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3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23049
2023-08-08
39頁
4.79MB
1、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023年4月-草案公示稿-蘭坪縣隸屬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祖國西南邊疆的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素有“三江之門”的美譽,是全國唯一的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擁有儲量亞洲第一的特大鉛鋅礦床。蘭坪位于大理州、迪慶州、麗江市和怒江州的結合部,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的中心地帶,北接維西縣,東北連玉龍縣,東南靠劍川縣,南鄰云龍縣,西與瀘水市、福貢縣接壤。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是對怒江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細化落實,是蘭坪縣實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空間藍圖,是蘭坪縣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管理2、整治修復的行動綱領。同時也是全縣編制鄉鎮國土空間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基礎,為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供基本依據。前 言PREFACE期限范圍規劃范圍為蘭坪縣行政轄區,含2街道3鎮4鄉。國土面積4371.21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規劃近期至2025年,規劃遠期至2035年。維西縣玉龍縣劍川縣云龍縣福貢縣瀘水市中排鄉河西鄉通甸鎮石登鄉營盤鎮啦井鎮金頂街道兔峨鄉翠屏街道2020年 生產總值88.60億元 人均GDP4.24萬元 常住人口為19.59萬人 城鎮化率46.14%三三江江之之門門以國土“三調”數據為基礎,摸清空間底圖底數??茖W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與國土空間開發3、適宜性評價,識別空間發展潛力。農業生產適宜性評價城鎮建設適宜性評價生態保護重要性評價67.01%6.01%0.79%主要分布在金頂壩子、通甸壩子主要分布在通甸壩子、營盤、石登等鄉鎮主要分布在縣域東西兩側及中部地區規劃基礎三三江江之之門門01 確定國土空間定位目標02 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03 構建高原特色農業空間04 筑牢綠水青山生態空間05 建設品質魅力城鄉空間06 完善提升基礎支撐體系07 保障規劃有效傳導實施目 錄COMTENTS01確定國土空間定位目標1、總體定位2、規劃目標3、空間戰略1.1 總體定位三江之門依托“三江并流”核心優勢,加強與周邊地區開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資源共享合4、作,通過航空、鐵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通連接滇西北四地十縣對外開放通道,構建與州內外有接壤地區的旅游直接通道,積極融入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以通道經濟和服務經濟拓展發展新空間,建成俯瞰“三江并流”游客集散中心,為大滇西旅游環線增添一個自然風光綺麗、民族風情濃郁的重要旅游節點,建成“三江之門”。綠色鋅都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在資源環境稟賦和生態安全約束下,探索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充分發揮綠色農業優勢、生態環境優勢、電礦資源優勢,積極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綠色有機發展,以綠色能源產業推進礦電聯動和鉛鋅產業綠色改造,延5、伸以鉛鋅為重點的有色金屬產業鏈,全方位高質量助推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以蘭坪新城、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為抓手,推進美麗縣城建設,全力打造以現代化綠色山水新城為特色的“綠色鋅都”。秘境蘭坪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扎實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做好生態保護與修復,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系統評估推動“兩山”雙向轉化的優勢和不足,全面摸清本地生態產品家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積極發展旅游業,助力鄉村振興,努力在綠色低碳發展、提升環境品質、保護生態系統質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上取得新成效,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三三江江之之門門近期目標(20212025年)全面落實“三區三線”管控要求6、,主體功能區布局進一步優化,各級生態功能區保護、重點地區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體系基本建立,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得到優化。