控制105、IV、V類圍巖支護施工方案105.1施工方案105.2錨桿施工115.3噴混凝土施工135.4鋼支撐施工17 5.5質量、安全保證措施186、資源配置206.1施工人員配置206.2設備配置20IV、V類圍巖支護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 1.1 工程概況 xx水利樞紐工程位于xx部黔中地區、云貴高云苗嶺寬緩山脊2、兩江分水嶺河源地帶、巖溶峽谷山區,涉及貴州3市(貴陽、安順、六盤水)1州(黔南自治州)1地區(畢節)的10個縣(區)和貴陽市區、安順市區。工程以灌溉、城市供水為主,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并為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創造條件的等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由水源工程、輸配水工程和城市供水工程組成,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工程包括水源工程、一期輸配水工程。一期輸配水工程由輸水工程和一期配水工程組成。輸水工程包括總干渠工程、桂松干渠工程、一期支渠工程;一期配水工程包括一期灌區田間配套工程、貴陽供水配水工程(以河代渠)。 1.2工程地質情況 1.2.1 地形地貌本標段工程地處貴州西部高原,位于安順市大寨至三輪坡一帶,場區地3、形為北西高,南東低,溝谷發育,相對高差較大。工程區碳酸鹽巖廣泛分布,山脈多呈北東向展布,與構造線基本一致,受地層、巖性等因素影響,場區以侵蝕、剝蝕為主,溶蝕次之,屬剝蝕、侵蝕性淺切中山低中山溝谷及峰叢洼地和谷地地貌。地表溶洞、洼地落水洞廣泛分布,地下巖溶管道較發育。1.2.2 地層巖性場區弧形坡面及槽谷、河谷等地大部分為第四紀覆蓋層覆蓋,陡坡、沖溝兩側等地基巖零星出露,根據地表地質調繪和鉆孔資料,結合區域資料分析,場區地層巖性自上而下依次為:(1)第四系覆蓋層(Q): 場區覆蓋層主要為殘坡積層、沖洪積層等,可分為:殘、坡積堆積層(Qel+dl),巖性為黃、褐黃色粘土夾少量碎石,呈松散中等密實狀4、態,主要分布于山麓坡腳、山前緩坡、沖溝兩岸斜坡地帶,厚06.8m。沖、洪積堆積層(Qal+pl):巖性為砂、礫石、塊石,主要分布于松河河床一帶,厚1.04.0m。(2)基巖:場區出露地層有三疊系中統江洞溝、法郎及關嶺組及三疊系下統大冶組,從新至老分述如下:三疊系中統江洞溝組(T2j):雜色中厚層粉砂巖與薄至中厚層泥巖互層,主要分布于石頭小苑及窩枝一帶,厚200m。三疊系中統法郎組(T2f):灰色薄至中厚層灰巖,主要分布于石頭小苑及窩枝一帶,厚280m。三疊系中統關嶺組第三段(T2g3):灰色中厚層白云質灰巖,為場區內主要出露地層,厚400m。三疊系下統大冶組(T1d):灰色薄至中厚層泥灰巖、灰5、巖和紫色黃綠色砂質泥巖夾泥質粉砂巖、粉砂巖、砂巖、雜色頁巖及鮞狀灰巖,主要分布于三輪坡一帶,厚約90m。1.2.3 地形構造和地震桂松干渠近于由W向E,渠線經過區四級單元干渠從平寨水庫至龍場,受巖腳向斜的影響,屬威寧NW向構造變形區,巖層產狀較平緩,一般傾角25、其余干渠總體為貴陽NE復雜構造變形區,輸水線路與構造線多屬大角度相交,未發現區域性活斷層存在,構造基本穩定。場區發育有三條斷層,分別敘述如下:(1)F1斷層:位于深沖及大河隧洞之間,走向NE、傾向SE,斷層NW面巖層產狀平緩,傾角10,斷層破碎帶寬46m,斷距100m,為張性斷層。(2)F2斷層:走向NW、傾向NE,傾角78, 斷層破6、碎帶寬35 m,斷距80m。(3)F3斷層:走向NW、傾向SW,傾角70, 斷層破碎帶寬13 m,斷距50m。