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陽市屈原管理區耕地保護國土空間專項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版)(3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21132
2023-08-07
31頁
9.73MB
1、屈原管理區耕地保護 國土空間專項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版 前 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為新時代新征程做好耕地保護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和行動指南,也為應對世界新的動蕩變革期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保障糧食安全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為全面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在屈原管理區國土空間規劃的約束和指導下,落實本區域內的耕地保護任務和永久基本農田目標;結合屈原管理區社會、經濟、土地資源條件及生態環境保護要求,重點統籌協調好耕地保護與建設占用耕地數量及空間布局的關系、耕地后備資源利用與林2、地保護的關系,從源頭上確保耕地保護目標落地,落實補充耕地規模與具體點位;特開展編制屈原管理區耕地保護國土空間專項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工作。本次規劃范圍包括屈原管理區行政轄區內的全部國土空間,包括天問街道、營田鎮、河市鎮、鳳凰鄉等4個鄉(鎮、街道),國土總面積200.42平方公里。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目標為2035年,近期至2025年。目錄 CONTENTS 0101.規劃規劃背景背景 0202.總體總體要求要求 0303.嚴守嚴守耕地保護紅線耕地保護紅線 0404.強化強化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 0505.嚴格嚴格耕地用途管制耕地用途管制 06063、.保障保障重要農產品生產空間重要農產品生產空間 0707.切實切實加強補充耕地管理加強補充耕地管理 0808.穩妥穩妥有序推進耕地恢復有序推進耕地恢復 0909.著力著力提升耕地質量提升耕地質量 1010.重點重點工程安排工程安排 01 規劃背景 1.1資源基礎 1.2主要成效及問題 1.3當前的新形勢 1.4面對的新挑戰 1.1資源基礎 1.2主要成效及問題 1.連續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嚴守耕地紅線 2.提高耕地質量和糧食產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3.改善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條件,促進新農村建設 現狀耕地分布圖 主要成效 1.耕地保護意識有待加強 2.強化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但守住紅線面臨多重壓4、力 問題 屈原管理區 耕地10638.88公頃 占53.08%20042.16公頃 根據屈原管理區2020年最新國土變更調查數據:1.3當前的新形勢 1.4面對的新挑戰 經濟社會發展與耕地保護矛盾依然突出 一 農業結構調整導致耕地“非農化”現象突出 二 永久基本農田布局有待優化 三 農村耕地非法占用和耕地撂荒日益嚴重 四 黨中央、國務院將耕地保護提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省委、省政府始終把耕地保護工作擺在突出重要位置 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耕地實至名歸 以“零容忍”態度和“長牙齒”的硬措施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02 總體要求 2.1指導思想1 2.2規劃原則1 2.3規劃目標與任務 2.4嚴守5、耕地保護紅線1 2.1指導思想 2.2規劃原則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耕地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嚴格落實黨中夾、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耕地保護的重大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立足湖南“一帶一部”“一帶一部”區域定位,統籌發展和安全,落實“藏“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系統觀念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扎實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采取“長牙齒”“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終6、身追責,確保耕地實至名歸,切實保障糧食安全,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建設綠色幸福智慧屈原提供堅實的資源基礎。堅持系統思維,實行多措并舉 堅持壓實責任,實行全民保護 堅持國家立場,實行保護優先 堅持問題導向,實行精準施策 嚴格耕地保護目標管理,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強化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穩定優質耕地布局。