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公眾意見稿)(5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22983
2023-08-08
51頁
12.74MB
1、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TERRITORY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MENGSHAN(2021-2035年)征求公眾意見稿蒙山縣自然資源局二二三年四月2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征求公眾意見說明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按照國家、自治區統一部署,我縣自2019年起開展了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的編制工作。本規劃是對梧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細化落2、實,是對蒙山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具體安排,是蒙山縣實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空間藍圖,是編制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基本依據。目前,規劃已形成草案,為廣泛凝聚社會共識,現面向社會公眾公開征詢意見。公示時間為2023年4月3日至5月3日。蒙山縣自然資源局二二三年四月目錄C O N T E N T S維育山清水秀生態空間規劃總則目標定位與空間戰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04010203建設人文宜居中心城區打造特色鮮明農業空間構建集聚高效城鎮空間構建安全韌性支撐體系08050607完善規劃實施保障機制09規劃總則01 1.1 指導思想 1.2 規劃原則 1.3 規劃范3、圍與期限6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1 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五個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抓歷史性重大戰略機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統籌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全面提高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謀劃可持續發展的美麗國土空間,聚力打造生態、幸福、美麗蒙山。1.2 規劃原則戰略引領,面向未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人為本4、,提升品質全域統籌,城鄉融合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底線管控,彰顯特色67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心城區 規劃范圍為蒙山縣行政轄區范圍,包括6鎮、3鄉。縣域:國土面積1281.6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48萬人。規劃期限:近期2021-2025年,遠期2026-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中心城區:規劃范圍40.41平方千米,城鎮常住人口9.21萬人。1.3 規劃范圍與期限 2.1 戰略定位 2.2 規劃目標 2.3 開發保護戰略 2.4 區域協調發展目標定位與空間戰略029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1 戰略定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廣西面向粵港澳5、大灣區康養名縣廣西“絲路經濟”工旅融合示范區桂東南人文宜居示范縣落實國家與區域發展戰略,提升城市職能地位對區域重大戰略進行落實,重點落實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珠江-西江經濟帶等區域重大戰略。立足資源稟賦強項,鞏固生態康養優勢地位立足資源稟賦優勢,發揮蒙山縣的生態資源、康養旅游資源優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后花園。挖掘特色資源、特色產業,推進城鄉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挖掘蒙山縣的太平天國、武俠文化、瑤鄉文化、桑蠶文化等文化旅游資源特色,大力推進工旅融合、文旅融合發展,促進城鄉經濟社會轉型發展。910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2 規劃目標生態保護、耕地保護取得明6、顯成效;人文宜居城鎮建設、鄉村振興發展取得重要進展,桂東南生態休閑精品城市基本建成。繭絲綢產業更加興旺,產業園區建設取得重要成效;以康養為特色的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粵港澳大灣區康養名縣、中國西部繭絲綢織造新城基本建成;具有區域示范帶動作用的“絲路經濟”工旅融合示范區基本形成;更有實力、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康養“后花園”美好新蒙山基本建成。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得到鞏固,現代化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基本完善,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成功轉型,生態文明進步、經濟實力強勁、人居環境優越、文化活力迸發的局面全面形成,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生態文明強縣、工旅融合強縣。