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4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21081
2023-08-07
47頁
13.86MB
1、0新 昌 縣 自 然 資 源 和 規 劃 局二二三年四月(草案公示稿)1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北眺四明,南望天臺,中分曹娥,新昌,一處山水環抱的藏風聚氣之盆。唐詩之路,佛教之旅,茶道之源,新昌,一處三都交匯的興隆昌盛之地。夢游天姥般旖旎的山水,不僅造就了浙東唐詩之路精華地,也孕育了新昌腔調、新昌十番等文化珍寶,更澆灌了“崇文守正、務實創新”的剡縣樂土“吃苦耐勞、實業興縣”的新昌人僅用11年,就帶領新昌從次貧縣邁向全國百強縣、創新縣:星火燎原,“承包”萌芽1927年在新昌江畔成立支部,2、60年代自發包產到戶開放春風,“塊狀”引路從“合成”作坊,到塔山工業園,再到高新區、經開區,中國軸承之鄉、全國醫藥強縣、紡機基地、冷配大縣、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呼之欲出擴權強縣,“科創”示范堅守實業,拒絕炒作,從化工到制劑、航空等,從若干初創企業到292家高新企業、14家上市企業,成就全國“科創樣板”。跨入新時代,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立足“科創、文化、生態”三大優勢,緊抓紹興打造網絡大城市的契機,在“工業立縣、創新強縣、生態興縣”的空間保障上發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兩個先行”、“五個率先”的新征程上,謀劃“新”篇章。展望新百年,新昌縣必將成為嵊新城鎮組群關鍵一環、紹興網絡大城市次級中心、環3、杭州灣科創新區、三大都市區黃金交匯節點城市、浙東唐詩之路文化高地!前言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2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1 規劃總則.51.1 指導思想與原則1.2 規劃期限與范圍2 兼容并蓄,邁向“黃金節點”的發展新目標.82.1 定位性質2.2 發展目標2.3 空間策略3 連山擁江,擘畫“小縣大城”的發展新格局.123.1 區域發展協同3.2 統籌劃定“三區三線”3.3 構4、建國土空間新格局4 守正創新,推進“種養結合”的農業空間調整與鄉村振興.174.1 優化農業空間格局4.2 保護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4.3 培育特色高效農業4.4 推進鄉村振興5 道法自然,推進“夢游天姥”的生態空間保護與自然資源利用.225.1 梳理生態空間格局5.2 整合自然保護地5.3 引導國土空間生態修復5.4 加強自然資源利用目錄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3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5、OXING6 整體蝶變,系統重塑“帶狀組團”的城鎮空間.276.1 打造縣域城鎮體系6.2 強化縣域產業功能6.3 完善中心城區空間結構6.4 提升中心城區景觀風貌7 畫龍點睛,推進“唐詩名城”的文旅空間復興與歷史文化傳承327.1 保護和活化利用歷史文化資源7.2 謀劃旅游空間結構7.3 塑造城鄉風貌結構8 以人為本,整體提升“高效安全”的支撐體系368.1 完善綜合立體高效的交通網絡體系8.2 健全宜居韌性智慧的市政網絡體系8.3 建設便民共享現代的公共設施體系8.4 加快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與綜合治理9 提升效能,全面夯實“整體智治”的管理體系.439.1 落實規劃傳導9.2 促進規劃實施96、.3 推廣“一張圖”建設目錄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4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01三山三水的生態底色03科創引領的產業底盤02唐詩薈萃的文化底蘊新昌概況八山半水分半田四明山、天臺山、大盤山澄潭江、新昌江、黃澤江全國十大重點產茶縣建縣于五代908年浙東唐詩之路精華地中國佛教漢化發祥地全國首批5A級景區城三大都市區交匯中國創新百強縣2022年GDP為564.8億“七普”常住人口417、.9萬55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6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1.1 指導思想與原則1.1.1 指導思想1.1.2 規劃原則以人為本品質提升底線思維三生融合科創引領三產聯動唐詩文化活態傳承一體協同小縣大城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踐行“八八戰略”,推進“兩個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圍繞紹興市“建設高水平網絡大城市、打造新時代共同富裕地”的目標,實施新昌縣“14361”戰略,依托“工業立縣、創新強縣、生態興縣”三大路徑,謀8、劃自然魅力、三生融合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提高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助力新昌“小縣六大”再深化、“六個先行”爭示范。