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布拖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3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23213
2023-08-10
34頁
27.75MB
1、布拖縣人民政府2023年3月四川省布拖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序 言為深入貫徹新時代空間規劃體系改革要求,全面落實省委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四川現代化建設總要求,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產權益,構建布拖縣現代化建設高質量、高品質、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特編制布拖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本規劃)。本規劃是對涼山彝族自治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落實和深化,是規劃期限內布拖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全縣開展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行動綱領,是編制鎮(鄉)國土空間總體2、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本規劃包括縣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級。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期目標年為2035年。目 錄01 規劃總則1.1 規劃范圍1.2 規劃期限1.3 規劃原則1.4 用地規模02 定位與目標2.1 發展定位2.2 發展目標04 中心城區規劃4.1 形態塑造,彰顯古今交融人文城4.2 品質提升,營造山水宜居旅游城03 全域國土空間規劃3.1 加強底線管控,優化縣域總體空間格局3.2 推動藍綠融城,深化生態優先發展內涵3.3 提升整體功能,推進城鄉一體融合共生3.4 優化城市品質,建設山水宜居公3、園城市3.5 注重文化傳承,彰顯特色阿都文化魅力3.6 完善支撐體系,保障城市安全韌性發展3.7 深化開放協同,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格局05 規劃傳導與保障機制5.1 規劃傳導5.2 實施保障5.3 近期建設規劃總則1.1 規劃范圍1.2 規劃期限1.3 規劃原則1.4 用地規模1.1 規劃范圍1.2 規劃期限全域范圍中心城區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布拖縣全域1684.44平方公里,轄8個鎮4個鄉,共120個行政村和5個社區居委會。規劃至2035年,中心城區人口為6萬人,規劃至2035年,中心城區開發邊界面積為5平方公里。1.3 規劃原則1.4 用地規模4、堅持以水定城,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約束,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合理控制全域國土開發強度,全域城鎮開發邊界總面積 9.35 平方公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引領、嚴格管控區域協調、城鄉統籌以人文本、提升品質定位與目標2.1 發展定位2.2 發展目標2.1 發展定位 上位規劃1.攀西經濟區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征求意見稿)(2021 2035 年)縣城職能:布拖縣城:彝族文化特色和民族風情凸顯的文旅康養城市;主體功能區劃分:重點生態功能區2.涼山彝族自治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 2035 年)重點生態功能區 東部綠色農業發展區2.1 發展定位 戰略定位彝文化文旅康養城市 定位 城市功能金沙江重要生態5、屏障阿都文化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四川生態宜居城市成渝都市圈文旅康養城市攀西現代農業發展示范基地四川省生態城市阿都文化旅游中心彝族文化特色城市2.2 發展目標2035年全面建成未來五年初具格局2050年成型成勢近期2025年,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社會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和諧共生,生態環境取得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更加優越。