地區生產總值保持高速增長,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成,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有色金屬加工產業和旅游服務產業對城市發展形成全面帶動,城鎮品質明顯提升。遠期目標(20262035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土空間格局基本形成,高效集約的自然資源利用體系基本建成,生態環境保持在全省前列,建成國家綠色發展建設的樣板。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叭⒘鳌笔澜缱匀贿z產主要旅游目的地鞏固,國際一流水平的有色金屬7、工業重鎮基本建成,高質量精準式發展基本實現,怒江州域次中心城市建成。遠景目標(20362050年)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全面現代化,形成擁有較發達的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生態環境安全的生態文明城市,建成獨具魅力的怒江州域次中心城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碩果累累,人民各項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達到較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團結和諧、幸福美麗的生態宜居綠色蘭坪全面建成。1.2 規劃目標三三江江之之門門1.3 空間戰略 堅持底線思維、關注糧食安全,保障高標準農田、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建設旅游、宜居城市國土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生態筑底、糧食安全 加強區域協作8、,建設滇西北門戶節點城市,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西連瀘水,東融大理、麗江、迪慶、川渝。精準定位、區域聯動 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突出中心極化,促進城鄉一體化,優化和合理構建公共體系、提升城鄉國土空間治理水平,完善治理機制。以人為本、城鄉統籌 特色引領,構建現代高原特色農業+產業體系。積極發展清潔載能產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優化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模式。立足大滇西旅游環線,積極發展旅游服務業。三產融合、動能轉換 依托文化資源特色,打出靚麗城市名片。挖掘民族特色,促進文化品牌建設與特色提升。強化城市設計,突出城鄉風貌特色。美麗蘭坪、特色彰顯三三江江之之門門02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1、融入區域協同發展29、統籌劃定落實“三區三線”3、落實細化主體功能區2.1 融入區域協同發展堅持開放興縣,努力拓展與滇西北地區、滇西城鎮群的交流與協作,加快構建“協同瀘水、面向麗江、聯動迪慶、對接滇西、聯通東盟”的全方位開放格局,建設成為滇西北重要經濟節點,保障空間。香格里拉麗江瀘水云龍劍川蘭坪三三江江之之門門協同瀘水,聯通東盟面向麗江,樞紐轉換攜手劍川云龍,對接滇西在生物、物流和旅游產業等領域與劍川聯動發展;在水電、礦產加工產業等領域與云龍聯動發展。積極促進與滇西城鎮群優勢互補、分工協作,產業協同向縱深推進,高質量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逐步實現蘭坪縣與瀘水市和片馬口岸溝通和功能互補。承擔起瀘水、福貢、貢山對內溝通合10、作,以及麗江等內陸城市聯通東盟向外開放的交通樞紐作用。聯動香格里拉,協作發展依托自身“三江并流”核心區的原生態旅游資源以及機場、高速、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優勢,與香格里拉共同構筑滇西北旅游支柱產業,遠景進一步依托交通聯系將旅游線路與西藏、四川的南部區域連接,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區。一方面向東積極接受麗江中心城市經濟輻射,在適當分流旅游人口的機遇中尋找契機,另一方面向西主動服務瀘水市,承擔怒江州域副中心的職能,形成麗江和瀘水對接的樞紐和轉換器。全縣劃定永久基本農田28.42萬畝,占現狀穩定耕地面積的90.24%,占全縣國土面積的4.33%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11、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將三條控制線作為國土空間利用不可逾越的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在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前提下,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保質保量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的要求,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引導城鎮集中布局,使城鎮開發建設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全縣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54.31萬畝,占全縣國土面積的8.79%全縣劃定12、城鎮開發邊界2.23萬畝,占全縣國土面積的0.34%2.2 統籌劃定落實“三區三線”三三江江之之門門2.3 細化落實主體功能區以鄉鎮為空間單元劃分三個基本功能分區: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以自然實體界線、鄉鎮為空間單元劃分四類特殊功能區:重點中小城鎮、自然景觀保護功能區、歷史文化資源富集區、能源資源富集區,并在基本功能分區內實行疊加管控。