根據國家技術質量監督局2001年頒布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樞紐區、灌區及貴陽供水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相應的地震基本烈度為度,區域構造基本穩定。1.2.4 巖溶水文地質條件(1)碳酸鹽巖溶分布區,出露地層為(T2g),巖性以灰巖、灰質白云巖、白云巖為主,屬強巖溶。場地為大山哨隧洞出口至大坡隧洞段為龍宮強巖溶發育段,該區巖溶形態以天生橋、地下暗河、深大落水洞、溶洞等型式出現。天生橋跨度達100m左右,暗河流量一般可達1m3/s,溶洞直徑一般35m,落7、水洞直徑一般5m左右。(2)碎屑巖分布區,出露地層為(T2j)、(T2f),巖性以砂巖、粉砂巖、泥巖為主,屬隔水層,地下水主要為基巖裂隙水。1.2.5 不良物理地質現象碳酸鹽巖分布區:巖溶發育,巖溶洼地及漏斗附近常發生小規模塌陷,由于河谷深切,谷坡較陡,在較陡的谷坡腳常有崩塌堆積體。碎屑鹽巖分布區:河谷切割一般較深,坡谷較緩,在較緩的斜坡地帶產生小規模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現象。1.2.6 區域穩定性評價 (1)桂松干渠C2標段近于由W向E,場地區處在貴陽NE復雜構造變形區,輸水線路與構造線多屬大角度相交,沿線通過的主要構造線主要為背斜、向斜、斷層等。灌區未發現區域性活斷層存在,構造基本穩定。地8、表為殘坡積、沖洪積層小塊石質土構成,厚010m,結構松散,分布極不均一,穩定性差,物理力學指標較小,基巖為三迭系中統關嶺組第三段(T2g3)白云質灰巖、三迭系中統法郎組(T2f)灰色中厚層灰巖、三迭系下統T1d灰色薄至中厚層灰巖、泥質灰巖等構成,在大河隧洞出口前洞身段為一小規模崩塌體,其余地表未見滑坡、崩塌體和泥石流現象。(2)隧洞工程桂松干渠C2標隧洞共7條,總長9251m,分別為西苗壩隧洞(桂松09+387桂松10+713)、深沖1#隧洞(桂松10+805桂松11+917)、深沖2#隧洞(桂松12+335桂松12+874)、大河隧洞(桂松12+948桂松14+653)、大坡隧洞(桂松14+9、809桂松14+943)、石頭小苑隧洞(桂松15+376桂松16+294)、窩枝隧洞(桂松16+399桂松19+916)。根據巖性、地質構造、地下水埋深情況等綜合分析,隧洞硬質巖洞身段大部分為類圍巖,斷層帶及巖溶發育帶為圍巖,軟質巖強風化帶為類圍巖,洞身段大部分為圍巖,局部新鮮巖體為圍巖,各隧洞工程地質條件評價如下:西苗壩隧洞隧洞總長為1326m(設計樁號:桂松09+387桂松10+713),為無壓城門洞型隧洞,斷面為3.4m4.24m。隧洞位于珠江流域與長江流域的分水嶺之南坡,地貌上屬于峰叢洼地及谷地,巖溶較發育,為龍宮強巖溶發育段,該區巖溶形態以天生橋、地下暗河、深大落水洞、溶洞等型式出現10、。隧洞穿越地層主要為三疊系中統關嶺組第三段(T2g3)灰色厚層白云巖夾中厚層灰巖,隧洞大部分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隧洞圍巖類別以類圍巖為主。該隧洞段巖溶發育,遭遇巖溶的可能性較大,要求做好支護及排水措施,遭遇巖溶段按特殊洞段處理,同時加強施工圖階段地質勘察及施工地質配合工作。深沖1#隧洞隧洞總長為1112m(設計樁號:桂松10+805桂松11+917),為無壓城門洞型隧洞,斷面為3.4m4.18。隧洞位于珠江流域與長江流域的分水嶺之南坡,地貌上屬于峰叢洼地及谷地,巖溶較發育,為龍宮強巖溶發育段,該區巖溶形態以天生橋、地下暗河、深大落水洞、溶洞等型式出現。