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3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23274
2023-08-10
32頁
5.17MB
1、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岢嵐縣自然資源局2023.05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與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總體要求,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的要求,編制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本規劃是對全縣面向2035年的空間發展藍圖和戰略部署,是岢嵐縣在新發展階段,落實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并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是岢嵐縣開展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和指導各類建設的行動綱領。本規劃以全縣國土空間本底條件和資源稟賦為基礎,以落實山西省、2、忻州市戰略要求,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一核、兩帶、四區“的總體格局,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為推動縣域經濟轉型、空間轉型奠定戰略引領、剛性約束、彈性管控、空間保障等作用。前言PREFACE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1.1.規劃基礎規劃基礎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1.3 規劃范圍與期限2.2.戰略引領戰略引領2.1 區域協同2.2 城市性質2.3 發展目標2.4 開發保護戰略3.3.全域統籌全域統籌3.1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2 強化空間底線約束3.3 農業空間規劃3.4 生態保護規劃4.4.支撐體系支撐體系4.1 城鎮發展體系4.2 綜3、合交通體系4.3 公共服務體系5.5.特色彰顯特色彰顯5.1 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5.2 邊塞風光與生態鄉村游6 6.實施保障實施保障6.1 明確規劃傳導落實6.2 保障近期項目實施6.3 完善實施保障體制 指導思想 規劃原則 規劃范圍與期限01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1.1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度對接國家、省重大戰略,圍繞忻州市委市政府、岢嵐縣委縣政府總體戰略部署,回應黃河流域4、高質量發展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面向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城鎮化健康發展等空間需求,統籌劃定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化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加快轉變國土開發利用方式,全面提升國土開發質量和效率,推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筑牢根基,為忻州活力優質生態環境體系建設提供保障。1.2 規劃原則底線約束區域協調集約集聚系統治理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綠色低碳城鄉融合以人為本1.3 規劃范圍和期限 規劃范圍規劃區范圍為岢嵐縣全部國土空間5、,面積1980.32平方公里。包括岢嵐縣全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次。岢嵐縣轄3鎮7鄉,分別為嵐漪鎮、三井鎮、宋家溝鎮,大澗鄉、陽坪鄉、溫泉鄉、西豹峪鄉、高家會鄉、水峪貫鄉和李家溝鄉。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中心城區西至岢嵐中學西側,北至萬達煤炭集運煤臺北側,南至嵐漪森林公園、南山山腳,東至牛家莊村居民點東側,聚焦土地使用和空間布局,側重功能完善和結構優化。規劃期限本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區域協同 城市性質 發展目標 開發保護戰略02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2.1 區域協同加強6、與忻州主城核心區的相互協作,融入忻州主城核心區形成一體化發展,加強在保護和優化區域生態格局上的協同合作,共同構建山西中部城市生態屏障。2.2 城市性質晉西北重要的生態保育區邊塞文化旅游目的地山西省鄉村振興試點區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2.3 發展目標到2025年,城市公園體系構建和設施配套建設初現成效,基本完善15分鐘社區生活圈體系。