7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1.2 規劃期限與范圍1.2.1 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年為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1.2.2 規劃范圍規劃范圍為新昌縣行政轄區,包括4個街道、6個鎮、2個鄉,總面積約為1213.55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圖88兀兀出門何處去,新昌街晚樹陰斜。9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9、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2.1 定位性質三大都市區黃金交匯節點城市共同富裕示范區縣域標桿全國縣域綜合競爭力“50強”浙江層面區域層面紹興層面浙東唐詩之路精華現代的文化高地環杭州灣高新產業集聚共富的科創新區紹興網絡大城市的次級中心創新策源之城實業智造之城幸福宜居之城唐詩文化之城發展愿景發展定位城市性質一地一區一心四城合一三大愿景10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2.2 發展目標 國土空間格局、用地結構持續優化,基本10、形成支撐“小縣六大”戰略的國土空間格局,“四城”建設初見成效,“一地、一區、一心”取得共識。2.2.1 近期目標2025年 空間治理現代化不斷推進,“1+2+5”的城鎮體系格局和“1芯輻射、4廊驅動、4區協同”的國土空間格局同步完善,“四城”基本建成,“一地、一區、一心”輻射擴面。2.2.2 遠期目標2035年 空間利用更加集約高效,城鎮體系、空間格局更加科學合理,“四城”全面建成,“一地、一區、一心”作用顯著。2.2.3 遠景目標2050年202520352050202011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11、SHAOXING2.3 空間策略打通快速化區域廊道,對接杭紹、強化甬金;打通縱深化縣域廊道,嵊新一體、交旅融合;打通差異化組團廊道,綠色品質、快慢有序。推進城市拆遷與改造結合,推進7類城市更新;推進民生設施改造與利用結合,打造3類生活圈;推進多元鄰里改造與利用結合,形成2級鄰里。2.3.1 聯區一體化,打造小縣大科技的科創策源區聯動科創平臺,創新工業平臺飛地抱團模式;聯接科創軸帶,打造智造科創走廊;聯合科創經濟,提升總量增量;聯劃科創區線,劃示工業區塊線。以底定圖,框定總量;退低就高,用好流量;問山借力,盤活存量,探索山地與平地統籌的用地方式。打造文旅新區,聚焦1個文旅新區;打造詩路走廊,聯動12、水陸2條唐詩之路;打造精致花園,在沿山、沿水、沿田的3沿空間,用好5種天姥詩意工具。空間整合強心,協同三圈;交通縫合強心,綜合樞紐;產業組合強心,互補業態;功能聚合強心,取長補短;生態融合強心,水綠相連。2.3.2 通廊一體化,打造小縣大通道的黃金大走廊2.3.3 強心一體化,打造小縣大城鎮的紹興次中心2.3.6 山地一體化,打造小縣大變革的集約示范地2.3.5 拆改一體化,打造小縣大民生的幸福品質城2.3.4 景城一體化,打造小縣大花園的城旅新詩路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12我兄改秩令新昌,相望雖遠同江外。13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13、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3.1 區域發展協同(1)交通一體化聯動“兩帶”。依托三大都市區和兩大發展軸黃金交匯,聯動創新引領發展帶和沿海產業發展帶“兩帶”,成為浙江大通道的重要節點。(2)產業一體化協同“一灣”。借助跨國并購、甬紹等一體化先行區,深化與大灣區的科創協同,做強生物醫藥、航空等浙江大灣區的智造新業態。(3)生態一體化融入“一園”。促進四明山區域等重要生態地區一體化,共保浙中東低山生態屏障,成為浙江大花園中的精致花園城市。(4)文化一體化突出“一路”。彰顯“浙東唐詩之路”精華地的特色,成為浙江“兩環、多鏈”自然人文廊道14、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昌新昌3.1.1 深度協同省域一體化新昌縣與浙江省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空間結構協同圖14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杭杭紹紹臺臺3.1 區域發展協同(1)內外并重的“兩軸兩軌”交通共聯借助義甬舟、杭紹臺2條黃金十字交通軸,外通嵊州、紹興城區等城市,內聯縣域南部、東部等縱深,預留2條軌道空間。(2)新老同優的“一廊多業”產業共興引入差異成長的科創新業態,提升汽車等傳統業態,注重供地效率和精度,打造1條串聯多個產業平臺的智造科創走廊。