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科技創新水平,科教文衛全面發展,全民素質整體提升,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城鄉發展協調推進,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區域交通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遠期2035年:與全國全省全州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縣經濟6、實力、綜合競爭力大幅躍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邁上新臺階;基本實現基礎設施現代化、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及旅游全域化,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對外開放新優勢明顯增強;基本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布拖、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社會保持長期穩定;公共服務保障水平顯著增強,實現教育、醫療衛生高質量發展;基本實現綠色轉型,基本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美麗布拖;人民生活品質持續改善,農村基本具備現代化生活條件,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展望2050年: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布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布7、拖。全域國土空間規劃3.1 加強底線管控,優化縣域整體空間格局3.2 推動藍綠融城,深化生態優先發展內涵3.3 提升整體功能,推進城鄉一體融合共生3.4 優化城市品質,建設文旅康養宜居城市3.5 注重文化傳承,彰顯特色阿都文化魅力3.6 完善支撐體系,保障城市安全韌性發展3.7 深化開放協同,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格局3.1加強底線管控,優化縣域空間格局統籌保護與發展,嚴守三條控制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永久基本農田33.06萬畝,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落實生態保護紅線389.58 平方公里,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進行管控。劃定城鎮開發邊界9.35 平方公里,集8、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3.1加強底線管控,優化縣域空間格局“強心引領、廊道拓展、多點支撐、全域振興”總體格局全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一中心兩發展極,城區-樂安、城區-拖覺發展極西溪河-金沙江生態廊道泥姑吉恩拉達河生態廊道均衡發展,培育龍潭鎮、拖覺鎮、樂安鎮作為外圍發展支點一 心兩廊三點安樂濕地生態保護區、高山特色養殖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多區建設多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3.1加強底線管控,優化縣域空間格局“一心、三區、兩帶、多點”農業空間發展格局全域農業保護格局規劃圖布拖縣農業發展核心低山溝壩河谷發展區、二半山盆地發展區、中高山發展區沿西溪河、金沙江河谷特色農業產業帶、二半山現代特色農業帶一 心三 區9、兩帶地洛設施蔬菜示范產業園(州級)樂安中藥材示范產業園(州級)特木里10萬頭生豬示范產業園(州級)特木里肉類食品加工產業園龍潭小米蕉示范產業園(州級)龍潭青花椒示范產業園(州級)拖覺藍莓示范產業園(州級)布江蜀豐現代農業科技園(省級)農投拉達設施蔬菜產業融合園(州級)補爾黑綿羊良種繁育示范產業園(省級)拖覺生態農業產業示范園(州級)特木里中藥材示范產業園拖覺水果采摘示范產業園(州級)低山溝壩河谷發展區二半山盆地發展區中高山發展區特色農業發展帶產業園、示范園多點3.2 推動藍綠融城,深化生態優先發展內涵構建“一屏、兩區、多廊、多點”生態格局全域生態保護格局圖即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布拖生態空間保10、護任務即金沙江、西溪河、交際河、尼姑河、愛治日窩河、吉恩拉達河、拉達河等生態廊道樂安濕地自然保護地、烏科水庫、洛嘎莫水庫、石咀水庫、覺撒水庫、非各則水庫、拉果水庫、俄青各則水庫、老兒噶鐵水庫兩 區多 廊多 點西溪河生態廊道金沙江生態廊道綠色生態屏障吉恩拉達河河窩日治愛泥姑河河際交烏科水庫洛嘎莫水庫石咀水庫覺撒水庫拉果水庫老兒嘎鐵水庫俄青各則水庫菲各則水庫生態廊道生態屏障多點(水庫)生態控制區生態保護區圖例即烏科梁子、阿布測魯等山脈形成的綠色生態屏障一屏3.3 提升整體功能,推進城鄉一體融合共生國土整治修復該區域主要通過土地綜合整治來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完善農田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集中連片11、的高標準農田;引導農用地流轉,落實“三權分置”政策,通過土地平整使小地塊合并為大地塊,并配套建設各項農業基礎設施。通過開發整理復墾,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完善農村生產生活設施,顯著改善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低效建設用地集中整治,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村生態環境,加快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巴恋卣?特色農業”在村莊建設規劃等指導下,結合鄉村地形地貌等自然條件和民俗風情等人文條件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引導農民集中聚居,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保護傳統村落特色和歷史文化,建設本土特色的美麗宜居鄉村。