到2035年,居住條件更舒適、生態環境更優美、精神生活更豐富,公園綠地、廣場步行15分鐘覆蓋率達到100%,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步行15分鐘覆蓋率達到100%。城鄉宜居宜業到2035年,各類歷史文化資源得到充分保護,區域旅游綜合服務職能不斷7、加強,全域旅游通道和宋長城、蘆芽山西麓等重要魅力節點建設完成,做好山西省產城村一體化振興的試點,真正發揮國內鄉村振興示范區作用。文化魅力彰顯到2025年,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基本確立,“一張圖”基礎信息平臺和“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設完成。到2035年,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現代化,體現全區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國土全面建成。空間治理高效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2.4 開發保護戰略青山秀水策略構建山清水秀的美麗國土格局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主要自然資源系統保護利用與治理,改變傳統土地增長模式,有效調控水資源、能源的消8、耗。堅定水資源承載為上限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原則,合理配置資源要素構建高標準的生態保護體系明確核心生態指標,強化生態保護。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加快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建設宜居宜業、生態安全、環境優美、低碳節能的城鄉環境。優化城鎮發展布局,構建高效合理的城鎮發展體系以“突出特色、錯位發展、集聚提升”為思路,持續推進城鎮化,推動撤并村莊人口融入城區促進教育均衡高質量發展,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全域合理配置在城鎮構建10分鐘城市生活圈,強化各級各項公共服務設施的基礎上,重點促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以開發區建設為抓手,促進產城融合發展構建“中心城區胡家灘新興產業園”與“三井鎮區三井新能源9、產業園、三井現代物流產業園”兩個一體化發展的高質量產城融合示范區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嚴守耕地紅線,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加快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探索“溝域經濟”策略,實施“一溝一品”、“一溝一合作社”的幫扶型農業產業發展主體,重點打造山地丘陵地區設施農業、近郊型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兩大類型。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支持各鄉鎮、村莊規劃與建設目標,構建鄉村生活圈,提高鄉村服務設施的供給和共享能力。加大鄉村村容村貌改善力度,提升鄉村居住環境及生活品質。大縣城策略鄉村振興策略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強化空間底線約束 農業空間規10、劃 生態保護規劃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033.1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構建“一核、兩帶、四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核指中心城區,針對中心城區擴大與公共服務設施提質不協調,綠地不成網絡等問題,提出城區在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擴容提質的更新策略。并依托岢嵐古州城為貫通縣域的綠道核心,打造生態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區。兩帶指沿各級陸路交通形成的與縣域內部和區域互聯互通的交通連接線和產業發展軸線,與道路蜿蜒并行形成的河流生態廊帶。四區回應保護與發展問題。以人口、產業集聚的嵐漪鎮、三井鎮為主體,協調形成交通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產城融合發展區;東南部以宋長城、王家岔、宋家溝、燕11、家村、吳家莊及沿線人文自然景觀為基底發展鄉村經濟與特色一二三產業,形成南川鄉村特色文旅區;以北川河、南川河為界,縣域西北部為北川生態保育區與西川特色農業種植區。