隧洞穿越地層主要為三疊系中統關嶺組第三段(T11、2g3)灰色厚層白云巖夾中厚層灰巖,巖體強風化層厚度一般為4.55.0m,巖層產狀2804,巖層走向與隧洞線小角度相交,隧洞埋深20211m。其中桂松10+805m桂松11+577m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桂松11+577m桂松11+917m位于地下水位以上,隧洞穿越弱風化巖體內,巖體較完整,圍巖為三疊系中統關嶺組第三段(T2g3)灰色中厚層白云質灰巖夾中厚層灰巖,巖石呈微風化至新鮮狀態,為硬質巖,圍巖整體穩定性較好,巖體呈中厚層狀結構,屬類圍巖。該隧洞局部地段在巖溶管道頂板上部通過,巖溶管道距離隧洞底板大于3倍洞徑,遭遇巖溶的可能性較大,要求做好支護及排水措施,遭遇巖溶段按特殊洞段處理,同時加強施12、工圖階段地質勘察及施工地質配合工作。深沖2#隧洞隧洞總長為539m(設計樁號:桂松12+335桂松12+874),為無壓城門洞型隧洞,斷面為3.25m4.09m。隧洞位于珠江流域與長江流域的分水嶺之南坡,地貌上屬于峰叢洼地及谷地,巖溶較發育,為龍宮強巖溶發育段,該區巖溶形態以天生橋、地下暗河、深大落水洞、溶洞等型式出現。隧洞穿越地層主要為三疊系中統關嶺組第三段(T2g3)灰色厚層白云巖夾中厚層灰巖,巖體強風化層厚度一般為4.55.0m,巖層產狀2904,巖層走向與隧洞線小角度相交,隧洞埋深30190m。隧洞大部分位于地下水位以上,隧洞洞身處于弱風化巖體內,巖體較完整,圍巖為三疊系中統關嶺組第三13、段(T2g3)灰色中厚層白云質灰巖夾中厚層灰巖,巖石呈微風化至新鮮狀態,為硬質巖,圍巖整體穩定性較好,巖體呈中厚層狀結構,大部分屬類圍巖。該隧洞段巖溶發育,遭遇巖溶的可能性較大,應做好支護及排水措施,遭遇巖溶段按特殊洞段處理,同時加強施工圖階段地質勘察及施工地質配合工作。大河隧洞隧洞總長為1705m(設計樁號:桂松12+948桂松14+653),為無壓城門洞型隧洞,斷面尺寸3.25m4.04m,該隧洞位于珠江流域與長江流域的分水嶺之南坡,地貌上屬于峰叢洼地及谷地,巖溶較發育,為龍宮強巖溶發育段,該區巖溶形態以天生橋、地下暗河、深大落水洞、溶洞等型式出現。隧洞穿越地層主要為三疊系中統關嶺組第三段14、(T2g3)灰色厚層白云巖夾中厚層灰巖,巖體強風化層厚度一般為4.0m5.0m,巖層產狀11022,巖層走向與隧洞線小角度相交,隧洞埋深20m104m,隧洞位于地下水位以上,隧洞大部分處于弱風化至新鮮狀態巖體內,巖體較完整,圍巖為三疊系中統關嶺組第三段(T2g3)灰色中厚層白云質灰巖夾中厚層灰巖,為硬質巖,圍巖整體穩定性較好,巖體呈中厚層狀結構,屬類類圍巖。該隧洞局部地段在巖溶管道頂板上部通過,巖溶管道距離隧洞底板大于3倍洞徑,遭遇巖溶的可能性較大,要求做好支護及排水措施,遭遇巖溶段按特殊洞段處理,同時加強施工圖階段地質勘察及施工地質配合工作。大坡隧洞隧洞總長為134m(設計樁號:桂松14+815、09桂松14+943),為無壓城門洞型隧洞,斷面為3.25m4.04m,。隧洞埋深445m,位于地下水位以上。進口地形坡度3045為逆向坡,出口地形坡度3035,為順向坡,自然邊坡較穩定。基巖裸露,巖性為T2g3 灰色厚層角礫狀灰巖,巖石呈微風化至新鮮狀態,圍巖整體穩定性較好,巖體呈中厚層狀結構,大部分屬類圍巖。隧洞洞身段巖溶較發育,洞隙率約13%,應作好支護及排水措施,巖溶洞隙段應按特殊洞段處理。工程開挖時應作好護坡處理。石頭小苑隧洞隧洞總長為918m(設計樁號:桂松15+376桂松16+294),為無壓城門洞型隧洞,斷面尺寸3.254.04m,穿越的主要地層為三疊系中統法郎組(T2f)灰色16、中厚至厚層灰巖, 三疊系中統江洞溝組(T2j)雜色中厚層粉砂巖夾薄層泥巖,巖層產狀1201502228。進口段地形坡度40左右,洞口基巖裸露,巖層產狀12421左右,為逆向坡,自然邊坡較穩定。