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武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4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23037
2023-08-08
44頁
16.93MB
1、20212035-武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OF WUGONG COUNTY2023年03月草案公示注:本次成果為公示稿,最終以省政府批復為準PREFACE 前言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武功追趕超越新篇章,依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共陜西省委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并監督實施陜西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實施意見、陜西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和咸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相關要求,銜接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2、結合武功實際,編制武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國土空間有效保護、有序開發和高效利用為主線,重點明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目標、總體格局和底線約束要求,制定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和用途管制規則,統籌全域全要素規劃,細化中心城區功能布局,并指導和約束鎮、村級規劃。規劃是對省市級國土空間規劃的細化落實,是對縣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與利用的總體安排部署,是縣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指南和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的基礎,是編制詳細規劃、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依據3、。規劃范圍與期限武功縣全部行政轄區范圍,總面積391.21平方公里,規劃分縣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次規劃期為20212035年現狀基期年:2020年近期目標年:2025年規劃目標年:2035年規劃期限:全時段規劃范圍:全空間目錄01 明確戰略定位和規劃目標02 統籌縣域國土空間新格局03 保障糧豐果優的農業空間04 守護綠水相伴的生態空間05 打造宜居和諧的城鎮空間06 推進生態修復與國土整治07 構建宜居宜業的中心城區08 強化堅韌有力的支撐體系09 規劃傳導與規劃實施保障CONTENTSCONTENTS明確戰略定位和規劃目標01 指導思想02 規劃原則03 戰略定位04 規劃目標 01 指導思4、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及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和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深入貫徹國、省、市國土空間規劃要求,堅持高水平保護、推進高質量發展、引導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統籌各類資源與要素配置,推動武功縣在生態保護、產業轉型升級、城鎮建設、鄉村振興等方面邁上新的臺階,為健全武功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體現戰略性、提高科學性、強化權威性、加強協調性、注重操作性,提升城市品質,完善治理體系5、,建設“三強四美”現代化新武功。02 規劃原則堅守底線思維,立足安全發展落實國家戰略,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共建共享,增進民生福祉突出以人為本,推動品質提升堅持全域統籌,促進城鄉融合 03戰略定位以打造“渭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為總目標,發揮武功在區域協同、現代服務業延伸、工業基礎保障和農耕文明的比較優勢,聚力打造“一心兩區三地”。