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3.1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構建“一核、兩帶、四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一體化”發展思路,嚴格共守底線管控,打造“兩山理論踐行區”,構建岢嵐縣“一核、兩帶、四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3.2 強化空間底線約束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劃定岢嵐縣耕地保有量54.34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41.95萬畝生12、態保護紅線面積624.38平方公里,占全縣國土面積約31.53%。其中包括整合優化后的自然保護地約24.29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分為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實施兩個等級的控制和監管岢嵐縣城鎮開發邊界14.73平方公里,占全縣國土面積的0.74%。城鎮開發邊界內由中心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不計入倍數的周邊連片村莊及縣級以上重點項目四部分組成。嚴格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合理確定城鎮開發邊界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3.3 農業空間規劃 嚴格落實耕地保護任務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加強和改進耕地占補平衡13、,強化衛片執法力度,全面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構建符合岢嵐實情的土地利用新格局,為其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保障特色農業發展空間堅持“休閑旅游帶動、綠色生態優勢、區域特色品牌”的發展思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入挖掘岢嵐特色農產品優勢,以建設生態化、高效化、品牌化的現代特色農業為目標,堅持質量興農、綠色富農、品牌強農,在現有農業有序發展和全面轉型升級的基礎上,不斷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推動特色農業空間發展。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3.4 生態保護規劃 圍繞筑牢“四山、兩廊”的國土生態廊道格局,岢嵐縣自然保護地體系為山西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涔山14、國家級森林自然公園、山西賀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山西省黑茶山森林自然公園、山西省嵐漪森林自然公園。山西省嵐漪森林自然公園山西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3.4 生態保護規劃 加強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森林資源規 劃 到 2 0 2 5 年,森 林 覆 蓋 率 達 由1 6.8 5%擴 大 至 1 9.5 4%;到 2 0 3 5 年,森 林 覆 蓋 率 達 到 并 穩 定 在 2 0%以 上濕地資源對 現 有 沿 河 濕 地 實 施 全 面 保 護,嚴 格 濕地 用 途 監 管,維 護 生 物 多 樣 性,提 升 濕地 保 護 與 修 復 水 平河湖水面15、資源通 過 對 重 要 水 體 和 水 生 態 用 地 的 合 理 規劃 與 布 局,緩 解 城 市 發 展 過 程 中 水 生 態系 統 保 護 與 經 濟 發 展 的 雙 重 壓 力水資源實 行 最 嚴 格 水 資 源 管 理 制 度,到 2 0 3 5 年,用 水 總 量 控 制 在 0.2 2 億 立 方 米 以 內礦產資源對 現 有 沿 河 濕 地 實 施 全 面 保 護,嚴 格 濕地 用 途 監 管,實 現 礦 山 發 展 質 量 明 顯 提高、大 中 型 礦 山 協 調 發 展、生 態 環 境 保護 顯 著 加 強、安 全 生 產 條 件 進 一 步 改 善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6、(2021-2035)草案公示3.4 生態保護規劃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 北川河采砂場生態修復治理本項目建設范圍為岢嵐縣境內北川河,治理起點為宋家寨村,治理終點為北川河入嵐漪河河口,全長約16.5km,其中郊區段9.0km,城區段7.5千米。郊區段主要工程包括:采砂場生態修復工程和北川河河道重塑工程;城區段主要工程包括:城區段景觀提升工程;本項目共計3項分項工程。