2025203520501011蒙山縣國土空7、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3 開發保護戰略生態立縣三產融合文旅融合特色興縣品質鞏縣秉承“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水平治理”核心理念,落實區域戰略要求,圍繞戰略定位和規劃目標,提出“三產融合、文旅融合、生態立縣、特色興縣、品質鞏縣”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戰略。1112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4 區域協調發展全面融入珠江西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探索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路徑。交通互聯統籌鐵路、航空、公路等立體交通運輸網絡協調發展,形成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無阻加密快捷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產業共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融入灣區產業分工體系。加強重點8、領域創新產業協作。生態共保推進與桂東、桂北生態屏障共建共保,加強珠江-西江生態廊道建設。蒙山縣蒙山縣再生能源醫藥食品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現代金融服務業康養文旅產業特色農產品基地繭絲綢產業13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4 區域協調發展融入大桂林旅游圈,推進旅游資源區域協調聯動發展。長壽旅游線路依托荔玉高速,開通桂林陽朔荔浦蒙山精品山水游線路,加深與“陽荔蒙”旅游區聯動,加強旅游資源、產品、交通、營銷和聯合推介協同開發,共同構建三縣無障礙旅游區。山水旅游線路通過賀巴高速的串聯,打造賀州昭平蒙山金秀巴馬精品長壽旅游線路,聯合推出旅游優惠政策,實現無障礙的“一程多站跨城游”。3.19、 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3.2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3.3 科學細化主體功能分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0315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1 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15一帶湄江生態廊道一環蒙山湄江盆地周邊山脈構成的環形生態屏障一城中心城區(縣城),全縣的經濟社會中心三心文圩、新圩、陳塘三個縣域中心鎮兩軸兩條城鎮發展軸,引領鄉鎮集聚高效發展五區五大城鄉發展功能分區,引導全域差異化特色發展16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617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2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按照現狀耕地應保盡保、應劃盡劃要求,將可長期穩定利用耕10、地優先劃入永久基本農田。到2035年,全縣耕地保有量4.41萬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3.89萬畝。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和城鎮發展規律,結合人口變化趨勢合理預測城鎮發展規模,保障重大項目用地落實,統籌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全縣共劃定城鎮開發邊界規模12.58平方千米。優先劃定永久基本農田 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優先將自然保護地、重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水土保持等生態極重要極敏感區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確保生態系統完整和生態廊道連通。全縣共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232平方千米。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18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9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3 科學細化主11、體功能分區城市化地區1個鄉鎮占全縣國土面積的6.66%。農產品主產區3個鄉鎮占全縣國土面積的37.94%。重點生態功能區5個鄉鎮占全縣國土面積的55.40%。圖例維育山清水秀生態空間04 4.1 構建生態空間格局 4.2 強化自然保護地管控 4.3 統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 4.4 加強生態空間修復治理21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1 構建生態空間格局4.2 強化自然保護地管控保護古修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大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地,結合生態保護紅線強化管控。一環穩固區域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湄江盆地周邊山脈構成的環形生態屏障。一核保育自然保護地等生態綠核 將古修自然保護12、區、大瑤山自然保護區等重要生態敏感區作為生態保育核心節點。多廊保護和修復重要水系廊道 治理湄江、長坪河、文圩河、文爾河等河流生態廊道,嚴格保護河湖管理范圍內要素。一帶提升湄江流域生態涵養功能 加強湄江流域兩岸防護林和水源涵養林建設,促進城鄉景觀與生態防護協同發展。