鄉鎮主體功能區附屬功能類型金頂街道城市化地區重點中小城鎮、能源資源富集區翠屏街道城市化地區重點中小城鎮、能源資源富集區通甸鎮農產品主產區重點中小城鎮啦井鎮重點生態功能區自然景觀保護功能區營盤鎮重點生態功能區重點中小城鎮、能源資源富集區兔峨鄉重13、點生態功能區自然景觀保護功能區、歷史文化資源富集區、能源資源富集區石登鄉重點生態功能區能源資源富集區中排鄉重點生態功能區能源資源富集區、自然景觀保護功能區河西鄉重點生態功能區自然景觀保護功能區、文化資源保護功能區三三江江之之門門03構建高原特色農業空間1、構建“一帶兩區”農業空間格局2、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措施3、構建”兩級五類“村莊體系4、加強農業空間國土綜合整治維西縣玉龍縣劍川縣云龍縣福貢縣瀘水市西部峽谷生態農業發展區東部現代農業發展區東部現代農業發展區東部現代農業發展區3.1 構建“一帶兩區”農業空間格局西部峽谷生態農業發展區東部現代農業發展區瀾滄江流域低熱河谷農業帶基于“雙評價”結果及14、耕地資源布局情況,結合蘭坪現有農業特征,規劃構建蘭坪縣“一帶兩區”的農業空間格局。一帶兩區三三江江之之門門通甸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區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層層落實責任,強化耕地占補平衡的法定責任,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三方面進一步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并應建立和完善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強土地資源節約和管理工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土地資源利用相協調。堅持科學規劃、保護優先、從嚴管控、用養結合的耕地保護原則,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生態功能穩定。堅決遏制耕地“非糧化”“非農化”,禁止違法占用耕地從事非農業建設,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15、等其他農用地,確保耕地優先用于糧食和蔬菜、油、棉、糖等農產品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至2035年,實現耕地保護目標:47.54萬畝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嚴禁超標準建設綠色通道;嚴禁違規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擴大自然保護地;嚴禁違規占用耕地從事非農建設;嚴禁違法違規批地用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類型農用地。3.2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措施三三江江之之門門3.3 構建”兩級五類“村莊體系基層基層村村中心村中心村要素集聚要素集聚功能集成功能集成完善職能完善職能改造提升改造提升集聚發展類集聚發展類搬遷撤并類搬遷撤并類整治提升類整治提升類城郊融合城郊融合類類特色保護類特色16、保護類引導人口和零散村落集聚,完善和提升公共基礎配套設施,倡導集中統一安置。按照城鎮集中統一管理,加大存量低效土地盤活力度,鼓勵貨幣化安置。保持村莊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統籌保護、利用與發展的關系。逐步引導生態保護紅線內、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村莊易地搬遷,嚴控新建擴建。兩級兩級五類五類對村莊建設強度、建筑風貌進行管控和引導,以微循環改造完善的方式,實現村莊更新。三三江江之之門門以村容村貌全面提升、美麗田園加速推進、生態環境顯著改善、亮點打造各具特色為目標,通過高起點全域規劃、高標準整體設計、高效率綜合治理,解決農業空間布局無序化、資源利用低效化、耕地分布碎片化、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農用地整治17、對用地結構進行優化配置和合理布局,改良土壤,完善農田水利設施,提高耕地質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加強農田防護林等生態建設,改善農田生態環境。建設用地整治加強村內閑置、低效用地整理,調整優化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做好環境衛生治理和綠化景觀營造,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突出特色,嚴格保護村莊內部自然歷史文化遺產。土地復墾對生產建設活動新損毀土地實現全面復墾,穩步推進挖損、塌陷、壓占、污染破壞土地復墾,及時復墾洪災、滑坡崩塌、泥石流、風沙等自然災害損毀的土地。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強化環境保護18、意識,避開生態脆弱區和退耕還林區以及水土流失區,適度開發宜耕后備土地資源,有效補充耕地數量。