一心-西部 電商物流樞紐中心兩區-國家 新型農業試驗區 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三地-大西安 農耕文明傳承體驗地 先進制造業基地 現代服務業集聚地“一心兩區三地”04規劃目標建成渭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布局合理、高效有序的國土空間格局基本形成生態系6、統穩定、“四廊、多點”的生態安全格局全面形成農業高效優質、鄉村美麗祥和、農民富裕富足的目標基本實現區域協同、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全面優化開放便捷、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彰顯古今輝映的文化魅力空間01 總體格局02 三線控制03 規劃分區統籌縣域國土空間新格局 01 總體格局一主一副強化武功縣城核心引領作用培育副中心武功鎮,形成主副有效銜接、聯動發展、輻射全縣的雙核模式四區四廊優質糧食生產區農耕文化示范區特色農產品生產區都市農產品生產區渭河綠色生態廊道漆水河綠色生態廊道漠峪河綠色生態廊道小湋河綠色生態廊道構建“一主一副四區四廊”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02 三線控制耕地優先,保障生產上下聯動,7、統籌劃定逐級落實,嚴格管控永久基本農田是為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必須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和陜西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嚴控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嚴格保護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是在縣域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實行分級管控,生態保護紅線內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是一定時期內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以城鎮功能為主的區域邊界。城鎮開發邊界一經劃定,規8、劃期內原則上不得調整,因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等原因確需調整的,報國土空間規劃原審批機關審批。優先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基本原則三 線不交叉不重疊 03 規劃分區以生態保護和修復為主,禁止開展開發建設活動。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以生態防護為主,所有開發建設活動均需滿足詳細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要求,禁止隨意占用防護林帶進行生產或建設活動。區內應根據實際需要編制村莊規劃,各項開發建設活動按照“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的方式進行管控。鄉村發展區城鎮發展區區內應編制詳細規劃,采用“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方式進行管理,對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和單項用地指標實行嚴格控制。農田保護區以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為主,9、可以開展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土壤改良,提高農田質量,不得開展任何可能導致農田面積減少、質量下降的活動。全縣國土空間劃分為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五類一級分區,其中城鎮發展區細分至城鎮集中建設區、城鎮彈性發展區和特別用途區,鄉村發展區細分至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保障糧豐果優的農業空間01 空間格局構建02 糧食安全保障03 宜居和美鄉村建設 01 空間格局構建布局武功縣“四個生產區”“四個生產區”的農業空間格局優質糧食生產區縣城北部以長寧鎮、貞元鎮、游鳳鎮、蘇坊鎮為核心的優質糧食作物種植區農耕文化示范區以武功鎮為核心的農科試驗田、農耕展示農場、油菜花田等農耕文化10、展示區以大莊鎮為核心的獼猴桃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區以小村鎮、普集街道為核心的水果蔬菜等各類都市農產品生產供應區特色農產品生產區都市農產品生產區充分落實陜西省主體功能區定位,沿省道312兩側按照“穩定面積、主攻單產、提高質量”的思路做專糧食產業,打造北部優質糧食生產區,重點抓好優質糧食和良種基地建設。02 糧食安全保障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傾向,對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動態監測,大力推進中低產田改造提升糧食優質生產儲備加工能力提升糧食優質生產儲備加工能力。