22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3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3 統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 水資源保護與利用 嚴格控制用水總量,落實最嚴格水資源保護制度。優化水資源配置結構,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完善水利設施配置,提高水資源保障能力。林地資源保護與利用 加強林地資源保護,嚴格控制林地轉為非林地。科學13、引導人工商品林種植和結構優化。優化拓展林業產業發展空間,發揮林業生態系統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礦產資源保護與利用 優化礦產勘查開發利用布局。全面構建綠色和諧礦山格局。提升礦產資源集約節約水平。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 以湄江流域為骨架,以現有水系為基礎,完善水系脈絡,合理規劃建設濕地保護區、濕地公園。24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4 以小流域為單元謀劃水土保持項目,重點對金垌河、沙靈河、壬山河、六埠河、木護河等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深山、遠山和中度以上石漠化區域林草封育,推進巖溶地區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嚴重污染耕地等地類退耕還林還草。實施美麗14、幸福河湖保護與修復,以茶山水庫為重點開展生態緩沖帶建設,實施濁水河、夏宜鄉河道、湄江河綜合治理工程。加快推進湄江河、古榕湖、東江、壬山河等河道、水庫的連通,保障河湖生態水量。加快綠色礦山業發展,以油麻沖為重點區域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和綠色礦山建設。加強建設用地污染地塊治理修復,保障土地流轉安全。在湄江流域沿岸選擇典型受重金屬污染耕地實施一批農用地安全利用和風險管控、修復項目。推動生態脆弱區生態修復,對大瑤山、古修自然保護區、茶山水庫等水源涵養區實施水源涵養林建設工程,加快低產林改造。4.4 加強生態空間修復治理堅持保護優先,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圍繞15、解決全縣主要生態問題,部署全縣生態修復重點工程,筑牢“一帶一環,一核多廊”的生態安全格局。加強水土流失防治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推進森林生態保護修復加強水環境保護修復推進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推進土壤污染治理修復2405打造特色鮮明農業空間 5.1 構建農業空間格局 5.2 嚴格落實耕地保護 5.3 推進農業特色發展 5.4 促進鄉村分類振興 5.5 推動國土綜合整治26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1 構建農業空間格局一帶 湄江兩岸都市休閑農業發展帶,打造水果、桑蠶、蔬菜等優質產業集聚的特色農業發展帶。五區 中部現代農業區;北部休閑農業區;東部生態林產區;西部生態林產區;南部生態農16、業區。多基地 以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市縣級特色農業示范區為核心的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2627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8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2 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實施耕地 三位一體 保護 嚴格落實耕地保護任務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嚴格落實耕地保護任務。加強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控制耕地“非糧化”,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制度。充分挖掘耕地后備資源挖掘縣域范圍內耕地補充潛力,進一步摸清可補充耕地規模、空間布局。持續推進耕地質量提升推進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剝離再利用,嚴格受污染耕地管理,17、以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和中低產改造等區域為重點,指導農業生產者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提升耕地治理水平,強化農田生態功能。2829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3 推進農業特色發展精品水果種植基地 在蒙山鎮、西河鎮、陳塘鎮、漢豪鄉、黃村鎮發展砂糖桔、百香果等特優水果,拓展果園功能,推進果園果品多元立體開發和生態觀光旅游。特優蔬菜種植基地 重點在蒙山鎮、新圩鎮、文圩鎮、西河鎮建立蔬菜產業園,適度擴大蔬菜種植規模,打在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基地。蜂蜜養殖示范基地 重點建設夏宜、黃村朋漢蜜蜂產業示范區,打造一批養蜂基地和蜂情小村。桑蠶特色養殖示范基地 依托北樓程村桑蠶田園綜合體、文18、圩鎮產業強鎮建設項目,鞏固發展桑蠶繭絲綢主產區。擴大新圩鎮、文圩鎮桑蠶種植規模,打造萬畝高產優質桑園。在確保糧食安全基礎上,進一步調整優化特色農業空間結構,重點發展水稻、桑蠶、精品水果、特優蔬菜、蜂蜜養殖五大特色優勢產業,培育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2930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05.4 促進鄉村分類振興城郊融合類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其他類型16個40個20個3個 城郊融合類:推動城鎮周邊村莊加快融入城市,推進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集聚提升類:加強集聚水平,強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村莊綜合環境整治,承接周邊遷出村莊的19、流動人口。