出口地形坡度30左右,基巖裸露,為順向坡,自然邊坡較穩定,施工開挖后應作好護坡處理。洞身段平均埋深約90m,處在地下水位以上。圍巖整體穩定性好,大部分屬類圍巖。巖溶發育較弱,預測巖溶不良段5%左右,巖溶不良段按特殊洞段處理。窩枝隧洞隧洞總長約3517m(設計樁號:桂松16+399桂松19+916),為無壓城門洞型隧洞,斷面尺寸為3.254.04m。穿越的主要地層為三疊系中統江洞溝組(T2j)雜色中厚層粉砂17、巖及薄層泥巖互層,三疊系中統法郎組(T2f)灰色中厚層灰巖,三疊系中統關嶺組(T2g)灰色薄至中厚層灰巖,三疊系下統大冶組(T1d)灰色薄至中厚層灰巖、泥質灰巖;由于斷層和向背斜構造的影響,巖層產狀變化大,構造通過帶巖體較破碎。進口為順向坡,巖層傾角與地形坡度基本一致,自然邊坡基本穩定,工程施工時應盡量避免切腳開挖,切腳開挖前應作錨固護坡處理。隧洞穿越F2斷層,斷層影響帶寬約20m,必須加強襯砌和作好排水準備。出口段地形坡度為2030,為順向坡,巖層傾角35左右,自然邊坡較穩定,施工應盡量避免切腳開挖,切腳開挖前應作好錨固護坡處理。洞身段埋深60250m,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隧洞與巖層走向呈大角18、度相交。隧洞大角度穿越F2斷層帶,馬頭寨向背斜軸區,受構造應力影響,巖體破碎,裂隙發育,局部集水,需加強襯砌和作好排水措施。二、主要工程量根據施工圖主要工程量表1-1所示表1-1 主要工程量表序號項目規 格單位工程量備注01噴砼C20m325202錨桿25,L=4.0m根168603錨桿25,L=3.0m根501104鋼支撐I14T286.605掛網鋼筋82525T25三、施工布置 3.1道路布置 各施工隧洞進出口均修建施工道路到施工作業面。已開工的工作面施工道路已全部完成,材料、設備可直接運至工作面。 3.2施工風、水、電布置(1) 施工用水: 各施工隧洞進出口分別設置有施工供水水池,可直接19、作為施工用水。(2)施工用電:各施工隧洞在隧洞進、出口分別布置有400KVA的變壓器供電, 施工電源從附近的10KV高壓輸送線路“T”型搭火,施工時可直接使用。(3)施工用風:各施工隧洞均在進出口布置有空壓機站,施工時可直接使用。3.3砂石料加工布置各施工隧洞開挖支護施工砂石骨料用料主要是隧洞噴錨支護用料。隧洞噴錨支護砂石骨料采用在渣場布置簡易打砂機,在渣場制砂。3.4鋼筋加工、鋼支撐制作場布置在隧洞進口布置鋼筋堆放場,鋼筋運輸到現場后根據錨桿長度現場采用切割機切割,鋼支撐的加工擬在鋼筋場內加工。四、進度控制 嚴格按照本標段合同工期規定,在施工時,根據圍巖施工方案,組織合理的人員、設備資源,以20、期達到整體目標的實現。五、IV、V類圍巖支護施工方案 5.1支護方案 (1)在開挖隧洞過程中,當遇到IV、V類圍巖時,由于圍巖比較破碎或穩定性較差,在爆破時,受爆破的影響,按設計施工的隧洞斷面,頂拱、邊墻會造成一定的超挖,為此,采取的支護方案是:測量在爆破出完碴后,測出超挖部分隧洞開挖斷面,計算超挖工程量;開挖面清理驗收,驗收完畢后,采用噴錨(C20混凝土)方式素噴超挖部分3-5;素噴完成后,按設計進行錨桿、掛網、安裝鋼支撐、噴混凝土施工。(2)支護工程施工工序為:支護緊跟開挖工作面施工,其施工內容和程序如下: 開挖面清理驗收素噴混凝土3-5錨桿施工(掛網)安裝鋼支撐砼噴射施工養護。洞內錨桿鉆21、孔施工用手風鉆、人工安裝錨桿,掛網鋼筋采用人工進行安裝,噴射混凝土采用噴錨機進行施工。 