(3)點面兼顧的“一心一群”功能共導以七星、15、南明2個街道為重點提級擴能,建設1個紹興次級中心;制定全局性、分片區、分時序的功能導入目錄,宜居則居,宜業則業,健全1個嵊新城鎮組群,壯大嵊新盆地城鎮與農業復合片。(4)藍綠融合的“一脈一屏”生態共保圍繞紹興江南水鄉目標,品質化管控和一體化治理新昌江、黃澤江、澄譚江等開放空間,保好曹娥江藍帶水脈“一脈”;依托天姥山、十九峰等構建“多山錯落”天際線,護好東南四明山天臺山“一屏”。3.1.2 深度融入紹興網絡大城市新昌縣與紹興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空間結構協同圖嵊新城鎮組群嵊州嵊州新昌新昌紹興次級中心15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16、F XINCHANG,SHAOXING3.2 統籌劃定“三區三線”系統優化農業、生態、城鎮三類空間(“三區”)布局,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三線”),強化國土空間底線管控,將“三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錨定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基本格局。生態保護紅線嚴格保護自然保護地、生態功能重要和生態敏感區域,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類活動。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控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嚴控增量,盤活存量,促進城鎮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優化,集約適度劃定城鎮開發邊界。16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7、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3.3 構建國土空間新格局縣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面向“一地一區一心”的新昌城市性質,落實“六個一體化”的新昌空間策略,構建“144”的縣域國土空間新格局。1芯輻射:即中心城區,作為數字新昌芯片。4廊驅動:即智造科創走廊、詩路文創走廊、花園旅創走廊、山地生態走廊。4區協同:即智能制造引領區、文旅傳承創新區、農業高效生產區、生態康養體驗區。數字新昌芯片生態康養體驗區智能制造引領區文旅傳承創新區農業高效生產區廊道圖例17旋烹茗粥別官佐,明朝又作新昌行。18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18、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一帶五區養生茶香風情帶農業空間結構規劃圖4.1 優化農業空間格局依托新昌縣域地形地貌格局、農林用地及產業資源分布情況,以規模集聚、特色引領、品質提升和平臺整合為導向,形成“一帶、五區”的農業空間總體格局。城郊觀光農業區高山生態農業區臺地綜合農業區名茶特色農業區花果休閑農業區養生茶香風情帶高山生態農業區臺地綜合農業區花果休閑農業區名茶特色農業區城郊觀光農業區城郊觀光農業區、花果休閑農業區名茶特色農業區、臺地綜合農業區高山生態農業區19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19、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4.2.1嚴格保護耕地嚴格落實耕地保護任務(1)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進出平衡”(2)逐步安排恢復耕地,縮小耕地保護責任缺口(3)強化“田長制”與“耕地智保”監督作用(4)推進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用途,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按照數量不減、質量不降原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執行。通過土地整理、后備資源開發、耕地質量提升等方式產生的優質耕地,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4.2 保護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4.2.2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20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20、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4.3.2 推動農業全產業鏈升級推進農業設施廣泛應用農業機械,普及綠色生產技術,推廣數字農業技術,促進品種、設施、裝備等技術集成。