特色保護類:壯大特色產業,發展鄉村休閑旅游,重點加強傳統村落整體風貌保護,增強歷史建筑保護力度,實施村莊綜合環境整治。其他類型:加快編制村莊規劃,因地制宜確定村莊各項設施布置和統籌發展。31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5 推動國土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按照“相對集中,連片推進”的原則,建成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高標準農田。到2035年,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農用地整治在長坪瑤族鄉、夏宜瑤族鄉、陳塘鎮、漢豪鄉等區域提高耕地生產條件和產能;在文圩鎮、新圩鎮、蒙山鎮、西河鎮等區域積極推20、進旱改水工程,開展宜耕農用地整治工程,拓寬補充耕地渠道。未利用地開墾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為前提,適度開發零星分散的其他草地、裸土地等未利用地,有效增加耕地面積。建設用地復墾以“空心村”和低效、閑置宅基地為重點,開展農村建設用地整理。鼓勵有意愿、有條件的群眾有償搬遷騰退宅基地。對農村廢棄的磚瓦廠和采礦用地采用遷轉、調整、置換、退出等措施進行整理,恢復農業用途。6.1 構建三產融合產業體系 6.2 建設城鄉一體城鎮村體系 6.3 合理確定城鎮規模等級 6.4 塑造蒙山特色魅力空間 6.5 保護利用歷史文化資源06構建集聚高效城鎮空間33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6.1 構建三產21、融合產業體系以綠色發展為手段,以三產融合、補鏈增鏈為結構優化導向,構建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發展體系。繭絲綢產業康養旅游特色農業三大主導產業兩大特色產業林產林化產業長壽食品產業3334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心城區,西河鎮為衛星鎮6.2 建設城鄉一體城鎮村體系以縣城和中心鎮為核心,構建“縣城、中心鎮、一般鎮、鄉村”的城鄉空間結構,形成“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的城鄉空間格局。縣域中心中心城區新圩鎮、文圩鎮、陳塘鎮西河鎮、黃村鎮、漢豪鄉長坪瑤族鄉、夏宜瑤族鄉重點鎮一般鎮綜合型新圩鎮、黃村鎮、漢豪鄉農貿型夏宜瑤族鄉、長坪瑤族鄉旅游型文圩鎮、陳塘鎮農貿旅游型鄉 村722、8個村莊35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6.3 合理確定城鎮規模等級統籌城鎮發展規模,構建“1+4+2+2”的城鎮規模等級結構。中心城區(縣城)級規模城鎮西河鎮、陳塘鎮文圩鎮、新圩鎮級規模城鎮黃村鎮漢豪鄉級規模城鎮夏宜瑤族鄉長坪瑤族鄉級規模城鎮級級級級城鎮常住人口9.0萬人城鎮常住人 口 0.5-1.0萬人城鎮常住人 口 0.3-0.5萬人城鎮常住人口0.3萬人36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自然景觀:天書峽谷、茶山水庫、石燕山、百合花籃山瀑布等山水風光人文風情:水韻瑤寨、最美瑤鄉、水秀鄉村旅游區等地方特色的人文風情歷史遺跡:太平天國封王地、永安寺、韋竹平故23、居、水秀古戰場等文化遺址6.4 塑造蒙山特色魅力空間休閑農業魅力單元生態旅游魅力單元城鄉融合魅力單元魅力單元歷史人文魅力廊道瑤鄉風情魅力廊道魅力廊道自然觀光魅力節點文旅融合魅力節點魅力節點37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6.5 保護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嚴格保護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68處梧州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保護2項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5個傳統村落國家傳統村落1個:長坪瑤族鄉六坪村廣西傳統村落4個:長坪瑤族鄉三妹村、西河鎮福垌村、新圩鎮毛竹坪村、新圩鎮聯山村 傳24、統村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村落古排風雨橋太平天國封王地西炮臺遺址38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6.5 保護利用歷史文化資源構建安全韌性支撐體系07 7.1 構建外達內暢綜合交通體系 7.2 構建均衡共享公共服務體系 7.3 建設綠色安全市政設施體系 7.4 建設復合韌性防災減災體系40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1 構建外達內暢綜合交通體系鐵路交通鐵路鐵路:柳州-賀州城際鐵路懷湛高鐵選線公路交通高速公路+干線公路高速公路:“一橫兩縱”網絡規劃高速公路出入口5處。干線公路:“一縱多支”網絡提升G321國道段為一級公路;提升G355黃村-昭平段、文圩-金25、秀段,蒙山-平南S204,縣城-文圩-夏宜段公路,陳塘-漢豪公路,蒙山-長坪公路,繞城路等為二級公路。以“高速、高鐵、高等級公路”為引領,構建互聯互通,區域協同的對外交通格局。以“鎮鎮通二級路,村村通三級路”為目標,建設城鄉協同、高效便捷的縣域綜合交通網絡。兩大鐵路+三大高速+一縱多支41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2 構建均衡共享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均衡、友好、便捷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至2035年,實現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15分鐘步行全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公共文化活動設施社會福利設施體育設施綜合商業設施公園綠地公共衛生設施教育設施縣級公服中心集縣級文化、教育、體育、醫療、26、福利設施為一體的公共中心鄉鎮級公服中心配置教育、文體活動、衛生服務、中小型養老等設施社區(村)級公服中心配置幼兒園、文化活動室、健身場地、居家養老服務等設施42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擴建縣城水廠,規模為5.5萬立方米/天;其他鄉鎮共新擴建7座水廠及1處人飲工程。