5.2錨桿施工 材料(1)錨桿:錨桿的材料按施工圖紙的要求,選用級、級或精軋螺紋鋼筋(其屈服點和抗拉強度分別為735MPa、980MPa,采用等強連接器接長),自鉆式錨桿材料由發包人提供;(2)水泥:錨桿的水泥砂漿,應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強度等級不應低于42.5MPa;(3)砂:采用最大粒徑小于2.5mm的中細砂;(4)水泥砂漿:砂漿標號必須滿足施工圖紙的要求,錨桿水泥砂漿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20MPa,超前錨桿水泥砂漿的3d強度不低于35MPa;(5)外加劑:在錨桿水泥砂漿中添加的速凝劑和其它外加劑,其22、品質不得含有對錨桿產生腐蝕作用的成分,摻量通過試驗確定。注漿密實度試驗選取與現場錨桿的直徑和長度、錨孔孔徑和傾斜度相同的錨桿和塑料管(或鋼管),采用與現場注漿相同的材料和配比拌制的砂漿,并按現場施工相同的注漿工藝進行注漿,養護7天后剖管檢查其密實度。不同類型和不同長度的錨桿均進行試驗,試驗計劃報送監理人審批,試驗結果報監理人審核 洞室錨桿施工(1)測量放樣采用全站儀等按設計施工圖對錨桿孔孔位進行放樣,并用油漆或鋼架等進行標志。(2)施工工藝流程砂漿錨桿施工工藝流程詳見下圖。(3)施工機械及方法采用YT-28手風鉆機鉆孔,人工配合鉆孔臺車安裝錨桿。施工準備鉆孔拉拔試驗清孔錨桿運輸加工漿液準備注漿23、及插筋 砂漿錨桿施工工藝流程圖(4)根據各部位錨桿長度、位置及錨桿直徑選用合適的鉆頭以達到滿足設計要求的孔徑,按經采用設計圖放樣的孔位和孔向進行施工,保證鉆孔孔深偏差小于50mm,孔位偏差小于100mm,方向偏差不大于5。 (5)注漿及插筋對于頂拱錨桿,采用先插錨桿后注漿的施工工藝,鉆孔完成驗收合格后,用高壓風將孔內殘渣和水吹凈,將錨桿及其灌漿系統置入孔內,錨桿及其灌漿系統安裝對中支架以保證錨桿及其注漿系統居中,注漿系統包含排氣管和進漿管,排氣管(進漿管)達到鉆孔底部,孔口用注漿塞或環氧砂漿封閉,錨桿注漿機自進漿管注漿,待排氣管出漿后,關閉進漿管和排氣管。頂拱錨桿安裝后,孔口加可靠的楔子固定。24、其余錨桿采用先注漿后插筋的施工工藝,鉆孔完成驗收合格后,用高壓風將孔內殘渣和水吹凈,UH4.8錨桿注漿機注漿,注漿管下至距孔底100mm處,注漿壓力0.40.6MPa,保證注漿飽滿密實,注漿完畢,人工配合機械安裝錨桿。錨桿注漿后,砂漿終凝前,不得敲擊、碰撞、拉拔錨桿和懸掛重物。質量檢查和驗收(1)錨桿材質檢驗:每批錨桿材料均附有生產廠的質量證明書,按施工圖規定的材質標準以及監理人指示的抽檢數量檢驗錨桿性能。(2)按監理人指示的抽驗范圍和數量,對錨桿孔的鉆孔規格(孔徑、深度和傾斜度)進行抽查并作好記錄,并報監理人審查。(3)錨桿注漿密實性檢測:支護錨桿,采用鉆孔、探測、無損檢測等方式對錨桿注漿密25、實性進行檢測,具體檢測數量和部位由設計和監理人確定。(4)錨桿支護工程完工后,及時將每批錨桿材質的抽驗記錄、每項注漿密實度試驗記錄和成果、錨桿孔鉆孔記錄,以及它們的驗收報告報送監理人,申請驗收,經監理人驗收,并簽認合格后作為支護工程完工驗收的資料。5.3噴混凝土施工 施工原材料(1)水泥:優先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當有防腐或特殊要求時,經監理人批準,可采用特種水泥。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32.5MPa。進場水泥須有生產廠家的質量證明書。(2)骨料:細骨料應采用堅硬耐久的粗、中砂,細度模數宜大于2.5,使用時的含水率宜控制在6以下;粗骨料應采用耐久的卵石或碎石,粒徑不應大于15mm;噴射26、混凝土中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骨料,噴射混凝土的骨料級配,應滿足下表的規定。