“土地整治+美麗鄉村”鄉12、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區域,在農業生產方面,利用毗鄰中心城區的優勢,積極發展精品農業。此外,加強農業生產功能與休閑旅游功能和城市服務方面的融合,轉變農業發展形勢,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巴恋卣?鄉村振興”通過土地綜合整治優化田、水、路、林、村等鄉村景觀,構建優美綠色環保的自然環境;挖掘傳統歷史文化價值;優化拓展旅游設施用地,開發豐富多樣的鄉村旅游體驗主題;加強傳統并有特色的旅游產品的生產,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及長遠利益。“土地整治+鄉村旅游”3.3 提升整體功能,推進城鄉一體融合共生推進鄉村振興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傮w要求,按照“一片一品、一片一景、一片一產”的13、理念,重點打造特色村級片區,加快培育自然人文、民俗文化、特色種植、養殖等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示范村。3.3 提升整體功能,推進城鄉一體融合共生“中心城區-中心鎮-一般鄉鎮”三級城鄉體系中心城區中心鎮一般鄉鎮1個3個8個拖覺鎮、牛角灣鎮、樂安鎮布拖縣中心城區俄里坪鄉、基只鄉、九都鎮、委只洛鄉、地洛鎮、補爾鄉、拉果鄉、龍潭鎮拖覺鎮樂安鎮龍潭鎮3.4 優化城市品質,建設山水宜居公園城市城鄉均等、共建共享的城鄉公服配套設施體系落實城鄉融合發展單元,構建“鎮級片區-村級片區”兩級公服圈。城市區域構建”基礎保障類和”特色提升類公共服務設施。鎮村片區構建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鎮村地區結合片區統籌布局。圍繞兩大14、特征特色化配置城鄉公服設施保證鄉村基本公共服務設施覆蓋結合“以城帶鄉鎮”特征,加強城鄉村服務設施與城區公服設施共建共享。結合產業園區與城鄉融合單元高度重合的特征,差異化配置各鎮級單元特色配套。加大基本公共服務向現狀公共服務水平較薄弱地區傾斜的力度,逐步消除不同地區、不同人群公共服務供給的差異性,提升公共服務的便利性與覆蓋度。拖覺鎮樂安鎮龍潭鎮3.5 注重文化傳承,彰顯特色阿都文化魅力實施城市文脈傳承工程,推動文物保護利用活化6處,烈士陵園、玄特木里0082團軍營舊址、阿都土司衙門遺址、海俄碉樓、地洛碉樓、告示牌。建立健全布拖11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體系。保護彝族銀飾制作技藝、15、口弦音樂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歌謠、什喜尼支嘿、彝族阿都高腔、朵樂荷、口弦、涼山彝族銀飾手工技藝、彝族蘇尼舞、竹制口弦制作技藝等10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歷史文化風貌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地下文物、古樹名木、非物質文化遺產。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規劃結構圖西溪險河探帶龍潭片區度假旅游區原生態彝族風情體驗旅游區高原沼澤濕地生態旅游區3.5 注重文化傳承,彰顯特色阿都文化魅力全域旅游:一核、兩軸、三區、兩帶一座高原火把旅游城特木里鎮、拖覺鎮、龍潭鎮史文化發展軸安樂鎮、俄里坪、地洛鎮景觀發展軸高原沼澤濕地生態旅游區:高原濕地,動物天堂原生態彝族風情體驗旅游16、區:火把原鄉,文化體驗龍潭片區度假旅游區:西溪暖谷,冬日陽光一核兩軸三區西溪河探險旅游帶、金沙江旅游帶帶兩帶3.6 完善支撐體系,保障城市安全韌性發展綜合交通規劃構建“一環一橫一縱”綜合交通網西昭高速、宜攀高速。“一環”:國道G353,“一橫”:國道G356,“一縱”:省道S464。規劃金沙江、西溪河旅游度假碼頭4處。依托金沙江和西溪河航道在牛角灣選址修建白石灘港口作業區,發展物流基地。規劃公路客運站12處、中心城區客運站2處,其他鄉鎮共11處,建立城鄉一體、出行便利的公共客運交通體系,形成縣鄉(鎮)、村(居)三級農村客運點網絡體系,實現路、站、運一體化發展。構建6條縣域公交路線,解決農村出行17、“最后一公里”。通過建設“縣城鄉鎮”的基本公交線路,“鎮區村”的補充公交線路,縣城設城鄉公交樞紐站、鎮區設鄉鎮公交換乘站、主要村設鄉鎮公交停靠站。打造金沙江水運節點保障鄉鎮公共交通全覆蓋構建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網3.6 完善支撐體系,保障城市安全韌性發展打造保障有力、運行高效的市政基礎設施交通給水污水能源電力通信環衛防災強化交通樞紐建設提升聯通性、融入區域交通網絡優化城市交通出行結構構建城鄉一體、全域滿覆蓋的供水體系供水普及率達100%加強城市排水河道、雨水管網及泵站等雨水排放工程建設發展分布式能源,多種能源并舉互補,保障供給安全優先發展清潔能源,形成以電力、天然氣為主導的能源消費結構構建綠色低碳18、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的電網系統加強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通信網絡和智慧城市信息平臺。全面推進垃圾分類提升區域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無害化處置能力保障城市災前預警和災后處理工作。3.7 深化開放協同,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戰略互補: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積極融入環成都經濟區。產業互促:借力東西扶貧協作,積極開拓“珠三角”“長三角”市場。文化共生:突出阿都文化特色,聚焦做強中心城區“極核”。