4.3.3 推動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立足新昌特色優勢產業資源,深度融合唐詩文化、茶文化、佛文化,引進農業休閑度假、康體養生、運動休閑、農耕體驗等產業。4.3.1 推動六大特色產業持續壯大培育高端生態茶業,優化精品休閑果業,發展特色漁業,提升花卉苗木產業,振興中藥材產業,推廣堅果產業。4.3 培育特色高效農業壯大升級融合21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1、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4.4.1 強化村莊分類指引4.4.2 加強鄉村振興用地保障城郊融合類集聚建設類整治提升類搬遷撤并類特色保護類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治理向村莊延伸,加快村莊向城鎮社區轉變。從村莊文化、養老設施、特色風貌等方面,有序推進村莊提檔升級,實現集聚發展。結合村莊現有歷史文化和特有自然風光,適度發展特色旅游業,適度推進村莊改造提升。控制規模不再擴張,完善必要的生活服務設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民居住生活水平。嚴格管控好新建、擴建、改建活動,有條件的村實施撤村并點、搬遷。統籌安排和保障鄉村振興用地,因地制22、宜推進農村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盤活閑置集體建設用地,探索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保障鄉村振興產業用地,促進鄉村振興與和美鄉村建設。4.4 推進鄉村振興22唯憶夜深新雪后,新昌臺上七株松。23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5.1 梳理生態空間格局一心兩屏一廊三脈生態保護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以生態保護紅線為基底,統籌重要生態廊道、公益林、風景區、水域、地質災害隱患區及其他需管控的生態區域,形成“一心、兩屏、一廊、三脈”的生態空間格局。天姥綠心水脈人文景觀廊道山屏、生態屏天姥山生態綠心以大盤山脈構筑西南山23、屏以四明山脈、天臺山脈和水系構筑東部林海水韻生態屏大盤山-十九峰-七盤仙谷-十里潛溪-大佛寺生態人文景觀廊道澄潭江、新昌江、黃澤江三大水脈24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整合優化自然保護地,形成具有“浙東唐詩之路”底蘊、自然人文融合、獨具地域特色的自然公園、風景名勝區體系。自然保護地體系分布圖5.2 整合自然保護地天姥山風景名勝區圖例浙江新昌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浙江新昌黃澤江省級濕地公園新昌天姥山省級森林公園浙江省羅坑山森林公園天姥山風景名勝區浙江新昌黃澤江省級濕地公園浙江省羅坑山森林公園新24、昌天姥山省級森林公園浙江新昌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25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兩屏三脈五廊多點生態修復總體格局圖5.3 引導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以“自然修復為主、系統干預為輔”為方針,構建“兩屏、三脈、五廊、多點”的生態修復總體格局。大盤山脈天臺山脈四明山脈生態障礙點生態“夾點”生態脈生態廊生態屏澄潭江新昌江江澤黃西部大盤山生態屏和東部、南部天臺山-四明山生態屏澄潭江、新昌江、黃澤江生態水脈“四縱一橫”生態廊道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節點26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25、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嚴格落實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穩定措施,加強對欽寸水庫和長詔水庫等重要飲用水源地的保護治理,同時以河長制為抓手,加大江河湖泊監管力度。深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監管水資源的節約、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等各環節工作,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用水結構。推進森林撫育經營,開展中幼林撫育、珍貴樹種和大徑材培育;推進沿高速公路(鐵路)、河流等兩側山體為重點的彩色森林和美麗生態廊道建設。重點保護四明山脈,天臺山脈,會稽、大盤山脈等山脈,保護山體形態,修復山地植被。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完善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制度,堅持26、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生態有改善。