拓展農產品生產空間,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嚴格落實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全面提升糧食生產能力 穩妥有序推進耕地恢復,引導耕地集中布局 健全耕地保護政策制度體系,提升耕地治理能力 2.3規劃目標與任務 屈原管理區耕地保護全程一體化和數7、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利用體系基本形成。全面構建任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有力的耕地保護機制,基本建成現代化、法治化的耕地保護體系,全面完成耕地保護目標任務,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數量穩定、質量提升、布局合理。指標 到2025年 到2035年 指標屬性 耕地保護目標 10638.88 10490.67 約束性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 9348.06 9348.06 約束性 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規模 93.50 93.50 預期性 補充耕地任務量 246.20 445.44 預期性 恢復耕地任務量 0.00 0.00 預期性 糧食播種面積 12466.67 12466.67 預期性 高標準農田建8、設任務 9285.41*9348.06*預期性 帶*的為累計值 耕地保護規劃指標表 單位:公頃 20252025年年 20352035年年 03 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3.1落實耕地保護目標 3.2從嚴控制建設占用耕地 3.3統籌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空間布局 3.4加強特殊區域耕地保護和利用 3.1落實耕地保護目標 3.2從嚴控制建設占用耕地 嚴格落實耕地保護任務 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基礎,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把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放在首要和優先位置,實現現狀耕地應保應保、應劃盡劃。嚴格落實建設占用耕地占補平衡 實行新增建設用地規劃計劃管控,嚴格項目用地審查,全力避讓或9、減少占用耕地。嚴格落實補充耕地任務,合理下達年度補充耕地開發計劃。通過有序安排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旱地改水田、耕地后備資源開發等工程措施補充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全面落實年度耕地“進出平衡”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確需轉變用途的,應落實耕地“進出平衡”,補足同等數量、質量的可以長期穩定利用耕地,轉出和轉進耕地地塊實現數、圖和實地一致。推進城鎮集約集聚發展 優化基礎設施選址布局 統籌優化鄉村空間布局 3.3統籌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空間布局 統籌優化農用地空間布局 基于自然地理格局,結合適宜性原則,按照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的優先序,逐步通過實施耕10、地進出平衡,優化農用地空間布局。嚴格實施耕地用途管制 永久基本農田不得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嚴格控制一般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科學有序推進退耕還林還草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實事求是進行生態退耕。3.4加強特殊區域耕地保護和利用 生態保護紅線內耕地 按照自然保護地管控要求,規劃期對自然保護地核心區范圍內耕地,實行穩妥有序退出;自然保護地核心區外的耕地,允許在不擴大現有耕地的前提下,開展種植活動,可修筑必要的生產生活設施。城鎮開發邊界內耕地 在城鎮開發邊界集中建設區進行成片開發,注重保護耕地和節約集約11、用地,組織編制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并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成片開發占用耕地的,應對占用必要性、合理性和用地規模開展論證,進行多方案比選,盡量避讓長期穩定利用耕地。河湖管理范圍內耕地 對河湖管理范圍內耕地,在不妨礙行洪、蓄洪和輸水等功能的前提下依法依規分類處理。其中位于主河槽內、洪水上灘頻繁、水庫征地線以下、長江平垸行洪“雙退”圩垸內的不穩定耕地,不納入耕地保護目標任務,有序退出。對于納入耕地保護目標的耕地,不得新建、改建、擴建生產圍堤,不得種植妨礙行洪的高稈作物,禁止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待建高標準農田耕地 規劃期應圍繞穩固提升水稻、油菜籽、棉花等糧食12、和重要農產品產能,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對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優先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防止“非農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毀、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嚴格耕地占用審批,經依法批準占用高標準農田的應及時補充,確保高標準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和種糧激勵政策,引導高標準農田集中用于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生產。