交通共融:提升“三副”能極,強化多點支撐,牛角灣鎮、拖覺鎮、樂安鎮三個重點鎮做大做強。中心城區規劃4.1 形態塑造,彰顯古今交融人文城4.2 品質提升,營造山水宜居旅游城4.1 形態塑造,彰顯古今交融人文19、城“一心四核、五區多點”中心城區功能結構中心城區功能結構圖“一心四核”“五區多點”一心:城市綜合服務核心四核:郊野體驗核、工業服務核、商業服務核、文化教育核五區:主城片區、城南新區、田園綜合體漫游區、文化教育產業園區、食品藥品工業園區四區:各片區內部的綠地景觀節點主城片區文化教育產業園區城南新區食品藥品工業園區田園綜合體漫游區城市綜合服務核心城市綜合服務核心工業服務核工業服務核商業服務核商業服務核郊野體驗核郊野體驗核文化教育核文化教育核4.2 形態塑造,彰顯古今交融人文城構建“三橫四縱、城環城網”的道路系統中心城區道路交通規劃圖三橫九嘎路、嘎子街、第一產業路四縱九嘎路(北)、都寨大道、普提下街20、九嘎路(南)過境疏解為避免過境交通對城鎮居民生活的影響,規劃將356國道進行改線,規劃356國道從縣城水泥山腳前通過。省道S464從縣城南部外環通過。成環成網城區道路網布局結合現狀道路、地形和城區擴展方向確定,主要呈方格網布局,縱橫向道路走向接近平行原有道路,規劃形成內外兩條環線。4.2 品質提升,營造山水宜居公園城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分類管控6類對象以人本化邏輯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形成高品質公共服務體系。醫教體文落實市域重大公共服務設施,統籌推進城市級及區級服務設施布局,構建“中心城區中心鎮一般鎮”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以高品質公共服務精準供給,提升公共服務能級。持續21、深化“健康布拖”建設,推進緊密型全域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健全完善醫療制度,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造。深入實施“優教布拖”行動,根據學齡人口變化趨勢,加強和完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布局。按照“中心城區設施聚落中心化、基層設施網絡節點化”的原則對全域體育設施進行優化布局。加快健全空間均衡、結構合理、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的公共文化設施,提高文化服務整體水平。4.2 品質提升,營造山水宜居公園城三級城市公園體系以功能完備、設施完善,具有一定規模的綠地為主。為一定居住用地范圍內的居民服務,具有一定活動內容和設施的集中綠地。城區級:綜合公園以及專類公園社區級:具有一定內容的集中綠地微綠地/廣場:面積較22、小的公共綠地通過拆違增綠、街區改造、老舊小區有機更新等措施,形成面積較小的開放性公共綠地。4.2 品質提升,營造山水宜居公園城新布拖城市風貌新布拖城市風貌是以現代高層+現代傳統低層,古今融合、時尚淡雅的新建筑風貌。低層屋頂色彩立面灰白色、淺暖色為主調,搭配深色局部構建,體現簡潔硬朗的效果,兼具傳統與代特色。以坡屋頂為主,或者平坡組合。平屋頂可作為露臺使用,具有活力氛圍的作用。以石材搭配玻璃為主,部分可采用落地窗形式,部分商業以磚石搭配玻璃與木構件為主。以灰白色或暖色為主調,搭配淺色細節裝飾。以平屋頂為主,局部可有部分坡屋頂,為傳統建筑文脈的延續。以石材為主,規則開窗,強調富有韻律及層次感的橫向23、線腳劃分,并用富有地方特色的符號裝飾。高層屋頂色彩立面規劃傳導與保障機制5.1 規劃傳導5.2 實施保障5.3 近期建設5.1規劃傳導完善傳導機制,以“分類管控、分級聯動、剛彈結合”為導向,構建“2個層級6類對象”的規劃傳導體系。明確布拖各鎮級片區功能定位與傳導要求功能傳導分級聯動2個層級分類管控6類對象中心城區鎮級片區主體功能區、總體格局、城鄉體系、生態保護格局格局傳導六條控制線、規劃分區、城市四線、用途管制規則用途傳導落實約束性指標、對常住常住人口規模、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生態保護紅線面積進行分解指標傳導落實總規控制單元,對象為公共服務設施、綠地、道路、市政交通設施等,對規模和服24、務能力進行約束。單元傳導落實縣總規確定的自然保護地、重點建設項目等清單傳導傳導細化管控體系5.2 實施保障健全實施監督體系,構建“傳導細化管控體系、完善配套政策、建立監測評估機制、實施定期考核”四大實施保障體系,體現規劃的權威性、科學性和操作性,保障國土空間規劃有序實施、各類空間管控要素精準落地。完善配套政策建立監測評估機制實施定期考核區級國空要嚴格落實市級國土空間規劃傳導體系充分銜接各級、各類管控數據結合布拖現狀,對上級規劃進行細化,修正落實城市空間剛性管控,健全管控體系落實市級總規劃定的全域城鄉生活圈和重大公共服務設施銜接文、教、體、衛等專項規劃構建“基礎保障類與特色提升類公共服務設施構建三級公共服務中心體系,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開發完成實施監督功能框架協同多部門,跟蹤監測、動態調整。加強規劃實施統計監測,完善管控體系按“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要求,貫徹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城市體檢評估動態跟蹤監測,結合四川省定期考核任務,完善考核制度完善規劃主要指標統計、評估、考核制度,將約束性指標納入評價和考核體系誠摯邀請社會各界朋友建言獻策,開創布拖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誠摯邀請社會各界朋友建言獻策,開創布拖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24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