5.4 加強自然資源利用山水湖林田修復保護利用27新昌小院松當戶,履道幽居竹繞池。28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1 1個中心城區(羽林街道、南明街道、七星街道、澄潭街道、沃州鎮)2 1個大型鎮(儒岙鎮)+1個中型鎮(鏡嶺鎮)5 5個小型鎮(沙溪鎮、小將鎮、回山鎮、東茗鄉、城南鄉)中心城區儒岙鎮鏡嶺鎮小將鎮回山鎮東茗鄉城南鄉沙溪鎮中心城區大型鎮中型鎮小型鎮圖例拉開城市發展框架,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保障產業發展空間,建設儒岙文旅副城,培育特色小城鎮,打27、造“1+2+5”的三級城鎮規模等級體系。縣域城鎮規模體系規劃圖6.1 打造縣域城鎮體系29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6.2 強化縣域產業功能依托整合提升后的省級經濟開發區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浙江新昌經濟開發區),打造智造科創走廊,串聯梅-澄、南巖、塔山、大明市、拔茅、沃洲六大工業區塊,聯動城西、城東兩大片區,重點培育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智造、制冷、通用航空、數字經濟等業態,夯實“創新策源之城、實業智造之城”的產業基礎。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浙江新昌經濟開發區)城西片區梅-澄區塊南巖區塊塔28、山區塊大明市區塊拔茅區塊沃州區塊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浙江新昌經濟開發區)城東片區縣域工業空間結構規劃圖智造科創走廊30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30306.3 完善中心城區空間結構中心城區空間結構規劃圖根據上位規劃區域協同要求,結合新昌實際,中心城區構建“一芯、兩翼、三廊、四區”的“1234”空間結構:一芯:即中心城區,新昌縣的城市大腦與數字新昌芯片。兩翼:即嵊州協同發展翼、寧波都市區聯動翼。三廊:即智造科創走廊、詩路文創走廊、花園旅創走廊。四區:即城西片區、城東片區、老城片區、江北片29、區。數字新昌芯片片區兩翼廊道圖例31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營造構境織網融界出彩三山鼓山 0.7km2南明山 5km2磕山 3.5km2三江新昌江 15km潛溪江 5km里江-新民江 6km三片現代片 16km2歷史片 7km2未來片 6km2三道城市參觀通道 11km高鐵接駁通道 6km南北聯系通道 5km三門北門戶:唐詩名城入口西門戶:水墨山城入口東門戶:東門如城入口中心城區重點區塊景觀風貌提升圖6.4 提升中心城區景觀風貌以精致縣城為導向,集成景觀風貌的“山體、水系、城區、通道、30、門戶”等要素,實施提升“三座山體、三支水系、三片城區、三條通道、三大門戶”的“五三”方略,塑造以山為景觀、以水為脈絡、以城為基底、特色廊道串聯、標志門戶彰顯、山水城和諧的新型城市形態。羽林街道32監湖幾尺吾其那,聞道新昌佛仍大。33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7.1 保護和活化利用歷史文化資源7.1.1 保護和活化利用物質文化資源整合“浙東唐詩之路”精華地的歷史文化資源,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等物質文化遺存,實行名錄保護、建設控制,實行分層、分類管控;統籌劃定31、城市紫線等歷史文化保護線,落實責任。7.1.2 保護和活化利用非物質文化資源聚焦工藝、工匠、工法,保護和活化利用新昌腔調等國家級非遺,以及紹興目連戲、傳統磚瓦制作技藝、小京生炒制技藝、劉阮傳說、新昌十番、新昌疊羅漢、新昌張氏傷科等省級非遺。歷史文化資源分布圖圖例縣級文保單位省級文保單位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級文保單位傳統村落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巖造像西坑村西坑古建筑群三坑真君殿回山建筑群塔山明塔甄完祠 甄完墓梁柏臺故居新昌城隍廟上三坑風雨橋南洲宋井溪西何家祠堂天主教堂后梁世恩祠韓豐村韓妃廟中溪張氏昭穆堂雅莊農會舊址霞客古道新昌段回下宅村南區公里道南小學舊塢村吳氏宗祠梅渚村回山村南山村外婆坑村班竹村后32、岱山村上下宅村董村水晶礦摩崖題記迎仙橋沃洲山真君殿大殿、配殿新昌城墻鼓山書院回山建筑群天姥古道吉安橋上三坑風雨橋飛黃木牌坊、胡大宗祠大慶橋溪西何家祠堂善政鄉主廟吳氏鄉賢祠王氏永思祠章家畈真君殿樂取橋永春橋、靈鶴橋新北區抗日民主政府舊址侵華日軍碉堡群剡界嶺村張家瑞故居樟花村梁偲墓芹塘村董家祠堂上來村靈濟侯祠東溪社區尉家臺門黃壇村“三二八”抗戰陣亡將士之墓及紀念塔34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7.2 謀劃旅游空間結構以全省大花園“耀眼明珠”、5A級景區城和浙東唐詩名城為載體,實施天姥詩境、天33、姥詩韻、天姥詩味、天姥詩居和天姥詩律五大天姥詩意工程,結合新昌資源稟賦和唐詩文化精髓,打造“詩城、茶城、佛城”,聚焦“一城十景”、唐詩廣場、里江北街區等節點,構建“一主、兩副、三廊、五區”的“1235”旅游空間結構。