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第十四師昆泉鎮(皮山農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版)(3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23427
2023-08-10
36頁
3.78MB
1、第十四師昆泉鎮(皮山農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版目錄1總則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規劃范圍及期限1.11.1指導思想指導思想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87號)的要求,落實團場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對團場開發保護作出的具體安排,為編制專項規劃奠定基礎,為編制詳細規劃提供依據,編制本規劃。1.21.2規劃原則規劃原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貫徹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堅持保護優先、集約節約,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2、前提,堅持團場建設用地集約節約利用,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流量,推動城鎮發展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促進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區域協同、全域統籌落實師市國土空間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提出的管控要求,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加強生態共保、環境共治、產業共興、設施共享。堅持團場融合發展,加強全域全類型用途管制,形成科學合理、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總則傳承文化、品質宜居統籌協調團場各部門專項規劃和不同領域的空間利用訴求,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立監測評估和預警機制,強化大數據、智能感知數據在規劃決策方面的支撐作用。底線管控、政策引導要充分圍繞兵團履行維穩戍邊的職能使命要求,大力推進兵地3、融合、軍民融合,為團場發展提出空間規劃指引要求。深入挖掘自然稟賦、歷史文化資源和軍墾紅色文化,突出地域特色。科學保障公共服務和公共空間供給,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建設宜居宜業的社區生活圈,不斷提升團場居民幸福感、獲得感。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底線為基礎,提出覆蓋全域的空間管控目標與管制制度,構建分級分類的用途管制措施,加強生態安全、水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重大生命線工程的底線管控,確保規劃能用、管用、好用。多規合一、智慧規劃傳承文化、品質宜居總則規劃范圍規劃期限1.31.3規劃范圍及期限規劃范圍及期限全鎮行政轄區面積44537.48公頃,中心城區規劃用地為488.90公頃。基期年:2020年;近期4、:20212025年;遠期:20262035年。總則2國土空間現狀現狀分析存在問題機遇挑戰分析2.12.1現狀分析現狀分析自然特色塔 克 拉 瑪干沙漠,位于南新疆塔里木盆地,是中國境內最大的沙漠,是全世界第一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腹地被評為中國五個最美的沙漠之一。昆泉鎮(皮山農場)躍進水庫分為新老兩個水庫,互為依托,兩個水庫設計總庫容為800萬立方米,躍進水庫處于沙漠邊緣,水域面積遼闊,水庫中零星分布有洲島,水草茂盛,有多種水鳥棲息,旅游基礎設施條件較好,與當地少數民族風情旅游、沙漠旅游結合,極具旅游開發價值。同時,水庫兩側的濕地有大片蘆葦分布,可發展濕地生態觀光旅游等。國土空間現狀人文特色吐5、爾地阿吉莊園:吐爾地阿吉莊園是解放前巴依吐爾地阿吉所建,在解放初期被定位惡霸地主,現有113年歷史,1999年6月被定為自治區級文化保護遺產。位于昆泉鎮(皮山農場)七連。“麻扎”古墓位于昆泉鎮(皮山農場)六連,公元7世紀中期,阿拉伯人的勢力擴展到中亞,在半個多世紀內,相繼征服了我國唐朝所轄的中亞諸國及這一地區的許多主要城鎮,當時的于闐國曾經進行殊死抵抗,但最終戰敗身亡,而位于昆泉鎮(皮山農場)的“麻扎”古墓便是那個時期的歷史遺跡。國土空間現狀2.22.2機遇分析機遇分析區域整體地位與發展模式轉型的機遇隨著兵團加速推進城鎮化和大力扶持少數民族聚居農場,第十四師作為兵團穩定南疆的重要戰略支點,其整6、體經濟地位、戰略地位在南疆區域將得到極大的提升,隨著兵團屯城體系的發展建設,第十四師區域發展需要新的發展空間。隨著南疆三地州扶持力度的加大,和田地區的發展模式隨著地位的提升也將進行轉型,這一轉型包括體制上的轉變、產業類型的轉變,人員構成上的轉變和資金投向的轉移,昆泉鎮(皮山農場)應利用自身的優勢將獲得新的機遇。區域性設施的機遇大型區域性設施主要在于區域性交通設施條件的改變,主要包括喀和鐵路、第二條沙漠公路、和田機場的建設,區域設施系統的完善使第十四師以及昆泉鎮(皮山農場)經濟獲得發展的機遇大大增強。