3.4 加強農業空間國土綜合整治三三江江之之門門04筑牢綠水青山生態空間1、筑牢“三屏四廊五節點”生態安全格局2、建立“1+3”自然保護地體系3、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4.1 筑牢“三屏四廊五節點”生態安全格局(蘭坪云嶺省級自然保護區)兔峨鄉通甸鎮河西鄉營盤鎮石登鄉中排鄉啦井鎮三江并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老窩山景區(三江并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老君山景區)金頂鎮西部碧羅雪山生態屏障中部云嶺生態屏障東部老君山生態屏障城鎮重點發展區城鎮重點發展區蘭坪箐花甸國家濕地公園雪邦山水源保護區依據蘭坪縣獨特的山川地貌,落實19、云南省、怒江州總體生態格局要求,構建以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及河流為嚴格保護區域的“三屏四廊五節點”的生態安全格局。三屏:西部碧羅雪山生態屏障、中部云嶺生態屏障、東部老君山生態屏障。四廊:瀾滄江生態廊道、沘江河掛登河復合生態廊道、通甸河生態廊道、碧玉河生態廊道,形成南北向“川”字型流域生態廊道。五節點:箐花甸國家濕地公園、三江并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老窩山景區、三江并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老君山景區、蘭坪云嶺省級自然保護區、雪邦山水源保護區為補充的重要生態斑塊。三三江江之之門門4.2 建立“1+3”自然保護地體系為了守護蘭坪縣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跡、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按照自然生態系統完整、物種20、棲息地連通、保護管理統一的原則,對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各類自然保護地進行整合優化。云嶺省級自然保護區蘭坪碧羅雪山省級森林公園蘭坪箐花甸國家濕地公園三江并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三三江江之之門門通過實施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實現森林、河湖、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狀況實現根本好轉,生態系統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服務功能顯著提高,生態穩定性明顯增強,自然生態系統基本實現良性循環,全縣生態安全屏障體系基本建成。推動以瀾滄江水系為重點的水環境治理,通過清淤疏浚、污水凈化、優化兩岸水網系統、對河流、水源地、濕地、湖泊等重要區域實施水治理和水生態修復。通過土地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全21、面提升城鄉生態環境,努力打造環境優美、生態宜居、底蘊深厚、各具特色的美麗環境。修復提升礦區生態環境質量、景觀面貌、人居環境品質,優化礦產資源開發格局,實現可持續開發。保護滇金絲猴、黑熊、黑耳鳶、鳳頭鷹、雀鷹、普通鵟、斑頭鵂鹠、紅隼等重點物種棲息地,識別重要斑塊、廊道,結合已有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構建跨區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4.3 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三三江江之之門門05建設品質魅力城鄉空間1、人口與城鎮化2、構建“一主兩副、軸帶聯動”城鎮空間格局3、優化城鎮體系結構4、整合城鎮職能結構5、構建現代產業發展體系6、彰顯“秘境蘭坪”特色魅力空間7、優化中心城區空間布局5.1 人口與城鎮22、化常住人口規模城鎮化目標綜合考慮縣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開發適宜性等因素,結合蘭坪城鎮宜居水平,縣域常住人口規模達到20萬人左右。2020年人口規模:19.59萬2035年人口規模:20萬2020年城鎮化率:46.14%2035年城鎮化率:62%特色城鎮化路徑:做強蘭坪縣中心城區、做精重點城鎮、做美特色村莊隨著蘭坪“國際一流的有色金屬加工重鎮”和“百億綠色鉛鋅產業基地”的建設,蘭坪縣城鎮化率進程中前期將高速發展,后期增速將逐步趨緩。蘭坪城鎮化率的穩定值將略高于怒江州平均水平,但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三江江之之門門5.2 構建“一主兩副、軸帶聯動”城鎮空間格局一主:以蘭坪中心城區為主的城鎮發展23、主核。兩副:形成通甸鎮和營盤鎮兩個城鎮發展次核。軸帶聯動:南北向城鎮發展主軸:河西通甸蘭坪瀘水;東西向城鎮發展次軸:蘭坪啦井營盤福貢;南北向瀾滄江城 鎮 發 展 帶:中排石登營盤兔峨。三三江江之之門門構建“中心城區重點鎮一般鄉鎮”三級城鎮等級結構體系??h域中心城市:蘭坪中心城區重點鎮:通甸鎮、營盤鎮兩個重點鎮一般鄉鎮:啦井、兔峨、河西、石登、中排5個一般鄉鎮三三江江之之門門5.3 優化城鎮等級結構整合城鎮職能結構為綜合型、商貿型、旅游型、農業服務型四類,建立同蘭坪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城鎮職能結構體系。綜合型:蘭坪中心城區、通甸鎮旅游型:啦井鎮、河西鄉商貿型:營盤鎮農業服務型:中排鄉、石登鄉、兔24、峨鄉三三江江之之門門5.4 整合城鎮職能結構產業空間布局優化構建“一核三極、一帶兩軸、一環四區”縣域產業空間的總體格局,推進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產業融合發展。