一主:即以大佛寺景區-鼓山公園為中心的中心城區旅游主中心。兩副:即以鏡嶺穿巖十九峰為核心的丹霞風情副中心、以儒岙文旅副城為核心的天姥文化副中心。三廊:即陸上唐詩文化走廊、水上唐詩文化走廊、澄潭江生態休閑走廊。五區:即唐詩文化體驗區、丹霞風情區、梅溪休閑區、運動體驗區、產城融合區。天姥文化副中心丹霞風情副中心中心城區旅游主中心旅游空間結構規劃圖產城融合區丹霞風情區唐詩文化體驗區梅溪休34、閑區運動體驗區圖例旅游中心走廊文廊道分區新昌35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1座詩意創意城新昌5A景區城3條詩畫風景廊水墨山城風景廊詩畫天姥風景廊沃洲山水風景廊7.3 塑造城鄉風貌結構縣域城鄉風貌整治提升結構規劃圖建立“1+3+6+N”的全域美麗體系,以浙東唐詩之路特色品牌為引領,塑造“1座詩意創意城、3條詩畫風景廊、6大風貌樣板區、N個特色風采點”的縣域風貌結構。6大風貌樣板區縣域風貌樣板區:“水墨山城”縣域風貌樣板區“夢游天姥 唐詩之路”縣域風貌樣板區“沃洲山水”縣域風貌樣板區城市風貌35、樣板區:“唐詩名城 詩畫鼓山”城市風貌樣板區“探茗問禪 現代南巖”城市風貌樣板區“活力青創 未來新民”城市風貌樣板區N個特色風采點36唯有新昌故園月,至今分照兩鄉人。3637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8.1.1 交通發展定位浙江四大都市區重要交通節點城市、紹興東南交通門戶。8.1.2 時空發展目標區域“1123”交通圈。紹興核心區1小時全覆蓋、杭州都市圈1小時通勤、長三角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航空覆蓋。縣域“15-30-30”交通圈。鄉鎮15分鐘到達高速互通、城區30分鐘到36、達高鐵站、各鄉鎮30分鐘到達縣城。8.1.3 交通發展策略對接杭紹,強化甬金,通道提升。嵊新一體,交旅融合,集約復合。綠色品質,智慧提升,快慢有序。8.1 完善綜合立體高效的交通網絡體系綜合立體高效38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8.1 完善綜合立體高效的交通網絡體系(1)鐵路系統兩橫一縱兩橫:甬金鐵路、甬金高鐵一縱:杭臺高鐵(2)軌道交通兩線兩線:紹新城際、新奉城際(4)高速公路兩橫三縱兩橫:甬金高速、甬金衢上高速三縱:常臺高速、杭紹臺高速、鄞州至寧海高速西延(新昌聯絡線)(3)國省道兩37、橫三縱兩橫:S312、G527三縱:G104、S207、S209綜合立體交通網絡規劃圖8.1.4 交通網絡布局39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8.2 健全宜居韌性智慧的市政設施體系以提高供電網的可靠性為目標,分階段構建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形成未來智能配電網發展形態。打造集融合媒體傳播、智慧廣電承載、智能萬物互聯、移動通訊運營、國家公共服務、綠色安全監管于一體的新型信息化基礎網絡。加快物聯網基站建設和智能化傳感器部署,促進系統集成和全域感知終端設施覆蓋。強化水利設施保障建設智慧38、的能源系統提供暢通高效的5G通信設施開展城市韌性電網和智慧電網建設提升城市供水品質和節水水平保證城鎮燃氣均衡供應完善安全可靠的防減災與城市生命線設施8.2.2 優化智慧韌性的新型基礎設施布局8.2.1 構建綠色宜居的能源水利網宜居智慧韌性40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便民共享現代8.3 建設便民共享現代的公共設施體系8.3.1 建設便民現代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全面完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級終端站點建設,建設一批數字化公共服務設施拓展文化館、博物館、展示館、城市書房等多元化的文化服務設施,39、打響“唐詩文化之城”品牌。(2)完善文化服務網絡城區實現室內外活動場館全覆蓋、社區健身網點全覆蓋,鎮村加快布局體育健身器材等設施。(5)打造十分鐘體育健身圈優化高中、初中、小學等教育設施布局,同步提升軟硬件配套品質,助力終身教育體系建設。(1)優化教育設施布局構建覆蓋城鄉、功能健全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現“城區15分鐘、農村30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4)健全城鄉醫療服務體系構建社區與機構協調、醫養與康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引導城鄉養老服務設施均衡布局。(3)建設現代養老服務體系社區/村社會福利設施可結合社區/村服務中心設置,構建殘疾人服務點、留守兒童服務點等福利設施。(6)加快社會福利事業發40、展41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按照生活圈配置規范,基于現狀公共服務設施,構建分級分類的城鄉生活圈體系,實現生活圈便捷可達,健全生活圈長效機制。