尤其是喀和鐵路的建設,促進了和田地區與喀什、烏魯木齊的對外聯系,使和田地區以及昆泉鎮(皮山農場)7、融入到了大喀什經濟圈中。中央政策的機遇中央、兵團將把南疆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落實中央特殊支持政策,在財力分配、產業布局、資源配置、民生項目建設上優先考慮南疆兵團建設需求,這為第十四師以及昆泉鎮(皮山農場)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國土空間現狀2.22.2挑戰分析挑戰分析由于區位和體制的原因,難以對高素質人才形成吸引,高位資源稀缺新疆地處西部地區,與我國內地發達地區相比由于受區位、交通、經濟發展等條件的限制,致使其技術、人才缺乏,信息、資本等集中度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技術、人才、資本等較密集產業的發展受到限制。昆泉鎮(皮山農場)是屬于少數民族集聚團場,在生活環境、產業發展的條件等方面都難以8、與內地相比。因此,高位資源獲得的難度將更大,昆泉鎮(皮山農場)在跨越式發展的過程中,人力資源素質、人才、技術等難以形成有效支撐。能否引進人才、集聚人氣的關鍵在于自身發展所能提供的條件和機遇。綜合實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壓力大主要表現在:三產所占比重仍然較小,旅游產業對城鎮帶動效果不明顯。尤其三產中新型服務業發展緩慢。雖然昆泉鎮(皮山農場)新區建設步伐較快,但城鎮化發展仍相對滯后,大部分人口仍集聚在連隊。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矛盾昆泉鎮(皮山農場)的發展尤其是新開發土地,必然會帶來土地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問題,由于昆泉鎮(皮山農場)位于自然環境脆弱的區域,在發展中如何處理好土地開發建設與生態保9、護的關系,是昆泉鎮(皮山農場)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兵團小城鎮風貌、尋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國土空間現狀3戰略目標與協同發展戰略目標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定位經濟發展戰略加快產業升級社會發展戰略健全支撐體系生態發展戰略重視生態保護文化發展戰略突出文化特色維穩戍邊戰略強化安全保障1、經濟發展戰略、經濟發展戰略加快產業升級加快產業升級結合團場發展定位,加快多元產業的協調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創新產業承載模式,以特色林果及農副產品資源為依托,借勢發展、配套發展、融合發展,構建助推皮山農場發展的產業經濟體系。2、社會發展戰略社會發展戰略健全支撐體系健全支撐體系全面統籌團場經濟社會發展,合理布局場域“三生”空間,10、優化場域城鎮體系格局,實現場域功能優勢互補,建立高效、協調發展的場域體系;完善城鎮布局結構,創造良好的城鎮空間形態;強化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形成高效的交通運輸體系、安全的防災體系、可靠的供應設施體系和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戰略目標3、生態發展戰略、生態發展戰略重視生態保護重視生態保護生態立場是皮山農場建設發展的根本,由于所處區域自然環境惡劣,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著重生態文明的建設,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在宏觀層面應加強北部沙漠區域的空間管制規劃,重點保護場域內的林地,以保障生態安全、進行生態修復為首要任務,同時可因地制宜發展資源環境可承載的事宜產業。有效處理生產、生活污染物,建立相應的處理11、機制,保障居民生活工作環境清潔安全,將皮山農場建設成環境友好型的綠色團場。5、維穩戍邊戰略、維穩戍邊戰略強化安全保障強化安全保障維護新疆穩定和長治久安是兵團恒久不變的重要使命,在創造宜居、宜業的生產、生活環境的同時加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進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居住區環境,促進各族群眾在共同生產生活和工作學習中加深了解,增進感情。4、文化發展戰略、文化發展戰略突出文化特色突出文化特色文化戍邊是引領兵團文化發展、實現新疆長治久安的重要手段,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要以先進的文化為引領,大力弘揚兵團文化精神,延續軍墾歷史文脈,注重對城鎮整體風貌的控制,保護弘揚傳統兵團文化的同時融入現代元12、素,建設新時期農墾城鎮風采展示地。戰略目標區域國土空間協調 融入區域發展,提升區域角色,勇擔區域責任融入國家戰略、落實自治區、兵團要求、對接和田、昆玉自身發展需求,深挖優勢,把握機遇,確定發展目標。依托和田地區“一軸一圈兩組團”的城鎮空間格局,由皮山縣城及周邊鄉鎮和皮山農場組成的和西城鎮組團。形成聯系和墨洛城鎮組團、昆玉各個組團以及喀什經濟區的重要節點。擔當昆玉市西向聯系喀什地區兵團產業聯動的橋梁和先行區。