引導糧食企業為農戶提供糧食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五代”服務鼓勵生產“名特優新”產品積極開發健康糧油食品和功能性食11、品,響應國家發展需求,鼓勵生產“名特優新”產品 03 宜居和美鄉村建設引導村莊分類發展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城郊融合類有序推進人口與產業集聚提升,激活產業、優化環境、增添活力,保護鄉村風貌,打造特色鮮明的和美村莊加快城鄉產業融合發展,承擔部分城市服務功能,推動與城鎮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完善文化保護措施,優化文化旅游類公共服務設施,提升交通市政基礎設施能級。保護傳統特色文化,實現文化傳承與推廣城鄉風貌保護與塑造城鎮型村莊風貌區劃分3個城鄉風貌保護片區傳統民居風貌區一般型村莊風貌區125個46個12個傳統民居風貌區一般型村莊風貌區城鎮型村莊風貌區守護綠水相伴的生態空間01 構建12、生態安全格局02 構筑生態安全屏障 01 構建生態安全格局構建武功縣“四廊多點”“四廊多點”的生態空間格局四廊由渭河、漆水河、漠峪河、小湋河四條河流形成的綠色生態廊道多點指位于武功鎮的漆水河濕地公園和位于渭河沿線的芙蓉濕地公園 02 構筑生態安全屏障構筑生態安全屏障牢牢守住渭河生態保護紅線,強化用途管制,嚴禁任意改變用途,杜絕不合理開發建設活動對生態保護紅線的破壞。加強重點流域水生態修復深化水環境長效管理機制加強土壤面源污染治理打造宜居和諧的城鎮空間01 構建科學合理的發展格局02 打造集約高效的產業空間03 建設和諧宜居的生活空間04 弘揚特色魅力的文化空間 01 構建科學合理的發展格局城鎮13、體系結構:“一主一副兩重點鎮四一般”一主:指中心城區,即普集街道(城鎮職能綜合型)一副:指武功鎮(城鎮職能旅游型)兩重點:指大莊鎮(城鎮職能工貿型)、貞元鎮(城鎮職能農貿型)四一般:指小村鎮(城鎮職能工貿型)、長寧鎮、蘇坊鎮、游鳳鎮(城鎮職能農貿型)02 打造集約高效的產業空間以城鎮、園區為核心,以重要交通干道為軸線,連點成線,多點成面,形成“一心兩帶多片區”的產業空間格局。一心:以中心城區為產業發展核心,重點發展現代工業、電子商務以及商貿物流等新興產業。兩帶:以西寶北線(省道312)為軸心的北部高效生態產業帶、以西寶中線(省道104)為軸心的南部現代產業示范帶。多片區:指蘇坊、游鳳、長寧、武14、功鎮優質糧食種植片區;武功鎮特色文化旅游片區;貞元、長寧畜牧養殖片區;大莊、小村、普集街道工業發展片區。03 建設和諧宜居的生活空間提供等級有序、分類全面的生活空間提供惠及民眾、全齡友好的生活空間全民健身中心武功鎮歷史文化旅游中心:依托武功鎮豐富的歷史人文遺跡,形成以觀光游覽為主的旅游區。04 弘揚特色魅力的文化空間以農耕文明為基底,傳承農業文化精髓,推動“文化”深度融合發展,建設“農業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示范縣”。一心漆水河生態廊道:以姜嫄水鄉、漆水河濕地公園為核心,在武功、楊凌、扶風交界,漆水河沿線發展休閑度假、娛樂、農業觀光等多元化綜合性旅游觀光帶。漆水休閑綜合游樂區15、:以漆水河沿岸觀光休閑為主的游樂區;鄉村民俗風情旅游區:以觀光農業、農家樂等為主的旅游區;沿渭歷史文化體驗區:以沿渭歷史文化傳承保護為主的體驗區。全縣范圍內分布的各類歷史文化點,包含:3處國家級歷史文化保護單位;12處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單位;21處縣級保護單位;及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空間。一廊三區多點鄉村民俗風情旅游區漆水休閑綜合游樂區沿渭歷史文化體驗區塑造“一心一廊三區多點”的歷史文化保護整體格局推進生態修復與國土整治01 國土綜合整治02 生態修復 01 國土綜合整治 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守耕地保護紅線,堅持數量、質量、生態并重的原則,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統一標準,整合各類土16、地整治資金,協同推進中低產田改造、耕地質量提升工作。適度開發宜耕后備土地資源在避免造成土地退化和生態破壞的前提下,依據土地利用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其他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合理選擇土地開發區域,充分挖掘后備資源開發潛力。逐步推進農村建設用地復墾穩妥撤并自然村,適時拆除空心村,鼓勵農民騰退宅基地,實施農村居民點社區化建設。對鄉村現狀閑置廢棄的宅基地以及規劃期內農村居民點整治改造、遷村并點等形成的閑置廢棄地進行復墾。積極開展廢棄采礦用地復墾堅持土地復墾與生產建設同步設計、同步施工,編制土地復墾方案,將土地復墾各項要求落實到生產工藝和建設流程中,確定的復墾任務納入生產建設計劃,土地復墾費用列入生產17、成本或建設項目總投資,確保損毀土地能夠及時復墾。02 生態修復目標:在嚴守生態自然安全邊界、牢筑生態空間安全屏障、增強農業空間生態功能、提升城市空間人居生態品質、提高武功縣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保障優質生態產品的持續供給的基礎上,建設生態武功7大修復區域流域生態綜合治理林草綠地資源保育水源涵養能力提高農田生態質量提升采礦用地生態恢復地質災害防治有效人居生態品質提高01 城市性質02 發展目標03 空間結構04 構建社區生活圈05 提升交通組織06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構建宜居宜業的中心城區 01城市性質關中新能源、食品基地,西安都市圈裝備制造業承接地以生態為特色、以電子商務為重點的西部電商之城、現18、代宜居城市 02發展目標 03 空間結構規劃構建“一心、三帶、四軸、七組團”的城市功能結構,形成園林與城市、園區與城區相互融合,打造環境優美的園林景觀城市。