8.3.2 建設分級共享的城鄉生活圈體系8.3 建設便民共享現代的公共設施體系5-10分鐘層級15分鐘層級城鎮社區生活圈城鎮社區生活圈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鄉村社區生活圈鄉村社區生活圈無無無無無無無無村/組層級鄉集鎮層級42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41、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8.4 加快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與綜合治理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推進水的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聚焦天姥山、天臺山-四明山生態屏障區、澄潭江、新昌江和黃澤江流域,著力提升生態功能。提升自然保護地連通性,發揮自然保護地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主體作用。加大珍稀瀕危陸生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力度,對珍稀瀕危陸生野生動植物優先實施搶救保護。開展廢棄礦山生態修復與綠色礦山建設,按照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農則農、宜建則建的原則,拓展建設空間。銜接浙江省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作新要求,推進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42、程,開展跨鄉鎮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加強城市生態品質提升,改善人居環境,聯通城鄉生態網絡,恢復城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生物多樣性維護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城鎮生態修復與人居環境提升43何代沃洲今夜興,倚欄來聽赤城鐘。44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9.1 落實規劃傳導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明確專項規劃的編制清單、特定區域、專項指標等內容明確詳細規劃的定位、規模、控制線等重點管控內容9.2 促進規劃實施3214縣級鄉鎮級傳導市級傳導省級傳導國家級傳導功能+格局+指43、標+控制線+名錄功能+格局+指標+控制線+名錄功能+格局+指標+控制線+名錄功能+格局+指標+控制線+名錄功能+格局+指標+控制線+名錄健全參與機制。加大規劃信息宣傳力度,保障公眾對國土空間規劃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45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 MASTER PLAN OF XINCHANG,SHAOXING9.3 推廣“一張圖”建設按照“統一底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平臺”的要求,建好縣級總規數據庫,納入全省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作為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編制和審批的基礎和依據。打造覆蓋全縣、上下貫通、多規合一、三維一體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為城市體檢評估和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基礎。完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動態監測、空間控制線監測預警、產業布局協同、城市體檢評估等多跨協同場景建設,著力提升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4123治理平臺人造空間自然空間未來空間保護規劃利用安全空間圖庫空間工具46新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MASTERPLANOFXINCHANG,SHAOXING(草案公示稿)主管部門:新昌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打造三大都市區黃金交匯節點城市爭當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縣域標桿躋身全國縣域綜合競爭力“5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