劃定工業紅線,保障產業發展空間加速產城融合發展,統籌布局、嚴守底線、提質增效的原則,結合“一園”(云南蘭坪產業園區)的布局,合理劃定工業用地紅線,保障工業產業發展空間。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三三江江之之門門5.5構建現代產業發展體系著力推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礦電結合的新型工業、文化旅游業和其它現代服務業發展,重點推進百億鉛鋅產業為重點的綠色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礦電結合的新型工業綠色食品制造業文化旅游產業其它現代服務業做優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加快工25、業綠色轉型發展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打造百億綠色鉛鋅產業基地一主蘭坪縣城魅力主中心三副通甸普米風情魅力副中心啦井鹽馬古鎮魅力副中心兔峨怒族風情魅力副中心三帶人文景觀帶瀾滄江高山峽谷魅力帶老君山環線蘭坪魅力帶碧羅雪山民族風情魅力區三江并流老君山魅力區云嶺生物多樣魅力區三區啦井鹽馬古鎮魅力副中心兔峨怒族風情魅力副中心通甸普米風情魅力副中心碧羅雪山民族風情魅力區三江并流老君山魅力區云嶺森林花谷魅力區蘭坪縣城魅力主中心三三江江之之門門5.6 彰顯“秘境蘭坪”特色魅力空間依據蘭坪的自然景觀、山川地貌、民族文化與地方歷史的空間分布與類型特征,為了凸顯自然景觀、傳承地方歷史、彰顯民族特色,凝練特色魅力形象,結合26、發展需要,整合重要區域,形成“一主三副、三帶三區”的特色魅力空間格局。1、總體定位云南省百億綠色鉛鋅產業基地,怒江州域次中心,以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和旅游服務產業為主的,白族、普米族風情濃郁的山水生態宜居園林城市。2、縣城規模三三江江之之門門3、構建山水空間格局中心城區發展方向形成北延:延展空間,城鄉統籌。西控:半城半山,風景入城。東拓:依山就勢,打造門戶。南優:提升產業,改善環境。中提:優化布局,強化功能。云嶺自然保護區豐評水庫主導發展方向主導發展方向限制發展限制發展云嶺自然保護區山體林地山體林地山體緩坡公路鐵路城鄉統籌農旅融合綜合服務區產業園區優化提升堅持疏密有度,合理分布,充分考慮未來開27、發發展的需求,科學確定人口密度和規模,蘭坪中心城區居住人口約10萬人,建設用地面積約10.5平方公里。三江之門,環山脈水,山水蘭坪5.7 優化中心城區空間布局構建”雙城驅動”,“一帶、三軸、三心、多組團”空間結構雙城:以商業服務、居住配套為主的西城(老城),以旅游服務、商貿物流為主的東城。“一帶”:即沘江河生態風光帶。依托沘江河,強化沿岸綠地景觀環境建設,形成縱貫全城的生態風光帶。“三軸”:西城南北向功能發展主軸、東西向服務發展次軸、東城南北城市服務次軸?!叭摹保杭淳C合服務中心、商貿服務中心和旅游服務中心?!岸嘟M團”:老城綜合服務組團、金頂商貿旅游組團、東部旅游服務組團、南部產業組團、北部特28、色居住組團、康體休閑組團、商貿物流組團。老城綜合服務組團商貿物流組團康體休閑組團東部旅游服務組團北部特色居住組團金頂商貿旅游組團南部產業組團西西城綜合服務中心城綜合服務中心東城旅游服務中心東城旅游服務中心東西發展次軸南北向發展主軸南城商貿中心南城商貿中心南北發展次軸沘江河生態風光帶沘江河生態風光帶三三江江之之門門5.7 優化中心城區空間布局構建主次分明、便捷安全的城區交通系統對外交通鐵路:東城南側引入鐵路支線和站場。公路:城區東側新建鶴劍蘭高速公路,高速立交出入口,東城新建客運站。城區東側新建過境路繞城而過。城市道路交通系統中心城區內道路分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個等級。規劃形成“五縱、多橫”29、的城市主干路網系統。五縱:怒江路、金江路、濱江大道、東城主干路、東城過境路。多橫:人民路等多條橫向主干道。至鶴慶至大理、麗江至云龍至云龍至維西客運站火車站高速下道口三三江江之之門門5.7 優化中心城區空間布局06完善提升基礎支撐體系1、構建內連外通現代綜合交通體系2、搭建均衡共享公共服務體系3、建立城鄉融合基礎設施體系4、建立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6.1 構建內連外通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縣域綜合交通網絡縣域綜合交通樞紐鐵路:大麗鐵路蘭坪連接線、大瑞鐵路蘭坪連接線??瓦\樞紐體系:以蘭坪火車站與豐華機場為主樞紐,形成集火車站、機場、公路客運站和公交站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樞紐。貨運樞紐體系:結合蘭坪物流園規30、劃1個貨運綜合樞紐,在通甸、營盤等其他鄉鎮規劃物流集散、配送中心。構建以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為一體的互聯互通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形成“東連大理、麗江,南入保山、騰沖,北進川藏,西出緬甸”出滇入川入藏、輻射南亞東南亞的交通格局。公路:提升為蘭福二級路、維蘭二級路、S211三級路等,規劃六蘭二級路、河中二級路麗蘭二級路、黎通三級路等,構建“兩縱兩橫”。航空:豐華機場通用改民用。水運:瀾滄江(蘭坪段)水上觀光航道及碼頭。高速:鶴劍蘭高速、蘭云高速、維蘭高速、麗蘭高速。三三江江之之門門老有頤養,故有托殯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相結合的老服務體系與殯葬服務體系。文有悅享,體有康達建設四級文化施31、配置體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構建完善、多元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動義務教育從均衡發展邁向城鄉一體化。