功能分區示意圖:合理布局、園城融合縣城發展中心,以商業辦公、文化娛樂于一體的文化功能核心。沿隴海鐵路、連霍高速、鄭西高鐵形成的三條生態防護綠帶。以蘇武大道、后稷路形成兩條城市發展主軸;以邰城路-西二路,幸福路-子午路形成兩條城市發展次軸。電子商務及先進制造業組團、南部新城組團、老城商貿生活組團、東部綜合生活組團、西北部文體功能組團、東北部綜合服務組團、循環工業組團。一心四軸七組團三帶 04 構建社區生活圈以武功縣國土空間規劃為底圖,居住用地19、為點,以道路網和交通阻力點建立網絡數據模型,控制生活圈的服務半徑約為500m1000m,劃定16個10分鐘社區生活圈。切實履行政府職責,建立以公共租賃住房和經濟適用房為主的城市住房保障體系;積極利用市場機制,促進商品房健康發展。構建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滿足各類階層的住房需求,促進社會和諧發展。05 提升交通組織構建對外暢達高效、對內通達便捷的道路交通系統,建立層次分明、系統完整的公交系統,強化綠色交通系統建設,引導綠色出行。設置城市干道公交專用道、自行車停靠站;改善道路兩側綠化景觀,營造美好慢行環境。設置2條快速公交線路、增設5條公交線路。加強步行交通與非機動車停靠站、公交站點以及出租車站點的20、銜接,無縫接駁,最終實現“最后一公里”。“一環四橫七縱”主干路骨架生態廊道、綠色出行公共服務設施規劃醫療設施體育設施教育設施社會福利設施 06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 醫療設施規劃 體育設施規劃 規劃設置一處縣級綜合體育中心。遵循配置均衡、方便實用、綜合利用原則,結合公共綠地設置基層體育設施。醫院:規劃醫院用地指標0.1/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設施:規劃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設置3處,占地面積 1200-2200 平方米/處(獨立占地)。公共衛生設施規劃: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不應低于 0.02/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單項建設用地控制為:指標急救中心用地面積不得小于 850;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用地面積為500-21、2500,婦幼健康服務設施用地面積控制在 2500 以下。06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 老年人社會福利設施至2035年,武功縣中心城區機構養老設施用地面積為5.5公頃。兒童福利院以及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與市級共用。結合社區公共服務中心,設置社區兒童福利設施。中心城區應配置一處殘疾人社會福利設施。教育設施規劃 社會福利設施規劃 幼兒園:服務半徑300米500米,結合居住區進行布設。中小學:小學服務半徑不宜超過500m;初級中學服務半徑不宜超過1000m(800米控制)。到2035年規劃擁有小學6所,中學3所。保留現有高中、衛校、職業技術學校,新建武功中學。強化堅韌有力的支撐體系01 構筑現代綜合交通體22、系02 統籌完善市政基礎設施03 建設安全綜合防災體系 01 構筑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升級武功縣客運站等級為一級,武功鎮客運站等級為三級,其余各鎮分別規劃新建一處四級客運站。規劃3條新能源公交線路:武功縣-周至縣;普集-武功鎮;武功鎮楊凌。構建“六橫四縱一環”的公路網主骨架 02 統籌完善市政基礎設施 完善水利及城鄉給排水設施配套完善水利基礎設施開展農田水利建設,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有效改善和增加農田灌溉面積。保障城鄉供水安全加快推動縣域、中心城區和城鎮供水工程建設,規劃至2035年,城鎮供水普及率達到100%,農村供水普及率達到98%。完善現有供水設施,擴大供水規模。完善污水處理和再生水23、利用系統規劃至2035年,縣域、中心城區和城鎮雨污水管道覆蓋率及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0%、80%以上。建設高效的雨水排放通道推動城鎮雨水管網建設。城鎮雨水采用管線最短、就近排放、分區收集的原則,保證各分區雨水以重力流形式,就近排入區域內的天然水體或溝渠內。建成完整、通暢的雨水排放系統。電力統籌整體發展與局部建設,堅持以效益效率為導向,堅持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建設成為具有科學的網架結構、必備的容量裕度、適當的轉供能力以及合理的裝備水平的智能化、數字化電網。燃氣 氣源:規劃從“西氣東輸”二線89#閥室(位于乾縣陽洪鎮)和楊凌引入天然氣。