噴射混凝土骨料級配表項目通過各種篩徑的累計重量百分數()0.6mm1.2mm2.5mm5mm10mm15mm優12222331354350607382100良13311841265440706290100(3)水:符合水工混凝土拌和用水要求。 (4)外加劑:速凝劑的質量符合施工圖要求并有生產廠的質量證明書,初凝時間不大于5min,終凝時間不大于10min。選用外加劑經監理人批準后使用。(5)鋼筋網:采用屈服強度不低于240MPa的光面鋼筋網,按施工圖制安。噴混凝土1、噴射混凝土(1)噴射混凝土施工工藝開挖面清理驗收27、素噴混凝土錨桿施工(掛網)安裝鋼支撐砼噴射施工養護。根據隧洞開挖超挖不同部位的厚度,一般分二至四層施噴,第層噴厚35,第、層噴厚57,第層一般情況下作為復噴。(2)施工準備:噴射施工前,對巖面進行處理,清除受噴面上松動的巖塊、巖屑、石粉等,以保證噴混凝土與巖面緊密結合。(3)混凝土拌和運輸:混合料由拌和站集中拌制,嚴格按經監理人批準的配合比拌制,拌制好的混合料由混凝土攪拌車運至各工作面,速凝劑由噴頭處添加。(4)掛網施工:鋼筋網在鋼筋廠按24m2一塊進行編焊,鋼筋網運至工作面后人工在平臺車上鋪掛,采用錨桿頭點焊固定,中間用膨脹螺栓加密固定,網間接頭用退火鋼絲扎牢。(5)噴射作業噴射機安裝調試好28、后,先注水后通風,清通管路,然后用高壓水沖洗受噴面。噴射順序:按先邊墻后頂拱的順序進行噴射,每層噴混凝土在前一層噴混凝土終凝后進行,若終凝后1h以上再噴,則需用高壓水沖洗前一層噴射混凝土面。噴射作業參數通過室內試驗和生產性試驗確定,在保證質量前提下,盡量減少回彈量。擬采用如下噴射參數:噴嘴口與受噴面的距離為80100cm,噴射料與受噴面夾角不小于75。施工準備噴第一層混凝土巖面處理質量檢查養護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掛鋼筋網混凝土拌制運輸 噴射混凝土工藝流程圖噴層厚度控制:對于超挖部分的噴層厚度以測量實測至開挖設計斷面。然后安裝鋼支撐的部位,需將鋼支撐用混凝土噴平,方量以現場測量實測計量,對沒有安裝29、鋼支撐的部位埋設鐵釘等標志物來控制,各部位噴射混凝土施工完畢,噴射混凝土厚度須達到設計要求的厚度,否則,補噴至設計厚度。(6)滲漏水地段處理當圍巖有大面積且滲漏量不大時,在噴混凝土前用高壓風清掃,開始噴混凝土時,由遠及近,臨時加大速凝劑摻量,縮短終凝時間,逐漸合攏噴射混凝土。水止住后按正常配合比噴射混凝土封閉。當圍巖有集中滲水時,在噴混凝土前進行刻槽,用塑料管將水引出,澆注混凝土塞。待該部位噴混凝土完畢,采用灌漿方法進行綜合處理。在受噴面滴水部位埋設導管排水,導水效果不好的含水層設盲溝排水,對淋水處設截水圈排水。(7)養護:噴混凝土完畢終凝2h后,噴水養護,養護時間714d質量檢查和驗收(1)30、質量檢查在施工過程中會同監理人進行以下項目的質量檢驗和檢查。施工過程中按照GB50086-2001的有關規定和監理人指示進行噴射混凝土施工質量抽樣試驗,抽樣試驗報告應報送監理人。噴層厚度檢查:按GB500862001的規定執行,檢查記錄定期報送監理人。經檢查,噴射混凝土厚度未達到施工圖要求的厚度,按監理人指示進行補噴,所有噴射混凝土經監理人檢查確認合格后進行驗收。噴射混凝土與巖石間的黏結力以及噴層之間的黏結力,按監理人的指示鉆取直徑100mm的芯樣作抗拉試驗,試驗成果資料報送監理人。所有鉆取試件的鉆孔,用干硬性水泥砂漿回填。經檢查發現噴射混凝土中的鼓皮、剝落、強度偏低或有其它缺陷的部位,及時予31、以清理和修補,經監理人檢查簽認后驗收。(2)完工驗收噴射混凝土支護工程完工后,及時將施工原始記錄、檢驗檢測資料、成果資料以及驗收報告提交監理人,申請驗收,對驗收中提出的問題,按經監理人批準的措施處理直至驗收合格。5.4鋼支撐施工 施工部位本工程鋼支撐為型鋼支撐,主要用于隧洞開挖中斷層破碎帶等不良地質地段的跟進支護。