給水工程 縣城規劃擴建古家坪污水處理廠至3.5萬立方米/天。其他鄉鎮新擴建8座污水處理廠,規模1.29萬立方米/天。排水工程 規劃設置1所電信局,新建1處計算數據中心、4處新建附設式電信模塊局。通訊工程 改善全縣能源結構,全縣居民用氣普及率達到70%以上,設置1座分輸站,1座天然氣門站。燃氣工程 規劃在西河鎮27、設置1座垃圾填埋場,各鄉鎮至少設置1座垃圾轉運站,各行政村至少設置1個垃圾收集池。環衛工程 規劃縣域220kV變電站1座,110kV變電站4座,35kV變電站11座。電力工程7.3 建設綠色安全市政設施體系43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防洪排澇消防規劃 防洪標準:中心城區20年一遇,鄉鎮5-10年一遇。加大湄江等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力度,加快防洪堤、防護岸等工程建設、管理和修復。遵循“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規劃中心城區、陳塘鎮分別設立1座二級消防站。其他鄉鎮于鎮中心設置專職消防服務點。抗震避災 一般建筑抗震設防標準為地震基本烈度6度。城市生命線和重要設施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28、。應急避難場所人均用地不宜小于2平方米/人。地質災害 劃定3個中易發區、1個低易發區和1個不易發區。規劃重點防治點24處,次重點防治點26處,一般防治點38處。人防工程 中心城區人防人員隱蔽工程使用面積達1.0平方米/人,人防工程建設總量達12.53萬平方米以上。437.4 建設復合韌性防災減災體系 8.1 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結構 8.2 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8.3 塑造藍綠交融開敞空間 8.4 建設“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人文宜居中心城區0845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8.1 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結構帶 湄江“一河兩岸”生態武俠絲綢文化景觀帶。451組團 城北旅游文化綜合29、組團、中部綜合服務組團、城西居住服務組團、城南商貿商住組團、城南工業組團。546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8.2 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優化過境交通,加強東西聯通,提升路網密度,優化道路斷面,加快完善高速公路連接線配套建設,形成“兩環三縱兩橫”的城市路網結構。實施公交優先戰略,鼓勵綠色出行,按照10輛標準車/萬人標準,合理布局公共交通場站用地,優化公交線路,構建城鄉一體化公交系統。完善社會停車設施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配套,鼓勵立體停車,優化城區公共區域停車場布局。47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8.3 塑造藍綠交融開敞空間構建“水系廊道+城市公園+景觀綠道30、”的公園綠地系統,構建宜居宜游的高品質藍綠空間。構建“綜合公園(1處)專類公園(5處)社區公園(2處)”的綠地系統。加快創建“公園城市”,至2035年,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于15平方米,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于95%。1248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8.4 建設“15分鐘”社區生活圈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建設“15分鐘”社區生活圈。教育整合教育資源,合理布局教育設施用地。文化健全社區文化設施,積極建設公共文化活動場所。醫療衛生保障醫院用地,提升社區及基層衛生服務設施服務能力。體育完善社區體育健身設施布局。社會福利完善康養福利設施布局。48 9.1 健全規劃傳導體系31、 9.2 加強規劃實施保障完善規劃實施保障機制0950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9.1 健全規劃傳導體系通過鄉鎮規劃指引、專項規劃指引、詳細規劃單元指引等方式,明確本級規劃對專項規劃橫向傳導及對鄉鎮、中心城區規劃單元縱向傳導的規劃指引,確保從戰略定位到空間布局的空間落實。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詳細規劃開發邊界內開發邊界外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資源保護利用類專項規劃分三類編制專項規劃基礎設施提升類人居環境改善類林地、水域、濕地等資源專項規劃交通、能源、水利、給排水、電力、電信、燃氣等專項規劃城市更新、公園綠地、風貌改造等專項規劃51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9.2 加強規劃實施保障為實現蒙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規劃實施,全域國土資源的調整優化,空間藍圖的全面構建,必須堅持加強規劃實施保障力度,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和措施,確保規劃科學有效實施。強化規劃引領健全規劃實施過程控制完善規劃實施配套政策完善公眾參與的編制實施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