發揮資源優勢,強化組團協同合作、錯位發展協調區域發展,構建高效產業布局區域國土空間協調 與皮山縣緊密協同,創建兵地融合發展示范區昆泉鎮要積極融入皮山縣北側城鎮組群建設,全面融入并推動皮山昆泉13、“雙群融合”集群化國土空間協調發展。依托“大和田”西翼城鎮群空間組織模式,聯動昆玉核心,以農業、旅游經濟為主要拉動力,兵地融合,發揮昆泉鎮承載昆玉市經濟腹地職能,并預留戰略性空間,“承東接西、聯動周邊”,實現區域跨界一體化集群化發展。全面推進昆泉鎮(皮山農場)與皮山縣統籌布局,融合共建和西城鎮組團。強化兵地生態、產業、機制融合發展,加強兵地設施共建共享。依托南側”皮山縣“的輻射帶動,積極融入絲綢之路南線經濟帶建設;加強兵團與地方區域合作與一體化發展,協同提升皮山縣昆泉鎮城鎮群,共同打造昆玉市以西區域次增長極核;深化對口援疆合作,協同推進跨區域聯動發展;優化產業發展結構,協同推進“自然生態”和“14、城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至麥蓋提縣至昆玉市至和田昆玉至喀什區域國土空間協調4國土空間格局總體格局控制線劃定空間布局構建總體空間格局構建“一主兩副兩軸 四線”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一主兩副一主:從宏觀出發考慮,昆泉鎮整體形態屬于圈層結構,空間格局考慮,以昆泉鎮鎮區為發展核心,帶動全域發展。兩副:以昆泉鎮二連和八連作為發展副中心,協同驅動整體發展。兩軸 四線兩軸:沿主要交通通道構建對外、對內十字型發展軸,連接各個節點。四線:整合鎮域旅游發展要素,構建四條具有代表性的農旅觀光等主題旅游線路。控制線劃定三條控制線的劃定及管控是發揮國土空間規劃戰略性、引領性、約束性、載體性作用的重要基礎,是國土空間15、規劃的核心內容。三條控制線分別為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嚴格保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對永久基本農田進行正向優化。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必須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嚴格管控永久基本農田,建立健全永久基本農田質量評價監測制度、動態監管制度和考核激勵制度,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減、質量提升、布局穩定。優先生態保護紅線嚴格保護自然保護地、生態功能重要區域和生態敏感區域。實行分級管控,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16、動。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的理念,科學規劃城鎮總體空間格局,確定城鎮集中建設區規模。綜合考慮一定比例的彈性發展區、特別用途區等,合理確定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一經劃定,規劃期內原則上不得調整,因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等原因確需調整的,報國土空間規劃原審批機關審批。合理安排農業生產空間農業空間是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的核心區域。未來要嚴格保護耕地,因地制宜的建設生態農業以及特色農業觀光、休閑農業等基地,來完善現代農業體系;優化整合農村居民點,引導部分村落人口向中心村集聚,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向城鎮空間轉移;加大村莊環境整治力度,加快垃圾收集以及垃圾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城鎮公共服務17、設施的建設。安全可持續生態空間昆泉鎮(皮山農場)戈壁原生態保留區,是沙漠與綠洲的重要生態過渡區域,區域內應降低人為干擾,以原生態維護為主,以沙漠化控制、水土保持為主要任務,嚴禁任意破壞現有植被,加強胡楊林保護,加強區內文物古跡的保護。昆泉鎮(皮山農場)生態防護林,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功能,是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的主要生態資源。優化合理城鄉發展空間是昆泉鎮(皮山農場)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國家安全職責承載地、多元經濟發展引領地、民族團結融合示范地、兵團城鎮風采展示地。特殊作用類連隊:特殊作用類連隊:多民族聚居、漢族人口比例偏低的連隊。包括:1連、2連、5連、6連、8連、9連、11連。生產作業點:18、生產作業點:生活區:職工群眾夏季臨時生活場所公共設施區:農資倉儲、農機具棚、集中養殖圈舍等包括:3連、4連、7連、10連提供全域均衡公共服務結合皮山農場的職能及現狀條件,規劃將場域內公共服務設施按鎮區、特殊作用連、生產作業點三級進行配置,完善城鎮公共服務結構體系,促進鎮區、特殊作用連、生產作業點生活質量的提升,并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城鄉公共服務體系。旅游規劃四大主題游線充分結合現有旅游資源:絲路探險游線田園休閑游線康養體驗游線特色文旅游線5基礎支撐體系構建綜合交通系統市政基礎設施防災減災構建綜合交通系統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積極主動融入和田西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增強城鎮群內通達性,進一步提升跨城鎮群聯19、系的綜合交通運輸布局。