弱有眾扶,病有良醫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與社會福利設施體系。6.2 搭建均衡共享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多層級社區生活圈鄉村公共服務核城鎮公共服務核縣域層級公共服務核縣域層級 城鎮社區生活圈 鄉村社區生活圈服務范圍縣域(兼顧部分州域服務功能)城區、鄉鎮行政村自然村依托單元(建設地點)中心城區中心城區、鎮區、集鎮村委會或居委會駐地基層村服務半徑1530km最大半徑8km最佳半徑4km行政村:最大半徑4km;最佳半徑2km最大半徑1km最佳半徑500m服務人口50000人32、以上5000人以上10003000人200500人重點設施職業學校、中學、敬老院、圖書館、文化館、檔案館、綜合醫院、體育館、福利院、專業(類)市場等中學、小學、幼兒園、老年活動中心、文化站、中心衛生院、體育活動中心、敬老院、專業(類)市場、郵政所等小學、幼兒園、老年活動(服務)中心、文化室、衛生室、體育活動場地等老年活動室、圖書室、體育活動場地、小型商業服務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建設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多層次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構建“15分鐘、5-10分鐘”步行全覆蓋、友好共享的社區生活網絡,重點聚焦教育、醫療、養老,提高蘭坪縣服務等級。三三江江之之門門6.3建立城鄉融合基33、礎設施體系6.4建立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防洪排澇兼顧城市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復等要求,建成與蘭坪縣經濟社會、水生態、水環境、城市人文特性相適應的防洪排澇布局。地質災害建立完善的地質災害防治應對工作體系和法規體系。有序推進地質隱患治理,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功能建設,嚴格規范分區管控。抗震依據相關標準,明確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標準。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必須開展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消防“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合理配置消防資源,保障消防供水和通信設施建設,實現城鄉公共消防的一體化發展。危險源相對集中設置在城市邊緣的獨立安全地區,保持安全防護距離??茖W合理布置危險貨物運輸路線,合34、理預留重大安全突發事件緊急處理空間。公共衛生強化突發應急事件應對能力,提高彈性應急防疫能力,多層級布置應急防控醫療設施,保障醫療救援物資物流通道,健全公共衛生安全應急體系。綠色智慧低碳14325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能源設施體系完善給排水設施體系加強水源地的保護,城市應急水源地、備用水源地的設立,強化城市供水安全的韌性。提高污水收集處理率,完成污水處理廠提質達標改造;完善城市污水管網建設,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完善通信設施體系完善環衛設施體系建設安全高效的電網體系。推進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建立健全垃圾源頭減量、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提升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按需配置環衛設施,滿足城鄉35、發展需求。建設暢通便捷、質優價廉的信息網絡和服務體系。促進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全面覆蓋5G通訊業務,實現有線、無線視頻工作、生產、生活,全面建設智慧蘭坪。構建現代水網體系提升城鄉一體的多水源保障能力改善農業農村水利基礎設施三三江江之之門門07保障規劃有效傳導實施1、完善規劃管理機制2、形成規劃傳導機制3、建立規劃“一張圖”4、保障近期項目實施7.1 完善規劃管理機制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各類控制線重大交通廊道重大市政廊道重大公共服務設施法律要求國家要求省級要求底線傳導實施傳導結構傳導約束性指標預期性指標指標傳導政策傳導總體定位開發保護戰略空間布局形態五大傳導機制7.236、 形成規劃傳導機制三三江江之之門門7.3 建立規劃“一張圖”7.4 保障近期項目實施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形成全縣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管理系統,實現各類規劃在空間布局、數據底版、技術標準、信息平臺和管理機制等方面的統一,實現各類空間管控邊界精準落地,上圖入庫,形成全縣統一的空間管理秩序與規則。梳理蘭坪縣“十四五”重點項目清單,形成“十四五”重點項目清單表。摸底各部門規劃期間重點建設訴求,合理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按照項目類別及實施時間,對重點項目進行分類分級。優先保障民生以及基礎設施類項目。根據項目選址范圍或擬選址范圍,銜接國土空間規劃,保障重點項目建設訴求。項目清單分級分類制定計劃三三江江之之門門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9
14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