嚴格管控類耕地 對嚴格管控類耕地全面開展種植結構調整,退出水稻生產,探索綜合種養、雙季青貯玉米、酒用高粱雙低油菜等耕地安全利用種養技術模式。鼓勵采用客土法、熱修復法等物理改良技術、原位化學修復和異位化學修復等化學改良技術以及生物改良技術對嚴格管控類耕地進行改良13、。04 強化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 4.1足額劃定永久基本農田 4.2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 4.3鞏固優化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 4.4嚴格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與補劃 4.1足額劃定永久基本農田 將上級下達的9348.06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逐級分解下達,科學合理確定各鄉(鎮、街道)的目標任務,切實推進在鎮村層面將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落實到地塊。落實上級分解下達任務 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優先序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在確保三條控制線不交叉不重疊不沖突前提下,依據“總體穩定、局部微調、應保盡保、量質并重”的要求,合理確定永久基本農田布局。嚴格劃定落實永久基本農田 推14、進永久基本農田上圖入庫 將永久基本農田逐圖斑落實到地塊,納入國家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嚴格管理。4.4嚴格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與補劃 嚴格控制建設占用 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強化永久基本農田對各類建設布局的優化,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一般建設項目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重大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應嚴格限定在國家明確的重大建設項目范圍內,嚴禁擅自擴大。嚴格補劃任務落實 重大建設項目占用或因依法認定的災毀等原因減少永久基本農田的,按照“數量不減、質量不降、布局穩定”的原則,必須在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上落實永久基本農田補劃任務。更新完善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 依托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動態監15、測監管系統,針對當前法律和相關政策規定的允許占用調整永久基本農田的情形,在永久基本農田布局調整完成后,按照最新的數據庫標準進行數據建庫,逐級開展數據庫質量檢查,逐級匯交到省,由省統一進行質量檢查,合格后報自然資源部,實現動態更新管理。4.3鞏固優化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 4.2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 合理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 健全和完善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制度 科學評價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 核實劃定不實情況 分析布局優化潛力 明確永久基本農田布局優化方案 積極推進問題圖斑就地整改 通過圖斑空間置換優化布局 優化永久基本農田結構 05 嚴格耕地用途管制 5.1分類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 5.2切實規范16、耕地占補平衡 5.3嚴格落實耕地進出平衡 5.4嚴肅處置違法違規占用耕地 5.1分類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 5.2切實規范耕地占補平衡 占全區耕地面積的90%,是依法劃定的優質耕地,重點用于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谷、小麥、玉米三大谷物的種植面積。占全區耕地面積的,主要用于糧食、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在不破壞耕地耕作層且不造成耕地地類改變的前提下,可以適度種植其他農作物。