重點連通昆泉至皮山、315國道、喀和高速快速交通系統,能夠快速銜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線,建設重要交通廊道。完善公路、聯系鐵路、借力機場等交通設施協同構建完善“昆玉“三橫四縱”國省道路網體系,縣鄉道則按照干線、通鎮公路及通連公路三個層級進行規劃,交通便利。完善鐵路快速聯通線,構建暢通快速公鐵聯運系統。借力皮山支線機場對外展示窗口,強化與昆玉、和田、喀什等周邊地市交通聯系和宣傳。建設適度超前的市政公用設施保障城鄉供水安全完善電力保障體系優化燃氣供應網絡提升排水處理能力建設新型通信設施確保供熱均衡穩定推廣綠色環衛設施提升綜合防災能力構建和完善“指揮系統、防災空間系統、保障系統”組20、成的綜合防災體系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完善疏散救援和應急保障體系,結合廣場、公園綠地、學校等空曠地帶建立多層級避難場所,合理規劃配置消防站,結合防災指揮中心、應急物質儲備點等,規劃城市主干道為疏散主要通道,城市次干道為疏散次要通道。同時,完善防洪體系建設,打造安全韌性城市。抗震工程:抗震設防烈度按照8度設計,生命線工程和重要的建、構筑物提高一級,實現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防洪排澇:提高防洪排澇能力,城區內防洪標準按照50年一遇設防,城區外防洪標準按照20年一遇設防。消防工程:提高標準消防安全保障體系,提高城區預防和抵御火災及其他災害的能力,保障城區功能安全運行。地質災害:加強地質災害防治,按21、照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及一般防治區,統籌規劃,科學實施,分區治理。應急疏散:健全應急避難設施體系,完善應急空間布局和疏散保障體系,推進綜合應急救援指揮平臺,避難疏散場地的建設。人防工程:提升人防保障能力,按照“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方針,推動人防工程建設與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融合發展。6歷史文化和景觀風貌吐爾迪阿吉莊園莊園位于昆泉鎮(皮山農場)東部,離鎮區(場部)約3km,距皮山縣城約20km。莊園建于19151916年,三面庭廊,窗戶木條拼制技藝精湛,窗格圖案精美絕倫。現存建筑一幢,坐北朝南,南北長約37m,東西寬約24m,建筑面積888。該建筑外部西面、南面有木柱和回廊,外形略同于漢式的22、民宅,內部為維吾爾族式風格。歷史文化保護利用皮山農場地處昆侖山北麓,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緣,和田地區皮山縣城東北20公里處,土地總面積34494.5公頃。皮山農場始建于1955年,原為皮山縣示范農場,先后隸屬自治區農墾廳、皮山縣、兵團和田農場管理局管轄,2001年和管局升格為農十四師,隸屬農十四師。構建完善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協調保護自然生態與發展建設的關系,繼承和發揚昆泉鎮歷史文化7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生態修復國土綜合整治生態功能區與保護措施 荒漠生態修復功能區主要功能:生態安全保障功能。生態環境目標: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保護措施:禁止濫砍濫伐,實施節水工程,增加生態用水量;實施以草定蓄,保23、護植被。漠南農業生態功能區主要功能:農產品環境安全保障區,農產品生產。生態環境目標:生態系統趨于穩定,農產品質量安全得到保障。保護措施:實施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改善農村生活環境。人居環境生態功能區主要功能:人群居住、工業生產活動。生態環境目標:優化功能布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環境優美宜居。保護措施:優化城鎮功能布局,實施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示范創建。生態保護修復綜合土地整治開展連隊綜合大整治、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鹽堿地改良等。流轉土地整治啟動土地流轉工作,拆除農用管理用房、廢棄蔬菜大棚等。實施生態修復徹底恢復土地自然屬性,實施生態修復,使土地資源歸零為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國土綜合整治8規劃實施保障規劃實施保障以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協調各類規劃,建立“市級國土空間總 體規劃-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的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 系。“三級三類”規劃體系規劃實施政策完善規劃協調機制區域層面應建立協調機構和長效對話機制。團場層面加強行業指導、實行分級審批、強化規劃對接。團場轄區應統一規劃、分區實施。完善公眾參與機制搭建全過程、全方位的公眾參與平臺。建立規劃體檢評估制度建每五年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