采砂場生態修復工程郊區段9.0km沿線地質災害隱患治理(主要為歷史遺留采砂坑治理)郊區段9.0km區域土地平整郊區段9.0km沿線生態系統修復北川河河道重塑工程郊區段9.0km河道重塑郊區段9.0km河道17、兩岸堤防建設,共計新建堤防18.0km郊區段城區段城區段景觀提升工程城區段7.5km水安全治理城區段7.5km水生態治理城區段7.5km水景觀提升3.4 生態保護規劃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 北川河采砂場生態修復治理3.4 生態保護規劃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 岢嵐縣氣象站重點領域保障基礎設施建設 回應省人民政府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岢嵐縣氣象站重點領域保障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著力提升空間氣象觀測能力,為我省航天航空、重大活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氣象服務保障。該綜合氣象觀測場承擔著重點區域氣象服務保障、國家氣候觀象臺培育及氣象裝備中試等任務18、,對提升重點區域氣象服務保障、應對氣候變化、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氣象裝備產業和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具有重大意義。城鎮發展體系 綜合交通體系 公共服務體系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044.1 城鎮發展體系鄉鎮名稱 職能類型發展指引嵐漪鎮綜合型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圍繞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目標,通過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城市更新等手段提高土地價值,協調開發區與城區在要素流動層面實現產城融合,修復古州城歷史風貌,以古城、嵐漪河、省級森林公園為重要節點營造山水城一體的重要縣城格局三井鎮工貿型以開發區為主陣地,圍繞新能源、現代物流等產業,推動岢嵐產業轉型與振興;19、作為前沿陣地做好蘆芽山西麓生態保護工作,逐步將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與寧武聯動開發東西并舉的山麓旅游線路分別以三井鎮、西豹峪鄉為端點,建設半環縣域的旅游公路+慢行步道,打造古今交融的鄉村旅游體驗線路宋家溝鎮旅游型有序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做好鄉村游,緊抓全國唯一宋長城遺址資源,力爭建成國家長城文化公園陽坪鄉農貿型以高效設施農業探索為主要目標,試驗溝域經濟發展模式,周通生態旅游景區西豹峪鄉農貿型以生態修復、生態保育為核心,省級絨山羊養殖基地大澗鄉生態型做好傳統村落與時代新村的保護發展工作,鄉鎮吳家莊生態觀光景區李家溝鄉農貿型以高效有機旱作農業探索為主要目標,以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試驗溝域經濟發展20、模式水峪貫鄉農貿型溫泉鄉農貿型高家會鄉工貿型高效設施農業探索,輔助三井鎮構建內通外達的現代物流體系分工明確,主次協調,要素集聚“1+2+7”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4.1 城鎮發展體系 以“分工明確,主次協調,要素集聚”為分級主旨,形成1個縣城核心、2個重點鎮(鄉)、7個一般鎮(鄉)的“1+2+7”城鎮空間結構,合理引導人口布局,梳理精明增長的緊湊式發展理念,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建設運營模式,實現國土空間高質量發展。縣城核心重點鎮(鄉)一般鎮(鄉)嵐漪鎮職能類型為綜合型,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三井鎮、宋家溝鎮。三井鎮職能類型為工貿型,以開發區為主21、陣地,圍繞新能源、現代物流等產業,推動岢嵐產業轉型與振興陽坪鄉、西豹域鄉、大澗鄉、李家溝鄉、水峪貫鄉、溫泉鄉、高家會鄉。大澗鄉職能類型為生態型;李家溝鄉、水峪貫鄉、溫泉鄉職能類型為農貿型;高家會鄉職能類型為工貿型構建“縣城核心+重點鎮(鄉)+一般鎮(鄉)”的城鎮空間結構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4.2 綜合交通體系統籌各級公路規劃建設,與城市產業發展和空間協調的“高效、綠色、智慧”健康交通體系,支撐和引領岢嵐綠色轉型和高質量建設發展,提升對外交通效率,引導空間格局。指岢嵐縣城,是縣域綜合交通的樞紐,以縣城為核心輻射帶動全縣交通、產業及城鎮發展。一心即以縣城為中心,向東22、北放射的209國道和寧岢鐵路;向東南放射的209國道和忻保高速公路;向南放射的912縣道;向西南放射的218省道和寧岢鐵路;向西北放射的148縣道和忻保高速公路。五射指由具有軍民融合風情的三井鎮(原神堂坪鄉)連接兼具荷葉坪自然風景和宋長城厚重歷史遺跡的宋家溝鎮(王家岔鄉),勾通鄉村振興先頭陣地宋家溝鄉,穿越風電觀光區,形成東南半環縣域的旅游“公路+慢行系統”。一環到規劃期末,全縣各等級的交通線路形成“一心五射一環”為主骨架的交通網絡體系。