天然氣高壓管網:新建高壓管網,接氣自“西氣東輸”二線,位于乾縣陽24、洪鎮89#閥室,終點至武功鎮門站。通信 通信管道規劃規模規劃期末規劃管道達到264管程公里,其中支線管道111管程公里,主干管道153管程公里。5G通信基站規劃規劃對5G基站業務密度進行優先級劃分,劃分為高密度區、中密度區、疏密度區三級網絡。通過鏈路預算對單座基站的最大可能覆蓋面積進行分析,綜合考慮蜂窩接入容量、覆蓋要求、密度分區和城市規劃建設需求,結合5G技術的應用,明確武功不同基站布局密度分區相應基站的平均站距。02 統籌完善市政基礎設施 03 建設安全綜合防災體系完善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體系、地質災害易發區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以及應急體系建設,變消極被動的應急避災為積極主動的25、減災防災,使地質災害防與治協調統一。防治地質災害武功縣中心城區按照抗震設防烈度7度設防,其余各鎮按抗震設防烈度6度設防。重大建設工程、易產生嚴重次生災害工程應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并按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進行抗震設防。抗震采取綜合措施,增強城區防澇能力。結合河流濕地、坑塘農渠、綠地、洼地作為雨洪水蓄滯和行泄區。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將85%的降雨就地消納利用;大力開展小型水源工程建設與修復,大力推廣抗旱節水技術。防汛抗旱緊扣武功縣城鄉發展,落實消防救援需求,建立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提升武功縣防災減災救援能力和社會化消防工作水平。消防人員隱蔽工程結合城市建設,在城市地下交通、物流、停車等方面最大限度26、發揮人防的平戰結合功能。人防補足公共衛生服務設施短板;增強應急醫療設施的規劃彈性;分區分級構建國土空間防疫單元。防疫01 規劃傳導02 規劃實施保障規劃傳導與規劃實施保障 01 規劃傳導 構建“縣鎮村”三級規劃傳導體系,建立“三級三類”的相關專項規劃編制清單目錄。咸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武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武功縣各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同步編制同步編制約束指導特定領域專項規劃城區、園區等功能區交通、能源、農業軍事設施、市政等各類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詳細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內:城鎮單元詳細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生態功能單元規劃 明確總體規劃剛性傳導要素,形成“定性+定量+定界+定區”的規劃傳導與管控27、機制核心目標高水平保護高效率利用高品質生活具體抓手保護生態農業空間精明配置資源要素城市品質內涵躍遷管控要點與要素農業空間永久基本農田結構引導重點地區設施配套人口規模政策性住房永農儲備區中心體系公共服務設施耕地保護集聚區交通與生態軸線交通市政設施耕地保有量功能布局功能規劃分區公共安全設施生態空間生態保護紅線濕地面積特色風貌特色風貌分區規劃用途分類林地保有率立體開發地下空間景觀風貌廊道城鎮空間城鎮開發邊界建設用地規模重點景觀界面藍線、綠線、紫線特色空間節點管控方式定性+定量+定界定性+定量+定區定性+定量+定區 02 規劃實施保障一張圖實施管理路徑示意圖基礎測繪三調成果地理國情普查土地變更調查地籍28、調查現行各類規劃數據管理數據坐標一致邊界吻合上下貫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國土開發適宜性評價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評估找準問題形勢研判提出對策開展規劃編制對下級規劃的引導和要求對下位規劃的引導和要求空間控制線體系規劃分區自然資源與生態農業農村發展城鎮發展國土綜合整治生態保護修復開發利用耕地保護生態修復空間管控+指標管控約束性指標突破占用剛性指標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閑置土地違法用地動態監督實施評估及時預警一張底圖+國土空間規“一張圖”現狀一張底圖評價一張圖規劃一張圖管理一張圖監督一張圖形成一張底圖基礎評價和現狀評估各級各類規劃編制支撐規劃實施監督實施12345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6支撐支撐支撐支撐保障規劃傳導實施建立規劃定期評估機制、構建智慧規劃監測評估預警體系推行城市體檢評估及智慧城市建設建設“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應用城市信息模型完善規劃管理強化規劃配套支撐完善配套政策法規、嚴格執行技術標準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1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