鋼支撐制作、安裝鋼支撐拱架及其附件材料為型鋼和鋼板,各種鋼板和型鋼的規格和品質按設計施工圖執行。鋼支撐采用冷彎或熱彎方法在加工廠加工,依照各隧洞斷面形狀、規格采取分段、分節進行制作,制作好的鋼支撐鋼架進行編號,分類堆放。開挖完成后,超挖部分先采用噴混凝土填平,然后用運輸車將分節支撐鋼32、架運至施工現場拼裝,每榀鋼支撐擬采用的安裝間距為100或75cm,節間采用螺栓聯接,鋼架與噴錨巖壁之間緊貼,在安設過程中,兩排鋼架間沿周邊用縱向鋼筋聯接,形成縱向連接系;拱腳高度不夠時設置鋼板調整,拱腳高度低于上半斷面底線以下10cm;鋼支撐立柱腳設鋼墊板,必要時澆筑基礎混凝土。鋼架安裝完成后,和接觸的錨桿頭焊接牢固,使之成為整體結構,防止松動。鋼支撐安裝尺寸嚴格按設計施工圖執行,確保不侵入襯砌設計斷面范圍內。鋼筋網的制作安裝為防止巖石掉塊,鋼支撐之間采用鋼筋網制成擋網。鋼筋網制安按設計施工圖要求,在加工廠分片制作,分片寬度依照鋼支撐之間距離等確定,采用運輸車運至施工部位后人工配合機械安裝,鋼33、筋網與鋼支撐之間采用焊接方式牢固連接。鋼支撐及鋼筋網安裝后,按施工圖要求噴混凝土封閉。5.5質量、安全保證措施 質量保證措施(1)加強施工人員質量教育,提高其思想水平和質量意識,實行三級質量檢查制度,搞好各道工序的銜接工作,上道工序未驗收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各項主要材料均有出廠合格證,并按要求進行抽檢,嚴禁使用不合格產品。(3)采用測量儀對錨孔孔位進行放樣,控制錨桿孔孔位偏差符合設計技術要求,孔軸方向與可能滑動面的傾向相反,與滑動面交角大于45。(4)控制噴射混凝土的回彈率:拱頂不大于25,邊墻不大于15。 (5)冬季施工時,采取措施保證噴射作業區溫度不低于5,混合料進入噴射機的溫度34、不低于5;在混凝土強度低于設計強度30%時,不得受凍;氣溫低于5時不得灑水養護。 (6)選用水平好的鋼筋工、電焊工進行鋼拱架的焊接制作,保證產品質量,鋼架安裝時,采用測量儀進行測量放樣,保證鋼架安裝符合設計要求。 (7)加強圍巖的監測控制,發現異常,及時報監理人,并采取合理的支護方案,確保圍巖穩定和施工安全。安全保證措施(1)開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護意識,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一律戴安全帽,高空作業系安全繩,掛安全防護網。(2)施工中根據現場情況和支護施工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工序安全操作規程。(3)各種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未經考核不得上崗。(4)高空作業平臺必須牢固35、可靠并有足夠的作業面積,盡量避免上下交叉施工作業,當不能避免交叉作業時,必須對上下作業區進行有效隔離。(5)注漿人員必須戴防護眼鏡、口罩和防護手套,避免腐蝕性物質對人員造成傷害。六、資源配置 6.1施工人員配置表6-1 支護每班人員配置表 值班隊長技術員班長電工鉆工砼工普工合計1人1人1人1人3人5人10人22人 6.2設備配置 每部位支護施工設備配置見下表6-2:表6-2 每部位主要設備配置表 序號名 稱型號及規格數量備注1手風鉆機YT2832電動空壓機20m3/min13自卸汽車524噴錨機515RW21臺備用5錨桿注漿機JTB-221臺備用6電焊機BX1-330-127鋼筋切割機GJ5-4028鋼筋調直機19全站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