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4.3 公共服務體系城鄉生活圈級別生活圈基層村縣城生活圈中心城區北道坡村、第三溝村、管家莊村、劉家灣村、馬23、坊村、牛家莊村、坪后溝村、喬家灣村、石家會村、下石溝村、小澗村、陽蒿塔村、玉龍村小城鎮生活圈大化村大化村、蘆子河村、娘娘廟村、沙塔村、水峪貫村、寨上村高家會村草城村、店坪村、高家會村、梨元坪村、李家坪村、馬蒲塔村、天洼村、團龍溝村、五里水村、西會村、羊圈會村李家溝村范家塔村、李家溝村、石佛河村、水草溝村馬家河村豹峪溝村、甘欽村、后會村、馬家河村、前西豹峪村、上川坪村三井村安吉村、安塘村、大坪村、谷河村、焦山村、康家會村、馬仙莊村、孟家坡村、秦家莊村、三井村、神堂坪村、宋家寨村、團城村、五秀村、西坡村、西洼村、西張義莊村、閻家坪村、寨子村、丈子村宋家溝村黃道川村、雞兒墕村、寇家村、柳林灣村、明家24、溝村、偏道溝村、鋪上村、王家岔村黃土坡村、賈樓底村、王家岔村溫泉村付家洼村、后溫泉村、前溫泉村、土魚坪村、咸康村吳家莊村曹家溝村、大澗村、官莊村、寺溝會村、吳家莊村、下五井村、閆家莊村、張家村陽坪村井兒上村、石窯坪村、松井村、新舍科村、陽坪村、趙二坡村、中寨村鄉村生活圈和尚泉村官地村、和尚泉村、馬跑泉村新民村黑峪村、新民村燕家溝村燕家村依據空間分布與居民實際互動關系,打破鄉鎮界壁壘,將縣域劃分出1個城鎮生活圈、10個鄉鎮生活圈、3個鄉村生活圈,明確設施分級配置標準。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 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 邊塞風光與生態鄉村游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5、2035)草案公示055.1 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文物保護單位序號歷史文化資源名稱所在鄉(鎮)名稱級 別1毛主席路居館嵐漪鎮省級2北寺塔嵐漪鎮省級3岢嵐州故城嵐漪鎮省級4廻山寺韋馱殿三井鎮市級5雁塔嵐漪鎮市級6晉綏二中舊址陽坪鄉縣級7八路軍一二0師八團團部舊址宋家溝鎮縣級8李炳墓嵐漪鎮縣級9陽蒿塔遺址嵐漪鎮縣級10仙人澗券洞嵐漪鎮縣級11兜率寺幢塔嵐漪鎮縣級12三井戰斗遺址三井鎮縣級13大化戲臺水峪貫鄉縣級14大興寺水峪貫鄉縣級15東關堡嵐漪鎮未定級16宋長城宋家溝鎮未定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未定級兩處。毛主席路居館雁塔八路軍一二0師八團團部舊址岢26、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5.1 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岢嵐船城傳說、仙人澗傳說、燉羊肉制作技藝、岢嵐民間刺繡、岢嵐傳統布藝、岢嵐傳統剪紙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岢嵐傳統面塑、岢嵐根雕、岢嵐紙扎5.1 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傳統村落岢嵐縣現有3處傳統村落,分別為北方溝村、寺溝會村、王家岔村。傳統村落需要在保護中傳承發展。以用促保,以此來實現物質和非物質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增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內生動力。撬動社會資金,吸引社會力量參與保護傳統村落。借助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等行動方案專項資金,有力支持傳統村落完善村內道路、供水、垃圾污水處理以27、及消防、防災避險等設施,整治河塘溝渠等公共環境,傳統村落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寺溝會村王家岔村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5.2 邊塞風光與生態鄉村游一心+五點+三片+一環宋家溝鄉村振興示范地吳家莊生態農業園西豹峪絨山羊特色養產體驗基地三井航天科技產業園周通種養殖產業園五點軍民魚水情展示區王家岔-宋家溝鄉村旅游景區風電觀光區三片指由具有軍民融合風情的團城村連接兼具荷葉坪自然風景和宋長城厚重歷史遺跡的王家岔村,勾通鄉村振興先頭陣地宋家溝鎮,穿越風電觀光區,抵至吳家莊生態農業園,形成東南半環縣域的旅游“公路+慢行系統”一環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28、岢嵐古城一心連西串東定制消費體驗消費綠色消費鄉村旅游半環縣域徒步航天軍事旅游航天科技文化館古城慢游州故城5.2 邊塞風光與生態鄉村游商貿文化綠道魅力節點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 明確規劃傳導落實 保障近期項目實施 完善實施保障體制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066.1 明確規劃傳導落實落實上位規劃傳導鄉鎮規劃傳導詳細規劃傳導專項規劃明確強制要求6.2 保障近期項目實施歷史文化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城市更新重大項目整治修復6.3 完善實施保障體制提升規劃信息平臺建設建立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加強規劃實施監測評估完善相關配套政策體系 構建上下聯動、操作性強的傳導落實機制 保障民生,銜接“十四五”規劃,分類分級推進近期項目實施岢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29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