一般 耕地 永久基本農田 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 加強補充耕地全過程管理 落實補充耕地后期管護責任 建立補充耕地信息公開制度 5.3嚴格落實耕地進出平衡 5.4嚴肅處置違法違規占用耕地 落實進出平衡屬地責任 嚴格17、控制耕地轉出 規范引導耕地轉進 實行耕地轉進轉出信息化管理 堅決止住新增、穩妥處置存量 嚴肅處置違法違規占用耕地 06 保障重要農產品生產空間 6.1優先保障糧食生產空間 6.2切實保障“菜籃子”生產空間 6.3大力拓展農產品多樣化生產空間 保障都市群農業生產空間 優化規模化畜禽養殖生產空間 打造生態水產生產空間 優化油料作物生產空間 改進水果、茶葉等其他作物生產空間 優先保障糧食生產空間 穩定水稻生產空間 拓展玉米大豆生產空間 優化其他糧食作物生產空間 切實保障“菜籃子”生產空間 大力拓展農產品多樣化生產空間 07 7.1積極拓展補充耕地空間 7.2加強補充耕地開發計劃管理 7.3引導耕地后18、備資源合理利用 切實加強補充耕地管理 積極拓展補充耕地空間 1 深入挖掘旱地改水田資源潛力 以現狀旱地為對象,剔除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生態退耕、土壤污染和15以上坡度等不符合旱改水選址條件的地塊,并從地塊的水源、坡度、土壤質地、耕作便利度和集中連片程度等方面開展科學評價,充分挖掘可旱改水資源潛力。合理劃定耕地后備資源 根據地塊植被狀況、地形坡度、灌溉排水條件、有效土層厚度等情況,綜合考慮與居民點的相對海拔高差、交通、水利等因素,并剔除城鎮開發邊界與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的地塊,合理劃定耕地后備資源。加強補充耕地開發計劃管理 2 合理確定補充耕地任務 實行補充耕地開發年度下限管控 引導耕地后19、備資源合理利用 3 嚴格耕地后備資源用途管制 有序安排耕地后備資源開發 加強后備資源開發環境影響論證 08 穩妥有序推進耕地恢復 8.1科學劃定耕地恢復空間 8.2實行耕地恢復年度計劃管理 8.3建立耕地恢復長效機制 科學劃定耕地恢復空間 1 開展可恢復耕地資源評價 明確可恢復耕地數量和分布 全區可恢復耕地資源143.10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市鎮、鳳凰鄉。實行耕地恢復年度計劃管理 2 到2025年,屈原管理區預計恢復耕地133.46公頃,到2035年預期有效恢復143.10公頃。分年度下達各地年度恢復耕地計劃,將年度耕地計劃落實情況納入耕地保護目標考核和真抓實干督查激勵,有效推進耕地恢復計劃的落20、實。建立耕地恢復長效機制 3 規范實施管理 嚴格監督考核 落實資金保障 強化監測監管 09 著力提升耕地質量 9.1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9.2有序推進旱地改造水田工程 9.3全面推進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 9.4穩妥提升耕地土壤固碳能力 9.5科學防治和利用污染耕地 9.1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9.2有序推進旱地改造水田工程 逐步建成9285.41公頃高標準農田 將9348.06公頃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2025年 2035年 明確落實建設目標 到2035年,通過持續新建和改造提升,將全區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農田基礎設施基本完善,綠色農田、數字農田、智慧農田建設模式進21、一步普及,形成更高層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基礎。分類明確重點建設區域 嚴格落實后期管護 確定以水資源為約束的潛力空間 強化統籌協調整體推進項目實施 9.3全面推進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 9.4穩妥提升耕地土壤固碳能力 9.5科學防治和利用污染耕地 強化頂層設計和政策配套 穩妥推進耕作層剝離再利用 構建以休耕輪作為核的保護體系 擴展以生態涵養為主的綠色農業 實施以科技創新為軸的固碳模式 強化科學治理 加強安全利用 嚴格源頭管控 10 重點項目安排 10.1旱改水重點項目 10.2土地開發重點項目 10.3耕地恢復重點項目 10.4高標準農田重點項目 旱改水重點項目 土地開發重點項目 22、2021-2035年,屈原管理區安排旱改水項目8個,其中重重點項目共點項目共2 2個個,建設規模建設規模6464.3232公頃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市鎮河夾主要分布在河市鎮河夾塘社區塘社區、古羅城村古羅城村、蓮芙村蓮芙村、幸福村幸福村、三和村三和村,營田鎮義南營田鎮義南村村、槐花社區槐花社區、虎形山社區虎形山社區。2021-2035年,屈原管理區安排成片開發8個,其中重點項重點項目目3 3個個,建設規模建設規模404404.2727公頃公頃,主要分布在營田鎮荷花村主要分布在營田鎮荷花村,河市河市鎮古羅城村鎮古羅城村、平安村平安村、大灣村大灣村,鳳凰鄉河泊潭村鳳凰鄉河泊潭村、蕎麥湖村蕎麥湖村、東東干23、村干村。高標準農田重點項目 2021-2035年,屈原管理區安排旱改水項目8個,其中重重點項目共點項目共2 2個個,建設規模建設規模6464.3232公頃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市鎮河夾主要分布在河市鎮河夾塘社區塘社區、古羅城村古羅城村、蓮芙村蓮芙村、幸福村幸福村、三和村三和村,營田鎮義南營田鎮義南村村、槐花社區槐花社區、虎形山社區虎形山社區。2021-2035年,屈原管理區安排高標準農田新建重點項目共新建重點項目共7 7個個,建設規模為2060.00公頃,涉及營田鎮、河市鎮和鳳凰鄉等3個鄉(鎮);提質改造重大工提質改造重大工程共程共8 8個個,建設規模5066.67公頃,涉及涉及營田鎮、河市鎮和鳳凰鄉等3個鄉(鎮)。耕地恢復重點項目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3
3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